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管理

城市经济管理
城市经济管理

第12章城市经济管理

城市经济具有综合性、集中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点,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加强城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所谓城市经济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对城市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导、组织、协调、监督等的一系列活动。它是城市管理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政府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12.1市场失灵与政府调控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地进行市场调节,市场的运行完全是由“看不见的

手”来控制的,但是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许多缺陷,造成了市场经济不能很好地运行

下去。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有机体的核心,

其综合性、集中性和相对独立的特点使得

每一个城市经济总量巨大、结构复杂并具

有相对的独特性,一旦出现市场失灵,城

市政府干预城市经济活动就显得非常重

要,并且城市政府的调控方式、方法和方

向均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12.1.1城市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 城市政府的主要经济调控职能应定位在它

要能够弥补市场缺陷,熨平市场经济的波

动,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一个合理有序

的制度框架。

这些基本的功能活动,从总体上概括起来

就是:公共物品的供给职能、计划调控职

能、综合管理职能、法律调控职能等。1、提供公共物品

自由市场制度是建立在交换的等价原则之

上的,只有那些具有排斥性质的可以交换

的产品才能进行市场交易;与私人产品不

同,公共产品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

性”,所以公共产品的交换行为难以产生,消费者与供给者之间的联系由此中断。因

此,为弥补市场的这个局限性,公共物品

应主要由城市政府来提供。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政府直接生产,另一种是政府间接生产。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纯公共物品和自然垄断性很高的准公共物品应该采取由

政府直接生产的方式来提供,如保健事业、医院、图书馆、中小学教育等。对于一些基础设施行业,如道路、邮电等则可以采取城市间接进行生产的方式来提供,如采取政府授权经营、政府参股、政府与私人企业签订合同等方式,引进竞争方式,就会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计划调控职能

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快慢,社会效益的好

坏,关键之一在于有无一个正确的经济社

会发展规划。因此,城市政府应该根据国

家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

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区域

规划,以及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

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按照功能

分区,合理布置城镇体系;合理地确定城

市在规划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

定城市的性质、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建

设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地利用城市的土

地;综合部署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设的各项事业,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

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市民的经济社会

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要保证规划的全面落实,城市政府还必须

发挥领导的权威,充分运用经济的、法律

的、行政的管理手段,加强指导,保证城

市各项建设事业有秩序地、协调地发展,

使城市的发展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综合管理职能

一级城市政府在经济管理中,一定要遵循

宏观管好、微观放开的原则,综合考虑环

境、土地、资源、经济、人口、社会、文

化等因素,围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土

地利用、交通通讯条件改善、工业布局、

副食品生产、社会问题的解决、居民点分

布等重点,加强城市计划管理、固定资产

投资管理、财政金融管理、公用设施管理、工业管理、城郊农业管理、交通管理、房

地产管理等,不断提高城市素质,增强城

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

4、法律调控职能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城市经济作为国民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城市在国家

的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日常的经济活动

时,城市政府也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本

地区特色的经济规章制度,为市场经济的

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对经济活动和

社会事务进行法律调控。在市场经济体制

下,这是城市政府最基本的职能。

12.1.2我国城市政府经济职能的改革方向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其突出特点

是政企不分,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隶属于

政府,政府对企业实行“包起来、管到底“的

办法,把企业的人、财、物和产、供、销

业务都纳入政府的计划结果,在建国初期

计划经济体制适应当时经济环境所迸发出

的原动力释放以后,国民经济旋即陷入一

个僵化、停滞的状态。为了打破这种落后

状态,我国在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开始推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并在此基

础上开始转变城市政府的职能。根据我国

16个中等城市进行机构改革及有关城市在

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的探索,我国城市政府

经济职能的改革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1、进一步明确城市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和职责,形成强有力的决策指挥系统

在国民经济分级管理中,城市是一个重要

的决策指挥层次。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

机综合体,作为经济中心,其功能的充分

发展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城市政府决策

指挥是否正确。因此,改革城市经济管理

体制的一项突出任务就是要健全和完善城

市经济的决策指挥系统。

为了保证城市政府能够科学地进行经济决

策并有效地加以指挥实施,固然要求作多

方面的努力,但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

明确城市政府的经济职能和职责。这就要

处理好国家与城市政府的关系,进一步扩

大城市政府管理经济的权限,落实其职责。要建立起强有力的城市经济决策指挥系统,就要求城市政府依据自身的性质、特点和优势,

制定出符合国民经济总体规划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同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政政策、分配政策等,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使其有所遵循。同时,要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构建合理的城市管理系统。在组织形式上,城市经济的决策指挥系统、调节控制系统、组织协调系统和监督检查系统的各项职能都需要具体的管理机构来承担。针对原有城市经济管理机构所存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多头管理、效率低下等弊端,新型的城市经济管理机构必须充分体现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即精简、统一、高效。

2、城市政府要转移部分职能,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

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关键在城市政府职

能转变,以及怎样转变。城市政府通过机

构改革,应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将属于资源配置、生产经营和社会自

治职能转移出去,交由市场、企业、社会

中介和自治组织承担。城市政府只有贯彻

简政放权、政权分开的原则,不直接插手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使企业真正赢得生

产和经营自主权,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迅

猛发展,才能使城市经济上新台阶。

3、城市政府要立足于城市经济的内在联系,形成多方兼顾的组织协调系统

城市是商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中

心地,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放

型而非自我封闭型。实行城市经济的对外

开放、大力发展跨地区、跨部门、跨城乡

的横向经济联系,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横向联合为主、纵横结合的经济网络,既

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充分发

挥城市功能的前提条件。为此,城市政府

必须把计划、财政、物价等经济综合部门

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统一组织起来,设立一

定形式的协调机构,并赋予一定的裁决权,避免各自为政现象的产生,以实现对城市

经济的合理组织和城市经济关系的有效协

调,促进城市经济的大发展。

4、健全完善城市经济的调控体系

在中国这样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的国家,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经济调控体系,才能把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与各个城市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增强城市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在城市经济的调控模式中,要建立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城市政府相结合的统一的调控体系。必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建立起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的新体制。因此,凡是涉及全国统一政策和全国统一市场的管理权限必须集中到中央,以保证国家整体利益;而对于许多具体管理权限则要下放给城市地方,以利于地方城市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管理。

