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交流伺服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45

合集下载

交流伺服电机常见故障

交流伺服电机常见故障

交流伺服电机常见故障交流伺服系统包括: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一个反馈传感器(一般伺服电机自带光电编码器)。

所有这些部件都在一个控制闭环系统中运行;驱动器从外部接收参数信息,然后将一定电流输送给电机,通过电机转换成扭矩带动负载,负载根据自己的特性进行动作或加减速,传感器测量负载的位置,使驱动装置对设定信息值和实际位置值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改变电机电流使实际位置值和设定信息值保持一致,当负载突然变化引起速度变化时,编码器获知这种速度变化后会马上反应给伺服驱动器,驱动器又通过改变提供给伺服电机的电流值来满足负载的变化,并重新返回到设定的速度。

交流伺服系统是一个响应非常高的全闭环系统,负载波动和速度矫正之间的时间滞后响应是非常快的。

二、交流伺服电机振动故障分析以下对交流伺服电机振动故障的分析主要从机械方面和电气方面进行。

1. 机械方面(1)电机两端和丝杠轴承座上的轴承磨损后间隙过大,或者轴承缺少润滑脂后轴承滚动体和保持架磨损严重造成负载过重。

轴承磨损后间隙过大会造成电机转子中心和丝杠中心存在同轴度误差,使机械系统产生抖动。

轴承滚动体和保持架磨损严重会造成摩擦力增加导致“堵转”,“堵转”在不至于导致“过载报警”的情况下,由于负载过重,会增加伺服系统的响应时间产生振动;(2)电机转子不平衡,电机转子的动平衡制造时有缺陷或使用后变差,就会产生形如“振动电机”一样的振动源;(3)转轴弯曲,转轴弯曲的情况类似于转子不平衡,除了会产生振动源也会产生电机转子中心和丝杠中心的同轴度误差,使机械传动系统产生抖动;(4)联轴器制造缺陷或使用后磨损会造成联轴器两部分的同轴度误差,特别是使用铸造的刚性联轴器,由于本身的制造精度差,更容易产生同轴度误差导致振动;(5)导轨的平行度在制造时较差会导致伺服系统无法到达指定位置到无法停留在指定位置,这时伺服电机会不停的在努力寻找位置和系统反馈间徘徊,使电机连续的振动;(6)丝杠与导轨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丝杠在安装过程中与导轨所在平面有平行度误差也会使电机由于负载不均匀产生振动;(7)丝杠弯曲,丝杠弯曲后丝杠除了受到轴向推力外还会受到变化的径向力,弯曲大时径向力大,弯曲小时径向力小,同样这种不应该存在的径向力也会使机械传动系统产生振动。

伺服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伺服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伺服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伺服控制系统是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加工等领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伺服控制系统也常常出现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伺服控制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和排除方法。

一、电源故障电源故障是影响伺服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常见问题之一。

当电源电压波动、电源线接触不良或线路短路时,伺服控制系统可能无法正常供电。

为了解决电源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排除方法:1. 检查电源线连接是否牢固,确保电源线没有断开或接触不良。

2. 使用电压表检测电源电压,确保电压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

3. 检查电源线路是否存在短路现象,如有短路需及时修复或更换。

通过以上排除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伺服控制系统的电源故障问题。

二、信号传输故障信号传输故障是伺服控制系统常见的问题之一。

信号传输发生错误或丢失,会导致伺服控制系统无法正确接收或处理指令。

为了解决信号传输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排除方法:1. 检查信号线连接是否牢固,确保信号线没有断开或接触不良。

2. 使用示波器检测信号传输是否正常。

3. 检查信号线路是否存在信号干扰或阻塞现象,如有问题可采取屏蔽或更换信号线路。

通过以上排除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伺服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故障问题。

三、机械故障机械故障是伺服控制系统故障的另一常见原因。

当机械部件出现磨损、堵塞或松动等问题时,会导致伺服控制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机械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排除方法:1. 检查机械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维护或更换。

