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机弊大于利一辩陈词

合集下载

辩论中学生玩手机的利与弊

辩论中学生玩手机的利与弊

辩论中学生玩手机的利与弊正方一辩: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和对方辩友,大家好!社会在不断发展,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手机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已经取代了书信和固话,它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增加了休闲娱乐方式,同时也加快了网上购物的速度。

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13.06亿户,智能手机普及率为58%,在县城的大街上到处都是低头族。

手机的出现满足了人们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包括娱乐。

青少年也需要手机,因为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要的工具。

青少年使用手机可以与同学交流,增进友谊,解决问题。

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记录有意义的瞬间,里面的闹钟、天气、计算器等装置也很实用。

手机可以听音乐、聊天等,随身携带,出门可以不带钱,但不能不带手机,用手机支付更方便快捷。

当学生外出时,手机可以做导航,玩手机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眼、脑、手的反应速度等。

随时随地快速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时事,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百度一下都解决了。

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新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在玩耍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对于激发我们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学生不断创新,民族才有希望。

因此,我方认为,中学生玩手机是利大于弊的。

正方二、三辩:手机对于全体人类都是有益的,为什么对中学生就有害呢?如果他们在课堂上玩手机,可以要求他们关机。

如果是引发攀比,可以让他们戴手表。

如果是引发盗窃和抢劫,可以让他们带钱。

政府和学校在没有调查清楚就开禁,而不是想办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无能的表现。

我们并没有说要不停地玩手机,而是认为中学生玩手机是有益的。

吃水果蔬菜能补充维生素,但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吃。

关于辐射问题,辐射是一种自然现象,所有物体都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送热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比如紫外线、红外线等等,并未对人体造成伤害,因为接受到的辐射并未过量。

对于手机辐射也是一样,只要使用不过量,就不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

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中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经典辩论过程:正方(支持中学生带手机)开篇陈词:1.中学生带手机可以方便联系家长,及时沟通生活和学习情况。

例如,在上学或放学途中,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联系家长时,手机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

2.中学生带手机可以随时获取信息,比如天气预报、新闻资讯等。

这有助于拓宽中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3.中学生带手机也可以促进学习,例如使用教育应用或在线资源来辅助学习。

反方(反对中学生带手机)开篇陈词:1.中学生带手机容易造成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问题,影响学习。

大量的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会对中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2.中学生带手机容易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增加遭受网络欺凌和诈骗的风险。

近年来,青少年因为泄露个人信息而遭受网络欺凌和诈骗的案例不断增加。

3.中学生带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课堂效果。

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正方一辩反驳:1.虽然手机确实存在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问题,但是这并不是手机的错。

中学生应该被教育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而不是被禁止带手机。

2.关于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这并不是手机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者的问题。

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和监督,以确保他们正确地使用手机。

3.至于课堂效果问题,我认为这取决于使用手机的方式。

如果中学生只是利用手机查找资料、辅助学习,那么手机并不会影响课堂效果。

反方一辩反驳:1.正方辩友提到应该教育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但是现实是很多中学生并没有自觉性,他们容易沉迷游戏、社交媒体等。

因此,禁止中学生带手机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2.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欺凌、诈骗等问题确实存在,而且近年来越来越严重。

这并不是否定手机的作用,而是提醒我们中学生带手机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

3.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过度使用手机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即使有些中学生能够控制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但是大多数中学生仍然难以做到。

使用手机弊大于利一辩陈词

使用手机弊大于利一辩陈词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首先我们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发言,他告诉我们,使用手机有种种好处,能方便大家的联系与交流。

其实现在的手机好处可多了啊,请让我加以补充。

比方说手机可以拍照,可以听音乐,看电影,还可以打游戏,这些对方辩友怎么不说呢?北京市教育部门对9所中学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上网占21%,短信聊天的占48%,下载图铃的占12%,拍照片的占3%,用于紧急联系的仅占5%。

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就该这样丰富多彩嘛!其实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仅可以方便交流,还可以方便谈恋爱,方便考试作弊,方便上课开小差,方便上不健康网站这真是优点多多啊。

以后假如我们在自习课上,看到全班同学的带着苹果耳机,玩着手机,我们千万要相信,他们是在学英语,而不是听歌,看电影哦。

以后我们看到一对对男女在课上偷偷打电话,千万要相信,她们是在交流学习,不是在谈情说爱哦。

还有一点,手机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课堂生活。

如果老师上课时有手机铃声响起,那也是在用音乐陶冶我们的情操、美化心灵啊!什么?老师不高兴了?课堂秩序扰乱了?有什么比我们高兴更重要啊!我们还考虑别人干什么?除了以上好处,手机还有更强大的功能。