要通过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明确各自的事权、财权和决策权,做到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同时,由于中国各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管理权限的划分既要强调全国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各个地区的特

殊性,避免“一刀切”。应当根据各地区不

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国家的贡献率、

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对外经济的依存度等多

种因素,加以区别对待,使各地区的经济

管理权限与其自身的总体发展水平相适

应。此外,还必须处理好行政区划的省区

和大经济区的关系。

地方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构,掌握着行政指令、经济杠杆、政策法规等调控手段,与大经济区对经济活动的协调相比,具有权威性的操作性与日俱增,而且省区划分比大经济区划分相对稳定和明确,所以地方政府必须是宏观调控的中间层次,而这些都离不开城市本身。要把各个有联系的城市组合成一个大的经济区,并以此作为一个以经济互补和分工协作为基础、跨行政区界的经济区形式,以促进横向经济联系,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因此,有必要建立大经济区的协调组织,如共同市场理事、联络委员会和行业协调小组等,以协调各有关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活动,并与中央政府的总体规划相协调。

12.2城市经济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12.2.1城市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城市改革带来的城市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的转变,必然相应要求城市政府经济管理

职能也发生转变。这种转变的最突出方面,是城市政府担负起了更多的规划决策的职

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政

府不再是被动的搞“拼盘”计划的“漏斗”式

管理,而是担负着以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经

济全面发展的重任。

城市政府综合经济部门是代表城市政府对

整体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协调、全面安排的

政府机构。我国城市政府综合经济部门有

管理经济计划的发展计划委员会、管理城

市日常经济活动的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

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体制改革办公室等.。 综合管理部门管理的虽是城市经济中的某

一些断面,但这些断面的活动,关系到城

市经济的各个领域,它的管理能够产生整体效应,因而具有宏观管理的特征。

发展计划委员会,是城市政府全面统筹编制区域经济的中长期计划及年度计划的综合单位。

随着全国改革的推进,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计划决策权扩大,计委职能将发生大的变化。重点内容是研究制定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根据国家和市场信号提供的社会需求和趋势预测,规划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统筹生产力布局,掌握投资主体、投资结构和投资重点项目的确定。搞好国民收入与支出平衡,确定消费比例,财政的收支平衡、信贷平衡、外汇平衡和主要物资的平衡,制订实现上述平衡和比例的经济杠杆的综合运用方案。

经济贸易委员会。它是城市人民政府管理全市经济日常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市情、制定全市经济方面的具体规定和实施细则;负责全

市经济的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全市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

平,促进全市经济的发展。

体制改革办公室。它是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推进体制改革的参谋和办事机构,负责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通过试点、总结、推广、信息反馈等环节,把改革推向前进。体改办作为一个综合统筹部门,要充分调动各委办局抓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有比较明确的责任制,一般不宜越俎代庖直接抓,以免力量分散、顾此失彼,影响各级党政抓改革的积极性,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

12.2.2城市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是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上下对口要求设置的,既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承担着行政管理职能、行业管理职能和行政执法职能;又是企业的主管部门,承担着企业主产经营的具体管理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简政放权,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减少了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但是,企业主管部门的身份和职能没有彻底转变,制约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政府不减少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不把经营权切实放给企业,企业就不可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为解决部门管理企业的弊端,城市政府机构必须由部门直接管理转向行业管理。

根据城市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总体要求,各个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应以中观协调作为基本职能,对下层企业主要实行行业管理,原则上不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对与之平行的其他职能部门,既有工作上的横向交叉参与,又要在职责范围和决策权限上有明确的划分;对上则接受相应主管部门的指导。具体说来各城市政府的专业经济和管理部门主要在以下方面发挥其职能作用:

(1)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即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手段,建立健全信息网络,

并将各种信息分门别类,传递给政府和企业,对企业进行导向。

(2)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供政府和企业参考。

(3)总揽全局的统筹规划。即根据全国同行业及本经济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要求,结合本市本行业发展的历史、现状、未来趋向及各种相关与制约因素的影响,制定本行业中长期发展的规划与计划,作为指导城市行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4)经济调节手段的综合协调。各个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既要积极参与本地区行业经济、技术政策的制订,又要通过信息交流和工作沟通对经济杠杆部门运用经济调节手段起到综合协调的作用。

(5)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行业性监督。即城市政府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除了通过审计、工资、物价、标准、计量、环境、卫生等专门监督机构执行外,某些具有行业特性的行政监督,应由承担行业管理的

各个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执行。如企业生产

技术条件和产品生产质量的检查监督等。 (6)行业公共事务的协调服务。即通过行

业协会等方式,协调行业、企业间的关系,组织和指导资源、技术、市场、智力等方

面的开发,开展各种咨询服务等。按行业

组织城市的经济活动,有利于实现产业结

构合理化,有利于统一技术政策和技术标

准,有利于专业化与集约化的发展,促进

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可

以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进行管理,使管理

具有灵活性。

城市政府的各个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实现向行业管理的转变,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紧紧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把机构改革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即企业主管部门)的转体改制工作。各个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分别改为资产经营公司或者改为市委的内设机构,或者建立控股集团公司,根据市政府的授权承担资产经营职能逐步向行业过渡。资产经营公司或者控股

