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 导尿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
导尿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留置导尿常见问题
拔管困难
留置导尿管后护理不当
• 导尿后,尿袋没有固定放置,位置过低,拉力过大, 或病人烦躁,牵拉尿管以至注有液体的气囊被强行拉 出,造成气囊嵌入尿道,尿道局部组织水肿,导尿管 由于用力牵拉变形,管腔狭窄,中断了气囊通道,使 气囊液体无法抽出。
留置导尿拔管困难处理
加强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培训 • 熟练掌握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 意事项,掌握注入液体的量,正确掌握气囊导尿管 的拔管方法,切不可强行拔管。 • 对于未正确实施导尿术造成拔管困难时,可先抽空 气囊内液体,向尿道口注入液体石蜡油,慢慢旋转 拔出。
男性尿道解剖结构特点
男性尿道长度约为18 ~20cm,管径平 均为5~7mm,全长可分为3部分,即前列 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
男性尿道解剖结构特点
三个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
三个扩大:(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尿道舟状窝) 两个弯曲:
耻骨下弯:位于耻骨联合下方.
耻骨前弯:位于耻骨联合前下方 提起阴茎与腹壁成60度角,耻骨前弯消失
切不可强力插入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造成阴茎皮
下或阴囊引起皮下血肿损伤。
男性导尿的常见问题
• 插管困难的处理 • 1、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病人,插管 困难,病人疼痛难忍,可用5 ml注射器抽取 2%的利多卡因3~4 ml,由尿管尾端开口处向尿 管内注入,1~3 min后再抽取2~3 ml无菌石蜡 油,由尿管尾端注入后再将尿管插入。 • 2、插管困难可尿道口先注入石蜡油(医 用润保)
拔管困难
尿管周围结晶形成 • 长期卧床导尿的病人缺乏合理的膀胱冲洗,或饮水量不足 ,服用某些药物后尿液浓缩,沉淀结晶物增加,可使尿垢 样物质附着于气囊表面,造成拔管困难。 • 长期留置导尿管,可引起泌尿道感染,细菌可积聚在导尿 管的内外面,有些产生尿素酶的细菌如变形杆菌,产生尿 素,形成氨盐,使泌尿道pH值升高,也可使尿中结晶形 成。
导尿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理健康。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家属参与护理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 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
培训家属沟通技巧
向家属传授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指导家属 如何协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和情绪调节。
建立家属互助小组
组织家属建立互助小组,分享护理经验和心得, 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和信心。
• 目的:采集患者尿标本做细菌培养;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尿液,减轻痛苦;用于患者术前膀胱减压以及下腹、盆腔器官手 术中持续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患者尿道损伤早期或者手术后作为支架引流,经导尿管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治疗; 患者昏迷、尿失禁或者会阴部有损伤时,留置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尿液的刺激;抢救休克或者危重患者 ,准确记录尿量、比重,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为患者测定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向膀胱注入造影剂或气体等以 协助诊断。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的加 强
未来导尿护理将更加注重患者 的心理健康和教育工作,通过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健康 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导 尿带来的身心压力。
跨学科合作与综合管理的 推进
未来导尿护理将更加注重与其 他学科的跨界合作和综合管理 ,如与泌尿外科、感染科等紧 密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加 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导尿管日常维护指导
定期清洗
指导患者或其家属定期清洗导尿管,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更换导尿管
按照规定时间间隔,指导患者或其家属更换新的导尿管,确保导尿 系统的通畅。
观察尿量及颜色
