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最新2019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学校:一、选择题1.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解析:“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案:C2.《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指以相语"的是( B )。
∙ A 于嵩读《汉书》事∙ B 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 C 张巡慷慨就戮事∙ D 南霁云拔刀断指事【正确答案:】B【解析】考核对课文的理解,文章第五段联系上下文理解。
3.《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B )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昭D.司马相如4.“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 D )A.《论语》B.《左传》C.《秋水》D.《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5.《始得西山宴游记》文章开篇并不切入正题,而是先写平日游览众山的情景,这里采用的表现方法是( B )A.侧面衬托B.铺垫C.暗示D.烘托6.“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情景交融方式属于()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解析:教材提示。
答案:B7.《陌上桑》中,拒绝使君“共载”所表现的罗敷性格特征是()A.机智B.坚贞C.善良D.温柔答案:B8.《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 B )A.金杖B.长锸C.铁戟D.钢锤9.《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A.时间统一性联想B.对比联想C.地点统一性联想D.相似联想解析:在教材提示中有明确交待。
答案:D10.《早雁》中,用来暗示统治者腐败无能、冷漠无情的景象是( B )。
∙ A 金河弦开,大雁惊飞∙ B 仙掌月明,长门灯暗∙ C 胡骑纷纷,春风难逐∙ D 潇湘人少,水多菰米【正确答案:】B【解析】颔联是写失群的孤雁飞长安,经过皇宫时的凄凉的情景,对偶,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试题(含参考答案)

16.《前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A功名难就
B乐观旷达
C人生无常
D适意自然
【正确答案:】C
【解析】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课文第三段内容主要就是引发客人对人生无常的议论,故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人生无常。
D钱钟书《吃饭》
E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ABD
【解析】考点是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
10.《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的性格特征有()
A.不甘屈居人下
B.衷心报效知己
C.深谋远虑
D.礼贤下士
E.宽容大度
解析:考点是课文。
答案:A、B、C
11.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隐含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
A.是处红衰翠减
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C.不忍登高临远
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8.《秋兴八首》(其一)中对偶极为精当工稳的两联是(B)
A.首联与颔联
B.颔联与颈联
C.颈联与尾联
D.首联与尾联
9.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类比论证方法的有()。
A庄子《秋水》(节选)
B梁启超《论毅力》
C胡适《容忍与自由》
B拟人
C借代
D拟物
【正确答案:】C
【解析】红代指花,翠代指绿叶。
13.下列作品,属于托物言志的是()。
A《蒹葭》
B《陌上桑》
C《饮酒》(其五)
D《早雁》
【正确答案:】D
【解析】这首诗表面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关系时事与逃难的人民,所以这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
2019大学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1,枣树;
2,小粉红花;
3,小青虫;
4,天空;
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1,归纳法;
2,演绎法;
3,对比法;
4,类比法;
4.《秋兴八首》(其一)中对偶极为精当工稳的两联是(B)
A.首联与颔联
B.颔联与颈联
C.颈联与尾联
D.首联与尾联
5.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A)
《蒹葭》的中心意象是:“在水一方”。表明人类面临的可望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追寻的两种境况:一种,逆流追寻,茫茫秋水,纵横间隔,山高水复,道阻且长;另一种,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像迷离,“宛在水中央”。两种的结果都是可望不可即。
参考答案:A.《蒹葭》
16.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C)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
8.《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对比联想
C.地点统一性联想
D.相似联想
解析:在教材提示中有明确交待。
答案:D
9.戴望舒《雨巷》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 象征
B 烘托
C 对比
D 类比
【正确答案:】A
A 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
Hale Waihona Puke B 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C 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
D 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正确答案:】C
【解析】考试大纲中的考点,提示第二段,这篇文章主要说明的一个道理就是“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
14.下列诗人中,被视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代表人物的是( )
2019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学校:一、选择题1.下列诗篇,表达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是()A.闻一多《一句话》B.徐志摩《再别康桥》C.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D.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解析:考点是课文。
