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选修五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炔烃和脂肪烃的应用 作业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课时作业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炔烃 脂肪烃的来源及应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课时作业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炔烃 脂肪烃的来源及应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②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混合物,所以直接分馏得到的石油气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③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④某卡车在启动、刹车时都排出很浓的黑烟,该卡车使用的可能是柴油,使用汽油、酒精或液化石油气的可能性不大⑤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⑥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A.①③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⑥D.④⑥解析:石油是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组成的,不含烯烃、炔烃等不饱和脂肪烃,所以它的分馏产品不会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①正确。

②错。

③、④、⑤正确。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但煤中并没有苯、甲苯,是煤干馏产生的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所以⑥错。

答案:A2.下列有关乙炔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A.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D.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烯解析:乙烷、乙烯、乙炔都能燃烧生成CO2和H2O;乙炔、乙烯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乙炔都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只有乙炔可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烯。

答案:D3.鉴别甲烷、乙烯、乙炔三种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入溴水中,观察溴水是否褪色B.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颜色是否变化C.点燃,检验燃烧产物D.点燃,观察火焰明亮程度及产生黑烟的量解析:乙烯和乙炔均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B项错;三者均属于烃类物质,因此燃烧的产物均为CO2和H2O,故无法从产物种类中检验,C项错;由于它们三者中碳的百分含量有着显著的差别,故燃烧时产生的现象是不同的,甲烷为火焰明亮,无烟;乙烯为产生黑烟;乙炔为产生浓烟,D项正确。

答案:D4.1体积某气态烃和2体积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后,最多还能和6体积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由此可以断定原气态烃是(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A.乙炔B.丙炔C.1-丁炔D.丁二烯解析:根据1体积某气态烃能和2体积HCl发生加成反应,可以推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2个键或1个键,生成1体积二氯代烷能和6体积Cl2发生取代反应,说明二氯代烃分子中有6个H原子,与HCl加成时已引入2个H原子,则原气态烃中含有4个H原子,故该烃分子式为C3H4。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2.1.2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2.1.2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

2.1.2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课后作业作业时限:45分钟作业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用石油和煤可以得到有机化工生产中需要的众多原料,例如由石油得到的乙烯和由煤得到的苯制聚苯乙烯,生产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裂解可以从石油中获得更多的乙烯B.把煤干馏不能直接得到苯C.制聚苯乙烯的反应①为加成反应D.反应①②③的原子利用率都达到了100%2.1 mol某链烃最多能和2 mol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 mol氯代烷,1 mol该氯代烷能和6 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只含碳元素和氯元素的氯代烷。

该烃可能是( ) A.丙烯B.丙炔C.1­丁炔D.1,3­丁二烯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烷、乙烯、乙炔都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B.可用溴水来鉴别乙烷、乙烯和乙炔三种无色气体C.在一定条件下,乙烷、乙烯、乙炔都能与氯气发生同类型反应D.乙烷、乙烯、乙炔都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4.常温下,甲、乙、丙、丁四种气态烃的分子中所含电子数分别为10、14、16、18,下列关于这四种气态烃的推断正确的是( )A .四种气态烃中至少有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B .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和丙C .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D .乙和丁属于同系物5.已知下表数据:A .乙烯的熔沸点比乙烷低B .乙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乙烯大C .乙炔燃烧时有浓烟产生D .乙烯、乙炔都易发生加成反应6.一种形状像蝴蝶结的有机分子Bowtiediene ,其形状和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5H 4B .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C .1 mol 该有机物最多可与2 mol Br 2发生加成反应D .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只含碳碳三键的链烃不止一种7.已知1 mol 某烃X 能与2 mol Cl 2完全加成得到Y,1 mol Y 能与4 mol Cl 2完全取代得到Z ,则X 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 .CH 2===CH 2B .C H≡CH C .CH≡CCH 3D .CH 2===CHCl8.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所得到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随混合烃总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对混合烃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乙烯 ②一定有甲烷③一定有丙烷④一定没有乙烷⑤可能有甲烷⑥可能有乙炔A.②⑤⑥ B.②⑥C.②④ D.②③9.烃A经催化氢化后转化为最简式是CH2的另一种烃B,5.6 g烃B能与12.8 g溴完全加成,则烃A可能是下列烃中的( )A.CH3CH2CH===CHCH3B.CH3C≡CHC.CH2===CHCH===CH2D.CH2===CHC(CH3)===CH210.加拿大阿尔贡天文台在星际空间发现了HC9N链状分子,其结构简式为HC≡C—C≡C—C≡C—C≡C—C≡N,这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重的星际有机物分子,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不饱和烃B.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C.该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D.该分子碳、氮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答案1.D 石油裂解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有机化工原料,如乙烯等;煤干馏只能得到苯和苯的同系物等的混合物,还要进行分馏才能得到苯;根据反应特点可知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①③的原子利用率都达到了100%,而反应②中除生成目标产物外,还生成了其他产物,原子利用率小于10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练习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炔烃和脂肪烃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练习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炔烃和脂肪烃的应用

