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导读教案7改

合集下载

《水浒传》导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水浒传》导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ຫໍສະໝຸດ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水浒传》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起义军在梁山泊进行了许多英勇的战斗,最终因为内部分裂和官府的围剿而失败。
2. 《水浒传》的人物关系
- 主要人物有宋江、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等,他们各有特色,形象鲜明。
- 宋江是梁山泊起义军的首领,有“及时雨”之称,他机智勇敢,有着很高的威望。
- 林冲是梁山泊的五虎将之一,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被奸人陷害而投奔梁山。
- 故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经典情节,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李逵闹海”等。
- 这些情节展现了梁山泊好汉们的英勇正义、不畏强暴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民众的疾苦。
- 通过阅读《水浒传》,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民间风俗、历史背景以及人物性格等多方面的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 文学鉴赏能力:通过阅读《水浒传》选段,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
2. 批判性思维: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3. 语文素养:通过阅读和分析《水浒传》选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4. 教学手段:讲解、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写作、问答等。

2023年《水浒传》导读课教学设计

2023年《水浒传》导读课教学设计

(水浒传)导读课教学设计(水浒传)导读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水浒的作者及背景。

2,学习阅读人物的方法,感受忠义思想。

〔重难点)3,培养对阅读水浒的兴趣。

教学过程:课前预热。

山东评书“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山东好儿郎。

好儿郎在山东,齐聚水泊梁山上。

英雄好汉百八人,个个都是热心肠,侠肝义胆扶老弱,传遍古今美名扬!〃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不为替天行道,只为结实一群英雄好汉,感受他们的忠义情怀。

通过课前小调查,老师已经了解到很多同学通过电视剧和父母讲述或多或少的了解(水浒传)。

现在我们要设置水浒知识擂台赛,看看谁是水浒通。

我们的擂台赛分为两组,当老师出示题目后,了解答案的同学快速起立抢到抢答权,然后作答,正确即得分。

看看那个小组答对的题目多。

PPT出示抢答题目,内容包含外号、武器、简单经典的情节。

通过擂台赛,我们看到,有些同学已经是小小水浒通了,其他同学也不要气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也会加快阅读速度,成为水浒通的!二、一个人一一才华横溢师:(孟子.万章下)中"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告诉我们读书要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的根本情况才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的作品。

让我们走进水浒作者施耐庵,感受他的才华横溢。

PPT屏显:施耐庵,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元末明初文学家。

据传是罗贯中的师傅。

PPT屏显:东林庵的木鱼门楣上的耐庵师:作者为什么别号耐庵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他写到(水浒传)中石秀智杀裴如海,头陀敲木鱼这一段,突然想到他的宅子旁边有个东林庵,庵里珍藏的木鱼木槌,心中疑惑不解,便向旁人问:这庵里的木鱼木槌,为何像宝贝一样珍藏呢?别人说:这庵里原先住着一位老和尚,他念经拜佛用心极诚,一边念经一边敲木鱼。

说着他用手指着木鱼的凹陷说:你看,这就是老和尚念经时敲下的痕迹,日久而成啊!施耐庵听了,连连点头:自己从事写书,也要有那种锲而不舍、专心致志的精神才行啊!事后,他提笔写了“耐庵”两个字,贴在门楣上,意国是告诫自己要排解一切困难,写好(水浒传),外人不知其意,便把他称为“耐庵先生〃,时间长了,他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便改名为:施耐庵。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导读课 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篇章结构和基本内容,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导读,帮助学生学会预读、略读、深度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重难点:1.《水浒传》的篇章结构和基本内容。

2.深度阅读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1.《水浒传》整本书。

2.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导读策略和问题。

3.多媒体设备或黑板、彩笔等。

教学过程:Step1.Warming-up1. 外研版第三册学过《红楼梦》,请同学谈一谈自己对《红楼梦》的印象和感悟。

2.为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和文献,带领学生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及其创作背景。

Step2.导读1.预读 : 向学生展示《水浒传》整本书的封面以及目录,让学生学会快速浏览,大致了解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略读:为学生讲解《水浒传》的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发展轮廓,以及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

