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选择

合集下载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关系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关系
切除减压术( A组 )3 ,7例 ; 开 门椎 管 成 形 术 ( 单 B组 )4 ,9例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数据采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 ( n 0—
Wa N V )组 间 比较 用 LD法 多 种 比较 。 gA O A , S
病人均获 随访 。随访 时 间 3 3 6个 月 , 平均 1 月。 8个 2 1 神经功能 改善情况 各组术后 6个月 和 1 个 月与术 2 前 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0 0 ) 显示 各种手术方法均能 P< .5 ,
改 善 率 =( 随访 评 分 一术前 评 分 ) (7一 前 评 分 ) 0 %。 /1 术 x1 0 改善 率 >7 %为 优 ;5 % ~7 %为 良;2 % ~4 % 为好 转 ; 5 0 4 5 9
<2 %为 无 效 。 5
11 一般资料 .
岁 , 均 5 . 岁 。发 病 时 间 : 7 月 , 均 1 个 月 ; 变 平 18 2~ 6个 平 7 病
相应 的棘 突 捆 扎 固 定 , 到 棘 突 的重 建 。 达
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16 。现 就其手术方 式与 1例
疗效 进 行 探 讨 。
1 临床 资 料
13 神 经功 能评 价 . 全组 16例 , 7 例 , 4 例 ; 1 男 1 女 5 年龄 2 ~ 7 8 7
按 照 JA评 分法评 分 , 算改善 率。 o 计

供, 使脊髓向后方 避让 , 减轻脊髓 前方 的压 迫, 而获 得治 从 疗效果 。回顾本院 自 18 95至 20 采用后 路全 椎板减 压 06年
术 , 开 门椎 管 成 形 术 , 单 以及 单 开 门并 棘 突 重 建 术 …等 手 术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参考模板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参考模板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摘要】目的:了解脊髓型颈椎病的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掌握人工椎间盘或椎间融合器(Cage)的应用。

方法:系统回顾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期间26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6例单纯植骨融合,19例置入Cage加植骨,1例有三节严重椎管狭窄者,同时施行前、后路颈椎手术,分析了不同手术方法的利弊。

结果:在26例中,20例优,6例良。

术后未发生感染、不愈合、颈椎僵硬及四肢瘫痪。

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术式,部分伴有严重椎管狭窄者需要行后路减压术。

尤其颈椎前路Cage置入加植骨术,操作简单、风险小、失血少。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人工椎间盘;植骨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dication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so as to master the skills of placing Cage. Methods: the operations on 26 patients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from august of 2003 to august of 200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One case was selected for anterior approach and posterior approach .6 cases were only placed into bone autograft, 20 cases were placed into cages and bone graft. Results: Of 26 cases, 6 cases acquired good result,20 cases acquired excellent result. Conclusion: Anteriorapproach decompressing is an effective surgical method to cure serious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ith simple operation, less risk and little loss of blood.Key words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Anterior approach; Cage; Surgical treatment; Translating bone脊髓型颈椎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原则上一旦确诊,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解除脊髓压迫,保护和改善脊髓功能。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
3 0 ml约 占患儿血 容量 的 2 %。注意 应及 时输血 0+ , 0
期管理 []实用骨科 杂志,9954 : 8 4. J. 19 ,()2 - 9 42
3 何仁亮 , 苏健 , 振刚. ,L 詹 4 J 漏斗胸 畸形术麻 醉有关 问题
探讨 [] 中华麻醉学杂志 ,9 31 () 13 J. 19 ,3 2 :0 .
按 日本 骨科学 会 (OA) J 颈椎 病 评定 标 准 评 分 , 情 病 分 四级 :~4分 为严 重 、~8分 为重 度 、~ 1 为 0 5 9 2分 中度 ,3 1 分 为轻 度 。A组 J 1~ 6 OA评 分 2 2 1. . ~ 35 分 , 均 9分 ; 度 2 , 平 轻 例 中度 7例 , 度 9例 , 重 3 重 严
1 徐启 明 , 李文硕 , 主编. 临床麻 醉学 [ M] 北京 : 民卫生 人
出版 社 ,0 0 363 7 2 0 . 0—0 .

