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高中历史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课件 岳麓版必修1

答案
(1)从美国发展的影响来看:①宪法调 从美国发展的影响来看:
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使 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 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一系列治 国原则的确立,使美国完成了广泛的政治改革, 国原则的确立,使美国完成了广泛的政治改革, 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 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从其历史局限性来看,宪法制定的初衷并非给 从其历史局限性来看, 予民主力量更大的权利。此外,它承认了黑人奴 予民主力量更大的权利。此外, 隶制和黑奴贸易, 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烙 印;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 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
(2)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通过 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 1787年宪法,美国率先建立了联邦制、 1787年宪法,美国率பைடு நூலகம்建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 年宪法 制和民主共和制。 制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 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制度使立法、司 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制度使立法、 法、行政三个权力机构互相牵制、相互均衡,对 行政三个权力机构互相牵制、相互均衡, 于防止专制独裁、 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具有一定的 进步意义; 进步意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 民的理论付诸实践, 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 专制制度。 专制制度。这些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了示范 作用。 作用。
6.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 6.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 被后人称为 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 果是天使统治人, 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 内在的控制了。 内在的控制了。”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B.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C.美国应该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C.美国应该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D.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限制 D.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限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中 麦迪逊的话反映的是对个人权力的限制, 麦迪逊的话反映的是对个人权力的限制,结合 美国1787年宪法制订的背景、 美国1787年宪法制订的背景、内容和目的可知 1787年宪法制订的背景 是为了防止个人独裁政权的出现。 是为了防止个人独裁政权的出现。 ( B )
第9课 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课标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机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知识结构】背景: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内容:①②③积极:评价:消极:背景: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措施:作用和和影响:形成和发展:两党制两党制的作用: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自主学习,知识梳理】【自主学习要求】1、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2、小组内相互检查基础知识,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1、背景:⑴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是一个松散的邦联⑵美国政治领袖们的认识⑶面临着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共和制的两大问题。
为此,通过了1787年宪法。
2、制定和内容:⑴1787年9月费城制宪议会⑵内容及原则:①联邦制原则:a、联邦政府b、联邦法律②三权分立原则(分权制衡原则):a、权力结构:行政—;立法—;司法—③人民主权原则:3、评价:⑴积极:⑵消极:①忽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②允许奴隶制的存在,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1、背景:⑴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⑵州权主义活跃2、措施:⑴南北战争(1861—1865)⑵宪法修正案:3、作用和影响:三、两党制1、形成和发展:⑴萌芽:⑵成立:⑶发展:19世纪中期2、两党制的作用:四、美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1、相同点:实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
五、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1、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实行间接民主2、实行分权制衡原则3、实行民主原则4、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课堂互动,合作探究】——课中案合作探究要求:1、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果展示的同学。
中新网电:美国总统布什10日晚上宣布,美国政府调整对伊拉克新政策,将向伊拉克增21500名军人。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1789年:宪法前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的若 干自由权 (如言论、集会、出版、宗教信仰 自由) 1865年第十三修正案:废除奴隶制度 1964年第24修正案:选举权不受税收限制 ……
二、新体制的巩固——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巩固原因:州权主义根深蒂固;
南北方经济制度的差异(根本)
2、巩固方式:美国内战(1861—1865)(依据:宪法)
防止 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互相制约。 专制, (中央政府权力的分配) 保障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民主 人民主权原则
(权力的来源)
实行任期制。
(三)评价1787年宪法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 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 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1、进步性: 地位: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政治: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 经济: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对世界:为其他国家建立民主政体提供借鉴。
最高法院 大法官伦奎斯特
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批准。
(二)1787年宪法的内容:
一、新体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制定 ①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分权
(一)、背景 (二)、内容
②中央政府的构成:总统、国会、 最高法院 ③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④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⑤宪法未列明的权力属于各州。
联邦制原则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
请回答:总统与选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什 么原则?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直接对选民负责。 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二)1787年宪法的内容:
一、新体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的制定 ①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分权
(二)、内容 加强中 联邦制原则 央集权
一轮复习--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国会 立法权
司法权
情景再现
美国总统答记者问
情景再现
情景1:2006年7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对日前参议 院通过的法案行使了否决权,这是他担任美国总统5年 半以来第一次行使总统否决权。 记者甲:总统先生,这个被否决的法案是否永远不 能被通过呢? 不一定。1、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 的法律; 2、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情景2: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之一的史蒂 文斯,于2010年4月9日向总统奥巴马递交辞呈。随后 奥巴马提名埃琳娜· 卡根担当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记者乙:最高法院法官为什么向总统您提出辞呈? 因为依据宪法是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记者丙:总统先生,您提名的继任者一定能上任吗? 不一定。总统任命的司法法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美国 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是……?