3.深度阅读:让学生按照相关问题的提示去深度阅读每一章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4.阅读驱动:让学生结合阅读内容,展开相应的综合能力训练,例如表演、思维导图等。

Step3.互动交流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相互启迪,以此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针对性评价: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Step4.作业布置1.请学生按照自己的阅读进度,认真完成每一章的阅读导读问题。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才艺和特长展开阅读驱动活动,并写一篇相关的心得体会。

3.谈一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提高方法。

教学建议:1.注重个性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2.强调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运用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并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体会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

2、过程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相互合作交流。

激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抢答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兴趣、热情。

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生动的情境。

2、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及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激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抢答法。

教学过程和内容一、课前自学,做好笔记:学生认真阅读课本选段和原著,自己解决自学问题,做好读书笔记,准备课堂交流。

二、合作互动(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生生合作,交流反馈。

三、抢答题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朝代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小说。

2、性格粗犷、强悍、正直、讲义气,拳打“镇关西”的英雄是(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4、绰号豹子头的_______,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_____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_______,后雪夜上梁山。

5、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6、《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如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7、读图请说出该人物是谁?8、《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9、《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水浒传》《水浒传》中这样写道:中这样写道:中这样写道: “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上书上书 ‘替天行道’‘替天行道’四字,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 ‘山东呼保义’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 ‘河北玉麒麟’”。

整本书阅读——《水浒传》导读优秀教案

整本书阅读——《水浒传》导读优秀教案

整本书阅读——《水浒传》导读优秀教案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优秀的教案,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水浒传》。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教案示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目标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背景和创作时期;- 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角色和其中所蕴含的主题;- 分析小说中的文学手法和艺术特点;- 探讨小说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联。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以及这部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时期。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到这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的小说。

第二步:整体阅读(30分钟)要求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全文。

鼓励他们边阅读边记录自己的想法、情感和问题,为后续讨论做准备。

第三步: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对《水浒传》的看法,讨论小说中的情节、人物以及背后所涵盖的道德和社会价值观。

第四步:深入分析(30分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中的文学手法,如比喻、对话、描写等,让他们感受到作者的艺术表达和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研究小说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了解作者通过《水浒传》展现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用意。

第五步:总结分享(20分钟)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发现。

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解读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和意义。

扩展活动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水浒传》的理解,教师可以安排以下扩展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并在班级中表演相关场景;- 书写读后感: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小说的感悟、思考和评价;- 创作续篇:要求学生以《水浒传》中某个情节为基础,自己创作一个续篇,继续故事的发展。

通过以上的教学步骤和扩展活动,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水浒传》这一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并从中汲取思想启示和文化滋养。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水浒传》名著导读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浒传》的背景、作者和主要人物。

2. 掌握《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背景和作者介绍《水浒传》的历史背景和成书过程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和创作风格2. 《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梁山好汉的英雄事迹和性格特点小说中的主要事件和故事发展3. 《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主题思想:反抗压迫、追求正义、忠义精神等艺术特色:人物刻画、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三、教学方法1. 讲解与问答:介绍背景、作者和人物等基础知识点,鼓励学生提问。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教师指导。

3. 案例分析: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4. 自主阅读: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原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简要介绍《水浒传》的历史背景和成书过程。

提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与问答(15分钟)介绍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讲解《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情节,鼓励学生提问。

3. 分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案例分析(10分钟)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或人物,如武松打虎、林冲夜走山神庙等。

分析这些情节或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5. 自主阅读(20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如阅读《水浒传》中的某个章节或人物传记。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分析《水浒传》的艺术特色,如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风格等;(3)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水浒传》;(2)学会欣赏名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学的精神;(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正义、勇敢,厌恶邪恶、腐败。

二、教学内容1. 《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简介;2.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3. 经典故事情节解析;4. 艺术特色分析;5. 阅读方法指导。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水浒传》的基本情况;(2)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掌握名著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1)艺术特色的鉴赏;(2)阅读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2)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名著,了解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的演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名著的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鉴赏指导:(1)教师示范鉴赏名著片段;(2)学生跟随教师鉴赏,培养鉴赏能力。

