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红巾的人物形象分析
初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知识点梳理

教学内容小说之人物形象请说说苏大强是个怎样的人?电视剧都挺好最近非常热,而剧中倪大红饰演的父亲苏大强可以说是非常的奇葩了。
本来苏大强是一名图书管理员,被强势的老婆管了一辈子,在家中毫无地位可言。
在老婆去世后,竟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开心,终于没有人管他了。
自私、虚荣的性格特点一下子暴露无遗。
这位苏大强就是这样一个自私、虚荣的人,其实也是非常的精明,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使出了很多的“小阴招”,将用“孝”将子女牵制的死死的。
而幸运的是他们两口子生的三个孩子还是将“孝顺”放在了第一位,不然的话这个家庭早就分崩离析了,苏大强的晚年命运必然也是非常的凄苦,当然可以守着自己的退休金度日,但是孤寂的生活还是避免不了的。
【考点解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文学作品一般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浪漫青春、游戏竞技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同时,小说是一种写作方法。
人物描写分类与作用及人物概括分析【提问方式】1.简要概括人物形象。
2.指出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根据语境,合理想象,补写人物的心理、神态等。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鉴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知识点分析 新人教版必修4

2021-2022年高中语文鉴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知识点分析新人教版必修4——鉴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重点讲解】在文学创作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是一件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需要作家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有艺术的独创性。
作家进行典型形象的创造,往往力求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生动、鲜明的个别的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社会生活的本质,通过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和具体的矛盾冲突,反映特定时代的某一阶级、阶层或某种社会关系的共同本质。
典型化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必须从客观实际生活出发,把握住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特定的人和事,不能“凭空造出”。
第二,必须对日常生活现象加以艺术概括,通过个别揭示一般,通过现象表现本质,通过偶然显示必然。
第三,在典型化的过程中,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
只有把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文学创作才能达到恩格斯所要求的“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
【学法指导】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创作大抵总是从某个人、某件事开始的,但又往往并不满足于对这些具体人物和事件的描绘,他还要进一步集中、概括同类人物的某些共同特点,然后创造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即使以生活中的某些具有典型性的真人为原型来创造人物形象,作家也还是需要进行提炼和加工,以突出人物的阶级本质和个性特征。
如歌剧《白毛女》就是根据一个传说改编的。
歌剧《白毛女》创作过程中立意的变化引起总体构思变化的情形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据贺敬之说:白毛女的故事,“才开始,曾有人觉得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神怪’故事,另外有人说倒可以作为一个‘破除迷信’的题材来写。
而后来,仔细研究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抓取了它更积极的意义——表现两个不同社会的对照,表现人民的翻身。
”即表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再如,《雷雨》中的人物形象,曹禺在《简谈<雷雨>》一文中就说过这样的话:“我写《雷雨》有一段酝酿过程……因为我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已经看到了一些像繁漪和周朴园这样的人物。
《水浒传》中的女英雄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的女英雄形象分析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形象大多是才貌双全,温柔顺从,而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却塑造了不同于传统女性的女性形象,既有坏女人形象,也有女英雄形象。
从作者着重刻画的女英雄形象中,体现作者的褒阳刚而贬阴柔,重理而轻情的价值取向。
标签:水浒传;女英雄形象;褒阳刚贬明柔;重理轻情;价值取向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是一部描写英雄好汉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是描写一群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侠士以及他们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豪迈气概,全书“没有丝毫脂粉气、绮靡气,而独具雄伟劲直的阳刚之美。
