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物理-教案-引言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案
小结:
作业:课堂作业 作业纸
课后完成的探究活动
教学后记:
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事例,辅之以简短、明快而富有气势的语言,使学生确信物理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进一步提出:那么,要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三〕怎样才能学好物理?
“怎样才能学好物理”是这节课的难点.我先用小故事导入:
小故事:富兰克林对“天电”的探索
结论:学好物理的方法——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环节: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得初结论——交流合作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
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引导学生进入物理的世界。
教具使用
玻璃杯,玻璃板,搪瓷盘,塑料板,回形针等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合作、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引入:这学期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自我介绍,希望同学们喜欢物理,学好物理。
〔一〕物理研究什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做几个小实验。
1.物理是有趣的
问学生在生活或在其他书刊中遇到过什么现象不理解而又想知道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那些属于物理现象,今后会学到,告诉他们物理将帮助他们解开这些“谜”。
为了说明这一点,要进行四个趣味实验:
〔1〕演示课本图0-1实验,让学生先猜后演示,
〔2〕观察课本图0-2实验,猜可能出现的现象,
〔3〕动手做课本图0-3,0-4实验,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
之后问学生:“物理有不有趣?” ,不过有趣可是不能“吃”,不能“喝”的,我们之所以要学物理不仅因为它是有趣的,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有用的。
2.物理是有用的
举例说明:我们的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科学技术中都离不开物理。

引言-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备课(苏科版)

引言-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备课(苏科版)

引言一、单选题1.物理学发展离不开一个又一个物理学家们的努力与贡献。

下列物理学家中,开创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是()A.牛顿B.伽利略C.爱因斯坦D.杨振宁【答案】B【解析】AB.近代物理学通常是指经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以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为三大支柱,由伽利略、牛顿等人创立,伽利略是经典物理学的开创者。

16世纪末,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物理学发展极为有益的方法。

这些方法的核心是把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科学推导,总结了宏观低速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和宇称不守恒理论属于当代物理学领域,故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一款新疫苗要真正投入使用之前,需经历从临床研究到实际应用等过程.所以各大研究机构对各种疫苗要进行试验,将疫苗注射到试验体中,观察疫苗对试验体所起的作用。

这个实验过程属于下列科学探究的要素是()A.发现并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设计并进行实验D.分析并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评估交流等环节。

将疫苗注射到试验体中,观察疫苗对试验体所起的作用,是进行实验,故ABD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特大冰冻灾害,小明通过上网了解到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来避免路面结冰。

他认为撒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并用一个盛有盐的水杯和一个清水杯放进冰箱试了一下。

“试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A.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步骤,在学习和科研中有重要的意义。

问题的提出应围绕实验目的或实际情景确定;属于实验的初始阶段,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故A不符合题意;B.“猜想与假设”必须是在实际情境的基础上合理作出,反对随意猜想。

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案

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案
平板玻璃1块、烧杯1只、蜡烛2根、火柴、酒精灯、烧瓶、水、金鱼、条形磁铁、铁钉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看一看:演示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以后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看图猜想(同座位讨论,交流猜想,而后请学生总结)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演示实验:音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气体受热膨胀球,凸透镜的观察等
师生评估,得出结论,教师简单总结,看学生能否发现新问题
二.体验科学探究
1、学生阅读“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讨论:(1)阅读后有何感想?
(2)结合阅读实验册,请你谈一谈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各抒己见,只要有道理,予以肯定)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或发现并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课堂小结
生活中许多物理现象是奇妙有趣的,等待着我们来探索发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多动手、动眼、动脑、动口,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物理世界,像科学家那样揭开物理世界神秘的面纱。
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可以说自然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科学家也和我们一样,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来认识它们的呢?今天我们就体验科学探究。
“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并激励他们象科学家那样,不畏艰辛,勇于探索。
“装满水的杯中还能放多少回形针”,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设想
重点和难点:初步接触物理,引导观察物理现象的方法
通过阅读与活动,让学生归纳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法:讲述,讨论,实验
教学准备

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 认识物理学教案 教科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引言 认识物理学教案 教科版 教案
五、物理学和研究方法
(2)、微观物质:一般肉眼看不到的,显微镜
2、改变世界的科学(三次科技革命成就)
3、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科学(实验——科学探究)
4、分支学科——力学、热学、光学、电学、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声学等等
5、分清物质与物体
物质——木料、铁、石灰、纸等等
物体——课桌、汽车、粉笔、课本等等
加强对物理学的理解,认知物理,掌握物理科学给我们带来的文明与进步。
了解一些伟大的物理学科的成名故事。
从力、热、光、电、声等现象,分别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让学生感知物理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文明与进步是伟大的。
具 体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四、物理世界
认识物理学
教 学
内 容
认识物理学
课 时
序 号
教 学
要 求
让学生认识物理,了解物理,掌握物理学的原理
让物理走近物理,,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 学
重 点
认识物理学的原理
物理学的发展史、现状用未来
认知物理世界
教学
难点
理解掌握物理学原理
教 学
准 备
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直尺、天平、电流表、镜面、小鼓、课件、网络资源等
分析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构成物体的基础
(不带电)
(+)
猜想与假设→制定
实验→收集证据、分估
培养学生了解物理,认识物理,掌握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素养和精神。