第二课时炔烃和脂肪烃的应用选题表考查点基础过关能力提升乙炔的性质、制法2,5 10炔烃的结构与性质3,6脂肪烃的来源与应用1,7综合应用 4 8,9基础过关(20分钟)1.(2018·山东聊城期末)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B.石油是由多种烃组成的混合物C.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D.通过石油的裂化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解析: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且燃烧产物无污染,A正确;石油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少量芳香烃的混合物,即石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B正确;用煤来生产水煤气是煤的气化,用煤来生产甲醇为煤的液化,两个变化均有新物质生成,故是化学变化,C错误;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轻质油,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D正确。

2.下列有关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燃烧时有浓烈的黑烟B.实验室制乙炔时可用CuSO4除杂质气体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水D.乙炔可用排空气法收集解析:乙炔含碳量很高,故燃烧时有浓烈的黑烟,A正确;硫化氢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故可用硫酸铜除去杂质气体,B正确;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通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减缓反应的速率,C正确;乙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乙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不大,一般不用排空气法收集,D不正确。

3.(2018·陕西西安中学期中)关于炔烃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A.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B.炔烃分子里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C.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也易发生取代反应D.炔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析:多碳原子的炔烃中碳原子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如1丁炔中的4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B错误;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炔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错误。

4.(2018·湖南张家界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石蜡油的催化裂化,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加药品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B、C中溶液颜色褪去,证明B、C中均发生了加成反应C.实验证明石蜡油经催化裂化生成了不饱和烃D.试管C中可能发生了如下反应:CH 2CH2+Br2CH2BrCH2Br解析:在实验前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否则可能得不到气体,A正确;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B、C中溶液颜色褪去,证明生成了含不饱和键的烃,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中是溴单质和不饱和烃发生了加成反应,B不正确;装置B、C证明石蜡油经催化裂化生成了不饱和烃,C正确;催化裂化过程中可能生成乙烯,试管C中可能发生了如下的加成反应:CH 2CH2+Br2CH2BrCH2Br,D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作业 2.1.2《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时作业 2.1.2《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油中含有C 5~C 11的烷烃,可通过分馏获得汽油B .含C 18以上的烷烃的重油经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 .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D .石蜡、润滑油等可以通过石油的减压分馏得到解析: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汽油的主要成分是C 5~C 11的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混合物,沸点都比较低,一般分馏即可得到汽油,这样的汽油一般叫直馏汽油。