”但是,细读《水浒传》就会发现,其中的女性描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作者作为表现英雄主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水浒传》也描写女英雄的形象,这些女英雄的代表就是孙二娘、顾大嫂和扈三娘,作者对于他们是褒扬有加,但是作者在描写他们的形象多半是外貌丑陋的。
孙二娘给人的印象最深,她是怎么样的尊容呢?第27回写到:“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辘轴般蠢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脚。
厚铺着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搽就两晕胭脂,直侵乱发…钏镯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
”外貌实在丑的可怕,但不要紧,作者马上以赞赏的笔调赋予她内在美:有气力,有主见,有血气,讲义气,身手不凡,敢作敢为,为朋友两肋插刀……于是她那粗蠢的身躯里便凸显一种粗犷雄壮、好爽慷慨的风韵神采。
外貌不美得到了充分的补偿,整个形象是可爱的,甚至连她开黑店、杀人吃肉的罪恶行径也似乎不值得计较了。
再看对顾大嫂的描写;“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有时怒气,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槌敲翻庄客腿。
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
”而且杀耕牛,开赌场,包藏泼皮闲汉。
这一切又被她仗义救人、两次深入虎穴、成功的指挥一大群男人以营救解氏弟兄的大将风度所掩盖。
另一个“丑”女扈三娘其实容颜很出色,只是脚太大,在以脚小为美的宋代,她无疑是缺陷太大,古人写美是“头上脚下无处不美”,头上美是指容貌美,脚下美是指脚小,三寸金莲的美,所以,从整体上说扈三娘只能算是一个丑女了。
小学语文课文人物传记主人公形象分析——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

小学语文课文人物传记主人公形象分析——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小学 陆静艳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出现了大量以主要人物即主人公为核心进行叙事和描写的课文,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少年王冕》等。
在这些课文中,毫无疑问,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突出,这对于理解和学习课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课文以主人公的角度展开描写,着重刻画的是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在一定程度上趋向于以主人公为核心的人物传记。
但是又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或者截取人物形象角度不同而造成了不能从人物最初开始撰写,而是截取了关键点进行具体事件的描述。
在这里体现的是课文的留白,一定程度上可以运用课外知识的延伸拓展进行补白,从而使得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生动。
一、典型形象展示与次要人物烘托典型形象随着文章的行文表达而逐渐丰富起来。
典型形象的主要特征是固定不变的,甚至可以说是被预先规定好的,只需要被发现、被体悟。
而正是这样一个探究的过程使得人物形象不再是扁平化的,因为这个过程融入了学生对于文本的自主阅读,是对文本的独特阅读经验。
典型形象一个明显的弊端可以说是人物形象个性的单 一、扁平。
但是在课文的阅读中这一问题并非只有弊端。
首先是因为人物形象一旦固定,甚至被预先设定,那么在阅读发现探究的过程中就有了一定的阅读指向,便于归类整理。
其次,这种弊端被学生独特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的经历所带来的收获和感悟冲刷了大部分,阅读经历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比结果更加令人心动,这是无法复制的、属于自我的独特文本阅读体验。
最后典型形象的展示依赖于这种主人公人物形象的突出,他或者她是整篇文章的核心,人物形象的凸显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文本,明确文章主旨。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洪教头形象,显而易见是为了对比衬托林冲的形象而存在的。
以洪教头的骄傲无礼、武艺不精反衬出林冲的谦虚有礼、武艺高强。
这些形容词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两者的对比而显现。
《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我国古代著名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但单就文本而言,在这篇课文中,林冲是毫无疑问的主人公。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之人物形象分析课件

语言描写
势利、尖酸刻薄
动作描写 尖酸刻薄、贪婪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 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 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 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 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 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 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 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 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贫困、苍老、 劳苦
