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与后张法的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工艺

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工艺

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工艺1. 施工法概述好嘞,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先张法和后张法,这两种建筑施工工艺,听起来可能有点高大上,但其实简单得很。

想象一下,盖房子就像搭积木,先张法和后张法就像是两种不同的搭法。

一个是先把线搭好再上砖,另一个则是先把砖垒好再拉线。

说到底,都是为了让我们的房子更加坚固、耐用。

1.1 先张法的特点先张法呢,就像是一位画家,先把画布绷紧,再开始挥洒颜料。

具体来说,它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把预应力钢筋提前张拉,这样一来,等混凝土凝固后,整个结构就会更强壮,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听上去不错吧?这种方法呢,适合那些需要高强度、长跨度的建筑,比如桥梁和高楼大厦。

要知道,建筑物就像我们的人一样,得有个结实的“骨架”才能撑得起整栋楼。

1.2 后张法的特点再说说后张法。

这玩意儿就像是给建筑穿上了一件“防弹衣”。

它是在混凝土浇筑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张拉。

这种方法特别灵活,适用于各种复杂的结构,像是那些弯弯曲曲的桥梁。

后张法的优点就是,可以避免先张法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应力不均,减少了材料浪费,真是一举两得。

2. 施工流程好吧,既然说到这儿了,咱们就来聊聊具体的施工流程,看看这两种方法到底怎么操作。

2.1 先张法的施工步骤先张法的施工过程其实不复杂,第一步,得把预应力钢筋放在模板里,接着张拉。

然后,浇注混凝土,这一步就像是给建筑盖上“保护膜”。

混凝土干透后,放松钢筋张拉,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过程像是在给建筑做美容,效果杠杠的。

2.2 后张法的施工步骤再说后张法,首先要浇注混凝土,等它凝固到一定程度后,再把钢筋放进去,然后就开始张拉。

这个过程有点像给房子装个气囊,张拉的时候,要确保每一根钢筋都拉得刚刚好,不然就可能出现问题。

然后,再把气囊放掉,结构就稳固了,整个流程也算是给建筑穿上了一件“时尚外套”。

3. 应用场景当然,施工方法的选择可不是随便的,得看具体的情况。

3.1 先张法的应用场景先张法特别适合那些长跨度的建筑,比如高架桥、体育场馆。

先张法、后张法工艺流程及主要区别教学总结

先张法、后张法工艺流程及主要区别教学总结

先张法、后张法工艺流程及其主要区别一、概况1、先张法是捋在浇筑混凝上前妝拉预臧力筋.并将胀拉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周在台座或钢模上,於后浇务:混凝土,待混凝土强疫达到不低于滋凝土设计强度值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上佝足够的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上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擬上施加预用力的施工工艺.2、后张法指的是光浇筑留有预应力筋孔道的梁休,待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再在预留孔道内穿入预用力筋进厅张拉锚固,最后诳行孔道压浆片浇筑梁端封头混凝上。

二、先张法工艺流程1、台座台座由底板、承力架、橫梁、左位板与固立端装置组成g台座是先张法施T中的上耍设备之一,要求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以免台座变屯、倾複、滑移而引起预应力值的损火,台座按构造不同分为框架式台座、墩式台座和拼装式钢管混凝土台座・2、张拉机具和夹具光张法构件生产屮,常采用的预咸力筋有钢丝或钢筋两种。

张拉预应力创丝时,一般直接采用卷扬机或电动螺杆张拉机。

狀拉预应力钢筋时,在槽式台座中常采用四横梁式成组张拉装虱用千斤顶张拉。

预庙力筋用锚具、兴具和连接器应根据预用力筋品种、锚周要求和张拉工艺等配套选用,其性能W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3、模板与预应力筋制作(一〉、模板底板制作必须平整光滑、排水畅SL梁位埸部的底模应滿足强度耍求和重复便用的耍求.端模预爪力筋孔的位鱼契齐确・考虑到预应力筋放松后梁休的床缩呈,为保证梁体外形尺寸,侧模制作耍增长I | I LI、预应力筋下料长度按计算长度、T•作长度和原材料试验数据确定、长度不大于6山的先张构件,半钢鏡成组帐拉时.同组钢丝卜•料长度的相对差值不得大于2迦。