碳原子多的烃经催化裂化,大分子转变成小分子,也能获得汽油,这样的汽油一般叫裂化汽油。

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气态短链不饱和烃,为合成高分子材料等化工产业提供原料。

石蜡、润滑油等由于分子中碳链较长,高温下易炭化结焦,故常用减压分馏的方法提取。

故正确答案为C 。

答案:C2.乙烷、乙烯、乙炔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A .都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B .能够使溴水和酸性KMnO 4溶液褪色C .分子中各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D .都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解析:乙烷分子中各原子不能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也不能发生聚合反应,也不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答案:A3.下列关于分子组成表示为C x H y 的烷、烯、炔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x ≤4时,均为气体(常温常压下)B. y 一定是偶数C .分别燃烧该烃1 mol ,耗氧(x +y /4)molD .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150℃时的压强一定比燃烧前的压强大解析:碳原子数≤4的烷烃、烯烃、炔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烷烃、烯烃、炔烃的通式中氢原子数一定是偶数。

完全燃烧1 mol C x H y ,消耗氧气(x +y 4)mol 。

150℃时完全燃烧1 mol C x H y ,当y =4时,反应前后的体积不变,其压强也不变;当y >4时,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增大,其压强将增大;当y <4时,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减小,其压强也将减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应用课时作业检测(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应用课时作业检测(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应用目标要求 1.了解乙炔的结构和性质。

2.知道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一、乙炔1.组成和结构分子式最简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 HC≡CH乙炔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均在__________。

2.物理性质乙炔是__________的气体,微溶于____,易溶于__________。

3.实验室制法(1)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净化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2S等杂质。

(3)收集可利用______收集。

4.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可燃烧,其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被______________溶液氧化,使其褪色。

(2)加成反应①可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HCl能发生加成反应(1∶1加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聚反应制聚乙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脂肪烃的来源及应用来源条件产品石油常压分馏石油气、汽油、柴油等 减压分馏润滑油、石蜡等 催化裂化、裂解轻质油、气态烯烃 催化重整芳香烃天然气甲烷 煤煤焦油分馏芳香烃 煤的液化燃料油、化工原料知识点1 炔烃的结构和性质1.关于炔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脂肪烃叫做炔烃B .分子里所有碳原子都处在一条直线上C .易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D .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水褪色2.区别CH 4、CH 2===CH 2、CH ≡CH 的最简易方法是( ) A .分别通入溴水B .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 .分别在空气中点燃D .分别通入盛碱石灰的干燥管 知识点2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3.下图是实验室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知识点3 脂肪烃的来源及应用4.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生产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A .石油的产量 B .乙烯的产量 C .汽油的产量 D .硫酸的产量 5.下列物质不能用于萃取溴水中的溴的是( ) ①直馏汽油 ②裂化汽油 ③酒精 ④己烷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练基础落实1.下列有关乙炔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A.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发生氧化反应D.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烯2.已知链式炔碳C300经过适当处理可得含多个(不含)的链状化合物C300H298,则该分子中含的个数为()A.70 B.72 C.74 D.763.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4.当1 mol某气态烃与2 mol Cl2发生加成反应时,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全部转化为饱和碳原子。

2021年化学人教版选修5课件:课时作业 2-1-2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2021年化学人教版选修5课件:课时作业 2-1-2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小于 22.5,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甲烷。混合气体通过溴水时溴
水增重,说明该混合气体中烯烃的质量为 4.2 g,则甲烷的质量
为 9 g-4.2 g=4.8 g,即 n(CH4)=0.3 mol。设该不饱和烃的物质
的量为
x,则有0.3
9g mol+x
mol=22.5
g·mol-1,解得:x=0.1
mol,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H2S , 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r2+H2S===S↓+2HBr ,在
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见下图,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
的实验方案,将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 药品。
(电石、水) (CuSO4 溶液 ) (CuSO4 溶液 ) (溴水)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2HCl3 B.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C.该有机物难溶于水 D.该有机物可由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得到
解析:根据题中球棍模型可以推断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2HCl3,其结构简式为 ClHC===CCl2,A 项正确;该有机物分子 的结构类似于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 项正确; 该有机物难溶于水,C 项正确;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得 CHCl===CH2,D 项错误。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解析:炔烃中含有碳碳三键,能够形成碳碳三键的相邻的两 个碳原子必须都没有连接支链。符合此条件的有 3 处:
但是,②③两处是相同的位置,所以符合条件的炔烃只有 2 种。
7.某温度和压强下,由 3 种炔烃(分子中只含一个 )组成
的混合气体 4 g 与足量的 H2 充分反应加成后生成 4.4 g 三种对应

