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引江济淮预制T梁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目录一、桥梁概述 (1)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 (1)三、试验检测的目的 (1)四、单梁静载试验 (2)4.1 加载程序 (2)4.2 试验内容、要求及方法 (3)4.3 测点布置 (4)4.4 裂缝监测 (4)4.5 量测制度 (5)五、单梁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5)引江济淮预制T梁单梁静载试验方案一、桥梁概述古梅桥与桥位处河道正交,桥梁全长86m,全宽8.5m,按单幅桥设计,上部结构采用25+30+2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边跨采用25mT梁,梁高1.7m,梁肋宽48cm,翼缘厚16cm;中跨采用30mT梁,梁高2m,梁肋宽50cm,翼缘厚16cm,25mT梁与30mT梁边梁与中梁均等宽,全桥T梁宽度均为1.7m,湿接缝宽度为56.7cm。
龙德~坟台桥与桥位处于河道正交,桥梁全长97.58m,全宽12m,按单幅桥设计,上部结构采用3×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梁高2m。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本次荷载试验依据或参考下列规范或文件进行:(1)本标段合同文件及设计施工图纸;;(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0);(6)《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 161—2004);(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FGF80/1-2012);(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三、试验检测的目的通过本次对T梁单梁静载试验实现以下目的:♦检验梁体的抗裂安全性;♦检验梁体的承载能力和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结构的现场预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四、单梁静载试验4.1 加载程序为了获得结构试验荷载与变位及应力关系的连续性和防止结构意外损伤,本次试验按照最大试验荷载的0%→20%→60%→80%→100%进行分级均匀加载,卸载按60%、0%进行。
单梁荷载试验方案

单梁荷载试验检测方案1.工程概况1.1桥梁概况全线共设置大桥489.5m/1座,中桥386.26m/7座,小桥76.08m/3座,具体设置详见下表。
桥梁设置一览表1.2桥梁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2)设计时速:60km/h;(3)设计荷载:公路-Ⅰ级;(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线路所在的商南县富水镇、城关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的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过风楼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的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5)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为1/100,小桥、涵洞为1/50;(6)其他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的规定执行。
1.3桥梁主要材料(1)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空心板及小箱梁为C50混凝土,墩台盖梁、墩身、桥台耳背墙、牛腿、肋板,承台及桩基础、搭板、护栏均为C30混凝土。
垫石采用C40小石子混凝土,挡块混凝土标号同盖梁。
U型桥台上侧墙为C30混凝土,下侧墙、台身、基础为C25片石混凝土。
(2)空心板桥面铺装采用9cm厚沥青混凝土+防水层+10cm厚C50混凝土现浇层。
(3)小箱梁桥面铺装采用9cm厚沥青混凝土+防水层+8cm厚C40混凝土现浇层。
(4)钢绞线:低松弛高强度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GB/T5224-2014的规定。
单根钢绞线直径φs=15.2mm,钢绞线面积A=140mm2,钢绞线标准强度f PK=1860MPa,弹性模量E p=1.95×105MPa。
(5)普通钢筋:采用HPB300级和HRB400级钢筋。
采用新的国家标准:HPB300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的规定;HRB400钢筋应符合《GB1499.2—2007》的规定。
