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联邦及各部分历史简介中文

英联邦及各部分历史简介中文
英联邦及各部分历史简介中文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苏格兰历史简介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之北。苏格兰的历史的正式记载是在古罗马人入侵不列颠之后的一些纪录。公元5世纪,爱尔兰北部的盖尔人(凯尔特人的一支)移居苏格兰,曾在阿盖尔郡和比特郡地区建立达尔里阿达王国。此后向东扩张到阿瑟尔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扩张到埃尔金地区。公元843年达尔里阿达国王麦卡尔平兼任皮克特王国的国王,建立阿尔巴王国,王号为肯尼思一世,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王国逐渐成形。此后,苏格兰历经邓凯尔德王朝、坎莫尔王朝、巴里奥尔王朝、英格兰占领、布鲁斯王朝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至1707年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为联合王国。

威尔士历史简介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英格兰以西。

距今约29,000年便有人类定居于威尔士。至古罗马人进入了大不列颠岛后,威尔士属于不列颠行省

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撤离,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大不列颠,直至到11世纪,威尔士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高压统治与入侵中度过,而同时布灵顿人开始称自己威尔士人。

公元8世纪,传说中的亚瑟王(King Arthur)领导布灵顿人抗击盎格鲁撒克逊统治。

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维京入侵使威尔士王国进一步统一,成为一个实体,但同时亦使威尔士落入英国皇室统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尔士国皇承认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阿瑟斯坦保护威尔士的主人。在随后的11世纪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这种先例,在威尔士边境建立的强大而野心的封建领地制度。

公元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

公元1284年,威尔士正式被英格兰合并,爱德华一世以《罗德兰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

公元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北爱尔兰历史简介

北爱尔兰是英国的一个地区,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公元前6600年前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岛定居。现在的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公元5世纪的时候,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并形成了由修道院、传道士和王国组成的文化。公元8世纪末,爱尔兰岛上出现了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

公元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的分裂局面,率军在爱尔兰岛登陆,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区,建成“爱尔兰领地”,交由其四子约翰统治。但到1609年为止爱尔兰仍然是由许多王国组成的,一直到1609年英格兰才完全占领爱尔兰。

在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爱尔兰人发动了大规模的反英起义。英国当局进行了残酷的镇压。1801年爱尔兰议会被解散,爱尔兰成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1921年,经过一系列政治和武力斗争后,爱尔兰岛南部的26个郡从英国独立,爱尔兰共和国成立,北部的其它郡依然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大多数北爱尔兰人(联合派)希望留在英国,但一个举足轻重的少数派(民族派)希望加入爱尔兰共和国。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两派之间的斗争武装化。1972年北爱尔兰的自治权为此被取消。从1990年代中开始,两派的主要半军事组织达成一个不十分可靠的停火协议。2002年10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中止北爱地方自治政府的运作,把北爱尔兰地区的控制权重新收归中央政府。2007年5月8日,民主统一党和新芬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宣誓就职,这意味著北爱正式恢复分权自治政府。

英格兰历史简介

英格兰是英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一个部分,地处大不列颠岛的东南方,威尔斯以东,苏格兰以南。

公元前55年,当时的罗马高卢总督的恺撒,带领数万军队、对不列颠群岛发动了两次武力侵略,却困于不列颠人的战术无功而返。

公元43年,罗马第三任皇帝克劳狄终于征服了不列颠地区,纳为行省,并进行军事统治和军事移民。

公元122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在不列颠岛北部建立了100多公里的城墙以防卫北方蛮族,此即著名的“哈德良长城”。

公元407年,随着罗马帝国势力衰退,最后一批罗马军队于撤离不列颠,结束统治。

罗马军队撤离不列颠后,一支来自欧洲大陆的日耳曼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了不列颠,建立了许多国家。此后,英国才被称为“英格兰”(意即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土地)。

公元1066年,来自诺曼底的公爵威廉打败了英王哈罗德二世,建立诺曼王朝。威廉一世下令编辑末日审判书(相当于现在人口、财产普查,根据其中的调查结果,英格兰约有150万人口,其中90%以上是农民),以便日后管理英格兰。威廉一世引入了欧洲大陆的分封土地制度,同时借由领主效忠、强化了英王王权。

公元12世纪,英格兰进入由亨利二世所开创的,也是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的一个封建王朝-金雀花王朝--在法国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亨利二世改革了英格兰司法体系,废去不合时宜的审判方法,采用习惯法并首创陪审团制度。

