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的定义和手术治疗

合集下载

维生素B12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维生素B12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维生素B12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摘要:维生素B12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在颈椎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疗效观察研究中,通过临床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维生素B12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可以显著促进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该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可作为颈椎病手术后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策略。

关键词:维生素B12;鼠神经生长因子;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功能恢复;疗效观察1背景和意义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髓病变性疾病,主要病程特征是颈椎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和压迫脊髓,导致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

该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颈椎病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手术治疗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然而,单纯手术治疗在功能恢复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慢,生活质量未能得到显著提高。

维生素B12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两种在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物质。

维生素B12是重要的一种营养素,参与机体的神经传导、脱氧核苷酸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

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再生。

维生素B12和鼠神经生长因子的联合应用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但在颈椎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疗效观察仍然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观察和数据分析,探讨维生素B12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在颈椎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比观察维生素B12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和单纯手术治疗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明确该联合治疗方案对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颈椎病术后功能恢复提供有效的治疗策略。

2相关理论和实验方法2.1维生素B12在颈椎病术后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机制维生素B12在颈椎病术后功能恢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B12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着重要影响。

维生素B12参与体内的神经鞘磷脂的合成,维持神经元髓鞘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的探讨(附15例报告)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的探讨(附15例报告)

骨水 泥过 稀则 容易 渗入 椎 体 静 脉及 椎 管 内 , 稠则 过 注射 困难 , 一定 要掌握 在牙 膏期 注射骨水 泥 , 且 透 并 视下 密切监 视骨水 泥走 向 。 总之 , 患者 可 以较好 的耐 受 P VP, 积 极 的做 并 好 安全 措施 ,VP是一 种有 效 的治 疗 老年 骨 质疏 松 P 性 椎体 压缩 骨折 的有效方 法 。
浩 肖 杰 陈 洪强 吴 陈
文 章 编 号 :0 07 4 2 0 ) 30 4 -3 10 -4X( 0 80 -2 80
随着人 口老 龄化 , 颈 椎病 认 识 的提 高及 经 济 对
8 , 例 肌张力高 8例 , 肌力减退 4 , 例 感觉 减退 1 0 例, 深反射活跃 , 亢进 1 例 , 3 病理征 1 例 。影像所 5 见致病因素 : 颈椎管狭窄退变性 4 , 例 发育性 4 , 例
o d h r c l mb r r c u e ntro f a in e s s l t o a o u a fa t r :a e i r i t v r u x o
p seir etrrl s oo [] h n h aC un — o tr r ba t tmy J.Z o g u h a g ov e oe
在 近年脊 髓型颈 椎 病最 新 理 念 的指导 下 , 术 治 疗 手 该类 病人 1 例 , 效满 意 , 脊 髓 型 颈椎 病 的手术 5 疗 对
方法有了一定认识 。现就 1 例病人 临床资料的 回 5 顾分析, 结合近期 随访资料 , 参考文献 , 对脊髓型颈 椎病 手术方 法作 出探讨 。
椎 体后 缘骨 赘 4例 , 间盘 突 出 1 椎 0例 , 段 性 不 稳 节 3例 , L , F1例 , 变 性 后 凸 畸形 3例 。 OP L3例 OL 退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的治 疗 进 展
杜 逸 综 述 陈 维 善 审 校
中 图 分 类号 : R 8 . 5 6 1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0 .9 l (0 2 l 。0 40 0 70 3 2 0 ) l 4 .3 0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 e i l p n y t y l a y S c r c o d l i m e p t ,C M) 以 vas oc o h 颈 椎 椎 间 盘 退 变 为 主 要 病 理 基 础 ,并 进 一 步 继 发 相 邻 骨 与 软组 织 结 构 的 退 变 ,最 终 导 致 脊 髓 损 害 。 由 于该 疾 病 病 因 、 病 理 复杂 ,和 脊 髓 损 伤 后 的 不 可 逆 性 , 给 治 疗 带 来 困 难 。 本 文对近年来脊髓型颈椎 病的治疗进展综述 如下 。 1 早 期 诊 断 早 期 治 疗 近 年 来 ,经 长 期 临 床 观 察 研 究 发
维普资讯

4 ・ 4
浙 江预 防 医 学 2 0 0 2年 第 l 第 1 期 Z e a gPe d o e br 0 2 o 1 ,N .1 4卷 1 hj n r v 2

