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

合集下载

5第五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文档资料

5第五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文档资料

对其生长的影响会很大,因此,在必要时应考虑补充。
2、好氧生物处理 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 程,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成较稳定的无机物的处理方法,
在工程上称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时,有机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图示
3、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在断绝供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过程,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较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 物的处理过程,在工程上称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 2.活性污泥法来源

3、基本流程
(1)曝气池: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反应场所
(2)二沉池:泥水分离
(3)污泥回流:确保曝气池内生物量稳定 (4)曝气:为微生物提供溶解氧,同时起到搅拌 混合的作用。
活性污泥的形态,性质,与评价指标
1.形态 2.组成 多为黄褐色絮体,含水率超过99% 四部分组成
(1)Ma—活性污泥微生物; (2)Me—活性污泥代谢产物;
淀污 静置30min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ml/g)
混 合 液 经 3 0 m i n 静 沉 后 的 污 泥 容 积 S V I 这 些 污 泥 的 干 重
SV % 10 ( ml /l ) ( ml /g 干污泥 ) Mlss ( g /l )
② 减速期 F/M减小,有机物量成为增殖的限制因素,微生物 增殖速率和有机物降解速率下降,污泥沉降性好,出 水效果好。 ③ 衰减期
F/M最小,(内源呼吸期)微生物活动能力低,絮凝
体,沉降性好,此时污泥量出现下降,出水水质较好。
4.3 活性污泥的运行方式
在活性污泥法工程领域,应用着多种各具特色的运 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②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③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④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⑤ 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 ⑥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⑦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 ⑧ 浅层低压曝气活性污泥法; ⑨ 深水曝气活性污泥法;

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The Global Institute for Urban and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GIURS)Shanghai Key Lab for Urban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Eco-Restoration (SHUE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ECNU)Shanghai · 200241· China---speaker :Annie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概述活性污泥法的净化过程与机制活性污泥法的性能指标及有关参数活性污泥法的各种演变及应用曝气池的类型与构造一、活性污泥法概述•基本原理: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

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基本工艺流程:初次沉淀池曝气池回流污泥泵房二次沉淀池鼓风机房进水出水空气回流活性污泥剩余污泥•历经主要阶段:吸附阶段氧化阶段絮凝体形成与沉降阶段•活性污泥的形态,组成形态:多为黄色或褐色絮体,含水率超过99%,比表面积大。

组成:活性污泥由四部分组成•(1)Ma——活性污泥微生物;•(2)Me——活性污泥代谢产物;•(3)Mi——活性污泥吸附的难降解惰性有机物;•(4)Mii——活性污泥吸附的无机物。

微生物组成:细菌(90%-95%,甚至100%)、真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菌胶团细菌丝状菌指示性动物•环境因素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影响1.BOD负荷率(污泥负荷)2.营养物质一般平衡时用BOD5:N:P的关系来表示,一般需求为100:5:1 3.PH最适宜PH为6.5~8.5之间PH<6.5,真菌增长利于丝状菌易膨胀PH>9时,菌胶易解体活性污泥凝体遭到破坏。

污水处理的方法与原理

污水处理的方法与原理

污水处理的方法与原理污水处理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有有害物质的水体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的过程。

污水处理方法和原理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及其原理。

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处理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法。

- 活性污泥法:通过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 固定化生物膜法:在固定载体上附着生物膜,通过生物膜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 人工湿地法: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净化,通过植物的吸收、降解和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

2. 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方法对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和沉淀物进行分离和去除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处理法包括沉淀法、过滤法和膜分离法。

- 沉淀法: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沉降到底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常用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和沉淀池。

- 过滤法:利用过滤介质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纤维滤料等。

- 膜分离法: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污水进行分离,将水分和溶解物质分离出来。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3.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物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进行反应和去除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处理法包括沉淀法、氧化法和吸附法。

- 沉淀法:通过加入化学沉淀剂,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形成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和聚合氯化铝等。

- 氧化法:通过加入氧化剂,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等。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以保护水环境和人类健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是活性污泥法和厌氧消化法。

- 活性污泥法:将废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来生长和繁殖,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该方法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 厌氧消化法:将废水与厌氧菌接触,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该方法适用于农村地区或工业废水处理。

2. 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原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 沉淀法: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降到底部,达到分离固液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沉淀池和旋流器等。

- 过滤法:通过过滤介质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砂滤、活性炭和纤维滤料等。

3.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 氧化法: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化铁、高锰酸钾等。

- 中和法:通过添加酸碱物质,调节污水的pH值,使其达到中性。

常用的酸碱物质有石灰、硫酸和盐酸等。

4. 高级处理法:高级处理法是对初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以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

- 活性炭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吸附,达到去除的目的。

- 膜分离法:利用微孔膜或逆渗透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溶解物质。

- 紫外线消毒法: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破坏细菌和病毒的核酸结构,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水质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或组合多种处理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2024年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范文

《2024年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范文

《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污水的排放和处理已成为重要的环保课题。

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作为两大主要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其独特的处理机制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重点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处理效率、工艺特性及其应用环境,以便更好地了解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性,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概述(一)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以活性污泥为生物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微生物自身成分及无害气体等。

