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介绍与诗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精讲第二讲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人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玄宗开元(713-741) 、天宝 (742-755)年间 盛唐(诗之盛) 肃宗(756-761) 代宗大历(766)前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方面,有《王 右丞集》传世,其现 存的诗歌有四百多首, 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和孟浩然一起被誉为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这类诗最能代表王维 的艺术风格。
王维:伏生受经图(日本大阪美术馆藏)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之盛)
➢王 维: 701-761 孟浩然: 689-740
➢高 适: 702-765 岑 参: 715-770 王昌龄:698—757
➢李 白: 701-762 杜 甫: 712-770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苑咸称他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唐代宗说是“天下文宗。” 《旧唐书》称他“天宝中诗名冠代”。 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后世诗论家称他“诗佛”。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 中否?(《杂诗》其一)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人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玄宗开元(713-741) 、天宝 (742-755)年间 盛唐(诗之盛) 肃宗(756-761) 代宗大历(766)前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方面,有《王 右丞集》传世,其现 存的诗歌有四百多首, 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和孟浩然一起被誉为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这类诗最能代表王维 的艺术风格。
王维:伏生受经图(日本大阪美术馆藏)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盛唐(诗之盛)
➢王 维: 701-761 孟浩然: 689-740
➢高 适: 702-765 岑 参: 715-770 王昌龄:698—757
➢李 白: 701-762 杜 甫: 712-770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苑咸称他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唐代宗说是“天下文宗。” 《旧唐书》称他“天宝中诗名冠代”。 苏轼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后世诗论家称他“诗佛”。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 中否?(《杂诗》其一)
诗歌精讲 第二讲 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课件(21张PPT )
《过故人庄》ppt优秀课件

唐代田园诗的发展
唐代田园诗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初唐时期,田园诗以清新自然为主要特点,描写了农村的宁静与美丽。盛唐 时期,田园诗逐渐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和哲理,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晚唐时期,田园诗逐渐转向了对社 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过故人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过故人庄》的文学价值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而著名。它不仅展示了孟 浩然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也反映了唐代田园诗的独特魅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孟浩然的文学成就
孟浩然的诗歌以自然景色、人情 世态为题材,情感真挚,意境深
远。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 练,深受后人喜爱。
孟浩然的诗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
文学史上的巨匠。
孟浩然的诗歌风格
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 他的诗歌以自然景色、人情世 态为题材,情感真挚,意境深 远。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会再次来到这里赏菊。
诗歌的深入解读
诗人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 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 自然景色和友人的热情款待,诗 人表达了对简单、质朴生活的热
爱。
语言特点
诗人运用简洁、自然的语言,将 景物、人物和情感融为一体,展 现出诗歌的意境美。同时,通过 平仄和韵律的运用,使诗歌更具
教师点评与引导
总结词:教师反馈
详细描述: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理解,指出可能存在的误区,并引导他们更深入 地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01
总结词:问题解答
02
详细描述:鼓励学生提出他们在 理解诗歌时遇到的问题,教师进 行解答,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学习 困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唐代田园诗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初唐时期,田园诗以清新自然为主要特点,描写了农村的宁静与美丽。盛唐 时期,田园诗逐渐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和哲理,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晚唐时期,田园诗逐渐转向了对社 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过故人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过故人庄》的文学价值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而著名。它不仅展示了孟 浩然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也反映了唐代田园诗的独特魅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孟浩然的文学成就
孟浩然的诗歌以自然景色、人情 世态为题材,情感真挚,意境深
远。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 练,深受后人喜爱。
孟浩然的诗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
文学史上的巨匠。
孟浩然的诗歌风格
孟浩然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 他的诗歌以自然景色、人情世 态为题材,情感真挚,意境深 远。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会再次来到这里赏菊。
诗歌的深入解读
诗人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 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 自然景色和友人的热情款待,诗 人表达了对简单、质朴生活的热