教育患者或其家属观察并记录每日尿量及颜色,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饮食调整建议提供
增加水分摄入
01
建议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
留置导尿时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时常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治疗尿路相关疾病或辅助术后康复。
但是,留置导尿也会带来一些护理问题,下面是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1. 插管部位疼痛:留置导尿后,患者可能会感到插管部位的疼痛。
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频率,并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疼痛,如使用冰袋或热敷等。
2. 导尿管移位:留置导尿后,导尿管可能会因为患者的活动或其他原因而移位,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流出或感染等问题。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检查导尿管的位置,确保其在正确的位置,并及时更换需要更换的导尿管。
3. 导尿管出现堵塞:导尿管可能会因为尿结石、血块或其他物质的堵塞而导致尿液流出困难或无法流出。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尿液情况,并采取清洗导尿管、更换导尿管或拔管等措施。
4. 导尿管感染:留置导尿时,导尿管可能会感染,导致尿液发生变化、疼痛或发热等症状。
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观察患者的尿液、体温等情况,及时采取抗感染治疗并更换导尿管。
5. 导尿管脱落:在留置导尿时,导尿管可能会意外脱落。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活动情况和导尿管的位置,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导尿管脱落,如加强导尿管固定等。
总之,留置导尿是一项需要密切关注和护理的医疗操作。
护理人员应该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导尿管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
或解决护理问题。
导尿护理操作中常见问题的预防及解决方法

4、过度牵引
1、选择与同龄性别患者常用尿管型号大一号的尿管,并向气囊内注入10ml生理盐水
2、根据尿管型号注水:儿童气囊尿管3ml/cm3,,12号尿管5 ml/cm3,14-24号尿管30,ml/cm3
3、检查破裂气囊是否完整,更换尿管,重新插入
4、尿管固定牢固,舒适;尿管被拔出后立即报告医生,检查气囊是否完整,尿道是否有出血,观察病人排尿及尿液颜色,鼓励病人多饮水
3、膀胱空虚
4、尿管不通畅
1、熟练掌握女性尿道生理解剖结构;重新更换尿管插入,及时与患者做好沟通
2、嘱患者变换体位,即可有尿液流出
3、插管前了解患者膀胱充盈度,嘱患者勿排尿,如需留取尿标本,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尿量
4、使用前检查尿管质量及是否通畅,发现尿管堵塞应更换
漏尿
1、尿管过细
2、气囊未充分扩张
5、间断夹闭尿管,每2h开放尿管,训练膀胱功能
2、解剖因素:男性尿道解剖特点,增加了插管的难度
3、病理因素:尿道狭窄、炎症等
增加了插管的难度及机械损伤,尿道异物
4、尿管因素:尿管过粗或未充分
润滑
1、加强心理护理,指导深呼吸,以屏风或床帘遮挡,保护患者隐私
2、如没有把握,及时报告上级护士或医生,请会诊,同时在工作中注重提高导尿操作技能
3、报告医生,协助处理,如在局麻下插管
拔管困难
1、气囊液体未抽尽
2、气囊抽不出水
3、尿管在膀胱内打折:(1)送导管太长太快刺激膀胱痉挛导致导管盘绕;(2)在无尿液导出的情况下,反复牵拉推送,使已盘绕的导管打结;(3)不熟悉尿道解剖
1、无液体被抽出方可拔管
2、剪断气囊充气侧管,在B超引导下刺破气囊
3、采取相应措施:(1)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2cm;(2)插管前了解患者膀胱充盈状态,嘱患者勿排尿:必要时报告医生,手术切开膀胱取出尿管;(3)充分了解男女尿道解剖特点
留置导尿时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

留置导尿时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关键词】导尿;气囊管;护理留置导尿技术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在诊断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临床上应用的留置导尿管为一次性的双腔气囊导尿管,因其固定性能好,避免滑脱造成重复插管的机会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使用不当或操作疏忽,极易引起意外,给患者增加痛苦。
1 常见的问题1.1 尿道黏膜出血1.1.1 双腔气囊导尿管质量不合格拔管时不能回抽气囊内的液体,致使拔管时尿路损伤,气囊漏液,致使尿管滑出,反复插管,使黏膜水肿、出血。
1.1.2 气囊尿管未进入膀胱向气囊内注入液体,致使充液的气囊嵌顿在尿道内而致黏膜出血。
1.1.3 翻身尿管牵拉过度使气囊变形,滑入尿道狭窄处嵌顿。
1.2 尿道疼痛1.2.1 尿道粗细不适宜过粗的尿管对尿道形成机械性损伤,而造成疼痛。