综述 ・
现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本 身 具 有 一 定 的 自 然 病 史 .外 科 干 预 可
能 达 到 阻止 临 床 症 状 恶 化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手 术 时 机 的 选 择
是 一 项 非 常 复 杂 的 理 论 和 临 床 实 践 综 合 过 程 ,其 重 要 原 因
是 ,每 位 患 者 的 自然 史 不 尽 相 同 ,但 多 数 患 者 持 续 存 在 运 动 功 能 障碍 , 而 且 每 次 发 作 时 症 状 和 体 征 均 有 加 重 ,部 分

颈椎病的分型

颈椎病的分型

• (3)颈椎X线平片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正侧位片和斜位片,除发现椎体后缘
及Luschka(
)关节部骨质增生外,部分病例可由患
椎移位而引起的颈椎位置改变。临床医生可以依据颈椎病 的症状和体征,而对其颈椎病的定位作出诊断。
神经根型的发病机理


(1)神经根局部的刺激和压迫因素

颈椎因为退行性病理变化,在病程较长时,病人的颈

在体征方面,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受限,作颈部旋转或活动可引
起眩晕、恶心或心慌等症状;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听诊检查能听到
椎动脉因为扭曲、血流受阴引起的杂音。后颈部拇指触诊能摸及患椎
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什么典型症状?
• (2)头痛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人在发病时,头痛和眩晕症状一般同时存在
。其中枕大神经病变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因为椎动脉分支枕动脉
椎容易引起颈椎骨质增生,而转变为神经根病变的因素之
一,在椎间孔部Luschka关节或关节突部骨质神经根硬膜袖
部可继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渗透性增加和循环障碍,
根袖部继发肥厚,粘连及纤维化病变。神经根可呈扭曲变
形,为引起神经根性颈椎病的重要因素。

神经根型的发病机理
• (2)患椎移位

因为颈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关节囊及其周围的韧带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 非手术疗法可以使80%—90%的病人好转和治愈。轻者可
用颈围保护,重者则需要采用牵引疗法,一般需卧床持续 牵引3—4周,再用颌—颈石膏颈部制动4—6周,有效率可 达90%以上。10%——20%的病人需要做减压性手术。

手术疗法适用于个别久治无效或反复发作已影响工作

脊柱外科临床指南

脊柱外科临床指南

脊柱脊髓损伤定义:脊柱脊髓损伤常发发生于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和自然灾害时可成批发生。

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症多,合并脊髓伤时预后差,甚至造成终生残废或危及生命。

症状体征一,脊柱骨折1,有严重外伤史,如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或肩背部,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等。

2,病人感受伤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扪及局限性后突畸形。

3,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脊髓和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受到损害。

1,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本体觉减弱或消失。

2,运动障碍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表现为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是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和踝阵挛及病理反射。

3,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形成无张力性膀胱所致,休克期过后,若脊髓损伤在骶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动反射膀胱,残余尿少于100ml,但不能随意排尿,若脊髓损伤平面在圆锥部骶髓或骶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的排空需通过增加腹压(用手挤压腹部)或用导尿管来排空尿液,大便也同样出现便秘和失禁。

4,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远侧脊髓运动或感觉仍有部分保存时称之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临床上有以下几型:(1)脊髓前部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自主运动和痛觉消失,由于脊髓后柱无损伤,病人的触觉、位置觉、振动觉、运动觉和深压觉完好。

(2)脊髓中央性损伤:在颈髓损伤时多见,表现上肢运动丧失,但下肢运动功能存在或上肢运动功能丧失明显比下肢严重,损伤平面的腱反射消失而损伤平面以下的腱反射亢进。

(3)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Brown-Sequards Symdrome):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同侧的运动功能,位置觉,运动觉和两点辨觉丧失。