公元1215年,屡战屡败又不得人心的约翰王遭贵族阶级强迫签下限制王权的“大宪章”,是为英国不成文宪法的滥觞。

公元1295年,爱德华一世召开议会,确立了包含贵族、骑士和教士的议会制度。

公元1337年,由于领地和王位继承权的纷争,英格兰和法国之间掀起了断断续续长达116年的“英法百年战争”。百年战争造成大量平民死伤、流离失所,也引领战术、武器方面的革新。最终英格兰几乎失去了欧洲大陆上所有领地;法国则借此完成了民族统一。

公元1399年,兰开斯特公爵亨利趁国王理查二世远征爱尔兰时,夺去王位,成为兰开斯特王朝的第一位国君,英格兰开始了兰开斯特王朝的统治。兰开斯特的名字是来自于该王朝的成员均为第一代兰开斯特公爵约翰的后代,而红玫瑰为王朝的象征。

公元15世纪,兰开斯特王朝与约克王朝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爆发了玫瑰战争,红玫瑰代表兰开斯特王朝、白玫瑰代表约克王朝。这两个王朝之间的竞争,也导致于现今兰开斯特郡与约克郡之间也保持着友好的竞争关系。

公元1485年,玫瑰战争结束,亨利·都铎夺得王位,都铎王朝开始。其继位者亨利八世则因离婚问题与罗马教廷决裂,另创政教合一的英国国教派(又称英格兰国教会,英国圣公会或英国教会)。

公元1603年,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去世,都铎王朝结束。这一百一十八年的都铎王朝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由于伊丽莎白一世生前未曾留下任何子嗣,所以由她血统上最接近的男性新教徒的亲戚,苏格兰王詹姆士六世,成为英格兰王詹姆士一世。公元1642年,查理一世与议会一连串的冲突与纷争导致英国爆发了内战。

公元1645年6月,国会的军队战胜了查理一世的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第一次内战结束。公元1647年初,查理一世也成了议会的阶下囚。查理一世在第二次内战结束后被当众处决。公元1653年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而英国成为了英格兰联邦,克伦威尔过世后,其子理查·克伦威尔接任护国公之职,但没多久就被撤职。在1660年,英国王室复辟成功,英王查理二世回到伦敦。

公元1665年,伦敦爆发大规模的瘟疫,次年,伦敦又发生了大火,这场火灾连续烧了5天,大约烧毁了15,000栋建筑物。

公元1688年,由于詹姆斯二世的荒乱统治,议会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废黜国王之后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执政。11月5日威廉率领1.5万人,400艘运输船,53艘军舰在托尔湾登陆。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后流亡法国。因为这场革命没有人命伤亡或者受伤,故史称光荣革命。

公元17-18世纪,英荷三次战争,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取得了海上,殖民以及经济

霸权。

公元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

英国近代史

公元18世纪30年代,英国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

公元18世纪中叶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65年珍妮纺纱机,1771年,水力纺纱厂,1782复动式蒸汽机,大大加速了工业革命进程,19世纪初,汽轮胎和火车诞生,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完成)。

公元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议会内阁制的标志。

公元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组成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

公元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成为下院主导力量。

公元1837-1901年,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步入了鼎盛时期,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0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号称“日不落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公元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公元1928年,扩大选举权威性岁,议会成为最高权利机构,两党轮流执政。

公元1931年,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标志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

公元1945年,实施《贝茀理奇报告》建设福利国家,推行国有化。

公元20世纪70年代,撒切尔担任首相,进行改革。

英国政体总介绍(中英文)