高中化学第二章1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最新整理)

高中化学第二章1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最新整理)

2019年高中化学第二章1 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中化学第二章1 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中化学第二章1 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

下列关于炔烃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烃叫炔烃B。

炔烃分子里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C。

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也易发生取代反应D。

炔烃可以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解析:依据炔烃的定义知A错误;因为炔烃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所以炔烃可以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正确;炔烃分子里的碳原子不一定都在同一直线上,炔烃也不易发生取代反应,B、C错误。

答案:D2。

下面有关丙烷、丙烯、丙炔的说法正确的是()A。

如图所示,丙烷、丙烯、丙炔的球棍模型分别为B。

相同物质的量的3种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为3∶2∶1C.相同质量的3种物质完全燃烧,丙烷消耗的氧气最多D.丙烷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解析:由乙炔的结构知,丙炔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A项错误;相同物质的量的3种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体积忽略不计,则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相等,故体积比应为1∶1∶1,B项错误;丙烷的含氢量最高,故等质量的3种物质充分燃烧,丙烷耗氧量最多,C项正确;丙烷分子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它的一氯代物有2种,D项错误。

【K12教育学习资料】人教版化学选修5 练习:第二章1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Word版含

【K12教育学习资料】人教版化学选修5 练习:第二章1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Word版含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1 脂肪烃第2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1.下列有关乙炔性质的叙述中,既不同于乙烯又不同于乙烷的是()A.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D.能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烯答案:D2.下列叙述的乙炔的结构和性质中,既不同于乙烯,也不同于乙烷的是()A.存在不饱和键B.不易发生取代反应,易发生加成反应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解析:乙烯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但不共线,乙烷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只有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共线。

答案:C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高效清洁燃料B.煤的干馏可得到煤焦油,通过煤焦油的分馏可获得各种芳香烃C.石油中含有烷烃和环烷烃,因此由石油不可能获得芳香烃D.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及裂解可以得到轻质油和气态烯烃解析:石油的催化重整是目前获得芳香烃的主要来源。

答案:C4.下列关于乙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炔是无色有特殊臭味的气体B.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气体C.乙炔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答案:A5.写出下列各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剂CH3CH3加成反应答案:①CH≡CH+2H2――→△②CH≡CH+Br2―→CHBr===CHBr加成反应③CHBr===CHBr+Br2―→CHBr2CHBr2加成反应催化剂④CH≡CH+HCl――→CH2===CHCl加成反应△(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8分,共48分)[A级基础巩固]基础题Ⅰ1.下列关于乙炔制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反应B.此反应是放热反应C.为了除去杂质气体,除了用硫酸铜溶液外还可用氢氧化钠溶液D.反应中不需要加碎瓷片作沸石解析:由于CaC2与H2O反应太剧烈,为减缓反应速率,主要措施:以饱和食盐水代替水;通过分液漏斗向反应器中缓慢地滴加饱和食盐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炔烃和脂肪烃的应用选题表考查点基础过关能力提升乙炔的性质、制法2,5 10炔烃的结构与性质3,6脂肪烃的来源与应用1,7综合应用 4 8,9基础过关(20分钟)1.(2018·山东聊城期末)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B.石油是由多种烃组成的混合物C.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D.通过石油的裂化可以提高汽油的产量解析: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且燃烧产物无污染,A正确;石油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少量芳香烃的混合物,即石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B正确;用煤来生产水煤气是煤的气化,用煤来生产甲醇为煤的液化,两个变化均有新物质生成,故是化学变化,C错误;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轻质油,提高汽油的产量和质量,D正确。