八年级物理教案引言

八年级物理教案引言

八年级物理最新教案引言-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二物理教案——引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内容:希望你喜欢物理1、知道什么是物理学,什么是实验。

2、常识性了解物理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3、常识性了解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学,以及物理实验的作用。

4、通过有趣的物理现象学习、观察、培养学习物理的起始兴趣。

5、通过学习著名的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事例,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形成美好的品德,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

【知识重点和学习难点】重视教材中提出的学好物理的建议是本周的学习重点.【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一、培养学习兴趣初二学生年龄一般在1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孩子好奇心强,富于幻想,求知欲旺盛。

在他们学习物理第一课时,对物理这门课充满了好奇,通过对引言的学习,如果能把好奇心转变成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初中物理的学习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因此为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教师会创设一个良好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跨入物理大门。

除了课本上介绍的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下面再介绍几个:(1)取相同的细棉线两根,在下端系相同的螺母(质量适中),上端固定,其中一根上系有一段橡皮筋,如图1所示。

当两只螺母从相同的高度落下时,没有连着橡皮筋的那根棉线被拉断了,这是为什么呢2(2)双镜成像。

当两块长方形的平面镜子的镜面相对并成090角,点燃蜡烛后放在镜前,当向镜中观察时,可以从两块平面镜中看到三个点燃蜡烛的像。

两块平面镜夹角减小时,可以看到像的个数在增加。

当角为060时有五个像,045时有七个像。

(3)烧不断的棉线。

分别在长短粗细相同的铁棍和木棍上紧密地绕上相同长度的棉线,同时放在烛焰上烧,可以看到铁棍上的棉线烧不断的而木棍上棉线却被烧断了。

(4)有感情的牙刷,如图2所示,用牙刷顶在一支长缝衣针上,让它可以保持水平可自由转动。

把针的另一端插一个玻璃瓶(酒瓶或药瓶)的软木塞上。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学的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和能量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电磁现象等。

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能量等。

3. 物理学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实验法、数学模型法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2. 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物理学的方法。

2. 教学重点: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汽车的启动、物体的下落等,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介绍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通过示例和图示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方法讲解:介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和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4.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3. 物理学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请列举三个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3. 请简述一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给出一个实际案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知识讲解和方法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通过课堂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引言 一、 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引言 一、 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奇妙的物理现象。

2. 掌握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通过实例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以及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的实例图片或视频。

2. 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如小电扇、气球、塑料尺等。

3. 布置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自己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解、实验、讨论和总结五个部分。

1. 导入:首先,通过一些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物理世界,让他们感受到物理的奇妙和有趣。

同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奇妙的物理现象。

2. 讲解:接下来,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奇妙的物理现象,如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现象的基本原理和现象发生的过程。

同时,介绍一些有趣的例子和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光的折射实验、彩虹形成实验等,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的原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知道的奇妙的物理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和生动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引言1 精品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引言1 精品

引言
一.目标与方法:
1.通过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了解物理学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积极参加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二.知识要点:
1.奇妙的物理现象: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初步了解热、光、电、力等各种物理现象。

(2)知道在研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
际。

2.体验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做出猜想和假设;③制定计划
与设计实验;④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⑤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⑥得出结论或提出亲的问题。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实验探究的的重要性。

三.练习:
1.生理学家伽伐尼在____的解剖实验中发现了蛙腿痉挛现象,从而提出了____的理论。

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在此基础上做了一系列实验,从而____(填“肯定”或“否定”)了伽伐尼的结论,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电池,叫做_____,开创了电流和化学研究的新领域。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教学目标】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3.通过阅读和活动知道科学探究过程的几个环节,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具有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知道实验是怎么一回事。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1.通过现象观察,联系物理知识,感悟物理的有趣有用。

2.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

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些现象,我们还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和意想不到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1、活动0.1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
①看一看,如果点燃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请你先猜想一下是长蜡烛先灭,还
是短蜡烛先灭?
你的猜想是否跟事实相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总是短蜡烛先
灭吗?
②猜一猜,如图0-2所示,用酒精灯加热盛水烧瓶的颈部,小金鱼会被烧死
吗?为什么水烧开了而金鱼却安然无恙呢?
2、活动0.2动手做一做
①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书本上的字如图0-3,你发
现了什么?把玻璃杯沿着书本平行移动,你会发现
什么现象?
用你手边的玻璃杯或透明饮料瓶试试看,会有什么
新的发现?
②用玻璃板、课本、搪瓷盘、塑料板、薄铁片等物品,试一试,如图0-4,隔着上述物品,磁铁对铁钉的吸引会变化吗?
教师:上述这些做法就是实验。