集团公司作为大型企业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资产收益最大化为目标,逐步对所属企业实行公司制改组,以经营价值形态的资产为主,以经营实物资产即企业为辅,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2.2.3城市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和意义

1、调控手段和方式

城市是我国经济最集中的区域,特别是中

心城市政府的经济调节行为集中地体现了

我国各个层次的政府部门调节经济的各种

手段和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五种: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世界各国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

手段。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

收入政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

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支付。财政收入主要

源于税收。政府部门运用财政调控经济时,一般都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在经济高

涨时期实行紧缩性财政,使经济不会过热

而引起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

性财政,使经济不会严重萧条而增加失业。

这样做,有助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目前,我国正在实行事权划分基础上的分税财政体制,使城市政府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这必将增强城市政府利用财政杠杆调控区域经济的能力。为此,管理全市财政并指导财会工作的市财政局,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政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分与和再分配,并对全市经济活动实行财政监督,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税收政策

税收是政府机器赖以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

物质基础,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

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

式。税种的多少、税率的高低、税收的减

免等均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运行。我国新

的税收制度统一了企业所得税,改革了个

人所得税,继续完善了增殖税,取消了一

些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税收,

合并了某些重复设置的税种,开征了一些

确有必要开征的税种,在税收的处理上基

本做到了尽量向国际惯例靠拢,初步实现

了税制的简化与高效,基本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向着统一、规范和公平的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税收的聚财和调节功能进一步增强。

(3)金融手段

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作为商品货币关系的必然产物,金融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它又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金融调节的显著特点,就在于能够把宏观经济决策要求传导到微观经济活动中去,又能把微观经济活动的信息反馈上来,从而使微观活动与宏观控制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促进城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目的。金融对城市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a.通过吸收存款和合理控制贷款,促进城市建设的稳定发展。b.通过对信贷资金流向的调剂,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c.通过信贷利率杠杆的运用促进企业生产

经营的最优化。d.通过金融机构的扩散和多种融资形式的发展,促进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

随着整体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也迈出了较大的步伐。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职能得到强化,宏观调控权威进一步增强;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走向分离,国有专业银行正向商业银行转化;在清理、整顿和规范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合作银行管理规定》的要求,城市合作银行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建。新的金融体系形成之后,大大加强了对城市经济的调节作用。人民银行有可能集中精力,在搞好宏观金融决策、制定贷币政策方面进一步发挥积极的作用;各级分行也得以把主要精力从过去分资金、分规模、批机构,逐步转移到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贷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和对经济运行调研监测上来,政策性银行在国家明确界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贯彻不与商业银行竞争的原则,是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工具。

(4)价格手段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贷币表现。在经济调节

机制中,价格是影响范围最广的一种机制。

哪里有经济活动,哪里就有价格存在。价

格的变动,必然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各个环

公共经济管理

1. 加强技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技术交易行为,可以加快我国技术市场的统一开放和(D)。(单选) A、公平性 B、个性化 C、统一化 D、国际化 2. 传统政府的角色是(B)的。(单选) A、公平 B、万能 C、个性 D、局限 3. 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活动中,财政货币政策发挥最基本的作用,基本目标是实现(C)平衡。(单选) A、投入和产出 B、政策 C、总量 D、效率 4. 财政体制主要涉及(B )在各级财政之间的分配,各级财政的事权划分以及不同地区间的财力调配等。(单选) A、社会财政收入 B、国家财政收入 C、公益财政收入 D、国家税收收入 5. 1951—1952年的财政体制基本上还是统收统支的办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向(A)的体制过渡。(单选) A、分级管理 B、多层管理 C、集权管理 D、多头管理 6. 财政分配职能强调所得的分配,即在劳动力和资本之间以及内部进行分配,不仅为了聚财,更重要的是对居民收入进行调节,服务于(D)的目标。(单选) A、平均分配 B、先富带动后富 C、两极分化 D、共同富裕 7.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税制体系基本上建立以(C)的模式。(单选) A、分散制税制 B、集中制税制 C、双主体复合税制 D、单一税制 8. 我国税制的建立是在(B)年。(单选) A、1949 B、1950 C、1994

D、1999 9.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B)作用。(单选) A、根本性 B、基础性 C、独特性 D、核心 10. 各种税的收入共同构成了(A)。(单选) A、税收收入结构 B、税制结构 C、税收运行 D、税收职能 11. 税收收入结构是(C)的结果。(单选) A、税收收入结构 B、税制结构 C、税收运行 D、税收职能 12. 主张税收负担在国民之间公平分配,国民地位在各种税收法律关系中必须平等,这种思想被称为(B)。(单选) A、自由财政主义 B、税收公平主义 C、实质征税主义 D、税收社会政策主义 13. 由各支出单位自行采购即称为(B)。(单选) A、集中采购模式 B、分散采购模式 C、半集中半分散采购 D、不采购 14. 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历程以(A)作为历史分水岭,之后中国进入到改革开放的崭新时代。(单选)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改革开放 C、邓小平南巡 D、十届四种全会 15. 世贸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机构是(B)。(单选) A、部委 B、部长会议 C、代表大会 D、常任理事国 16. 要着力推进要素市场建设,需要做到(BCD)。(多选) A、以规范政府行为为核心,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 B、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C、积极发展技术市场 D、继续发展和规范土地市场,改进和完善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方式,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城市公共经济管理案例_湖南政府采购买高不买低事件招标内幕披露

