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教案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教案章节:一、音乐与实体的交融二、虚空与音乐的互动三、音乐实体的创作方法四、虚空在音乐中的表现技巧五、音乐与实体、虚空的融合实践一、音乐与实体的交融教学目标:了解音乐与实体交融的概念,掌握音乐实体交融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1. 音乐与实体的定义及关系2. 音乐实体交融的技巧3. 音乐实体交融在作品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讲解音乐与实体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2.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音乐实体交融的技巧。
3. 学生练习运用音乐实体交融技巧创作简单作品。
二、虚空与音乐的互动教学目标:了解虚空与音乐的互动关系,掌握虚空在音乐中的表现技巧。
教学内容:1. 虚空的定义及与音乐的互动关系2. 虚空在音乐中的表现技巧3. 虚空与音乐互动在作品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讲解虚空的定义及其与音乐的互动关系。
2.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虚空在音乐中的表现技巧。
3. 学生练习运用虚空表现技巧创作作品。
三、音乐实体的创作方法教学目标:掌握音乐实体的创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音乐实体作品。
教学内容:1. 音乐实体的创作思路2. 音乐实体创作的基本步骤3. 音乐实体创作的实践指导教学活动:1. 讲解音乐实体的创作思路及基本步骤。
2.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体创作的实践。
3. 学生展示并讨论自己的创作作品。
四、虚空在音乐中的表现技巧教学目标:掌握虚空在音乐中的表现技巧,能够运用虚空元素创作音乐作品。
教学内容:1. 虚空表现技巧的种类及特点2. 虚空表现技巧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3. 虚空表现技巧的实践指导教学活动:1. 讲解虚空表现技巧的种类及其特点。
2.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虚空表现技巧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3. 学生练习运用虚空表现技巧创作作品。
五、音乐与实体、虚空的融合实践教学目标:能够将音乐、实体、虚空三者融合,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音乐作品。
教学内容:1. 音乐、实体、虚空融合的创作思路2. 音乐、实体、虚空融合的创作方法3. 音乐、实体、虚空融合的实践指导教学活动:1. 讲解音乐、实体、虚空融合的创作思路及方法。
第4单元 主题一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 教学设计(表格式) 高中美术必修 《美术鉴赏》

教学设计二、新课讲授(一)初赏徽派建筑——感知建筑装饰美(1)播放安徽宏村视频。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画面中有哪些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元素,并用笔记下来。
生答:有青砖、小瓦、马头墙还有雕梁花窗、飞檐翘角,回廊挂落等建筑特色。
(2)活动探究一请参考导学案和课本,分别从马头墙、天井、门楼、木雕、点窗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色彩和纹样,感知徽派民居建筑之美,并完成学习任务单。
建筑部位思考造型材料色彩装饰纹样看见什么?为什么这样建造?老师提醒:不仅要看到它们的色彩和装饰,更要探究其背后的寓意。
以木雕为例进行探究教师出示徽州卢村的志成堂的图片,通过木雕细节呈现,体会徽州木雕的精美,体现了徽州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小组探究成果呈现:1.马头墙马头墙是指山墙的墙顶部分,沿山势层层跌落,其形状酷似马头,有印斗式、鹊尾式等数种,砖墙墙面以白灰粉粉刷,墙头覆以青瓦,白墙有青瓦,颜色明朗而素雅。
装饰纹样有万字头、鹊尾等吉祥图案,寓意吉祥如意。
2.天井院落式布局进:院落数PPT引出徽派民居布局的另外两个特点:规模灵巧,变化无穷;且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
(三)承志堂平面图——感受徽派建筑主次有序的布局方式PPT呈现承志堂平面图活动探究二:请同学们拿出题板,小组合作把标有名字的贴纸贴到相应位置。
标签名:主人、父母、儿子、女儿、妾室、管家、女佣、男佣、保镖、书房、吞云轩、排山阁师问:从承志堂安排住房的位置,大家可以看出其中暗藏了怎样的伦理秩序呢?生答:以中为尊,尊卑有序,男女有别,贵贱有分(四)通过音乐的体验——感知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律之美播放宏村音乐视频,体会建筑的形式语言。
