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声韵调调查简表

方言声韵调调查简表
方言声韵调调查简表

方言调查字表

一声调

诗梯方——房刚知专尊丁边安

时题天——田开超初粗天偏

使矢体昏——魂昏商三飞

是士替胸——雄穷陈床才唐平

试世弟寒时详扶

事侍第碗——晚鹅娘人龙难麻文云识滴委——尾古展纸走短比袄石食笛隐——引口丑楚草体普

踢比:米好手死粉

九:有五女染老暖买武有衣移卷:远近柱是坐断倍

椅以厚社似父

倒—稻—盗盖帐正醉对变爱意异四—似—寺靠唱菜怕

一逸试—市—示汉世送放

见—件—健共阵助暂大备

灯棉救—舅—旧害树谢饭

等免汉—旱—汗岸闰漏怒帽望用凳面急竹职即得笔

得灭八——拔曲出七秃匹

发——罚黑识惜福

督——毒各桌责接百约

桌——浊却尺切铁拍

失——实歇说削法

湿——十岳入六纳麦物药

局宅食杂读白

合舌俗服

二声母

1 布—步别怕盘

2 门—闻飞—灰冯—红扶—胡

3 到—道夺太同

4 南—蓝怒—路女—吕莲—年—严

5 贵—跪杰开葵

6 岸—暗化—话围—危—微午—武

7 精—经节—结酒—九

8 秋—丘齐—旗修—休

9 全—拳旋—玄税—费

10 糟—招—焦仓—昌—枪

11 曹—巢—潮—桥散—扇—线

12 祖—主—举醋—处—去

13 从—虫苏—书—虚

14 增—争—蒸僧—生—声

15 粗—初锄—除思—师—施

16 认—硬扰—脑—袄

17 若—约闰—运而

18 延—言—然—缘—元软—远

三韵母

爬河蛇资—支—知耳架茄野第—地花过故靴

居—基辣舌色合割北—百直日夹铁—踢落—鹿—绿接急刮各—郭—国活出木确—缺月—欲—药盖—介倍妹饱—保桃斗—赌丑—母怪—挂帅条流烧—收短—胆—党酸—三—桑干—间含—衔根—庚讲—减—检—紧心—新—星良—廉—连—林—邻—灵

光—官—关魂—横温—翁权—船—床圆—云群—琼—穷勋—胸

四音系基础字

把麻马乏搭打拿纳杂擦插茶杀家瞎夏压雅抓刷瓜滑画瓦袜遮车若热歌格课刻客贺饿恶驳婆佛多拖脱骡左坐作捉说祸或窝卧灭解借切歇邪鞋写血夜绝雪字死织治迟尺诗湿儿二比笔皮米滴底泥你礼力鸡饥积欺席补亩符福付土奴卒足俗猪树古哭虎护乌屋五驴律橘锯句屈徐许鱼域白拍牌买麦戴耐来宰在菜摘窄柴晒改海矮艾爱外碑美肥肺类贼黑队腿嘴罪碎追垂水鬼毁位薄抱毛刀闹老草照告飘庙料角叫巧笑咬某浮透漏走抽熟瘦受肉口厚丢牛柳六救幼办满慢反饭淡贪烂惨斩展衫山敢汉汗变片点天念恋贱剑见牵欠先限烟眼验乱宽换晚劝选愿本分真枕沉衬深人肯恨恩贫近引印顿吞论寸孙准春顺滚困问训帮忙方汤浪葬厂赏让港娘两匠墙向羊壮筐狂谎网往烹朋猛丰奉等冷郑升绳兵饼病凭命定听领净轻请醒鹰营迎冻动通农笼送终荣贡熊永用

方言调查字表 修正版

果开一:歌果开三:戈平上去平 歌哿箇戈 帮 滂 並 明 端透定多 拖他 驼驮拿,驮起来舵大驮驮子 泥(娘)来挪 罗锣箩 哪(那)哪个? 那 精 清从心邪搓 左佐 知徹澄照庄穿初床崇审生照章穿昌床船审书禅日 见溪群疑歌哥 蛾鹅俄 可 我 个个人,一个 饿 茄茄子 晓 匣河何荷荷花荷薄荷贺 影 喻云 喻以 阿阿胶,阿哥

果合一:戈果合三:戈平上去平 戈果过戈 帮滂並明波菠 颇坡玻玻璃 婆 魔磨磨刀摩馍 跛跛足簸簸一簸 簸簸箕 破 薄薄荷 磨磨面,石磨 端透定朵[躲] 妥椭椭圆 惰垜柴垛 剁 唾唾液,唾沫 泥(娘) 来骡螺螺蛳脶手指文啰 裸裸体瘰瘰疬糯糯米摞摞起来 精清 从心邪矬矮 蓑梭织布梭唆莎莎草 坐 锁琐琐碎 锉莝莝草,切碎的草 座 知徹澄照庄穿初床崇审生照章穿昌床船审书禅日 见溪群疑过锅戈 科窠棵 讹 果裹餜 颗一颗珠 过 课 卧 瘸瘸腿 晓 匣和和气禾 火伙 祸 货 和和面 靴 影 喻云 喻以 倭踒踒了脚窝涴弄脏胒膀子

假开二:麻 平上去麻马禡 帮滂並明巴芭疤 爬琶琵琶杷枇杷钯钯子 麻痲蟆蝦蟆妈 把把握,把守,一把 马码(马)码子 霸欛柄壩堤坝平川爸 怕帕 耙(杷)犁耙,耙地 骂 端 透 定 泥(娘) 来 拿 精 清 从 心 邪 知 徹 澄茶搽(涂) {虫宅}水母 照庄穿初床崇审生楂山查渣 叉杈枝杈差差别,差不多 茬[查]调查 沙纱洒 诈榨榨油[炸]炸弹 岔三岔路 乍 厦偏厦,前廊后厦 照章穿昌床船审书禅日 见溪群疑家加痂嘉傢(家)傢具 牙芽衙伢小孩子 假真假贾姓 雅 假放假架驾嫁稼价 揢捕,捉,拿住 砑砑平 晓匣虾鱼虾{身叚{身叚}腰 霞瑕遐蝦蝦蟆下底下夏姓厦厦门 嚇吓一跳 下下降夏春夏暇 影 喻云 喻以 鸦丫丫头桠桠杈 哑亚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