5. 阅读方法指导:(1)介绍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2)学生实践运用,提高阅读效果。

五、课后作业1. 总结《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2. 分析《水浒传》的艺术特色,并结合实例进行阐述;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浒传》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名著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3. 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人物关系等基本知识。

(2)分析《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深入解读《水浒传》。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水浒传》的基本知识。

2. 人物形象分析。

3. 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 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2. 人物形象与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水浒传》相关章节,感受作品魅力。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挖掘作品主题。

3. 讲授法:教师讲解《水浒传》的基本知识,引导students 深入理解作品。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预习《水浒传》相关章节,了解作品的基本知识。

2. 课堂导入: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成书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自主阅读:让学生分享预习心得,交流阅读体会。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挖掘作品主题。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价值观念。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水浒传》与其他名著的比较,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2. 影视作品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水浒传》的影视剧版本,引导学生从视觉角度感受作品,并与原著进行对比。

七、课堂互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水浒传》中的人物,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围绕作品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如“宋江为什么能够成为梁山泊的首领?”“武松打虎的故事对现实社会的启示等。

八、文学鉴赏1. 分析《水浒传》中的诗词、曲子,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阅读,再识宋江(1)——《水浒传》读中推进教学目标:1、把握小说(17-40)情节,了解小说的链式结构和巧妙构思2、教会学生阅读名著常用方法3、能够认识和分析宋江的形象特点教学重点:能够认识和分析宋江的形象特点教学难点:能够认识和分析宋江的形象特点及其现实意义课时安排:共6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比较图片,导入新课1、比较两张宋江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两张图片是谁?(学生很容易判断是宋江)(一张是《水浒传》插图,一张是电视剧里的截图,都是宋江)。

大家看着这两张照片,有没有思考:哪张图片接近原著里的宋江呢?原著里的宋江应该是什么样呢?(笑点:右边这张比较帅的,原著里是不是也写得很帅呢?)(提示学生回答:谁来回答呢?但不下结论)这当然要看《水浒传》原著是怎么写的?原著第十七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中宋江出场是这样写的:眼如丹凤,眉似卧蚕。

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jiǎo jiǎo)双睛点漆。

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志气轩昂,胸襟秀丽。

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

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教师引导点拨用语:读书要边读边思考,论语上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我感觉“读而不思则罔”,我们读宋江的外貌片段,思考:写了宋江哪里方面?说说他外貌特征?这样写暗示什么?(提示思考,学生齐答。

方面:眼睛,眉毛,耳朵,唇口,胡须下巴,额,神态。

特征:丹凤眼睛亮,耳朵大,眉毛粗大,面相端正,虎相,走动快。

比如:丹凤眼睛亮,走路狼形,暗示宋江精明。

(丹凤眼是什么样?我们班里有没有?)丹凤眼的人多是有勇有谋,非常精明,是一种有聪明才智的,极富魅力的眼睛。

大家知道《红楼梦》里的谁也是丹凤眼(王熙凤)。

(精明)后面的好多情节都说明这一点,本节课下面要讲宋江的情节也有体现这一点的。

)分析到这里,大家心中有一个宋江的形象了吧?对照图片看,大家看那哪一张更接近原著里宋江?这样读名著思考,大家能读出味道吧?《水浒传》原来可以这样读啊!2、比较宋江和花荣出场阅读古典名著,你会发现外貌描写与性格息息相关的,比如要是写歪鼻子斜眼,一看就不是好人,这与外国名著不同,例如《巴黎圣母院》写的卡西莫多长得很丑,但是为人是很好的!宋江到清风寨找花荣,花荣出场这样写的(请看大屏幕):只见寨里走出那个少年的军官来,拖住宋江便拜。