2. 确保伺服电机与机械部件的连接紧固可靠。

3. 定期进行机械部件的清洁与润滑,以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排除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伺服控制系统的机械故障问题。

四、驱动器故障驱动器故障是伺服控制系统故障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驱动器故障会导致伺服电机不能得到正确的驱动信号,从而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解决驱动器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排除方法:1. 检查驱动器的供电情况,确保供电正常稳定。

伺服电机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

伺服电机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

伺服电机系统常见故障及维修一、电机不转或转动无力的故障可能原因及维修方法1.1 电机供电异常电机供电异常可能是由于电源线路的接触不良或电源开关故障引起的。

首先,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插好,是否存在破损或接触不良的情况,若有问题,重新连接或更换电源线路。

同时,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1.2 控制器故障控制器故障可能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检查控制器的指示灯是否点亮,若无亮灯提示,说明可能存在控制器故障。

此时应先尝试重新启动控制器,如果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检查控制器的电路板和连接线路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可尝试修复或更换。

1.3 电机零部件损坏电机零部件损坏也会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转动或转动无力。

常见的损坏部件包括电刷、轴承和绕组等。

若发现电刷磨损、轴承磨损或绕组烧毁等情况,需要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二、电机发热过高的故障可能原因及维修方法2.1 过载工作过载工作是导致电机发热过高的常见原因之一。

检查电机负载是否超过额定工作范围,如果超载,则需要减小负载或更换功率较大的电机。

2.2 电机通风不良电机通风不良会导致散热不畅,进而引发过热问题。

检查电机周围是否存在堵塞物或灰尘等,清除堵塞物并保持通风良好。

2.3 绕组短路或接触不良绕组短路或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流过大,进而使电机发热过高。

检查电机绕组是否存在损坏或接触不良的情况,如有问题,需重新绝缘或修复绕组。

三、电机震动较大的故障可能原因及维修方法3.1 电机不平衡电机不平衡是导致震动的常见原因之一。

检查电机固定是否牢固,如发现松动,需重新固定电机。

3.2 机械部件损坏机械部件损坏也会导致电机震动较大。

检查电机的传动装置,如发现齿轮磨损、轴承松动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3.3 电机负载不均衡电机负载不均衡也可能导致电机震动。

检查负载的均衡性,如需要,调整或重新安装负载,以平衡电机负载。

综上所述,伺服电机系统常见故障主要包括电机不转或转动无力、电机发热过高和电机震动较大等问题。

交流模拟伺服单元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交流模拟伺服单元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交流模拟伺服单元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1、TG报警(TG红灯点亮)失速或暴走,即电动机的速度不按指令走。

