支气管扩张症定义和X线表现

合集下载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

影像资料
问题:
1、其初步诊断是什么?鉴别诊断? 2、应该怎么治疗?
内容提示
1、支气管扩张的概念。 2、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3、诊断要点(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 4、鉴别诊断 5、治疗及预防 6、咯血的诊断及处理。
定义
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 异常和持久性扩张,导致反复 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 症.
600ml/24-48h 伴血容量不足致循环衰竭或气道堵塞致呼吸衰竭
大量咯血主要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扩和慢性肺脓肿。
咯血量
少量咯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导 致痰中带血或小血块
中等量咯血;病变累及小血管使管壁破溃可引起 中等量出血
大咯血:空洞壁动脉分支形成的小动脉瘤破裂, 或继发的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形成的动静脉瘘破裂, 可造成大出血
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如合并结核的治疗结核病) 2、控制感染:根据痰培养结果确定。 3、改善气道受限:黏液溶解剂,支气管扩张剂。 4、清除气道分泌物:引流排痰:引流体位为病变
肺部取高位,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 5、咯血的治疗 6、无创通气:无创通气可改善部分合并慢性呼吸
衰竭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7、外科手术
支气管动、静脉及肺 动、静脉、毛细血管 形成吻合及血管瘤。
分类
支扩分为局灶性和弥漫性二种。 局灶性支扩表现为肺叶或段阻塞。由局灶性气道阻塞引起
的支扩分三型: ①异物、支气管结石或缓慢生长的肿瘤(多为良性)
腔内阻塞。 ②因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性狭窄,如中叶综合征,常为
分枝杆菌或真菌感染伴肉芽肿所致。 ③肺叶切除后气道扭曲或移位。
弥漫性支扩累及两肺大部分并常伴其它窦肺疾病,如鼻窦 炎及哮喘。弥漫性支扩临床较少见。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

精选版课件ppt
63
• 4、咯血的处理 • 参阅本篇《肺结核》章。
精选版课件ppt
64
九、预 防
防治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及肺结 核等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对预防支气 管扩张具有重要意义。
精选版课件ppt
65
思考题
• 1、支扩形成的因素? • 2、何为Kartagener 综合症? • 3、何为中叶综合症? • 4、支扩好发部位? • 5、支扩体征的特点? • 6、何为干性支扩? • 7、如何诊断支扩? • 8、治疗原则? • 9、手术指征?
• 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可使痰液顺体 位引流至气管而咳出。
• 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引流, 每日2-4次,每次15-30min。
精选版课件ppt
60
(3)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使痰液变稀, • 可加用支气管舒张剂喷雾吸入,
–以缓解支气管痉挛,以提高其疗效。 – 、体位引流、
(4)、纤支镜吸痰。
精选版课件ppt
反复大量咯血。
精选版课件ppt
16
精选版课件ppt
17
• 支气管扩张粘膜表面:
– 慢性溃疡, – 纤毛柱状上皮细胞鳞状化生或萎缩, – 管壁弹力组织、肌层以及软骨受损伤,
– 纤维组织替代,管腔变形扩张。
精选版课件ppt
18
• 支气管扩张发生反复感染,
– 炎症蔓延到邻近肺实质,
• 引起不同程度肺炎、小脓肿或小叶不张, • 以及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 • 形成肺纤维化和阻塞性肺气肿, • 会加重支气管扩张。
• 胸部CT
–高分辨率CT,较常规CT具有更清晰空间和密 度分辨力,基本取代支气管造影。
精选版课件ppt
39
精选版课件ppt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

病理

继发于支气管-肺组织炎性病变的支气管 扩张多见于下叶,而左下叶支气管较细长,又 受心脏血管的压迫,影响引流,易发生感染, 更容易发病。左舌叶支气管开口接近下叶背支, 常因下叶感染而受累及,故左下叶与舌叶的支
管扩张常同时存在。 支气管扩张左侧多于右侧,下叶多于上叶, 右肺中叶单独出现支气管扩张较多见。右肺下

支气管碘油造影:可明确支气管扩张的部位、性质和 范围,以及病变严重的程度,对治疗,尤其对于考虑 外科手术指征和切除范围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支气管 扩张造影一般分为柱状、囊状和囊柱状混合型三类。