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 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
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这一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 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 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对孔乙己的评价
好吃懒做
偷窃却不拖欠酒 钱,性格矛盾④抓住侧面描写方法《孔乙己》鲁迅
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 “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 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 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 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 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 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 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 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 惜的样子。
木兰诗的人物形象

木兰诗的人物形象
木兰诗的人物形象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心理分析,替父从军的无奈、想家的苦恼、报国杀敌的雄心;
2、动作分析:织布表现叹息,出征前后的匆忙急切、归来后的打扮喜悦;
3、但求报国杀敌,不求立功封赏。
一、性格特点:
勇于担当重任,不慕厚禄,报效祖国,英勇善战,孝敬父母,机智聪慧,勇敢坚强。
二、拓展: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人物简介:
花木兰(412年-502年),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的赏析-讲义.docx

2019-2020 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的赏析- 讲义课前一开心上学的时候每个班都有那么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上班的时候每个单位也有一个这样的人,而我就是这样的人。
每当上学上班时间遇到我,大家都会加快速度,并说走在他后面就迟到了!知识梳理小说阅读 :乐读↓会读 ( 有章法地读,有价值地读)阅读思路:“人物形象分析”主要考点:1、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2、结合描写概括人物思想性格。
3、结合人物理解作品主题、了解创作意图。
4、对人物有自己的体验、评价、感悟。
阅读方法:1、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正面描写)2、周围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的烘托(侧面描写)金题精讲题一:将军①“ 15 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
”哥查着字典读完一本泛黄的《孙子兵法》后,12右手握着书轻轻拍打着左手心,站立窗前一脸庄严,两眼望着无边天际对我说。
哥那年岁。
②哥高中毕业报名参军。
全县 800 名应届毕业生中挑选 3 名飞行员,哥是最后 6 名候选人之一。
哥打开箱子搬出平时不许我翻动的几十本宝贝书:“这些都留给你了,好好学习,哥当了将军回来接你。
”可哥政审没有通过。
哥哭了一天,背着母亲缝好的被子到80 里地外的县化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每月23 元工资。
③哥的师傅为人尖刻。
哥除了干活还要给师傅洗衣打饭,星期天还去乡下帮助师傅家干田里的活。
哥的师傅烟瘾大,爱下棋,常哄着哥陪他下棋,谁输了谁就买一包“黄金叶”。
哥的工资除去吃饭大都“孝敬”师傅吸烟了。
学校放暑假,我背着一小口袋白蒸馍去看哥。
哥屋里除了母亲缝的那床被子,啥都没有。
一张苇席铺在地上,上面堆满了棋书。
哥光着膀子坐在席上打棋谱能打一通宵。
“目前局势是这样的,我赢师傅已在把握之中了。
”哥说。
晌午,哥和师傅下棋又连输三盘。
哥的师傅伸着黑乎乎的手从小口袋里抓走了三个白蒸馍,我心痛得直掉泪。
哥说:“兵不厌诈,你还不懂。
”哥学徒期满那天,在职工食堂与师傅挑战:“谁输一盘,一条‘黄金叶’。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4课《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4课《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一、贾宝玉要评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首要的当数男主人公贾宝玉了,作为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其身上着力最多,寄托也最深,他其成为中国小说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甚至人人还说这一形象所影射的就是曹雪芹本人。
但据我看来,这一典型形象绝非作者的实灵自作,而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同类型的人物加以概括,并揉合了自己的想象,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完美艺术形象。