英国指南.英国的内政.英国的政体 (1)君主政制 女王拥有什么权力? 王国政府代表英王(即宪法赋予其统治王国权力的人)及政府,也是最高行政机构的象征。英女王拥有王国政府的统治权,但行使有关权力的,一般都是向国会负责的部长级官员,因此英国实际上是由英国政府代替女王管治的。然而,大部分重要的政府议案仍须得到女王同意方可获得通过。 国会 女王有权召开、解散或下令国会休会。新一年度国会在召开第一次会议前,女王均会发表一篇由政府官员撰写的演辞,内容主要简述政府新一年的工作大纲。每项议案均须得到女王在国会两院宣布正式批准方能成为法律。 女王在部长的建议下有权特赦囚犯或宣布减刑。根据法律规定,女王个人是不会犯法的——因为她获民事及刑事起诉的豁免权,法庭也不能起诉她。然而,其他王室成员却不能享有该项豁免权。 勋衔及委任女王有权册封贵族、颁授爵位及其他勋衔。受勋人士名单通常由首相提名,但某些勋衔则由女王自己决定。许多重要的国家职位均由女王委任,人选则由首相或有关内阁大臣提名。 外交政策 各国派驻伦敦的外交人员均须得到女王的同意,她有权缔结条约、发动战争或议和、确认海外国家及政府、吞并及割让领土。 枢密院 女王负责主持枢密院的会议。按君主特权所订立的枢密令,以及其他法令均是由枢密院通过的。君主特权包括组织行政机关,而政府的权力则受制于宪法习惯(这些规则本身并非法律,但对政府的运作却异常重要)。 所有涉及君主特权的行为,均须由有关部长负责执行,他们须向国会负责,并就各项政策接受国会议员的质询。国会有权撤消或限制有关特权的行使。 除了听取各项报告外,女王也可随时就国民生活情况向其官员发表意见。 为什么英女王有两个生日呢? 女王的出生日期是在4月21日。但传统以来,英国人都习惯于夏天庆祝君王的寿辰。由1805年起,英国人开始以举行军旗礼来庆祝君王的官方寿辰,日期通常是定于6月的第二个周末。 这个仪式的本来目的是让士兵熟识其所属兵团的旗帜式样,以便日后行军打仗时易于识别。五个步兵团,包括近卫步兵第一团、Coldsteam步兵团、苏格兰、爱尔兰及威尔士步兵团,每年按编制负责于仪式上展示其军旗。 仪式开始时,女王会在王室骑兵军官的陪同下骑马离开白金汉宫,沿着林荫大道步往骑兵卫队的阅兵场,检阅五百名卫兵。军旗礼展示的军旗依照卫兵的官阶高低排列,每队卫兵随着军旗带领,在步兵团的陪同下,分列式步操经过女王面前。至于女王正式生日当天,并无特别仪式举行,只是各政府大楼会有升国旗及播放国歌,以示庆祝。 王位继承人的排列次序如下: 1.威尔斯王储(1948年生)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概况 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苏格兰历史简介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之北。苏格兰的历史的正式记载是在古罗马人入侵不列颠之后的一些纪录。公元5世纪,爱尔兰北部的盖尔人(凯尔特人的一支)移居苏格兰,曾在阿盖尔郡和比特郡地区建立达尔里阿达王国。此后向东扩张到阿瑟尔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扩张到埃尔金地区。公元843年达尔里阿达国王麦卡尔平兼任皮克特王国的国王,建立阿尔巴王国,王号为肯尼思一世,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王国逐渐成形。此后,苏格兰历经邓凯尔德王朝、坎莫尔王朝、巴里奥尔王朝、英格兰占领、布鲁斯王朝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至1707年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为联合王国。 威尔士历史简介 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英格兰以西。 距今约29,000年便有人类定居于威尔士。至古罗马人进入了大不列颠岛后,威尔士属于不列颠行省 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撤离,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大不列颠,直至到11世纪,威尔士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高压统治与入侵中度过,而同时布灵顿人开始称自己威尔士人。公元8世纪,传说中的亚瑟王(King Arthur)领导布灵顿人抗击盎格鲁撒克逊统治。 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维京入侵使威尔士王国进一步统一,成为一个实体,但同时亦使威尔士落入英国皇室统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尔士国皇承认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阿瑟斯坦保护威尔士的主人。在随后的11世纪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这种先例,在威尔士边境建立的强大而野心的封建领地制度。公元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 (Statute of Rhuddlan)公元1284年,威尔士正式被英格兰合并,爱德华一世以《罗德兰法令》 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 公元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 北爱尔兰历史简介 北爱尔兰是英国的一个地区,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公元前6600年前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岛定居。现在的爱尔兰人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世代居住在爱尔兰岛上。公元5世纪的时候,随着罗马天主教的传入,爱尔兰人逐渐信仰了天主教,并形成了由修道院、传道士和王国组成的文化。公元8世纪末,爱尔兰岛上出现了统一的文明和法律,但政治上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 公元12世纪末,英王亨利二世利用爱尔兰的分裂局面,率军在爱尔兰岛登陆,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区,建成“爱尔兰领地”,交由其四子约翰统治。但到1609年为止爱尔兰仍然是