尽管手机生产商一再强调,手机辐射对青少年的身体没有影响,当然我们是不会相信的,毕竟已经出了太多类似“三聚氰胺”、“瘦肉精”之类的事。

不过,青少年嘛,就应该不畏艰险,人固有一死,怕什么?至于脑瘤,白血病,帕金森症、老年痴呆症、多重硬化症、危害生育能力,这些小小的副作用,我们应该忽略不计了吧。

正因为手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啊,因此中学生纷纷趋之若鹜,据统计,平均一个中学生,一个月至少花五十元在手机上,可中学生又没有经济来源,买手机,玩手机,花的自然是父母的钱喽。

而且手机可以说是身份的象征,不买1500以上的手机,不赶紧入手IPHONE 4S就要落后于学校里的潮人了,也对不起刚去世的乔布斯了啊~另外,由于手机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许多买不起手机的同学和社会人员,往往把中学生手中的手机当做巧取豪夺的目标。

辩论赛手机利大于弊辩论材料

辩论赛手机利大于弊辩论材料

辩论赛手机利大于弊辩论材料现在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手机,手机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辩论赛手机利大于弊辩论材料,欢迎阅读,。

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辩论赛栏目!辩论赛手机利大于弊辩论材料手机的弊端:1、角度:手机辐射,手机综合症2、没有隐私和私人时间:晚上想有点自己私人的空间,可是手机会让别人轻松的找到你,如果你过早的关机或者没听到电话,别人还会不太高兴等。

3、人与人之间情意:自从有了电话,人们的问候方式发生了变化,有了手机,人们更是用文字来代替会面和书信,让人与人之间的变得更淡薄了。

对方肯定会说3G 手机,能看到人,可是我们现在而言,3G根本没有普及,请问对方辩友,你现在用的是3G手机吗?4、不要否认手机的利,但是不能因为利就忽略了它的弊端,我们认为是弊大于利。

你在破题的时候千万不要否认手机的便利辩论赛手机利大于弊辩论材料我方认为中学生带手机利大于弊,对方辩友一再强调中学生是来学习,而手机里面的游戏会影响学习。

我觉得对方只是片面之词,众所周之,我们现在是科技的时代,我也不否认我们是来学校学习的,但是这个学是不像以前死板的学,而是灵活的学更重要的是接触社会的学习。

两耳不闻天下事,闭门只读胜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有手机不代表我们就玩物丧志,而且现在的手机也越来越智能,当我们不会的知识或是不解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手机来获取,这也是更新知识的一种渠道,并且更快更急时,本来我们学习的时间就很宝贵,这也是在短时间吸取知识最快的一种方法。

对方认为手机的弊大于利,就是在否定我们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我不否定有的同学会用手机来玩游戏,可是这必竟是个人的控制能力,我们是中学生就有能力来规范我们自己的行为。

如果把成绩不好全怪在手机头上,那手机真是比窦娥还冤。

手机的功用是世界文明的进步,正如在好人手中就是维护正义,在坏人手中就是破坏一样,不论是否真的是因为手机的性能强大使有的同学沉迷其中,但手机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

手机弊大于利总结陈词

手机弊大于利总结陈词

手机弊大于利总结陈词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

本文将总结手机的利与弊,以便更好地了解手机在生活中的影响。

正文手机的利1.便捷的通讯手段:手机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远处的亲友进行通讯,无论是打电话、发短信还是视频通话,手机都可以提供便捷的通讯方式,使得人们的社交更加方便快捷。

2.信息获取:手机可以随时联网,提供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

无论是时事新闻、学习资料还是娱乐内容,手机都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让人们能够及时获取到最新的信息。

3.工作效率提升:手机不仅可以进行通讯,还可以安装各种应用软件来协助工作。

例如,人们可以使用手机来管理日程安排、查看邮件、处理文件等等,提高工作效率。

手机的弊1.社交隔离:手机的普及让人们更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社交交流较少。

很多人在咖啡馆、餐厅、公交车等公共场所时,都会习惯性地拿出手机,使得与身边的人没有更多的互动交流,导致社交隔离的问题日益加剧。

2.健康问题:长时间使用手机会使人们保持不良的姿势,容易导致颈椎疼痛、眼睛疲劳等健康问题。

此外,手机辐射也成为了人们对手机使用的担忧。

3.注意力分散:手机上的各种应用软件和社交媒体平台,很容易使人们分散注意力,导致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下降。