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配合

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配合
输 血 和 片 药 的顺 利 进 行 , 协助 麻 醉 医 生 J 并
固定 6例 , 双问隙并椎体次全切 除减压 +
自体髂 骨植骨 +钢板 固定 1 , 间 隙 1例 三
并椎体次 全切除减 压 +钛 笼填 充 自体骨
植 入 +钢 板 固定 8例 , 问 隙减 压 后 人 工 单 椎 问 盘 置 入 2例 。选 择 颈 前 有 侧 切 口 。
Hale Waihona Puke 20 05年 7月 ~ 09年 4月 脊髓 型颈 20
椎病患者 2 7例 , 1 男 7例 , l 女 0例 , 龄 年 3 6 8~ 8岁 , 程 3~ 4个 月 , 为 慢 性 起 病 2 均
病缓慢加重 。主要症状有颈部 不适 , 腹 胸 部压迫感 , 四肢笨 重和 麻木 无力 , 走 不 行 稳和踩棉花感 。主要 体征 有肢 体感 觉 减 退, 肌力减退 , 肌张力增高 和腱 反射亢进 , H fa n征阳 性等 。均 常 规进 行 颈椎 六 o n m 位片及 MR 检查 , I 表现为不 同程度 的颈椎 退行 陛改变 , 椎体后缘 骨赘形成 , 椎问盘变 性突出, 椎管狭窄 , 脊髓受压甚至变性。 单 间隙减压 +自体 髂 骨植 骨 +钢板
高频 电刀、 双极电凝、 沙袋 、 吸引器 、 各种 监
护仪器及急救药 品等; ④器械准 备: 术前 1
天 准备 骨科 基 本 器 械 , 前 路 专 用 器 械 , 颈 包 括 刮匙 、 嘴 咬 骨 钳 、 板 咬 骨 钳 、 经 拉 鹰 椎 神
双肩用宽胶 布 同定 并 向尾侧 牵拉 妥善 固 定 于床缘 , 是保 证术 中行侧位透视 时肩部
准备 。术 中应 与术 者 及 时 沟 通 , 密切 配 合 。取体 位 时应 将 头 颈 部 垫 实 , 善 固 妥 定 , 免术 中头 颈部 有移 动 , 响手术 操 避 影 作 。考虑到手术 时间可能会延长 , 因此需

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谢谢观看
定性。
全身运动
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可以 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缓解颈椎
疼痛和僵硬感。
04
颈椎病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与康复
总结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主要症状包 括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和放射痛。治疗方法包括保守 治疗和手术治疗,康复过程需注意颈椎保护和功能锻 炼。
详细描述
病例三:混合型颈椎病的综合治疗
总结词
混合型颈椎病是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颈 椎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 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康复过程需注意颈椎保护和 功能锻炼。
详细描述
混合型颈椎病是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颈椎 病,如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同时存在。这种类型的 颈椎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治疗,如颈椎间盘退 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炎症等因素。治疗方法包括保 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和颈椎牵引等,手术治疗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 术方式。康复过程需注意颈椎保护和功能锻炼,以促进 颈椎功能恢复。
病例二: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手术
总结词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病类型,主要症状包 括四肢无力、行走不稳等。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
详细描述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 等原因引起的脊髓受压,导致一系列症状。主要症状包 括四肢无力、行走不稳、踩棉花感等,严重时可能导致 瘫痪。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X线、CT和MRI等 。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包括前路减压植 骨融合内固定术、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术后 需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和手术时机选择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和手术时机选择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摘要】目的:通过对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分析及手术后的恢复效果,结合文献得出结果。

方法:对已经诊断的颈椎病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结果术前进行评估﹙joa评分﹚,术后和术前相比感觉和运动的恢复程度及所需时间。

证实对脊髓型颈椎病早诊断,早手术干预的必要性。

结果:病史长﹑压迫重以及脊髓内有异常信号的病人恢复的时间长,效果差,甚至不恢复。

结论:对于颈椎病脊髓型一经确诊就应早期手术,有明确脊髓功能障碍的更应及早手术。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早诊断手术时机选择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性突出,椎体后缘或其他椎间关节增生,后纵韧带或黄韧带肥厚等因素的压迫以及椎间关节不稳等因素的损害所致的颈脊髓病。

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脊髓感觉或运动传导功能的障碍。

发病机制可能与①机械压迫及动态不稳②交感神经紊乱③血循环障碍④颈椎管狭窄等因素有关。

颈椎病的诊断必须有赖于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者综合分析结果才能确诊。

因其在临床上表现多样,疾病的发展速度因个体不同也存在较大差异,早期诊断和治疗时机的选择往往难以把握,容易漏诊或延误治疗,对病人的后期功能的恢复产生很大影响。

现就作者在北医三院进修期间所总结的56例病人资料和随访结果作一比较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个病人均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其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44~78岁,平均61.4岁。

病程2~10年,平均4.2年。

56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年。

1.2临床表现:本组最初以颈项部不适,疼痛,沉重伴双手麻木无力、握力差及写字系扣等精细动作不灵活24 例,双下肢无力,麻木,步态不协调,走路不稳32 例。

有胸腹部束带感13例。

56例均无大小便功能障碍。

其中有肢体感觉障碍 36 例,下肢腱反射亢进 54 例,hoffmann 征 50 例,rossolimo征48例,babinski 征17 例,膑.踝阵挛15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