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句子角度
赏析句子的角度

赏析句子的角度
赏析句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结构和语法角度:分析句子的句型、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等。
可以观察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并列、从句、倒装等特点,以及运用了
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
2.语义和表达角度:探讨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信息传递和修饰手法。
分析句子中的词语意义、词性、搭配关系,以及句子所要表达的
主题、情感、观点等。
也可以关注句子中的修饰词、描写方法和比较
手法等。
3.文学和艺术角度:从文学和艺术的角度欣赏句子的美感和艺术性。
探究句子中的意象、隐喻、意境等美学元素,以及节奏、韵律和
韵味等音乐性表现。
这个角度注重句子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审美效果。
这些角度可以互相结合,综合分析一句句子,深入探讨其内涵和
形式,从中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和表达的艺术性。
如何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句

第三:从句式特点来看一些特殊 句式的表达效果。
四种句式的特点:短句:节奏紧凑,表 意简洁、明快有力;长句:节奏舒缓, 表意严密、逻辑性强,整句:形式整齐, 气势贯通,音节和谐;散句:灵活自然以从两方面
来进行,一是结构上,二是内 容上。
一、结构方面:结构方面的作用可以
根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确定
1、在开篇或者段首,那么它的作用就是总领 全文,引出下文,开门见山,开篇点题,领 起下文等;
2、如果在中间,那应该是过渡,承上启下, 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等;
3、如果在末尾,就应当是总结全文,呼应开 学,首尾呼应,点明文章主旨,揭示文章中 心,升华情感,深化中心等。
二、内容方面:主要可以 从修辞、描写方法或角度、 句式特点等三个方面来归 纳
第一:从修辞方面入手,分析 句子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 借代、排比、对偶、夸张、对比、 反问、设问、反语、双关等
第二:从描写角度或方法去分 析句子的表达作用。
描写可以分为:环境描写,人 物描写。环境描写又可分为自 然环境即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 描写。
不同角度的句子赏析

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的特点,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气势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表达了作者。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如何赏析句子(精选11篇)

如何赏析句子〔精选11篇〕篇1:赏析句子赏析赏析是鉴赏的一个过程,是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历、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赏析句子的方法1、它的修辞手法,2、对整个文章或者是情节的作用,3、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什么样的精神,4、它提醒的道理或给人的启示5、它在文章构造中的作用6、句式特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p例句赏析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顺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例句3:“森林是宏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巩固的墙。
”赏析: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可以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欢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大方地抚爱它们。
”赏析: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赏析句子]篇2:赏析句子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张爱玲《秋雨》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写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赏析:该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停在树枝上的小鸟比作树叶,将鸟鸣比作音符,将老槐树比作一首歌,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冬天老槐树的热闹、充满活力的景象.句子: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商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突然直驰,像惊狂了的精灵,扯天扯地地疾走,突然慌乱,四面八方地乱卷,像不知怎么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突然横扫,乘其不备地袭击着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树枝,吹掀了屋瓦,撞断了电线赏析: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风比作“惊狂了的精灵”、“不知怎么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唱着、叫着、吼着”是拟人的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狂风肆虐的情形,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如何赏析句子

如何赏析句子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
正确理解句意,有助于文意的把握,有助于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
因此,新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
那么,赏析句子的角度有哪些呢?考卷中对语言赏析类试题的提示,可以归纳为:看语言表达,看内容情感,看写作方法等,且都必须说明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
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乱,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句子赏析的角度方法

句子赏析的角度方法常见的修辞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1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物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
感情。
2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强调了。
物的。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3拟人的作用:赋予。
以人的动作情感,生动形象写出了。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4对比的作用:通过。
与。
相比,突出了。
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21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4 诗歌句子赏析的角度及赏析示例

以乐景写哀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但由于词人此刻已是阶下囚,良辰美景,恰恰反衬出词人心中的家国之痛。
以乐景写乐情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策马奔腾在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一天的时间就把长安城的美景看完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
以哀景写哀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太阳快要落山了,极度思乡的游子还流浪在外边。以“夕阳”烘托出游子内心的悲凉。
以小见大
利用小角度、小场面、小事件,来表现大主题和大道理,给人生动可感的形象。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以“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从反面落笔,假设周瑜的失败及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需要某种机遇,借史实表达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气。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通过“花落”“燕归”等自然景象变化的不可阻挡来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指将感情融入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之中,借对它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情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在外,看到归雁南飞的悲凉之景,勾起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托物言志:通过对事物的描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反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运用叠字,不见一个“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
2.表现手法角度:
表现手法
含义/种类
举例
具体分析
虚实相生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前两句写早春的新柳黄黄的叶子冲寒而出,是眼前的实景,是实写。后两句写想象中长安百花似锦,看花人络绎不绝的场面是虚景,虚景与实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
什么是赏析句子

什么是赏析句子
首先,赏析句子需要从语言的角度进行分析。
每个句子都是由词语组成的,而
词语又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因此,在赏析句子时,我们需要关注句子中的词语选择、搭配和运用。
例如,我们可以分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修辞格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从而揭示出句子所蕴含的丰富意蕴。
通过对句子语言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次,赏析句子需要从文学的角度进行解读。
文学作品是艺术家用语言表达思
想情感的载体,而句子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单元。
因此,赏析句子也就是赏析文学作品的微观视角。
我们可以从句子中挖掘出作者的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和艺术追求,进而揭示出作品的深层内涵。
通过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价值,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此外,赏析句子还需要从逻辑的角度进行推理。
句子是思想的表达,是作者思
维的逻辑呈现。
因此,赏析句子也就是赏析作者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逻辑关系、表达方式和推理过程,来揭示作者的思维脉络和论证思路。
通过对句子逻辑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从而深入领会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
综上所述,赏析句子是一项需要细致入微的工作,它涉及语言、文学和逻辑等
多个方面。
通过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句子的赏析,不断提升自己的赏析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赏析的切入点
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
(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
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1)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把。
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物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
感情。
(2)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强调了。
物的。
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3)拟人的作用:赋予。
以人的动作(情感),生动形象写出了。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4)对比的作用:通过。
与。
相比,突出了。
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的。
之情。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2)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二)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
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
可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
1.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
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描写句往往对表现人物性格
起烘托渲染作用。
2.从表现(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
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二、多角度赏析句子
同一个句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赏析。
只要找准一个切入点,从某一个角度去赏析即可。
每个句子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有的饱含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因此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落脚点却在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
总结:
在做赏析之前,不妨先回归原位,理解分析: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之后,再组织语言,按照一般表述格式陈述:
写什么:写出了(内容)或(对象)的(特征);
怎么写: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摘录)等词语,(对偶句,倒装等)句式,
理解句子含义;
为什么写:原文意识主题意识
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