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控制网设计方案
阜新市四等控制网设计方案

阜新市四等控制网设计方案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阜新市约400平方公里。
要求在2016年1月之前,完成建网任务。
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有足够精度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网,平面控制网设计精度为城市四等,高程网以三等水准高程布设,按相关要求,在已有1:15000的巢湖市地图上进行图上设计,并进行对比,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最后设计成果,用于施测。
实验要求:按照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控制网。
组内成员要要密切配合,分工明确,然后进行控制网的建立,并进行误差分析,之后进行施工。
二、设计方案2.1 介绍任务根据实验要求在阜新市周围约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已知控制点进行控制网建立,然后2.2 测区概况阜新市系辽宁省辖市之一,位于辽宁省西部,与省会沈阳市直线距离147.5公里。
往南经锦州可直下京、津;北上经通辽可到霍林河矿区;东达沈阳及辽东沿海城市;西至朝阳、内蒙古,是辽宁西部的交通要道。
阜新全境呈长矩形,中轴斜交于北纬42度10分和东经122度的交点上。
阜新地区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84公里,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
阜新气候属于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
阜新市的四季是以候平均气温高于20℃为夏季,低于3℃为冬季(全国标准:高于22℃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
介于二者之间的气温分别为春、秋季。
行政区划2.3 作业依据考虑到该测区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控制网以《城市测量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水准测量规范》。
四等三角点的标石采用上面为柱石下面为盘石的结构,两者均用钢筋混泥土预制再进行掩埋,具体规格和要求见《城市测量规范》附录二十三。
2.4 城市平面与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法与要求(选点及标石埋设等)三、四等三角网是在一、二等网控制下布设的,是为了加密控制点,以满足测图和工程建设的需要。
三、四等点以高等级三角点为基础,尽可能采用插网方法布设,但也采用了插点方法布设,或越级布网。
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

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工程项目都会使用到工程控制网。
工程控制网是一个用于地形测量和工程建筑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和交通工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如何优化工程控制网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工程控制网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减少测量成本,为工程施工提供更好的保障,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将介绍工程控制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分析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一种基于GPS和GIS技术的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二、工程控制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工程控制网是用于工程测量和建筑的一种基础设施,由一系列控制点构成,主要用于测量和定位工程项目的各个部分。
在工程测量中,控制网可以提供精确的水平和垂直控制,以确保工程施工的精度和准确度。
同时,工程控制网也是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用于地图制图、地形测量、环境监测等方面。
三、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项目的复杂化,对工程控制网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传统的工程控制网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控制点过于密集、控制点分布不均匀、控制点传递效率低等。
这些问题导致工程测量成本高、效率低,无法满足现代工程项目的需求。
因此,需要对工程控制网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精度和效率,降低测量成本。
目前,基于GPS和GIS技术的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四、基于GPS和GIS技术的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两种现代化的测量技术,它们广泛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基于GPS和GIS技术的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点选取和布设在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中,首先需要进行控制点的选取和布设。
传统的控制点布设是靠人工判断和摸索,容易出现偏差和误差。
定位和测量放线方案

定位和测量放线方案第一节、控制网测量为保证总体工程和各分项工程测量工作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本工程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控制网分为两级。
第一级为长期保存高精度整体控制网,第二级为配合各项工程施工的半永久性施工控制网。
一、高精度整体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场区平面规划和招标人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红线桩或城市导线)为依据。
建立十字型场地平面控制网。
首级高程控制借用平面控制网的桩点,进行布设。
这两个控制网是工程整体控制和变型监测的依据和基准,用以保证各单项工程之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施工控制网是根据施工进度分不同阶段进行测设。
它的布设原则是要满足相关施工细部测量或施工控制的要求,全面覆盖。
其网形依具体使用对象而定。
建筑施工平面控制网为矩形网,采用场地坐标系,市政管线施工控制网为导线网,采用城市坐标系。
三、控制网的精度设计等级边长(m) 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相邻两点距离误差第一级 200~300 ±5 1/40000 ±3mm第二级 <10 ±10 1/20000 ±3mm 一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 0.1mm。
二级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引测,相邻两点高程误差要求小于±1.0mm。
引测方法采用附和或结点水准测量。
对于钢结构,比赛设施及辅助系统等高精度安装工程,建立局部高精度控制网,以保证施工测控的精度。
四、首级控制网测设平面控制网测设在满足规划主要条件的前提下,根据红线桩用坐标测量的方法首先测设出中心点KO;用全圆归零测法依次定出KN、KW、KS、KE的方向点位;依次测量相邻两点的距离及∠KN、∠KW、∠KS、∠KE的角度值;根据观测数据对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根据平差结果对桩点进行修正。
首级高程控制采用精密数字水准仪附合水准测量进行引测;引测校核精度合格后,根据观测数据对高程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根据平差结果对桩点高程进行修正。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二.二.二 技术设计的内容和方 法
图上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步骤
图上设计宜在中比例尺地形图【根据测区大小!! 选用一:二五 000~一:一00 000地形图】上进 行!!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 展绘已知点!! ➢ 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 ➢ 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 ➢ 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 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 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
Mi M0
Li L0
M0LiM0
1 Pi
式中!! L i
Li L0
??所以
二. 导 线 网
Li
1 Pi
或
Pi
1 L i2
式中!!Li′是导线长Li以L0为单位时的长度?? 由上式可知!!如果已知线路的权Pi!!则可求出相应的单一线路
的 长度Li′ !!反之如果已知线路长度Li′!!则可求出相应的权Pi??现
现阶段主要采用GPS网结合电磁 波测距导线网的布设方案??