汉语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 本文的内容主要是讨论一些例子。例子就是资料,它是很重要的。李荣先生在《方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方言》1983年第2期81-91页)说过:“例子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要先想好例子,再表示意见。要是举不出合适的例子,那种意见是站不住脚的。例子一摆呀,你的功夫就出来了。就能看出你的学力如何,见识如何。例子就好比商店橱窗里陈列的商品。摆出来的都不怎么样,仓库里的就可想而知了。” 一关于方言词语的调查研究 (一)《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方言词 大家都知道《现代汉语词典》是具有规范性质的汉语共同语词典,但是很多人平时不太注意词典里收入了很多带<方>字标记的方言字、方言词。很多带<口>字标记的口语词,还有很多专用于地名、姓名的字头其实大部分也是方言字词。这些条目加起来在词典里至少都有上千或更多的数量。《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这么多的方言字词,是需要方言的词语研究的。这就是“普通话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的道理,现代汉语是整体的,它包括现代汉语方言。下面随意举一些《现代汉语词典》里方言词: 阿姨姨母 腌臜(1)脏;不干净。(2)(心里)别扭;不愉快。 娭毑(1)祖母。(2)尊称年老的妇女。 爱人儿逗人爱:这孩子的一双又大又水灵的眼睛,多~啊! 俺代词。(1)我们(不包括听话的人)。(2)我。 熬心心里不舒畅;烦闷。 熬磨(1)痛苦地度过(时间)。(2)没完没了地纠缠:这孩子很听话,从不~人。 巴结(2)努力;勤奋:他工作很~ 巴望(1)盼望。(2)指望;盼头。 吧嗒(2)抽(旱烟):他~着叶子烟打主意。 拔白(天)刚亮。 白日撞白天趁人不备走进人家去偷东西的小偷儿。 摆子疟疾:打~。 板实(1)(土壤)硬而结实。(2)(书皮、衣物等)平整挺括。 半彪子不通事理,行动鲁莽的人。

方言调研报告范文

方言调研报告范文 伴随着即将进入大三的慌张,无数次的纠结毕业后就业还是考研。脑子里想的很多, 却对即将到来的学年论文毫无想法。抱着想为自己的学年论文寻找一点灵感和对方言变化 的好奇,想不断历练、挑战自己的想法,我报名参加了这次暑期实践活动。四天时间过去了,我收获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 实践活动开始的第一天,在闷热的汽车里度过了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临夏市。费尽周折找到住的地方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息我们马上投入到调研工作之中。 我们首先将十四位队员分好小组,然后明确了我们展开调研的地点和主要调研对象。在调 研过程中,我们从拘谨到大方,从被路人拒绝时的失落到互相鼓励,重整旗鼓的坚持,从 开始时我们方法不得当而进展缓慢到在学姐的帮助下我们逐渐改进方法而收获颇丰。在调 研结束之后的总结会议上,每个小组都汇报着自己的收获,那一晚,我们尽管疲惫,但每 个人脸上都流露着我未曾见过的骄傲与坚韧。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还是依旧走街串巷进行调研,每晚开总结会议,认真总结每一天 的收获,发现、指出调研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第二天的任务。在这几天的走访中,给我印 象最深的还是去八坊街的那一次。八坊街是临夏市回族同胞的聚居地。在那里,我们每走 进一户人家,他们都非常热情的接待我们,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遇到我们听不懂的方 言他们会反复解释,甚至加上手势动作,直到我们理解。他们还拿出亲手做的油果子给我 们品尝,这一切都让我们觉得特别的暖。那天我们还去了清真寺,还非常荣幸的见到了阿訇,跟阿訇进行了交谈。阿訇非常详细地回答我们的问题,还仔细地为我们讲解当地的宗 教文化,婚俗文化、葬俗文化。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接触阿訇,了解宗教,这次走访对我 来说既是一次内心的震动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除了知识上的收获以外,这次实践最大的收获便是同行的十三位队员了。罗老师对每 位队员的照顾,对生病队员的牵挂。学姐为我们整理资料,讲解要点,我们十四个人一起 同甘共苦,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一起努力。无法忘记那些我们一起吃泡面的日子,一 起在总结会议之后玩游戏的日子,一起敞开心扉聊心事的日子。分离的时候有不舍,有眼泪,但我们始终是对方特别的人,不会忘记我们嘹亮的口号:we are 伐木累!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习惯了图书馆沙沙的纸笔声, 看过了一摞摞的专业书籍,记住了一条条的知识概念,然而追根溯源,这些精简的一句话 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背后的夙夜不眠,背后的呕心沥血,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略 能窥得一二。 XX年7月9日,在学院的组织下,在罗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目的地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实践内容是搜集临夏方言语料,并和东干语做出比较。当天到达安顿好住宿后,我们实践小队迫不及待走上街头,开始着手完成我们认为很简单 的任务,第一天下午因为街上行人的配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并不觉得苦和累,然而, 第二天,第三天,持续的高温让我心中开始烦躁,行人的不配合让我感到沮丧,复杂的语

