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赏析句子的方法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如何赏析句子

描写人物的方法
•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 好处:生动形象具体。
练习:赏析下面的句子。
• 1、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济南的冬天》) •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沁园春·雪》) • 3、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 读:如何赏析句子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一、常见的题型:
• 1、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赏析。 • 2、赏析句子。 • 3、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加以赏析。(找句子的时候要注意,找一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或者
运用了写作手法,或者是一些特殊句式,结构上起一定作用的句子,也可以是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句子)
• 2、对句子的赏析。
• 基本的答题格式:
• 此句运用了……(语言表达形式: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了……(内容),用这种形式表 达这个内容带来……(艺术效果)
三、句子赏析的切入点: •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 赏析方法: • ⑴找修辞(注意找全,大多运用比喻和拟人) • ⑵找出表达效果:……写出了……(内容) • ⑶表现了/赞美了…… • 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 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 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 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
3、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⑴人物描写 赏析指导: ①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分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八个比较角度,四个答题步骤)-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语言文字运用(全国通用)

比较人称使用
第一人称的真实感,第二人称的亲切感,第三人称的客观性、自由度 。
①第一人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 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 ②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 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 ③第三人称——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客观公正。
【2022年高考江浙卷】现代文阅读:《逛》作者:和军校 观音镇是真的好,那么宽的路,那么多的人,那么多好吃好喝好穿的。 这里,就他一个采油工,一个单站,好大一座山,一口油井,一节列车式铁皮 房,住着敦厚一个看井人,四野茫茫,遥无人迹,比他们的泔河村还荒凉。
★★13. 赏析小说画线的两处描写及两者对比所构成的艺术效果。(6分)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原句: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 改句: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 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分)
【参考答案1】原句中的“舞着,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都用“着” 字短语来表示动作的延续,比改句更生动形象,突出了画面的动态美。原句五 个“着”字短语构成排比,句式整产,音韵和谐,读来比改句更节奏明快、朗 朗上口。 【参考答案2】①改句用“正”替代原句“着”,表示仙鹤正在进行的动作, 且都用两个音节的词表达仙鹤的动作;②在音韵上,不及原句排比短句的节奏 感好,也不及原句句尾字音相同朗朗上口,和谐优美;③用词结构单一,不及 原句有参差,更鲜活;④在情感表达上,不及原句能表现“我”的赞叹入迷。
改句多会删去、压缩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对原句的分析可以从这些省去的词语入 手,分析词语的内涵以及其所起到的表达效果。词语有动词、形容词、关联词等 。不同词语,不同对待,不同分析。 ①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 ②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 情感。 ③运用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④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⑤名词罗列,从而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 特写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⑥四字短语等。如连用四字短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古诗句子赏析题的答题方法

出纳人事综合岗岗位职责
出纳人事综合岗岗位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位,主要是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人事管理、综合事务等方面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下面是一份出纳人事综合岗的岗位职责:
一、财务管理工作
1.负责公司的日常收支管理,包括收入、支出、报账、报表等方面的处理,确保财务账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根据公司的财务政策和应急预案制定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财务管理的透明和规范。
3.协助部门经理制定年度预算计划,并监督和管理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
4.定期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报告,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为公司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人事管理工作
1.制定并完善公司的人事管理规程,包括员工招聘、入离职、薪酬福利、绩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2.对公司员工的人员档案进行管理,记录员工的基本信息、职业资格、工作经历、薪酬情况等信息。
3.负责公司的招聘工作,包括岗位需求分析、岗位描述、招聘广告发布、面试安排等方面的工作。
4.负责公司的薪酬管理和福利待遇的设计和管理,包括薪酬制度、奖金制度、补贴制度、保险福利等方面。
三、综合事务工作
1.管理公司的日常行政工作,包括办公设备、车辆、场地、材料等方面的管理和维护。
2.负责公司的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文件的存档、归档、检索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3.负责公司的对外联系和协调工作,包括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政府部门等方面的联络和协调。
以上是一份出纳人事综合岗的岗位职责,这种职位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要求综合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较强。
赏析句子(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的作用)