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高,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

(二)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在介质表面的生物膜来处理污水的一种方法。

生物膜主要由微生物组成,通过吸附、分解等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处理稳定性,对某些特定污染物的处理效果较好。

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比较分析(一)处理效率在处理效率方面,活性污泥法因其高浓度的微生物群体和良好的传质条件,通常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

然而,生物膜法在处理某些特定污染物时,如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此外,生物膜法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时,其优势更为明显。

(二)工艺特性在工艺特性方面,活性污泥法需要较高的氧气供应和较频繁的排放与回流操作,导致其运行成本较高。

然而,其运行灵活性较强,便于调整操作参数以适应不同进水条件。

相比之下,生物膜法的挂膜、养膜等过程相对复杂,但一旦形成稳定的生物膜后,其运行稳定性较好,对水质波动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此外,生物膜法可以形成更为复杂的微生物群落,有利于提高对某些特定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三)应用环境在应用环境方面,活性污泥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水质波动较大的污水。

而生物膜法则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含有难降解有机物或重金属的废水等。

此外,生物膜法在处理间歇性排放的污水时具有较好的效果。

四、结论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作为两种主要的污水处理技术,各具优势和局限性。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形象说法:微生物“吃掉”了污水中的有机物,这样污水变成了干净的水。
基本方式
方法设计
运行条件
方法设计
除普通活性污泥法外,还有多点进水、吸附再生、延时曝气和高负荷率活性污泥等方法。前两种方法与基本 流程有所不同,废水流进曝气池的入口的数目和位置有差别。在多点进水活性
活性污泥法污泥法中,只有一部分废水和回流污泥一起在首端入池。其余的废水分2~3次在离首端有一定距 离的2~3个入口处(入口的间距一般相等)进入曝气池。从流程上看,可以说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 (图2)只是多点 进水过程(图3)的变形,几个废水入口只用最后一个,后者即变成前者。
活性污泥法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01 基本介绍
03 基本流程 05 影响因素
目录
02 基本组成 04 基本方式
基本信息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由Edward Ardern(爱德华·阿登)和William T. Lockett(威 廉·洛克特)于1914年首先在英国发明的。如今,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改良工艺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 法。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 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是废水生物处理悬浮在水中的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基本介绍
基本介绍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这种技术将废水与 活性污泥(微生物)混合搅拌并曝气,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生物固体随后从已处理废水中分离,并可根 据需要将部分回流到曝气池中。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
活性污泥法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 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生物处理2(活性污泥法、厌氧、脱氮除磷)

生物处理2(活性污泥法、厌氧、脱氮除磷)
生物除磷法
利用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过量摄取磷, 并在缺氧条件下释放磷的原理,通过 排放富磷污泥达到除磷目的。
同步脱氮除磷技术
A2/O工艺
即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是最典型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在厌氧区,聚磷菌释放磷并摄取有机物;在 缺氧区,反硝化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在好氧区,聚磷菌过量摄取磷,同时硝化菌将氨氮氧化为硝 酸盐。
脱氮原理及方法
氨化作用
01
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
硝化作用
02
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
化为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反硝化作用
03
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将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
达到脱氮目的。
除磷原理及方法
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磷酸根离子与 钙、镁等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磷酸 钙、磷酸镁等沉淀物,从而去除磷。
02
生物强化技术
通过投加特效菌种或基因工程菌,提)
结合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等优
点。
生物处理与膜技术结合
膜生物反应器(MBR)
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相结合,实现高效固液分离,提高出水水质。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
采用动态膜代替静态膜,降低膜污染,提高膜通量和使用寿命。
影响因素及优化措施
影响因素
包括污泥浓度、曝气量、污水水质、 温度等。
优化措施
通过合理控制污泥回流量和剩余污泥 排放量,调整曝气量,提高污水水质 稳定性等措施来优化活性污泥法的运 行效果。
应用实例
城市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可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营 养盐,提高出水水质。

活性污泥净化水质的原理

活性污泥净化水质的原理

活性污泥净化水质的原理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废水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活性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氧化,从而净化水质。

具体原理如下:
1. 溶解有机物降解: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反应,将有机物分解为水、碳酸盐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

2. 吸附各种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在废水中可以吸附各种有机污染物,包括悬浮物、微生物和溶解有机物等。

3. 沉淀物去除: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会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层,从而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去除。

4. 生物脱氮和脱磷:活性污泥中的特定菌群可以进行脱氮和脱磷反应,将废水中的氮和磷去除,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5. 有机物转化为污泥: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新的微生物生物质,从而使有机物被固定在污泥中。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生物反应,活性污泥法能够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净化水质。

活性污泥法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概述
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目标
1999处理率26%(二级处理占11.5%) 2005年提高到45.67% 截至2006年底,达到56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目标: 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
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 水处理率不低于70%。 “十一五”时期,重点省会城市处理率要达到80%;一 般城市要达到60%到70%;县城则要达到60%。
好氧活性污泥的净化作用机理
图 9-1 好氧活性污泥的净化作用机理示意图
污水处理中的生化过程
细胞构成物
合 成
微生物细胞