这种情况下,从指令到速度反馈一路,都有可能出故障。

解决办法:①单轴可通过互换单元,双轴将各轴指令线和动力线互换,来初步判断是控制单元还是电动机故障,一般是控制单元的可能性大。

①如果上电就报警,则有可能是主回路晶体管坏了。

可用万用表测量并自行更换晶体管模块,如果是高速报警而低速正常,则可能是控制板或电动机有问题,这也可通过交换伺服单元来判别。

①更换隔离放大器A76L-0300-0077。

①观察是一直还是偶尔报警,如果是一直报警,则是控制单元或者控制板故障,否则可能是电动机故障。

2、飞车(一开机电动机速度很快上升,因系统超差报警而停止)系统未给伺服单元指令,而电动机自行行走。

这是由于正反馈或无速度反馈信号引起,所以应查伺服输出、速度反馈等回路。

解决办法:①检查三相输入电压是否有缺相。

①查外部接线是否都正常,包括:三相185V输入(端子A、1、2)和输出到电动机的U、V、W、G(端子5、6、7、8)是否接反,CN1插头是否有松动。

①查电动机速度反馈是否正常,包括端子是否接反、电路是否短路、速度是否无反馈。

①交换控制电路板,如果故障随控制板转移,则是电路板故障。

3、断路器跳开(BRK灯点亮)主回路的两个无熔丝断路器检测到电流异常,跳开,或检测回路有故障。

解决办法:①查主回路电源输入端的两个无熔丝断路器是否跳开,正常应为ON(绿色)。

①如果合不上,则主回路有短路的地方,应仔细检查主回路的整流桥、大电容、晶体管模块等。

①控制板报警回路故障。

4、电动机不转系统发出指令后,伺服单元或伺服电动机不执行,或由于系统检测到伺服偏差值过大,所以等待此偏差值变小。

解决办法:①给指令后系统或伺服出现报警,如果是伺服有OVC报警,则有可能电动机制动器没有打开或机械卡死。

①如果伺服无任何报警,则系统会出现超差报警,此时应检查各接线或连接插头是否正常,包括电动机动力线,CN1插头,A、1、2三相输入线,CN2插头以及控制板与单元的连接。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常见故障与处理.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常见故障与处理.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常见故障与处理

警报内容
警报发生状况 在接通控制电源时发生
可能原因 伺服驱动器电路板故障 电源容量太小 AC电源电压过低 伺服驱动器的保险丝熔断
处理措施 更换伺服驱动器 更换容量大的驱动电 源 将 AC 电源电压调节到 正常范围 更换保险丝
在接通主电路电源时发生
电压不足(伺服 驱动器内部的主 电路直流电压低 于其最小值限) 在接通主电路电 源时检测
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常见故障与处理

警报内容 再生异常
警报发生状况 在接通控制电源时发生 在接通主电路电源时发生
可能原因 伺服单元电路板故障 6kw以上时未接再生电阻 检查再生电阻是否配线不良
处理措施 更换伺服单元 连接再生电阻 修正外接
再生过载 在接通控制电源时发生 在接通主电路电源时发生
伺服单元故障(再生晶体管、 更换伺服单元 电压检测部分故障) 检查再生电阻是否配线不良、 修正外接再生电阻的配 是否脱落 线 再生电阻断线(再生能量是否 更换再生电阻或者更换 过大) 伺服单元(重新考虑负 载、运行条件) 伺服单元故障(再生晶体管、 更换伺服单元 电压检测部分故障) 伺服单元电路板故障 更换伺服单元 电源电压超过270V 校正电压
在通常运行时发生(再生电阻温 再生能量过大(如放电电阻开 重新选择再生电阻容量 路或阻值太大) 度上升幅度大) 或者重新考虑负载条件、 处于连续再生状态 运行条件 在通常运行时发生(再生电阻温 参数设定的容量小于外接再生 校正用户参数的设定值 电阻的容量(减速时间太短) 度上升幅度小) 伺服单元故障 更换伺服单元 在伺服电动机减速时发生 再生能力过大 重新选择再生电阻容量 或者重新考虑负载条件、 运行条件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常见的伺服系统故障及其解决方法是什么

常见的伺服系统故障及其解决方法是什么

常见的伺服系统故障及其解决方法是什么伺服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精确控制运动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伺服系统也存在一些常见的故障问题,如电机运行异常、传感器信号异常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伺服系统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电机运行异常电机运行异常是伺服系统故障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可能的原因包括电机绕组断线、电机轴承磨损、电机电缆接触不良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下:1. 检查电机绕组:使用万用表或欧姆表检查电机绕组是否有断线或短路。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修复或更换绕组。

2. 检查电机轴承:观察电机轴承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异响。

如发现轴承磨损,应及时更换。

3. 检查电缆接触不良:检查电机电缆是否牢固连接在驱动器和电机上。

如果接触不良,要重新紧固连接。

二、传感器信号异常传感器信号异常是导致伺服系统故障的另一个常见问题。

可能的原因包括传感器损坏、接线错误或传感器信号干扰。

以下是解决方法:1. 检查传感器状态:使用测试仪器检查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否正常。