(二)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P366)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 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参考答案:通过对收割小麦的动作描写,“蹲下”“单膝跪下”这两个带
有递进关系的动作,充分表现了“我”对小麦虔诚的“感念”与“致敬”。
答题格式: 人物描写作用:对人物的××描写,突出表现了人物的 ××特点,深化了××的主题。
(1)我的讲台上堆满了书,如小山一般,都是孩子们捐的。
比喻的修 辞手法
.赏析句子修辞 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比喻能使意思明白浅显,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特 点;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印象鲜明;反语能显示语言幽默风趣。 答题格式:①运用了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达 了……。
山岚里的希望阳光
文章主旨:“我”给“穷乡僻壤”的小山村的孩子们送捐的书时, 一个小男孩发现了书中的一百无钱,在他的校长多次阻止下, 孩子、诚实和纯真的可贵品质,突显了人性的光辉,如山 岚里的希望阳光,给人希望和温暖。
1.文中画线的两句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品味语言)
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把……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表达了……;
(二)麦与镰的季节 专题训练P366
3. 根据语境,赏析下列句子。(3分)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麦子当人来写,生动形象地描 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情态。表达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讲台上堆满的书,比喻
成小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充分表现了
记叙文阅读 (一)世界还很年轻(专题训练P360)
2.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3分) (1)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 的毯子。(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赏析句子的答题技巧

赏析句子的答题技巧1、第一种答题步骤是:修辞手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
中考常考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和排比这三种,但是对偶、反问、反复、对比、夸张等偶尔也会考查到。
正常情况下,修辞至少有一种,作者的情感有的句子包含有,有的没有,这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别。
这类答题步骤主要适用于写景物的记叙文。
例如:赏析“江南杉瘦削的外形,看似柔弱,实则坚挺,高高大大,孔武有力。
”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答案:运用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江南杉看似柔弱,实则坚挺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江南杉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2、第二种答题步骤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
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除以上五种之外,还有蕴含其中的细节描写。
这类答题步骤主要适用于写人的记叙文。
例如:赏析“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子剪掉,睁着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等待栀子花开。
”这句话的语言特色。
答案:动作描写,运用“看”、“瞧”、“盯”等一系列的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专注、仔细的情形,表达了母亲期盼栀子花开的急切心情。
3、第三种答题答题步骤是:动词+句子内容+(作者情感)。
这种情况是句子既没有修辞手法,又没有刻画人物的方法,或者是文章指定要分析加点的词语。
例如:说说下列粗体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奶奶把五花肉煨好,把江米泡好,把粽叶一叶叶挑好,用剪刀沿尖剪齐,也泡在清水里,红的红,白的白,绿的绿,还没包,光看颜色就那样好看。
答案:“煨”、“泡”、“挑”、“剪”等动词表现了奶奶打理包粽子材料时的细致而有条理;“红的红,白的白,绿的绿”三个描写颜色的词语,不仅给人视觉的美感,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
学生五年级赏析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

学生五年级赏析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体会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感受其表达效果一、赏析句子、词语作答技巧: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比如描写方法(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写作手法(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XXX.XXX老师教你学例1:请赏析“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的表达效果?——《春》第一步:判定修辞句第二步:考虑运用了什么修辞和作用?赏析: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雨的细密、轻盈、闪烁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XXX的喜爱之情。
技巧:表述格式:运用了xx(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内容),表达了xx(情感、效果)。
练一练:请赏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的表达效果?《济南的冬天》答:A.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比方修辞手法的答题模板指出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修辞本身的作用内容和情感上的作用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某事物的某特点,表达了人物本身或者作者的什么情感拟人修辞手法的答题模板指出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具体化修辞本身的作用内容和情感上的作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当成人来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某事物的某特性,表达了人物本身或者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文章的作用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模板:强调了+对象+特征夸张:突出(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使(什么)的特征更加鲜明,更让人印象深刻。
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

