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故事》阅读附答案
《我要做好孩子》课外阅读练习(含答案)

我要做好孩子班级:______姓名:______一、单选题1.金铃妈妈希望她上哪所中学?( )A.育才中学B.第四十九中学C.外国语学校2.金铃减肥减掉了( ),以后又长出了( )。
( )A.5公斤,10公斤B.10斤,5斤C.5斤,10斤D.10公斤,5公斤3.金铃为筹钱买芭比娃,而( )A.卖废旧B.打工C.当家理财4.文章中提到金铃作文获奖共( )A.1次B.2次C.3次5.金铃说服妈妈,在家中饲养了( )A.老鼠B.猫C.蚕6.金铃家的老鼠咬坏了( )A.金亦鸣的论文书籍B.金铃的复习资料C.金铃家的衣服7.帮金铃补习数学的老师是( )。
( )A.外国语学校的名师B.特级教师孙老师C.金铃的爸爸D.数学老师张老师8.金铃有一次数学得了82分,应用题( )A.全对B.全错C.错了两题9.金铃原来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辞职去了哪个国家?( )A.日本B.美国C.加拿大D.新加坡10.金铃在跑步测试中摔下来后,绊倒了( )。
( )A.尚海B.李林C.李小娟D.倪志伟11.元旦庆祝会上,金铃表演了一个小品是(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B.猪八戒背媳妇C.小鬼当家二、判断题12.于胖儿和班长胡梅是同桌。
( )13.尚海决定送小表妹一张自制的生日卡,求助于金铃画花仙子,条件是送给金铃5颗彩色玻璃。
( )14.金铃当家时妈妈给了她全家生活费300元钱。
( )15.金铃,女,刚过11周岁生日,在本市新华街小学读六年级。
( )16.金铃最喜欢画美人,《美少女战士》里的人物一个比一个漂亮,是金铃最迷恋和崇拜的一套书。
( )17.金铃挑了个长毛绒玩具要送给王老师,后来改送了一张很漂亮的圣诞卡。
( )18.金铃的数学成绩最后提高了。
( )19.金铃的新的语文老师姓邢,50来岁,高高大大的,是个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人。
()20.金铃考初中那天,她很有信心,虽然孙奶奶因为腿脚不便没有来看她。
( )21.金铃的试卷大多是由她爸爸签字。
我要做好孩子阅读题及答案

我要做好孩子阅读题及答案【篇一:《我要做好孩子》阅读试题及答案】>一、填空。
1.《我要做好孩子》的作者是2.《我要做好孩子》的主人公是-_。
从学校走到家一般要走4.金铃减肥减掉了,以后又长出了。
5.金铃领回家的小妹妹叫幸幸。
6.金铃上的是小学六年级。
3.金铃的家离学校不足,金铃放学7.金铃妈妈希望她上哪所中学? ( a )a.育才中学 b.第四十九中学 c.外国语学校8.金铃哪门功课学得最不理想? ( c )a.语文 b.美术 c.数学 d.英语9.金铃原来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辞职去了哪个国家? ( b )a.日本b.美国c.加拿大d.新加坡10.金铃的妈妈叫_赵卉紫_。
11.金铃当家时妈妈给了她多少钱?(d )a、300元 b、500元 c、800元 d、1000元12.金铃当家理财是为了攒钱给幸幸买芭比娃娃13。
妈妈最在乎金铃的考试成绩。
14.铃体育考试考的是(50米)赛跑。
15.金铃在跑步测试中摔下来后,绊倒了(李林)。
16.(金铃的复习资料)被老鼠一夜之间咬得七零八落。
17.金铃一开始写的作文《我的爸爸》中,她的爸爸是一位(大款)。
18.金铃在长江百货公司举办的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奖品是“卡西欧”电子琴。
)。
19.模拟考试中,金铃的_数学_试卷被风刮出了教室。
20.语文老师生病了,金铃给大家上了一节作文课,她出的作文题目是(我真想?? )。
21..金铃的语文老师生病了,去看她。
22.金铃的语文老师的病是_见字就晕_.23帮金铃补习数学的老师是().24.金铃养的蚕宝宝是25、金铃的作文写得()。
26、金铃学区里最好的中学是(。
27、金铃收养了一段时间的小女孩是()。
28、金铃的爸爸是()。
29、金铃家里()操持家务,管理孩子。
30、金铃曾经想让妈妈收养()。
31、金铃送幸幸()。
32、寒假,金铃()。
33、金铃的爸爸用()帮助了乡办厂。
34、金铃(三、判断题。
对的打“√” ,错的打“╳” 。
《好孩子》海龟汤答案

《好孩子》海龟汤答案
1、故事:好孩子
你和你的男友是校友,他比你大三届,马上就要毕业了。
你总感觉和他心有灵犀,一见钟情,于是你们约好了等你到了法定结婚年龄马上结婚,快要过国庆了,男友对你说,不如假期你不要回去了,来我家见见我父母吧。
你欣然同意。
然而,男友的父母一看到你的脸,大惊失色,坚决反对你们结婚交往。
这是为什么呢?