如果信号异常,需要更换传感器。

2. 检查接线:根据传感器的接线图,检查传感器的接线是否正确。

如果接线错误,要重新进行正确的接线。

3. 降低信号干扰:将传感器与其他电源线隔离,可以降低信号干扰的可能性。

另外,可以使用屏蔽线缆来减少干扰。

三、驱动器故障驱动器故障也是伺服系统常见的问题之一。

可能的原因包括驱动器过载、驱动器配置错误等。

以下是解决方法:1. 调整驱动器参数:检查驱动器的参数配置是否正确,包括电机额定电流、电机类型等。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参数配置。

2. 检查电源电压:检查驱动器所使用的电源电压是否稳定。

如果电源电压过高或过低,可能导致驱动器故障,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电源。

3. 隔离过载源:如果驱动器过载,可以尝试隔离过载源,如减小负载、增加驱动器容量等。

综上所述,常见的伺服系统故障包括电机运行异常、传感器信号异常和驱动器故障。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涉及到检查电机绕组、电机轴承和电缆接触状态,检查传感器状态和接线情况,调整驱动器参数和电源电压等。

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

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伺服驱动器是一种控制电机运动的装置,用于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机运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伺服驱动器可能会发生故障,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转。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伺服驱动器故障及处理方法:1.电源故障:伺服驱动器的电源供应不稳定或无法正常工作,可能导致电机运动异常或停止。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电源连接是否稳定,更换或修复电源供应设备。

2.控制信号故障:伺服驱动器的控制信号传输发生故障,使电机无法按预期进行运动。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信号线是否连接正确,信号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更换或修复信号传输设备。

3.电机故障:伺服驱动器无法正确控制电机运动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电机本身出现故障。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电机是否受损或烧毁,更换故障电机。

4.参数设置错误: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置与实际应用要求不匹配,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根据实际需求重新配置参数。

5.过载保护:伺服驱动器可能会出于过载保护的目的停止电机运动。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负载是否过重或电机是否存在其他故障,减少负载或修复电机问题。

6.温度过高:伺服驱动器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温度过高而停止运行。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散热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增加散热效果或降低工作负载。

7.通讯故障:伺服驱动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讯故障可能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通讯线路是否连接正确,通讯协议是否一致,修复或替换通讯设备。

8.机械部件故障:伺服驱动器的机械结构或传动部件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电机无法运动。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机械部件是否受损或磨损,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9.乱码或干扰:伺服驱动器可能会受到外部干扰或电磁干扰导致运动异常。

处理方法包括检查干扰源并采取隔离措施,加装屏蔽设备或更换信号处理设备。

10.软件故障:伺服驱动器的控制软件可能出现错误或崩溃,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

处理方法包括重启伺服驱动器,重新安装或更新软件。

13种常见的伺服电机故障及维修方法

13种常见的伺服电机故障及维修方法

13种常见的伺服电机故障及维修方法伺服电机因为长期连续不断使用或者使用者操作不当,会经常发生电机故障,维修又相对复杂的。

小编收集了伺服电机发生的13种常见的故障问题的维修方法,供大家学习借鉴。

一、起动伺服电机前需做的工作有哪些?1、测量绝缘电阻(对低电压电机不应低于0.5M)。

2、测量电源电压,检查电机接线是否正确,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起动设备是否良好。