1.2.2 护士技术不熟练操作时动作粗暴,尤其是男患者,不掌握生理性的弯曲,给患者带来痛苦。
1.2.3 患者的心理紧张腹肌不能放松,而引起尿道痉挛,插管时引起疼痛。
1.3 拔管损伤1.3.1 注射器操作不当操作时注射器未能穿透尿管近端的闭塞处致使无法抽出气囊内的液体,而粗暴拔管。
1.3.2 抽气囊液体时未能抽净致使气囊留下液体,形成囊性肿物,拔管时损伤尿道。
2 护理措施2.1 使用产品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2.2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技术熟练,多学知识,了解其原理,正确使用。
向气囊内注入液体是为了起到囊性固定功能,不需要保留尿管时,液体抽出,囊性消失,固定自动解除。
2.3 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插管动作要轻、慢、稳,切勿用力过重。
尽量一次成功,避免反复插管。
2.4 根据患者的特点,选择光滑粗细适宜的尿管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堵塞。
鼓励患者多饮水,若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每周查尿常规1次。
2.5 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翻身时要注意不可过度牵拉下床时尿袋要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尿液逆流,用0.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d,防止感染。
导尿技术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导尿技术考核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导尿技术是一项医疗护理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导尿管,将尿液引流出体外,以解决尿液排除问题。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导尿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导尿技术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对导尿技术进行考核和整改。
本文将探讨导尿技术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整改措施。
一、导尿技术考核存在的问题1. 操作不规范:导尿过程中,操作者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例如没有正确消毒导尿器材、没有采取正确的操作顺序等,这将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2. 缺乏沟通和教育:一些医院对导尿技术考核的流程和标准没有明确的沟通和教育,导致操作者对导尿技术的要求和操作步骤不清楚,从而影响操作质量。
3. 技术水平不一:不同操作者的导尿技术水平可能存在差异,一些操作者可能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导致导尿操作的不准确和不安全。
4. 风险评估不足:在导尿之前,应对患者的尿液排除问题进行风险评估,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然而,一些操作者在这方面的意识不够,导致患者在导尿过程中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
二、整改措施1. 建立规范操作标准:医疗机构应根据导尿技术的要求,制定明确的操作指南,对导尿的操作流程和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并确保操作者了解和遵守相关的规范操作标准。
2. 强化沟通和教育: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导尿技术的沟通和教育,包括组织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提高操作者对导尿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确保其具备正确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3. 定期考核和培训:医院应定期对操作者进行导尿技术的考核,确保其操作符合标准要求。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操作者,医院应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其能够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4. 引入专业评估机构:为了提高导尿技术的质量和安全性,医院可以考虑引入专业评估机构,对导尿技术进行评估和监督,以确保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加强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在导尿过程中,操作者应对患者的尿液排除问题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正确消毒导尿器材、使用适当大小的导尿管等,以减少患者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导尿过程中的问题及分析

谢谢观赏