襄阳方言的调查报告

襄阳方言的调查报告 本文借助方言调查字表,调查了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的襄阳方言。在与普通话对比的基础上,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分析了襄阳方言的特点。 一、襄阳简介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河南省的西南面,长江支流的汉江中游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游,是汉江流域中的一座中心城。 襄阳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襄阳方言是北方方言中一个重要的方言点,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襄阳方言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 汉水以北语言受“中原官话”影响较大,“语言清轻略带秦”。襄阳(北部)、枣阳(北部)、老河口等与河南交界地方的语音豫音较重,汉水以南语言受“西南官话”影响较大。襄阳辖区其他地方方言声调基本一致。所以,在语言演变的过程中形成各方言区比较复杂的局面。 二、襄阳方言的声调 襄阳方言声调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一样,也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 襄阳方言声调调类有四种基本调值,可以归并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在襄阳方言中没有入声调类,它与普通话的调类一致,只是各调类的调值发音高低不尽相同。普通话是“入派四声”,而襄阳方言中古入声字派生则是“入派一声”。其大概的对应的规律是:归入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中的入声字,汉水以南方言,全都归如方言的阳平。归入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中的入声字,汉水以北方言区全都归如方言的阴平,都读中升调。 在襄阳方言中,其基本的调值情况和代表字如下: 阴平:调值24;代表字:天多香方 阳平:调值35;代表字:麻羊国童 上声:调值33;代表字:马好懂导 去声:调值21;代表字:大会到动 三、襄阳方言的声母: 1、尖团不分:其中“精”组字和“见”组字读音相同,例如:精=经 2、鼻浊音n和l合流,多数情况下都发l[l]的音,例如:年=脸,男=蓝

汉语通论研究型

《汉语通论》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研究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学时:51学时(周3学时) 课程编号:53832101 课程学分:3学分 一、课程说明 本大纲服务于师范类研究型。 汉语通论是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部分。古代汉语的教学,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古汉语常用词。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籍和从事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能力。现代汉语的教学,了解汉语发展脉络,掌握现代汉语的理论体系框架、基本概念及其联系,运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深入分析具体语言事实,从而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古代汉语: 绪论(1课时) 讲解古代汉语的概念、性质。提出古代汉语学习的内容、目的和要求。介绍学习方法。 第一单元(3课时) 文选《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 古汉语通论古汉语工具书 第一节查检工具书的方法 第二节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介绍 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掌握查检

工具书的方法,了解熟悉所介绍各部工具书的性质、内容等,熟悉常用工具书的编纂体例。 第二单元(5课时) 文选《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 古代汉语通论文字 第一节汉字的产生和形体演变 汉字的形体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第二节古书中的用字现象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 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汉字产生的途径和汉字体系形成的时代;熟悉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六书”理论,掌握因形求义的基本方法;熟悉汉字形体演变的发展线索和规律;熟悉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和通假字的特点,掌握辨识常见古书用字现象的方法。 第三单元(5课时) 文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大同》 古代汉语通论词汇 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演变与构成 一、古代汉语词汇的变化发展情况 二、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第二节古代汉语词义的演变 一、词义的演变 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第三节同义词和同源词 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古今汉语词汇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了解古代汉语单纯词和合成词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词义的关系;熟悉常见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方式;掌握正确分析词的本义和引伸义的方法;掌握分析同义词、同源词的方法。

(完整版)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000002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全院各专业学生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2学分 主讲教师:陈晓红等 指定教材: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编,《教师口语》、《教师口语训练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教学目的: “教师口语”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和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而为全校师范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同时也是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该课程以训练为手段,在理论指导下,以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内容,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运用技能、言语识别能力、言语判断力和应变力,为将来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一章语音常识与发声技能 课时: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音的产生 一、发音器官 二、发音原理 思考与练习: 1、在发音器官图上指出发音器官的名称、部位及各种活动方式。 第二节发声技能 一、用气发声训练 二、共鸣控制训练 三、吐字归音训练 思考与练习: 1、共鸣控制有何作用?按要领训练中、低、高三腔共鸣的方式。 2、慢速吟诵《雨巷》,要求把每一音节的出字、立字、归音按要领读好。 第三节语音的基本概念与训练步骤 一、语音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语音的四要素) 二、语音训练的一般步骤 第二章普通话语音训练 课时:3周,共6课时 第一节普通话声调训练

一、四声基本训练 二、声调辩正 三、声调发音检测 思考与练习: 1、对照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差异,找出对应的规律。 2、进一步体会声调的区分词义的作用——训练《施氏食狮史》。 第二节普通话声母训练 一、声母基本训练(掌握辅音发音要领) 二、声母辩正(重点辨正平翘舌音、边鼻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唇齿音和舌根音等方言难点音,提供记忆的规律) 三、声母发音检测 思考与练习: 1、对照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的声母差异,找出对应的规律。 2、针对性训练——根据“声母处方”制定训练计划。 第三节普通话韵母训练 一、韵母基本训练(掌握元音发音部位及韵母发音要领) 二、韵母辩正 三、韵母发音检测 思考与练习: 1、对照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的韵母差异,找出对应的规律。 2、针对性训练——根据“韵母处方”制定训练计划。 3、加强前后鼻音的训练。 第四节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 一、声调音变训练 二、轻声的发音训练 三、儿化的发音训练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训练 五、语流音变检测 思考与练习: 1、什么叫语流音变?举例说明轻声和儿化的作用。 3、朗读训练《老朋友相遇》 第三章普通话词汇和语法的规范运用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词语的规范运用 一、词语规范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二、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主要差异 三、如何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词 思考与练习: 1、收集整理本地的方言词语,与相对应的普通话词语进行比较。