2 李 晓兰 , 李晓红. ,L 斗胸 畸形手术的麻醉处理 及围术 4J漏
胸大肌 , 显露腹直肌, 切断肋软骨 , 伸手至胸骨后分
离胸 膜 , 断胸骨 , 切 带腹 直 肌 血 管 蒂 翻转 胸 骨 10 , 8。 加 之手 术切 口较长 , 使得 手术创 伤 大 , 中失血 多达 术
6 李 国志. 小儿漏斗胸胸 骨翻转 术 2例麻 醉处理 体会 [] J.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0 4 2 (3 :7 20 ,0 1 ) 5.
7 徐启明 , . 主编 临床麻 醉学 [ . 2 北京 : 民卫生 M]第 版. 人
出 版 社 ,0 5 3 6 20 . 0 .
外, 该例 患儿 在胸 骨切断 时发生偶 发 室性早 搏 , 我们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症状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症状可以包括颈肩部疼痛不适,伴双下肢走路困难,易摔倒,胸腹部束带感等典型表现。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一经确诊,如无手术禁忌症的,应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后前联合入路手术三种方式,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保守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症状不重的患者,可以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减少颈椎负荷,佩戴颈托等。

药物治疗:中医建议保守治疗外敷中药济愈堂顺古安玉贴,能够有效的缓解一部分症状。

脊髓型: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颈椎病,它是由于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椎体骨质增生等原因,对颈部脊髓直接压迫而引起的。

当脊髓受压后,患者可出现上肢或下肢单侧或双侧麻木、酸软无力,严重的可出现活动不便,走路不稳等症状。

注意事项:
1)家庭中行颈椎牵引治疗
(2)围领:用硬纸板剪成高领,外包绒布或小毛巾,加以布带或粘膏固定,以限制颈部活动。

(3)伸颈锻炼
(4)按摩、推拿:
(5)局部应用蜡疗或热水袋热敷。

(6)针灸或埋耳针,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7)用大活络丹,维生素B1、B2,呋喃硫胺,ATP,消炎痛,硫胺软骨素或阿司匹林治疗,以减轻症状。

(8)如反复发作颈性狂晕,外出时要注意,避免攀高或作危险动作。

(9)饮食宜清淡无刺激性。

(10)症状较重、发作频繁者,适当休息,减轻工作量,停止发作一个月,方可逐渐恢复工作。

(11)避免感冒、受寒。

(12)戒烟酒、浓茶及浓咖啡。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植骨不愈合 (假关节形成)
• 移植骨与宿骨透亮间隙
• 骨小梁缺如
• 动态动度大于2mm
• 单节段0-20%,多节段50%
影响颈椎手术期效果重要因素
外科干预效果演变影响因素
• 手术技术选择偏差 • 致压物未能彻底切除 • 相邻椎体下下缘骨赘,变性增厚 后纵韧带及粘连物 • 减压不彻底 • 标准减压:切除退变突出椎间盘、 纤维环 • 椎管横径达椎弓根、钩椎关节
脊髓功能进一步受损
外科干预注意事项
• 对于不可逆的脊髓损害,外科 干预不能恢复其神经功能
• 部分患者解除压迫后症状仍会
继续恶化
CSM手术疗效存在个体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
• 疾病的严重程度
• 治疗时机:
早期手术可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
• 治疗方法的选择
手术治疗的理论基础
根据颈椎生物力学功能特点, 恢复和重建颈椎生理弧度、椎间隙
高度、椎管形态和容量、运动功能
是目前外科干预的基本理论依据
脊髓型颈椎病
• 有条件、有必要作出早期诊断 • 早期获得正规的治疗
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两大术式 颈椎前路 颈椎后路
前路手术的目的
• 彻底减压 • 恢复重建稳定
前入路选择
• 前路减压术式为直接减压方式 • 单节段病变:环锯法减压+植骨 或椎间盘和骨赘切除+植骨 椎间盘切除减压+人工椎间盘植入术
• 脊髓前/后方受压的节段
• CT、CTM、MRI所示受压节段
术后处理
• 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条
• 常规应用地塞米松20ml 1/日 速尿20mg 1/日
• 颈托维持7天拆线 • 颈领固定2~3个月
影响颈椎病手术 效果因素

