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合集下载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名师精讲课件(部编版)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名师精讲课件(部编版)

重点人物形象分析
课堂总结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 ——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 明的意象。
——聂华苓 ●一个诗人,始终渴求着写作,坚持着写作,这一点,深深地感动 着同为写作者的我这样一个晚辈,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文学 至死不渝的热爱。
——铁凝
他就是——艾青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艾青及他的代表作《艾青诗选》。
学习目标
●1.了解形成艾青两个创作高峰的时代背景,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2.了解作者及作品,把握诗人的爱国者形象。 ●3.通过阅读整本诗集,从意象、语言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赏析艾青诗歌的 特点。 ●4.指导学生阅读《艾青诗选》,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5.学习如何读诗。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 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 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 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这一时期的诗歌以爱国为主旋律。
创作背景
抗战时期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短诗集有 《北方》《献给乡村的诗》《旷野》《黎明的通知》等。其代表作有《火把》、 《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二)创作背景(20世纪70年代)
走进作者
题目解说
这是一部诗集。艾青是作者的名字,“诗”交 代了本书所包含的作品的体裁。“选”表明仅是 选取了作者20世纪30年代——70年代的代表性诗 歌。其中,30年代选取33首诗歌;40年代选取17 首诗歌,50年代选取了12首诗歌;70年代选取了 25首诗歌。共计87首诗歌。
创作背景
艾青的诗歌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其创作背景不同。 (一)创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一)《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课件

“太阳”与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则表现了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 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又如他的长诗《火把》《向 太阳》,借索求火把、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 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 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 参差里呈现出某种统一。 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艾青诗作,说说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既可以就 诗作总体的写法发表议论,也可以就某一局部或某句诗谈谈你的观点。
专题三:举办诗歌朗诵会
艾青的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也较少生硬的欧化句子,其语言朴素生动,富有生 命力。他擅长使用散文化的诗句,不拘泥于诗歌形式,很少注意韵脚的限制和字 数的整齐,却具有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非常适合朗诵。每位同学准备好自 己选择的艾青诗作,预先做好朗诵准备,揣摩技巧方法,读出感情和节奏,在小 组内朗诵,也可以每组录制一两段朗诵录音,上传到班级群中分享。
基本沿袭延安时期的创作风格,既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
有歌颂新时代和主旋律的作品,也 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 《新的年代冒着风雪来了》
五十年代 有具有象征和哲理意味的咏物诗, 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 《礁石》
同时国际题材的诗作也逐渐增多。 洋......——《礁石》
《写在彩色纸条上的诗》
依旧以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 认识没有地平线/地平线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课件

• 又如《黎明的通知》。
• 1942年初,诗人从重庆奔赴延安,他以敏感的眼光看到了 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曙光,于是创造了“黎明”的意象,并赋予 它全新的意义。整首诗以“黎明”和诗人对话的口吻展开,诗 中的“我”是“黎明”,“你”是诗人,“他们”则是渴求光 明的人们。
• 全诗大量运用排比,反复铺陈,洋溢着一种必胜的豪情。
镜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 人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已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这是象征性极强的咏物诗。诗中把镜子 真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物理特征拟人化为: “它最爱真实/绝不隐瞒缺点”,它具有 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其中隐喻有诗人说真 话,爱真实,求真理的高贵品质。
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
•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也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 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 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 造成一种新的统一。如《大堰河――我的保 姆》。
形式看诗
• 读诗,要透过诗歌中的形象, 理解诗歌的深层内涵,如余光中 的《乡愁》选择了邮票、船票等 意象,赋予了它们相思的内涵。
➢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 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 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
➢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 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 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名著导读(一):
《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
艾青简介
艾青(1910年03月 27日—1996年05月05 日)原名蒋海澄,号 海澄,曾用笔名莪伽、 克阿、林壁等,浙江 省金华人。中国现代 诗人。被认为是中国 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 一。

《艾青诗选》教学设计

《艾青诗选》教学设计

《艾青诗选》教学设计《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设计【研究目标】1、阅读课内诗歌,明确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5个);2、重点探讨诗歌阅读“知背景、抓意象、悟情感”方法的理解运用;3、牛刀小试,即兴创作诗歌,并能说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研究重难点】重点:1、阅读课内诗歌,明确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5个);难点:1、重点探讨诗歌阅读“知背景、抓意象、悟情感”方法的理解运用;2、牛刀小试,即兴创作诗歌,并能说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目标达成评价】1、完成课堂活动一:读诗歌、知方法——(检测研究目标1)2、完成课堂活动二:知背景、抓意象、悟情感——(检测研究目标2)3、完成课堂活动三:试牛刀、写小诗——(检测研究目标3)【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高: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还有诗和远方.卞支林《艾青诗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徐志摩《断章》:我轻轻的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告别西天的云。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他是个大形象。

——牛汉二、读诗歌、知方法读课内诗歌《我爱这土地》,明确读诗歌的方法首先,大家看看这首诗和我们学的古诗有什么区别呢?语言白话、句子长短不一、字数不相等、形式自由……请再次用心感受这首诗。

诗人如何表达他的感情?这首诗写于1938年11月。

******战争开始后,中国正处于国家衰亡、民族危亡的关头。

诗人把自己变成了一只鸟,在诗中捕捉到了“鸟”、“河”、“风”、“土地”等意象,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祖国深深的爱。