真相:这是刚刚改革开放,计划生育的年代。
你是超生的孩子,为了保住工作,生下你之后父母把你送到乡下给远方亲戚抚养,并且改了姓。
父母一直对亲戚进行着经济援助,得知你考上了这里的大学父母也很开心,而且也快要退休了。
正在考虑是不是要联系到你让你回到这个家庭,谁知道你们亲兄妹竟然相爱了,人间悲剧。
2、故事:好孩子
“那个人又在跟着我了”小明在心里暗暗地想,并且加快了脚步希望甩开跟着自己的那个人。
自从这个学期开始,小明每天上学的路上总有一个人跟着自己,有的时候是走路有的时候是骑车,有的时候是开车。
每次跟到学校门口,那个人就不再行动了,小明感到很害怕,你能帮帮小明吗?
真相:小明是你数学课本上的人物,经典应用题,小明从家出发以每小时XX米的速度均速往学校出发。
追踪者从B地出发,以每小
时XX N米的速度追赶小明…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小明只要改一个复杂点的名字就不再会出现在课本上啦。
六年级上册语文《好的故事》课外阅读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好的故事》课外阅读及答案鲁迅与萧红(节选)萧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先生当作老师和父亲。
原来的一双对人世间有些怀疑的眼睛,自从遇到鲁迅先生后,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她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
鲁迅先生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
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
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
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他们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才闯进了上海文坛。
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如飞。
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先生。
一、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指单独行事,得不到外力援助。
( )(2)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
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怀疑.融化..常客.宛.如三、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写近义词:好像()喜爱()写反义词:相信()讨厌()四、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萧红在文学之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B.萧红奔跑的速度很快。
五、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萧红在奋力奔跑,鲁迅先生也在奋力奔跑。
B.萧红的成功,离不开鲁迅先生的无私帮助。
六、短文第三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孤立无援 2、沁人心脾二、略三、宛如喜欢怀疑喜欢四、A五、B六、鲁迅对萧红的帮助。
好的故事》课内阅读练习及答案

好的故事》课内阅读练习及答案
现在我看到的故事变得清晰、美丽、优雅和有趣。
在蓝天上,有无数美好的人和事情,我一个一个看到了,一个一个了解了。
我想要仔细地观察它们……
当我正要凝视它们时,突然一惊,睁开眼睛,发现XXX
已经皱起了眉头,凌乱不堪,就像有人在河水中扔了一块大石头,水波猛烈地涌起,将整个故事的影子撕成碎片了。
我下意识地抓住了几乎掉落的《初学记》,眼前只剩下几点虹彩色的碎片。
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好故事,我想在碎片还在的时候追回它,完成它,留下它。
我扔掉了书,弯下腰去拿笔——但我突然发现一片黑暗,我已经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仍然记得曾经见过这个好故事,在昏暗的夜晚……
1.XXX
2.雅致——注视——突然——昏暗
3.“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这句话
是拟人句。
这种写法可以让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境和氛围。
4.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作者试图追回和完成他所看到的好
故事,但最终却失败了。
这可以引出人们在阅读中的一种共鸣:有时候我们也会在阅读中想要追寻某个故事的完整,但却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实现。
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好故事的珍视和追求。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好的故事》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好的故事》课后作业及答案1.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幽雅”一词指而雅致,可以说:幽雅的景致、幽雅的。
“高尚雅致”是高雅,“优美高雅”是,“素净雅致”是。
请结合语境,选择“优雅”或“幽雅”填空。