而美国又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为什么 美国能够如此长久地保持这种强大的地位?这 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 先看专家是怎么解答的: “对于真正的美国主流精英人士来说, 他们的国家最值得为之骄傲的不是其庞大的物 质财富、领先世界的科技和教育、无与伦比的 军事力量,而是创造这一切的机制。这种机制 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治国之道。” 这种机制、这种体制的出现,始于美国独 立战争胜利后1787年宪法的颁布。
【答案】D
思维升华
项 目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美国总统共和 制
英国君主立宪 制
国王或女王
总统
世袭制 选举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无(终身制) 有 无 异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有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总统提名任命 议会产生 政府产生方式 国家的权力中心 同 性质
总统
议会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三、联邦制的巩固
宪法内容:
历史必修一第9课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课件(共21张PPT)

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一、新体制的确立
美国独立之后时局漫画
结合漫画,阅读课本39页
第二自然段,归纳独立后的美 国遇到哪些新问题?
2、邦联困境:没有征税权;没有统一对外 关税;没有统一的外交。邦联政府软弱无力。
3、政治领袖们的共识: 需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 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 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 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 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2)三权分立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里向你们讲话。”
请回答:为什么美国总统说他是“站在笼 子”里讲话?
①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 ②总统任命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
③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案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 会可以以2/3的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上述条文所体现的是
A、联邦制原则和民主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 D、联邦集权原则和分权原则
员国保有主权。 ③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案
1981年-1989年:罗纳德·里根 (Ronald Reagan) 1989年-1993年:乔治·H·W·布什 (George H.
共和党
”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请回答:为什么美国总统说他是“站在笼
宪制的异同。
一、新体制的确立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案教材分析:本科教材主要围绕1787年宪法展开。
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他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归于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归于联邦法院。
通过三者间的分权制衡从而丝线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制衡——这是本课的核心。
维护联邦体制的斗争和两党制的形成都是围绕宪法所制定的国家体制而来。
1787年宪法虽有局限性,但它建立的民主共和制成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
目标:知识与能力:熟悉美国总统制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过程,记忆美国1787年宪法,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两党制在分权制体制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结合美国大选的时事让学生了解美国政治制度,通过比较的方法,明了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其历史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认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对于社会正常运行所起到的保障作用。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并根据教材文字资料、图表分析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比较美国与英国政体的异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比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理解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特点。
知识结构:一、联邦宪法的制定背景: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发展: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二、联邦制的巩固1. 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政体为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
2. 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
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1.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3.两党操纵着美国生活的政治选举。
教学策略:导入一:1776年,一个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美国的经济占据世界第一长达100多年,现在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到第七的6个国家的经济的总和。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
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制定宪法。
华盛顿
一 、新体制的确立:联邦宪法的制定 1、背景:
(1)邦联政府软弱无力; (2)启蒙思想的影响 (3)制宪会议的召开
联邦制原则: 联邦政府拥有主权,各州
保留较大的自主权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纵向)
2、宪法 的内容 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政府:当选总统组织政府,能否执政 不在于是否在议会获得多数席位
4 、马克思说“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1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初期建立的国家结构是: 2 、布什为出兵伊拉克而要求增加军费,他必须经谁的批准? 的罕有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 A 美国1787年宪法很好地解决了建国初期面临的新问题 。 A 松散的州际联盟 B 君主立宪制 C 民主共和制 D 联邦制 A 不用经谁的批准 B 国会 C 最高法官 D 国家元首 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文 中的“他”指的是: B 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联邦制国家的形成。 AC 华盛顿 B 麦迪逊 C 里根 D 林肯 美国1787年宪法的最大特征是三权分立、互相制衡。 D 美国1787年宪法始终代表了美国人民的所有利益。
思考:两党制在美国政治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解析与探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 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 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 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 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 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 得内阁的支持。” 思考:通过丘吉尔的这段话,比较一下 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异同?