C、H、O、N、 P、S维生素等
微生
生物污泥
源 呼
能源


受氢体

O2、CO2、SO42-、 解
NO3-等
能量 + 代谢产物
CO2、H2O、
SO42-、NO3-、

NH4+、PO43-、 H2S、CH4、有排
污泥 浓缩



沉渣
理 出
处理 水
二级处理
三级处理
第二节 有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
一、 废水生物处理的原理
1、 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自净作用指天然水体受到污染后,在无人为
处理条件下,借助水体自身的能力使之得到净化 的过程。 该过程中包括稀释、沉降等物理作用,氧化、
还原、分解、凝聚等化学作用,还有更重要的 生物作用,即生物对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同化和 异化作用。
工业废水的处理。 世界各国污水处理厂90%以上采用生物处理技术。美国
共有废水处理厂18000多座,其中84%为二级生物处理厂, 英国有废水处理厂3000多座,几乎全部是二级生物处理 厂。
一级处理:也叫初级处理,通过过滤、沉淀
等物理方法除去废水中的粗大固形物及部分悬 浮物 。
(二) 按处理 程度
二级处理:在一级处理基础上,主要去除水
①菌胶团细菌 菌胶团:狭义指动胶菌属(Zoogloea)形成的细菌团块
d、生物特性:具有一定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 (理解:自我繁殖、生物吸附与生物氧化)。
4、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类型
(1)细菌:主导作用,108-109个/ml 常见菌群:它们多数是 G-菌,如动胶菌属、从毛
单胞菌属(优势) ;产碱杆菌属、微球菌属、假 单胞菌属(较多);黄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无 色杆菌属、棒状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球衣菌属、 诺卡氏菌属、短杆菌属等 动胶菌属(Zoogloea)和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 数量占70%
二、城镇污水处理出水的要求
1、一级标准的a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 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 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 水库等封闭、半封闭水域时
2、一级标准的B标准:
排入GB3838地表水III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 和游泳区除外)、GB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时。
中溶解性的和胶体性的有机物
三级处理,也称深度处理:进一步除去 废水中的胶体及溶解态的污染物,一般 可达到回用的目的。
1.废水 的一级 处理方 法
重力分离法
阻力截留法 稀释法
沉降法 上浮法
格栅截留 筛网截留 粒状介质过滤
中和法
2.
气浮法

混凝法

萃取法


氧化还原法

电解法

好氧法
生物法

厌氧法

三、 污水处理的一般技术途径
(一)按废水中污染物除去方式 物理处理 化学处理 物化处理 生物处理 (二)按处理程度 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 三级处理
(一) 按废水 中污染 物除去 方式
物理处理: 通过各种方法使污染物从废
水中分离出来,一般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 本性
化学处理:主要利用化学反应分解污水中
各种形态的污染物 。
吹脱法

汽提法
3. 废水的三级处理方法
物化法——超滤、混凝、活性 炭吸附、臭氧氧化、膜分离法、 离子交换法、加氯消毒等; 生物法——生物法脱氮除磷
城市废水处理的一般流程
废水
格栅
沉砂池
垃圾 处理
沉渣 处理
一级处理
沉淀池
生物 处理
二次 沉淀池
部分污泥回流
三级 处理
一级处理出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污泥 处理
二级处理出水
能 机酸、醇等 水 不可降
污水处理中的生化过程
排 解残留 出 物(排出)
二、活性污泥的组成与特性
1、几个概念 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好氧微生物、某些兼性或厌
氧微生物以及废水中的固体物质、胶体物质等交 织在一起的呈黄褐色絮状体。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 理技术。 实质:人工强化下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包括分解和 合成)。
b、颜色:正常呈黄褐色,但会随进水颜色、曝气程 度而变(如发黑为曝气不足,发黄为曝气过度)。
c、理化性质:ρ=1.002~1.006,含水率99%,直 径大小0.02~0.2mm,表面积20~100cm2/ml,pH 值 约 6.7 。 其 固 相 组 分 主 要 为 有 机 物 , 约 占 75 ~ 85%。
物化处理:利用相转移的方法
生物处理: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的代谢
作用转化污水中的胶体性或溶解性污染物, 使之成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生物处理的情况:
BOD5/COD>0.3才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未处理城市污水的BOD5/COD在0.3-0.8之间。 投资少、成本低、工艺设备较简单、运行条件平和,不
产生二次污染 成为污水处理工艺的主流技术,已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和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2、 废水生物处理的作用机理
废水生物处理实际是水体的自净原理在水污染治 理中的应用,即模拟天然水体自净作用的生物过 程,在特定构筑物中人工创造适宜条件,充分发 挥微生物的作用以高速度、高效率净化污水,通 过微生物产生的酶来降解转化有机物,将有机物 最终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废水得 到净化。
2、活性污泥组成: (1)活性的微生物 (2)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3)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
物和无机物组成。 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又是由细菌、真菌、原生
动物、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相结合所组 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3、活性污泥的特征
a、形态:在显微镜下呈不规则椭圆状,在水中呈 “絮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