二.一.四 工程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专用控制网的用途非常明确!!因此建网时应根据特定的要 求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例如:
桥梁三角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它方向的精 度!!以利于提高桥墩放样的精度!! 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 于其它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 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 它方向的精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
精 以下图所示的一级导线网为例!!说明如何运用以上公式估算网
度 估
中结点和最弱点的点位精度??图中A!!B!!C为已知点!!N为结 点??各线路长度如图所示??试估计结点N和最弱点W的点 位中误差【不顾及起始数据误差影响】??
厂区道路及室外管网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原则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工程概况 (2)第三章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 (2)第四章施工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 (3)第五章施工方案 (3)一、施工准备 (4)二、测量控制 (4)三、排水管道土方开挖施工 (19)四、排水管敷设施工 (20)五、室外PE给水管施工 (22)六、室外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27)七、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 (29)第六章、环保措施 (32)第七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进场计划 (33)一、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 (33)二、机械设备管理与质量保证 (33)第八章劳动力安排情况描述 (34)一、劳动力的组织准备 (34)二、劳动力的来源及安排 (34)第九章项目班子组成情况 (34)第十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36)一、质量目标 (36)二、组织措施 (37)三、技术措施 (37)四、给排水、电气技术措施 (38)五、质量保证体系 (39)第十一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40)一、安全目标 (40)二、组织措施 (40)三、技术措施 (40)第十二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42)一、文明施工目标 (42)二、组织措施 (42)三、技术措施 (42)第十三章降低成本措施 (43)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配套工程图纸;2、工程招标文件;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5、《建筑排水用聚氯乙稀管》(GB/T5836.1-1992)6、《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7、《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通用图集》(92DQ)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9、《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3、现行国家、地区及行业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现行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无砟轨道铺段CPⅢ控制网布测专业技术方案

一、设计依据、内容及范围 ----------------------------- 1-(一)设计依据--------------------------------------- 1—(二)主要设计内容---------------------------------- 1 -(三)设计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无昨轨道CPIII控制网测量的时机 ____________________ - 1 -三、cpm控制网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一)CP n控制网平面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二)CPIII控制网平面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三)CPIII控制网平面数据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四)CPIII控制网高程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四、CPI测量标志详图设计说明--------------------------- 11 -(一)路基地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二)隧道地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三)桥梁地段-------------------------------------- 14 -五、CPI网的维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一、设计依据、内容及范围(一)设计依据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 号。
2、《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3、《无碴轨道工程的技术要求纲要(第4修订版)》DB-RO 03/20024、旭普林公司无砟轨道CPIII测量施工培训手册。
道路工程测量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城市新建道路工程,全长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
道路沿线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
本工程测量施工方案旨在确保道路工程的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施工。
二、施工测量方案1. 施工测量准备(1)收集资料:收集地形图、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