师1问:如果是你,这样的画面,你们会用什么乐器演奏?生1答:古筝、钢琴师2问:你如何理解音乐和建筑的之间关系?生2答:音乐是通过节奏音符的排列,给人一种或宁静或激昂的感觉。
建筑则是通过点、线、面的转化、空间动线的开合等形式形成的空间美学。
总结:音乐和建筑有一种大同而和谐共生的美感,建筑是凝固的,它随着空间的固定而存在,它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历史的沉淀而变,我们站在优美建筑的面前,可以带来美的感受和灵魂的震撼,可以体会建筑,反映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教案凝固的音乐外国建筑艺术教案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外国建筑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外国建筑艺术的特点及其与音乐的联系。
2.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外国建筑艺术的特点、建筑与音乐的联系。
2.教学难点:建筑与音乐的联系、建筑艺术的审美内涵。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外国建筑艺术图片、音乐片段3.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著名的古典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外国建筑艺术,引导学生思考建筑与音乐的联系。
二、新课内容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外国建筑艺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的特点。
(1)古希腊建筑:柱式、比例、和谐(2)古罗马建筑:拱顶、圆顶、实用主义(3)哥特式建筑:尖塔、飞扶壁、彩色玻璃窗(4)巴洛克建筑:曲线、雕塑、装饰性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建筑与音乐的联系。
(1)音乐与建筑的和谐: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与建筑中的比例、结构、装饰相呼应。
(2)音乐与建筑的韵律:音乐中的韵律美与建筑的线条、造型相辅相成。
(3)音乐与建筑的象征:音乐中的情感与建筑中的寓意相映成趣。
3.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建筑与音乐的联系。
(1)分析某座著名建筑的音乐元素,如巴黎圣母院的钟声、悉尼歌剧院的壳体结构。
(2)分析某段著名音乐的建筑元素,如交响乐中的建筑性布局、和声中的空间感。
三、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座外国建筑,分析其音乐元素。
2.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他们对建筑与音乐联系的认识。
2.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建筑与音乐体验,如参观博物馆、欣赏音乐会等。
3.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选取一座自己喜欢的外国建筑,分析其音乐元素,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收获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外国建筑,实地感受建筑与音乐的联系。
2.开展建筑与音乐主题的课外活动,如摄影比赛、手抄报比赛等。
人美版(2019)高中美术鉴赏4.1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课件(共35张PPT)

思考:从柱座、柱身、柱头比较陶立克柱式 、 爱奥尼亚柱式 、科林斯柱式的异同
二:古今中外建筑如何经营空间
西方建筑重视结构造型, 突出强调建筑的整体 造型美,而外部空间只 是作为布景。就建筑的 空间而言,其划分处理 非常清楚。流通的或者 半室内、半室外相互渗 透的空间设计很少出现 在西方古典建筑中。
故 宫 太 和
殿 屋 脊 上
的 仙 人 走
兽
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 人”,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金銮宝殿(太和殿)才能齐 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9个。其他殿上的小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是9个小兽。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
苏州博物馆新馆内部空间
传统建筑材料:石材、 木材、黏土、砖瓦、石灰。
现代建筑材料:钢材、水泥、混凝土、玻璃、塑料。
建筑有三个层次: 实用、坚固、美观
实用与坚固是我们 在物质性层面的基 本要求,而美观则 是在超越了物质性 目的后,在心理上 的一种精神需求。
古建筑上的斗拱
什么是斗拱?