那人生得如何,但见:齿白唇红双眼俊,两眉入鬓常清,细腰宽膀似猿形。

能骑乖劣马,爱放海东青。

百步穿杨神臂健,弓开秋月分明,雕翎箭发迸寒星。

……出来的年少将军不是别人,正是清风寨武知寨小李广花荣。

那花荣怎生打扮,但见:身上战袍金翠绣,腰间玉带嵌山犀。

渗青巾帻双环小,文武花靴抹绿低。

第三十二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与宋江相比,看上去长得怎么样?大家送个词语评价他(英俊)。

也写了眼睛,与宋江相比不再是明眼点漆了,只是说眼睛俊,暗示花荣没有宋江?你猜应该填什么词语?(没有心机没有宋江精明)哪个片段能证明呢?(被黄信设鸿门宴给擒住了)(笑点:原来花荣长得俊,比宋江缺心眼啊!秦明一家人被杀了,宋江说荣弟弟,把你妹妹嫁给秦明吧,花荣二话没说好的,这不有点缺心眼啊!)“骑乖劣马”乖劣是什么意思?(暴戾;恶劣)暗示花荣不畏什么?(强权)。

“百步穿杨”等说明什么?(射箭技术高)腰间挂个什么?(山犀)为什么挂山犀?说明什么?正义有力量(山犀这种兽类还算好兽的不伤人,有点正义的味道,而且山犀力量怎么样?挂个狼,让人感觉就是狡猾了有点恶的意思,所以谁应该挂个狼?宋江。

)吴用腰间应该挂个什么?(猴子)扩大一点说,大家课后有兴趣的可以把花荣和宋江的性格(32回里)比较一下,水浒里写这两个人形象是很有特色很成功的对比。

请同学们思考课前预习的问题:你读了宋江的故事(17-40回),可能大多数人不喜欢宋江,你觉得他是什么人?(提示学生回答,找两个同学简单回答)(过渡)读名著包括读宋江的故事,要分析宋江的形象特点,可以先整体比较阅读,抓住主要关键的,理清情节。

二、整体比较,理清情节之前大家读了1-17回并分析了各位英雄的形象特点,阅读《水浒传》可以分步进行,课前让大家读17—40回,大家知道从第17回转入谁的故事(宋江)?金圣叹在第17回也是这样批注的“自此以下入宋江传,皆极写其权术,所以为群贼之魁也。

”那么下面围绕宋江的故事,我们理清一下宋江上梁山之前的故事情节,请同学们填空(大家齐说)。

(何涛)郓城捕晁盖,(宋江)骑马急报信——七星败涛上(梁山),王伦心窄不想留——(林冲)愤怒并王伦,(晁盖)被林推头领——(刘唐)下山谢宋江,宋江留(书信金条)——(婆惜)发现要威胁,宋江杀惜带(弟)逃——投奔沧州(柴进)庄——喜遇(武松)并结义,武松回家看(亲哥)……——“武行者”醉打(孔亮),孔太公庄遇宋江——宋江被捉(清风山),(“锦毛虎”)义释宋江——(刘高)捉宋江关押,(花荣)大闹清风寨——鸿门宴(黄信)捉花荣,三王救(宋江花荣)——慕容找(秦明)帮忙,(秦明黄信)被劝降——(宋江)带众去梁山,道中收(郭盛吕方)——(石勇)村店寄书信,宋江回家直奔丧——(赵能赵得)带宋江,宋江刺配到(江州)——(梁山)停宿话兄情,吴用写信举(戴宗)——揭阳岭收(李俊李立),(童威童猛)在其中——揭阳镇收(穆春穆弘),(薛永张横)在其中——江州牢中见(戴宗),酒楼喝酒遇(李逵)——李逵找鱼斗(张顺),宋江再得三虎将——(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黄文炳)识破假信,宋江(假疯)没过关——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众人同心上梁山,道中再收(四)虎将需要说明宋江遇到武松,然后展开武松的故事,武松故事讲完了,又遇到宋江,其实武松的故事相对独立的。

以下画线的内容选用的:宋江上山道中再收四虎将:摩云金翅欧鹏、神算子蒋敬、铁笛仙马麟、九尾龟陶宗旺问题(随机提问):通过比较,思考哪些是主要情节?主要情节:私放晁天王,怒杀阎婆惜,被捉清风山、清风寨,刺配江州,浔阳楼题反诗,梁山好汉劫法场,宋江智取无为军同上梁山。