爱。
语言特点
诗人运用简洁、自然的语言,将 景物、人物和情感融为一体,展 现出诗歌的意境美。同时,通过 平仄和韵律的运用,使诗歌更具
教师点评与引导
总结词:教师反馈
详细描述: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理解,指出可能存在的误区,并引导他们更深入 地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01
总结词:问题解答
02
详细描述:鼓励学生提出他们在 理解诗歌时遇到的问题,教师进 行解答,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学习 困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孟浩然课件PPT下载

情感真挚
孟浩然的诗歌情感真挚, 表达他对亲情、友情、爱 情等人际关系的感悟和体 验,触动读者的内心。
清新自然
孟浩然的诗歌语言清新自 然,用词简练,描绘景物 生动形象,使读者感受到 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孟浩然诗歌的主题
山水田园
孟浩然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主题 ,描绘自然风光的美妙和神韵, 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
详细描述
在学术论文中,可以找到关于孟浩然的生平 、作品分析、文学风格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这些论文通常是由专业的学术机构或学者撰 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权威性。
与孟浩然相关的历史文化景点链接
总结词
了解与孟浩然相关的历史文化景点,可以更 好地了解他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详细描述
与孟浩然相关的历史文化景点包括孟浩然的 故居、纪念馆、文化遗址等。这些景点通常 会提供关于孟浩然的生平和作品的详细介绍
文学思想
孟浩然的诗歌所传达的文学思想和精神追求也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主张的“自然、 真实、清新”的创作理念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传统。
06
孟浩然的其他相关资源链接
孟浩然诗歌的在线阅读链接
总结词
在线阅读孟浩然的诗歌,可以方便地欣 赏到他的作品,同时还能了解他的文学 风格和艺术特点。
VS
后世人对孟浩然的评价
文学价值
后世的文学评论家和学者对孟浩然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地位。
历史地位
孟浩然被尊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
孟浩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艺术风格
孟浩然的诗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成为了后世诗人学习的典 范。
孟浩然《春晓》诗词原文及赏析PPT课件

寓情于景
诗人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使得景物描写更具有感 情色彩,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世界。
意象丰富的诗词风格
生动具象
孟浩然的诗词风格以生动具象见长,他在《春晓》中运用大量意象,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鸟”等,将春天的美好具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多样化的意象运用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动物、声音等多种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了一幅丰富多彩、富有生机的春天画卷 。
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 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生 活的深刻体悟。
《春晓》的影响力与价值
01
02
03
04
文学价值:这首诗以生动的描 写和清新的诗风,成为中国古
典诗歌中的佳作。
教育价值:因其简洁易懂,常 被选入中小学教材,作为语文
教育的重要内容。
文化影响:诗歌所描绘的春天 景象,成为中国文化中对春天
的重要象征之一。
以上是对孟浩然及其诗歌《春 晓》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帮助 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佳作
。
02
《春晓》诗词原文解读
原文逐句解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人们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地迎来了黎明,四周处处传来鸟 儿的啼叫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回忆昨夜的风雨声,引发对花落的感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THANKS
感谢观看
孟浩然《春晓》诗词原文及赏析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 孟浩然与《春晓》简介 • 《春晓》诗词原文解读 • 《春晓》主题与思想内涵 • 《春晓》的艺术特色与赏析 • 《春晓》与其他诗词的对比赏析
01
孟浩然与《春晓》简介
孟浩然生平简介
诗人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使得景物描写更具有感 情色彩,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世界。
意象丰富的诗词风格
生动具象
孟浩然的诗词风格以生动具象见长,他在《春晓》中运用大量意象,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鸟”等,将春天的美好具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多样化的意象运用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动物、声音等多种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了一幅丰富多彩、富有生机的春天画卷 。
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 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生 活的深刻体悟。
《春晓》的影响力与价值
01
02
03
04
文学价值:这首诗以生动的描 写和清新的诗风,成为中国古
典诗歌中的佳作。
教育价值:因其简洁易懂,常 被选入中小学教材,作为语文
教育的重要内容。
文化影响:诗歌所描绘的春天 景象,成为中国文化中对春天
的重要象征之一。
以上是对孟浩然及其诗歌《春 晓》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帮助 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佳作
。
02
《春晓》诗词原文解读
原文逐句解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人们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地迎来了黎明,四周处处传来鸟 儿的啼叫声。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回忆昨夜的风雨声,引发对花落的感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THANKS
感谢观看
孟浩然《春晓》诗词原文及赏析
汇报人:XXX 20XX-XX-XX
目录
• 孟浩然与《春晓》简介 • 《春晓》诗词原文解读 • 《春晓》主题与思想内涵 • 《春晓》的艺术特色与赏析 • 《春晓》与其他诗词的对比赏析
01
孟浩然与《春晓》简介
孟浩然生平简介
《过故人庄》ppt课件

怀。
人物关系探讨
深厚的友情
诗人和故人是老朋友,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 ,这种友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互欣赏