中国传统建筑用材主要是土和木,因此有 “土木的诗篇”之誉。中国传统的建筑主要 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结构。抬梁式 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祠堂等重要建筑; 穿斗式主要应用于南方民居;井干式应用 范围相对较少,只是一些少数民族在使用 这种结构。斗拱式中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 的建筑元素。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之一。始 建于南宋,初名"万卷堂"。 清代更名"网师园"。网师园 占地面积仅八亩多,其中建 筑约占园地三分之一,保持 着旧时世家一组完整的住宅 群。。
北京香山饭店 贝聿铭
北京香山饭店建 于1982年,设计 别具一格。建筑 吸收中国园林建 筑特点,对轴线、 空间序列及庭园 的处理都显示了 建筑师贝聿铭良 好的中国古典建 筑修养。
4.1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必修美术鉴赏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导入: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mv,由刘德华演唱的《长城》,同学们,我们从这段mv中看到长城的壮丽景观再加上悲愤,悠长的曲调,铿锵有力的声音唱出了长城的广阔与浩荡。
如果说建筑也是一首音乐呢?可能同学们比较疑惑,明明是建筑,为何说建筑也是一首音乐呢?黑格尔说过:“建筑师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那即说他们是音乐,他的节奏和韵律感又在哪里呢?接下来我们带着这样的好奇心,进入我们的新课《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新授:环节一:展示《应县木塔》、《帕特农神庙》。
提问:这两幅图上建筑,它们的用材有何不同?师:没错,一个是木头材质,一个是石头材质。
一个是辽金时期建造的应县木塔。
它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式建筑。
这座木塔整体非常威严壮观,高67.31m,六层檐,五层楼阁,八角攒尖式,正八边形塔,上面立着铁质塔刹。
因屋下有许多斗拱,因此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也有“土木的诗篇”之誉。
而西方的帕特农神庙因都是以石头作为主要的材料,所以被称为“石头的史书”。
而中西方使用不同材料的原因呢,在学术上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大家最能接受的就是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中国文化发源地在黄河,在古代有茂密的森林,有取之不尽的木材,再加上黄土本质就适宜用各种方法建造房屋,而木材本质富有柔韧性,有很强的塑造能力,所以我们中国人用木材来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温雅优美的审美情趣。
而西方古希腊城邦则靠近爱琴海,有大量花岗岩石,包括古埃及在建造金字塔时,就以大理石作为建造原材料。
通过对中西方建筑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板书)同学们,无论是中国建筑还是西方建筑,在建造时都是独具匠心,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们想想当时的技术条件,建造这些体式高大的建筑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他们还是做出了令人惊叹的建筑艺术品,我们应感到钦佩与敬仰。
环节二:请同学们观看这段视频。
视屏播放完毕,这段视频中详细介绍了中西方在建造时候,用到的柱头是不同的。
高一【美术(人美版)】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学习任务单

实空间即实墙体,木结构一般以虚空间为主,通过隔扇、门洞、漏窗、景墙、月门、空窗创造虚中有实、合中有开、穿插错落、步移景异的小空间大境界,从而达到了空间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3.序列空间 ((画出故宫序列空间示意图))
组织空间序列就是把空间的排列和时间的先后两种因素考虑进去,中国古建筑的序列之美,体现在沿纵深方向排列的一连串院落上,而隔屏、楼梯、天桥、挑廊、台阶、陈设等,便形成了动态的连续空间的重要手段。土木建材决定了中国传统建筑主要在平面中追求空间变化,一般是由间而单体建筑,再是单体建筑与围墙、连廊等围合成院落,再由院落组成建筑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中轴对称,有规模体量,有等差、有节奏的空间安排,院落式布局,空间序列十分壮观。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 2020 年1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中西方不同时期经典建筑艺术中材质和谐、“几何母题法”的主旋律、韵律和节奏和空间变奏等构成方法,深刻体会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主题。