汉语方言调查讲义

汉语方言调查讲义(实践部分) 第一章方言的调查、描写和分析 第一节:调查方法 1、间接调查 间接调查即是通过通讯调查。调查者(investigator)和发音人不见面。通过第三者(Intermediary)填写邮寄的问题表。德国方言学家Georg Wenker及其追随者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曾用这个方法为《德国语言地图集》收集语料。他的问题表上列有四十个句子,后来又补充一些单词。问题表寄到每一个乡村学校,请求教师协助在学生和本地人中间调查本地方言,填写表格。结果收集到欧洲德语地区五万个地点的方言材料。《苏洛兰语言调查》都用这种方法收集语料。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地点的语料,特别是对收集设点很密的语言地图集的语料,这种方法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由于所得语料的可靠性完全依赖于当地填写问题表的第三者的责任心和语言学修养,这种方法本身是有很大缺陷的。 设计一种有多种答案供选择的问题表(check-list),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在这种问题表上列出各种可能的答案,请第三者调查当地方言,选择答案。美国方言学家Atwood曾用这种方法调查得克萨斯州的方言词汇(见E.Bagby,The Regional V ocabulary of Texas,University of Texa Press,1962)。他请得克萨斯大学的学生调查家乡方言,填写问题表,结果得到得克萨斯州每个县、路易斯安那州和俄克拉荷马州部分县共273个地点的语料。这个方法可以很快地收集到大量语料,但是调查者必须事先掌握某一地区方言词汇差异的大量事实,才能制定有多种答案的问题,这似乎难以办到。 汉语方言学界迄今未用间接法调查方言。间接法不大适合汉语方言调查,因为请未经过训练的中间人记录方言,只能用汉字,而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能反映复杂的方言字音。所以这样的语料颇难用于研究工作。 2、直接调查法 汉语方言学界都采用直接调查法,即实地调查法或称为田野调查(field-work)法。这种方法要求调查者或田野工作者(field-worker)面对面地调查和记录发音合作人的方言。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发音人的家乡以外的地点进行调查,如历史语言研究所三四十年代调查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方言,就是在各省省会请各县在省会读书或工作的发音人调查的;二是在发音人的家乡进行调查。 到发音人的家乡进行实地调查有很多好处。 第一,有较大的选择理想发音人的余地。 第二,有利于了解本地方言和邻近方言的异同。在方言复杂的地方,甚至一县有两种或数种差别不大的方言并存,如果在外地记音,所记是哪一种方言不易辨明。 第三,有利于补充或核对记录的内容。有时候一个发音人不能提供所有调查项目的内容,或者调查者对某些调查结果有怀疑;可以找别的本地人(native speaker)补充和核对。 第四,便于了解一种方言的地方文化背景,在记录方言词汇时尤其重要。对有地方色彩的农具、器皿。房舍等的释义,如不见实物,难免不周,甚至错误。 第五,有利于获得对本地方言的感性认识。 3、字本位调查法 自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汉语方言调查的方法、习惯上都先记录某些事先选定的字的字音。求出声韵调系统,再调查记录词汇和语法。预先选定的字被安排在一本方言字音调查表俗里。这种表格最初是1930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制定的,后来经过增刊、修改,而成目前通用的《方言调查字表》。这个表格是按以《切韵》为代表的古音系统安排的,预先选定的字按它们的音韵地位填在表格的一定位置上。制作这个调查字表,用于调查汉语方言有两个基本的认识。一是切韵音系是现代汉语方言的总源头;二是语音演变是有规律的。所以现代方言和切韵音系存在语音对应关系,因此从切韵音系出发来调查整理和研究现代方言育系应该是合理而方便的。利用这个字表调查方言语音,还有一个好处是能在较少的时间里大致了解方言语音系统的全编,例如一个受过训练的调查者可以在半小时之内了解一个方言单字调的调类和调值。但是这种凋查方法实际上是从文字出发来调查语言,调查所得的结果理论上只能算是某地方言中的汉字读音系统。这有几方面的原因:各地方层普遍有文白异读现象;而发育人一股的习惯是看着字,读文读音;有些字甚至是很普通的字,方言里根本不用,抓“坏”子温州口语不用,“洗”一字上海口语不用;有些字从来不单用,如“宵”字。上海只用于“元宵、宵夜”。对这些单字的读音的声调影响常常没有 把握;有些口语中常用的音节,向来没有汉字可写,或只有方言俗字可写。例如河北昌黎话罗□[luo3510](给人添麻烦)、口[tsou35]洗(特指洗纺织品等)。这些字不可能包括在调查字表之中。

音韵学复习题

音韵学复习题 一、术语 1.音韵学:又称为“汉语声韵学”,或者又叫“汉语历史音韵学”,这是一门研究汉语从古到今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状况及其变化的学科。 2. 今音學:是研究中古時期(隋唐時代)漢語聲、韻、調系統的一門學問。 3. 古音學:是研究上古時期(先秦兩漢)漢語聲、韻、調系統的一門學問。 4.等韻學: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漢語韻母及聲韻配合規律的一門學問,它通過韻圖的形式展示某一歷史時期的聲、韻、調系統。等韻圖類似於現代漢語中的聲、韻配合表。 5.阴声韵、阳声韵:根据韵母最后一个音素的特点,音韵学家将韵母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及入声韵三类。所谓阴声韵,是指无韵尾或以元音结尾的韵母,如普通话中的[a][ia][ai][ao]等。所谓阳声韵,是指以鼻音结尾的韵母,如普通话中的[an][ang]及潮州话中的[am]等。 6.字母:音韵学中字母简称“母”,是声母的代表字。用汉字表示。古代没有音素字母,为了标记声母的类别,就从同声母

的汉字中选取一个汉字来作代表,这种用来标记声母类别的代表字就叫字母。如“都丁端得德冬”等字的声母都相同,就用“端”来标记,“端”便是字母。音节开头部分没有辅音音素的,古人也选一个开头没有辅音音素的字来作代表,如“影”母。 7.韵摄:不管韵头和声调的不同,音韵学家把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韵尾发音部位相同的韵归并成大类,叫做韵摄,又简称“摄”(“摄”即“统领”意)。如《广韵》二百零六韵被归并为下述十六摄:通、江、止、遇、蟹、臻、山、效、果、假、宕、梗、曾、流、深、咸。 8.韵目:从各韵部中选取一个代表字,作为该韵部的标目,这个代表字就叫韵目。如《广韵》把“东、同、童、僮、铜”等许多同韵字汇成一个韵部,取“东”作代表,“东”便是这个韵部的韵目。 9.等韵图:是宋元以来的等韵学家编制的声韵调配合的音节表。 10.“等”“呼”:是传统汉语音韵学的概念,主要用来指称中古汉语的介音系统,最先应用在韵图上。韵图把韵书中相类似的韵目归为一大类,称为“摄”,每一摄内部,又根据介音

第五单元普通话音节结构与声韵拼合关系教案

第五单元 普通话音节结构与声韵拼合关系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普通话音节结构与声韵拼合关系,深入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教学重点与难点: 普通话音节的基本结构,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 教学内容: 一、普通话音节结构 (一)音节的构成 普通话音节由几个音素组成,形成一个结构,我们可以把这个结构的分析为声母、韵母、声调。由于韵母是最复杂的部分,又可以将之分为韵头、韵腹、韵尾。把音节的结构方式归纳出来,有利于说明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