第九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资料搜集1至8反映了什么问题?
阅读整理材料、思考
资料充分意见不一。加深对两党制的认识:两党相互监督;便于限制滥用职权;人民可以实现一些要求;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等。进一步了解美国的政治。
师生共鸣
解析与探究
展示:探究材料
展示表格:英美政体的比较
《联邦宪法对中央权力的分配》【搜索】/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0&fr=ala0&sf=1&fmq=1332230272734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3%C0%B9%FA%C1%AA%B0%EE%CF%DC%B7%A8%B6%D4%D6%D0%D1%EB%C8%A8%C1%A6%B5%C4%B7%D6%C5%E4&s=0
谈谈对美国政治的初步认识。
概括搜集的资料。
增强注意力,激发求知欲。
师
生
互
动
师
生
互
动
一、根
本
大法
:
联
邦
宪
法
的
制
定
展示《1607年第一英国人来到北美》、《1620年“五月花号》、amp;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0&fr=ala0&sf=1&fmq=1332230132484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1620%C4%EA+%A1%B0%CE%E5%D4%C2%BB%A8%BA%033=2004%C4%EA%B4%F3%D1%A1%BB%F1%CA%A4%B5%C4%B2%BC%CA%B2%D7%DC%CD%B3&in=12955&cl=2&lm=-1&st=&pn=280&rn=1&di=36632500380&l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本课内容主围绕《课程标准》的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编写。
本课第一目“联邦宪法的制定”,讲联邦宪法制定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重点交待了联邦宪法中的“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第二目“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讲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及美国内战对联邦统一的重大意义。
第三目“两党制”,讲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两党的阶级基础和政党选举,重点交待了两党制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政体的产生、发展和具体实施是贯穿本课的主要线索。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初中虽学过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内容,但初中教材对1787年宪法的制定、联邦制和总统制一笔带过,不提两党制(只讲共和党和民主党的矛盾)。
所以本课内容对学生来说几乎是全新的,应全面地认真讲解,而且我市中考历史采用开卷考,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应适当回归初中的重要知识。
根据学生刚升入高中的年龄特点,在本课的课件插入了一些历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要记住1787年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制定过程及基本原则,了解联邦宪法修正案,知道联邦制国家的建立、美国内战、联邦制巩固、两党制的形成及影响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懂得记忆基础知识,理解重点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激励,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两党制在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懂得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对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点进行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美国“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政治体制和美国内战的意义,认识美国统一与稳定的基础,理解我国政府致力于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坚定统一祖国的信念;理解美国的两党政治和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感悟具体国情决定政治制度的一般原理。
四、重点难点
1、重点:1787年宪法内容与原则,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学生分析比较能力的培养,学生统一祖国思想感情的树立。
2、难点:三权分立体制、制约与平衡的原则的分析与理解,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欧美式语言。
五、学习准备:
1、教师进行配套课件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搜集,整理;
2、教师制作网络课件,由课程标准解读、课堂教学课件、课文知识结构、课堂提问回答、教师答疑解惑、学生学习感言、课堂学习评价等栏目构成;
3、全班同学分成6个学习小组,组长采用民主的方式推选,并确定每个小组的撰稿人和发言人。
4、布置学生预习并按小组分别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第1-3小组完成: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
请回答:根据美国独立之初时的情况,你如何解释这段话?