答案:B2.冰心散文《往事》的主旨是要赞美大海,开头却两次说大海“太单调了”,这里用的手法是? (A )A.欲扬先抑B.欲抑先扬C.对比反衬D.铺垫手法3.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谚语来隐喻李广( A )A.不善言辞,以身作则,众人拥护B.廉洁轻财,爱护士兵,负能使性C.忠实诚信,口讷少言,临危不惧D.骁勇善战,处变不惊,善于骑射4.在《背影》中,朱自清描述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时,先写“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又说“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在这里用的协作手法是( D )A.铺垫手法B.侧面烘托C.肖像描写D.行动描写5.“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 D )A.《论语》B.《左传》C.《秋水》D.《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6.《种树郭橐驼传》中用以凸现橐驼种树之理正确性的表现方法是( B )A.类比B.对比C.烘托D.暗示7.《马伶传》铺陈第一次技艺较量情景的描写是( C )A.社会环境描写B.自然环境描写C.场面描写D.行动描写8.《断魂枪》中孙老者的基本性格定位是()A.乐观爽朗B.爱艺如命C.积极进取D.旧江湖艺人的积极面9.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类比论证方法的有()A.庄子《秋水》(节选)B.梁启超《论毅力》C.胡适《容忍与自由》D.钱钟书《吃饭》E.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解析:考点是语文知识和课文。
答案:A、B、D10.《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基本社会理念是( B )。
∙ A 一分为二∙ B 和而不同∙ C 言论自由∙ D 党同伐异【正确答案:】B【解析】大家在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我们应该知道关于"容忍"这儿理念、态度中还渗透着一种精神,就是"和而不同"。
2019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库(含标准答案)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哭小弟》中使主题升华的关键转折句是()。
∙ A 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的认真的、勤奋的一生∙ B 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 C 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 D 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正确答案:】C【解析】用排除法, B、 D没有转折之意, A C比较,选 C,由小弟一个人升华到一批人。
2.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今昔对比写作方法的是( B )A.《哭小弟》B.《香市》C.《纪念傅雷》D.《都江堰》3.《秋夜》所写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 B )A.小青虫B.小粉红花C.蝴蝶D.蜜蜂4.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B )A.背诵《汉书》B.为国让贤C.拔刀断指D.抽矢射塔5.《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具有()。
∙ A 深厚的情感蕴涵∙ B 鲜明的对比色彩∙ C 新颖的意象群落∙ D 清晰的情感逻辑∙ E 古朴的语言风格【正确答案:】ABCD【解析】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用排除法作答。
6.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象征南宋国势衰微的景物有()。
∙ A 落红∙ B 芳草∙ C 蛛网∙ D 飞絮∙ E 斜阳【正确答案:】AE【解析】考点是对这首诗的理解,词中的残春景象是南宋局势风雨飘摇的象征。
7.下列诗篇,表达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是()。
∙ A 闻一多《一句话》∙ B 徐志摩《再别康桥》∙ C 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 D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正确答案:】B【解析】考点是课文内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寄托着他对西方文明的深挚向往和追求。
8.下列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法的有( ABD )A.《谏逐客书》B.《论毅力》C.《寡人之于国也》D.《五代史伶官传序》E.《答司马谏议书》9.“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情景交融方式属于()。
最新2019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5.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隐含家破人亡之痛的词句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解析:教材提示。
答案:C
6.下列作品,属于托物言志的是()
A.《蒹葭》
B.《陌上桑》
C.《饮酒》(其五)
24.《早雁》中,用来暗示统治者腐败无能、冷漠无情的景象是( B )。
A 金河弦开,大雁惊飞
B 仙掌月明,长门灯暗
C 胡骑纷纷,春风难逐
D 潇湘人少,水多菰米
【正确答案:】B
【解析】颔联是写失群的孤雁飞长安,经过皇宫时的凄凉的情景,对偶,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A.功名难就
B.乐观旷达
C.人生无常
D.适意由对人生的短暂无常而衍生出一种悲观情绪,所以,主要要情感倾向正是“人生无常”。
答案:C
10.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采用的驳论方法是(A)
A.反驳论点
B.反驳论据
C.反驳论证
D.反驳论敌
11.《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
D.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23.《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中,体现夫妇感情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词句是( C )。
A 同来何事不同归
B 头白鸳鸯失伴飞
C 旧栖新垅两依依
D 谁复挑灯夜补衣
【正确答案:】C
【解析】体现夫妇感情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词句是"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是借物抒情,写自己对妻子的怀念,虽然人死,不同在一起了,旧栖、新垅、但依依之情仍然存在。
2019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 D )
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
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
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
l3.《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D )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
2.下列作品,体现“含泪的微笑”独特风格的是()
A.《苦恼》
B.《麦琪的礼物》
C.《婴宁》
D.《哦,香雪》
解析:课文、考试大纲、考试提示都有明确说明。
答案:B
3.《宝黛吵架》中,宝玉“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属于()。
2019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库(含标准答案)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长恨歌》的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
