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方法1、“混个脸熟法”:常见面,反复练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见面是“仁兄”,此话有道理,任何事情或个人碰到的次数多了也就变得熟识了。
所以“多次见面,混个脸熟”对记忆化学方程式也不啻是一个好的方法。
多次见面重复记忆有助于把暂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怎样“混个脸熟”呢?一句话:常找零碎时间,反复练习。
下面举例的这种方法需要老师的参与,你可以跟化学老师推荐这种做法,只要方法有效,相信老师很愿意参与的,师生互动,还能让记忆更长久。
具体做法是:(1)完形填空法:老师把高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归类,印制成讲义,讲义中要求书写的方程式只列出反应物,其余留空。
而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完形填空”:注明反应条件、写出生成物并配平方程式。
这种形式的练习可以集中时间集中来做。
(2)卡片练习法:在“完形填空”的基础上,老师筛选出那些同学们易错,难以记忆的方程式做成卡片,每张卡片包含三到五个方程式。
卡片准备好后,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学生个别练习,也不太占用时间,今天三五个,明天七八个,练了讲,讲了练,久而久之,同学们与方程式见面的机会就多起来,混个脸熟也不成问题啦!方法2、规律法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化学反应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是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在选修四种重点总结过。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需要借助一些资料进行归纳。
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
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方法3、重点法由于矛盾的特殊性,有的反应好像不按一般规律进行似的,这种方程式要特殊记忆。
例如,二氧化硅作为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
此外,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间的反应却不生成氢氧化铜,而是生成碱式碳酸铜:2Cu2++2CO32¯+H2O=Cu2(OH)2CO3↓+CO2↑。
化学方程式怎么背有哪些记忆方法

化学⽅程式怎么背有哪些记忆⽅法⾸先⼀定要熟悉⽅程式,弄清楚反应物和⽣成物,这是记住⽅程式的基础;之后看是否要条件或者是否为可逆反应;最后看配平。
如果在第⼀次就背错了这些细节,在之后就很难纠正。
化学⽅程式怎么背⼀、掌握化学⽅程式的书写要领左写反应物,右边写⽣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成沉淀⽓,箭头来标明。
⼆、归类记忆根据知识系列或反应类型或物质类别记忆,使零散的知识通过归纳成有规律可循,以重点物质为中⼼的知识⽹络。
三、联系实验现象记忆化学⽅程式枯燥难记,如何使化学⽤语的学习有声有⾊、兴趣盎然,可联系实验现象记忆。
如硫在氧⽓中燃烧,记忆联想:燃硫⼊氧,燃烧变旺,⽕焰蓝紫,美丽漂亮,产⽣⽓体,可真够“呛”。
磷在氧⽓中燃烧,记忆联想:红磷燃烧,可真热闹,浓烟滚滚,亮似“灯泡”化学⽅程式的记忆⽅法实验联想法从⽣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程式是最⾏之有效的。
例如,在加热和使⽤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KClO3分解来制取氧⽓。
只要我们重视实验之情景,联想⽩⾊晶体与⿊⾊粉末混和加热⽣成氧⽓这个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程式的理解和记忆:反应规律法化学反应不是⽆规律可循。
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家⽐较熟悉的,这⾥再强调⼀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先发⽣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原则,因⽽两者能发⽣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相⽐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索引法索引法是从总体上把学过的⽅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点,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上,这样就组成⼀个⽅程式系统。
利⽤零碎时间重现这些卡⽚,在⼤脑⽪层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记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有什么整理

记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有什么整理记化学方程式的技巧有什么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它特别有助于同学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物质的化学性质,同学能否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并正确书写,直接影响同学学习化学的效果。
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记化学方程式的技巧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记忆化学方程式的5个技巧1、试验联想法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试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试验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依据化学试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
只要我们重视试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试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2、反应规律法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
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识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依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3、编组法索引能概括全体,而编组能突出局部,是一种主题鲜亮、有针对性的表现形式。
两者相互补充,异曲同工。
①AlCl3+3NH3·H2O=Al(OH)3 ↓+3NH4Cl①Al2O3+2NaOH=2NaAlO2+H2O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①Al(OH)3+NaOH=NaAlO2+2H2O①Al2S3+6H2O=3H2S↑+2Al(OH)3 ↓①2Al3++3CO32-+3H2O=2Al(OH)3 ↓+3CO2①2AlO2-+CO2+3H2O=2Al(OH)3↓+CO32-4、索引法索引法是从总体上把学过的方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点,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方程式系统。
化学公式巧记