诗人欣赏故人的淳朴善良和田园生活,而故人也 欣赏诗人的才华和洒脱不羁的性格。
共鸣与理解
诗人和故人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共鸣和理解,彼 此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05
主题思想探讨
回归自然主题
06
艺术特色鉴赏
语言风格特点
朴实自然
全诗语言平淡,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修饰,却能够生动地描 绘出田园风光的清新自然和故人的淳朴热情。
押韵工整
全诗押韵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
用词精准
诗人在用词上非常精准,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所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
表现手法运用
1 2
白描手法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田园 风光的清新自然和故人的淳朴热情,给读者留下 深刻的印象。
艺术特色
该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通过白描手法将田园风光和 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地位与影响
《过故人庄》是孟浩然的代表 作之一,被誉为其田园诗的典 范之作,对后世田园诗的创作 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全文朗读及录音
全文朗读
提供《过故人庄》的全文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诗句的读 音和节奏。
意境营造与艺术手法
意境描绘
通过对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 人物活动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 诗歌所营造的清新、恬静、优美 的意境。
艺术手法
介绍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 白描、叙述、议论等,帮助学生 了解诗人如何通过这些手法表达 பைடு நூலகம்己的情感和思想。
03
庄园生活描绘
人物关系探讨
深厚的友情
诗人和故人是老朋友,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 ,这种友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互欣赏
诗人欣赏故人的淳朴善良和田园生活,而故人也 欣赏诗人的才华和洒脱不羁的性格。
共鸣与理解
诗人和故人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共鸣和理解,彼 此之间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05
主题思想探讨
回归自然主题
06
艺术特色鉴赏
语言风格特点
朴实自然
全诗语言平淡,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多的修饰,却能够生动地描 绘出田园风光的清新自然和故人的淳朴热情。
押韵工整
全诗押韵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
用词精准
诗人在用词上非常精准,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所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
表现手法运用
1 2
白描手法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田园 风光的清新自然和故人的淳朴热情,给读者留下 深刻的印象。
艺术特色
该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 ,通过白描手法将田园风光和 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地位与影响
《过故人庄》是孟浩然的代表 作之一,被誉为其田园诗的典 范之作,对后世田园诗的创作 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全文朗读及录音
全文朗读
提供《过故人庄》的全文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诗句的读 音和节奏。
意境营造与艺术手法
意境描绘
通过对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 人物活动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 诗歌所营造的清新、恬静、优美 的意境。
艺术手法
介绍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 白描、叙述、议论等,帮助学生 了解诗人如何通过这些手法表达 பைடு நூலகம்己的情感和思想。
03
庄园生活描绘
古代诗人名人孟浩然人物介绍PPT

相关资料
转喉触讳
孟浩然中年赴长安科举,与王维相交莫逆。某日王维带孟浩然进入内署 (翰林院),恰巧此时唐玄宗过来,孟浩然慌忙躲避,钻到了床下。王 维不敢隐瞒唐玄宗,禀报了此事,玄宗听闻非常高兴,说素闻孟浩然诗 名,便释他无罪,让他吟诵一首得意作品。孟浩然引了那首“不才明主 弃,多病故人疏”,唐玄宗听闻之后,说:“朕从未弃人,是你自己不 求仕进,怎么讽刺到我头上来了呢?”于是孟浩然被遣归襄阳,终身不 仕。
诗词特点
清淡的诗风
孟浩然的一生,几乎都在盛世中度过,家有恒产,生活闲适, 除了仕途遇挫,几乎没有波折。这样的生活经历,导致了他诗 歌深度的不足,却也形成了清淡自然的诗风。 明代胡应麟说:“孟浩然之诗,清而旷。” 王士源说他的作品“制思清美”。“清”所呈现出来的最明显 的艺术效果,便是超尘脱俗。比如孟浩然的《洗然弟竹亭》, 有句“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远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寻常事,寻常物,在孟浩然笔下,清韵全出,便“如月之曙, 如气之秋”。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 (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 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诗词特点 相关资料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
诗人生平
诗礼传家
永昌元年(689年)孟浩然出生于襄阳城中一个薄有恒产的书香之 家,在族中行第为六,祖籍邹鲁,世代习儒。9岁时与弟弟孟洗然 一起在孟氏故园读书,作诗苦心孤诣,少年时便诗才卓著。20岁前 后游鹿门山,作《题鹿门山》诗。此诗标志着孟浩然独特的诗风基 本形成。
相关资料
失约朝宗
韩朝宗担任襄州刺史时,因孟浩然诗名远播,且与其父韩思复有旧,所以 打算举荐孟浩然入仕。韩朝宗与孟浩然约定好了日子,带他去拜访一些达 官显贵,恰逢那日好友拜访孟浩然,孟浩然便设宴款待,与一众友人饮酒 作诗。有朋友提醒他,与韩朝宗今日有约,失约恐怕会耽误前途。谁知孟 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韩朝宗十分愤怒,不再管孟浩然入仕之 事,孟浩然却不后悔。
孟浩然PPT演示文稿

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5、翻译下面文言文。
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 也,故未免乎累。 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好像 作者引用庄子的话有何用意? 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不能免受外物之累。
这部分主要是说孟浩然其诗其人达到的一种很高的境界, 这种境界就像庄子所说的。意思是说孟浩然虽然一生淡 泊名利,没有做官,诗歌也冲淡辽远,但他却没有陶渊 明那样,完全挣脱开世俗的羁绊,所以‚未免乎累‛。
《孟浩然集》序文中介绍的孟浩然,《送孟六入蜀序》 中介绍的孟浩然,与王维画的孟浩然,这些孟浩然的精 神无一不与孟浩然的诗境一致。因此孟浩然是诗如其人, 人就是诗的最好例证。
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2、‚张祜曾有过‘襄阳属浩然’之句,我们却要说:浩然也属于 襄阳。‛请根据课文,解释他们是怎样的‚隶属‛关系?
