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的区别
2024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课件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

contents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概述•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后张法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应用案例目录01 02提高抗裂性增大刚度提高耐久性030201桥梁工程高层建筑海洋工程其他领域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原理原理概述先张法预应力技术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前,先张拉钢筋,利用钢筋的回弹力对混凝土施加预压应力的一种施工方法。
预应力筋张拉在台座或钢模上张拉预应力筋至预定应力,并用锚具临时固定在台座或钢模上。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放松预应力筋,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
施工准备预应力筋张拉与固定混凝土浇筑与养护预应力筋放松与锚固先张法预应力技术施工流程先张法预应力技术优缺点优点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具有施工简便、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同时,由于预压应力的作用,可以提高构件的抗裂性和刚度,减小变形。
缺点先张法预应力技术的缺点在于需要专门的台座或钢模,占用场地较大。
同时,预应力筋的张拉和锚固等操作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此外,先张法预应力构件的运输和安装也需要特别注意,以避免预应力损失。
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原理预应力原理粘结锚固原理锚固与封锚在张拉完成后,对预应力筋进行锚固,并采取封锚措施,确保预应力的长期有效性。
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使其产生预压应力。
浇筑混凝土在钢筋张拉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
准备工作包括设计计算、材料准备、设张拉钢筋后张法预应力技术施工流程提高构件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适应性强需要专门的张拉设备01对混凝土质量要求高02预应力损失较大03构件类型与选择先张法构件后张法构件构件选择原则构件截面设计与配筋配筋设计截面设计根据截面设计结果进行配筋计算,确定钢筋的种类、直径、间距等参数。
构造要求承载力验算将计算得到的承载力与规范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确保满足要求。
承载力计算根据荷载效应组合、材料性能、截面尺寸等条件进行承载力计算。
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的区别(详细完整版)

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的区别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是两种常见的预应力施工方法,它们在张拉的顺序和时间上有所不同。
1.先张法预应力:
●先张法预应力即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前进行预应力张拉的方法。
●预应力钢筋在混凝土未浇筑之前就被张拉,并通过锚固装置
固定在预定位置。
●在张拉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填充预应力孔或预应力槽,形成
一个整体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后张法预应力:
●后张法预应力即在混凝土已经浇筑完成后,再进行预应力张
拉的方法。
●预应力钢筋首先嵌入混凝土结构中,但在混凝土浇筑时未进
行张拉。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使用张拉设备对预应力钢筋
进行张拉,并通过锚固装置固定在预定位置。
区别:
一、张拉顺序:
1.先张法预应力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张拉,预应力钢筋先张拉后锚固。
2.后张法预应力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张拉,预应力钢筋先锚固后张拉。
二、控制预应力损失:
1.先张法预应力可以更好地控制预应力损失,因为预应力钢筋在混凝土初始的收缩和开裂阶段就已经张拉。
2.后张法预应力的预应力损失可能比较大,因为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经历了收缩和开裂,对预应力的保护相对较差。
三、建筑施工便利性:
1.先张法预应力需要在混凝土未浇筑之前完成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较为复杂。
2.后张法预应力可以在混凝土的正常施工过程中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相对较为便利。
在选择先张法预应力还是后张法预应力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项目特点和施工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并遵循相关设计规范和施工规程进行操作。
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的区别

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的区别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的区别1. 引言预应力技术是一种通过施加预先施加的压力,增加材料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的方法。
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其中最常用的两种方式是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
本文将对这两种预应力方式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比较。
2. 先张法预应力2.1 概述先张法预应力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将钢束或者钢筋等预应力材料进行张拉,并通过锚固设备锚固在混凝土结构中。
2.2 工艺步骤2.2.1 钢筋张拉通过专业设备对预应力钢筋进行拉力施加,使其发生塑性变形。
2.2.2 锚固通过预应力锚固设备将钢筋锚固在混凝土内,保持预应力的稳定。
2.3.1 施工简单先张法预应力的工艺比较简单,施工过程容易控制。
2.3.2 对混凝土结构要求较高由于预应力施加的时间早,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较高。
2.3.3 应用范围广泛先张法预应力合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如桥梁、地下工程等。
3. 后张法预应力3.1 概述后张法预应力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一部份混凝土破坏再进行预应力施加。
3.2 工艺步骤3.2.1 混凝土加固通过加固措施加固混凝土结构,以保证其能够承受预应力的作用。
3.2.2 钢筋张拉在混凝土加固完成后,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即施加预应力。
通过锚具将预应力钢筋锚固在混凝土中,保持预应力的稳定。
3.3 特点3.3.1 对混凝土结构要求较低后张法预应力施加的时间较晚,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相对较低。
3.3.2 钢筋处理较复杂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处理工艺较为复杂。
3.3.3 合用范围局限后张法预应力合用于较大变形和较高应力要求的混凝土结构。
4. 比较4.1 工艺流程对照先张法预应力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前施加预应力,而后张法预应力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施加。
4.2 对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先张法预应力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较高,而后张法预应力要求相对较低。
4.3 应用范围先张法预应力合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后张法预应力合用于较大变形和较高应力要求的混凝土结构。
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异同