前路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前路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f r t e Ce v c lS o d l t y lp t y o h r ia p n y o i M eo a h c
W n i f l , a i g一 agXa a H nXa o— t n
, 口G ag— u , h n h un h i Z agZ i
科学会制定 的 JA评分 系统评定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 结果 所 有患者术后 JA评分均有改善 , O O 单纯植骨融合组的 J A评分改善 O
率为 7 .% , 2 8 椎问融合器组为 8 .% , 网内植骨并钢板 内固定组为 8 . % , 56 钛 0 6 椎间融合 器组 和钛网 内植骨 并钢板 内固定组 J A评 O
王晓凡 韩向 阳 , , 贾光辉 张 , 智
(. 1 宜川县人民医院骨科 , 陕西 宜川 760 ;. 1202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骨科 , 陕西 西安 706 ) 10 1
摘 要: 目的 分析脊髓型颈椎病前路三种手术 方式 的优 缺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O ~ 0 7 0 治疗 的 1 0 02一 1 2 0 - 1 5 例脊髓 型颈椎
F m jnay20 u r 20 . 5 ae e t aa ssi tes d . h g a o 4 5yas l wt clae 3 o a r ur 0 2tJ a 0 7 10css r r rn l e t y T e esn f m ot 7 er od i r a oa y n wee o y nh u a p r o he l 5 g
关键词 : 椎间融合器 ; 植骨 ; 内固定 ; 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 5 R 6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6 2— 69fo 8 0 17 2 3 2 0 )3-0 3 0 0 9— 3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进展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进展
展 有 椎 体 次 全 切 、 节 段 椎 间 盘 切 除 、 节 段 前 路 减 多 分
展作一综 述 。
1 手术 治 疗 的 目的及 最 佳 时 间
手 术治疗 的 目的是 解 除 压迫 , 防止 神 经功 能 进 一
压、 环锯 法减压 等多种术式 , 颈椎前路 的融合方 式 自初 期 的 自体髂 骨 融 合 也发 展 到 如 今各 种 椎 问 融合 器 融
步恶化 , 融合病 变节 段 , 持 颈椎 稳 定性 , 维 尽可 能 缓 解 及改善 症状 , 以提 高患 者 的 生 活质 量 。颈 椎 手术 的基
本原则 为充分 减压 , 重建 颈椎结 构 的稳 定性 、 植入 骨 的 有 效生物功 能及可 供植 骨融合 的稳定 结构 。 C M 发病缓 慢 , 状 也 比较 隐 匿 , 则 上 一 旦 确 S 症 原 诊, 应及 时行手 术治疗 , 除脊 髓 压迫 , 护 和 改 善 脊 解 保