The United Kingdom 英国介绍_中英文

The United Kingdom, including Great Britain (England, Wales and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is a member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12. Its full name is the United Kingdom. Britain is the British Isles by the majority of islands, of which the largest islands are Great Britain, the second largest isl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Irish Republic. The west coast of Scotland there is a large islands called the Hebrides. Native north-east coast of Scotland Orkney Islands, Shetland Islands, and Samoa. Of these islands with the mainland have administrative relations, but the Irish Sea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the Isle of Man and the Channel Islands between France is largely autonomous and not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Kingdom area of approximately 242.5 thousand square kilometers (93600 square miles), from the south coast to Scotland is almost the most northern part of nearly 1,000 kilometers (about 600 miles), nearly horizontal at its widest point about 500 kilometers (about 300 miles). "Britain" the term originated in the Greek and Latin words, which may eventually be traced back to Celtic. Although the use of "Prehistoric" This yardstick to measure, the Celtics went to the British Isles is also a later (and before that had created those civilizations such as the Avebury stone circle Stonehenge construction sites and Such well-known historical monuments), but the history of written records relating to England, after all, about the Celtics from the start. "Celtic" This phrase is very common and regularly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early inhabitants of the British Isles and later the Anglo - Saxon invaders. The Romans ruled from AD 43 onwards lasted 300 years. The Romans in 408 before the final withdrawal of the island were from Northern Europe began to Angles, Saxons and Jutes intrusion, has undergone a period of growing chaos. "England" is the word from the "Angles" came. Over the next two centuries, and gradually became a settler harass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umber of small kingdom. British people in today's Wales and Cornwall Regional Independent survive. These small kingdom there was relatively strong to dominate the country's kingdom, first in the North (Northumbria Kingdom), and then in the central (the Kingdom of Mercia), and finally in the south (Wessex kingdoms). However, from the Scandinavian Vikings then invaded England and settled down, although in the 10th century Wessex dynasty, beat off the invading Danes and for a time to dominate the vast region of England. In 1066 took place on the last successful invasion of England. Duke William of Normandy in the Battle of Hastings defeated the British, the Normans from France and others come here to settle. In the ensuing three centuries, the French became the language of nobility, the legal structure has been the English Channel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ssage of that set of consequences, and social structure, to some extent been affected. Wales, though often in England within the sphere of influence, but has been a bastion of Boston. However, in the Prince Llewellyn was killed in 1282, after Edward I waged a battle and victory to put England under the rule of Wales. Welsh nationalist sentiment continues to rise, the beginning of the 15th century rebellion led by Owen

英国历的重大事件简介

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简介 公元1840年 ·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英国在世界上首次发行邮票——“黑便士”实行邮资制 ·英国J.P.焦耳发现电热当量,并测试了热功当量,为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作出贡献 公元1840~1842年 ·英国宪章运动第二阶段 公元1841年 ·英国W.菲利肯斯提出第一个地层系统表 公元1842年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英国J.B.劳斯建成第一个过磷酸钙厂生产氮肥 公元1843年 ·10月,中英签订《虎门条约》 ·英国A.拜恩发明了可以传送文字和图形的自动化记录电报装置

公元1845年 ·英国R.W.汤姆森获充气轮胎专利。数十年后用于自行车和汽车车胎 公元1846年 ·英国议会废除谷物法,标志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确立,两年后废除航海条例,自由贸易替代了保护贸易 公元1848年 ·英国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和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公元1849~1851年 ·英国考古学家A.H.莱亚德在伊拉克摩苏尔发掘古代新亚述帝国都城尼尼微遗址时,发现大批艺术珍品和新 亚述国王“阿苏尔巴尼帕图书馆”中的大量楔形文字,轰动欧洲 公元1850年 英国伦敦用漂白粉消毒饮用水 ·英国E.福布斯编成第一幅海产生物分布图 公元1851年 ·英国建成水晶宫,为现代建筑先驱工程之一

·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公元1852年 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H.斯宾塞的论文《进化的假说》发表,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 公元1853年 ·英国同俄国的克里木战争发生 ·英国W.汤姆森给出电路振荡方程,并导出振荡频率,为电振荡理论的开端 公元1854年 ·英国J.斯诺调查伦敦霍乱大流行,证明霍乱与水源卫生的关系,促进城市公共卫生运动 ·英国F.南丁格尔率护士赴克里木战场,返英后于1860年创办世界第一所护校 公元1856年 ·英国H.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 公元1856~1864年 ·英国K.W.西门子和法国P.E.马丁发明平炉炼钢 公元1857年