(2)第4-6小组完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
请思考: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英美政体的哪些不同之处?
六、所需条件:
1、硬件环境:学校电脑室(可上网、可进行互动教学);
2、软件支持:Internet Explorer、Word、PowerPoint、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网站等。
七、教学过程:
导入:七嘴八舌: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美国的印象。
教师总结:(看学生的回答情况而定)学生对美国爱也好、恨也罢,教师要逐步引导到:如今这样强大的一个国家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它有哪些制度和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进入新课:课题: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1、历史背景:
用图片展示的方式提示,请学生回忆初中知识:简单描述“美国独立战争”。
教师总结:随着独立战争的结束,州际联盟的缺陷也显示出来,州际联盟有哪些缺陷呢?请同学看课本P38第二自然段。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概括邦联制的弊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独立之初面临的新问题是在一个大国确保共和制。
历史上,共和制只是存在于城邦国家(如:),一旦地域扩展,中央集权的政府就会发展成帝制(如:)。
既要用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把13个州紧密地统一起来,又要在这样一个大国确保共和制,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决定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一部宪法。
高级思维挑战:请学生分小组回答课前布置的预习问题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
请回答:根据美国独立之初时的情况,你如何解释这段话?
(请小组派本组发言人进行解释。
)提示:人,大多是自私的,所以需要政府来管理,以保障每
个人都能享有自由和权利;政府也是由人组成的,所以政府也需要外来的或内在的监督,以防止腐败和专制;因此邦联制下松散的美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政府也需要构建完善的制衡机制。
2.制宪会议的召开阅读课文P38倒数第3-4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
会议地点:。
代表人数:。
代表结构:。
核心人物:。
会议成果:。
3、1787年宪法的原则
教师讲解以下三个原则,并说明P39《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关系示意图》
联邦制原则:最高行政权归总统,联邦财政、立法权归议会,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都由民选产生。
4、联邦宪法的发展
引导学生阅读P39中间小字部分。
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后,其原文(序言加7条正文)从未修改过,但至今已通过27条修正案,反映了美国人民的斗争成果。
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背景:
(1)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但“州权主义”仍很活跃?
(2)南部蓄奴州权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
2.美国内战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知识:还有印象吗?
起止时间:。
北方领导人:。
重要文件:《》、《》。
3.联邦制的进一步巩固
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参阅第40页第2自然段)。
该法案的规定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
从此,美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三、两党制
1、两党制的形成和演变
两党制在联邦成立之初就已经萌芽,经过演变,民主党于1828年正式成立,共和党于1854年成立。
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
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
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2、美国的两党制的特点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
美国的政治选举非常频繁:总统选举、参议员和众议员选举、州长选举、市长选举等,都受两党控制。
图片展示并介绍:美国各种选举中的“驴象之争”
四、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比较
高级思维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
请思考: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英美政体的哪些不同之处?
(请小组撰稿人将本组讨论结果写在“课堂提问”区。
并与全班同学分享。
)
提示:(1)美国是总统共和制,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政府(内阁)要听命于总统。
同时,美国政治的分权制衡原则使得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
(2)英国是责任内阁制,英国内阁是议会选举中的多数党上台组阁,一般来说,议会对内阁的牵制作用非常有限,内阁掌握实际的行政权力,首相是内阁中的最高行政首长,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所以英国首相必须与内阁成员密切配合。
●课堂小结
在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由于国情的差异,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民主制度。
例如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形式上就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君主立宪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制。
成为以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样本。
●学习感言
请同学们在本课的“学习感言”处,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学习本课的感想或启示。
八、知识体系:
九、课后作业:
课本P41“自我测评”的第2 题,《世纪金榜》的第1-13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