4周 非手 术 治疗 无效 者 , 尽早 行 手术 治疗 。最 好 应
诊断 C M 要注意 以下三 点 : 具有 颈髓受压 的临床 S ① 表现及 体征 。② 影像 学检查 , 别 是 MR 所 表现 的受 特 I 压情况 与临床表 现要 相一致 。③ 必须排 除脊髓 侧索 硬 化症 、 椎管 内肿 瘤 、 梢 神 经 炎等 疾 病 , 别是 脊 髓 侧 末 特
想; 而且 由于稳 定性较 差 , 术后 颈椎 的微动使假关 节 的
收 稿 日期 : 1092 ;修 订 日期 : 1 ・10 2 0 - 0 5 2 01 - 0 2 作 者 简 介 : 成 春 ( 97一) 男 , 徽 六 安 人 , 士 , 院 医 师 金 18 , 安 硕 住
除神经 压迫并 重 建 颈 椎 的生 理 曲 度及 稳 定 性 。Sso as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8 ・
J u n l fP a t a t o a d c 1 1 。 .1,a . 2 1 o r a o r ci l c Or h p e is Vo . No 6 Jn 0 0
文 章 编 号 : 0 8 5 7 ( 0 0 0 0 0 — 0 10 — 52 2 1 ) 1 0 8 3
ZH( NG n. ) Bi SHAr ho e c t e Se o o e s H o pia tofO t pa dis, h c nd Pe pl s t lofCho qi ng ng, Chon i g 40 0, i a) gq n 2l 6 Ch n
两 种 手术 方 式 治 疗 多 节段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的 疗效 比较
钟 斌 , 高 海 邵
( 重庆 市 第二 人 民 医 院骨 科 , 庆 重 426) 0 1 0
摘 要 : 的 通 过 对 比性 研 究 , 价 两 种 不 同 的 颈 椎 前 路 减 压 植 骨 融 合 术 治 疗 多 节 段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e vc l 目 评 cri a s o d lt e tp v C M ) 疗 效 。 法 回顾 分 析 2 0 D n yo i my l a h , S 的 c o 方 0 3年 1 至 2 0 月 0 7年 9 针 对 3 例 多节 段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患 月 9
骨 合 率 分 别 为 8 . 、 . , 组 间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融 46 9 2 5 两 P< 0 0 ) 神 经 功 能 改 善 率 分 别 为 8 . 和 .5 ; 5 6 8 . , 组 间 比较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j 0 0 )术 后 颈椎 生理 弧 度 均 得 到 明 显 改 善 , 组 问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17 两 ,> . 5 ; 两 义( >O0 ) 尸 . 5 。结 论 两 种 手 术 方 法 治疗 多 节 段 脊 髓 型颈 椎 病 均 可 取 得 满 意 的疗 效 ; 体 次全 切 除 、 间 盘 切 除 减 压 椎 椎 联 合 钛 笼 、a e 骨 融 合 术 具 有 操 作 相 对 简单 、 伤 小 、 体 骨 质 保 留 多 、 cg 植 创 椎 手术 并 发 症 少 等 优 点 。 关 键 词 : 节 段 脊 髓 型 颈椎 病 ; 路手 术 ; 压 ; 骨 融 合 ; 固定 多 前 减 植 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无后凸畸形的颈椎管狭窄症;
3、颈椎退变性节段不稳且无后凸畸形,节段性 不稳可同时行侧块融合术;
4、前路减压与植骨融合术后发生假关节,但无 颈椎后凸畸形。
• 颈椎有后凸畸形是后路手术的禁忌症 。 • 颈部疼痛是椎板成形术常见并发症。同时行侧块
融合术,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该并发症。
• 同时联合前路减压与融合,也可降低该并发症的
• 后入路显露C3-C7棘突与椎板,保留T1棘突附着的
肌肉,以防止术后棘突凸出与刺激。
• 如果在C2-C3有压迫,应同时行C2椎板下潜行扩大。
勿显露C2椎板与棘突,若需显露,需将在C2棘突 附着的肌肉重新牢固缝合回原位。
• 在椎板成形的上下端做单侧椎板切断。通常在C2-
C3与C7-T1部位。下端椎板切除至T1椎弓根,上端 向外至C3侧块。
• 在症状重的一侧(脊髓压迫重的一侧)将椎板切
断。从C7椎板与侧块交界处开槽,作为开门侧。
• 开槽应在T1椎弓根内侧面上。用小的椎板咬钳将
槽完全咬开,应尽可能靠外侧,方向对准椎弓根 内侧壁。依次向上操作至C3椎板。
• 在对侧磨槽去除80%椎板厚度,轻柔地将椎板整
块向对侧翻起约12mm,去除切开侧黄韧带。
• 如术前有神经根型颈椎病,应同时行椎间孔切开
减压。
• 椎板维持打开后,可用同种骨块或小段肋骨,长
12~14mm,放在C3、C5、C7平面,小心操作, 小关节不用植骨,如操作正确可不用缝合固定。
• 应用细钢丝穿小段肋骨重建或用微型钛钢板螺钉
固定维持椎板位置和稳定性。
• 应用侧块螺钉联合钢丝缠绑维持开门的方法操作
后路手术
• 椎板切除减压术是最早用后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的方法。随着其疗效不佳和前路与椎板成形术的 发展,逐渐被取代。