英国名胜介绍(英文版)

London introduction London,the capit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Europe's largest city, one of the world's two major(主要)center city, is one of the most prosperous(繁荣的)global city. London is the center of economic(经济的)financial(财务的)and trade (贸易)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New York, tied for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center. The Big Ben, Tower Bridge Big Ben is Elizabeth Tower. London's famous ancient(报时)bell,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clock. The British Parliament (英国国会)meeting hall clock tower, built in 1859. Tower bridge is the Tower Bridge of London. Tower Bridge of London is the first bridge the river Thames from where it begins, is a symbol (象征)of London, "London front gate", was built in 1886. The London Eye The London Eye, The London Eye, British Airways, also known as the Millennium(千禧)Wheel, is located(位于)the banks of the river Thames in London, is the world's fourth largest Ferris wheel, is one of the landmarks(标志)of London,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具有吸引力的)tourist attractions(旅游景点)in London. Thames River Thames River is a famous British mother river, rising in southwest Coates Ward Hills(科茨沃特丘陵)of England, 338 kilometers in length. Buckingham Palace Buckingham Palace is the Royal Palace(王宫), built in 1703 and named for the Duke of Buckingham(以白金汉公爵命名). Westminster Cathedral Westminster Cathedral(威斯敏斯特大教堂)is located in the North Bank of the Thames River, was a Benedictine monastery(修道院), founded(成立)in the year 960 ad(公元960年), was expanded(扩建)in 1045, built in 1065. Tat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he Tat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泰特现代美术馆)is located in the South Bank of Thames River, face each other across the river and the St.Paul's Cathedral, connecting(连接)them is the Millennium Bridge across Thames River. St.Paul's Cathedral St.Paul's Cathedral located in London, a representative(代表)of Baroque style architecture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dome(圆顶)of the church, it imitated(模仿的)Papal Basilica(教皇的教堂)of Saint Peter in Rome(整体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ritish classical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Oxford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is a public university located in the city of Oxford, founded in 1167, is the oldest university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Stratford Evan upon Avon Ford (埃文的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 is located on the banks of the Evan River, a beautiful city is the greatest playwright(剧作家)of England, the hometown of Shakespeare(莎士比亚).

英语的发展史(中英文版)

一种民族语言(包括词汇)的发展与民族的历史密切可关。要了解英语语汇的发展史,不 可避免地跟整个英语的发展史,乃至英国的历史密不可分。 不列颠群岛的最早居民是凯尔特人,又称不列颠人。公元前55年,罗马人在凯萨大帝的 率领下侵入不列颠群岛,凯尔特人被罗马人赶入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深山之中。直到公元 410年,罗马占领时期才告结束。随后,来自德国北部平原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人, 撒克森人和朱特人开始来到不列颠定居。英语就是盎格鲁—撒克森人的语言。 语言史学家一般把英语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1、古英语时期,2、中古英语时期,3、现 代英语时期。 1、古英语时期(又称盎格鲁-萨克森时期公元450—1100年) 日尔曼部落在不列颠定居后,名自占领一些地区。盎格鲁人占领了泰晤士河以北的英格兰 的大部分地区和苏格兰的低地,朱特人占领了肯特郡一带地区,撒克森人占领了泰晤士河 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各个部落建立了一些小王国,出现了英国历史上的七国时代。直到公 元830年,阿尔弗雷德大王才统一了整个英格兰地区。由于全国长期没有统一,所以古英语时期存在着多种方言,主要方言有四种:西萨克森语,肯特语,莫西亚语和北恩布里亚语。这四种方言都曾一度占主导地位。西撒克森语保存下来的手搞最多。其它方言在形成 英语的过程中也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古英语的词汇有着浓厚的日尔曼语族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复合法是重要的构词方法。复 合词在古英语词汇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据统计,在史诗《贝奥武夫》3183行诗句中,竟有1069个复合词。有些复合词中不重读部分,渐渐失去了独立地位,而演变成了词缀,如 for-, in-, -ful 等派生法在古英语中也广泛使用。共有二十四个名词后缀、十五个形容词后缀,-dom, -hood, -ship, -ness, -the, -ful,- ish 等词缀都可溯源到古英语时期。古英语时期的诗歌有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头韵(alliteration),由此产生的许多短语一直保留到现在,如night and main, friend or foe, a labour of love。 古英语时期有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给英语词汇带来较大的影响。第一件事是基督教传入 英国。公元597年,一个名叫奥古斯丁的牧师从罗马来到英国传教。罗马文化随着基督教传入了英国。与此同时,一批拉丁词进入了英语。 第二件事是北欧人入侵英国。从公元790年开始,大批斯堪的那维亚人在英国定居。丹麦国王卡纽特还一度成为英国的君主。斯堪的那维亚人和英国人频繁交往,所以有许多斯堪 的那维亚各国的词语进入了英语。 2、中古英语时期(公元1100—1500年) 公元1066年,诺曼人在征服王威廉率领下,横渡英吉利海峡,在哈斯丁战役中击溃了盎 格鲁-萨克森军队,英王哈路德战死,英国被征服。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诺曼征服。从此,英国结束了分裂状态,置于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之下。谨曼征服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对英语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诺曼征服之后,谨曼人占据了教会和政府的一切重要职务。以后的二、三百年里,谨曼法 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普通人仍然讲英语,但英语的文字记载却几乎中断。中古英语一 般右以分为两个时期,1204年后,英语逐渐恢复主导地位。1362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首次 用英语向议会致词。十五世纪,伦敦标准方言兴起。1476年,卡克斯顿把印刷术传入英国,