胸部薄层CT: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 串成簇的囊样改变。
由于支气管碘油造影是创伤性检查,近来多被胸部 薄层CT代替,也可达到同样目的。
泡通气减少,而血流很少受到限制,使通气/血流比值 小于正常,形成肺内的动静脉样分流,

以及弥散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

病变严重时,肺泡毛细血管广泛破 坏,肺循环阻力增加,低氧血症引起肺 小动脉血管痉挛,肺动脉高压,增加右 心负担,并发肺原性心脏病,乃至右心 衰竭。
临 床 表 现

既往史:多数患者在童年有麻疹、百日咳或支 气管肺炎迁延不愈的病史。 常有呼吸道反复发作的感染。

三、肺结核 常有低热、盗汗等结核性全身中毒症状, 干湿啰音多位于上肺局部,X线胸片和痰结核 菌检查可作出诊断。
四、先天性肺囊肿
X线检查可见多个边界纤细的圆形或椭圆 阴影,壁较薄,周围组织无浸润。支气管造影 可助诊断。 五、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确诊需病理证 实,大环内酯抗生素治疗有效。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
支 气 管 扩 张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呼吸内科 张鸿文

支气管扩张的X光及胸片反应

支气管扩张的X光及胸片反应

支气管扩张的X光及胸片反应支气管扩张轻症多无异常发现,重症病变区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有时可见支气管呈柱状增粗或"轨道征",典型呈蜂窝状或卷发状阴影,其间夹有液平面的囊区。

这是最基本的X线检查,有一小部分支扩病人(不到10%)平片完全正常,但仔细读片,大部分平片上有些改变,但这些改变常无特异性,不能做出可靠的判断,要明确诊断最后必须行支气管造影。

支扩由轻到重,病理改变非常复杂,涉及支气管、肺实质及胸膜,胸片是大体病理解剖的反映,因此片上所见也是多种多样的。

1、由于支气管壁慢性感染、管壁增厚及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病变区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直到肺外带仍较明显,增厚的管壁中如含气,片上可见平行的双粗线,称为“双轨征”,如有脓液潴留,则呈粗条状甚至杵状。

扩大的支气管在断面上呈圆圈影,如多个小圆圈影聚在一起,就现蜂窝状。

大的囊状扩张可见多个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大小可自数毫米至2~3cm,其下缘壁增厚显影,似卷发,又称“卷发征”,囊腔中有时还有液平。

2、支扩都伴有肺实质性炎症,急性发作时局部有片状影,急性感染消失后也常留下小片状、小块状病变及纤维化,因此肺体积常缩小,而伴有相应的改变:肺纹理聚拢、密度增高、肺裂移位、肺门阴影缩小、转位及移位、无病变区的代偿性肺气肿,最终是肺不张。

双侧下叶肺不张,如体积很小,可以贴在纵隔面,在平片上不易发现。

右上叶肺不张可似上纵隔增宽。

右中叶不张可能只是右心缘的一片模糊晾,在侧位片上有时与斜裂增厚不好鉴别。

左下叶是支扩好发部位,当下叶体积缩小,平片上与心脏阴影完全重叠,容易漏诊,但如有侧位片并注意左肺门及左肺纹理的改变,并不难发现。

3、胸膜改变,支扩患者常反复肺部感染,有时也波及胸膜产生炎症粘连,因此片上见有胸膜改变的不少。

广泛严重的支扩、肺不张、纤维化,增厚的胸膜会使一侧肺出现致密阴影、膈肌上升、纵隔移位,在致密影中能见到支扩的透亮区,成为所谓的“毁损肺”。

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和鉴别

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和鉴别

支气管扩张指近端中等大小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成分的破坏,导致其管腔形成异常的、不可逆性扩张、变形。

本病多数为获得性,多见于儿童和青年。

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患者多有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

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

近年来随着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恰当治疗,其发病率有减少趋势。

病理生理早期病变轻而且局限时,肺功能测定可在正常范围。

病变范围较大时,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当病变严重而广泛,且累及胸膜时,则表现为以阻塞性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内动-静脉样分流,以及弥散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