• 比较困难的主要有以下情况:前列腺增 生症、尿道狭窄、尿道异物、结石、假 道存在、尿道断裂、尿道闭锁、包皮粘 连、水肿、外阴萎缩等。 (1)前列
腺增生的患者 (2)尿道狭窄的 患者 (3)当尿道有异物、结石 、假道存在时 (4)尿道断裂的 患者(5)尿道闭锁者 (6)尿 道外口难以辨认 (7)老年患者 (8)有的患者因尿潴留时间长 而膀胱过度充盈
导尿管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病人对导尿术不了解,认为导尿术非常痛苦,易产生各种推 测,如损伤尿道、导尿不成功、感染等,心里异常紧张恐惧, 尤其是首次导尿的病人。心理护理:耐心讲解导尿的必要 性,嘱其心理放松,消除病人顾虑,觖除紧张恐惧心理,使其在 操用时密切配合,同时操作时动作应轻、快,尽快完成导尿
导尿管插入受阻
气囊的灌注
尿 管 型 号 注 水 量
10 Fr
12 Fr
14 Fr
16 Fr
18 Fr
20 Fr
4 ml
6 ml
8 ml
10 ml
12 ml
14 ml
导尿管拔出困难
主要是因为导尿管质量较差和长期留臵导尿管所致,其气囊内的 注射用水不能抽出,导致导尿管难以拔出。解决方法:(1)转 动尿管方向使气囊通畅。(2)向气囊内大量注水冲破气囊。 (3)可以用硬膜外导丝或输尿管导管导丝从气囊管插入,刺 破气囊后拔出。(4)耻骨上膀胱造瘘的患者,导尿管拔出困 难主要是因为结石积聚引起,抽空气囊后顺着尿管伸进止血钳, 剥落部分结石,夹住尿管头拔出。这样的结石会刺破气囊,最 好定期更换造瘘管(4~6周),经常膀胱冲洗(7~10天冲洗1次)
导尿过程中的问题及分析
泌尿外科 王吉芳
导尿过程中的问题及分析
留置导尿术在临床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广泛 , 了能及时有效地 配合 临床诊断治疗 , 高首次插管成 为 提
功率 , 提高泌尿道护理质量 , 近年来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 , 针对 留置导尿术在护理 中出现 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 采取 了相应解决 措施 ,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 资 料
我科 自2 0 年 1 08 月一1 0月对 6 0例患者进行了导尿术 , 男 4 8例, 1 , 女 2例 年龄 8岁 一 6岁 , 8 其中尿潴留 1 例 , 1 各科手术共
慢增加滴速 。 ②恶心 、 呕吐 、 胃部不适 时给予易消化 、 半流质食
物, 少量 多餐 , 以新鲜 蔬菜 、 辅 水果 , 状可逐渐 减轻 , 心呕 症 恶
极配合 , 更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合 理治 疗和正确 引导 。定期产前 检查不但可 以让孕妇得 到 良好 的孕期保健 ,医生 还可 以早发 现、 治疗各种妊娠合并 症和并发症 , 并适时促胎肺成熟 , 防早 预
■ 汐固日啦国
况 自觉症状调整滴速直至宫缩消失 。副作用 :① 出现心悸 、 胸 闷 、 急症 状时 , 时报告医生 , 即予 以左侧 卧位 , 气 及 立 鼻导管吸
氧, 抬高床头 , 慢滴 速 , 向孕 妇解释这是正 常用药反应 , 减 并 可 以通过调整滴速来缓解症状 , 状缓解后 根据 宫缩 情况再缓 待症
3 出院宣教 . 5定期产 检查 ,避免诱发宫缩 的活动 如
( 收稿 日期 :0 9 1- 3 2 0 — 12 )
留置 导尿 术在 临床 护理 中 出现 的 问题及 解 决 措施
郝振 宇
( 五台县第 一人民医院, 山西 五台 0 5 0 ) 3 50
留置导尿术作为一种基本 的诊疗手段 , 在临床上应用极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尿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甘肃广播电视大学金昌分校论文提纲(研究路径/论文(设计)框架)1、论文题目导尿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2、常见护理问题出血、疼痛、漏尿、插管困难、插管后无尿、尿路感染、拔管后无法正常排尿、拔管困难。
3、护理措施及处理方法心理护理、使用正规产品、加强学习和增强责任心、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操作时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0cm后充液,以防气囊充盈时挤压膀胱颈,充液后轻轻向外拉出,直到不能拉动有阻力感时停止、训练膀胱功能、气囊内所充液体以注射用水为宜、健康宣教。
4、体会留置导尿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既会造成尿道损伤,又可以引起细菌的逆行性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有细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要重视留置导尿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实施正确的操作技术,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导尿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方法针对临床工作中出现的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结论一次性导尿和留置导尿中都会出现很多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导尿;常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操作技术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但有时并不为医护人员所重视.