预应力筋 张拉 后 , 应随 即进行 孔道灌 浆 , 孔道 内水泥浆 应饱
2 1 2 混 凝 土 的浇 筑 和 养 护 ..
满、 实, 密 以防预应 力筋锈蚀 , 同时增加 结构 的抗 裂性和 耐久性 。 确 定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的配 合 比 时 , 尽 量 减 少 混 凝 土 的 收 缩 和 灌 浆前 , 应 混凝土孑 道应 用压 力水 冲刷干 净并 润湿孔 壁 , L 可用 电动 徐变 , 以减少预应力损失 。预应 力筋 张拉完成 后 , 钢筋绑扎 、 模板 或手 动压浆 泵进行灌浆 。灌浆 除应 满足强度 和粘结力要求 外 , 尚 拼装和混凝土浇筑 等工作应尽快跟 上 , 每条生产线应 一次浇筑完 应有较大的流动性和较小的干缩性 、 泌水性 。故灌 浆宜用标号不 毕 。混凝土应振捣 密实。混凝 土浇筑 时 , 动器不得碰撞 预应力 低于 4 .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 的水泥浆 。后 张法工艺 图见 振 2 5级
拉 区中的预应力钢筋 , 通过预应力钢筋 和混凝土 间的粘结力或锚 由压缩 , 避免 过大 的冲击和偏 心。先张法 预应力筋 放张 时 , 宜缓 具 , 预应力钢筋 的弹性 收缩力传 递到混 凝土 构件 中 , 产生 预 慢放松锚 固装 置 , 将 并 使各 根预应 力筋 同时 缓慢放 松 , 以避免 引起构
d , 0一
其中, 一为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 建立上述 张拉程序 的 目的是为 了减少预应力的松弛损失 。
道 留设 的方法有 : 钢管抽芯法 、 胶管抽芯法和预埋波纹管法 。 预 应 力 筋 的 张拉 可 采 用 单 根 张 拉 或 多 根 同 时 张 拉 , 根 预 应 2 2. 预应力筋 张拉 多 . 2
先 张法 和 后 张法 预 应 力混凝 土 施 工 工 艺 的异 同
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预应力的区别

一、你应该明白先张法与后张法的施工工艺。
先张法1.先张拉钢筋,后浇灌混凝土构件。
2.先张法施工的3个阶段:a、张拉钢筋;b、浇灌混凝土和养护;c、放松钢筋建立预应力。
后张法1.先浇灌混凝土构件,后张拉钢筋2.后张法施工的3个阶段:a、构件制作和养护;b、张拉钢筋建立预应力;c、灌浆和锚头处理。
3.有粘结、无粘结4.直线预应力筋、曲线预应力筋5.纵向张拉、横向张拉二、先张法与后张法只是在施工手段上有区别,而力学性质并无明显区别。
中、小型预应力构件一般采用先张法,大型预应力构件一般采用后张法。
唯一区别是先张法是将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筋直接浇筑在混凝土内,依靠预应力钢筋与周围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
而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钢筋完全依靠端头锚具来传递预压力。
如果忽略摩擦的影响,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沿全长是相等的,在单一截面上与混凝土不存在应变协调关系,当截面混凝土开裂时对混凝土没有约束作用,裂缝疏而宽,挠度较大,需设置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以改善构件的受力性能。
是否容易产生裂缝只与预应力度有关即与预应力施加的大小有关,而与制作方法无关,但你要明白一点,一般来说,施加同样的张拉应力时,先张法要比后张法预应力损失大,因为先张法中混凝土有弹性回缩。
三、先张法与后张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钢筋是否放张。
(1)先张法即先张拉钢筋后浇注混凝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在台座上按设计要求将钢筋张拉到控制应力→用锚具临时固定→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切断放松钢筋.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
6.1.2 预加应力的方法先张法施工简单,靠粘结力自锚,不必耗费特制锚具,临时锚具可以重复使用(一般称工具式锚具或夹具),大批量生产时经济,质量稳定.适用于中小型构件工厂化生产.(2)后张法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防止钢筋生锈).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如图6.2所示.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称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由于粘结力(阻力)的作用使得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降低,导致混凝土压应力降低,所以应设法减少这种粘结.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不需要张拉台座,生产灵活,适用于大型构件的现场施工.②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纸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浇混凝土养护→张拉钢筋→锚固.施工时跟普通混凝土一样,将钢筋放入设计位置可以直接浇混凝土,不必预留孔洞,穿筋,灌浆,简化施工程序,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增大,降低造价,适用于跨度大的曲线配筋的梁体.四、还有,锚具的重复使用与否,传递预应力的方式:粘结力和握裹力.1.先张法是指先在台座上拉紧钢绞线,通过锚具(锚具是专门用于锚固钢绞线的夹具,由锚环和夹片等组成)将钢绞线锚固在台座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卸掉锚具,放松钢绞线,和混凝土结合的那部分钢绞线的力量就传递到混凝土上。
预应力张拉和压浆