少数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肺动脉高压、并发肺源性心脏病。

实验室检查一、X线检查①胸部平片:平片对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较差。

早期轻症患者常无特殊发现,以后可显示一侧或双侧下肺纹理局部增多及增粗,而典型的X线表现为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面;②CT扫描:普通CT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66%和92%,而高分辨CT (HRCT)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90%以上,现已成为支气管扩张的主要诊断方法。

特征性表现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样改变;③支气管碘油造影:是确诊支气管扩张的主要依据。

可确定支气管扩张的部位、性质、范围和病变的程度,为外科决定手术指征和切除范围提供依据。

但由于这一技术为创伤性检查,现已被CT取代。

二、其它检查有助于支气管扩张的直观或病因诊断。

纤维支气管镜可发现出血、扩张或阻塞部位,还可进行局部灌洗作涂片、细菌学、细胞学检查,也可经纤维支气管镜作选择性支气管造影。

肺功能测定可以证实由弥漫性支气管扩张或相关的阻塞性肺病导致的气流受限。

痰液检查常显示含有丰富的中性粒细胞以及定植或感染的多种微生物。

痰涂片染色以及痰细菌培养结果可指导抗生素治疗。

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一般在正常范围,急性感染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支气管扩张诊断和鉴别诊断

支气管扩张诊断和鉴别诊断

支气管扩张诊断和鉴别诊断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气道的异常持久扩张和炎症导致的气道壁破坏。

支气管扩张通常是由感染、遗传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本文将介绍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及其相关的要点。

诊断支气管扩张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症状:支气管扩张患者常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和咳痰,并常常伴有乏力、体重减轻、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以持续数周或数月,可能有时会加重。

此外,有时还可能出现夜间或清晨咳嗽。

2.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和CT扫描是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影像学评估方法。

X线胸片可以显示异常气道形态和扩张程度,而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包括气道的形态、位置和扩张程度,病变的大小和分布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并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3. 咳痰培养:咳痰培养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患者的咳痰样本中分离和鉴定细菌,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并指导临床治疗。

通常情况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咳痰培养结果显示存在多种致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等。

4. 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气流动力学的变化。

常见的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和吸气峰流速(PIF)。

支气管扩张患者通常会显示吸气和呼气功能受损的特点,如气流受限、过度膨胀和肺容积增加。

鉴别诊断是为了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也是一种气道阻塞性疾病。

与支气管扩张不同的是,COPD通常由吸烟引起,而且其气道阻塞是可逆的。

肺功能测试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鉴别诊断。

2.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气道过敏和气道高反应性。

与支气管扩张不同的是,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可逆性的气道阻塞和气喘症状,如喘息、气促和胸闷等。

支气管扩张症专家共识详解

支气管扩张症专家共识详解
第二十六页,共51页。
七、诊断(zhěnduàn)与鉴 别诊断(zhěnduàn)
诊断 根据既往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胸部高分辨率CT诊断。
鉴别诊断:COPD、肺结核、慢性肺脓肿等鉴别。 需要强调的是,典型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 (huànzhě)肺功能 检查出现不完全可逆气流受 限时,不能诊断为 COPD。
第二十九页,共51页。
(2)震动拍击:腕部屈曲,手呈碗形在胸部拍打,或 使用(shǐyòng)机械震动器使聚积的分泌物易于咳出 或引流,可与体位引流配合应用。
(3)主动呼吸训练:包含3部分,即深呼吸、用力呼 气、放松及呼吸控制,尤其是深吸气,使气流能够通 过分泌物进入远端气道;用力呼气有利于远端分泌物 清除;呼吸控制,即运动膈肌缓慢呼吸,可避免用力 呼气加重气流阻塞。
第二十二页,共51页。
2.实验室检查( jiǎnchá): (1)血常规、ESR、C反应蛋白。 (2)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血清蛋白。 (3)血清 IgE测定、烟曲霉皮试、曲霉沉淀素检查(jiǎnchá)
。(4)血气分析。
第二十三页,共51页。
(5)微生物学(wēi shēnɡ wù xué)检查。 (6)必要时可检测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
第二十七页,共51页。
八、治疗(zhìliá o)
(一)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提高通气的有效性, 维持或改善运动耐力,缓解气短、胸痛症状。 1.排痰: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是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长期治疗 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慢性咳痰和(或)高分辨率CT 表现(biǎoxiàn)为黏液阻塞者。
第十二页,共51页。
1.既往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及成人支气 管扩张症最常见的病因,占41% ~69%,特别是细 菌性肺炎、百日咳、支原体及病毒感染。