因此,临床上常发生对适应证掌握不严、操作中不注意无菌原则、操作方法不当等问题,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现根据临床表现,就其常见的问题讨论如下:留置导尿技术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观察病情变化、治疗疾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使患者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存的质量,在诊断和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临床上使用的留置导尿管为一次性的双腔或三腔气囊导尿管,因其固定性能好、不易滑脱、刺激性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体会如下:1常见护理问题1.1出血1.1.1气囊导尿管未进入膀胱:完成常规导尿操作[2]步骤后,导尿管气囊尚在尿道中,向气囊注入液体,致使未进入膀胱的充液气囊嵌顿在尿道内而致黏膜出血[3].1.1.2翻身或活动将尿管牵拉过度:使气囊变形,滑入尿道狭窄处嵌顿,损伤尿道,造成出血。
1.1.3所使用的气囊导尿管质量不合格:拔管时不能将气囊内的液体完全抽回,致使拔管时造成患者尿路黏膜损伤;气囊漏液,导致尿管滑出,需反复插管,以致黏膜水肿、出血1.1.4所使用的气囊导尿管型号不合适:实施导尿术时导尿管过粗,造成患者尿道机械性损伤,引起出血。
1.2尿道疼痛1.2.1解剖因素:操作时不能掌握男性患者的2个生理弯曲及3个狭窄,给患者带来痛苦。
1.2.2操作因素:操作粗暴或插管速度过快,润滑准备不够均会损伤尿道。
1.2.3所使用的气囊导尿管型号不合适:过粗的尿管插入时对尿道形成机械性损伤,而造成疼痛。
1.2.4患者心理因素:患者高度紧张使腹肌不能放松,进而引起尿道痉挛,使尿道阻力增大,插管时引起疼痛,造成插管困难[4]。
1.2.5患者身体因素: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尿道炎症等,增加了插管的难度及尿道机械损伤[5]。
1.3漏尿1.3.1膀胱痉挛导致的漏尿气囊内注入液体的量严格按照说明书,在不使导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导尿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气囊内液体的量。
1.3.2尿管过细或气囊内液体过少所致漏尿根据患者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尿管,适当增加注入气囊内液体的量。
1.3.3导尿管堵塞导致漏尿更换尿管,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1.3.4插管后患者感觉不适,用力排尿导致漏尿指导患者大口哈气,减轻恐惧心理,告诉患者勿用力排尿,可向气囊再注入1ml气体或液体,轻轻拉导尿管,使其有效固定。
1.4插入尿管后无尿1.4.1误入阴道加强护理人员对女性尿道生理解剖结构的学习,如误入阴道可另取一无菌尿管重新留置,注意无菌操作,切忌将尿管从阴道拔出后直接插入尿道。
1.4.2尿管不通使用前检查尿管质量及是否通畅。
1.4.3尿管打折尿管前端位置高于膀胱内尿液平面,导致无尿引出。
可嘱病人变换体位,即可有尿液流出。
1.5插入困难1.5.1心理因素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导致插管时出现尿道痉挛。
应作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1.5.2润滑不够改进润滑方法,插管前除按常规润滑尿管外口,可由尿道外口注入无菌液体石蜡2~5ml,以利全程润滑,减小摩擦力。
1.5.3前列腺肥大用无菌注射器取地塞米松5mg沿导管缓缓推入,待1~2min后继续插管[6]。
注意操作方法要规范、轻柔,切忌粗暴。
1.6尿路感染1.6.1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应注意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及会阴,严防尿液回流,尤其搬动病人或变换体位时,尿袋位置不能高于膀胱位置。
3 d更换1次尿袋较为合理[7]。
尽量避免膀胱冲洗,必要时严格无菌技术,可采用三腔尿管。
有研究表明,膀胱冲洗对菌尿无明显作用,更易增加感染机会。
1.6.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真菌性尿路感染机会增多。
1.6.3反复插管导致尿路感染。
1.7拔管后无法正常排尿1.7.1膀胱充盈且有尿意时拔尿管,只要稍加协助即可立即排尿,而膀胱空虚时拔除尿管,只有等膀胱再度充盈时患者才会有尿意,其间隔时间较长,自行排尿信心降低,出现依赖心理,导致排尿困难的机会增多。
1.7.2长期留置尿管不宜定时开放,最好在有尿意时再开放。
因为无尿意时开放尿管,尿液仅随压力差的作用而流出,难以产生排尿的感觉,不能充分保护和训练膀胱功能[8]。
1.7.3患者带有止痛泵,药物的副作用导致排尿困难,可考虑在拔除止痛泵后再拔尿管。
1.7.4长期卧床病人因体位关系无法排尿,在病情允许范围内使患者采取最佳排尿体位,术前床上排尿训练可减少此类情况发生。
1.8导尿管堵塞1.8.1长期留置尿管,钙盐沉积,或尿管老化、硬化引起引流不畅。
1.8.2膀胱出血时血凝块堵塞导尿管。
1.9尿管脱出1.9.1向气囊注气/液过多气囊破裂,导致尿管脱出。
1.9.2气囊活塞松动,气囊中的气体或液体逸出,导致气囊变小,尿管脱出。
1.9.3烦躁患者因意识不清,缺乏必要的束缚而将尿管拉出。
1.9.4行膀胱冲洗时将气囊通道刺破,气体/液体逸出,气囊变小,尿管脱出。