先张法墩头锚的钢丝墩头强度不用低曲也标准抗拉强度的98%。

先帐注预应力的粗钢筋,在冷拉或张拉时可采用墩头钢筋和开孔的垫板,代替锚具或兴具c4、预应力筋张拉〈一)预应力筋张拉应根据设汁要求,來用合适的张拉方法.张拉顺序和张拉程序进行,并向有M靠的保证颅量摘施和安仝技术措施。

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异同

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异同
许 偏 差 为 ±6 。 %
预应力筋 张拉 后 , 应随 即进行 孔道灌 浆 , 孔道 内水泥浆 应饱
2 1 2 混 凝 土 的浇 筑 和 养 护 ..
满、 实, 密 以防预应 力筋锈蚀 , 同时增加 结构 的抗 裂性和 耐久性 。 确 定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的配 合 比 时 , 尽 量 减 少 混 凝 土 的 收 缩 和 灌 浆前 , 应 混凝土孑 道应 用压 力水 冲刷干 净并 润湿孔 壁 , L 可用 电动 徐变 , 以减少预应力损失 。预应 力筋 张拉完成 后 , 钢筋绑扎 、 模板 或手 动压浆 泵进行灌浆 。灌浆 除应 满足强度 和粘结力要求 外 , 尚 拼装和混凝土浇筑 等工作应尽快跟 上 , 每条生产线应 一次浇筑完 应有较大的流动性和较小的干缩性 、 泌水性 。故灌 浆宜用标号不 毕 。混凝土应振捣 密实。混凝 土浇筑 时 , 动器不得碰撞 预应力 低于 4 .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 的水泥浆 。后 张法工艺 图见 振 2 5级
拉 区中的预应力钢筋 , 通过预应力钢筋 和混凝土 间的粘结力或锚 由压缩 , 避免 过大 的冲击和偏 心。先张法 预应力筋 放张 时 , 宜缓 具 , 预应力钢筋 的弹性 收缩力传 递到混 凝土 构件 中 , 产生 预 慢放松锚 固装 置 , 将 并 使各 根预应 力筋 同时 缓慢放 松 , 以避免 引起构
d , 0一
其中, 一为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 建立上述 张拉程序 的 目的是为 了减少预应力的松弛损失 。
道 留设 的方法有 : 钢管抽芯法 、 胶管抽芯法和预埋波纹管法 。 预 应 力 筋 的 张拉 可 采 用 单 根 张 拉 或 多 根 同 时 张 拉 , 根 预 应 2 2. 预应力筋 张拉 多 . 2
先 张法 和 后 张法 预 应 力混凝 土 施 工 工 艺 的异 同

桥梁先张法和后张法装配式施工工序与施工要点(全面)