2.静载试验2.1静载试验的目的通过静载试验确定梁板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荷载要求。
桥梁检测单片梁静载荷载试验

桥梁梁体静载试验步骤及经验记录日志最近在由我的导师帮我联系的一家检测单位实习,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杨老师以及提供帮助的陈老师,谢谢他们对我的照顾和关心,铭记于心。
首先试验仪器:百分表三到四块(两边支座各一块,中间一块或者两块),架表支架三到四,应变测试仪器,应变线两根,AB胶水。
其次静载试验现场步骤。
一,试验前准备工作。
第一,两边支座要检查是否安全可靠牢固,确保加载时安全,稳定。
第二,梁体底部首先要保证全部离开地面,底部不能粘有石灰块和软黄色的泡膜。
第三,跨中和两端支座处要记得至少离地面25公分以上,便于架设仪器百分表。
第四,跨中要用砂布或者钢丝球摩擦干净,便于粘贴应变器。
第五,准备好加载物,一般有钢绞线,钢筋,水泥,或者土。
其中一般钢绞线一捆五吨左右,钢筋三吨左右,水泥一百斤左右,土视情况而定。
第六,准备好记录本,提前写好桥名,梁体编号,施工方,设计方,一次加载,二次加载,三次加载,卸载,应力变化等,注意格式。
第七,提醒施工方检测前通知监理方。
二,试验阶段。
(省去架设百分表和应变器过程,但是应变器安装要注意,新手很容易粘贴上后,仪表也没有读数的情况,很容易粘贴不均匀牢靠)第一,一般分三次加载一次卸载。
第二,每次都要等加载后仪表稳定后方可读数,(如果时间紧迫,一次加载,二次加载后,如果仪表在不断变化,可以凭经验进行预读数,菜鸟勿用)。
尤其是要注意第三次和卸载数据一定要稳定后读取。
第三,加载卸载过程中不要碰到仪器,而且要告知施工方。
第四,记录数据不要总是涂改,尽量保证一次读准。
第五,记录三次加载物的分别吨位。
三,试验后阶段第一,询问记录下施工方名称,设计方名称,检测日期,及施工图中的横断面尺寸图,最好有现场照片。
第二,检查仪表数目及状态及记录表格。
以上是外业内容,内业还在学习中,整理好后再上传。
桥梁单梁静载试验及承载能力评定

行 、相互 校核 。
(1)试 验梁 的选 择 首先 ,应根据前一步计算结果 ,综合 比较 中、边 梁 (板 )的内力及换算截面几何特征值 ,初步确定试 验 的主 梁 (板 )的类 别 。 其 次 ,应 着 眼 于成桥 后 运 营 的安 全 ,会 同业 主 、 设 计 、监 理 、施工 有 关 方面 ,依 据 施 工情 况 及有 关 资 料 ,选用 施工 质量 最差 ,成桥后 最不 安全 的梁 (板 )做 为试 验 梁 (板 )。 (2)试 验方 案 依据 前面 理论分 析 中得 出的预 制梁 (板 )的控制 内力值 ,综合考虑试验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 的实际配合能力,本着安全、经济 、高效 的原则 ,选用 试验 中的加载(卸载 )方案、测点布置 、试验步骤 、试 验 临时支 座设 置 、试 验器 材 的选 用 。
养 护,洒 水 车应 匀 速 行驶 ,不 准 急 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头 ,要 确保 洒 到基 层表 面 的每个部 位 。
5 质量 检测 结果
经过 对 现场取 样 检测 ,冷再 生 底基 层 路段 成 型 良好,芯样完整 、密实 、光滑,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和 规 范要求 ,见 表 2。
6 工程 造价对 比(见表 3)
静 载试 验检测 是判 断桥 梁是 否安全 、施 工质 量是 否
(1)各梁(板 )横 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
压不够 。 碾 压过 程 中 ,保持 混合 料表 面润湿 ,如 表 面干
燥 ,可 洒水 湿润后 进行 碾压 ,但不 得洒 大量水 。 4.6 养生 碾压 成型并 检测合 格 后进行 不少 于 7天 的洒水
3 《公路 工程集料试验)JTGE42—2005 (收稿 日期 :2012.1.10)
单梁试验方案(吊梁)

单梁试验⽅案(吊梁)⽬录1⼯程概述 (1)2试验⽬的 (2)3检测依据 (2)4试验内容 (2)5试验实施 (2)5.1 试验荷载确定原则 (3)5.2 加载⽅法 (3)5.3 量测⽅法 (4)5.4 控制截⾯及测点布置 (4)5.5 静载试验规则 (6)6荷载效率及加载分级 (7)6.1.1 控制内⼒的计算 (7)6.1.2 试验荷载的加载分级和静⼒试验荷载效率 (8)7静载试验控制值 (8)8⼈员分⼯ (9)9安全⽣产保护措施 (9)10质量保证⽅案 (9)中⼭东部快线25m预制⼩箱梁单梁静载试验⽅案1⼯程概述榄横路⾼架桥位于中⼭市南朗镇,属于中⼭东部快线25m预制⼩箱梁单梁静载试验⽅案,桥梁分左右两幅,桥梁起点桩号左幅ZK50+022.500(右幅K50+038.600),终点桩号左幅ZK55+323.379(右幅K55+323.000),路线全长5.301km(以左幅计)。
该桥上部构造主要采⽤预应⼒混凝⼟预制⼩箱梁和预应⼒连续箱梁,除左幅第⼀联、第⼗四联、第五⼗六联,右幅第⼀联、第⼗四联、第五⼗六联为预应⼒连续箱梁,其余各联均为预应⼒混凝⼟预制⼩箱梁。
本次单梁静⼒荷载试验对象主要为预应⼒混凝⼟预制⼩箱梁,上部结构(预应⼒混凝⼟预制⼩箱梁)主要桥跨组合包括:(2×25) m、(3×25) m、(4×25) m、(2×30) m、(3×30) m、(4×30) m、(3×23) m等。
