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故障事故处置方案
起重机械故障现场处置方案

起重机械故障现场处置方案第一部分:事故预防和紧急响应措施1. 事故预防措施- 对起重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工作状态。
- 成立专门的机械维修团队,能够及时处理机械故障。
- 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 开展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 建立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机械故障迹象。
2.紧急响应措施- 首先,立即切断电源或气源,确保起重机械停止工作。
- 其次,通知专门的机械维修团队,尽快赶到事故现场。
- 在机械维修团队到达之前,必要时可以采取临时的措施,比如引导人员撤离风险区域。
- 机械维修团队到达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故障排除和维修。
第二部分:常见起重机械故障及处理方法1. 起重机械无法正常启动- 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接通,确保供电正常。
- 检查操作盒或遥控器是否损坏或出现故障,如需更换。
- 检查电气回路是否出现断路或短路,及时修复。
2. 起重机械无法正常运行- 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正常,如有漏油或压力不足,及时修复或补充液压油。
- 检查机械传动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如有故障,及时修复或更换传动件。
- 检查起重机械的机械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如有损坏,及时维修或更换零部件。
3. 起重机械的起重能力降低- 检查起重机械的起重机构是否存在故障,如有异常,及时修理。
- 检查起重机械的钢丝绳是否老化或磨损严重,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 检查起重机械的悬臂和支撑结构是否存在变形或损坏,如有状况,及时修复。
4. 起重机械发生倾覆或坠落- 发生此类事故时,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引导他们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比如增加起重机的支撑或固定。
- 同时,立即通知机械维修团队进行现场故障排查和处理。
第三部分:现场处置流程和注意事项1. 现场处置流程- 接到事故报警后,机械维修团队迅速出发前往现场。
- 抵达现场后,首先评估现场安全状况,确保没有进一步的风险。
- 然后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找出故障点。
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三篇)

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一、紧急情况介绍建筑起重机械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本预案主要针对建筑起重机械生产中的紧急情况展开应急救援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总指挥部:指挥整个救援行动,由公司领导担任。
2、联络员:负责与外界联系,协调资源调配。
3、事故情报与通信组:负责搜集和发布事故情报,保持通信畅通。
4、救援队:由专业救援人员组成,根据具体情况分成多个小组进行救援。
三、应急救援预先准备1、事前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2、紧急联系方式:建立完善的应急联系系统,确定各个责任人的联系方式,并将其公布于公司内部。
3、应急物资准备: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急救药品、消防器材、通讯设备等。
四、紧急救援流程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总指挥部成立,由公司领导负责指挥整个救援行动。
2、总指挥部立即通知联络员,要求其立即与相关单位联系,协调资源调配。
3、事故情报与通信组负责搜集并发布事故情报,保持与应急人员的联络。
4、总指挥部组织救援队员进行现场勘查,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5、总指挥部根据勘查结果制定救援方案,并分配任务给各个救援小组。
6、救援队根据总指挥部的指令,展开救援行动,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7、总指挥部与相关单位保持联络,及时解决救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救援行动结束后,总指挥部负责总结经验,改进救援方案,提高救援效率。
五、应急救援人员注意事项1、遵守救援指挥:救援人员必须服从总指挥的指挥,确保救援行动的有序进行。
2、确保自身安全:救援人员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迅速行动:救援人员应快速行动,争分夺秒救援被困人员。
4、注意通讯畅通:救援人员要保持通信设备的畅通,与总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
5、关注被困人员的心理状况:救援人员要关注被困人员的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起重机械故障事故处置方案

起重机械故障事故处置方案一、前言起重机械是工厂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机械设备之一,尤其是在特定行业领域中,起重机械被广泛应用于物料清运、生产加工等方面,关乎到企业的生产安全和效率。
然而,由于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起重机械故障和事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由此,制定一份适用的机械故障事故处置方案,显得十分必要。
二、故障事故处置方案制定的必要性1. 减少企业损失起重机械故障或事故事件的发生,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各种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针对这些问题,建立一份故障事故处置方案,能够及时处理起重机械故障或事故,减少企业的损失,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2. 提高工人安全意识起重机械故障或事故一旦发生,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机器本身的损坏和修复,更关系到工人的安全。
制定科学合理的故障事故处置方案,能够强化工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对机器使用的注意力,并在复杂情况下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置方案,确保在事故中减少人员伤亡。
3. 提高生产效率起重机械故障或事故事件的发生,往往需要停机或暂停生产,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进度。
通过建立一份科学的故障事故处置方案,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机器故障或事故,提高生产效率。
