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关于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关于对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目前中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期间,*省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目标,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落实绿色产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等都是*省十四五规划中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近些年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但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环境问题等也在制约着*的发展。

因此,低碳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引领力,如何转变传统生产发展方式,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省经济发展探索的重点。

一、*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较低能源转换率是一个能考察能源加工设备、生产技术及管理制度的关键指标。

它主要反映一段时间内,能源经过加工后,产出的产品数量与投入的原料数量的比率。

随着加工设备的更新,技术水平的提高,*省的能源加工转换率也一直在增长,2023年是近些年的最高值,达到了75.03%。

从1995年至今,能源加工转换率提升幅度不大,而且2023年之后不进反退,一路回落,到2023年为69.59%,相比1995的59.73%,仅增长16.5%。

能源加工转换率主要有发电及供热效率、炼焦效率、炼油效率。

纵观数据可以发现,虽然炼焦效率、炼油效率比率增长缓慢,但是到了2023年,它们的效率都在95%以上。

反而是发电及供热效率较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到2023年才超过45%,至今仍然低于50%。

因此想要提高*省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影响最大也最见成效的应该是尽量提高发电及供热的效率(表1)。

与中国整体的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相比,2023年中国的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73.3%,*省为69.75%,效率相对偏低。

从1995年至今,*省增长速度比中国整体要快,不过还是达不到整体水平。

同属于中原地区的*省,起点很低,1995总效率仅为38.73%。

但是后来居上,2023年达到了74.8%,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之后继续提升,与*省相比,*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表2)。

云南省碳汇工作情况汇报

云南省碳汇工作情况汇报

云南省碳汇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对云南省碳汇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

云南省地处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交汇带,是中国的生态大省。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云南省一直在积极开展碳汇工作,努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以下是对云南省碳汇工作情况的具体汇报。

一、云南省碳汇资源概况云南省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包括森林、草地、湿地等碳汇资源。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云南省森林面积达到了XX万公顷,草地面积达到了XX万公顷,湿地面积达到了XX万公顷。

作为碳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生态资源为云南省的碳汇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云南省碳汇工作取得的成绩1. 林业碳汇工程实施成效显著云南省积极推动林业碳汇工程实施,通过大规模的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措施,有效地增加了森林碳储量。

据统计,自XX年以来,云南省共完成XX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新增森林碳库达到XX万吨。

同时,云南省还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将部分荒山荒坡进行造林绿化,进一步增加了森林碳储量。

2.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成效显著云南省注重湿地资源的保护与恢复,通过划定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加强湿地保护,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XX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XX个省级湿地公园,有效地保护了大量的湿地生态系统,为碳汇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3. 生态旅游与碳汇融合发展成果显著云南省注重生态旅游与碳汇工作的融合发展,不断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提升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云南省碳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由于云南省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在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乱砍滥伐的现象,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此,我们建议加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违法乱砍滥伐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

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
二、 云南低 碳经 济 的发 展 现状
整 。通过发展低碳经济 , 有利于促进云南重化工业的 精细化发展 , 有助于加快云南产业结构的优化 。 为此 , 要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发展环保产业 , 淘汰落后 企业 ; 提高各类企业 的排放标准 , 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 大力 发 展 低 碳 生 物 产业 和 以旅 游 文 化 为主 的现 代 服
系统性 的探 讨 , 出了云 南加 快发展 低碳 经 济的对 策 。 提
关 键词 : 南 ; 云 低碳 经 济 ; 影响 ; 基础 ; 障碍 ; 对策 中图分类 号 : 17 、 F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2 9 (0 2 0 — 1 0 0 17— 94 2 1 )10 1— 3
21 0 2年 1月 第1 3卷 第 1期
中共云 南省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校 学报 T e o md o u n nP o ic l mrje c 0 1 fh P h u f n a rvni J Y a Co nt esh 0 eC C t ot
Jn2 1 a,0 2
Vo11 N o. .3 1
2 、发展 低碳 经济 有利 于促 进 云 南产 业结 构 的调
利 用。云南具有丰富的再生资源 , 但开发利用水平还 较低 。 低碳 能源模 式有 助 于加快 可再 生能 源 的转换 和 利 用水 平 , 效 改变 云 南 “ 有 高碳 ” 源结 构 , 进 能 源 能 推 结 构 的低 碳 化 。云南 水 能 资 源 理论 蕴 藏 量 1 多 千 亿 瓦, 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 0 8 . 亿千瓦 , 9 居全国第二位 ; 太 阳能优 势 明显 ,每 年 接 受 的太 阳辐 射 能 量 相 当 于 70 3 多亿吨标准煤 ; 风能资源总储量为 1 亿多千瓦, 可 利用 面积 占全省 总面 积 的 1.%左 右 , 1 5 资源 储 量 2 3 82 万千瓦。 这为云南利用清洁能源 , 发展新能源 , 改善能 源结 构提供 了 良好 的基础 。