桥梁先张法和后张法装配式施工工序与施工要点(全面)
(2)台座用表面压光的梁板筑成,坚固不沉陷,确保底模沉降≤2米米
(3)台座上铺设钢底板作为底模或用角钢镶边代作底模
(4)预制梁跨>20米,按规定设置反拱
3.根据施工需要,选用塔吊、跨梁龙门架作为吊运工具,并铺设其行走轨道
4.模板:
(1)预制模板由钢板、型钢组焊而成
(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3)尺寸规范、表面平整光洁、接缝紧密、不漏浆
11.防护措施:
(1)台座两端应设置防护措施
(2)张拉时,沿台座长度方向每隔4-5米放一防护架
(3)工作人员不得站在台座两端或进入台座
后张法预制梁板
1.预制场:
(1)按施工需要规划预制场
(2)场地应整平压实
(3)完善排水系统,确保场内不积水
(4)统筹规划梁板拌和站及水电管路的布设安装
2.预制台座:
(1)根据梁的尺寸、数量、工期,确定预制台座的尺寸、数量
3.承力台座:
(1)由砼制成,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2)钢横梁受力后,挠度<2米米
(3)多根钢筋同时张拉,初应力要保持一致,活动横梁始终和固定横梁保持平行
4.预应力筋:
(1)按计算长度切割
(2)失效段套上塑料管
(3)放在台座上,线两端穿过定位钢板,卡上锚具
5.张拉:
(1)液压千斤顶单束张拉,先中间束后两边对称张拉
(2)构件脱模后,要标明型号,预制日期、使用方向
9.预应力筋:
(1)预应力钢丝、钢绞线按照计算长度下料
(2)梳理顺直,编匝成束
(3)用人工或卷扬机或其他牵引设备穿束
10.张拉:
(1)构件砼达到规定强度后,安装千斤顶等张拉设备,准备张拉
(2)张拉机、油泵、锚、夹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配套使用,定期校验,应准确标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曲线关系

先张法与后张法的施工工艺

先张法与后张法的施工工艺

先张法与后张法的施工工艺先张法与后张法的施工工艺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施工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与改进。

其中,先张法与后张法是两种常见的施工工艺,它们在建筑结构的构造和安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先张法和后张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一、先张法的施工工艺先张法是指在混凝土梁或板的预应力张拉前,先张设定并固定预应力钢束,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先张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布置预应力钢束:根据设计要求,在梁或板的预应力钢束施工位置布置中间锚胎,将预应力钢束固定在中间锚胎上。

2. 预应力钢束的张拉与锚固:通过以前的经验和计算,确定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力大小,并使用专用的张拉设备将预应力钢束进行张拉。

然后,将张拉后的预应力钢束进行锚固,以保证预应力效应不会丧失。

3. 混凝土施工:在预应力钢束固定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需要采用适当的振捣方法和浇注速度。

4. 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恰当的养护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先张法的特点是建筑材料的使用率高,施工工艺相对简单,能够提高建筑的承载力和自重。

二、后张法的施工工艺后张法是指在混凝土梁或板的预应力张拉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后张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并预埋预应力钢束:根据设计要求,预埋预应力钢束在梁或板内。

2. 混凝土施工: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确保预应力钢束被混凝土完全包裹。

3. 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适当的养护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张拉与锚固: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专用的张拉设备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并进行锚固,保证预应力效应。

后张法的特点是施工工艺更为灵活,可以在混凝土并不完全固化时进行预应力的施加,适用于现场施工空间受限或混凝土作业性质特殊的情况。

三、应用与选择先张法和后张法在不同情况下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简述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工艺

简述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工艺

简述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工艺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工艺是现代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都是用来加固混凝土结构的,但是它们的实施过程和效果有所不同。

本文将详细介绍先张法和后张法施工工艺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一、先张法施工工艺先张法施工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混凝土结构已经出现裂缝或者变形之后,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上预先设置张拉钢筋,再施加张力来达到加固的效果。

先张法施工工艺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钢筋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上预先设置张拉钢筋。

这些钢筋通常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预先埋入混凝土中的,以便在结构出现裂缝或者变形时能够快速施加张力。

2. 张拉:当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或者变形时,施工人员会通过张拉设备施加张力,使钢筋拉紧。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张拉和松弛的循环,直到钢筋达到预定的张力。

3. 固定:当钢筋达到预定的张力后,施工人员会在钢筋两端固定锚具,以保证钢筋的张力不会松动。

先张法施工工艺的优点是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或者变形之后进行加固,而且施工过程相对简单。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施工时间较长,施工成本较高,且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二、后张法施工工艺后张法施工工艺也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混凝土结构已经出现裂缝或者变形之后,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钢筋板,再施加张力来达到加固的效果。