4. 保护企业形象一份健全的故障事故处置方案,不仅仅可以保护企业的安全与利益,同时也能够对企业形象起到保护作用。
随着社会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愈来愈快,故障事故发生后,企业若能有一份适用的处置方案,及时有效地处理现场情况,能够提高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信心。
三、故障事故处置方案制定的基本流程1. 盘点企业起重机械设备在制定故障事故处置方案时,需要首先进行企业内起重机械设备的盘点工作,包括机器名称、型号、技术参数、电器线路图以及保修情况等。
2. 分析机器故障原因分析机器故障或事故的原因十分关键,可以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置方案,提高处理效率。
针对机器故障原因的分析需要结合操作员的操作注意力和机械的使用状况两种因素,区分是机器运行本身的故障还是操作员的错误操作引起的;3. 提出故障事故处理方案针对不同的故障或事故原因,提出不同的处置方案,确保故障或事故尽快得到处理。
起重机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

起重机事故应急预案起重机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很有必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起重机事故应急预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起重机事故应急预案1一、起重机械安全事故防范措施1、塔机司机和起重工必须经过培训,且有专机上岗证才能操作塔机,严禁擅离岗位或让非本机操作人操伯塔机。
严禁洒后操作,严禁从高处向下投掷物件。
2、司机上机时巡视一遍,检查供电电压是否达到要求,检视各机械传动结构部分的完好及润滑情况,根据需要加润滑,排除发现的故障。
3、起吊重物的重量,必须严格控制在规定的回转半径的起重量内。
禁止斜吊重物,禁止用吊钩挂重物。
4、司机必须在得到起重指挥的信号后,先鸣铃,然后再进行操作。
安全操作塔机必须做到“五好”和“十不吊”。
5、操作控制器时,应从零位转动动到第一级,然后逐级增速,严禁越级操作,在吊钩提升及小车走近限位开关时,应降速,严禁起吊重物自由落下。
6、如遇大雨、大雾和六级以上的大风影响施工安全时,应暂时停止工作,并须锁紧夹钳。
7、钢丝纟绳扭成麻花现象时应整理后方可继续工作,若麻磨损、断股超过规定标准时,应更换。
8、收工时,吊钩下不得悬挂重物,将吊钩升上,小车驶回至塔身处。
如遇大风,先将起重臂转向顺风方向,并锁紧大钳。
9、将每个控制器拨回零位,拉下配电箱总闸,关好操作室门窗,切断地面上电源开关。
10、塔机操作人员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11、在非工作状态时允许塔机回转支承以上的部分随风转动,将吊钩起升至最高处,并将起重小车置于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位置。
12、塔机在回转过程中不能未经塔机停稳就进行反方向操作。
13、塔机使用时,如遇雷雨天气,操作人员应尽可能离开塔机,回到地面上。
二、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发生后首先应立即停机,保护现场,并马上报告有关负责人。
起重机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起重机械作业安全,预防和减少起重机事故发生,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起重机械作业现场,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现场、仓库、车间等。
三、事故类型1. 起重机吊物坠落;2. 起重机机械故障;3. 起重机操作人员操作失误;4. 起重机与周围物体发生碰撞;5. 起重机电气火灾。
四、应急处置原则1.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2. 快速响应,及时处置;3. 依法依规,科学施救;4. 保护现场,防止次生灾害。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发生(1)发现起重机事故时,现场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并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
(2)相关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初步处置(1)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如伤员意识不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设置警戒线,隔离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对事故现场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事故原因。
3. 救援行动(1)根据事故情况,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
(2)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3)对伤员进行转运,送往医院救治。
4. 事故调查(1)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单位进行追责。
5. 总结经验教训(1)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2)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六、保障措施1. 加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
2.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急救箱、消防器材等。
4.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相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为准。
起重机械故障及常见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故障或事故现象
处理方式
预防措施
溜车
方法和步骤:
1、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切断电动葫芦电源;
2、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承载物继续下坠;
3、将承载物安全取下;
4、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使用。
1、采用满足承载能力的钢丝绳来承载负载,禁止使用电动葫芦直接承载负载(如显示屏等);
2、加强维护保养和检修
钢丝绳(环链)断裂
方法和步骤:
1、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切断电动葫芦电源;
2、更换钢丝绳(环链),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修;ຫໍສະໝຸດ 3、确认设备无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1、采用满足承载能力的钢丝绳来承载负载,禁止使用电动葫芦直接承载负载(如显示屏等);
2、采用额定载荷适当的电动葫芦;
3、及时更换过度磨损的钢丝绳。
冲顶
2、检查电动葫芦操作装置接触是否良好;
3、查出上述原因后,及时修复。
4、如查不出原因,更换电动葫芦。
定期检查电缆连接插头和操作控制装置。
运行过程中卡阻