(2)组织人员:成立专业测量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3)设备准备:准备全站仪、水准仪、GPS接收机、测量工具等设备。
2. 施工测量控制网(1)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要求,布设一级、二级平面控制网,控制点间距不超过1公里。
(2)高程控制网:根据设计要求,布设一级、二级高程控制网,控制点间距不超过1公里。
3. 施工测量主要方法(1)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测量精度满足《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2)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测量精度满足《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3)GPS测量:采用GPS接收机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测量精度满足《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4. 施工测量过程控制(1)控制点复核:对已布设的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控制点精度满足要求。
(2)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测量控制网,进行道路中线、路基边缘、路基坡脚等放样。
(3)施工测量复核:对施工放样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施工放样精度满足要求。
(4)施工过程监控: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5. 施工测量记录(1)施工测量记录表:记录测量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控制点坐标、高程、放样点坐标、高程等。
(2)施工测量报告:对施工测量过程进行总结,包括测量精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三、施工测量质量控制1. 施工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确保测量质量。
2. 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等相关标准,确保测量精度。
3.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定,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4. 对施工测量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5.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
工程控制网方案

工程控制网方案一、方案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控制网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和控制手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程项目中。
工程控制网是通过现代化的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为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本方案将针对工程控制网的应用场景、技术特点、系统组成、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手段。
二、应用场景1. 建筑工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工程控制网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变位、沉降、结构变形等参数,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土木工程:在桥梁、隧道、水利等土木工程项目中,可以利用工程控制网实时监测地质变化、地基沉降、结构变形等参数,为土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3. 矿山工程:在煤矿、金矿、铁矿等矿山工程中,利用工程控制网可以实时监测采矿区域的地质条件、矿山坍塌等情况,保障矿山工程的安全生产。
4. 气象观测:在国家气象观测网建设中,可以利用工程控制网实时监测大气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参数,为气象预报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5. 农业生产:在农田灌溉、农作物生长等方面,可以利用工程控制网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气温等参数,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精准种植。
6. 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监测中,可以利用工程控制网实时监测噪音、空气质量、水质等参数,为城市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仅是工程控制网的一些应用场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控制网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三、技术特点1. 多传感器技术:工程控制网利用多种传感器实时监测工程项目中的各种参数,例如位移传感器、应变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通信技术:工程控制网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如无线传输、互联网、卫星通信等,实现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和集中管理,方便了工程项目的监控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光源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
测
量
方
案
编制:卢涛
审核:
2012年6月
1.编制依据
1.1合肥光源平面控制网坐标设计图纸;
2.测量准备
2.1场地准备
本工程施工时基坑开挖已基本结束,现场地势基本平坦,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测量定位工作。
2.2测量仪器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并设立测量设备台帐。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3.施测组织
3.1测量人员