后张法施工工艺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钢筋板安装:在混凝土结构上安装钢筋板。

钢筋板通常是由多根钢筋组成的,在安装时需要将钢筋板与混凝土结构紧密连接,以便在施加张力时能够有效地传递力量。

2. 张拉:当钢筋板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会通过张拉设备施加张力,使钢筋板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空隙被拉紧。

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张拉和松弛的循环,直到钢筋板达到预定的张力。

3. 固定:当钢筋板达到预定的张力后,施工人员会在钢筋板两端固定锚具,以保证钢筋板的张力不会松动。

后张法施工工艺的优点是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或者变形之后进行加固,而且施工过程相对简单,施工时间较短,施工成本较低,且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

先张法后张法钢筋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程序

先张法后张法钢筋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程序

先张法后张法钢筋钢绞线预应力张拉程序先张法和后张法是钢筋钢绞线预应力张拉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它们的特点、优缺点进行比较。

一、先张法先张法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前,先将钢筋或钢绞线预先拉紧到一定程度,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钢筋或钢绞线进行较大的预应力张拉,以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先张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张拉的位置、数量和张拉力大小。

2. 在混凝土浇筑前,将张拉锚具固定在梁柱等构件上。

然后,将钢筋或钢绞线穿过张拉锚具,并用张拉千斤顶进行张拉,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

3. 在张拉的同时,要根据设计要求对张拉锚具进行固定,以保证张拉力的保持。

4. 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进行后续的浇筑工作。

先张法的优点是:1. 预应力张拉力大,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2. 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没有混凝土的阻力,可以更好地控制张拉力的大小和分布。

3. 可以提前完成钢筋或钢绞线的张拉工作,有利于工期进度的控制。

但是,先张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前完成预应力张拉工作,对施工工序有一定的要求。

2. 预应力张拉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张拉千斤顶等特殊设备,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和成本。

3. 如果预应力张拉力没有控制好,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变形或损坏。

二、后张法后张法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后,通过张拉设备对钢筋或钢绞线进行预应力张拉。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钢筋或钢绞线进行较小的预应力张拉,以控制结构的变形和裂缝。

后张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在混凝土浇筑后,等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

2.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张拉的位置、数量和张拉力大小。

3. 将张拉锚具固定在梁柱等构件上,然后将钢筋或钢绞线穿过张拉锚具,并用张拉千斤顶进行张拉,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

4. 在张拉的同时,要根据设计要求对张拉锚具进行固定,以保证张拉力的保持。

后张法的优点是:1. 预应力张拉工作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对施工工序的要求较低。

预应力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预应力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

预应力先张法和后张法的区别范本一:正文:1. 引言本文将对预应力先张法和后张法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区别。

2. 预应力先张法2.1 原理预应力先张法是一种在施工过程中先施加预应力,然后再浇筑混凝土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预应力杆或索,在混凝土凝固前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抵抗预应力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加混凝土抗弯能力的目的。

2.2 施工过程2.2.1 预应力杆或索的布置在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杆或索的布置位置和数量,并进行固定。

2.2.2 预应力杆或索的拉伸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预应力杆或索进行拉伸,施加预应力。

2.2.3 混凝土浇筑经过预应力杆或索拉伸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3. 预应力后张法3.1 原理预应力后张法是一种在混凝土凝固后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预应力杆或索,在混凝土凝固后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的抗弯能力得到增强。

3.2 施工过程3.2.1 预应力杆或索的布置在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杆或索的布置位置和数量,并进行固定。

3.2.2 混凝土浇筑首先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待混凝土凝固后。

3.2.3 预应力杆或索的拉伸在混凝土凝固后,对预应力杆或索进行拉伸,施加预应力。

4. 区别4.1 施工顺序预应力先张法在混凝土浇筑前施加预应力,而预应力后张法在混凝土凝固后施加预应力,这是两者最明显的区别。

4.2 单元构件预应力先张法适用于需要预应力杆或索穿过整个构件的情况,而预应力后张法适用于需要将预应力杆或索安装在构件侧面的情况。

4.3 经济性预应力先张法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预应力拉伸工作,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期,而预应力后张法能够在混凝土凝固后再施加预应力,减少了施工难度和工期,从经济上更具优势。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在混凝土中施加的预先计算好的压力,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弯能力。