化学公式巧记
化学公式是描述化学反应和物质结构的重要工具。
为了巧记化学公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理解离子式:离子式描述了化合物中离子的组成情况。
可以通过将
离子式划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部分来记忆。
阳离子通常在前面,阴
离子在后面。
例如,氯化钠的离子式为NaCl,其中Na代表钠离子,Cl 代表氯离子。
2. 掌握氧化态:氧化态是元素和离子在化学反应中的电荷状态。
对于
常见元素,其氧化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氧通常在化合物中的
氧化态为-2,氢通常为+1,氯通常为-1。
利用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根
据需要推测其他元素的氧化态。
3. 记忆酸碱反应方程式:酸碱反应方程式可以通过记忆一些常见的酸
和碱的配对来简化。
例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的方
程式可以记为NaOH + HCl → NaCl + H2O。
4. 核心化合物的命名:化学中有许多核心化合物,它们出现频率较高,因此熟记其名称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理解和记忆其他化合物的名称。
例如,氯化钠、硝酸铵、碳酸氢钠等。
5. 刻意练习:通过刻意练习和不断重复来强化对化学公式的记忆。
可
以将常见化学反应和结构进行分类,制定记忆计划,并使用不同的学
习方法,如练习题、闪卡等。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巧记化学公式,提高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能力。
五个实用的记忆技巧助你轻松掌握化学公式

五个实用的记忆技巧助你轻松掌握化学公式化学公式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们描述了化学反应的核心过程。
然而,记忆化学公式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五个实用的记忆技巧,帮助你轻松掌握化学公式。
1. 图像联想法图像联想法是记忆化学公式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通过将化学元素或化学式与熟悉的图像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化学公式。
例如,对于水的化学式H2O,你可以把字母"H"想象成一个小人,而数字"2"则代表着他手中拿着两把水桶。
这样形象的图像与化学公式的联系有助于记忆。
2. 关键词提取法通过提取化学公式中的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化学公式的结构和元素成分。
例如,对于氯化钠的化学式NaCl,可以提取出关键词"氯化钠",每一个词都代表化学式中的一个元素。
在记忆时,可以将这些关键词与其化学符号联系起来。
3. 制作记忆卡片制作记忆卡片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技巧。
你可以将化学公式写在卡片的一面,而另一面则写上该化学物质的名称和相关的特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翻看这些卡片,逐渐巩固记忆。
4. 利用化学反应法化学反应法是一种将化学公式与化学反应联系起来的记忆技巧。
当我们能够理解并记忆化学反应的过程时,相应的化学公式也会更容易记住。
因此,了解化学反应的性质和机制对于记忆化学公式是非常有帮助的。
5. 反复练习和复习最后一个技巧是反复练习和复习。
通过不断的复习和练习,我们可以巩固和加深对化学公式的记忆。
可以利用课后习题和练习册来进行练习,还可以尝试解决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提高记忆能力和理解程度。
通过以上五个实用的记忆技巧,我们可以更轻松地掌握化学公式。
无论是通过图像联想法、关键词提取法还是制作记忆卡片,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和复习,相信你一定能够在化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技巧

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技巧化学方程式不能死记硬背,要根据公式去配平,这样不仅不容易出错,而且记忆效果也比较好。
下面编为大家推荐的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欢迎参阅!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1.实验联想法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
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
例如,在加热和使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利用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
只要我们重视实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2.反应规律法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
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3.索引法4.综合法由于化学反应的多样性及人脑思维的复杂性,在整个认识过程,要经历观察、探究、联想、识记、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因此记忆方程式有法而无定法,往往使用综合记忆法。
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1.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领左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写对化学式,系数来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气,箭头来标明。
2.归类记忆根据知识系列或反应类型或物质类别记忆,使零散的知识通过归纳成有规律可循,以重点物质为中心的知识网络。
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蓝紫,美丽漂亮,产生气体,可真够呛。
磷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红磷燃烧,可真热闹,浓烟滚滚,亮似灯泡学好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掌握反应规律:先考虑是否发生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
【高中化学】如何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如何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如何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一、记忆法识记法为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
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结合实验内容,将化学方程式记住,同时将化学方程式a的四要素熟练掌握,四要素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正确书写,配平,条件以及的写法。
识记法的主要对象为上册书中涉及的化合反应以及分解反应。
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上学期学习的化学方程式定律并不明显,这要求学生在重复记忆和听写中取得熟练的成绩。
建议在上课前三分钟进行一次小测验,以加强训练。
为让学生习惯从识记到运用化学方程式,教师应结合信息题型辅以训练,如:火柴头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粉和玻璃粉;火柴盒两侧的摩擦层由红磷和玻璃粉制成。
火柴点燃的主要过程是:(1)火柴头在火柴盒上移动时产生的热量燃烧磷;(2)磷燃烧释放的热量分解氯酸钾;(3)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与硫磺反应,释放的热量使火柴杆着火。
写出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化学方程式。
(回答提示:共有4个回答)二、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是通过理解化学反应的特点,寻找其反应规律,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记忆。
理解记忆法主要针对第二卷中学习的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一)置换反应主要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反应规律a+bc=b+ac,氢气和单质碳的还原也需掌握。
如:(二)复分解反应主要掌握反应的条件,即只有当产品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时,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反应规律为ab+CD=AD+CB。
例如:用理解记忆法训练时,教师可根据反应发生的规律加大题目的量,让学生多写多练,同时可用一些信息题型来加强训练。
如:可溶性钡盐会使人中毒。
如果误服氯化钡,可用泻盐硫酸镁解毒,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胃镜检查时用硫酸钡作钡餐以便于观察,但不能用碳酸钡作钡餐,其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三、条件训练法条件训练法是在学生初步识记好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强化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
5种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