(二)音节结构的特点 1.普通话音节结构最简单的有两个成分,即韵腹和声调;最复杂的有五个成分,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 2.音节中韵腹和声调是必不可少的,其他成分不一定具备。 3.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各元音都能充当韵腹,在韵头的位置上只能出现元音i、u、ü,在韵尾的位置上只能有i或u。一个音节里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n即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nɡ只能作韵尾。 此外,口语中有极个别特殊音节是由辅音加上声调来构成的,常用来表示应答或者感叹的声音。例如:呣(m)、嗯(n)等。我们要注意这些音节的发音。 二、普通话音节的声韵拼合关系 普通话音节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构成,但并不是任何声母和任何韵母都可以拼合。普通话音节拼合关系指的就是声母和韵母的拼合关系,即声母和韵母之间连接的关系。 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和韵母的连接拼合有比较强的规律性,掌握了这种拼合规律,有助于深入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拼合规律主要表现在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四呼上。这种规律可以列简表如下: 其中:+ 从表中可以看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有以下几条重要的规律:

方言声韵调调查简表

方言调查字表 一声调 诗梯方——房刚知专尊丁边安 时题天——田开超初粗天偏 使矢体昏——魂昏商三飞 是士替胸——雄穷陈床才唐平 试世弟寒时详扶 事侍第碗——晚鹅娘人龙难麻文云识滴委——尾古展纸走短比袄石食笛隐——引口丑楚草体普 踢比:米好手死粉 九:有五女染老暖买武有衣移卷:远近柱是坐断倍 椅以厚社似父 倒—稻—盗盖帐正醉对变爱意异四—似—寺靠唱菜怕 一逸试—市—示汉世送放 见—件—健共阵助暂大备 灯棉救—舅—旧害树谢饭 等免汉—旱—汗岸闰漏怒帽望用凳面急竹职即得笔 得灭八——拔曲出七秃匹 发——罚黑识惜福 督——毒各桌责接百约 桌——浊却尺切铁拍 失——实歇说削法 湿——十岳入六纳麦物药 局宅食杂读白 合舌俗服 二声母 1 布—步别怕盘 2 门—闻飞—灰冯—红扶—胡 3 到—道夺太同 4 南—蓝怒—路女—吕莲—年—严 5 贵—跪杰开葵 6 岸—暗化—话围—危—微午—武 7 精—经节—结酒—九 8 秋—丘齐—旗修—休 9 全—拳旋—玄税—费

10 糟—招—焦仓—昌—枪 11 曹—巢—潮—桥散—扇—线 12 祖—主—举醋—处—去 13 从—虫苏—书—虚 14 增—争—蒸僧—生—声 15 粗—初锄—除思—师—施 16 认—硬扰—脑—袄 17 若—约闰—运而 18 延—言—然—缘—元软—远 三韵母 爬河蛇资—支—知耳架茄野第—地花过故靴 居—基辣舌色合割北—百直日夹铁—踢落—鹿—绿接急刮各—郭—国活出木确—缺月—欲—药盖—介倍妹饱—保桃斗—赌丑—母怪—挂帅条流烧—收短—胆—党酸—三—桑干—间含—衔根—庚讲—减—检—紧心—新—星良—廉—连—林—邻—灵 光—官—关魂—横温—翁权—船—床圆—云群—琼—穷勋—胸 四音系基础字 把麻马乏搭打拿纳杂擦插茶杀家瞎夏压雅抓刷瓜滑画瓦袜遮车若热歌格课刻客贺饿恶驳婆佛多拖脱骡左坐作捉说祸或窝卧灭解借切歇邪鞋写血夜绝雪字死织治迟尺诗湿儿二比笔皮米滴底泥你礼力鸡饥积欺席补亩符福付土奴卒足俗猪树古哭虎护乌屋五驴律橘锯句屈徐许鱼域白拍牌买麦戴耐来宰在菜摘窄柴晒改海矮艾爱外碑美肥肺类贼黑队腿嘴罪碎追垂水鬼毁位薄抱毛刀闹老草照告飘庙料角叫巧笑咬某浮透漏走抽熟瘦受肉口厚丢牛柳六救幼办满慢反饭淡贪烂惨斩展衫山敢汉汗变片点天念恋贱剑见牵欠先限烟眼验乱宽换晚劝选愿本分真枕沉衬深人肯恨恩贫近引印顿吞论寸孙准春顺滚困问训帮忙方汤浪葬厂赏让港娘两匠墙向羊壮筐狂谎网往烹朋猛丰奉等冷郑升绳兵饼病凭命定听领净轻请醒鹰营迎冻动通农笼送终荣贡熊永用

方言调查报告4篇

方言调查报告4篇 一、调查背景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成立了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发出了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然而普通话的推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方言区的人不可能一下子放弃本族语完全接受普通话。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普通话的使用比方言更加方便人们的交流和生活,其优越性愈来愈明显。因此,很多方言区的人逐渐对普通话的某些语音和词汇产生了认可并应用于生活中,一些地方土话也逐渐消失,方言与普通话之间逐渐产生融合。 二、调查目的 了解普通话工作开展以来普通话对四川方言的影响 三、调查时间 20**年**月——**月 四、调查地点 四川省**市 五、调查对象 该地区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 六、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用一系列词组,分别调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通一个词的读音与说法。 七、调查内容