4、检查熔断器是否合适。

5、检查电机接地、接零是否良好。

6、检查传动装置是否有缺陷。

7、检查电机环境是否合适,清除易燃品和其它杂物。

二、伺服电机轴承过热的原因有哪些?电机本身:1、轴承内外圈配合太紧。

2、零部件形位公差有问题,如机座、端盖、轴等零件同轴度不好。

3、轴承选用不当。

4、轴承润滑不良或轴承清洗不净,润滑脂内有杂物。

5、轴电流。

使用方面:1、机组安装不当,如电机轴和所拖动的装置的轴同轴度一合要求。

2、皮带轮拉动过紧。

3、轴承维护不好,润滑脂不足或超过使用期,发干变质。

三、伺服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1、三相电压不平衡。

2、电机内部某相支路焊接不良或接触不好。

3、电机绕阻匝间短路或对地相间短路。

4、接线错误。

四、怎么控制伺服电机速度快慢?伺服电机是一个典型闭环反馈系统,减速齿轮组由电机驱动,其终端(输出端)带动一个线性的比例电位器作位置检测,该电位器把转角坐标转换为一比例电压反馈给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将其与输入的控制脉冲信号比较,产生纠正脉冲,并驱动电机正向或反向地转动,使齿轮组的输出位置与期望值相符,令纠正脉冲趋于为0,从而达到使伺服电机精确定位与定速的目的。