• A 回眸一笑百媚生
• B 梨花一枝春带雨
• C 雪肤花貌参差是
• D 芙蓉如面柳如眉
【正确答案:】B
【解析】考点是课文内容。
也可用排除法做。
2.《秋兴八首》(其一)中对偶极为精当工稳的两联是( B )
A.首联与颔联
B.颔联与颈联
C.颈联与尾联
D.首联与尾联
3.《秋兴八首》(其一)中对偶极为精当工稳的两联是( B )
A.首联与颔联
B.颔联与颈联
C.颈联与尾联
D.首联与尾联
4.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 C )
A.逐层递进
B.逐层减退
C.起伏跌宕
D.平缓舒展
5.《秋夜》所写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 B )A.小青虫
B.小粉红花
C.蝴蝶
D.蜜蜂
6.《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 C )A.时间统一性
B.地点统一性
C.相似性
D.对比性
7.下列《断魂枪》的语句中,属于孙老者肖像描写的有()。
• A 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
• B 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
• C 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
• D 黑眼珠更深更小了,像两个香火头
• E 嘴上几根细黄胡
【正确答案:】CDE
【解析】考点是课文内容,A是沙子龙B是王三胜。
8.《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
1,为做官提供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1,为做官提供方便2,研究高深学问3,有利于学生得到毕业文凭;4,为发财提供方便;2.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叙的主要人物是( C )A.张籍、张巡、许远B.雷万春、张巡、许远C.张巡、许远、南霁云D.于嵩、张巡、许远3.贯穿《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全文的线索是( C )A.偃竹图B.胸有成竹C.画竹D.文与可的生平事迹4.《马伶传》铺陈第一次技艺较量情景的描写是( C )A.社会环境描写B.自然环境描写C.场面描写D.行动描写5.《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的性格特征有()A.不甘屈居人下B.衷心报效知己C.深谋远虑D.礼贤下士E.宽容大度解析:考点是课文。
答案:A、B、C6.《宝黛吵架》中,宝玉“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属于()A.语言描写B.行为描写C.肖像描写D.心理描写解析:这属于内心读白,是心理描写。
答案:D7.《香市》的主要特点是()A.层层深入B.夹叙夹议C.即小见大D.因人见我解析:教材提示。
答案:C8.《宝黛吵架》中,宝玉“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属于()。
∙ A 语言描写∙ B 行为描写∙ C 肖像描写∙ D 心理描写【正确答案:】D【解析】这属于内心读白,是心理描写。
9.《王制》中,可用来摧残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条文是:1,“假于鬼神时曰卜筮以疑众,”2,“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3,“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
”4,“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一)“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篤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也,束于教也。
”这句话表明1,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2,人的认识受到个人的习俗的限制;3,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4,人的认识受到性格的限制;5,人的认识受到所受教育的限制;(二)《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对比有1,盛与衰;2,兴与亡;3,成与败;4,前与后;5,黑与白;(三)(十)下列文章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有1,《垓下之围》2,《香市》;3,《先妣事略》4《马伶传》5《悼念傅雷》(四)《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所阐述的办大学的理念1,抱定宗旨;2,研究学问;3,以德感人;4,敬爱师友5,砥砺德行;(五)《容忍与自由》一文中,作者认同的观点有1,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2,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3,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
4,“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正确的;5,“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错误的。
(六)《吃饭》的社会功能有1,解决饥饿;2,学习烹调;3,联络感情;4,洽谈生意;5,见识大场面;(七)《我的世界观》,作者阐述自己的观点1,人生观;2,政治思想;3,居住地点;4,娱乐方法;5,宗教感情;(八)赵武灵王可以成功推行胡服骑射的原因1,颁布法令,强行推行;2,亲自上门做说服工作;3,运用典型,作为突破口;4,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5,耐心说服,不强行推行;(九)《种树郭橐驼传》中,“他植者”错误的态度有1,根拳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2,顺木之天,以致其性;3,不害其长而已;4,不抑耗其实;5,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十)“容忍与自由”的分论点有1,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2,容忍难实行的心理根源是人类喜同恶异;3,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4,绝对之是是根本不存在的;10.下列文章运用类比论证的有( BC )A.《论毅力》B.《选择与安排》C.《种树郭橐驼传》D.《论学问》E.《始得西山宴游记》11.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的原因在于1,树立自己的权威;2,塞维图斯不听话;3,厌恶塞维图斯;4,深信自己不会错;12.《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 D )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l3.《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D )A.山水诗B.送别诗C.悼亡诗D.爱情诗13.《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 B )A.金杖B.长锸C.铁戟D.钢锤14.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B )A.背诵《汉书》B.为国让贤C.拔刀断指D.抽矢射塔15.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类比论证方法的有()。
∙ A 庄子《秋水》(节选)∙ B 梁启超《论毅力》∙ C 胡适《容忍与自由》∙ D 钱钟书《吃饭》∙ E 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正确答案:】ABD【解析】考点是语文知识和课文内容16.下列作品中,旨在表现古老中国正在发生现代化转折的是(B)A.《都江堰》B.《哦,香雪》C.《宝黛吵架》D.《金鲤鱼的百裥裙》17.《前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A.功名难就B.乐观旷达C.人生无常D.适意自然解析:通过阅读文章可知,“客”方由对人生的短暂无常而衍生出一种悲观情绪,所以,主要要情感倾向正是“人生无常”。