很多人沉迷于手机上的游戏、社交平台等,难以自控,进而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4.信息泛滥:尽管手机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但也带来了信息泛滥的问题。

人们经常会收到大量的垃圾短信、推销信息等,不仅浪费时间,也使得人们难以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结论综上所述,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使用手机,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手机的负面影响。

如何合理利用手机,并与现实世界保持良好的社交互动,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机的优势,同时抑制其弊端,才能更好地利用手机,提升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手机的利于弊反方一辨立论陈词

手机的利于弊反方一辨立论陈词

“各位评审、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初中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原因如下:1、干扰他人休息,降低自身学习效率。

相当多的同学使用手机不是为了和父母加强联系, 向父母报告学习成绩,其实他们很少给父母打电话,成绩一落千丈。

原因是晚上熄灯后,有的学生就拿出手机肆元忌惮地用手机聊天或发短信,影响休息,降低第二天的学习效率。

2、不良信息及网络内容玷diàn污心灵许多垃圾网站或不良信息会影响到孩子,比如不健康的信息或者中奖信息等等,况且孩子的警惕心理不是很高,容易受骗。

3、助长学生攀比成风课余时间,一些学生就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或功能,对那些还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不顾家庭实际情况,盲目追逐,协迫家长给自己买手机,在学校互相炫耀,大把消费,不思进取。

4、额外增加父母负担使用手机需交话费、短信费、网费等各种费用,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这就额外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

5、败坏考风,影响学风。

手机可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有利条件,中考、高考已严禁将手机带入考场,在德国已经禁止手机在学校使用。

6、身体方面头部:增加患脑瘤风险常的打手机会增加患脑瘤的潜在风险。

每天使用手机一个小时,长期下来,足以增加患脑瘤风险。

眼睛:频繁接听手机易患白内障长时间使用手机仍然对眼睛等人体部位有损伤。

手机接听时会损伤眼球的晶状体,破坏细胞的功能。

连续手机通话两小时肯定对眼球晶状体有损伤。

骨头:手机辐射或致骨质疏松手机电磁场可能会降低骨骼密度导致骨质疏松。

研究人员邀请了150名习惯将手机戴在腰带上,平均每天使用手机15个小时,并连续使用了6年的男性手机用户,检测骨质密度。

结果显示,靠近手机一端的骨质密度略有下降。

成年人都会有影响何况正在发育的中学生呢?皮肤:或致“手机皮肤炎”在长时间使用手机后,产生一种叫做“手机皮肤炎”的红色或发痒的疹子。

睡眠:降低睡眠能力发现被手机辐射干扰的被调查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时间明显长于不被手机辐射干扰的被调查者。

辩论:手机利大于弊

辩论:手机利大于弊

争辩:正方(利大于弊)开场白:各位同学,我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请没有手机的同学举手,是不是只有一两个人没有手机。

那不就说明手机没有问题。

我们中国有十四亿人,手机使用的人起码有十亿人,那不就再次说明手机并无问题。

那为何有很多同学都在说一件事:手时机损害眼睛,手机上打游戏会沉浸,其实很简单这些并不是手机的错,而是我们没有好好控制,好好利用手机,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

我们就举一个例子,杨老师和她的儿子万一在商场中走失,并且没有手机的话,那么结果是什么样?大家可想而知。

因此仍是那句话手机没有问题,重点是方法和人有问题。

只需用适合的方法,用手机,自由管控手机必定是利大于弊的!一辩:同学们,全球一共有六十亿人,起码有四分之三的人正在使用手机,还有的四分之一就是老人、小孩还有买不起手机的人。

这不就证了然正好证明手机利大于弊,否则人们为何要使用手机,姚彧舟同学?二辩:在我们生活中,就有这样一个个鲜亮的例子。

大家看过《等着我》这套节目吧,里面介绍了很多的拐卖小孩,为何他们会被拐卖?为何此刻又少了很多这样的事情呢?答案就是有了手机。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爸同事的孩子下学时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父亲母亲直接乘公交车回家了,父亲母亲向来找不到他,心急如焚,以后才发现他早已在家里写作业。

于是父亲母亲给他了一部手机,几个月后,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位小孩子十分沉着地给父亲母亲打了电话,最后仅过3 分钟就被找到。