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

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

支气管扩张健康教育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支气管的永久性扩张和破坏。

它会导致气道阻塞,使呼吸难点,并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为了匡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支气管扩张,以下是一份关于支气管扩张的健康教育内容。

1. 支气管扩张的定义和病因: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管壁的永久性扩张,导致气道阻塞和破坏。

主要病因包括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遗传因素、环境污染和职业暴露等。

2. 支气管扩张的症状:- 慢性咳嗽:持续咳嗽超过3个月。

- 咳痰:咳嗽时咳出黏液痰液。

- 呼吸难点:特殊在运动或者活动时。

- 胸闷和喘息:由于气道狭窄导致。

3. 支气管扩张的诊断:- 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呼气流量等指标。

- X线检查:可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影像。

- 支气管镜检查:直接观察气道内部情况。

4. 支气管扩张的治疗:- 戒烟:对于吸烟者来说,戒烟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 药物治疗:如支气管舒张剂、抗生素、黏液溶解剂等。

- 物理治疗:如呼吸康复训练、气道湿化等。

-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支气管扩张,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 支气管扩张的预防:- 戒烟:吸烟是导致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原因,戒烟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 避免空气污染:尽量避免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

- 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等。

6. 支气管扩张的并发症:-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 肺部感染:由于气道阻塞和破坏,易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

- 气胸:支气管破坏可能导致气胸的发生。

7. 支气管扩张的生活护理:- 定期随访: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 锻炼身体: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增强免疫力。