板书:物理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

③下面我们来进行几个简单易行的有趣的物理实验:
1)散开的细碎的塑料包装绳,用干燥的手捋几次。

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2)俗话说,水往低处流。

把玻璃杯装满水,用塑料卡片盖住,倒过来,水还会流出吗?3)如图0-5,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并对这个现象提出问题。

教师:在自然界和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问题和许多需要
我们探究的物理现象。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板书:物理学是研究力的、热的、电的、光的、声的……知识的一门学
科。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师:为了解开这些物理之谜,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二、体验科学探究
1.物理简史简介
1)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哪四大发明?你知道它们对社会发展有哪些巨大贡献?
2)物理学的进步之阶
从蒸汽机到核能发电:17-18世纪,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和力学、热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研制。

蒸汽机的出现,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手工业生产走向大规模机器生产,人类生活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到19世纪,由于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家在电与磁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人类产生了电能,并制造了各种电气设备,人类社会进入了应用电能的时代。

21世纪,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日益深入,开始利用核能发电。

你们知道目前我国有哪些核电站吗?
3)物理与高新技术:
现代,随着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进一步认识,促进了信息技术、现代交通技术、电脑、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

一个崭新的智能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时代正在迎接着我们。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P3《读一读》,读一读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2.阅读: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请大家一边阅读,一边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1)问题是怎样被发现和提出来的?
(2)对偶然发现的问题,富兰克林做出什么样的解释?
(3)富兰克林通过哪些有代表性的实验来收集证据的?
(4)富兰克林的实验证据说明了什么?
(5)天电探究的成果产生了何种影响?
(6)了解了他们的探究过程,你有什么感受?
现在请一位同学作为代表,说说应当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呢?很好,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板书)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做出猜想和假设
(3)指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
(6)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交流和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7)交流与合作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4.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实验探究-活动0.3“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电脑展示)
目的:激发学习物理和参与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的过程
策略:猜想,实验——出其不意
方法:分组(约4人一组,分工);猜想,实验,记录;组内讨论;
老师提醒:在杯子里装满水后,放回形针之前,请大家先来猜猜看最多能放多少枚水会溢出? 接下来我们一起动手做做看,看看到底最多能放多少枚?
(注:很多学生猜测只有20—50枚回形针就会有水溢出了。

当看到所放入的回形针个数大大超过了预测值,非常吃惊。

好奇心不言而喻。


最多能放多少回形针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大家讨论一下。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杯子大小;杯子材料;水(液体种类);温度;
有无风;水的多少;杯子的形状…
教师引导:那么,再想一想如何改进实验,对你的假设进行验证?
例如探究验证所能放入最多回形针数与杯子的大小有关。

三、小结作业:
课后WWW
四、板书设计:
引言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1.物理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

2.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为了解开这些物理之谜,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做出猜想和假设
(3)指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和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
(6)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
【教学后记】 2014---2015
学年度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时间为150分钟。

…………
一、积累与运用 33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分外(fèn)家眷(juàn)折腰(zhé)成吉思汗(hàn)
B.消逝(shì)恣睢(suī)憧憬(chōng)稍逊风骚(xùn)
C.喑哑(yīn)留滞(zhì)襁褓(qiǎng)润如油膏(gāo)
D.禁锢(gù)妖娆(ráo)单于(chán)银波微漾(yàng)
2.下列成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雪中送炭手舞足蹈略胜一筹朝三暮四
B.八面玲珑甜言蜜语油腔滑调平水相逢
C.在劫难逃无边无垠同仇敌忾流光溢彩
D.义愤填膺喜上眉梢鹏程万里开卷有益
3.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B.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C.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得山上鸣叫。

D.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4.下列说法有误得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雪》是毛泽东1936年2月所写,“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雨说》中的“雨”,被诗人赋予了生命的灵性,她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淅淅沥沥、绵绵密密的雨点是她探访大地的殷勤脚步。

C.《星星变奏曲》得作者是江河,他是我国现代诗中“朦胧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较出名的还有三位:舒婷、顾城、杨炼。

D.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叶赛宁,是法国诗人。

5.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得一项()(3分)
A.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

(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B.民办高校争吃“教育蛋糕”。

(蛋糕:喻经济利益)
C.“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

(豆腐渣:指质量差)
D.小轿车的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
6、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他沉默寡言,不喜欢关心帮助同学,而是袖手旁观
....。

B.人人都说开卷有益
....,可16岁的小明自从读了一些凶杀小册子,就走上了逃学的道路。

C.传宗接代这一观念在我国某些偏僻落后的农村依然根深蒂固
....。

D.李教授身上有一股学究,一向喜欢咬文嚼字
....。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夏天的白云山庄,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B.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世界华商精诚团结、共谋发展的精神。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8.按原文补充完整。

(6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2)因思杜陵梦,。

(3)力尽不知热,。

(4)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