①高庄是我家在西湖边的庄园,由我曾祖父所建,造得()非凡。
②无论何时也要从容不迫,保持()。
(2)下面词语中与“一瞬间”意思不相同的是()。
A.顷刻间B.刹那间C.一世纪D.霎时2.拼读音节,结合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或字。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cuò zōng()起来像一天云jǐn()。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的景物都倒影在chéng bì()的小河中,并水里的 píng zǎo()游鱼,一同dàng yàng()。
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A.这句话中的“……”表现了“我”还沉浸在那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中B.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这句话中“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可以看出“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正是“我”希望见到的情景(2)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①这句话是对“我”的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此刻的。
”圈出动词,试着用这种方式写一写爷爷晒太阳的情景。
阳光下,爷爷躺在躺椅上,4.下面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五自然段写澄碧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以及萍藻游鱼等,是实写少年时在故乡绍兴所见之景,也是“好的故事”B.《初学记》是本资料书,灯火又很暗,昏昏欲睡,和作者当时所处的重重重压下的环境相似,也能表现作者郁闷的心情C.作者在极短的篇幅中,从多个角度,来展开那种超现实的想象D.“好的故事”呈现出一种非常美好而又明快的美学意境,明快愉悦是它的感情基调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好的故事》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好的故事》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结合语境,看拼音写汉字。
1.天上的火烧云千变万化,有时候像错zōnɡ( )在一起的云锦,有时候像燃烧的火yàn( ),有时候像幽雅的花朵……2.一块小石子从dǒu( )峭的山崖坠落到湖里,湖面上那些浮pínɡ( )、水zǎo( )随波荡yànɡ( )起来。
二、填一填。
“瞬”字的部首是______,音节是______,总笔画数是______。
含有“瞬”字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石油”在本文指“煤油”。
( )2.“山阴道”在本文指山间的林荫小路。
( )3.“底子”指河水清澈见底。
( )句子模块四、判断,是比喻句的画“√”,不是比喻句的画“×”。
1.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
( )2.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 )五、“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句话是本文的文眼。
B.这句话表达出作者思想深处那种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C.这些美的人和事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是不真实的,凌乱的,表现出作者的无奈。
六、(一)课内阅读。
①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②我就要凝视他们……。
③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④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我要做个好孩子》课外阅读试题答案(以此为准)(1)

《我要做个好孩子》课外阅读试题答案(以此为准)(1)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我要做好孩子》阅读题一、填空。
1.《我要做好孩子》的作者是-黄蓓佳_。
2.《我要做好孩子》的主人公是-金铃_。
从学校走到家一般要走半小时。
4.金铃减肥减掉了5公斤,以后又长出了10公斤。
5.金铃领回家的小妹妹叫幸幸。
6.金铃上的是小学六年级。
3.金铃的家离学校不足200米,金铃放学7.金铃妈妈希望她上哪所中学( A )A.育才中学 B.第四十九中学C.外国语学校8.金铃哪门功课学得最不理想( C )A.语文 B.美术 C.数学 D.英语9.金铃原来的语文老师王老师辞职去了哪个国家( B )A.日本B.美国C.加拿大D.新加坡10.金铃的妈妈叫_赵卉紫_。
11.金铃当家时妈妈给了她多少钱(D )A、300元 B、500元 C、800元 D、1000元12.金铃当家理财是为了攒钱给幸幸买芭比娃娃13。
妈妈最在乎金铃的考试成绩。
14.铃体育考试考的是(50米)赛跑。
15.金铃在跑步测试中摔下来后,绊倒了(李林)。
16.(金铃的复习资料)被老鼠一夜之间咬得七零八落。
17.金铃一开始写的作文《我的爸爸》中,她的爸爸是一位(大款)。
18.金铃在长江百货公司举办的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奖品是“卡西欧”电子琴。
)。
