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学案的答案共17页
名校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二答案2020

名校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二答案20201、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忙”,也可以说“拜托您了”。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拿来主义》一文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此文采用先破后立的论证,在反对和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过程中确立了拿来主义的观点。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修辞手法选择:登封台让你想象帝王拜山的盛况。
[单选题] *拟人比喻未用修辞(正确答案)夸张5、1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的“楼阁”仅指立于山脊的我的小屋。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细腻(nì)硝烟(xiāo)凫水(niǎo)B、撅着嘴(juē)打点(dian)脱缰(jiāng)(正确答案)C、菱角(líng)虾篓(lǒu)苇眉(wéi)D、吮指头(sǔn)嘱咐(zhǔ)白洋淀(diàn)7、1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8.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为提高全民阅读水平,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社会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B.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奔赴在冬奥会赛场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
C.这两位演员临时合作却配合得“天衣无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正确答案)D.在祖国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勇于接受一切挑战。
9、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冠冕miǎn脑髓suǐ吝啬lìB、自诩xǔ蹩进bié鱼鳍qí(正确答案)C、国粹cù譬如pì磕头kēD、孱头càn 摩登mó给予gěi10、1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被公认为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高中语文人教版版必修一学案:第二单元 第5课 荆轲刺秦王 含答案

现就是内容,他挥刀拼杀就是风骨的展现,他宁死不屈就是庄严的宣告,致壮士于死地的刀斧,又怎是仅仅砍在他自己身上的呢?斯人已逝,浩气长存!我真挚地怀念荆轲。
一、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
2.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3.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作者连线目录学之祖——刘向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
西汉著名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其中有不少生动的寓言传说,发人深省。
三、背景探寻强秦攻燕地,荆轲刺秦王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赵,杀掉赵葱,遂克邯郸,虏赵王迁。
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
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轲 自 知 事 不 就,倚 柱 而笑,箕 踞荆轲自己知道事情已不能成功,靠着柱子大笑,两腿张开,以 骂曰:“事 所以不 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像簸箕一样坐着骂道:“事情不能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必得 约契 以 报太子也。
”强迫你订立盟约来回报太子。
”⎣⎢⎡ 就:成功。
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
这是一种错误!左右 既 前, 斩 荆轲。
秦王 目 眩 良久。
侍卫大臣们拥上前来,杀死荆轲。
秦王头昏眼花了好久。
错误!一、合作探究1.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樊於期的反应;在樊将军急于知道有什么办法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计划,征询意见。
高一语文《与妻书》学案含答案