赏析句子的答题格式篇一:句子赏析答题公式语言赏析类阅读题是指对阅读文段的语言进行赏析、品位的试题,这是期末考试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几乎每年必考。
词句赏析品味题的答题基本上从修辞和字词角度切入,答案的政府机构形式可以采用“说出修辞名称(找出关键字词),点出修辞内容(点出字词内容),说出修辞作用(说出字词作用)”。
题目:“手上满是裂痕,西风起了,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一句视角独特,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
该题没有答题的限制,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比如从修辞的角度来答题。
从“裂痕张开红红的小嘴”可以发现本句用了比喻,把“妈妈手上的裂痕”比作“张开的红红的小嘴”,张开的小嘴写出了奶奶手上读到裂痕之深,红红的写出了裂痕形状。
因此答案就可这样上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外婆手上的裂痕比作“张开红红的小嘴”,个人风格地写出裂痕音乐性的形状和开裂的程度,表达了妈妈艰辛付出代价。
此外,本题也可以从“字词”的角度切入。
首先要寻找超链接词,其中较有震撼力的词语有“满是”“张开”“红红的”,“满是”表现出裂痕之多,“张开”表现了裂痕之深“红红的小嘴”表现了裂痕的形状。
按照结论的组织形式,便可以产生如下答案:本句用了“满是”、“张开”、“红红的”、“小嘴”等词语准确描述了妹妹手上裂痕的多和开裂的样子,表现了妈妈的艰辛付出。
从字词的角度切入回答问题不如从修辞角度切入那么,学生根据句子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字词,一般而言,选择形容词、动词、叠词、量词、名句或四字短语居多。
比如2021浙江中考题目中有一题要求学生赏析“我一马当先,跃入胡杨林”。
学生只要抓住成语“一马当先”和动词“跃”便可以轻易写出解决办法:句中的“一马当先”、“跃”等词语表现了作者急于心理素质走近胡杨、体味胡杨的心情。
对于语言赏析题,只要能根据上述的答题方式定能做到答题,避免失分。
不过,在具体赏析修辞或关键字词的作用时,一定要认真结合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具体分析,决不能完全套用公式。
初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常见题型与答题方法