英国历史简介

英国历史(前55~ ) 1 罗马人占领时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2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与丹麦统治时期:公元449年~1066年 3 诺曼底王朝1066~1154 4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5 兰卡斯特王朝1399~1461 6 约克王朝1461~1485 7 都铎王朝1485~1603 8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9 汉诺威王朝1714~1917 10 温莎王朝1917~ 罗马人占领时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朱利叶斯·凯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军入侵不列颠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迪厄斯(Claudius)率军征服不列颠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与丹麦统治时期:公元449年~1066年 公元597年:圣·奥古斯丁到达不列颠,使当地人皈依基督教 公元832~860:肯尼斯·麦克阿尔平统一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 诺曼底王朝1066~1154 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 公元1086年:发布《末日审判书》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继承王位,金雀花王朝开始 公元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由封建贵族提出的《大宪章》 公元13世纪初: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创立 公元1277~1288:英格兰征服威尔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战争" 公元1387~1394:乔叟写作《坎特伯累故事集》 兰卡斯特王朝1399~1461 公元1413年: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约克家族与兰卡斯特家族之间的"玫瑰战争" 约克王朝1461~1485 公元1477年:威廉·卡克斯顿出版印刷第一本书 都铎王朝1485~1603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合并 公元155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即位,统治英国达45年之久 公元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 公元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英语国家概况

《英语国家概况》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B17083222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英语国家概况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翻译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总学分:2 总学时:32 先行课程: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汉翻译 课程简介:本课程属于翻译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达到专业四级水平;同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和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推荐教材:王恩铭. 英语国家概况[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参考书目: [1] 来安方. 英美概况[M]. 河南: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 [2] 余志远. 英语国家概况主编[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 朱永涛. 英国社会与文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二、课程总目标 以《英语国家概况》(王恩铭著)为蓝本。本课程主要是为了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情况。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文化知识课。一方面通过英语阅读主要英语国家的背景材料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 三、教学指南 课程重点: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使英语专业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 其他情况。 课程难点:在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概况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和正确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 工作能力,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讨论+练习

英国历史简介

[英国]英国简史(英文) 2006-1-23 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History Until 1707, this section deals primarily with English history. England and Wales were formally united in 1536. In 1707, when Great Britain was created by the Act of Union between Scotland and England, English history became part of British history. For the early history of Scotland and Wales, see separate articles. See also Ireland; Ireland, Northern; and the tables entitled Rulers of England and Great Britain and Prime Ministers of Great Britain. Early Period to the Norman Conques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arliest inhabitants of Britain, but the remains of their dolmens and barrows and the great stone circles at Stonehenge and Avebury are evidence of the developed culture of the prehistoric Britons. They had developed a Bronze Age culture by the time the first Celtic invaders (early 5th cent. B.C.) brought their energetic Iron Age culture to Britain. It is believed that Julius Caesar's successful military campaign in Britain in 54 B.C. was aimed at preventing incursions into Gaul from the island. In A.D. 43 the emperor Claudius began the Roman conquest of Britain, establishing bases at present-day London and Colchester. By A.D. 85, Rome controlled Britain south of the Clyde River. There were a number of revolts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conquest, the most famous being that of Boadicea. In the 2d cent. A.D., Hadrian's Wall was constructed as a northern defense line. Under the Roman occupation towns developed, and roads were built to ensure the success of the military occupation. These roads were the most lasting Roman achievement in Britain (see Watling Street), long serving as the basic arteries of overland transportation in England. Colchester, Lincoln, and Gloucester were founded by the Romans as colonia, settlements of ex-legionaries. Trade contributed to town prosperity; wine, olive oil, plate, and furnishings were imported, and lead, tin, iron, wheat, and wool were exported. This trade declined with the economic dislocation of the late Roman Empire and the withdrawal of Roman troops to meet barbarian threats elsewhere. The garrisons had been consumers of the products of local artisans as well as of imports; as they were disbanded, the towns decayed. Barbarian incursions became frequent. In 410 an appeal to Rome for military aid was refused, and Roman officials subsequently were withdrawn.