阅读以下案例,根据第6章关于城市公共经济管理的知识,讨论: 1、政府采购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2、政府采购为什么要统一招标? 3、为什么政府招标采购常常出现问题? 湖南政府采购“买高不买低”事件招标内幕披露 2011-11-14 07:15:00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揭秘政府采购内幕:“不要把猫腻玩得那么明显” 日前,长沙市海韵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向媒体实名举报,称湖南省财政厅、文化厅、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在去年的一起政府采购中玩猫腻,放着价廉物美的名优产品不选,偏偏高价内定“山寨杂牌”中标,原本1500万元可以完成的采购,最后却以3000万元成交,“不买对的只买贵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就在一个半月前,陈荣针对三部门的行政诉讼一审宣告败诉。目前此案已上诉至长沙市中院。 身为投标人的陈荣在这起政府采购中究竟发现哪些“猫腻”?他公开挑战三个厅局级单位底气何在?昨天,这名曾在老山前线获二级英模称号的老兵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细说其中原委。 【招标揭秘】 业内人士都很清楚,这个政府采购项目总的花费也就1500万左右,成交价却超过3000万 京华时报(微博):这次湖南省文化厅采购的具体是什么? 陈荣:是为乡镇文化站采购的一批群众文化活动设备,有小号、二胡、扬琴等,共有15种乐器和音响设备,15000件。业内人士都很清楚,这个政府采购项目总的花费也就1500万元左右,最后的成交价却超过3000万元。 京华时报:招、投标过程是怎样的? 陈荣:去年9月29日,受省文化厅委托,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对外发布采购公告,当时规定只接受生产厂家的投标。我们湖南的三家代理商认为这个规定违反《政府采购法》,就向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管办投诉。采购中心于10月22日重新发布招标信息,允许本地代理商参与竞标,但加了一个补充条款,就是报价有一个最低限价。 我们当初没发现这个最低限价有多大问题,就参加了招投标,结果出来后我们才明白,这个规定是采购部门玩的猫腻,而且玩得太明显了。

公共经济管理法释义(1)完整篇.doc

公共经济管理法释义(一)- (一)立法状况 《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是一个典型的产业政策法规。产业政策法是一国有关规划、诱导和干预产业的形成、发展的经济政策及其制订、实施等的法,主要是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法。其目的在立足于市场机制,运用经济杠杆和经济手段,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指令性计划式微,早在党“十三大”报告中就提出:“计划管理的重点应转向制定产业政策,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产业政策的实现。”也就是说,国家的规划和计划,将主要通过产业政策来实现,而在法治国家,产业政策也需在法治的条件和框架内贯彻实施,产业政策法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看,我国将以五种加以推动和实现:一是支持性产业政策。即对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能力、对产业升级能够起重要作用的特定的产业、企业和产品,通过注入资本金、财政贴息、发行债券、债转股等手段来支持其发展。二是鼓励性产业政策。对于国家鼓励的传统产业改造,以及成长性的战略产

业和战略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用减免税收的办法鼓励其发展。三是竞争性产业政策。除了涉及国家安全、自然垄断、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外,将大多数行业、企业和产品都纳入市场竞争的范围,在投资税收政策、技术质量标准、竞争法和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创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竞争环境,实现优胜劣汰。四是限制性产业政策。对污染环境、技术水平落后、严重供大于求的产业实行限制性产业政策,促使其淘汰。五是保护性产业政策。针对农业和服务业这两个国际竞争能力较弱的产业,特别是针对一些幼稚产业,可以实施既不违背世贸组织法律框架,又能顾及我国产业安全,保护幼稚产业以及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鉴于产业政策法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征,它并不宜系统地编纂立法的,但是有关的法律法规为数不少。 1997年,国家计委、经贸委和外经贸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后经修订,该目录及附件由国务院于2002年批准实施。《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也是国务院于2002年颁行的,它将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列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的外商投资项目,为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

2020年(财务知识)政府经济管理概论第七章区域经济管理

(财务知识)政府经济管理概论第七章区域经济管理

第七章区域经济管理 壹、名词解释 △区域(P158):是壹个空间的的概念,是指地球表面的壹定的地域空间。 △区域的类型(P158):1.根据自然特征划分的自然区域。2.根据行政管理的地域范围划分的行政区域。3.根据经济联系划分的经济区域。 △经济区(P159):于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以劳动地区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不同层次、具特色的国民经济地域单元。 △经济区域(P159):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存于的某些特定问题,政府往往按照壹定的指标或原则,对全国或特定区域进行分区划片,将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从空间上划出其边界,阐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且对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对策,这就是经济区划。 △区域经济管理(P161):区域经济管理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从全国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采取相应的政策,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指导、调节和控制,从而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P163~164):对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进行全局性、综合性的谋划和部署。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概念(P171~172):是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

下,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安排,为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具体和可操作性的依据。 △大区域规划(P172):是按照全国划分的综合经济区范围,由中央主持编制的规划,它对推动省区间的经济协作和联合,促进经济区的全面协调发展有更要作用。 △行政区规划(P173):是以行政区为单位的区域规划,它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直接配套,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化。 △区域经济政策的概念(P175):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旨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协调区域关系的壹系列政策的总和,它是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重要手段。 △区域金融政策(P177):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主要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总量平衡问题。 △区域投资政策(P178):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行为和改善区域投资环境的各项措施,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向,且吸引区外资金的流入,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P178~179):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为了谋求壹定的经济社会利益,依据壹定的协议或合同,将生产要素于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组合的活动。 二、简答题、论述题