——
高 山 安 可 仰 , 徒 此 挹 清 芬 李 。 白 ——
醉 月 频 中 圣 , 迷 花 不 事 君 。
红 颜 弃 轩 冕 , 白 首 卧 松 云 。
吾 爱 孟 夫 子 , 风 流 天 下 闻 。
陈 师 道 《 后 山 诗 话 》
如子 造瞻 内谓 法孟 酒浩 手然 而之 无诗 材, 料韵 尔高 。而 才 短 ,
襄阳属浩然: 孟浩然创作的一切灵感、目的、动力都来自于襄 3、 ‚能始终仅仅‘临渊羡鱼’,而并不‘退而结网’,实在 阳。没有第二个襄阳人比孟浩然更忠于襄阳,更爱襄阳的. 已经是难得的一贯了‛,‚退而结网‛是什么意思? 浩然也属于襄阳:是襄阳的历史地理环境促成孟浩然一生老于 布衣的。 孜孜于求仕 4、‚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不,说是孟浩 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这句话怎么理解? 平淡是孟浩然诗的风格,更是他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个性 的平淡甚至超过了诗的风格。‚诗如其人‛‚人就是诗‛的另一 种解释。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 孟浩然 ppt

教学重难点
一、一般为,只有卓越的才华,充沛的诗情,丰富的内容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写出好诗。而孟浩然的诗“量不多,质也不多”,作者却认为这样的诗“才是孟浩然的诗”,赞誉之情溢于言表。 二、文中说到孟浩然诗“淡到看不见诗”,突出了孟诗的特征是“平淡”。而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平淡和诗歌评论中的平淡显然不是一回事。 三 、作者引用了庄子的一段话,认为“谁能了解庄子的道理,就能了解孟浩然的诗”。而由于文字简略和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等原因,“庄子的道理”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闻一多和诗人孟浩然的生平;把握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理清文章结构,其中重点是把握作者对孟浩然“人品与诗品”评价的内涵 。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迁移领悟的能力。对本篇文章而言,就是通过不同的作家作品的比较,加深理解孟浩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学习孟浩然高洁的志向和淡泊名利的节操。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孟浩然的资料,制成卡片,相互交流。 孟浩然和陶渊明是同一类诗人,但也有不同之处。你认为孟浩然的诗同陶渊明的诗有什么异同?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一、一般为,只有卓越的才华,充沛的诗情,丰富的内容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写出好诗。而孟浩然的诗“量不多,质也不多”,作者却认为这样的诗“才是孟浩然的诗”,赞誉之情溢于言表。 二、文中说到孟浩然诗“淡到看不见诗”,突出了孟诗的特征是“平淡”。而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平淡和诗歌评论中的平淡显然不是一回事。 三 、作者引用了庄子的一段话,认为“谁能了解庄子的道理,就能了解孟浩然的诗”。而由于文字简略和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等原因,“庄子的道理”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闻一多和诗人孟浩然的生平;把握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理清文章结构,其中重点是把握作者对孟浩然“人品与诗品”评价的内涵 。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迁移领悟的能力。对本篇文章而言,就是通过不同的作家作品的比较,加深理解孟浩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学习孟浩然高洁的志向和淡泊名利的节操。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孟浩然的资料,制成卡片,相互交流。 孟浩然和陶渊明是同一类诗人,但也有不同之处。你认为孟浩然的诗同陶渊明的诗有什么异同?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徒坐 端 欲 波气 涵八 有观 居 济 撼蒸 虚月 羡垂 耻 无 岳云 混湖 鱼钓 圣 舟 阳梦 太水 情者 明 楫 城泽 清平
仲秋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 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 水天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 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正像) 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 人引荐),(我)安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着看垂钓的人,空有一厢羡慕之情。
孟 浩然
写作背景 文学常识 古诗朗读 古诗赏析
写作背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 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 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 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 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这是一首“干谒诗”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 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代表作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像上面的诗有人物,有情节,有景物,读着 仿佛一组电影镜头或一个电视小品的画面展 现在眼前。孟浩然那些有头有尾地叙述一个 完整的生活事件的诗,更是如此。如《过故 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春晓
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 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
处 处 闻 啼 鸟窗。外传来一片悦耳的鸟叫声。
夜 来 风 雨 声第,二句讲蒙胧中想起昨天夜里 花 落 知 多 少听吹。雨见打刮,风不下知雨有的多声少音花,朵经凋过落风
了。
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 些景物?