• 自20世纪70年代初应用颈椎板成形术以来,临床
应用较为普遍,其改良术式已超过12种,共同的 优点是:扩大了椎管,最大限度的保留或重建了 椎板,减少了颈部功能受损,保存了颈椎后部肌 肉-韧带复合体,防止了椎板塌陷。能够有效地 防止术后局部瘢痕组织的形成。
可先后路。
手术方式
• 前路手术 • 后路手术 • 前后联合手术
前路手术
• 当决定行颈椎前路手术时,应先确定病变类型,
脊髓型还是神经根型,或二者并存。
• 要确定减压范围,有神经根受压症状的一侧与相
应平面,Rushton等主张应常规行椎间孔减压术。
• 对椎体后缘骨刺,采用骨刺切除术、椎间孔切开
与椎体间融合是较好的术式。优点有:植骨撑开 了狭窄的椎间隙、扩大了椎间孔、较直接的神经 组织减压、重建了颈椎的稳定性、防止骨赘继续 形成。
• 颈椎的屈伸活动和不稳定,可引起脊髓前方软骨
与骨性骨赘和后方增生的小关节与肥厚的韧带对 脊髓产生钳夹形压迫。
• 其他病因还有:椎板内陷
齿状突肥大 后纵韧带增生的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过程 20%缓慢加重后又形成相对稳定期 5%突然加重后又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功能不全期
较为简单实用。
前后路联合手术
• 尽管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取得满意的效
果,但发生与植骨相关的并发症较多。
• 脊髓型颈椎病未治疗者病情有进行性加重趋势,
在治疗上还有争议。但较为一致的意见是:手术 治疗可改善或至少可防止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 经长期随访疗效肯定对轻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术,对一或二平面无椎体
后缘改变的颈椎病是最佳选择。
• 椎板成形术适用于:
1、三平面或三平面以上的脊髓型颈椎病,并且 颈椎处于中立位或前凸位;
• 减压两端椎体前、后缘均需做一台阶,以防骨块
前、后移位。
• 椎体后缘有椎间盘物质、骨赘或后纵韧带骨化存
在时,行椎体次全切除的术式较稳妥。注意保留 侧壁,钩椎关节可作为减压的外界标志,勿损伤 椎动脉。
• 将三面皮质的自体髂骨在椎间隙撑开状态下植入。
二平面可用自体髂骨,二平面以上可用自体腓骨, 均可达到满意的融合率。前路钛笼、钛网以及钢 板的应用增加了颈椎的稳定性,提高了植骨的融 合率。
• 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1、病变到中期
2、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 但目前对颈椎病自然发展结局的研究资料中,对
其进展和减轻尚无可靠指标。
手术指征与禁忌症
• 主要手术指征是经体检与影像学诊断证实有脊髓
型颈椎病。
• 成功的治疗取决于临床诊断与病例选择,手术重
点应在引起症状的部位,同时应防止医源性损伤。 必须根据患者的基础功能、症状、体征来综合考 虑。
• 静力性脊髓受压:钩椎关节病和椎间盘退变形成
的骨赘,会引起从前向后压迫脊髓,小关节病与 黄韧带肥厚,会引起从后向前压迫脊髓。这种对 脊髓形成的环形压迫会导致颈椎管狭窄,称之为 静力性脊髓受压。
• 动力性脊髓受压:由于颈椎伸展引起黄韧带打折
与屈曲引起椎间盘膨隆产生脊髓受压,称之为动 力性脊髓受压。
• 解剖学研究表明:椎管内径在屈曲位比伸展位大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 治疗方法的选择
•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退变性疾病,多见于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有增多趋势。
• 该病呈进行性加重趋势,一旦诊断明确,
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 近年来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技术也有了较
大发展。
病因和自然发展过程
• 颈椎病常在中年开始发病,伴有颈椎间盘进行性
退变性改变,这种退变会导致颈部运动异常、椎 间盘高度丧失、钩椎关节和小关节病。
发生。
• 为了保证最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有明确的颈部疼
痛,不宜采用后路椎板成形术治疗。
Rushton提出前后联合手术的指征
• 1、超过三平面广泛减压; • 2、多平面颈椎病与先天性颈椎管狭窄 • 3、多平面性颈椎病伴退变性后凸畸形 • 4、椎板切除术后发生颈椎后凸畸形; • 5、创伤性后凸畸形。
• 情况许可应I期手术,分期手术时,可先做前路也
• 对颈椎间盘突出所致的软性压迫,采用前路与后
路术式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 但长期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前路切除椎间盘后行
三面皮质自体髂骨植骨是最佳选择。
• 脊髓受压伴颈椎后凸畸形时,采用前路减压支撑
植骨治疗,可同时矫正后凸畸形。
• 伴有小的椎体后缘骨赘引起的压迫,可行单纯椎
间盘切除与植骨术。大的椎体后缘骨赘需用高速 磨钻行部分椎体切除与椎间孔切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