城市经济管理

第12章城市经济管理 城市经济具有综合性、集中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点,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加强城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所谓城市经济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对城市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导、组织、协调、监督等的一系列活动。它是城市管理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政府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12.1市场失灵与政府调控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能够自动地进行市场调节,市场的运行完全是由“看不见的 手”来控制的,但是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许多缺陷,造成了市场经济不能很好地运行 下去。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有机体的核心, 其综合性、集中性和相对独立的特点使得 每一个城市经济总量巨大、结构复杂并具 有相对的独特性,一旦出现市场失灵,城 市政府干预城市经济活动就显得非常重 要,并且城市政府的调控方式、方法和方 向均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12.1.1城市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 城市政府的主要经济调控职能应定位在它 要能够弥补市场缺陷,熨平市场经济的波 动,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一个合理有序 的制度框架。 这些基本的功能活动,从总体上概括起来 就是:公共物品的供给职能、计划调控职 能、综合管理职能、法律调控职能等。1、提供公共物品 自由市场制度是建立在交换的等价原则之 上的,只有那些具有排斥性质的可以交换 的产品才能进行市场交易;与私人产品不 同,公共产品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 性”,所以公共产品的交换行为难以产生,消费者与供给者之间的联系由此中断。因 此,为弥补市场的这个局限性,公共物品 应主要由城市政府来提供。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政府直接生产,另一种是政府间接生产。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纯公共物品和自然垄断性很高的准公共物品应该采取由

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心城市一直坚持加工制造业、旅游业、海洋资源产业以 及创新型新兴工业相互融合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步形成形成依托海洋, 海陆统筹, 高端产业聚集, 生态文明和科技先导的基本特征。回顾十一五规划,西海岸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东部旅游度假区的规划都已经基本完成,海洋经济产业带业也已初步形成;放眼十二五规划,打造蓝色经济区,全面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坚持陆海统筹,突出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我国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提升海洋科技水平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的战略规划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作为蓝色半岛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青岛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海洋资源优势,海岸线总长863. 30千米, 海岛69个, 海湾49个, 近海海域面积1. 38万平方公里, 滩涂面积212. 3平方公里; 航道通畅, 不淤不冻, 锚地水域开阔, 具有适合建设深水大型码头的港口资源; 青 岛近岸95% 以上海域符合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具有丰富的海洋生资源, 其中鱼类资源占80% ,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是非金属矿产和油气资源。在陆地上资 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如何开发好、利用好海洋资源是青岛市今后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课题。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为了融合丰富的海上旅游资源,青岛市也正在努力地开发各种富于创新的新型旅游资源,日新月异的东部都市观光区--横贯东西的旅游观光大道东海路、香港路和澳门路,中华文明雕塑园、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等,构筑成一幅海滨都市旅游景观。以及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都坐落在这片年轻的城区之中,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快了青岛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青岛市海洋科技资源优势突出、力量雄厚, 是中国海洋科研教育机构的中心聚集地, 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科技开发机构, 三分之二的海洋科研人才, 涉海领域两院院士 占全国的80% 左右, 海洋科技密集程度居全国之首, 海洋科技研发体系比较完善。在全市 海洋科研、教育机构及企业中, 已建成部委级重点实验室1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 青岛市还拥有海洋药物、水产饲料、海藻加工、海洋生化制品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海洋药物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 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 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其中省会十个,非省会五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市内四区总人口为207.79万人;其他三区五市(县级)663.7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市南区54.48万人、 市北区55.82万人、四方区46.25万人、李沧区51.24万人、黄岛区52.42万人、崂山区37.95万人、城阳区73.72万人、胶州84.31万人、即墨市117.72万人、平度市135.74万人、胶南市86.84万人、莱西市75.02万人。 青岛市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畜牧业、副业和海洋渔业;青岛市2010年全市的GDP 总产值为:5666.19亿元,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276. 99亿元,占到青岛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9﹪;2010年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分别占到第一产业的:48.4﹪ 0.4 ﹪ 26.2﹪和 21.8﹪;总产值指数方面,以2009年统计年鉴为例,全市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值指数为:2 374. 90;其中,农业产值指数为:1 096. 68;林业产值为指数:812. 34;牧业产值指数为:7 151. 59;渔业产值指数为:13 839. 89;在增加值方面2010年,第一产业的总增加值为:2 769 883万元;农业增加值为:1 491 886万元;林业增加值为:10 278万元;牧业增加值为:535 712万元;渔业增加值为:647 815万元;总产值方面以2010年为例,第一产业总产值为:4 831

1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 1、运用经济学理论并联系我国实际,试论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答:城市经济是“由工商业等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区域经济。”城市经济是建立在城市人口频繁的交往以及在城市内部大量经济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地说,区域经济的研究重点是那些规模在城市之上同时又在一国内部的经济地带,比如一国的东部、中部或者西部。但是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区域经济,都强调从空间的角度来理解经济现象。 城市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对于整个区域来说,其具有强大的聚集、扩散功能、辐射和带动功能、创新功能等,是整个区域经济的龙头。其发展程度关系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我们一般认为是由在社会进程中为解决各生活聚居点在相互交易与交流上的不便,以及为了达到交易流通成本上的公平而选择的聚集点发展而成。现今,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发展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聚集、扩散作用 (一)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在其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商品和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是区域内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中心,是区域经济的产业聚集点。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聚集了许多优势行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地区,能够较快的开发出新的产品以及新的技术,不但加强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对外的竞争力,也增加了区域内部的经济收入,能够带来巨大的集聚效益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为整个区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及经济收入,优化区域产业的配置。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城市的聚集作用使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能够较快的被生产出来以及较快的运用到区域内的各个生产中去,使一些较好的管理机制和技术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城市是一定层次的政府所在地,具有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发展,维护城市现有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好,充分发挥城市各要素集散的功能,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或功能的发挥。同时城市又是区域性公司、企业等组织的管理机构汇集地,通过其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和产业配置、生产组织功能。 (四)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实践。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地租的过高、交通变得拥挤、生产生活成本过高,这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资本逐渐向次核心经济区转移。如此,次边缘区、边缘区的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 二、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一)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是区域内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势能远远高于周边的地区。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金融、商贸、运输以及中介等服务机构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极强,对周边地区产生很强的辐射力,通过这种特有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区域以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均快于或优于其所辐射的区域,起着导向与示范作用。 (二)城市能吸引和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较高生产力,利用国际经济和新技术的积极因素,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形成新技术产业,实现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市一般具有相对完整、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职能,提供区域生产、生活必需的产品,同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业和产业集群。 (三)城市与周边农村之间存在着不同梯度的产业链关系,城市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带