五、观察电机运转时碳刷与换向器之间是否产生火花及火花的程度进行修复1、只是有2~4个极小火花.这时若换向器表面是平整的.大多数情况可不必修理;2、是无任何火花.无需修理;3、有4个以上的极小火花,而且有1~3个大火花,则不必拆卸电枢,只需用砂纸磨碳刷换向器;4、如果出现4个以上的大火花,则需要用砂纸磨换向器,而且必须把碳刷与电枢拆卸下来.换碳刷磨碳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功率电路(逆变器)类故障
主电路过压 主电路欠压 过电流 短IP路M模块故 障
制动故障
主电路过压
1)接通控制电源时出现 电路板故障
2)接通主电源时出现 电源电压过高。
电源电压波形不正常。
3)电机动运行 过程中出现
外部制动电阻接线断开。 制动晶体管损坏。
内部制动电阻损坏。
制动回路容量不够。 加减速时间过小在降速过程中引起过电压 负载转动惯量过大
不牢固。 3)机械传动系统存在爬行或松动。 4)伺服系统的增益不足。
5)位置检测器件(编码器、光栅)不良。 6)速度控制单元控制板不良。 7)机床反向间隙大、定位精度差。 8)位置环增益设定不当。 9)各插补轴的检测增益设定不良。 10)感应同步器或旋转变压器的接口板调整不
良。 11)丝杠间隙或传动系统间隙过大。
超速
接通控制电源时 控制电路板故障。
编码器故障
电机刚启动时
负载惯量过大 编码器零点错误 电机U、V、W引线接错。
编码器电缆引线接错。
电机运行过程中
输入指令脉冲频率过高 加/减时间常数太小,使速度超调量过大 输入电子齿轮比太大 编码器故障 编码器电缆不良 伺服系统不稳定,引起超调
偏差过大
接通控制电源时
e、系统的速度检测和转换回路故障
2)交流伺服系统
a、伺服电机U、V、W相序接错; b、速度反馈信号断线或接成正反馈; c、位置反馈信号断线或接成正反馈
机床定位精度或加工精度差
机床定位精度或加工精度差可分为 定位超调、单脉冲进给精度差、定位点 精度不好、圆弧插补加工的圆度差等情 况。
1)加/减速时间设定过小 。 2)电动机与机床的连接部分刚性差或连接
高温和电机定子大电流均可造成转子退磁,判断转子 退磁的方法有:在伺服电机不通电的情况下,用手或其 他设备转动电机轴快速旋转,测试电机定子U、V、W 间的电压,若电压低而且电机发热较厉害,则说转子已 退磁,送电机生产厂家充磁或更换电机。
启动时升降轴的位置变化
1)没有配重或平衡装置;配重或平衡装置失效或工 作不可靠
电路板故障 受到干扰
电机U、V、W引线接错
输入指令脉冲 编码器电缆引线接错
编码器故障
电机运行过程中
设定位置超差检测范围大小 位置比例增益太小 转矩不足 指令脉冲频率太高
过载
①切削力过大、加工力过大、进给过快,降低进给 速度及减少加深。
②进给丝杆传动扭矩大(超过设计要求),传动皮 带过紧,丝杆,螺母座未安装好或螺母座端面与 丝杆中心线不正。调整皮带、丝杆、螺母座。
1)位置反馈的极性错误。 2)由于外力使坐标轴产生了位置偏移。 3)驱动器、测速发电机、伺服电动机或系
统位置测量回路不良。
伺服电机出力不足
1)三相输入电压低,高速时出力不足 2)伺服电机输出转矩电流限制值设定不当(偏低) 3)伺服电机的转子磁场位置检测编码器安装位置错
误或不良 4)电动机永磁体转子退磁,
窜动
1)测速信号不稳定,如测速装置故障、测速反 馈信号干扰等。
2)速度控制信号不稳定或受到干扰。 3)接线端子接触不良,如螺钉松动等。当窜动
发生在由正向运动向反向运动的瞬间,一般是 由于进给传动链的反向间隙或伺服系统增益过 大所致。
爬行
1)进给传动链的润滑状态不良。 2)伺服系统增益设置过低。 3)外加负载过大。 4)连轴器有裂纹或松动。
常见原因是:电机的动力电缆,制动时制动电路的影响。
IPM模块故 障
电路板故障
接通控制电源时出现
受到干扰
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
供电电压偏低。 伺服驱动器过热。 驱动器U、V、W之间短路 电机绝缘损坏
受到干扰
制动故障
电路板故障
接通控制电源时出现
受到干扰
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
外部制动电阻接线断开。 制动晶体管损坏。 内部制动电阻损坏。 制动回路容量不够 主电路电压过高
(二)使用检查 1)伺服系统启动前的检查 i)检查伺服单元和电动机的信号线、动力线等 的连接是否正确,是否松动以及绝缘是否良好。 ii)强电柜和电机是否可靠接地。 iii)电机电刷的安装是否牢靠,电机安装螺栓是否完 全拧紧。
2)使用时的检查 i)运行时电柜门要关闭
ii)检查速度指令值与电机转速是否一致 iii)电机有否发出异常声音和异常振动 iv)轴承温度是否有急剧上升的不正常现象
伺服电机静止时抖动或尖叫(高频振荡)
往往是CNC中与伺服驱动有关的参数设定、 调整不当引起的。 1) 位置反馈电缆未接好。 2) 位置检测编码器工作不正常。 3) 特性参数调得太硬,检查伺服单元有关增益 调节的参数,仔细调整参数(可以适当减小 速度环比例增益和速度环积分时间常数)。