云南省发展低碳旅游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云南省发展低碳旅游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2 . 3 政府公 共职 能部 门要健全法 制体 系和 信用机 制 由 过 政 府 的 这条 强 制性 规 定 除 了保 护 广 大 公 民 的 生命 健 康 于 在食 品 安 全领 域价 格机 制 很难 发挥 很 好 的作 用 , 因 此使 外 , 还 能够挽 救很 多人 的生 命。目前 , 我 国在食 品 卫生安 全 方面 的规范 已经 相 对 比较 全 面 , 最 关键 的 问题 在 于严 格 执 得 非价格 机 制 凸显 的越来 越 重要。承诺 可信 是影 响资源 配 置 的重要 因 素 , 更 能 有效 的降低 交 易费用 并 有效 的提高 市 行 。由于 我 国 目前 正 处于计 划 经济 向市场 经济 转 型 的过渡 场 效率 。能够 有效 的维 持市场 有序 运行 的两个基 本 机制 就 时期 ,存在 市场 机 制 不完 善 以及 政府 规 制 不到 位 的 问题 。 还 需 要通 过 政府职 能 和市 场职 能 之 间通过 相 互弥 补 是 信 誉和 法律 , 两者 之 间 既可 以起 到 互 补 的作 用 , 还 可 以 因此 , 只 有严 格 执 起 到相 互促 进 的作 用 。 因此 , 讲信 誉 的企 业 以及 健 全 的法 和替 代来 管 制市 场 。市场 经 济更 是 法制 经济 , 制 是充 分 发挥市 场 自动调 节作 用 的前提 。产权 是 信誉 的基 法 才能 更好 的体 现 政府 的职 能 以及 实现 政府 的替代作 用。 立 法虽 然是 前提 , 但 是执 法才是 关键 。 政 府职 能随 着 础, 为 了有 效 的发 挥信 誉 的作 用 , 除 了规 范 政 府 的 管 制程 因此 , 更 能有 效 序 以外 , 还 应 当减 少 与政府 的直 接交 易行 为。 必须 通 过 法 市场 机 制 的不 断完 善 必定 会 逐渐 的转 变和健 全 , 律 手 段严 惩 制 假 售假 者 才 能有效 的保 证 已经 建 立 的企 业 的实现市 场和 政府 功 能的 良性互 动。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低碳经济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趋势和要求。

但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

一、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据统计,我国消耗一单位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

2. 大部分企业低碳能力弱:当前,我国企业大部分缺乏低碳意识和技术,无法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难以迅速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3. 能源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处于以煤炭等传统能源为主的状态,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较小。

这使得减少碳排放的难度加大。

4.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许多地方为了吸引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盲目扩大了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使得环境污染严重。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1. 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制定国家能源政策,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投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低碳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降低低碳技术成本,提高企业低碳环保意识和能力。

3. 完善环境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环保法规制度,加强对环保领域的执法力度,将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压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4. 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进行限制:政府应该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采取限制措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推动发展绿色产业,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

5.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将低碳环保设备纳入国家节能补贴名录,鼓励使用低碳环保产品。

促进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倪诚蔚;王小李;冯欣【摘要】云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减排降碳任务也十分艰巨.发展低碳经济是我省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针对云南省产业发展、能源生产与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分析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从能源、科技、产业、思想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对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期刊名称】《云南科技管理》【年(卷),期】2015(028)002【总页数】3页(P9-11)【关键词】云南省;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作者】倪诚蔚;王小李;冯欣【作者单位】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51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1.1 云南省产业发展情况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达10309.80 亿元,比上年增长13.0%,高于全国5.2 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4.60 亿元,增长6.7%;第二产业增加值4419.10 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4236.14 亿元,增长11.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9∶42.5∶41.6 调整为16.0∶42.9∶41.1[1]。

2012年全年,我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稳步提高,达到3450.72 亿元,比上年增长15.1%;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53.79 亿元,增长17.1%,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9.2%,其中烟草制品增加值达到976.25 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8.3%;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731.17 亿元,增长14.4%,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50.2%,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1303.17 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7.8%。