问题(随机提问):宋江落草,与前面英雄落草相比,主要原因相同吗?是什么?主要原因相同,都是被逼迫上梁山的。

宋江开始因为遵守父命不想上山落草,然而题反诗,打入死牢,将被砍头;到了此时才有上梁山的念头,自己在牢中也说,早知如此,当初应该上山。

从这里看宋江也是被逼上山的。

问题:比较前后人物出场方式,你发现前后人物出场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明确:一个人物引出另外一个人物,但是宋江是核心。

总的看来,70回以前基本是这样写法,采取了相引相递的链式结构。

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小说环环相扣,基本是直线式发展。

当然具体看,还有其他手法。

金圣叹曾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就可,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为非要把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都写出来,任凭提起一个,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文字有气力如此”.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水浒传》是一枝独放异彩的奇葩,他的出现,使小说自身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过渡句)要想读出原汁原味,要想读出真味,只整体阅读是不够的,下面我们说明一下如何比较细读。

三、比较影视,细读文本1、大家都看过书吧?现在考一考大家,从济州来的何涛带着公文想要捉谁?到了郓城县衙遇到当班的押司是谁?(引导学生齐答或者提问)请看视频。

(看完视频)大家看到视频里的基本情节是什么呢?与名著里有不同吗?2、大家看看名著里是怎么写的?今天我们仔细体会原著的味道故事背景:济州府缉捕使何涛,拿着实封公文去郓城县缉捕劫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人,在郓城县衙门口遇到值班的宋江。

何涛认为宋江是当案人,就告诉他实情。

何涛道:“不瞒押司说,是贵县东溪村晁保正为首。

更有六名从贼,不识姓名,烦乞用心。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兄弟。

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

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何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

”宋江道:……只是一件:这实封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可施行发落,差人去捉。

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于人。

”何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

”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

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

”何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

”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

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

”……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分付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发我还茶钱。

”离了茶坊,飞也似跑到下处,先分付伴当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若知县坐堂时,便可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稳便,’叫他略待一待。

”却自槽上了马,牵出后门外去;拿了鞭子,慌忙的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

……晁盖见庄客报说宋押司在门前。

晁盖问道:“有多少人随从着?”庄客道:“只独自一个飞马而来,说快要见保正。

”晁盖道:“必然有事。

”慌忙出来迎接。

宋江道了一个喏,携了晁盖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

晁盖问道:“押司如何来的慌速?”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

如今黄泥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七人。

——第十七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问题1:同学们:比较原著和电视剧有几点不同?(思考后提问学生)(a宋江没有拆实封信件b宋江只是请何涛喝茶没有请喝酒也没有找徒弟陪酒c宋江是认识晁盖的,而且表面上骂了晁盖d还有一些骑马等细节电视剧没有体现出来e宋江携晁盖手,到侧边小房告诉晁盖何涛来捉)(笑点:在早上,导演安排了何涛又是喝酒又是吃肉的,谁早上这样吃喝的,导演他自己也不是这样的吧?有点脑残吧?这样做不严谨了!)问题2:讨论问题:根据以上选段简析宋江的性格特征?再简述类似的情节。

通过类似情节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分组讨论后回答)电视剧里能体现出来吗?下面的A、B、C、D分别从文中抽出来的分析如下:A、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兄弟。

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

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笑点:从原著看宋江心里慌张,但是表面应该不会被看出来的,电视剧里能不能看出宋江慌张?我要是演何涛的,我要说李雪健老师,你这样一下看出来就要去报信了,不能这样演啊!)宋江是怎么骂晁盖的?“奸顽役户”怎么解释?就是作奸犯科的顽固分子,做坏事的顽固分子,不是个好东西,就是个超坏蛋,逮了好!这是要告诉何涛什么?(应不应该逮晁盖?盼不盼望逮晁坏蛋?)这说明宋江有什么?(有心机)宋江不傻,非常怎么样?(精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