英国文学史--最全总结中英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426—1066 盎格鲁诺曼时代1066—1350 Chaucder乔叟时代 1350—1485 莎士比亚时代1564—1636 清教徒时代 Puritan 1636—1660 古典主义时代 1660—1744 约翰逊时代 1744—1785 浪漫主义时代1786—1832 维多利亚时代 1832—1900 现代 第一章Anglo-Saxon (426—1066) 旧约:上帝创世纪 新约:耶稣 古英语诗歌分为的 世俗的 1.Beowulf 史诗(三千行的长诗,关于英雄战绩的故事) 2.文字来源于日耳曼系 3.基督教的文学:瑞特文的故事Caedmon 第二章Angol-Norman(1066—1350) 中世纪英语:基督教义,自我拯救 1.传奇文学---传奇的兴起Romances 1)容:传奇好像现在的长篇,有诗,有散文唯一的描写古代的高贵的英雄所经历的冒险生活和恋爱故事。 2)产生:传奇文学完全是由中世纪的“骑士制度”(Chivalry)所产生的,骑士制度的精神产物就是传奇文学所以他们和平民丝毫没有关系,且平民也绝写不出这一类的文字。 3)分类:不列颠的事迹 the matter of Britain 法国的事迹 罗马的事迹 第三章:乔叟的时代(1350—1458) 背景:百年战争(The Hundred’s War) 1.Geoffrey Chaucer:文艺复兴以前,英国文学界最伟大的人物。 The Canterbury Tales 1)三个阶段:第一时期--早年—模仿法国简短的情歌和寓言 第二时期—研究意大利文艺的时期 第三时期—在文学上成功的时期,为他自己以国文写作的时期

英语国家概况(自测中英互译)——英国篇

第一部分英国 第一章国土与人民 1、地理名称:大不列颠群岛、大不列颠和英格兰 2官方名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3、大不列颠群岛是有两个达到和成百上千个小岛组成的。两个大岛分别是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岛 4大不列颠岛上有3个政治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 第二章英国的起源 1、有记载的英国历史开始于罗马人的入侵 2、罗马人把基督教这一新宗教带到不列颠 3爱德华国王因其对宗教的虔诚被封为“忏悔者”,并且他对过时的关心苏护远不及他对修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关心 4、1066年的诺曼征服也许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征服者威廉几乎没收了所有的土地,并将其分发给他的诺曼追随者。他用强大的诺曼政府取代了软弱的撒克逊政府。于是,封建制度在英国完全确立。它开放了英国与欧走大陆的联系,文明和商业得到发展,引进了诺曼-法国文化、语言、习俗和建筑。教会与罗马联系更为密切,教会法庭与吗,民事法庭分离 第三章英国的形成 1、在未立案通知下,英国的封建制度完全确立了。根据此制度,国王个人拥有全国所有的土地。威廉把英国的大片土地分封给贵族,条件是贵族保证服军役和交租