1.2 云南省能源生产与消费情况1.2.1 云南省能源生产情况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费需求已处在了一个较高水平,能源生产总量也逐年增加。

研究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研究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引言低碳经济是指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低碳经济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云南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和生态环境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对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 温室气体排放状况云南省作为一个多山地带,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然而,由于经济产业结构的特点,该地区仍存在一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目前,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能源生产和消费、工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

据统计,2019年云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xxx吨。

2. 低碳经济政策支持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云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

其中包括加强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促进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推动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政策。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3. 低碳技术应用状况云南省在低碳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能源领域,逐渐推进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交通领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

然而,云南省低碳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推动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1. 促进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云南省具有丰富的水能、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应继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新能源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激励政策,推动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加强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加强能源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

云南省政府应加强能源监管和能源计划的制定,建立健全的能源管理体系。

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采取节能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

3. 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云南省在传统能源的消费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空间。

建设绿色云南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建设绿色云南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建设绿色云南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绿色云南建设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绿色化、生态文明化、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绿色云南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需要从政策、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加以解决。

下面将重点从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绿色产业发展问题与解决方案1.问题:传统产业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传统产业如煤炭、化工等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影响了云南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解决方案:(1)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转型升级为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2)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排放,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3)加大环境监管力度,落实企业环保责任,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强化环境保护力度。

2.问题:绿色产业发展不平衡云南省各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绿色产业发展滞后,存在“绿色富裕”与“荒漠贫困”的现象。

解决方案:(1)制定区域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打破地区发展瓶颈。

(2)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向绿色产业转型,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问题:缺乏绿色金融支持目前,云南省绿色产业的发展面临资金短缺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绿色项目的融资难度较大。

解决方案:(1)设立绿色金融基金,鼓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2)积极发展绿色债券市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产业项目投资,降低融资成本。

(3)鼓励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参与绿色投资,加大对云南省绿色产业发展的投入。