请你想象一下诗人生活中的 那个春天。
方面的情感?
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情谊的重视。
孟浩然
春晓:春天的早晨。
春眠不觉晓,
眠:睡觉 晓:天亮 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春天睡觉真舒服啊,不知不觉天亮 了也没感觉到。
处处闻啼鸟。
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叫
醒来时只听到外边 到处是鸟儿在叫。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 不知花儿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
《春晓》: 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少。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
更多的时候,孟浩然写一个生活事件的较 长的片断。有时从开头写到高潮,有时从 高潮写到结尾,有时只写中间的一个片断。
《与颜钱塘登樟楼望潮作》写观潮,就是 从事件的发生写到高潮。诗云: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解宽。
走近孟浩然 感受山水田园
孟浩然
西元740年,好朋友王昌齡來到襄陽,此時孟浩然背 上生疽,己經快痊癒了,醫生叮嚀不可吃魚蝦等食物, 可是老朋友相聚,飲酒聊天,無比歡樂,孟浩然竟忘 了忌諱,吃了鮮魚,結果病毒發作死亡。活了五十二 歲。
孟浩然
孟浩然是唐朝襄陽人,具有俠客心腸, 自小喜歡讀古人節義事跡,並且身體力 行,到處為人排難解紛,也因此結交各 階層的朋友。他也喜好讀書,想一展抱 負,可惜一直沒有適當的機會,滿腹經 綸的他頗為灰心,在失望之餘,遍遊江 南,最後回到故鄉,在附近的鹿門山隱 居。
孟浩然
隱居一段時間,又想有所作為,因而到 長安尋覓機會。他的詩得到了很高的評 價,名聲一時傳遍京師,可惜在仕途方 面卻阻礙重重,始終得不到朝廷重視, 孟浩然受到莫大的打擊,只得失意的回 到鹿門山,悠遊山水間。之後雖有一、 二次機會,但可惜都沒能施展才能。
一.诗歌风格: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 洗练。
孟浩然的诗在取材和立意上的最大特点, 就是选取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或一个完整 事件,并借景物的烘托,来表现一位风神 散朗的高士——孟浩然自己的生活和思想 感情。
(一)从内容上看:
人的思想感情总要表露在日常生活之中, 所以,写日常生活很能恰当地表现人的 思想感情。日常生活的片段虽小,一滴 水见太阳,它却可以反映生活的某些本 质,思想的某些方面。如
zhǔ
பைடு நூலகம்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0
在天下太平盛世出 仕做官,为民谋利, 深感惭愧的苦衷。
尾联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广为流传,点明 主题
引典故、设喻。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0
提问:
1.故事中哪一句写了朋友要我到他家做客? 2.朋友准备了什么接待我?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感情? 3.古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村庄的环境? 4.古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朋友相聚的场景? 5.哪一句说明了作者还会来朋友家?体现了作者哪两
律诗
望
首联 颔联
写景——登上岳阳楼所
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赠
颈联
抒情——诗人想出仕,
尾联
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主题)
首联 颔联
的视
八月湖水平,
气觉
静——名句 势 ,
涵蓄混太清。
听
觉
写
气蒸云梦泽,
动——佳句
波撼岳阳城。
洞 庭 湖 磅
礴
颈联
发出感慨——双关:
欲济无舟楫, 委婉写自己想做官 端居耻圣明。 而无人引荐,不能
二.情感(思想主题) 1.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向往自由: 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追寻自然之美: 3.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悠然闲适 4.厌弃官场黑暗,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重。
孟浩然终生隐居,隐士是不便过多地谈论 世事的,孟浩然的诗除几首情诗、宫词和 边塞诗外,都是表现他高士的生活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