参考格式:本句从而表现了 x x 之情(或特点等)。
②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 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 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 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 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朱自清《绿》-梅雨潭) 本句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梅雨潭
2
赏析句子的常见题型
1:请简要赏析文中某某句。 2:某某句写得妙吗,妙在何处? 3:谈谈你对文中某某句子的理解? 4:某某句子对表达感情有何作用? “” 5:某某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6:某某句子有何作用? ......
3
赏析句子的切入角度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的
描写方法的角度 说明方法的角度的角 表达方法的角度 子 关键词语的角度
绿的浓淡适宜、明暗适中的特点,进一步表达 了作者对梅雨潭绿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12
参考格式:本句采用了 x x 修辞手法, x x 地描写了 x x 情 状(或特点等),从而表现了 x x 之情(或特点等)。
③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 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 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 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 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 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4
例题分析
结合语境,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 语句。
它既不像苍松那样喜欢站在山头炫耀, 也不像垂柳那样爱好偎依湖畔弄情。
(白桦林)
5
例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赏析句子的方法第一篇赏析句子的方法:诗歌句子赏析方法篇一 : 句子赏析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⑴示例:“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 一个“悬”字将星星挂在空中而无所依绊的情态生动地描写出来;“半明半昧” 写出了海上看到的繁星有一些光亮,却又有些昏暗,这柔和的光亮使人产生亲近之感,让人仿佛渐渐地陶醉其中,油然而生喜爱之情。
⑵词语赏析步骤:①、从句子中找出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四字词语;②、具体分析这些词语分别体现了人或事物的什么特点或状(情)态,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⑶练习:①、赏析动词: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答案:“扫、露、支、撒、系、牵、看、啄、走、拉、罩”这几个动词,准确生动而又极有层次地写出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孩子们捕鸟时紧张等待、充满希望及小心谨慎的情景。
②、赏析形容词“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如果把名词前面的形容词抽掉,效果会有何不同?答案:如果把“碧绿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红的、肥胖的、轻捷的”这些形容词抽掉,就使事物缺少了色彩、形状和神态,就没有原文生动、形象、具体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第一类:比喻句⑴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使语言生动形象,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独特感受。
⑵示例:“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本句把“无数的星星”(本体)比喻成“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到的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富有情趣。
⑶比喻句赏析格式:本句把“______ ” (本体)比喻成“______ ”(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______的特点,(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6)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7)设问的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修辞方法表达效果关键词: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夸张、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排比整齐、增强气势、强烈抒发感情反问加强语气反复强调、强烈抒发感情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设问引起思考、制造悬念对偶、顶针、互文整齐美、回环美、音乐美第二类:拟人句⑴拟人是把物当成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等。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⑵示例:“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星星以人的动作(说话)、神态(霎眼)。
这样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模糊的眼睛中群星闪烁的景象,及“我”与星星的知心、伙伴之情,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⑷练习:赏析下面句子春天,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答案: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 赋予了树们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百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富有情趣。
也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春色的热爱。
第三类:排比句⑴排比:用一连串内容相关、结构类似的句子来表示强调和一层层的深入。
排比的作用:见后面。
⑵示例:“因此,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
”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做好一件事必须具备的要求,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⑶排比句赏析格式: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事、物)的,增强语言气势,深化主题,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1、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1)比喻的作用是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的作用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的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2、修辞方法的赏析步骤:⑴回归原位,理解分析:怎么写、写什么、为什么写⑵组织语言,一般表述格式:运用了(修辞、描写角度),写出了(内容),表达了(作用、效果)。
3、赏析格式归纳:⑴怎么写:A、运用了()的修辞手法,B、运用了()描写,C、(摘录)等词语,D、(对句、倒装等)句式,E、词语的感情色彩或语言风格⑵写什么:写出了(内容)或(对象)的(特征);⑶为什么写: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注:A、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设问B、外貌动作心理神态语言环境侧面C、语言风格如:朴实无华、含蓄隽永、诙谐幽默、清新明快、亲切感人篇二 : 如何赏析句子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
正确理解句意,有助于文意的把握,有助于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的理解。
因此,新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
那么,赏析句子的角度有哪些呢?考卷中对语言赏析类试题的提示,可以归纳为:看语言表达,看内容情感,看写作方法等,且都必须说明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
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一)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3.2022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B.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
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
例句5:“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邹韬奋《我的母亲》)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C.结尾句:对上文的概括或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思考余味无穷。
例句6:“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
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曲志红朱冬菊李斌《袁隆平的“寻梦园”》)赏析:用袁隆平美好的梦结尾,不仅能使文章篇末点题;也进一步突出袁隆平一生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梦”(理想),并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更远大的理想的精神。
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
注意点:赏析要建立在整体感知阅读的基础上,不是摘字择句,断章取意,脱离文本,而是要充分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联系人物形象,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来品评。
(2)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
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句7:“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
”赏析:这是一个过渡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
例句8: 2022江西省中考阅读题《年的召唤》中的题目(第19题):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
赏析:我们在思考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时,应把思考角度明确为“这句话在结构上和主题上各有何作用?”结构上与题目相照应,也就是点题;主题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故乡对亲人的爱。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9: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春》)赏析:“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例句10: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老舍《济南的冬天》赏析:能换别的近义词吗?如“堆”,不能,因为是小雪,用“堆”不贴切,“顶”写出了小雪后小树特有的意蕴,轻巧灵动,一如后面的比喻,“像日本看护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