2. 先张法:先施加预应力,再浇筑混凝土的方法。

3. 后张法:混凝土凝固后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张法与后张法的施工工艺
先张法
1.先张拉钢筋,后浇灌混凝土构件。

2.先张法施工的3个阶段:
a、张拉钢筋;
b、浇灌混凝土和养护;
c、放松钢筋建立预应力。

后张法
1.先浇灌混凝土构件,后张拉钢筋
2.后张法施工的3个阶段:
a、构件制作和养护
b、张拉钢筋建立预应力;
c、灌浆和锚头处理。

3.有粘结、无粘结
4.直线预应力筋、曲线预应力筋
5.纵向张拉、横向张拉
二、先张法与后张法只是在施工手段上有区别,而力学性质并无明显区别。

中、小型预应力构件一般采用先张法,大型预应力构件一般采用后张法。

唯一区别是先张法是将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筋直接浇筑在混凝土内,依靠预应力钢筋与周围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预应力。

而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钢筋完全依靠端头锚具来传递预压力。

如果忽略摩擦的影响,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沿全长是相等的,
在单一截面上与混凝土不存在应变协调关系,当截面混凝土开裂时对混凝土没有约束作用,裂缝疏而宽,挠度较大,需设置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以改善构件的受力性能。

是否容易产生裂缝只与预应力度有关即与预应力施加的大小有关,而与制作方法无关,
但你要明白一点一般来说施加同样的张拉应力时,先张法要比后张法预应力损失大,因为先张法中混凝土有弹性回缩。

三、先张法与后张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钢筋是否放张
(1)
即先张拉钢筋后浇注混凝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在台座上按设计要求将钢筋张拉到控制应力→用锚具临时固定→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切断放松钢筋.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
6.1.2 预加应力的方法
先张法施工简单,靠粘结力自锚,不必耗费特制锚具,临时锚具可以重复使用(一般称工具式锚具或夹具),大批量生产时经济,质量稳定.适用于中小型构件工厂化生产。

(2)
先浇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再张拉钢筋(钢筋束).其主要张拉程序为:埋管制孔→浇混凝土→抽管→养护穿筋张拉→锚固→灌浆(止钢筋生锈).其传力途径是依靠锚具阻止钢筋的弹性回弹,使截面混凝土获得预压应力, 如图6.2所示.这种做法使钢筋与混凝土结为整体,称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由于粘结力(阻力)的作用使得预应力钢筋拉应力降低导致混凝土压应力降低,所以应设法减少这种粘结.这种方法设备简单,不需要张拉台座,生产灵活,适用于大型构件的现场施工。

其主要张拉程序为预应力钢筋沿全长外表涂刷沥青等润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纸或套管(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不建立粘结力)→浇混凝土养护→张拉钢筋→锚固
施工时跟普通混凝土一样,将钢筋放入设计位置可以直接浇混凝土,不必预留孔洞,穿筋,灌浆,简化施工程序,由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增大,降低造价,适用于跨度大的曲线配筋的梁体。

四、还有,锚具的重复使用与否,传递预应力的方式:粘结力和握裹力。

1.先张法是指先在台座上拉紧钢绞线,通过锚具(锚具是专门用于锚固钢绞线的夹具,由锚环和夹片等组成)将钢绞线锚固在台
座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卸掉锚具,放松钢绞线,和混凝土结合的那部分钢绞线的力量就传递到混凝土上
2.后张法是指先浇筑混凝土后张拉,浇筑混凝土前预先留有孔道,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在孔道内穿入钢绞线,然后张拉锚固,最后在孔道内注入水泥浆。

预应力筋的种类很多,
除上面提到的钢绞线外,还有冷拔钢丝,螺纹钢等,所用锚具也不同。

2014年5月23日星期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