在普通话影响下发生变化的语音和词汇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 八、调查结果 经调查发现,在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中老年人话语中的地方土话比较多,受普通话的影响较小;中年人话语中的地方土话较少,受普通话的影响居中;青年人的话语中很少出现地方土话,受普通话的影响较深。其原因是,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从青年到老年逐渐减弱,并且青年人在学习以及使用普通话的时间和范围上比其他两类人群更加长和广泛。 由于四川方言其本身就属于北方话,而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所以大多数词语在普通话与四川方言语音的区别下,其写法相同但是读音不同。加之笔者所调查的彭州地区的四川方言是有翘舌音,在语音上与普通话相似程度较深,所以本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大的相似性。在这样的条件下,理论上本地区应该是受普通话影响很大的。但是经过调查,从整体而言本地区受普通话影响并不深。其主要原因是,普通话与本地的四川话相似度高,在交流上障碍并不大,因而因普通话而改变的地方词汇并不多,并且此地需要与说普通话的人交流的时间并不多。 九、结束语 在这次调查当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在时代的进步和经济

教师口语课程标准

《教师普通话》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教师普通话 课程代码:1114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总学时:64(其中实践教学22课时) 学分:4 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概述 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可分为四个模块:基础素养模块、教育素养模块、艺术素养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教师普通话课程属于艺术素养模块。基础理论课程为学生奠定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也是“教师普通话”的先修课程。 教师普通话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朗读训练;听话训练;态势语训练;口语表达训练;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 二、课程定位 《教师普通话》是一门针对大专层次幼师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掌握口语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口语能力训练的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通过对语音知识的理解和口语材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从事学前教育职业的口语能力,进而养成学生热爱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幼教事业的精神和品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大版块: 一是普通话训练。通过本门课的学习,能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正确熟练地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能够说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不低于国家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能够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流畅地朗读各种常用文体。

二是口语表达训练。通过练习,说话文明礼貌,仪态大方,有中心,有条理,口齿清楚,语句正确,能够准确、简洁、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在公众场合作恰当的即席发言,能够进行一般的演讲和辩论。在不同场合的语言交际中,应对机敏。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形式,讲故事、即兴说话、演讲、辩论等。 三是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通过学习,学生能具有指导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职业口语能力,能够引导幼儿正确地运用口语进行交往,能够适当地运用儿童化语言和态势语开展教育活动,能够生动地朗读、讲述、表演幼儿文学作品。 在《教师普通话》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实现过程中,借鉴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材料的朗读,纠正学生的发音,提高他们的普通话能力,掌握朗读技巧,再辅以对原作的复述,培养学生敢说的能力和思辨的能力;通过读词、复述、演讲、讲故事、即兴说话、朗诵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较好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师示范与学生试讲、学生互评分组辩论等形式相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了实践训练、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法、角色表演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但主要介绍以下两种: 1.模拟教学法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走上讲台的机会,通过仿真课堂,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训练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提高他们职业口语表达能力,进而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脱节的问题,完成学以致用的转化。 2.案例教学法 指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案例教学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探索寻求处理各种教育教学问题的经验。以案例为载体,通过学生对案例的研讨,学生能力得到发展,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四、课程基本目标 教师普通话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开设的,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普通话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

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

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 一、绪论:方言调查与方言学 (一)汉语方言的学术价值 (二)汉语方言调查是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功 (三)《汉语方言学》的对象、内容、任务 (四)《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课程安排 (一)汉语方言的学术价值 汉语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 语音: “车,古者曰‘车’声如‘居’,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近‘舍’。”刘熙《释名*释车》 (二)汉语方言调查是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功 ●赵元任《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载《清华学报》三卷二期,1926年) ●朱德熙《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里的“的”字》(载《方言》1980年3期)●方言的成果可以帮助发现或解决有关普通话的形成、结构、规划等方面的问题,甚至有 些较为困难的问题,因为有了方言材料可以参酌比较,而迎刃而解。 (三)《汉语方言学》的对象、内容、任务 ●对象: 方言是语言的支派和变体。研究方言的学问称为方言学,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大类。汉语方言学不仅研究地域方言,也研究社会方言。 研究内容 ●汉语方言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有自身的静态描写,有动态的考察;有内部结构 系统的分析,也有外部关系的探究,有理论的概括,也有应用的研究。 ●汉语方言学不仅调查、记录、描写和分析方言,也研究方言地理、方言历史、方言接触、 方言演变、方言比较等问题。 二、汉语方言学的历史 ●(一)清末之前的传统方言学研究 ●(二)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的在华西洋传教士对汉语方言的描写、记录和研究●(三)民族学者的研究 ●(四)以描写为主的现代方言学 (一)清末之前的传统方言学研究。 ●1、勃兴期——西汉末扬雄《方言》、晋郭璞《方言注》。

前后鼻音拼写规则

前后鼻韵母在拼写上有一些规则可借以记忆: 1、b、p、 m、 f 拼 eng 不 ong. 2、d、t、n、l 除“嫩”字外,其余汉字都拼 eng 韵母. 3、d、t、n除了您”字外,都拼“ing韵母. 4、 g、 k、 h 除“艮”、“肯”两类声旁字拼 en 韵母外 ,其余汉字都拼 eng 韵母. 5、z、c、s除了怎”、参(差)”、森”三个常用字外,其余都是曾”旁字,都拼eng韵母. 此外,可记如下一些规律: 一般来说,声旁字是前鼻韵母的话,则这一系列字通常都是前鼻韵母字,反之亦然 .如“令”是后鼻韵母,以它为声旁组成的形声字“领、零、岭、玲、铃、龄、伶;翎”等都是后鼻韵母字 . 这中间要注意一些个别的,如“邻”只,有它读前鼻音 . 又如“艮”是前鼻音,以它为声旁组成的一系列字如“跟、银、垠、很、狠、恨、佷”等都是前鼻音字 . 第一种是利用偏旁进行类推。进行专门练习,每一组前后鼻音都配有辨音词组。坚持练习,花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很容易就能辨别出大多数汉字是前鼻韵母还是后鼻韵母了。 推规律简要归纳如下: an g韵声旁 旁—— pang 磅耪螃滂膀榜傍 亡—— wang 忘妄 mang 忙芒盲氓茫邙杧 章—— zhang 彰障璋樟漳嶂瘴 长—— zhang 张涨胀账帐chang 怅苌伥 尚—— shang 赏裳绱 tang 堂躺趟棠淌倘 chang 常敞徜 堂—— tang 膛镗樘螳 唐—— tang 糖塘糖搪鄌瑭螗 囊—— nang 攮囔馕齉 良—— liang 粮踉 niang 娘 lang 朗浪狼琅莨阆锒冈—— gang 钢岗刚纲纲邦—— bang 帮绑梆邦仓—— cang 舱沧苍伧鸧 当—— dang 档挡铛垱筜 方—— fang 访放房防芳纺仿舫邡坊妨枋肪鲂彷 eng 韵声旁