一、请同学们根据课程参与度、课程内容了解和运用探索效果为自己的评分
课前准备(10分)
课堂表现
(20分)
回答讨论
(10分)
内容理解
(20分)
运用实践
(20分)
探索学习
(20分)
总分:
二、这节课你认为学到了哪些?掌握了哪些思维方法?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教案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音乐与实体1.1 音乐的概念与特性解释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组合表达情感和思想。
讨论音乐的抽象性和即时性,以及它如何与时间紧密相连。
1.2 音乐与实体的关系探讨音乐如何通过声音的实体媒介(如乐器和人声)来表达情感和概念。
分析音乐中实体的元素,例如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
第二章:音乐与虚空2.1 虚空的概念与特性解释虚空是指音乐中未发声的部分,也是音乐中的静默和空白。
讨论虚空在音乐中的作用,如创造紧张感、引导听众的注意力等。
2.2 音乐与虚空的相互关系探讨虚空与实体之间的对比和互动,如何相互衬托和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分析不同音乐作品中的虚空运用,例如渐强、渐弱、休止符等。
第三章:音乐中的实体与虚空的平衡3.1 平衡的概念与重要性解释平衡是指在音乐中合理安排实体与虚空的比例,以达到和谐的效果。
强调平衡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音乐整体感觉的影响。
3.2 平衡的实践与应用探讨如何在音乐创作中实现实体与虚空的平衡,例如控制音符的长度和间隔。
分析优秀音乐作品中的平衡运用,以及如何通过平衡来提升音乐的表现力。
第四章:音乐中的实体与虚空的转换4.1 转换的概念与特性解释转换是指在音乐中实体与虚空之间的相互转换和变化。
讨论转换在音乐中的作用,如创造动态变化、展现音乐的流动性等。
4.2 转换的实践与应用探讨如何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实现实体与虚空的转换,例如通过渐变、突变等技巧。
分析优秀音乐作品中的转换运用,以及如何通过转换来丰富音乐的层次感和表现力。
第五章:音乐中的实体与虚空的融合5.1 融合的概念与特性解释融合是指在音乐中实体与虚空相互融合和交织,形成独特的音乐效果。
讨论融合在音乐中的作用,如创造神秘感、引导听众的想象等。
5.2 融合的实践与应用探讨如何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实现实体与虚空的融合,例如运用和声、音色等元素。
分析优秀音乐作品中的融合运用,以及如何通过融合来提升音乐的艺术性和深度。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 教学反思

实体与虚空——凝固的音乐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教材古今中外具体的建筑为对象,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建筑节奏、韵律的基本构成方法,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规律分析鉴别不同经典建筑体例内在艺术逻辑,提高鉴赏抽象能力,并在生活中收集、整理和初步尝试探索实践。
通过课堂教学效果反思如下:
一、根据学生课程参与度,学生对于建筑抽象的概念理解模糊,建筑与音乐之
间的联系,要通过大量直观性的建筑图片进行视觉体验。
二、对于建筑的实体与虚空,可以结合园林的窗棂的设计,建筑空间中柱头的
连续性,建筑的内外空间结合,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感兴趣的建筑图片。
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部分学生的实地旅游体验,发现学生喜欢的建
筑风格,具体表达不出来要点,建筑美在哪里?需要美术教师的耐心讲解与引导,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实地的考察中知道如何欣赏建筑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建筑的实体?什么 是建筑的虚空?
中外建筑的用材有何不同?
为什么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节奏与韵律
长城 吴冠中
什么是实体?什么是虚空?
实体:围合作用的建筑实体,如墙壁、门窗等 虚空:建筑中的空间,工人们活动的空间。。。。
中外建筑的用材有何不同?
中国传统建筑用材:土和木 “土木的诗篇”
西方建筑用材:石头 “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史书”
中国传 统建筑 结构:
教材 P104 知识窗
抬梁式
用于宫殿、寺庙、祠堂等重要建筑
穿斗式
用于南方民居建筑
井干式
应用范围少,一些少数民族使用这种结构。
视频
抬梁式 穿斗式 井干式
中国古建的灵魂
斗拱
帕特农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