《与妻书》学案一、课文内容理解。
1.“汝忆否”的作用是什么?2.选文回忆了几件事?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3.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又恐汝不察吾衷”中“吾衷”指什么?5.“司马春衫”的意思是什么?6.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又为什么说“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这能否说明作者有迷信思想?7.读了选文后,相信你肯定会被感动的。
把你的感受写出来,不少于50个字。
(3分)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谓.吾忍舍汝而死2.即.此爱汝一念3.使吾勇于就.死也4.吾充.吾爱汝之心5.虽不谓.吾言为是.6.而亦无词相.答7.必不能禁.失吾之悲8.适.冬之望日..前后9.窗外疏梅筛.月影10.第.以今日事势观之11.则较.死为苦也12.使之肖.我13.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14.吾灵尚依依旁.汝也15.所以为汝体.者唯恐未尽.16.汝幸而偶.我17.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18.当尽.吾意为三、词类活用。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不能竟书..而欲搁笔3.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4.汝泣.告我5.瓜.分之日可以死6.卒不忍独善.其身7.汝幸而偶.我8.当尽.吾意为幸9.意洞手.书10.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五、指出下列句式使用了何种文言句式。
1、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2、何情不诉3、何事不语4、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六、翻译下列句子。
1、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2、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3、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4、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5、卒不忍独善其身。
6、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7、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七、阅读思考。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理与汝幸双健。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学案(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创新学案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红烛/闻一多*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任务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提升语言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能够准确、生动地朗诵诗歌,传达诗歌情感。
2.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探讨诗歌所表达的青春主题,深化对青春的思考。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和形式美。
进行诗歌创作,展现审美创造力。
4.了解不同诗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体悟作品中蕴含的青春价值。
【预习学案】资料卡片现代诗歌意象本课中的四首诗歌都大量运用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如《致云雀》中的“似银色星光的利箭"明月”“清辉"霓虹似的彩霞”等,这些意象都对表达诗人情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地鉴赏诗歌意象是读懂诗歌的重要方法之一。
要真正走进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第一是要读,其次是要品,尤其是品味诗歌的意象,因为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寄托情感的载体,是品味诗歌情感的钥匙。
品味意象,一要落实诗中的语言,分析思考;二要结合意象本身的特点展开联想;三要分析意象,品味意境,即理解诗中意象的特点及意象传达的基本情绪。
1、比喻性意象比喻是诗歌最基本的表现方法之一。
比喻的主要任务是使诗歌作品形象化。
在诗歌中,用作比喻的意象可称之为比喻性意象。
比喻有明喻、暗喻之别。
明喻要求本体、喻体都在诗中出现,并在两者之间加上“如"似”“若"像”“仿佛"一类表示比喻的词语。
在明喻中,本体与喻体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两者不是等同关系。
2、象征性意象象征是指借助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现代诗歌中的象征性意象可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意蕴,例如:“太阳是光明的象征,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豺狼是残忍的象征,羊是温顺的象征,孔雀是骄傲的象征,玫瑰是美丽的象征,百合花是纯洁的象征……”现代诗中,同一个意象在不同诗篇中的象征性可以是不同的。
高一语文学案答案必修3

高一语文学案答案必修3高一语文学案答案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活动】一、预习检查1 A组:盥手guàn懵懂mtng惫懒bai内帏w?i憨顽hün姊妹zǐ翠幄w?宫绦tüo厢庑wǔ宸翰ch?n纨绔wánkù发髻jìB组:阜盛fù船埠bù贾赦sha敕造chì呜咽ya咽喉yün梦魇yǎn两靥ya插屏píng敛声屏气bǐng忖度cǔn拊掌fú戏谑xua虐待n?a谙达ün万马齐喑y?n瞋视chyn缜密zhtn2.嫡亲锋镝甬路始作俑者蘖枝孽根祸胎瞋视嗔怪雕梁画栋黄粱美梦品茗墓志铭3.(1)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2)丹唇未启笑先闻(3)色如春晓之花(4)哪管世人诽谤(5)病如西子胜三分三、阅读理解1.王熙凤:精明能干、机变逢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贾宝玉:率真任性,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叛逆性格。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林黛玉:美貌多情、体弱多病、谨小慎微(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2.从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等方面描写了贾府的环境。
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依赖朝廷,鱼肉和盘剥百姓。
这为写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提供了典型环境,也与小说后面写贾府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
四、分析综合1.暗示她的地位之特殊,她的贪婪与俗气,以及爱好张扬的个性。
2.思想上的男女平等意识,贵族阶级的叛逆性格。
3.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细心、多虑、自尊。
比如:(1)在邢夫人处。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了,她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高一语文学案答案必修3