方言调查报告

方言调查报告 班级方言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9年11月28至30日 一、调查目的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解班级同学家乡方言使的用情况,找出在方言 使用过程之中出现的问题,尝试找出一点保护和传承地方方言的有效措施。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班级中发放问卷。我利用晚上班级专业课前的几分钟把调查问卷发到同学手中,三节课后收回方言调查的问卷。其中也有好几份问卷是第二天和第三天才收回的。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2份,实际回收29份,其中有效问卷27 份,这里要特别感谢农资一班几位热情帮我填写问卷的同学。 陕西版翻译,瓜娃,天冷咧,记着多chan 些,甭感冒咧,记着fei 觉时be 踢 bie ,瓜娃,记着be 熬眼,这话si 额想给你she 滴,zhan 发滴人会永远幸福 三、调查内容 我找了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让同学把他们翻译成本地它们方言,可以使用别字或拼音标注的方式表现出其读音,另外用每个方言词汇造个本地的方言句子。附上问卷调查表 班级方言调查表 调查地点——广西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09级二班姓名——彭旭涛 出生地——陕西省咸阳兴平市成长地——陕西省咸阳兴平市 问卷预计要花费您 15 分钟时间,非常感谢您的帮助 四、问卷分析 我们班共有28人,其中有8人是外省的,广西本地还有壮族,瑶族,和毛南族,语言的成分比较复杂,调查的难度也较大。一】我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1、城里的同学面对问卷有些为难,他们的方言就是普通话。 2、有些同学使用的方言是粤语或壮话,好些方言词汇的读音无法用别字和

拼音表示,举个方言使用的例子更是困难。 3、班级的同学大都是90年左右出生的,很多本地的方言词汇不是很熟悉或 者根本不知道。二】我所得到的结论主要有 1、各个地方的方言差别还是有的,南北差距较大,但是有些时候方言的读 音还是有共性的,比如母亲的读音就较为统一。 2、民族的语言差别真的很大,我想这不应该用地方方言去解释了。 3、粤语同普通话和各地的方言在读音方面区别很大,甚至说话的方式,以 及叙述的语序也有很多不同。 4、北方的几个同学有很相似的儿化音,时间的几个读音也很相似,例如后 天的方言读音。 5、同时我发现湖南张家界的方言与河北,陕西的方言相似度相当的高,比 如母亲,这里的发音。 6、广西本地的方言也有很多的不同,我想应该是因为少数民族较多,受到 民族语言的影响较大。三】我所想到的几点感触是 1、方言的发展和保护是件很重要也很有意义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去关注 和付出切实的行动。 2、国家政府应当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注意各个地方的方言的保护工作, 让祖国语言的发展在一个更为广阔和丰富的语言环境下进行。 3、方言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应当更为广泛,更加深入的进行,最好能有国家 和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资金上也好,政策上也行,要改变当前这种只是靠大学教师 和语言研究和爱好者去撑起中国方言研究的局面。 4. 从我发放问卷的过程中发现,同学 们都很热情,都很积极的帮我填写问卷,说明方言调查还是很有市场空间,很有必要的。 最后特别感谢那些在调查过程中给与我帮助和支持的同学老师和朋友们,真的很感谢 你们!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 中华民族已走过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加之中华民族的地大物博,分布亦十分广阔,形成了特有的中国 文化的多元性、多变性。 语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构成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组成 部分之一。语言往往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就悄然出现。因为地域的差 异和影响,中国各地的语言也有所不同,加之历史的持续变化发展, 我们的语言也随之变化和发展。 通过此次对三代人(以本人家庭成员为主)的调查采访,发现了某 些问题,也得出了某些相对应的结论,接下来,我将在此阐述此次调 查内容、结果及本人心得。 在调查前夕,我首先调查了自己,因为自身的懒惰加上我自以为 精准的感性判断,我自以为是的认为再去调查其他人已很无必要,但是,在经过多次的思想斗争后,我终于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庆幸自己 没有凭感性认知做出结论,而是选择了一个一个去调查的,因为,变 化是在调查中发现的。 在做完调查时,我发现方言在我们三代人中变化并不十分明显, 天地万物的说法,几乎相差无几,对此感到略微的失望。但是,在我 仔细的观察发现后,还是发现了诸多不同。例如这几日比较流行的蔬 菜“油菜”,祖父辈都叫做菜头(te),而我辈却叫菜头(tou),再如 “眼睫毛”一词,祖父辈叫眼睫(za)毛,而我辈多叫眼睫(jie) 毛;“下巴”一词,祖父辈多叫做下巴(pa),而我辈叫做下巴 (ba);“胳膊”一词,祖父辈叫做手膀子,而我辈叫做胳(guo)膊;“手指”一词,祖父辈叫做手指mer,而我辈叫做手指头;“肚脐眼”一词,祖父辈叫做肚qie mer,而我辈叫做肚脐眼;“瘸子”一词,祖父辈叫 做bai 子,而我辈叫做瘸子,“孕妇”一词,祖父辈叫做大肚子,而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1内容简介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是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是福建师范大学马重奇教授积数十年之功成就的力作。书中对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闽南方言韵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闽方言韵书的流转都有深入的考察,是一本方言学的佳作。 作者简介 马重奇,1949年7月出生,福建省漳州市人,福建省优秀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校语言研究所所长、校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福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先后被教育部聘为全国教育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全国专业技术委员会汉语拼音与拼音分技术委员会委员,被人事部聘为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评审专家,还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福建省辞书学会会长等职。此外,还兼任《中国语言学年鉴》和《古汉语研究》编委等。马重奇教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与方言音韵的教学与研究,科研成果卓著。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0部,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学术奖励6项,其中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等。 编辑推荐 《闽台闽南方言韵书比较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 上编中国大陆闽南方言韵书研究 第一章福建简史及闽方言的发端和发展 第一节先秦两汉闽人的活动与闽地古方言 第二节晋唐五代时期汉人入闽与闽方言