根据本工程的总体布署,测量总负责一人,主要负责核定和测量工序的协调。
工程的专职测量人员为五人,对一级控制网进行测量和放样。
3.2 技术要求
(1)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原始设计图纸,,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尺寸、坐标和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
(2)测量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3)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施测方案,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草图,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图施工。
(4)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与“内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5)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4.施工测量方法
4.1 控制点理论设计坐标
控制点设计坐标表
4.2 测量控制网示意图
4.3 测量方法
(1)将激光跟踪仪放置p3、p4、p5和p6四点的中间同时可以看到p1和p2个点,用激光跟踪仪分别测量p1、p2、p3、p4,从而得到四个点的实际平面坐标。
(2)在Metrolog软件输入p1、p2、p3和p4的理论坐标,将p1、p2、p3和p4的理论坐标和实际坐标进行坐标拟合,得到理论坐标和实际坐标的坐标差(Dx 、Dy),再对p1、p2、p3和p4进行调整放样,反复调整直到Dx和Dy的值小于0.02mm为止。
(4)p5和p6两点是地面和坑道的连接点,用激光投点仪将坑道P5和p6点
投到储存环地面上,再用激光跟踪仪对p5和p6两点进行测量。
(5)在p6用全站仪设站顺时针照准p5、p7分别测角测距,在P7用全站仪设站顺时针照准p6、p9、p8和p10分别测角测距。
5 测量精度分析
(1)计算p1、p2、p3、p4、P5和P6的精度
用LTD840激光跟踪仪进行放样,保证Dx和Dy的精度在0.02mm之内,P5和P6的Dx和Dy的精度在0.03mm之内。
(2)计算P7和P8的精度
控制网控制点间距不超过120m,受施工现场条件限制,交汇点距已知点间距一般不会超过控制点间距。
Leica的TDA5005构成的系统在120米范围内使用精密角偶棱镜(1.5英寸的CCR)的测距精度能达0.5mm,角度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5秒。
计算P5、P6、P7和P8的精度:
坐标平差值及其精度成果表
点名点号
坐标(m) 点位误差(mm)
X Y Mx My Mp
P1 P1 0 3.02796 0.02 0.02 0.028 P2 P2 3.02796 0 0.02 0.02 0.028 P3 P3 0 -3.02796 0.02 0.02 0.028 P4 P4 -3.02796 0 0.02 0.02 0.028 P5 P5 -7.117276 -8.788856 0.03 0.03 0.042 P6 P6 -21.88292
7
3.168554 0.03 0.03 0.042 P7 P7 -4
4.0101521.087589 0.301 0.252 0.393
7
P8
P8
-44.008661 101.08735
7 0.511 0.411
0.651
P9 P9 -43.011097 60.086938
0.371 0.481 0.611 P10
P10 -45.011276
60.086868
0.371
0.481
0.611
由于P1、P2、P3、P4、P5和P6有一些起始误差,会传播到P7和P8这四点,因此,先把前四点调整,再测量后四点。
(3)精度计算公式
(一)设M 、i 点的边长观测值为S Mi ,其改正数位Vs ki ,根据边长计算公式,有:
Mi Mi S S v +=将上式按泰勒级数展开,并保留一次项,即得误差方程
Mi Mi s Mi M Mi M Mi i Mi i s v c x d y c x d y l δδδδ=⋅+⋅-⋅-⋅+
Mi s Mi Mi l s s
=-
式中:0Mi s =
设M 、i 点的近似坐标分别为(
)()
000i i ,,M
M x
y x y 及,相应的改正数为
()()i i ,,M M x y x y δδδδ及,则根据平面坐标反算公式得
()()
()()
00
00
arctan
i i k k mi
i
i k
k y
y y y x
x x x δδαδδ+-+=+-+
将上式按泰勒级数展开,并保留一次项,得
Mi Mi Mi a a a δ=+
00
00
arctan i m
mi
i m y y a x x -=-
()()()()000022220000mi
mi
mi
mi
mi m m i i mi
mi
mi
mi
y x y x a x y x y S S S S δδδδδ∆∆∆∆=
-
-
+
误差方程为
''mi mi m mi m mi i mi i mi v a x b y a x b y l δδδδ=+--+
设边长观测值中误差为s m ,选用一比例常数为u ,则边长观测值的权为2
2
s s u p m =,方向观测值中误差为a m ,方向观测值的权为
2
2
a a u p m = 按间接平差原理,将所有测边和测角的误差方程组成法方程式,计算待定点的坐标改正数,法方程为:
''
Mi Mi
s Mi M Mi M Mi i Mi i s mi mi m mi m mi i mi i mi V C x D y C x D y L V A x B y A x B y L δδδδδδδδ=⋅+⋅-⋅-⋅+⎧⎪⎨=+--+⎪⎩
施工测量手册
在直线加速器坑道,输运线坑道和储存环大厅三部分,建立平面控制网。
1 平面网点
在储存环大厅内,布设6个控制点,环中心部位4个(P1、P2、P3和P4),大厅东北部位2个(P5、P6),P7和P8两点为坑道内的基准点。
2 测量步骤
第一步:将激光跟踪仪放置p3、p4、p5和p6四点的中间同时可以看到p1和p2个点,用激光跟踪仪分别测量p1、p2、p3、p4,从而得到四个点的实际平面坐标。
第二步:在Metrolog软件输入p1、p2、p3和p4的理论坐标,将p1、p2、p3和p4的理论坐标和实际坐标进行坐标拟合,得到理论坐标和实际坐标的坐标差(Dx 、Dy),再对p1、p2、p3和p4进行调整放样,反复调整直到Dx 和Dy的值小于0.02mm为止。
第三步:p5和p6两点是地面和坑道的连接点,用激光投点仪将P5和P6投到坑道的地面,土建用重垂法定位,定位的精度为0.5mm
,在基桩上予凿孔
,深200作为埋设标点之用。
500
第四步:在p6用全站仪设站顺时针照准p5、p7分别测角测距。
第五步:在P7用全站仪设站顺时针照准p6、p9、p8和p10分别测角测距。
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她有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
她是时代的落伍者了,在青年的温馨的世界中,她在无形中已被摈弃了。
她再没有这资格,心情,来追随那些站立时代前面的人们了!在甜梦初醒的时候,她所有的惟有空虚,怅惘;怅惘自己的黄金时代的遗失。
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