2、威廉用大议会取代了盎格鲁-撒克逊过往的顾问团——贤人会议。大会以由他的土地承租人组成,一旦国王着急,他们就得为大议会服务 3、《大宪章》是约翰国王于1215年在封建贵族的压力下签定的。《大宪章》共有63条,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没有大议会批准不得征税:只有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才能逮捕、拘谨自由人及剥夺他们的财产:教会影响收起所有权利且具有选举自由;伦敦河其他城市应保留其古时的权利和特权;全国应统一度量衡 4尽管《大宪章》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是英国自由的基础,但它规定 的只是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封建关系与法律关系,保证了教会的自由,限制了国王的权利,指望权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 5、战争的起因既有领土因素也有经济因素。领土起因尤其与英国国王拥有法国的阿基坦大片公爵领地有密切联系。随着法国国王势力日增,他们日益觊觎这篇从他们领土内被分割出去的土地。经济原因则于佛兰德斯有关。佛兰德斯地区缠绵不得城镇是英国羊毛的主要进口商,但这些城镇在政治上却效忠法国国王。其他原因还有因果试图阻止法国帮助苏格兰人,以及不断觉醒的民族意识。 6、黑死病是指由鼠身上的调到传播的致命的淋巴腺数以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14世纪传播到欧洲。1348年夏天,它横扫全英国,并夺取了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英国人的性命 7、黑死病对经济造成的后果更为深远。鼠疫导致了大片土地无人照管和劳动力极度匮乏。地主之的把耕地变为对人力需求较少的牧场。存活的农民处于有力的讨价还价地位,从农奴变成雇佣劳动力。于是,一下支付不起或不愿支付较高工资的地主就想方设法迫使农民重返农奴地位。政府开始关心劳动力匮乏、工作质量和工资水平,并首次干预并制定法规缩减农民工资

英美概况---英国历史一览表

Chronology of British Government Monarch Date of Rule Deeds Events Comments Germanic/Scandinavian Rule Alfred the Great 871-899 1Defeated“Da nlaw” expansion & regained land 2established navy and garrison 3introduction of Christanity to Dames, first public schools for noble descendances and magistrates 4Anglo-Saxon Chronicle Anglo-Saxon Wessexline Edward the elder Anglo-Saxon Wessexline; Son to Alfred Athelstan Anglo-Saxon Wessexline; Son to Edward Edgar the Peaceful 959-975 Anglo-Saxon Wessexline Ethelred the Unready 978`1016 Invaded England Anglo-Saxon Wessexline; Sweyn Forkbeard, King of Denmark Canute 1016-1035 1.chosen as king by Witan;2.United England, Denmark and Norway. Scandinavian Conqueror Edward the Confessor 1042-1066 1.facilitated the Norman Conquer;2.Norman feudal system adopted Son of Ethelred the Unready Harold Godwinson 1066 defeated Norwegians Earl of Wessex

英国文学发展史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中英对照

英国文学发展史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British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毋庸置疑,英国小说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大景观。它如同促使其滋生与进化的社会土壤一样,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改弦易辙,急剧演变。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英国小说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艺术工具,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变迁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像英语一样,自它形成的那一天起,英国小说便建立了自己的规则和体系,虽东学一点,西借一点,却以坚定的步伐向前发展。引人注目的是,尽管英国小说起步较晚,其历史比诗歌和戏剧短得多,但它却发展迅猛,变化巨大,流传甚广,其影响和作用早已大大地超过了诗歌和戏剧。究其原因,英国小说不仅具有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和人物形象生动等特征,而且还因其篇幅灵活、形式多样,语言通俗和艺术精湛而备受广大读者的青睐。经过无数作家的认真探索和反复实践,当代英国小说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上与它早期的雏形已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英国小说的崛起完全符合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其小说艺术的发展既是社会进化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文学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Undoubtedly, the English novel is a great landscape in the world art tries. It as urging its growth and evolution of social soil, as in history stream of continuous converted, sharp evolution. Since the Renaissance, England has novel has developed into a dynamic and charm of the art tools, to the social life and historical changes the vivid description. Like English is same, since it formed the day, the English novel, he set up his own rules and system, although east, west borrowed learn a little bit, but with the firm steps forward development. Remarkably, although English novels startting evening, its history than poems and plays a much shorter, but it is developing rapidly, dramatic change, widespread, its influence and effect already greatly exceeds poetry and drama. Investigate its reason, English novels not only has the rich content and plots and characters vivi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length,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flexible and diverse forms, colloquial English and art consummate and has extensive readers' favor. After countless writer's earnest exploration and repeated practice, contemporary English novels in artistic form and creative skills on early embryo of with it already is obvious. If, say, the rise of the English novel completely accord with the objectiv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So, its novel artistic development is both social evolution a distinctive sign,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modern literature. 应当指出,英国小说艺术,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从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事实上,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同英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就此而论,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不是一种孤立或自发的文学现象,而是与英国的社会变化以及异域(尤其是欧洲各国)文化的繁荣昌盛彼此交融的。当然,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秩序。这种规律和秩序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