方法和步骤:
1、检查电动葫芦电源是否有效连接;
2、检查电动葫芦操作装置接触是否良好;
3、查出上述原因后,及时修复。
4、如查不出原因,更换电动葫芦。
定期检查电缆连接插头和操作控制装置。
方法和步骤:
1、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切断电动葫芦电源;
2、对设备上限位进行检修,确认故障排除后再恢复运行。
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
反卷
方法和步骤:
1、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切断电动葫芦电源;
2、对设备下限位进行检修,确认故障排除后再恢复运行。
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
无法启动
方法和步骤:
1、检查电动葫芦电源是否有效连接;
运搬工区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措施、救援预案

运搬工区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措施、救援预案运搬工区起重机械事故是一个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可以帮助降低事故的伤害和损失,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
1.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工作,并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工作人员和急救人员。
2.确保现场安全,尽量避免更多的人员受伤。
将工作区域进行封锁,并告知其他人员远离事故区域。
3.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紧急疏散,保持冷静。
指定专人为事发区域大门引导工作人员撤离。
4.联系急救人员提供现场救援,并保持与医疗机构的联系以及事故的进展情况。
5.保护现场,尽可能阻止事故导致的二次灾害发生。
避免火源、易燃物和易爆物的接触,确保事故区域的安全。
6.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事故处理。
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以便获取帮助和支持。
7.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事故处理。
依法提醒相关人员保留现场,确保事故原因的调查和责任追究。
8.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紧急处理,并尽快送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尽力降低伤亡人员的损失。
总之,起重机械事故是一个严重的事故,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以上提到的措施仅作参考,具体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来制定。
同时,事
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也非常重要,以提高人员对事故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单梁起重机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单梁起重机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单梁起重机发生的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机械故障、操作失误、环境因素等引起的各类事故。
三、事故分类1. 一般事故:指人员轻伤、设备轻微损坏,能够及时修复的事故。
2. 较大事故:指人员重伤、设备损坏严重,需停机维修的事故。
3. 重大事故:指人员死亡、多人重伤,设备严重损坏,需停产维修的事故。
四、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事故的全面指挥和协调,组织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指挥、救援、处理等工作。
3. 技术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技术支持和救援设备保障。
4. 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送。
5. 通信联络组:负责事故现场与应急指挥部的信息传递和联络。
6. 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
五、事故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情况。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设备、物资等赶赴现场。
(2)医疗救护组对伤员进行救治,并将重伤员转送至医院。
(3)技术保障组对事故现场进行技术支持,协助事故处理。
3. 事故处理(1)应急指挥部组织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2)根据事故处理意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4. 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2)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修复。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确保事故应急物资的储备,如医疗救护设备、救援工具、通讯设备等。
2. 人员保障: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重机械故障事故处置方案
1、事件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起重机械故障后如果处置不及时、不正确,可能导致起重机械失控,起吊物坠落,造成起吊物及周围设备损坏报废、起重机械损坏、人身伤亡。
1.2事件类型
1.2.1起重机械起吊物品坠落或严重溜钩(溜车)起重机械钢丝绳破(磨)损严重、钢丝绳压板螺丝松动、制动装置失灵、减速机刷齿或短轴、起吊钩断裂、电气控制(保护)失灵或短路等。
1.2.2严重故障或司机强打反车、错误判断指挥信号等误操作,导致起吊物品坠落或严重溜钩(溜车)。
1.2.3起重机械发生电器控制系统失灵或保护拒动电气控制(保护)系统、线路老化短路及仓门开关、行程限位开关、超载限制器等保护元件损坏可能导致电器控制系统失灵或保护拒动。
1.2.4起重机械大车(小车)车轮脱轨,起重机械大车(小车)单面端梁行走车轮因减速机或转动轴、联轴节等传动部件故障而拒动或轨道上有异物,导致起重机械端梁两端间行车轮不能同步动作,造成大车(小车)车轮脱轨。
1.3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汽机、锅炉厂房内行吊、煤场抓吊,五金库、机电车间内行吊,制浆车间、抄纸车间内单梁吊车。
1.4可能造成的危害
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事故。
1.5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5.1起重机械运行时卷筒或减速机有异音、局部温度超标、起吊物品时吃力、操作时动作不灵敏、钢丝绳损伤且超负荷使用、钢丝绳压板螺丝松动、制动装置及减速机带故障使用、起吊钩运转异常及开口超标等。
1.5.2电气控制(保护)系统、线路及仓门开关、行程限位开关、超载限制器等保护元件温度超标、起吊物品时吃力、操作时动作不灵敏。