预应力张拉的种类:先张和后张:预应力张拉中的先张和后张是两种不同的对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其区别在于先张法要有张拉台座,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先把预应力钢筋张拉到设计拉力,然后浇筑混凝土,等到混凝土到一定强度(一般在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放松预应力钢筋,通过混凝土对预应力钢筋的自锚,从而完成预应力构件。
而后张法是先浇筑混凝土构件,在浇筑前埋设预应力管道(一般为波纹管)或预埋胶管在浇筑后一定时间拔出形成管道。
然后等混凝土达一定强度(一般也在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后,在管道内穿入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然后用锚具锁定锚固。
在全部张拉完成后对管道内压浆,从而完成预应力构件。
波纹管的定位:梁的截面受力情况在梁中是下部受拉,在梁端是上部受拉,预应力筋曲线布置最符合梁的受力情况,简单的说曲线的形状基本和梁的受力包络图相似~张拉的条件:(1)所有预应力张拉设备已经过校验。
(2)砼强度达到图纸规定的传递预应力的砼强度,如图纸无规定时,砼强度不低于设计等级的75%。
(3)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按规定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张拉的方法预应力采用两端对称同时张拉、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法,两端千斤顶升降压、画线、测伸长、插垫等工作一起进行.重要构件的预应力张拉要控制应力,也要控制应变,叫双控。
钢绞线的伸长量:根据生产线长度和钢丝的弹性模量计算出需要预拉应力值时的总伸长度,控制这个长度值来代表控制应力。
就是说,达到这个总伸长度就表示满足预加应力的要求了.欠长、超长都是很大的失误.但是理论和实际存在差值是必然的,主要有各个方面影响,有波纹管摩阻,锚塞回缩,波纹管定位,钢绞线弹性模量等等因素,其中任何一个不准确就会影响实际值,所以说规范也给出了一个允许范围+-6%,只要在6%范围内就没事,在6%范围外的话就要好好查找一下原因了。
是不是油表、千斤顶标定的不够准确,或者计算出了问题。
其实一端张拉与两端张拉原理是一样的,利用物理原理进行解释,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预应力施工先张法和后张法

先张法与后张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钢筋是否放张(1)先张法即先张拉钢筋后浇注混凝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在台座上按设计要求将钢筋张拉到控制应力
→用锚具临时固定→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切断放松钢
筋.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
获得预压应力? 6.1.2 预加应力的方法先张法施工简单,靠粘结力自锚,不必耗费
特制锚具,临时锚具可以重复使用(一般称工具式锚具或夹具),大批量生产时经济,质量稳定.适用于中小型构件工厂化生产.? (2)后张法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防止钢筋生锈).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如图6.2所示.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称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由于粘结力(阻力)的作用使得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降低,导致混凝土压应力降低,所以应设法减少这种粘结.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不需要张拉台座,生产灵活,适用于大型构件的现场施工.? ②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其主要张拉程序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纸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浇混凝土养护→张拉钢筋→锚固.? 施工时跟普通混凝土一样,将钢筋放入设计位置可以直接浇混凝土,不必预留孔洞,穿筋,灌浆,简化施工程序,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增大,降低造价,适用于跨度大的曲线配筋的梁体.。
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