2012年南大社保考研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八章 公共经济管理

第八章公共经济管理 第一节公共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从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 1、从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财政学学科的诞生以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问世为标志。在20C 30Y以前一直在斯密的框架下发展,没有多少进步。 (2)福利经济学、凯恩斯主义革命及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为财政学提供了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新的理论基础,并拓展了财政学的研究主题(如政府经济活动的研究) (3)20C 60Y,财政学最总实现向公共经济学转变,其主要标志是三本《公共经济学》书的出版。 (4)70Y以后,公共经济学向公共部门经济学开始发展。 2、从财政学到公共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变化——研究重心、理论基础、分析方法的变化 (1)研究重心上:从过去只研究财政收支本身的问题,转变到研究财政收支对经济的影响和公共部门本身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及其效率问题; (2)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上: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为公共经济学的诞生创造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二、什么是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pubic sector economic)是一门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尤其是政府经济行为的学科领域,涉及公共支出、税收和经济主体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三、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学科基础 1、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人” (1)一般经济学中对“经济人”(理性人)假设的内容:个人无论是处于什么地位,其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或极大化个人效用作为基本的动机。

(2)公共部门经济学对“经济人”假定的内容: A、公共部门中的个人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并且个人的效用函数是多元函数(包括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有多个变量(财产、权力、名誉、闲暇等)。 B、社会个体的偏好是多样化的,个体对公共部门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偏好也会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 C、人类决策行为所依赖的是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全面理性(纯粹理性)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 D、人的行为有机会主义倾向。 (3)公共部门经济学的重要流派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人”假设应用于对公共部门及政治领域和集体选择过程的分析。 2、公共部门经济学的支撑学科: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1)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对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影响 A、福利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是: ①“公共利益问题”:即研究满足配置效率或帕累托效率等社会选择标准的界定问题; ②“公共分配问题”:即收入再分配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③“社会福利问题”:即对社会福利函数的探讨。 B、福利经济学对公共部门经济学的而影响: ①从微观角度对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收入不公平等社会现象进行剖析,目的是提高政策运行效率,解决“市场失灵”,制定微观经济政策,实现收入公平分配。 ②从宏观角度,在封闭经济中,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和价格政策,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在开放经济中,政府通过货币及汇率进行国际标准化管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2)微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其对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影响 A、微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是:消费者(个人和企业)行为理论、均衡价格理路、生产要素和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

城市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维护城市的良好形象,推动区域经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科学的城市管理。本文总论述加强城市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出发,阐明了城市管理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并就如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形象;区域经济;规范执法 新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管理中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创新工作思路,转变陈旧观念,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推动城市的全面建设。城市管理工作对于创建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的科学体制。 1.加强城市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加强城市管理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是农村及小城镇发展的必然方向。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聚集地,也是社会进步的展现舞台,而维护城市形象的城市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好城市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有着重要的意思。 其次,加强城市管理是推动城市发展壮大的需要。居住环境密集,人口众多,企业集中是城市的主要特点。城市生活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又是紧张有序的。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涉及到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等等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所有这些活动如果没有良好秩序的规范和引导,那么城市生活就会变得杂乱不堪。我们经常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这说明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好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维护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城市管理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衡量城市发展的标准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往往代表着这个国家最具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城市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资本,是城市品牌和生产力的象征,因此说,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市管理的功能,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良好的城市环境意味着会将更多的人、更多的资金吸引过来,而这些恰恰是促进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因素。城市管理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维护城市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一种生产力,会直接促成区域经济的发展。城管部门是城市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通过通过行政执法来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和提升城市形象,可以说城管部门作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在文明城市创建、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清理障碍物、维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城市管理对于存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栽下梧桐引来金凤凰,如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一直城市管理工作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