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有两首《西江月》,是这样描写宝玉的: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有些读者在读了这两首《西江月》后,就此认定了宝玉是一个不求上进,只爱脂粉的孽根祸胎。
但其实不然,这两首《西江月》是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出发,所反映的是封建大家长对宝玉盼着他中举,扬名以继承地主阶级事业的“良苦用心”。
而作者正是借《西江月》寓褒于贬,充分概括了在宝玉身上最突出的闪亮点---叛逆性格。
词中说他:“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其实就是说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封建家长为他规定的读书应举,结交官场,遵从礼法,经帮济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视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
他甚至认为那些和朱理学之类的儒家著述,“都是前人无故生事”是“杜撰”出来的。
至于八股时文更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是“拿安诓功名混饭吃的”。
他把封建统治者奉若神明的儒家道学批评的一文不值。
基于此种想法,他“杂学帝搜”,宁肯去读《西厢记》《杜丹亭》这类被封建卫道者视为邪书的“小说淫词”,也不去读《四书》、讲八股、听“仕途经济”的“混帐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红巾的人物形象分析
在对飞红巾简介之前,先来看看香港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梁羽
生以及他的作品。
梁羽生是和金庸、古龙齐名的作家,也是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的继承和发扬。
《塞外奇侠传》和《七剑下天山》正是其代表作之一。
而飞红巾,也是这两部小说的重要人物。
飞红巾首先出场于《塞外奇侠传》,她是这部作品的女主角。
关于“飞红巾”的故事,一直以来就在大草原上被历代回民、蒙民所传唱,梁羽生的《塞外奇侠传》的故事蓝本,正是脱胎于这个传说故事。
在书中,飞红巾是一位草原上的巾帼英雄,却命运坎坷,几经罹难。
飞红巾,原名哈玛雅,是回族老英雄唐努的女儿。
当时正值清
兵入关,八旗势力遍及天下,回疆也遭到了战火蹂躏。
飞红巾和唐努是在回疆一直坚持抗清的回族军事力量,但是他们遭到了内部的背叛,这个叛徒正是飞红巾的情人押不卢。
由于押不卢的背叛,老英雄唐努牺牲了。
飞红巾一路追杀押不卢,在途中结识了同样是抗清英雄的杨云璁。
在杨云璁的帮助下,飞红巾成功抓到了叛徒押不卢,并夺回了
回族盟主的位置。
在飞红巾的带领下,回族人民多次击退了清兵的进攻。
这个过程中,飞红巾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一直帮助她的杨云璁,不料杨云璁却早已心有所属,他的爱人是满清都统的女儿纳兰明慧。
在杨云璁拒绝了飞红巾的告白之后,飞红巾伤心欲绝,回到天
山去寻找她的师父,“白发魔女”练霓裳。
由于师徒二人的经历惊人的巧合,飞红巾也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满头白发。
在《塞外奇侠传》的续集《七剑下天山》中,飞红巾和易兰珠、张华昭、凌未风等人组成了“新七剑”,并且坚持抗清,光大了天山剑派。
飞红巾人物形象
在梁羽生的著作《塞外奇侠传》和《七剑下天山》中,飞红巾
人物形象是作者根据蒙古民歌中的女英雄“飞红巾”创作而成。
飞红巾原是一位在草原上坚持抗清事业的女英雄,她的事迹在几百年以来,都被蒙古族和回族的人民,编成各种民谣和民歌传唱。
由于她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也许是由于史料的确实,因此原人物的真名并无法考证。
梁羽生的作品之中,赋予了她一个姓名,哈玛雅。
飞红巾人物
形象,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武侠小说中经典形象。
她包含了中国古典女侠所有特征和优点,但是刚烈之中,却不失女性的细腻和委婉。
首先,她的情人押不卢暗中投靠了清廷,出卖了回疆的抗清势力,导致了飞红巾的父亲唐努的牺牲。
飞红巾不惜一切代价,即使天涯海角,也要把押不卢捉拿归案,交给回族长老们处置。
由此可以看出,飞红巾敢爱敢恨、刚烈忠忱的性格。
其次,飞红巾在父亲去世之后,捉拿叛徒为父亲报仇,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回族各寨盟主的地位,表现出了她过人的才华,巾帼不让须眉。
她的侠义气魄完全不输中原的儿女。
飞红巾对杨云璁可谓是一见钟情,但似乎上天已经注定了她这位女英雄的悲剧命运。
她第一个情人成了叛徒,第二个情人却并不爱她,使她从此伤心欲绝,独自前往天山,一夜之间成了满头白发。
她虽然是一个绝顶的武林高手,也是一个纵横沙场的女战士,但她也是一位女性,有着女性特有的敏感和多愁善感。
飞红巾结局
飞红巾作为一个回疆女子,有着塞外女子豪爽,刚烈的性格,有着为了民族牺牲的英雄气魄,她的经历可谓是一段传奇,但最让人好奇的是飞红巾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草原上的一缕红纱飞驰而过,她是草原盟主的女儿,她是白发魔女的弟子,她是草原中的第一美人,天生带有光环的她,遭到了爱人押不卢背叛,唐努老英雄也因此阵亡,在捉拿押不卢时遇到了的抗清英雄杨云聪,在杨云聪的帮助下捉住了押不卢,而后杨云聪又帮助飞红巾在比武中取得胜利,而当上了盟主。
飞红巾在杨云聪的支持下,渐渐褪去心中的阴霾,不再为以前的痛苦固步自封,慢慢的在两人相处中,飞红巾暗暗对杨云聪许下芳心。
但造化弄人,杨云聪在草原抗清时,一位名叫纳兰明慧的女子与几次危机时刻助于杨云聪,两人互生爱慕。
飞红巾向杨云聪表达自己的爱意,却遭到了拒绝,她知道杨云聪心里只有那个叫明慧的女子,
即便纳兰明慧作为满族人,杨云聪作为汉族人,两人不可能最终走在一起。
作为书中的结局,飞红巾去找她的师父白发魔女,两人竟同为天涯沦落人,飞红巾不禁万念俱灰,一夜间竟白了头。
作为梁羽生老先生笔下的奇女子,飞红巾被读者深深喜爱,飞红巾的结局是什么怎样的可能对于每个读者来说不尽相同,因为在每个深深眷恋飞红巾的读者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