单幅桥梁标准全宽13.50 m,横向布置为:0.50 m(防撞护栏)+12.50 m(车⾏道)+0.50 m(防撞护栏),横桥向布置4⽚,梁距3.27 m,湿接缝为0.67 m。
标准箱梁跨中梁⾼1.40 m,顶板宽3.045 m(边梁)/2.60 m(中梁),顶板厚0.18 m,底板宽1.00 m,腹板厚0.18 m。
标准截⾯上部预制主梁采⽤C50混凝⼟,湿接缝及现浇连续接头采⽤C50混凝⼟。
桥梁梁(板)静载试验方法

桥梁单梁(板)静载试验分析一、序言随着近年来公路建设的发展,各种桥梁的建设也日渐增加,而因造价、工期、施工难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桥梁预制、吊装的组合梁(板)桥,而在架设梁(板)前对单梁(板)及在成桥后对全桥做静载试验检测设计是否安全、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此,本文仅对架设前单梁(板)静载试验的程序及主要的注意事项作一简单分析,并以《河南省平顶山市洛界公路王三庄桥20M先张法预应力钢铰线低高度箱梁静载试验报告》为例,并援以一些其它桥梁的单梁静载试验加以比照。
示例中的桥梁为低高度预应力组合简支箱梁,采用先张法钢绞线,跨径20M,计算跨径19.5M,设计梁高95CM,每片梁宽244CM,主梁间用现浇湿接缝连系。
二、试验前的理论分析在试验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对桥梁进行结构分析,以便确定试验方法、荷载大小、测点布置等。
(一)各梁(板)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首先,应依照设计图纸计算出各主梁(板)的截面几荷特征值如面积、截面抗弯(抗扭)惯矩、主梁每延米抗扭惯矩,中性轴位置等。
(采用毛截面或换算截面均可,依据以往经验,由二者计算出的横向分布系数的差异很小,可不予考虑。
)然后,根据梁(板)间的组合情况选用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如示例中的桥梁可采用G-M法、刚性横梁法或二者同时采用,取用最不利的情况,而如果是空心板桥则应采用铰接板法。
在横向分布系数得出后,综合考虑预制梁的情况(中、边梁的预制宽度,截面几何特征值等),取用最大的横向分布系数,留待下一步分析时采用。
(二)、计算二期恒载+活荷载的各项内力由于试验时,预制梁已成形且钢束张拉完毕,即一期恒载已加载完成,所以计算的各项内力应是二期恒载+活载形成的,其中包括主梁(板)间的湿接缝(铰缝)、桥面系、活载、冲击荷载、温度力、混凝土收缩徐变等,且各项荷载间应进行荷载组合,选取最不利组合计算其控制截面的弯矩、剪力等各项内力,但此内力值为全桥建成后主梁(板)全截面承受的二期恒载+活载内力值,而在某些情况下,预制梁比成桥时的截面尺寸要小(如示例中的主梁间有湿接缝),截面几何特征值也要小一些,因此,应将内力值按照各相关公式中预制梁与成桥后主梁全截面的截面几何特征值的关系进行修正,然后取用修正值做试验的基础数据。
铁路简支梁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全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梁静载试验方案中铁大桥局二公司马尾制梁场二〇〇七年六月1.试验依据:TB/T2092-2003《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2.加载系统1)仪器加载所用仪器见下表:油压表和钢卷尺均须经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使用期内。
钢卷尺应经悬空检定。
2)加力架布置图1 加力架立面图2 加力架平面3.加载前准备1)加载前将配套的千斤顶和压力表在精度不低于三级的试验机上进行分级标定,级差不大于加载最大值的10%,加载速度不大于3KN/s,标定的最大荷载不小于加载最大值的1.1倍,且持荷10分钟。
标定方式采用千斤顶顶压试验机的方式,标定时的活塞外露量应约等于试验最大荷载时的外露量,各级荷载下应以压力表的表盘整读数对应试验机的读数。
标定数据进行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并根据加载等级计算各级荷载下的表示值。
2)梁两端支座的相对高差应不大于10mm,同一支座两侧或同一端两支座高差应不大于2mm。
3)试验梁移入台座对中后,在梁顶标出腹板中心线作为梁体的加载中心线,并在每一加载点铺设垫层及钢座板。
钢座板用水平尺找平后,移入千斤顶。
4)各千斤顶中心与梁顶加载中心线纵横向位置偏差均应不大于10mm。
5)各千斤顶中心与加力架横梁中心纵横向偏差均应不大于10mm,且应垫实两者之间的空隙。
6)加载前用放大镜在梁体跨中两侧1/2跨度范围内的下缘和梁底面进行外观检查;对初始裂缝(表面收缩裂缝和表面损伤裂缝)及局部缺陷用蓝色铅笔详细描出。
7)试验前仔细核查原始资料。
8)梁体挠度测量部位在跨中及支座中心两侧,测量挠度的支架应牢固、稳定、且不应受加载时试验台座变形的影响。
4.加载方法1)试验梁的加载分两个循环进行。
以加载系数K表示加载等级,加载系数K时加载试验中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与设计弯矩之比。
试验准备工作结束后梁体承受的荷载状态为初始状态;基数级下梁体跨中承受的弯矩指梁体质量与二期恒载质量对跨中弯矩之和。
单梁静载试验办法