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与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一般要求和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心城及新城的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 17733.1 地名标牌城乡 YZ/T 0129 邮政普遍服务 YZ/T 0067 信筒 DB11/T 190 公共厕所建设标准 DB11/T 493.1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第1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DB11/T 650 公共汽电车站台规范 DB11/1116 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public facilities on sidewalks 设置于城市道路路侧带范围内直接服务于行人的设施。包括护围栏设施(含人行道护栏、公交站安全护栏、绿化设施带护栏等)、废物箱、行人导引类指示牌(含街牌、步行者导向牌、公厕指引牌、地铁指引牌、人行地道和人行天桥指引牌等)、公交车站设施(含站牌和候车亭)、邮政设施(含邮筒和邮政报刊亭)、公用电话亭、自行车存车设施(含自行车存车架、自行车存车围栏和公共自行车设施)、座椅、活动式公共厕所。 3.2 路侧带curb side strip 车行道外侧路缘石的内缘与道路红线之间的范围。路侧带一般由绿化设施带、人行道、行道树设施带组成。 3.3 人行道sidewalks 路侧带上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 3.4 行道树设施带street trees facilities strip 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条形地带。 3.5 绿化设施带planting and facilities strip 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以绿化为主的条形 地带。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聚集、扩散作用 (一)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在其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商品和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是区域内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中心,是区域经济的产业聚集点。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聚集了许多优势行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地区,能够较快的开发出新的产品以及新的技术,不但加强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对外的竞争力,也增加了区域内部的经济收入,能够带来巨大的集聚效益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为整个区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及经济收入,优化区域产业的配置。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二)城市的聚集作用使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能够较快的被生产出来以及较快的运用到区域内的各个生产中去,使一些较好的管理机制和技术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三)城市是一定层次的政府所在地,具有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发展,维护城市现有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好,充分发挥城市各要素集散的功能,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或功能的发挥。同时城市又是区域性公司、企业等组织的管理机构汇集地,通过其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和产业配置、生产组织功能。 (四)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实践。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地租的过高、交通变得拥挤、生产生活成本过高,这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资本逐渐向次核心经济区转移。如此,次边缘区、边缘区的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 二、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一)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是区域内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势能远远高于周边的地区。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金融、商贸、运输以及中介等服务机构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极强,对周边地区产生很强的辐射力,通过这种特有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区域以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均快于或优于其所辐射的区域,起着导向与示范作用。 (二)城市能吸引和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较高生产力,利用国际经济和新技术的积极因素,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形成新技术产业,实现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市一般具有相对完整、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职能,提供区域生产、生活必需的产品,同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业和产业集群。 (三)城市与周边农村之间存在着不同梯度的产业链关系,城市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升级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升级与调整,这样城市经济也就进而带动了农村经济以至促进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城市的精神文明成果传递区域内各个地区,为区域的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创新功能 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创造能力,是各种新观念、新思想的诞生地或首播地,是新体制、新机制的发祥地或示范地,其创新功能主要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因此城市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区域的各项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研究机构和各类高素质的人才,信息渠道通畅,创新意识很强,对区域的全面创新和快速发展形成有力支撑。特别是像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战略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同时后工业社会日渐来临,信息与知识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作为信息交流与知识创新中心,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更趋重要。在新的背景下重新认识中心城市,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地位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四、龙头作用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凭借各种优势通过聚集作用,进而产生规模聚集效益,提高城市经济效率,使城市经济成为所属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具体体现为: 一、对区域内经济发展有示范效应。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走在其他地区的前面,对区域内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二、发挥扩散功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固定资本、人才资源、技术、信息、产业等向周边乃至全区域的辐射,带动了整个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发展。

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公共停车位的管理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e5655556.html, 经济学视角下城市公共停车位的管理策略 作者:冯佳 来源:《管理观察》2017年第33期 摘要:规范管理公共停车位资源是广州市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方面。基于对广州公共停车位资源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明确了广州公共停车位管理所面临的公共池塘资源困境。通过对公共停车位使用者在不同行为规则下的博弈进行分析,得到引入预约公共停车位使用的管理制度可以克服广州公共停车位管理中,公共池塘资源困境的有效策略,并对违章停放等非法行为的监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共停车位公共池塘资源困境博弈 中图分类号:U29;TP3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拥有超过250万辆的中小客车,但是却只有65万个停车位[1]。在医院、学校、繁华商圈及部分大型居民社区,停车位一位难求,违章停车屡禁不止, 非法收费和乱收费的现象层出不穷。人们开车出门时,常常为图方便(个体理性),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医院、中小学、幼儿园、购物中心周边,往往很多车辆违规停靠在道路两侧,造成一条甚至多条车道被停车所占用,严重影响相关路段的通车能力和效率,经常造成交通拥堵甚至交通瘫痪(集体非理性)。 据广州市交管局统计,在违章车辆的停放原因中,短时路内停车的违章现象占主要比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指出,严重的 停车占道是造成城市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宽度为11-18m的道路为例,违章停车将导致道路通行能力降低26%-34%,并且道路宽度越小降低幅度越大。[3]2017年1月10日,高德地 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了《2016年 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虽然广州市交通拥堵程度有所缓解,但是仍位列全国“堵城”TOP10。根据高峰期拥堵延时指数,广州2016年的高峰拥堵指数位列全国第七位,延时指数为1.63。也就是说广州市正常情况下30分钟通勤时间为48.9分钟,仍平均延时了18.9分钟,拥堵时间成本仍然较高[4]。 显然,城市公共场所停车管理与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何合理配置广州市有限的公共停车位资源,有必要从经济学视角进行解析。 2 广州公共停车位资源的经济属性分析 2.1 广州公共停车位经济属性特征

公共经济管理法释义(三).doc

公共经济管理法释义(三)- (四)《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第6条(关于限制类外商投资项目的概括性规定) 1. 关联理论 本条是关于限制外商投资项目的规定,涉及基于本国的产业、安全和环境等考虑限制外资准入的问题。条文中列举的产业领域明显区别于鼓励类的产业项目,它们或者技术上比较落后,或者对于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比较大,或者需要特殊的政策措施保护,或者根据对外开放的步伐要求量力而行逐步为之。由于其特殊性,国家对于这类产业领域的外资进入采取限制的态度,结合实际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逐步、适度开放。 2. 规范阐释 本条规定了五个方面限制外商进入的产业领域,《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其细化为13个方面,即: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及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