所以在读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背景,把握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好了,现在来整理一下。

现代诗应该怎么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注意诗歌表现形式2、品味诗歌语言3.把握诗意的意象。

4、体味诗歌情感5.体验诗歌的理性之美。

三、知背景、抓意象、悟情感请大家用我们刚刚学到的读现代诗歌的方法,自由朗读诗歌《煤的对话》,通过了解背景,抓取意象,去理解诗人当时的丰富情感!诗人艾青的诗歌创作总共有两个高峰期,其中第一个高峰期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诗歌,满怀诗人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课件

四、举办诗歌朗诵会
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朗诵前要预先练 习准备,讲究技巧方法,读出情味与韵律。
朗诵示范: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此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 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 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经受 刀砍浪打的礁石,依旧微小地面对海洋、历经磨难的斗 士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 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这种存在,既可以是一 个人,也可以是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 《新月集》《文明的危机》等。
经典诗句:
➢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 去群星了。
➢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 伟大的时候。
➢ 麻雀看见孔雀负担着它的翎尾,替它担忧。 ➢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 瞬刻的喧声,讥笑着永恒的音乐。
鱼化石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理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离开了运动,
鳞和鳍都完整, 就没有生命。
却不能动弹;
活着就要斗争,
你绝对的静止, 在斗争中前进,
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
大形象。
——牛汉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 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芩
一、认识作者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 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 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 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 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大堰河》 《北方》《向太阳》《归来的 歌》,长篇小说《绿洲笔记》等。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
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驱逐黑暗、 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 与火把的歌手
这一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 “光明”,诗歌以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 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成 为自由体诗的代表
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 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作者简介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讲义910年 出生于浙江金华五岁以前被寄养在一个贫苦农家。18岁 考入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第二年留学法国,两年后回 国。因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在监
狱中,他开始“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 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 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思念。 这首诗发表时第一次署名“艾青”,是他的成名 作。
专题一: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如土地
“太阳”“手推车”“鱼化石”“礁石”等。选择一个你最有感触
的一两个意象,体会它们蕴含的感情,领会其中丰富的思想文化内
专 题
涵。
探 专题二: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艾青诗作说说
究 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
专题三:举办诗歌朗诵会准备好自己选择的艾青诗作预先做好
的同时,又进行理性而深刻的思考。诗人善于运用象征手法, 融入自己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了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
伤,含蓄而优美。
3.富有哲理。《飞鸟集》就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格
言诗集,每首诗都不长,短的仅一两行,长的也不过三四行。
如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绿草求她地上的伴侣
/树木求他天空的寂寞”。这些诗人刹那间的思想和情感的闪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名师教案)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 如何读诗(名师教案)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及现代诗歌的风格特点,能深情地朗诵诗歌。

2.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3.体味诗人深沉的感情,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2.了解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意象。

3.掌握现代诗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在现代诗歌史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被称作是“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也有人评价他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大形象。

很多人都会背他的这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是谁呢?(生回答:艾青)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艾青,走进《艾青诗选》,走进那个年代。

二、知人论世识背景《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我们想客观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去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怎么能行呢?所以阅读一本著作,我们首先得去了解它的作者及其时代。

同学们,你们对艾青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哪些了解?谁先来说说?(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一)生平经历课件出示: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1929年赴法国巴黎学习时,接触到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回国,同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艺术社”,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2年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三年后经保释出狱。

1936年至1945年辗转各地,先后到武汉、临汾、西安、桂林、重庆、延安等地从事文艺工作。

1949年10月起,任《人民文学》副主编。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之后创作几乎停止。

1979年平反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二)作品梳理课件出示:(三)作品风格课件出示: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九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名著导读 《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一、走近作者 1. 艾青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原名 蒋正 涵 ,号 海澄 ,浙江金华人。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 的笔名发表长诗《 大堰河——我的保姆 》,感情诚挚, 诗风清新,轰动诗坛。20 世纪 30 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 的第一个高峰,这时期诗作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 上 》《 北方 》《 黎明的通知 》等,这一时期艾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它”指的是 太阳 。本诗蕴含着诗人艾 青对 光明 的向往和追求。
3. 阅读艾青的诗歌《礁石》,回答下面的问题。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 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 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③《礁石》
④《光的赞歌》
二、赏读诗作 1. (中考·百色)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 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 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荆棘 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 后,/在你把夫儿们的村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 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青的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土地 ”和“ 太 阳 ”;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 1978 年以后,这 时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 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如《 鱼化石 》《 镜子 》 及长诗《 光的赞歌 》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 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
画线诗句表现了礁石怎样的精神? 画线诗句赋予礁石以生命,使之人格化,将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
时代背景
意象词,
抒情句,
陌生化语言
赏析诗歌
《》阅读卡片
主题
时代背景
意象词,
抒情句,
陌生化语言
赏析诗歌
《》阅读卡片
主题
时代背景
意象词,
抒情句,
陌生化语言
赏析诗歌
《艾青诗选》阅读指导课练习资料
《艾青诗选》主题:
(1)早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①对祖国(土地)的爱,
②对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对抗争者的歌颂。
④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2)新中国成立后 :
①对人生的思考
②对历史的评价
《我爱这土地》阅读卡片
主题
时代背景
意象词,
抒情句,
陌生化语言
赏析诗歌
《礁石》阅读卡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