高一语文学案答案必修3第一单元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活动】一、预习检查组:盥手guàn懵懂měng惫懒bèi内帏wéi憨顽hān姊妹zǐ翠幄wò宫绦tāo厢庑wǔ宸翰chén纨绔wánkù发髻jìB组:阜盛fù船埠bù贾赦shè敕造chì呜咽yè咽喉yān梦魇yǎn两靥yè插屏píng敛声屏气bǐng忖度cǔn拊掌fú戏谑xuè虐待nüè谙达ān万马齐喑yīn瞋视chēn缜密zhěn2.嫡亲锋镝甬路始作俑者蘖枝孽根祸胎瞋视嗔怪雕梁画栋黄粱美梦品茗墓志铭3.(1)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2)丹唇未启笑先闻(3)色如春晓之花(4)哪管世人诽谤(5)病如西子胜三分三、阅读理解1.王熙凤:精明能干、机变逢迎(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贾宝玉:率真任性,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叛逆性格。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林黛玉:美貌多情、体弱多病、谨小慎微(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2.从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等方面描写了贾府的环境。
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依赖朝廷,鱼肉和盘剥百姓。
这为写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提供了典型环境,也与小说后面写贾府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
四、分析综合1.暗示她的地位之特殊,她的贪婪与俗气,以及爱好张扬的个性。
2.思想上的男女平等意识,贵族阶级的叛逆性格。
3.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细心、多虑、自尊。
比如:(1)在邢夫人处。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了,她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学案及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学案及答案【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格律诗的一些基本规则:压韵、对仗、平仄、粘对等等。
2、了解“沁园春”“浪淘沙”“采桑子”三种词牌的固定格律。
3、识记重点字词及典故的读音和解释,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的意象。
4、深情顶礼一代伟人的博大情怀,感悟主席心忧天下的豪情壮志。
【重点难点】1、重点——字词典故和格律;2、难点——意象把握、情怀解读。
【教学内容】一、课前检测1、请一位同学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注音,然后带全班同学读两遍百舸.争流___;怅寥廓.___;浪遏.飞舟___;矫.健___;激昂慷慨..___;劳役.___挥斥方遒.___;秋风劲.___;碣.石_____;分.外___2、请一位同学解释句中加黑词语的意义并要求全班同学识记之漫.江______;百舸.______;峥嵘..岁月________;岁月稠._________激扬....__....________;挥斥方遒..______;风华正茂..______;寥廓______浪遏.飞舟______;五岭逶迤..当年万户侯_______..________;粪土_____3、请同学们填写出名句的上句或下句A.鹰击长空,雨翔浅底,______________。
B.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____,______。
C.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
E.萧瑟秋风今又是,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延伸,知识积累(全班齐读,抄写并背诵!)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你知道本是谁所作吗?毛泽东(也有人说是明人的作品)。
1910年,毛泽东的年龄正与我们现在相仿,性格决定命运。
看看毛泽东的情怀,我们不一定都具备毛泽东那样的领袖气质,但至少要自信啊!立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学案:2.6 《孔雀东南飞》(并序) Word版含答案

第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学习重点1.记:积累本文重点字音及文言基础学问,积累文中名句。
2.读: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冲突冲突和曲折的情节进展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写:学习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写一篇小短文。
4.练:辨识并理解偏义复词。
一、诵记名言警句文本名句1.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3.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二、了解文学常识1.相关背景《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藏族的《格萨尔王》,英雄史诗,一千万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进展中的重要标志。
它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
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进展到相对严密完备的程度。
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这个故事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与刘兰芝拒婚拒嫁,二人双双殉情。
当时的人为此事感伤,作了此诗。
2.文体学问“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乐府”是继《诗经》《楚辞》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映了宽敞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它以绚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芳香装饰了荒芜的汉朝诗坛。
三、夯实基础学问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1)字音识记①自缢.(yì)②箜篌..(kōnɡ hóu)③公姥.(mǔ) ④拊.掌(fǔ)⑤葳蕤..(wēi ruí) ⑥玳瑁..(dài mào)⑦纨.素(wán) ⑧窈窕..(yǎo tiǎo)⑨明月珰.(.dānɡ) ⑩婀娜..(ē nuó)⑪踯躅..(zhí zhú) ⑫便.言(pián)⑬否.泰(pǐ) ⑭晻.晻(yǎn)⑮怅.然(chànɡ) ⑯腰襦.(rú)⑰白鹄舫..(hú fǎnɡ) ⑱龙子幡.(fān)⑲鲑.珍(xié) ⑳青骢.马(cōnɡ)(2)辨形组词①⎩⎪⎨⎪⎧俜(伶俜)聘(聘请)骋(驰骋)②⎩⎪⎨⎪⎧蹑(蹑手蹑脚)摄(摄影)嗫(嗫嚅)③⎩⎪⎨⎪⎧磐(磐石)罄(罄竹难书)④⎩⎪⎨⎪⎧赍(赍助)赉(赏赉)2.通假字(1)终老不复取.:通“娶”,娶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