2.下列有关乙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燃烧时有浓烈的黑烟B.实验室制乙炔时可用CuSO4除杂质气体C.为了减缓电石和水的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水D.乙炔可用排空气法收集解析:乙炔含碳量很高,故燃烧时有浓烈的黑烟,A正确;硫化氢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故可用硫酸铜除去杂质气体,B正确;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通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减缓反应的速率,C正确;乙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乙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不大,一般不用排空气法收集,D不正确。

3.(2018·陕西西安中学期中)关于炔烃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A.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称为炔烃B.炔烃分子里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C.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也易发生取代反应D.炔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析:多碳原子的炔烃中碳原子不一定在一条直线上,如1丁炔中的4个碳原子不在同一直线上,B错误;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炔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 错误。

4.(2018·湖南张家界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石蜡油的催化裂化,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加药品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B、C中溶液颜色褪去,证明B、C中均发生了加成反应C.实验证明石蜡油经催化裂化生成了不饱和烃D.试管C中可能发生了如下反应:CH 2CH2+Br2CH2BrCH2Br解析:在实验前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否则可能得不到气体,A正确;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B、C中溶液颜色褪去,证明生成了含不饱和键的烃,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中是溴单质和不饱和烃发生了加成反应,B不正确;装置B、C证明石蜡油经催化裂化生成了不饱和烃,C正确;催化裂化过程中可能生成乙烯,试管C中可能发生了如下的加成反应:CH 2CH2+Br2CH2BrCH2Br,D正确。

5.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是( D )A.先加Cl2,再加Br2B.先加Cl2,再加HBrC.先加HCl,再加HBrD.先加HCl,再加Br2解析:CH2Br—CHBrCl与乙炔相比,多了1个HCl和 1个Br2,所以选D项。

6.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简式为HC ≡C—C≡C—C≡C—C≡C—C≡N。

下列对该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C )A.属于不饱和烃B.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所有原子都在同一条直线上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解析:此物质组成中含有氮元素,不属于烃;分子中存在碳碳三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反应;该化合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通过加聚反应制得。

7.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燃料合理地综合利用是当前节能减排的要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油分馏是石油炼制的重要环节,这种操作是在(填设备名称)内完成的。

工业上通常使用的分馏石油的方法有常压分馏和,分馏的目的是。

(2)石油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的来源,如利用石油生产乙烯。

为了使石油分馏产物进一步生成更多的乙烯、丙烯等短链烯烃而采取的措施。

(3)目前石油资源逐渐匮乏,人们把目光聚集到储量相对丰富的煤上。

目前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是、和煤的气化。

解析:(1)石油分馏是在分馏塔中完成的,分馏的种类有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注意:不是加压分馏)。

分馏是物理变化。

(2)为了获得化工原料乙烯、丙烯等短链烯烃,往往采用裂解的方式,需要较高的温度,这种反应属于化学反应。

(3)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这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而煤的气化、液化也是近年来煤综合利用的重要方法。

答案:(1)分馏塔减压分馏获得沸点不同的各种成分(2)高温裂解(3)煤的干馏煤的液化能力提升(15分钟)8.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起始原料可以是( A )①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②1,3戊二烯和2丁炔③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④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由信息断键后可得到和。

的断键方式有:,。

若按①断键可得到CH3C≡CH(丙炔)和(2,3二甲基1,3丁二烯);若按②断键可得到(2甲基1,3丁二烯)和 CH3—C≡C—CH3(2丁炔)。

9.CaC2、ZnC2、Al4C3、Mg2C3、Li2C2等同属于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B )A.CaC2水解生成乙烷B.Mg2C3水解生成丙炔C.Al4C3水解生成丙炔D.Li2C2水解生成乙烯解析:制C2H2的反应就好像CaC2的水解,类似无机上的复分解反应,碳的化合价前后不变;根据碳的化合价可以判断。

A.CaC2中碳-1价、乙烷中碳-3价,不行;B.Mg2C3中碳-价、丙炔中碳-价,正确;C.Al4C3中碳-4价、丙炔中碳-价,不行;D.Li2C2中碳-1价、乙烯中碳-2价,不行。