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设计
管道布置
在梁体内预留波纹管作为预应力筋的通道,波纹管的位置和形状 需符合设计要求。
张拉程序
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张拉过程中要 保持波纹管的顺直。
锚固方式
采用锚垫板和夹片式锚具进行锚固,确保锚固牢固可靠。
施工过程与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
包括模板制作与安装、钢筋加工与安装、预应力筋张拉与锚固、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等步 骤。
先张法施工工艺流程
01
02
03
04
台座准备
选择合适的台座类型,并进行 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预应力筋张拉
按照设计要求,对预应力筋进 行张拉,并临时锚固在台座或
钢模上。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在预应力筋张拉后,进行混凝 土浇筑,并进行必要的养护工
作。
预应力筋放松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进 行预应力筋的放松。
后张法
先浇筑混凝土构件,并在构件中预留张拉孔道,待混凝土达 到设计强度后,在孔道中穿入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并利用 锚具将预应力钢筋锚固在构件端部。
经济性比较
先张法
由于采用台座或钢模作为临时锚固,可以节省锚具等费用,但需要较大的台座或 钢模投资。同时,先张法适用于批量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路线
通过收集资料、建立模型、进行数 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等步骤,逐步深 入探究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空心 板梁的相关问题。
02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
先张法基本原理
原理概述
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筋, 并将张拉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 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 到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值的80%,保证 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时,放松 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 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张法预应力和后张法
预应力的区别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你应该明白先张法与后张法的施工工艺。
先张法
1.先张拉钢筋,后浇灌混凝土构件。
2.先张法施工的
3个阶段: a、张拉钢筋; b、浇灌混凝土和养护; c、放松钢筋建立预应力。
后张法
1.先浇灌混凝土构件,后张拉钢筋
2.后张法施工的3个阶段:a、构件制作和养护;b、张拉钢筋建立预应力;c、灌浆和锚头处理。
3.有粘结、无粘结
4.直线预应力筋、曲线预应力筋
5.纵向张拉、横向张拉
二、先张法与后张法只是在施工手段上有区别,而力学性质并无明显区别。
中、小型预应力构件一般采用先张法,大型预应力构件一般采用后张法。
唯一区别是先张法是将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筋直接浇筑在混凝土内,依靠预应力钢筋与周围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
而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钢筋完全依靠端头锚具来传递预压力。
如果忽略摩擦的影响,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沿全长是相等的,在单一截面上与混凝土不存在应变协调关系,当截面混凝土开裂时对混凝土没有约束作用,裂缝疏
而宽,挠度较大,需设置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以改善构件的受力性能。
是否容易产生裂缝只与预应力度有关即与预应力施加的大小有关,而与制作方法无关,但你要明白一点,一般来说,施加同样的张拉应力时,先张法要比后张法预应力损失大,因为先张法中混凝土有弹性回缩。
三、先张法与后张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钢筋是否放张。
(1)先张法
即先张拉钢筋后浇注混凝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在台座上按设计要求将钢筋张拉到控制应力→用锚具临时固定→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切断放松钢筋.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
预加应力的方法先张法施工简单,靠粘结力自锚,不必耗费特制锚具,临时锚具可以重复使用(一般称工具式锚具或夹具),大批量生产时经济,质量稳定.适用于中小型构件工厂化生产.
(2)后张法
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防止钢筋生锈).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如图所示.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称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由于粘结力(阻力)的作用使得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降低,导致混凝土压应力降低,所以应设法减少这种粘结.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不需要张拉台座,生产灵活,适用于大型构件的现场施工.
②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其主要张拉程序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纸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浇混凝土养护→张拉钢筋→锚固.施工时跟普通混凝土一样,将钢筋放入设计位置可以直接浇混凝土,不必预留孔洞,穿筋,灌浆,简化施工程序,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增大,降低造价,适用于跨度大的曲线配筋的梁体.
四、还有,锚具的重复使用与否,传递预应力的方式:粘结力和握裹力.
1.先张法是指先在台座上拉紧钢绞线,通过锚具(锚具是专门用于锚固钢绞线的夹具,由锚环和夹片等组成)将钢绞线锚固在台座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卸掉锚具,放松钢绞线,和混凝土结合的那部分钢绞线的力量就传递到混凝土上。
2.后张法是指先浇筑混凝土后张拉,浇筑混凝土前预先留有孔道,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在孔道内穿入钢绞线,然后张拉锚固,最后在孔道内注入水泥浆。
预应力筋的种类很多,除上面提到的钢绞线外,还有冷拔钢丝,螺纹钢等,所用锚具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