精心整理跨黔桂扩能铁路大桥、狮头河1号中桥、绿荫河中桥单梁静载试验方案1、工程概况跨黔桂扩能铁路大桥为跨黔桂扩能铁路和地方规划甘塘镇四号路而设,与路线成105度交角。
上部构造采用4-30m预应力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下部构造采。
1跨中桥立面图狮头河1号中桥跨越狮头河而设,路线与河沟与600交角,上部结构采用3-16m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桩基础;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面宽度15.5m。
图3狮头河1号中桥立面图为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需对这3座桥梁的预制单梁进行静载检测,234本次桥梁检测的的主要仪器设备见下表:5、板梁静力荷载试验静力荷载试验是检验单梁承载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30m对狮头河5.1-I级,之S——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加载试验项目对应的加载控制截面内力s或变位的最大计算效应值;S'——控制荷载产生的同一加载控制截面内力或变位的最不利效应计算值;μ——按规范取用的冲击系数值。
5.2、加载方案本次静力荷载试验初步拟定采用液压千斤顶在跨中施加荷载,为了防止结构在加载过程中意外损伤,静力试验荷载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
本次荷载试验初步拟定分五级加载,然后分三级卸载。
在加载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各测点挠度及应变变化来控制实际加载进度。
采用液压千斤顶在跨中施加荷载,应在千斤顶处参照下图布置分配梁,不可将千图4应变测试方法:在跨中截面的应变测试点处粘贴电阻应变片,通过静态电阻应变仪测得相应的应变值。
5.4、测点布置应变测点:布设于各试验对象的跨中截面处,沿截面底板布置4个测试点。
挠度测点:布设于各单梁的跨中截面、L/4截面、3L/4截面,其中跨中布置3个,L/4截面、3L/4截面各布置1个。
支点沉降位移测点:布设于单梁两端的支点处,共2个位移测点,均采用百分表顶支于支座截面测量。
图5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图6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2)实验准备:提前组织相应数量的堆载重物及堆载人员、设备,同时组织现场供电、照明设施等相关工作,检测方应校验检测仪器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桥梁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试验检测的目的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单梁静载试验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
1试验前准备工作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
2试验内容、要求及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测点布置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4。
4试验加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单片梁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人员配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费用报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收费标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 工程
空心板单片梁台座静载试验方案
一、桥梁概述
主要技术标准
桥梁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KN/m2;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桥涵设计基准期:10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
主要材料
混凝土:空心板主梁、湿接缝等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筋封端的混凝土为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不得使用任何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重力密度γ,弹性模量为3。
45×104MPa;空心板桥面铺装混凝土采用C50,26
=
0.
kN/
m
重力密度m
γ,弹性模量为3.25×104MPa;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 0.