第三节宋元明清汉人入闽以及闽次方言区的逐步形成第四节现代福建汉语方言分布概况 第二章闽方言韵书的源流 第一节中国古代韵书源流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近代福建音韵学研究概述 第三节闽台方言韵书说略 第三章闽南泉州方言韵书比较研究 第一节泉州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现代泉州各县市方言音系 一声母系统 二韵母系统 三声调系统 第三节黄谦《汇音妙悟》音系研究 一《汇音妙悟》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序言 二《汇音妙悟》声母系统 三《汇音妙悟》韵母系统 四《汇音妙悟》声调系统 五《汇音妙悟》声韵调配合表及其语音层次分析 第四节廖纶玑《拍掌知音》音系研究 一《拍掌知音》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凡例 二《拍掌知音》声母系统 三《拍掌知音》韵母系统 四《拍掌知音》声调系统

方言调查字表分析

方言调查字表分析 1.声调例字的排列原则及作用 声调例字共分三大竖行,自左至右(其间竖线作间隔) (1)第一竖行以横线隔为三栏,分不讲明如下:

这一栏是用来比较中古四声的清音声母字与全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区分的阻碍。现表中加入“古音”和“北京音调类”为作比较之用。记下这些例字方 言音读的调类与调值,就能够比较以下问题: ①方言调类有没有入声? ②方言调类分不分阴阳? ③中古全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的分合还有什么阻碍? 例如按北京音记下这些例字的调类与调值就会得出“北京音调类”一行所列的结论;①北京音没有入声。中古入声全浊声母字,北京音为阳平,入声清音字从这两个字来看,北京读阴平与阳平。 ②北京音只有平声分阴阳,全浊字读阳平。③中古全浊上声,北京音读去声。

这一栏是用来比较中古四声的清音声母字与次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区分的阻碍。这一栏与下一栏差不多作用一样,所不同的确实是两栏例字的韵母性质不同,下一栏例字的韵母为中古阳声韵及其入声韵,而这一栏例字的韵母为中古阴声韵及其入声韵(《广韵》中阴声韵本没有入声韵相配,在那个地点为了照顾比较的体例,因而在阴声韵之后加上和它要紧元音相同的入声韵)。记下这些字方言音读的调类与调值,就能够比较以下问题: ①方言调类有没有入声?

②方言调类分不分阴阳? ③中古次浊声母字对方言调类的分合有什么阻碍? 例如按北京音记下这些字的调类调值,整理能够得到以下结论①北京音没有入声。中古入声次浊声母字,北京音读去声,中古入声清音声母字北京读阴平。②北京音只有平声分阴阳。③中古次浊声母对北京音调类再没有其它阻碍。 第三栏例字表 这一栏假如用北京音记下来,所得的结论也与丰一栏差不多

江苏省南通市新开方言研究综述

江苏省南通市新开方言研究综述 新开镇作为江淮官话与吴语使用区的边界地带,到底是属于南通话还是启海话,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对新开周边地区方言研究概况的分析以便为新开方言语音与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标签:新开方言语音音系 新开镇是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镇。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它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东与竹行镇接壤,以长桥港为界;西与狼山旅游风景区相连,以裤子港为界;南部紧靠长江;北与小海镇及观音山镇相邻。全镇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1万人(2005年)。 新开镇地处交通要道,又是工业园区所在地,加上城镇规划,来往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语言接触也越来越频繁。同时,它作为江淮官话与吴语的边界地区,到底是属于南通话还是启海话,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在对新开话的研究中,2002年出版的《南通地区方言研究》较早地提出了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启海话使用范围。该书在介绍南通方言分布时,在启海话小片中介绍了通州区南部的小海、张芝山、川港和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竹行以及南通农场,并没有提及作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镇的新开,这在方言研究点上还是一个小缺口。之后,王洪钟在2011年出版了《海门方言语法专题研究》一书,书中在叙述海门境内方言归属与分片时,明确指出海门话还通行于南通市东部沿江的新开、竹行、小海等地区。由此,我们可以初步确定新开话应该属于吴方言。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他在进行方言实际调查时,并没有直接选取新开镇发音人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新开话音系特征究竟是何面貌,是否能确认为启海话的一种方言变体成为本文研究的目的之一。以东面启海话为底层源流的新开话不断受到西边狼山镇南通话的冲击,造成新开话语音内部的不断变化发展。《南通地区方言研究》一书曾指出,“只有金沙话在语音上体现了它处于南通话和吴方言之间的过渡性”。在两种方言频繁接触的条件下,新开话是否产生吴语向江淮官话的过渡性特征,或者更偏向哪一种方言特征成为我们研究的又一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确定新开话的音系,分析其作为启海话与南通话夹层的语音特征,进一步探讨汉语方言演变发展的规律。接下来我们可以看一下新开话周边方言的研究概况。 对于南通话的研究在南通地区方言研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其研究历经清末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是南通方言研究从无到有的起步时期。这一时期的著作主要侧重于词汇研究,对语音研究涉足较少,在南通方言研究前进的方向上开辟了道路,对后人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启蒙引导作用,代表著作有《直隶通州志·方言》(1875)、《南通方言疏证》(1913)、《通俗常言疏证》(1925)和《南通方言字母说明书》(1921)。《直隶通州志·方言》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官方出版的有关南通方言的专著,对南通方言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作用;然而其收词量较少,排序法也较不规范,对大多数词语发音并未注明,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之后出版的《南通方言疏证》弥补了上述缺陷,该书体例大致仿照《尔雅》,是一部全面研究南通方言词汇系统的重要著作,在南通方言研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它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词汇,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南通方言疏证》作者孙锦标的另一部作品是《通俗常言疏证》,该书收录了南通方言中的乡谚熟语和常用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