答案:C18.《容忍与自由>的主要论证方法是【正确答案:B】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19.冯谖为孟尝君营谋的三窟是( C )A.焚卷市义弹铗而歌游说西梁B.立庙于薛市义复命署记自荐C.焚卷市义游说西梁立庙于薛D.弹铗而歌收债于薛游说西梁20.《香市》中,重兴香市的发起人是(B)A.城里的工业家B.镇上的小商人C.国外的大商人D.镇上的农民21.《饮酒》(其五)中,上下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的一组是(A)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句是说,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却没有世俗交往的喧扰,是转折关系。
参见教材P166。
22.《香市》的主要表现方法是(B )A.夹叙夹议B.今昔对比C.记叙兼有抒情D.写实结合想象23.《容忍与自由》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B)A.演绎法B.例证法C.类比法D.对比法24.《我的世界观>一文中爱因斯坦的话语,体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有【正确答案:A C D】A.“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B.“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C.“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一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D.“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E.“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第Ⅱ部分非选择题(70分)武汉大学自考语文2011年模拟试题25.“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出自( D )A.《论语》B.《左传》C.《秋水》D.《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26.《咬文嚼字》中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为例,是为了说明【正确答案:C】A.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B.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C.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D.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27.《郑伯克段于鄢》中略写了( B )A.母子、兄弟矛盾激化的原因B.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C.颖考叔“食舍肉”劝说庄公的经过D.母子“隧而相见”和好如初的经过28.整体看来,《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正确答案:A】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29.“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社会风气是【正确答案: C】A.求学是为了升官发财B.读书是为了混取文凭C.风俗日偷,道德沦丧D.不敬师长,不爱学友30.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表现方法是【正确答案:C】A.象征B.烘托C.对比D.类比31.《咬文嚼字》的文体是【正确答案:D】A.杂文C.讲话D.文艺专论32.下列《哭小弟》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 A 从我有比较完整的记忆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 B 小弟如果需要把全身的血都换过,他的同志们也会给他∙ C 我曾经非常希望小弟调回北京,分我侍奉老父的重担∙ D 多年来,家里有什么事,大家都会这样说;"等小弟回来","问小弟"∙ E 区一级的说是胃下垂,县一级的说是肾游走【正确答案:】ABCD【解析】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通过侧面描写更突出的表达出了对小弟早逝的深沉悲痛。
33.《垓下之围》中项羽"羞见江东父老"的直接原因是( B )。
∙ A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 "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 C "时不利兮骓不逝"∙ D "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正确答案:】B【解析】考核对课文的理解,理解课文第三段的含义。
34.《长恨歌》的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
∙ A 回眸一笑百媚生∙ B 梨花一枝春带雨∙ C 雪肤花貌参差是∙ D 芙蓉如面柳如眉【正确答案:】B【解析】考点是课文内容。
也可用排除法做。
35.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正确答案:A B C】A.抱定宗旨B.砥砺德行C.敬爱师友D.培养道德E.完善人格36.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 B )A.背诵《汉书》B.为国让贤C.拔刀断指D.抽矢射塔37.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正确答案: C】A.易怒B.狂傲C.刚直D.执著38.《我与地坛》中描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古柏、夏雨秋风,象征【正确答案: C】A.地坛绚丽多姿B.地坛并不衰败C.“我”倔强的心魂D.“我”对生命的礼赞39.庄子《秋水》的主旨是【正确答案: B】A.阐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B.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C.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D.阐述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40.《垓下之围》中突出英雄末路时无可奈何心态的场景是()A.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B.东城突围时斩将刈旗C.羞见父老而拒渡乌江D.“吾为若德”而自刎沙场(表现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分析:《垓下之围》描绘了哪三个场面?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1)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2)东城快战:表现出项羽爱逞匹夫之勇,说到做到,展现项羽勇猛无比以及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的悲剧性。
(3)乌江自刎:宁死不屈,揭示出项羽内心世界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以及走投无路,只能一死的英雄末路的心情参考答案:C.羞见父老而拒渡乌江;41.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认为,大学的宗旨是()A.研究高深学问B.倡敬爱师友之风C.砥砺道德品行D.倡导正当之娱乐分析: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阐述"三事"的内容是: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