19.模拟考试中,金铃的_数学_试卷被风刮出了教室。
20.语文老师生病了,金铃给大家上了一节作文课,她出的作文题目是(我真想……)。
21..金铃的语文老师生病了,_金铃_去看她。
22.金铃的语文老师的病是_见字就晕_.23帮金铃补习数学的老师是(特级教师孙老师).24.金铃养的蚕宝宝是_捡来的_。
25、金铃的作文写得(妙语连珠)。
26、金铃学区里最好的中学是(外国语学校)。
27、金铃收养了一段时间的小女孩是(辛辛)。
28、金铃的爸爸是(金亦鸣)。
29、金铃家里(妈妈)操持家务,管理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孩子的故事》阅读附答案
好孩子的故事
马克·吐温①
从前有个好孩子。
名叫雅各布。
他对父母总是惟命是听,不管他们的话多么荒唐,多么不合情理:他总是好好读书,上主日学校(又名星期日学校。
英、美诸国在星期日为贫民开办的初等教育机构)从不迟到。
他从不逃学,虽说他明明知道那是最有好处的事情。
别的孩子谁也摸不清他的脾气,对他的行为感到费解。
雅各布向来不撒谎,不管有多么容易。
他只是对别人说,撒谎不对,就是这个理由。
雅各布老实过分,叫人看了忍俊不禁。
他的那股怪劲也真够厉害,简直无以复加。
即便在礼拜天,他也不玩打弹子游戏,他不摸鸟巢,不拿辣味糖给街头艺人的猴子吃;总之,他仿佛对一切正当的娱乐活动都不感兴趣。
因此。
别的孩子总想搞清个中的缘由,对他能有所了解。
可是他们始终得不出满意的结论。
雅各布读过主日学校的全部课本;这些书给了他莫大的乐趣,这便是他的全部秘密。
他深信主日学校课本里讲的那些好孩子的故事;他绝对相信。
他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遇上书中讲的好孩子,可是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活人。
雅各布怀有崇高的抱负,渴望自己被写进主日学校的课本里去。
他希望,课本在介绍他的事迹时,能够附些插图,描绘他不肯对妈妈说谎和妈妈为此高兴得老泪横流的情景。
这就是小雅各布的抱负。
他虽然希望自己被写进主日学校的课本,但是想到好孩子的结局老是死去。
心里不是个滋味。
要知道,他是喜欢活着的。
要做一个主日学校课本中的孩子,这是最不愉快之事。
他知道做一个好孩子是有损于健康的。
他也知道,像书中好孩子那样超凡脱俗,好得出奇,那比害肺病还要可怕;他还知道,书中的好孩子们没有一个活得长。
尽管如此,雅各布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根据情况尽力而为——也就是说,平安活着,能捱多久就多久,在末日到来之前,先把临终遗言备好。
雅各布怀有崇高的抱负理想,力求进取,渴望自己被写进课本里去,对他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
然而,不知怎的,这个好孩子老是倒霉,他碰到的事情与书中好孩子所碰到的总是两样。
书中的好孩子们总是玩得尽兴,而书中的坏孩子们老是摔断双腿;他呢,好像螺丝松了,做啥事情都适得其反。
他发现吉姆在偷别人树上的苹果,便赶忙跑到树底下给他读起坏孩子偷邻居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摔断胳膊的故事。
说来也奇,吉姆真的掉下来了,不过正好掉在他的身上,吉姆安然无恙,他的胳膊倒被砸断了。
雅各布真不明白,因为书中没有这种事呀!
有一次,几个坏孩子把一个瞎子推进泥坑,雅各布赶紧跑过去把他扶起来。
雅各布以为,那个瞎子定会为他祝福。
可是那个瞎子不仅没有为他祝福,反而用拐杖打他的脑袋,还说雅各布是想把他抓来重新推倒,然后再装模作样扶他起来。
这件事也与书中说的全然不符。
雅各布翻遍了全部课本,想弄清其中的道理。
同样的事,书中孩子们做了得益匪浅,他做了却总是倒霉。
雅各布苦头吃了不少,而权威性典籍所描绘妁那种事情却一次也没碰上。
后来,有一天他到处寻找坏孩子,以便进行劝诫。
他发现一座老铸铁厂那里聚着一群孩子。
他们正在拿狗开心,他们把十四五条狗拴成一串,还准备把硝化甘
油(炸药)的空桶拴到它们的尾巴上?给它们打扮一番。
雅各布看了心里非常难过。
他坐到一只硝化甘油的空桶上(义不容辞时,他是从不在乎油污的),用力抓住领头的那条狗的颈圈,然后转过脸去,以斥责的目光怒视着那个淘气的汤姆。
但是,恰在这时,市参议员麦威尔特满脸怒气走了过来。
那几个坏孩子一哄而散,全都跑掉了。
雅各布却神态坦然地站了起来,套用主日学校课本中演讲词的庄严词语开始讲话了。
演讲词的开头总是“啊,先生”之类的。
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讲话从不用“啊,先生”开头。
可是,那位市议员哪有耐性听他的下文,揪住他的耳朵原地扭转过来,照着他的屁股狠狠揍了一巴掌。
顷刻间,雅各布的身子就冲出房顶,飞向太阳。
那拴成一串的十凡条狗像条风筝尾巴似的也跟在他的后面飞了出去。
地上那个旧铸铁厂和市参议员的身影也顿时消逝殆尽。
这个力求进取的好孩子就这样死了,但是,他的结局并不像课本中讲的那样好。
除他之外,别的跟他一样努力的孩子都得到了成功。
雅各布的下场确乎有些出人意料。
这其中的原因恐怕永远也弄不清了。
(选自《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精选》,有删节)
【注】①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9.第一段中,别的孩子为什么对雅各布的行为感到费解?(4分)
20.小说第三段写了雅各布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21.作者在小说中十余次写到“课本”“书”,其用意是什么?(4分)
22.从全文来看,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6分)
19.好好读书,不迟到、不逃学、不撒谎,对父母总是惟命是听,(1分)过分老实(1分);对“打弹子游戏”“不摸鸟巢”(1分)等一切正当的娱乐活动不感兴趣。
(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存疑!因为问答不对应!先把答案抄下来!