- 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感染。

8. 支气管扩张的心理护理:- 接受疾病:正确认识疾病,接受并适应疾病的存在。

-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者支气管扩张患者组织保持联系,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扩张症定义和X线表现
多继发于化脓性炎症、不张、纤维化 儿童及青年好发,男女无明显差异 发病机制:支气管壁组织破坏
支气管内压升高 外在性牵引 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和咯血为支扩三大 主要症状
支气管扩张的X线表现
各种支扩的支气管造影表现
柱状
囊状
混合型
各型支气管扩张的CT表现
柱状型:“轨道征”、条状或结节状致密影 管壁圆形透亮影而呈“戒指征”
病 原 菌:化脓性细菌 感染途径:吸入性、血源性、直接蔓延 临床表现:高热、寒战、弛张热,咳嗽
大量脓臭痰 慢性期呈慢性消耗状态 持续性咳嗽、咳痰,杵状指
肺脓肿X线表现
病灶呈浓密的团状阴影,内有厚壁的透亮空洞 急性:洞壁外缘模糊、内缘较光整
洞底部常见液平 慢性:洞壁变薄、空腔缩小
间质性肺炎X线表现
病变多在两肺门及中下野肺纹理粗、模糊 可见网状及小斑片状影 可见肺门密度增高、轮廓模糊、结构不清
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CT表现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有磨玻璃样阴影 重症者可伴有小斑片状阴影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
间质性肺炎
肺脓肿(lung abscess)
大叶性肺炎CT表现
充血期:呈磨玻璃密度、边缘模糊 实变期:大叶或肺段的致密影
更易显示空气支气管征 消散期:散在分布不规则的斑片影
注意:易与肺结核和小叶性肺炎相混淆
大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小叶性支气管充血、水肿、肺间质内 炎性浸润以及肺小叶渗出和炎变
好发于老年体弱及婴幼儿 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黏
急 性 粟 粒 性 肺 结 核
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少量结核菌长时间内多次入血发病 症状轻 病灶大小、密度、分布三不均匀
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X线及 CT表现
特点:三不均匀(分布、大小、密度) 多位于两肺上、中肺野 病灶结节大小不等,病灶可融合 干酪坏死、增殖、钙化、纤维化、空洞 CT表现与X线相同
结核分为五型(Ⅰ、Ⅱ、Ⅲ、Ⅳ、Ⅴ)
原发型肺结核(Ⅰ型)
初次感染所发生的肺结核,多见于儿童 症状多不显著,淋巴结可以压迫支气管 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胸内现
原发浸润:多位于胸膜下的局限性斑片影 淋巴管炎:由原发灶向肺门走行的条索状影 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增大的淋巴结可压迫支气管引起肺不张 CT更易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特别对隆突下淋巴结的显示更敏感
支 气 管 肺 炎
支气管肺炎CT表现
肺中下部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大小不同的结节状及片状阴影 边缘模糊、多个病变可融合成大片状
注意:反复发作者CT可了解有无并发 支气管扩张
左下支气管肺炎
间质性肺炎
小支气管壁及肺间质的炎性细胞浸润 炎症可沿淋巴管扩展引起淋巴管炎及
淋巴结炎 多见于小儿 多表现为气急、紫绀、咳嗽 肺部体征较少
内壁缘高低不平、可有癌结节 外壁可有分叶及毛刺征
肺结核
病原菌: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 病理:结核性肺泡炎、结核性肉芽肿 恶化:干酪样坏死、液化及空洞、播散
血行播散、支气管播散 愈合:吸收、纤维化、钙化、空洞瘢痕
空洞净化
肺结核的临床分类
以中华结核病学会1998年制定新的中国结核病 分类为标准
起病急剧,突然高热、寒战、胸痛 咳嗽、咳铁锈色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患侧肺呼吸音减弱并可闻及湿性罗音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大叶性肺炎X线表现
充血期:无阳性所见 实变期:密度均匀的致密影
累及肺段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 累及整个大叶呈以叶间裂为界的 大片致密影(支气管冲气征) 消散期: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影
原发型肺结核
原 发 肺 结 核
抗 结 核 治 疗 后
19岁、男
2个月后 突然胸痛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为结核菌经血行播散的肺结核 根据结核菌的毒力、数量及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等
因素分为两型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 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结核菌一次大量入血 发病急,症状重 约10日后出现粟粒病灶
液泡沫痰 肺部听诊可闻及中小水泡音
支气管肺炎X线表现
病变多在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 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沿肺纹理分布有斑片状模糊致密影 致密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 密集的病灶可融合成较大片状
右下支气管肺炎
4岁女孩,4天前早晨开始持续咳嗽 夜里高烧40度,抗菌素用后降至39度
周围有较多紊乱的条索状纤维病灶
40岁男性,发烧38-39度,持续咳嗽咳痰
抗菌素治疗前
治疗2周后
肺脓肿CT表现
对脓肿壁的显示较平片清晰 易于观察脓腔周围情况
肺脓肿鉴别诊断
与结核性和肺癌空洞进行鉴别 结核:多位于上叶尖段、后段和下叶背段
较小、壁光滑、周围常有卫星灶 肺癌:洞壁厚、空洞常呈偏心性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X线表现
两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 粟粒大小为1—2mm 边缘清晰 特点:三均匀
(分布、大小、密度)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T表现
HRCT更易清晰显示性粟粒性阴影 对早期病变的显示由于平片 特点:三均匀 (分布、大小、密度) 与支气管走行无关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慢性血行播散 性
肺结核
浸润型肺结核(Ⅲ型)
系继发性肺结核,成年结核中最常见型 感染途径:静止的原发灶重新活动
外源性再感染 临床表现:低热、乏力、咳嗽、盗汗
严重者咯血、胸痛、消瘦
浸润型肺结核X线表现
病灶多种多样,可以一种为主或多种混合存在,主 要为8种征象
囊状型:扩张支气管呈囊状膨大,成簇的囊 状扩张形成葡萄串状阴影
曲张型:支气管径呈粗细不均的囊柱状
柱状 支气管扩张症
串珠状
囊状
支气管扩张症
肺炎
肺部的常见病、多发病 分类:病因学、解剖学 解剖学: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 影像学能真实反映肺炎的有无、部位、分布形态
及动态变化
大叶性肺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