猜想:姚彧舟:我们能够借助老师的手机呀!根本不需要自己带一个手机!一辩:姚彧舟同学,这不是更证了然我们的看法了吗?手机利大于弊!三辩:姚彧舟同学,你想要手机吗?你大学要吗?工作的时候要吗?你以为手机不论用吗?设想:姚彧舟:我们不是有些社会上的人特意用手机上网,沉浸此中,最后猝死的事例吗?二辩:姚彧舟同学,你这个问题只好说明一点,那个社会上的人的父亲母亲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此刻腾讯有一种新功能,只需开启游戏,就直接经过信息传输到家长那边,实行拦截。

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优秀范文5篇)

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优秀范文5篇)

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辩论会“手机的利与弊”开场白以及辩论材料今天想和大家谈谈对于手机使用的问题。

时下,校园颇为时髦的一句话就是:有事给我打手机。

然而,通过校园日常生活以及对校规的了解,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对于手机的认识不够全面与深刻。

尤其当学校明文规定时,许多同学仍然明知故犯。

对于校规视而不见。

第一、我们要了解中学生携带手机入校的心理以及手机对于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利弊。

第二、我们要正确认识手机,充分合理的使用手机。

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家长为什么给我们配手机?目的无非是便于我们与家里联系,但大多数同学却用它闲聊,特别是个别同学竟用于作业的答案传送,这是其一。

其二,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中学生,用手机绝对是一种高消费,而且它又属贵重物品,上体育课或搞其他活动时很容易丢失,再买新的又加重家长的负担。

况且有的人好胜心理严重,看到别人有新手机,心里就会有一种不平衡感,就想买更好的手机,因此,不少同学带手机来学校的心理无非是别人有了我没有面子上过不去或者看着眼红。

那么手机进校园到底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利弊呢?带了手机,的确方便了与父母的联系,减少了回家途中不必要的担心。

同时,它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弊端。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

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

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的款式和功能。

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

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首先我们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发言,他告诉我们,使用手机有种种好处,能方便大家的
联系与交流。

其实现在的手机好处可多了啊,请让我加以补充。

比方说手机可以拍照,可以听音乐,看电影,还可以打游戏,这些对方辩友怎么不说呢?北京市教育部门对9
所中学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上网占21%,短信聊天的占48%,下载图铃的占12%,拍照片的占3%,用于紧急联系的仅占5%。

我们中学生的生活就该这样丰富多彩嘛!其实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仅可以方便交流,还可以方便谈恋爱,方便考试作弊,方便上课开小差,方便上不健康网站这真是优点多多啊。

以后假如我们在自习课上,看到全班同学的带着苹果耳机,玩着手机,我们千万要相信,他们是在学英语,而不是听歌,看电影哦。

以后我们看到一对对男女在课上偷偷打电话,千万要相信,她们是在交流学习,不是在谈情说爱哦。

还有一点,手机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课堂生活。

如果老师上课时有手机铃声响起,那也是在用音乐陶冶我们的情操、美化心灵啊!什么?老师不高兴了?课堂秩序扰乱了?有什么比我们高兴更重要啊!我们还考虑别人干什么?
除了以上好处,手机还有更强大的功能。

尽管手机生产商一再强调,手机辐射对青少年
的身体没有影响,当然我们是不会相信的,毕竟已经出了太多类似“三聚氰胺”、“瘦肉精”之类的事。

不过,青少年嘛,就应该不畏艰险,人固有一死,怕什么?至于脑瘤,白血病,帕金森症、老年痴呆症、多重硬化症、危害生育能力,这些小小的副作用,我们应该忽略不计了吧。

正因为手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啊,因此中学生纷纷趋之若鹜,据统计,平均一个中
学生,一个月至少花五十元在手机上,可中学生又没有经济来源,买手机,玩手机,花的自然是父母的钱喽。

而且手机可以说是身份的象征,不买1500以上的手机,不赶紧入手IPHONE 4S就要落后于学校里的潮人了,也对不起刚去世的乔布斯了啊~另外,由于手机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许多买不起手机的同学和社会人员,往往把中学生手中的手机当做巧取豪夺的目标。

最近,上海破获了一个抢劫团伙,其作案对象就是各位持有手机的中小学生。

没有手机,我们怎么发现他们是坏人呢?所以我们要感谢手机啊!
综上所述,手机能方便娱乐,磨练意志,还能对各类犯罪分子引蛇出洞,真是中学生考
试作弊,自由恋爱,学习犯罪必备之良品啊!
利大还是弊大,各位自有公断。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