20.雅各布怀有崇高的报负,渴望做个好孩子被写进课本里去;但是想到好孩子的结局老是死去,心里不是滋味,又产生犹豫心理;尽管如此,还是下定决心尽为而为,又坚定了信心做个好孩子。
(共4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21.(1)为了突出主题:课本内容与现实不符,严重脱节。
(2)为了突出人物:雅各布完全相信课本/迷信课本,一味机械模仿。
(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2.(1)对比手法(或者心理描写)。
(2分)
(2)通过写雅各布力求做个好孩子,但最后好心得不到好报,表达了对迷信于课本无独立思考能力的这类孩子的悲哀,倡导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不能生搬硬套课本;指出了教育上的缺失——只重说教,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缺乏对孩子适当的引导。
参考译文:
国家即使小,它的粮食也足以供养天下的贤士,它的车辆也足以乘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也足以礼遇天下的贤士。
与天下的贤士为伍/成为一类人,这是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
现在虽然不能称王,用它来安定国家,还是容易做到的。
与贤士为伍,这是赵宣孟(赵盾)免于被杀、孟尝君使楚军退却的根本原因所在。
古代建立功名和安定国家、免除自身灾难的人,没有别的途径,必定是遵循这个准则。
贤士,不可以用高傲的姿态使他受到屈辱。
从前,赵宣孟将要到蓟jì国都绛jiàng邑去,看见一棵弯曲的桑树下,有一个饿倒躺在那里起不来的人,宣孟停下车,让人给他食物吃,他咽下两口后,能睁开眼看了。
赵宣孟对他说,“你为什么饿到这种地步?”他回答说:“我在绛给人做仆隶,回家的路上断了粮,以去乞讨为羞,又厌恶私自拿取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到这种地步。
”宣孟给了他两块干肉,他拜着接受了却不敢吃。
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家有老母亲,我想把这些干肉留给她。
”赵宣孟说:“你全都吃了它,我另外再给你。
”于是又赠给他两捆干肉和一百枚钱,就离开了。
过了二年,晋灵公想杀死赵宣孟,在房中埋伏了兵士,等待赵宣孟到来。
灵公于是请赵宣孟饮酒,赵宣孟知道了灵公的意图,酒喝到一半就走了出去。
灵公命令房中的士兵赶快追上去杀死他。
有一个人追得很快,先追到赵宣孟跟前,说:“喂,您快上车逃走,我愿为您回去拼命。
”赵宣孟说:“你名字叫什么?”他反身快跑回答说;“问名字干什么?我是弯曲的桑树下饿倒的那个人。
”他返回身去与灵公的兵士搏斗而死。
赵宣孟于是得以活命。
这就是《尚书》上所说的“恩德再微也无所谓小”的意思啊!赵宣孟对一个人施恩德,尚且能使自身活命,更何况对万人施恩德呢!所以《诗经》上说:“雄赳赳的武士,是公侯的屏障。
”“人才济济,文王因此安康。
”君主怎么可以不致力于爱怜贤士呢?贤士是很难了解到的,只有广泛地寻求才可以,广泛地寻找,就不会失掉了。
孟尝君在薛的时候,楚国人攻打薛。
淳于髡为齐国出使到楚国去,返回的时候,经过薛。
孟尝君让人以礼相待并亲自到郊外送他,对他说:“楚国人攻打薛,如果先生您不为此担忧,我将没有办法再侍奉您了。
”淳于髡说;“我遵命了。
”到了齐国,禀报完毕,齐王说:“到楚国见到了什么?”淳于髡回答说:“楚国很贪婪,薛也不自量力。
”齐王说;“说的什么意思?”淳于髡回答:“薛不自量力,给齐先王立了宗庙。
楚国贪婪而攻打薛,薛的宗庙必定危险。
所以说薛不自量力,楚国也太贪婪。
”齐王变了脸色,说,“哎呀!先王的宗庙在那里呢!”于是赶快派兵援救薛,因此薛才得以保全。
所以善于劝说的人,陈述形势,讲述主张,看到别人危急,就像自己处于危难之中,这样,哪里用得着极力劝说呢!极力劝说就鄙陋了。
劝说而不被听从,责任不单单在被劝说的人,也在劝说者自己。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