伺服电动机开机后即自动旋转
2)上电时升降轴电机抱闸打开太早,检查PLC程序, 确保接通升降电机的驱动器的伺服使能有效后, 电机轴上有力时,才能打开闸
3)断电时,抱闸关闭太慢或伺服电机在闸还未抱住 时就失电无力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日常维护
(一)安装注意事项 1)伺服单元应置于密封的强电柜内 2)安装伺服单元时应考虑到容易维修检查和拆卸 3)电机的安装要遵循下列原则: i)安装面要平,有足够的刚性。 ii)安装位置尽可能使检修作业容易进行。 iii) 出入电机冷却风口的空气要充分,安装位置要尽 可能使冷却部分的检修清洁工作容易进行。 iv) 电机应安装在灰尘少、湿度不高场所,环境温度 应在40℃以下。 v) 电机应安装远离切削液和油的位置。
2、硬件类故障:
过热异常 电源异常
编C码PU器异断线 常A/D转换异 常
过热异常
接通控制电 源时出现
电路板故障 电缆断线。 电机内部温度继电器损坏
长期超过额定转矩运行 电机过负载
电机运行过 程中出现
电机内部故障 环境温度过高
机械传动不良 切削力过大 丝杆传动扭矩大 润滑 切削参数
电机内部温度继电器损坏
电源异常
伺服系统内部电源使用比较复杂,由于 硬件原因可能造成电源的浮动,如果浮动 的范围过大的情况下,那么系统就会报电 源异常的报警。
编码器断线
编码器接线错误 编码器损坏 编码器电缆过长,造成编码器供电电压偏低。 编码器电缆不良 外部干扰
CPU异 常
A/D转换异 常
3、软件类故障 超速 偏差过大 过载
工作过程中,振动或爬行
1)传动环节间隙过大; 2)电动机负载过大; 3)伺服电动机或速度位置检测部件不运动失控(飞车)
系统未给伺服单元指令,而电机自行行走。 是由于正反馈或无速度反馈信号引起的,所以 应检查伺服输出,速度反馈等回路。
1)U、V、W与地线连接错误,或它们之间存在短路。 2)伺服驱动器故障
(电流反馈电路、功率晶体管或者电路板故障)。 3)因负载转动惯量大并且高速旋转,制动电路故障。 4)电机线圈烧坏,电机动力线是否绝缘不好。
5)主回路的IGBT或IPM模块烧坏,造成异常电流报警。 此类报警多数都是由于模块短路引起,用万用表二极 管档测对应的轴U、V、W。对十、一的导通压降,如 果为0,则模块烧坏,可先拆开外壳,然后将固定模 块的螺钉拆下,更换模块。
6)检查系统的伺服参数设定是否有误。 7)伺服电机与伺服单元不匹配,或电机代码设定错误。 8)如果与时间有关,当停机一段时间再开,报警消失,
则可能是IPM太热,检查是否负载太大。
短路
产生的原因一般是因为电机电源引起的相间短路,如果出 现这种现象,那么系统应该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般是2MS之内) 切断电路。
3)进给运动不正常,但没有任何报警指示。
进给伺服系统常见故障
对于伺服系统功率电路出现问题较多,任何电 路都会存在电阻、电容和电感。这些元素的存在, 造成我们伺服内部的功率管在开通和关短的时候 产生一些比较大的电磁影响。
伺服系统常见的故障可以分为三类: 1、功率电路(逆变器)类故障 2、硬件类故障 3、软件类故障
v)在电刷上是否有显著的火花发生痕迹
主电路欠压
接通主电源时出现
电路板故障。 电源保险损坏。 软启动电路故障。 整流器损坏。 电源电压低。
伺服ON信号提前有效
电机运行过程中出现
电源容量不够。 瞬时掉电。 临时停电20mS以上。
过电流
对与伺服系统来说,过电流一般指的电机电流,短时间 内,电机电流过大是允许的,但是如果是长时间内的大电流, 就会造成逆变器件的发热,如果散热条件比较差的情况下, 就会因为发热而产生的热应力对电子电路造成影响。甚至引 起逆变器件的炸裂。
a.丝杠、螺母研损,换新丝杠。 b.丝杠轴承研损,换轴承。 c.传动导轨面研损,修机床导轨面。 d.压板面或镶条研损,修压板镶条。
③丝杆与导轨平行差,调查丝杠位置。
④导轨面平面度差;压板面与导轨面平行差;两 导向导轨面平行差,调查、修理。
⑤丝杠轴承锁紧螺母、螺纹与端面超差,修锁紧 螺母端面。
⑥压板、镶条的接触为中间硬,造成导向不好, 运动中磨损造成。
⑦丝杠导轨缺少润滑
3、其它常见故障 风扇报警 串行编码器通信错误报警 电池低电压报警
工作过程中,振动或爬行 运动失控(飞车) 机床定位精度或加工精度差 窜动
风扇报警
风扇过热,或风扇太脏,或损坏。 1)观察风扇是否有风,如果没风或不转,
拆下观察扇叶是否有较多油污,用汽油 或酒精清洗后再装上,如果还不行,更 换风扇。 2)拆下控制板,用万用表测量有风扇插座 的线路是否有断线。
进给伺服系统故障的反映形式
华中数控 孙海亮高级工程师 中职国培机械制造与控制专业
机床进给伺服系统的故障按机床提供的报警形式大 致可分为三类:
1)CRT或操作面板上显示报警内容,它是利用软件 的诊断程序来实现。
2)利用进给伺服驱动单元上的硬件(如发光二极管 或数码管指示,保险丝熔断等)显示报警驱动 单元的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