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解决方案1.问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云南省的一些地区存在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解决方案:(1)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云南省支柱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状况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低碳产业的支撑。 按照低碳产 业概念,烟草产 业、生物资源 开发创新产 业、旅游产业是 低碳产业,电
力产业中水 电也是低碳产业 ,云南五大支 柱产业中有 三个半属于低碳 产业范畴。矿 产业也在积极寻求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1)烟草产业 烟草 业是一个环境污染 相对较小的行 业,但基于 国家和省政府对 环境保护的日
益重视,烟 草业自身的改良 也在不断进行 之中。抽烟产生 的有害物质有4000余种, 其中包括二 氧化碳,一氧化 碳,尼古丁,
焦油等,那 么如何降低卷烟 中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 含量就成为烟草 产业发展低碳 经 济的 关 键。 燃 烧 一支 香 烟, 最 终 进入
空气的一氧化 碳约为90mg,二氧化碳约为 135mg。05年我国销 售香烟19328亿支,因
那么,云南省 将为全国每年减 少37. 2万吨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电力产业
云南省煤层 气资源约4240亿立方米, 抽采1亿立方米用于发电,可实现节能量9. 5 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21. 375万吨的二氧
化碳;“十一五”期间,示范完成电机系统 节能改造示范工程1600项,其中完成600台 高效节能电机替代落后低效电机,600台套
合11. 061万 吨标准煤。4) 黄磷 行业:在有 条件的黄磷生产 企业示范完成两 个黄磷炉 尾气发电项目。 5) 推广蒸汽冷凝 水回收利
用、蒸汽蓄热器项目,实现每小时回收100 吨蒸汽冷凝水,年节 约能源1. 44万吨 标准
煤。每年共可减少 至少82. 125万吨二氧化 碳排放。
2. 林业 的低碳经济发展状 况,即清洁
生产基地和 消费市场具有巨 大吸引力,但 缺乏相应的 专业技术、建设 资金和管理经 验,国际大企业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合作, 以便迅速切 入中国市场、加 快跨国经营步 伐、占领国 际市场份额。但 在这种国际合 作中,我国 相关企业并不能 获得最核心的 技术,而由 于技术的相对落 后,目前先进 设备和技术 的供应仍是他们 进入我国市场 的筹 码, 我国虽已积累了不少生产和经营 经验,但国际合作仍然属于较低层次的不对 等合作。
风机、水泵低压 变频改造,50台 套高压电 机变频调速改造 。目标是年节能14万吨标 准煤,相当于减排 31. 5万吨二 氧化碳;燃
煤工业锅炉节能 改造工程,计划年 节能22 万吨标 准煤 。云南 省电力 产业 40%靠 火力 发电,如果采用 节能改造工程, 将年减少
49. 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3)矿产业 云南地质 结构复杂,金属矿 和非金属
南 能源结构的转 变成为可能;秀美 的自然 风光 及浓厚的民族风 情,为低碳经济 的代 表——旅游 业的发展夯 实了基础;云 南排
碳少 (工业化程度不 高),吸碳多( 森林 资源 丰富)的经济特 点,大大降低了 发展 低碳经济所付出的成本。
那么,云南应 该如何利用自身优 势, 帮助各个产业,很好地发展低碳经济呢?
量11. 4亿千瓦时,折合14万吨标准煤。2) 水 泥行业:完成云 南瑞安建材48兆 瓦新型干 法水泥窑纯低温 余热发电示范项 目,推动
昆钢华、红塔 滇西水泥利用纯 低温余热 发电。 全省 50%新 型干法 水泥窑 实现 装机 发电,年新增发电 量8. 14亿千 瓦时,折合
l 0万吨标准煤。 3) 焦化行业: 在焦炭主要 生产地曲靖示范 完成两个焦炉煤 气发电项 目。回收60%焦炉煤气发 电9亿 千瓦时,折
烟草蛋白具有 食用价值。烟叶富 含蛋 白 质,烤 烟烟 叶在10%左右 ,晒 烟和白 肋
烟 可高达 20%。一些 研究结 果表 明,植 物 叶蛋 白尤以烟草叶片 中可溶性蛋白(FI ) 含量 高,FI 蛋白中 的各种必需氨基酸 含量
不 仅均高 于世 界粮农 组织 (FAO)制定 的 蛋白 制品中必需氨基 酸含量标准,而 且其 中的 酪氨酸、苯丙氨 酸、苏氨酸和亮 氨酸
与再造林,即林业CDM固碳项目。
由国家林业局 与保护国际(CI )和美 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合作,按照有关 国际 规则设计和操作 程序,正在云南 和四
川,结合森林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进行 林业碳汇试点示 范项目。该项目 计划 发展 森林多重效益, 包括生物多样性 、碳
汇、 及社区发展。目 前已开展的工作 :一 是 筛选 出了玉 龙、 隆阳、 腾冲 、双江 4个 县市 区为森林多重效益 项目( FCCB) 优先发
此 ,由 于 吸烟 进 入 空气 的 一氧 化 碳 约为 17. 4万吨 ,二氧化碳约为26. 1万吨。一氧 化碳进入空 气最终会转化为 二氧化碳,也
就是说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43. 5 万吨。新品云 烟“如意”是云南 红云集团 成立后回馈 消费者的第一份 厚礼,其在烟
标上首次印 有环保标志,根 据国家局有关 规定标注:烟 气一氧化碳量13mg。以此类 推,如果我 国销售的香烟都 为“如意”,
1. 烟草产业
随着人类环保 及保健意识的增强 ,烟 草业 不可避免地面临 衰退,云南省的 烟草 业已 经发展到顶峰, 在未来的低碳竞 争中
并不 占优势,对于贮 备了大量资金却 不知 如何 使用的云南烟草 业,我认为应该 在以 下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
其他具有低碳竞争力的产业,如旅游业,生 物质 能产业,实现共 赢;二是积极研 发烟 草的其他用途,加快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2)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国际项目的大 力合作是由 于我国对风 电机组及 其零部件 以及对太阳 能光伏发电核心 器件的大量需 求。因风能 和太阳能是既水 电之后的最重 要的可再生能源,只有与国际合作,才能在 一定程度上弥补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而 生物质能领 域的开发由于平 台低、限制条 件多,国际 大企业大都不愿 进入,国内许 多民营企业也缺乏相应资质。