1.10拔管困难1.10.1注射器不能抽出气囊内液体:多次夹闭尿管导致尿管气囊通道粘连堵塞,可剪断尿管,使气囊内液体自行流出后再拔管,切忌粗暴拔管。
1.10.2患者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尿道痉挛。
应作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2.1使用正规产品: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给患者带来伤害。
2.2插尿管前检查尿管及气囊有无破损、漏气,是否通畅。
2.3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插管动作要慢、轻、稳,切勿粗暴用力。
尽量一次成功,避免反复插管,减轻患者痛苦。
2.4向气囊内注入液体可起到尿管囊性固定的作用,不需要保留尿管时,将液体完全抽出,解除固定,拔除尿管。
2.5选择适合患者的尿管:成年男性一般用F12~16,女性宜选用F16~18,尿道松弛者可选用较粗的尿管。
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避免扭曲、堵塞、受压。
2.6操作时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0cm后缓慢充液,以防气囊充盈时挤压膀胱颈,充液后轻轻向外拉出,直到不能拉动有阻力感时停止,注意患者是否疼痛不适。
2.7长期留置导尿者的健康宣教:需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应嘱其翻身及活动时,要注意不能过度牵拉导尿管,下床时尿袋要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尿液逆流造成逆行性尿路感染。
鼓励患者多喝水,如无特殊禁忌,饮水量应在2000~3000ml/d左右,达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的目的[9];术后患者不能进食时,依患者身体情况,适当加快补液速度。
如尿液出现浑浊、沉淀或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每周查尿常规1次。
保持会阴部清洁,用0.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d,防止感染[10]。
集尿袋每三天更换一次,每次更换集尿袋时,应消毒接头处。
2.8训练膀胱功能:患者准备停止留置导尿前,可间歇阻断引流,有尿意时再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2.9气囊内所充液体以注射用水或空气为宜:记录充液/气量,以便拔管时查阅。
对于膀胱高度充盈的患者,首次放尿时不得超过1000ml,以防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造成患者血压骤降,产生虚脱。
亦可因膀胱突然减压,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引起血尿。
2.10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使其放松,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如患者感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体会留置导尿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既会造成尿道损伤,又可以引起细菌的逆行性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有细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要重视留置导尿操作中常见的问题,实施正确的操作技术,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1]李妍,姜亚波,孙威.留置导尿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杂志,2008,(3):8[2]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5.[3]钟勤.气囊导尿气囊导尿管致男性后尿道损伤6例分析及护理[J].华夏医学,1999,12(3):348[4]周秋凤,黎腊,周佳.加强临床教育以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尿道出血[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0):596.[5]朱平娟.双腔气囊导管临床应用500例总结[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2):51[6]蔡丽艳.前列腺肥大患者简易导尿术[j].南方护理学报,2000,2(7)∶45[7]张海英,赵玉敏,李爱军,等.腔外途径尿路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3)∶185[8]薛富善.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76[9]朱建美.不同护理方法对截瘫患者泌尿系管理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4):209.[10]颜巧元,谭翠莲,黄海燕,等.氯霉素用于导尿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3,17(12):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