=
kN/
25
重为密度m
γ。
=
kN/
24
0.
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标准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抗拉设计强度f pd=1260Mp,弹性模量Ep=1。
95×105MPa,松弛系数3.0
ξ,公称直
=
径d=15。
24mm,公称截面面积A=139mm2。
受业主委托,我中心负责以上桥梁的单片梁台座静载试验,对以上桥的梁体质量、工作状态及承载能力作出评价。
二、检测依据及技术标准
本次荷载试验依据或参考下列规范或文件进行: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1982);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 -2004);
7)《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0—2004);
9)本工程相关设计图。
三、试验检测的目的
通过本次对空心板单片梁试验实现以下目的:
♦检验梁体的抗裂安全性;
♦检验梁体的承载能力和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对结构的现场预制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四、单梁静载试验
4.1试验前准备工作
对空心板梁进行荷载试验前,需请施工单位配合按图 4.2的要求进行试验梁及台座的布置。
台座的设置位置可参考图4.1,其台座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具体位置可由施工单位选取承载能力较大的位置。
台座可设置的位置,具体位
置可由施工单位选取承载
能力较大的位置
图4.1台座设置位置示意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
第3页
注:1、图中"L"表示梁体跨径,"X"表示支撑方枕木铺设宽度;
A-A
立面图
木板
2、本项目有三种不同跨径的梁体,10m 梁与13m 梁梁顶支撑方枕木铺设宽X 约3m,20m 梁铺设宽度X 约4m ;
3、图中橡胶支座位置按设计位置放置,支座必需放置同一水平面上;
4、加载采用堆置钢绞线的方式逐级加载,具体堆放数量加载计算后确定;
图4。
2 单梁试验台座示意图
4.2试验内容、要求及方法
本次荷载试验为单片梁静载试验,静载试验的主要内容为测试待试验梁体跨中最大正弯矩截面的应力和跨中最大挠度。
1)试验温度
为了减小温度变化对静载试验测试结果的影响,静载试验应安排在阴天或夜间近乎恒温的条件下进行试验。
2)试验加载
根据《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的要求,桥梁的静力试验按荷载效率η来确定试验的最大荷载。
静力荷载效率η的计算公式为:
)(δη⨯=S S stat
式中:stat S ― 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形或内力的计算值; S ―设计标准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形或内力的计算值; δ ―设计取用的动力系数。
本次试验为基本荷载试验,荷载效率取值范围为0。
8~1。
0。
3)试验安全原则
在试验加载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防止试验荷载对梁体造成损伤,在发生下列情况应终止加载试验:
♦ 控制测点应变值已达到或超过理论计算的控制应变值时; ♦ 控制测点变位(或挠度)超过规范允许值时;
♦ 由于加载,使结构裂缝的长度,缝宽急剧增加,新裂缝大量出现,缝宽超过允许值的裂缝大量增多,对结构使用寿命造成较大的影响时.
4。
3测点布置
本次试验具体的梁体及梁体数量需相关单位依据相应规范协商确定,由于待试验梁体均为简支梁,根据其受力特性,分别对梁体进行应力应变、位移等测试,具体测点布置思路如下:
♦ 在跨中位置空心板梁的下缘底板共布置4个应变测点进行测试分析,对结构强度作出评定;
♦ 在跨中、L/4截面及支点处布置竖向挠度测点,测试梁体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情况,对结构刚度作出评定。
具体测点布置方式如图4。
3、4.4所示,共计4个应变测点,5个竖向挠度测点.
图4.3 测试截面示意图
应变测点注:
图4。
4 测点布置图
4.4试验加载
♦ 空心板梁单梁静载试验跨中需要施加的试验力矩值需请设计单位提供;
♦ 加载通过分级堆载钢绞线来实现,其原理参见图4.2; ♦ 加载方式:单次逐级递加至最大荷载,然后卸载;
♦ 加载钢绞线总重量及每级所需加载重量需加载计算后确定。
五、人员配备
本项目由单位负责人全权代表对本项目的管理,负责对本项目所有人员的管理.技术负责人对技术负责。
表6。
1本项目拟参与人员一览表
六、单片梁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本次试验拟采用以下设备,如表5。
1所示。
表5。
1常用的静载试验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