展县 ;二是召开了FCCB信息系统建 设项目 专家 咨询会及设计报 告会;三是成立 了碳 汇信 息管理中心,通 过招标的形式确 定由
云南 师范大学地理学 院及云南省林业 调查 规划院共同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
二、促进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云南省拥有丰 富的水能,风能, 太阳 能 , 地热 能 , 生物 能 ,这 些 资 源使 得 云
网络财富· 经济纵横
Intemet fortune·Economic aspect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马志科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3)
【摘要】随着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能源消耗和环境问 题日趋严重,碳排放 带来的温室效应已经 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带 来了严峻的挑战。云 南省作为中国西部欠 发达省 份,肩负着发展与保护 的重任。笔者从不同领域具体分析 了云南年省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力求使大家对云南的低碳经济发 展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并给出了 一系列的 对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引言
2003年2月,英国工贸部发布了《我们 未来的能源 —创建低碳经济 》的能源白皮 书,时任英 国首相布莱尔在 序言中首次提
出了“低碳 经济”的概念。 所谓“低碳经 济”是指以 低能耗,低污染 ,低二氧化碳 排放为基础 的绿色经济,目 的是最大限度
地减少煤炭 ,石油等高碳能 源的消耗。其 基础是建立 低碳能源系统、 低碳技术体系 和低碳产业 结构,要求建立 与低碳发展相
适应的生产 方式、消费模式 和鼓励低碳发 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 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一、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况 作为 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的第二大温室 气体排放国 ,我国政府明确 提出要积极发
展低碳经济 ,国内一些省市 已经积极行动 起来。云南 省,发展低碳经 济优势突出,
潜力巨大, 因此,其发展低 碳经济的进展 状况受到了国家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矿都十分丰富, 是中国有色金属 重要生产 基地,因此,也 是治理二氧化碳 排放的重
点单位。矿产的 冶炼过程是产生 二氧化碳 的主要途径。与 电力产业一样, 矿产业同 样采 用 了燃 煤 工 业锅 炉 节能 改 造 工程 ,
将减少49. 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余热余压 利用工程,例如:1) 钢铁行业:完成昆钢控 股有限公司余热发电示范项目,年新增发电
(3)在国家对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 能不断加大 投入的宏观 形势下, 由于我国 可再生能源起步晚、规模小、技术不成熟、 市场风险大、国家政策不完善等不利因素, 国有企业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国际合作偏少。 民营企业主 导了太阳能光电 板、其他太阳 能热利用设 备、大型风机及 高科技生物质 能的生产。 但拥有传统的人 才培养体系、 雄厚的资金 和技术研发优势 的国企的缺席 使得我国 可再生能 源产业缺少 龙头企业, 增加了核心技术研发和普及的困难;同时, 民营企业过多的吸收国外资金也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我国能源安全战略[ 4] 。
都 超过 该标准 1倍左 右,比 一些 主要粮 食 作物 如水稻、小麦、 玉米、大豆蛋白 质中 的必 需氨基酸含量都 高。而且烟草再 生能
力强 ,一年可多次收 获,烟叶产量高 ,利 用鲜烟叶提取蛋白,其亩( 下转 第70页 )
网络财富 2010年7月 68
网络财富· 经济纵横
Intemet fortune·Economic aspect
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开展 清洁 发展 机制( CDM)项目 ,是 指发
达国家间和发展 中国家开展减少 源的排放
和增强汇的清除 项目,产生的减 排单位可 以出让和买卖。 简单来说就是发 达国家从 中国的清洁能源 类项目中购买二 氧化碳减
排量,抵冲发达 国家的减排义务 。现阶段 可计入 CDM减 排项 目的林 业活动 限于 造林
4. 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针对国际合作中互补型合作不对 等和核心技术获得的问题,当下的经济危机 为其提供了机遇,我国可以利用充足的外汇 储备和欧元贬值的 机会并购欧洲拥有 先进 核心技术的可 再生能源企业 和购买技术研 发环节,以改善这种不对等合作的情况[5]。 实际上,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 就提出了从外汇储备中提取 一定比例 设立 海外能源勘探开 发专项基金的规 划以支持 能源企业的 海外并购[ 6] ,从而获得 核心技 术,提高我国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 ( 2 ) 针对可 再生能源 领域发展 不均 衡、生 物质能领 域开发缓 慢无法与 国际接 轨的问题,我国 应组建自己的研 发中心, 攻克各产业技术 难题和限制条件 ,使我国 拥有自己的核心 技术和产业特色 。在此基 础上,中国政府 应出台相关鼓励 政策和创 立投资基金组建 国家级的可再生 能源高层 次创业团队。通 过加大国际合作 ,吸收国 外政府和国际组 织的资金,吸引 国内外人 才和国际大型能 源企业的加入, 进行技术 交流和优势互补 ,促进可再生能 源产业的 发展。 (3)针对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问 题,我国应出台相应的优惠、补助和强制政 策,鼓励国有企 业积极参与国际 合作,使 其借鉴国际大企业的经验,凭借资金优势采 取收购、兼并或参股等方式,扩大可再生能 源产业规模,发挥其技术装备和人才队伍优 势,带动我国整个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4) 国家 应该 鼓励资 质好 的国 有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