5种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面对种类繁多的高中化学方程式,老师们都提倡理解性记忆,那么到底应该“理解”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5种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方法,欢迎借鉴参考。
一、分类记忆法:抓一类记一片1、根据物质的分类记忆。
每一类物质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酸、碱、盐、氧化物等,他们都有各自的通性,抓住每一类物质的通性,就可记住一大堆方程式。
比如SO2、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具有以下通性:(1)一般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SO2+H2O=H2SO3;CO2+H2O=H2CO3。
(2)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2NaOH=Na2SO3+H2O;CO2+2NaOH=Na2CO3+H2O。
(3)都能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SO2+Na2O=Na2SO3;CO2+Na2O=Na2CO3。
2、根据元素的分类记忆。
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分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等等。
我们最关心的是主族元素,对于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单质和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例如卤素的单质(X2)具有以下通性:(1)都与金属(Na、Fe、Cu等)反应。
(2)都能与氢气反应。
(3)都能与水反应。
(4)都能与碱反应。
我们只要抓住其通性,就可记住一大片方程式。
需要说明的是,分门别类地记忆方程式,只需记住常见的一个或几个方程式,就可以做到抓一类记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线记忆法:抓一线,记一串高中化学方程式很多,如果每个方程式都单独记忆就显得很零乱没抓手,但如果我们以元素为主线,把方程式串起来加以记忆,思路就会很清晰,记起来也非常方便!元素主线有两条:(1)金属元素主线:金属元素包括:Na、Mg、Al、Fe、Cu。
每种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
每一类物质都有其通性,个别物质有特殊性质。
(2)非金属元素主线:非金属元素主要包括:N、Si、S、Cl。
每种非金属元素都有对应的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方法1、“混个脸熟法”:多见面,反复练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见面是“仁兄”,此话有道理,任何事情或个人碰到的次数多了也就变得熟识了。
所以“多次见面,混个脸熟”对记忆化学方程式也不啻是一个好的方法。
多次见面重复记忆有助于把暂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
怎样“混个脸熟”呢?一句话:常找零星时间,反复练习。
下面举例的这种方法需要老师的参与,你可以跟化学老师推荐这种做法,只要方法有用,相信老师很愿意参与的,师生互动,还能让记忆更长久。
具体做法是:
(1)完形填空法:老师把高中所有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归类,印制成讲义,讲义中要求书写的方程式只列出反应物,其余留空。
而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完形填空”:注明反应条件、写出生成物并配平方程式。
这种形式的练习可以集中时间集中来做。
(2)卡片练习法:在“完形填空”的基础上,老师筛选出那些同学们易错,难以记忆的方程式做成卡片,每张卡片包含三到五个方程式。
卡片准备好后,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学生个别练习,也不
太占用时间,今天三五个,明天七八个,练了讲,讲了练,久而久之,同学们与方程式见面的机会就多起来,混个脸熟也不成问题啦!
方法2、规律法
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化学反应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是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在选修四种重点总结过。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需要借助一些资料进行归纳。
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总是首先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
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2FeCl3+Cu=CuCl2+2FeCl2。
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能反应。
方法3、重点法
由于矛盾的分外性,有的反应好像不按大凡规律进行似的,这种方程式要分外记忆。
例如,二氧化硅作为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SiO2+4HF=SiF4+2H2O。
此外,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间的反应却不生成氢氧化铜,而是生成碱式碳酸铜:
2Cu2++2CO32¯+H2O=Cu2(OH)2CO3↓+CO2↑。
像这样的比较分外的反应,我们应重点进行记忆。
方法4、编组法
编组能突出局部,是一种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的表现形
式。
两者相互补充,异曲同工。
例如,关于铝或铝的化合物与氢氧化钠的一组方程式是:
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②Al2O3+2NaOH=2NaAlO2+H2O;
③Al(OH)3+NaOH=NaAlO2+2H2O。
方法5、累积重现法
第一遍方程式记忆完成后,要迅速展开第二遍记忆,因为刚背完的时候忘得最快,所以要尽快巩固,但是第二遍的方法要有别于第一遍。
第一遍的背诵是背完一个背下一个,第二遍应该是背完一个方程式,就联想它的反应物还可以发生什么化学反应,或还有什么化学反应也能生成这个生成物,总之就是进行各种联想。
通过联想,首先巩固了一系列方程式,其次有助于我们发现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一个新方程式的出现马上记住是必要的,但在以后章节学习中应重视有机渗入不断复现并拓宽和加深方程式的应用范围才能得以巩固。
如Cl2和NaOH溶
液反应的方程式,在氯气中学习过,在二氧化硫的时候可以继续复习。
在电解氯化钠时还可以复习一下。
方法6、组成结构分析法
对于某些反应物组成、结构比较复杂的反应,特别是某些有机反应,为了在理解上深刻记忆,宜对反应过程进行分析。
例如:2Na2O2+2H2O=4NaOH+O2↑
(1)在Na—O—O—Na中有个“—O—O—”过氧键,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断裂
Na—O—O—Na→Na—O—Na+[O];
(2)Na2O+H2O→2NaOH;
(3)2Na2O2+2H2O=4NaOH+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