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条约规定限制的其他产业。其中每一个具体的产业项目,又有相关的细目规定。 3. 关联案例 三九与日本八九联手展业。2003年春节前夕,三九企业集团总裁赵新先与日本规模最大的连锁药店之一的八九君泽株式会社社长石田共同宣布,双方将全面合作在中国拓展医药连锁产业。八九选择与三九合作,除了三九是中国中药第一品牌之外,它看中的是三九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强大网络。三九连锁药店已建成门店近千家,分布在全国15个省份的20多个城市,其成长迅速,业绩稳定上升。三九选择八九,则是提升三九连锁药店经营规模、经营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选择,将会推动三九的中药现代化进程;同时也为它开拓日本市场奠定了基础,八九君泽是日本最大的连锁药业集团——威露西阿集团的核心企业,该集团拥有1500家连锁药店,销售网覆盖全日本。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规定,关于药品的批发、零售和物流配送属于限制类的项目,但是,鉴于中国市场的诱惑,国外医药连锁企业纷纷谋划各自的中国攻略,积极抢滩中国医药市场,中国医药零售业重组是大势所趋。从本案也可看出,中外在限制类项目上合作,并非只是外方受益,理想的状态是中外企业和国家社会“三赢”。相关产业政策主管部门应审时度势,积极指导,掌握好准入控制;反之则可能经常陷于消极被动,被外资钻空子,产业政策法丧失

城市居住小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管理规定

城市居住小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管理规定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及零星住宅(以下统称居住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管理,保障居住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维护小区业主和开发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武汉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居住小区。 第三条居住小区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各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步规划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邮政、商业服务、社区管理服务和市政公用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区管理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在住宅总规模(总建筑面积,下同)开发完成50%之前建成交付使用;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在住宅总规模完成80%之前建成交付使用。 第四条居住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应坚持统筹规划、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使用性质相近或可兼容的公共服务设施应综合设置。 第五条居住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水平应当和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在符合规定指标总量的前提下,可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一规划、合理布置。 第二章权属界定与管理 第六条居住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分为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和非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两种。 第七条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建设成本适宜列入小区商品房建设成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管理服务、市政公用设施等。此类公共服务设施除社会公益性配套设施外,其权属归全体业主所有,由业主委员会代为登记,开发企业不得销售,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处置其使用权。 第八条非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是指适宜市场化运营、建设成本不宜列入且未列入小区商品房建设成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商业服务设施(物业管理专用商业服务设施用房除外)等。此类公共服务设施,按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其权属归投资者所有,但交付使用后必须纳入小区统一的物业管理,并不得擅自改变规划用途。 第九条居住小区的车库、车位(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当首先满足本小区业主的需要。未列入小区商品房建设成本的地下车库、地下车位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第十条居住小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具体内容、指标等一般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确定,城乡规划部门提供规划条件时应作为土地出让条件之一进行明确。 第十一条对于分期建设的居住小区,城乡规划部门在审查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方案和施工图以及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对每期工程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名称、功能、位置、权属、指标等进一步核定。同时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件中注明与住宅同期进行验收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确保公共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工程达到下列要求时,房地产开发企业方可申请竣工综合验收: (一)按照规划建设方案完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且经城乡规划部门竣工核实合格。 (二)公共服务设施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已经明确产权、管理权及其关系,并且以书面形式明确管理责任。 第十三条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内容完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且未通过城乡规划部门竣工核实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办理入住手续。 第三章附则 第十四条居住小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详见附表。本指标按居住人口规模分三级。居住人口规模达到—万人的,按附表3-1设置项目;居住人口规模在—万人的,按附表3-2设置项目;居住人口规模在—万人及以下的,按附表3-3设置项目。 每户平均居住人口计算值为人,每户(套)住宅建筑面积按实际建筑面积标准计算。 第十五条本规定由武汉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规定从2008年2月1日起试行。

区域经济管理学复习题

一、概念 1.区位论:P6页 答:区位,一般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地理位置。企业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区位因素如交通条件、市场供求、资源分布等是企业进行 寻求合理空间活动而创建的理论,如果用地图来表示的话,它不仅需要在地图上描绘出各种经济活动主体(农场、工厂、交通线、旅游点、商业中心等)与其他客体(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位置,而且必须进行充分地解释与说明,探讨形成条件与技术合理性。区位论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勒施的市场区位论。 2.区域经济:P4页 答: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 3.区域分工:P170页 答:区域分工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劳动地域分工。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和产品生产方面的分工和协作,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因此,区域分工是社会劳动分工的地域空间形式。 4.非平衡增长理论:P55页

答:经济运行不可能是完全均衡的。不同部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增长率,存在着水平和发展速度上的差距。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投资,而不是在经济的所有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为了使不发达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应当首先选定少数部门或产业进行投资,使其快速发展,并带动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在经济自发平衡力的作用下,经济从非均衡发展的轨道逐渐转向均衡发展的轨道,在新经济水平上获得平衡。 5.区域发展战略:P217页 答:区域发展战略是对一国之内特定区域经济发展长远的、重大的、全局性的谋划。基本内容由六大要素构成,即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战略对策。具有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稳定性、综合性、开放性、地域性、中介性、协调性、特色性、差异性等特点。 第二部分、简答题 一、区域的特征。P1页 答:区域,是一个为各门学科广泛使用的空间范畴。作为地域空间,区域既是一个有确切方位和明确边界的实体,又是一个人们在观念上按某些要素集合而成、往往没有严格边界的空间概念。在经济学中,人们通常把区域看做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 首先,经济区域是一个空间范畴,泛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载体。其次,经济区域应具有必要的地域构成要素,是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经济上较为完整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