10.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下列装置和药品制取纯净乙炔并进行有关乙炔性质的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制乙炔时,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水慢慢滴下的原因是。

(3)用电石制得的乙炔中常含有H2S、PH3等杂质,除去杂质应选用(填字母,下同)装置,干燥乙炔最好选用装置。

(4)为了探究乙炔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后的有关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纯净乙炔气混合液有机混合物Ⅰ混合液有机混合物Ⅱ。

①操作b的名称是。

②有机混合物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写结构简式)。

解析:(1)制取乙炔使用电石(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CaC 2+2H2O C2H2↑+Ca(OH)2。

(2)由于CaC2与H2O反应剧烈,产生C2H2的速率很快,故应控制H2O的滴速以控制反应速率,防止产生的泡沫进入导气管。

(3)H2S、PH3等杂质均能被CuSO4溶液吸收。

碱石灰是NaOH、CaO的混合物,其干燥效率优于CaCl2,故用D装置干燥C2H2。

(4)CH≡CH与HBr发生加成反应时,若CH≡CH中断裂一个键,则与HBr 加成可得CH2CHBr,CH2CHBr能继续与HBr加成得到CH3—CHBr2、BrCH2—CH2Br,分离有机物一般是根据其沸点差异,采用蒸馏或分馏方法。

答案:(1)CaC 2+2H2O C2H2↑+Ca(OH)2(2)控制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流稳定,避免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3)C D(4)①蒸馏或分馏②CH2CHBr、CH3—CHBr2、CH2Br—CH2Br[教师备用]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含C20以上的重油经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开采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应做到安全规范的操作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用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解析: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常压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A正确;含C20以上的重油经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B正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开采天然气必须做到安全规范的操作,否则易造成井喷事故,C正确;煤焦油中含苯和甲苯,可以通过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但煤是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混合物,并不含苯和甲苯等芳香烃,D错误。

2.区别CH4、CH2CH2、CH≡CH的最简易方法是( C )A.分别通入溴水B.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分别在空气中点燃D.分别通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解析:CH2CH2和CH≡CH都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三种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均无现象。

最简易的方法是点燃,因为燃烧时火焰的明亮程度和有无浓烟这两个方面的现象是非常明显的。

3.实验室制得的乙炔中常混有H2S、PH3等杂质气体。

如图所示是两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用来测定CaC2样品的纯度,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

(1)A瓶中的液体可以从酸性KMnO4溶液和FeCl3溶液中选择,应该选择,它的作用是。

(2)装置Ⅰ的主要缺点是。

(3)装置Ⅱ的主要缺点是。

若选用此装置来完成实验,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4)若称取a g CaC2,反应完全后,测得B处溴水增重b g,则CaC2的纯度为。

解析:(1)A瓶中的液体是用来除去混在乙炔中的H2S、PH3,酸性KMnO4溶液能氧化H2S、PH3和乙炔;FeCl3溶液与H2S、PH3反应,不与乙炔反应。

(2)、(3)装置Ⅰ和Ⅱ都可制乙炔,但装置Ⅰ的主要缺点为部分乙炔气体会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造成实验误差,且长颈漏斗不易控制加水量。

由于CaC2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泡沫,故装置Ⅱ的缺点为泡沫易堵塞导管,可在导管口加一团棉花。

(4)B处溴水增加的质量即为所吸收乙炔的质量,n(CaC2)=n(C2H2)= mol,m(CaC2)= mol×64 g·mol-1= g, CaC2的纯度为×100%。

答案:(1)FeCl3溶液除H2S、PH3等气体(2)部分乙炔会从长颈漏斗逸出,造成实验误差,且不易控制加水量(3)反应产生的泡沫易堵塞导管在装置的导管口加上一团棉花(4)×100%4.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

完成下列各题:(1)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其二氯取代产物有种。

(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1 mol乙烯基乙炔能与3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C.乙烯基乙炔分子内含有两种官能团D.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3)写出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分子的结构简式: 。

(4)写出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举两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