1.5.3起重机械大车(小车)运行时减速机或行车轮有异音、局部温度超
标、操作时动作不灵敏,有跑偏现象。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总经理):XX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XX 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等。
2.2 指挥部人员职责
2.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应急工作。
2.2.2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2.2.3带班负责人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2.2.5安全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3、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3.1.1起重机械故障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科报告。
3.1.2部门负责人及安全科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正、副总指挥。
3.1.3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正、副总指挥,同时将情况报告安全科及部门负责人。
3.1.4该方案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启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3.1.5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1.6起重机械故障事故进一步扩大时启动《大型机械事故应急预案》,出现人身伤害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起重机械起吊物品坠落或严重溜钩(溜车)措置措施:
故障发现人应首先切断设备电源,仔细检查故障设备情况,进行现场先期
处理。
小组成员必须穿戴绝缘靴、安全带等个人防护器具,携带抢险及维修工器具。
如果起吊物发生坠落,用倒链或垫块进行稳固,防止起吊物发生倾覆伤及周围设备及人员。
如果起吊物未发生坠落,钢丝绳及制动器、卷筒、减速机无故障时可使用倒链(起重量必须大于起吊物重量)起吊物安全放至地面;
钢丝绳及制动器、卷筒、减速机故障时只能使用倒链把起吊物安全放至地面。
在放置过程中动作应缓慢,认真观察设备异常情况并疏散周围人员。
起吊物放置地面后做好稳固,防止发生倾覆。
组织技术及安全人员迅速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并做好维修记录,以作为今后修订处置方案的依据。
故障排除后必须使用专用配重块进行试吊,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严禁使用设备或起吊物进行试吊。
3.2.2起重机械电器控制系统失灵或保护拒动处置措施:
3.2.2.1故障发现人应首先切断设备电源,仔细检查故障设备情况,进行现场先期处理。
3.2.2.2如果引发起吊物发生坠落,用倒链或垫块进行稳固,防止起吊物发生倾覆伤及周围设备及人员。
3.2.2.3如果未引发起吊物坠落,可使用倒链(起重量必须大于起吊物重量)或用撬棍人工释放抱闸的方法把起吊物安全放至地面。
在放置过程中动作应缓慢,认真观察设备异常情况并疏散周围人员。
起吊物放置地面后做好稳固,防止发生倾覆。
3.2.2.4如果发生起升钩冲顶,用撬棍人工释放抱闸的方法将起升钩与卷筒之间的挤压力量释放。
3.2.2.5组织技术及安全人员迅速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查找故障过程中应拆解负荷端电缆头,以防止起重机械误动引发事故,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并做好维修记录,以作为今后修订处置方案的依据。
3.2.2.6故障排除后必须先进行空负荷试验(未接入负荷端线路),然后进
行空载试验(接入负荷端线路),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运行。
3.2.3起重机械大车(小车)车轮脱轨处置措施:
3.2.3.1故障发现人应首先切断设备电源,仔细检查故障设备情况,进行现场先期处理。
3.2.3.2在行车轮脱落端上方合适位置选择吊点,用倒链将端梁固定,在未脱落端行车轮前后加装夹轨器,防止发生起重机械坠落事故。
3.2.3.3如果引发起吊物发生坠落,用倒链或垫块进行稳固,防止起吊物发生倾覆伤及周围设备及人员。
3.2.3.4如果未引发起吊物坠落,可使用倒链(起重量必须大于起吊物重量)或用撬棍人工释放抱闸的方法把起吊物安全放至地面。
在放置过程中动作应缓慢,认真观察设备异常情况组并疏散周围人员。
起吊物放置地面后做好稳固,防止发生倾覆。
3.2.3.5组织技术及安全人员迅速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除时起重机两端必须用钢丝绳或倒链牵制,起重机械下方必须设置警戒线以防止发生起重机坠落事故,并做好维修记录,作为今后修订处置方案的依据。
3.2.3.6故障排除后必须先进行空载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3.2.4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生产副经理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的终止,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
3.3事件报告
3.3.1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向常务副总经理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
3.3.2事件扩大时,由常务副总经理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
3.3.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
3.3.4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4、注意事项
4.1进入生产现场应按规定穿防护服装、戴防护帽,从事电气作业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作业场所,应穿防止产生静电火花的衣物。
4.2抢险储备物资要定期检查、试验,确认完好。
备件损坏或数量不足时,及时修复或联系购买。
4.3严格执行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达的应急救援命令,正确执行应急救援措施,避免因救援对策或措施执行错误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或人员伤亡重大事件的发生。
4.4应急处置成员在处理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或其他险情应及时将情况上报给应急指挥救援指挥部,绝不能盲目处理,造成设备损坏事故扩大。
4.5应急救援人员在实施救援前,要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做好自我防护,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4.6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4.7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