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1]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1]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1. 引言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是女性生育期最常见的良性子宫肿瘤之一。

它来源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并由结缔组织包裹。

子宫平滑肌瘤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子宫位置,形成不同的类型,例如浆膜下型、浆膜下子宫内膜型和浆膜下子宫腺型。

虽然大多数瘤体没有明显症状,但在某些患者中,子宫平滑肌瘤会产生临床症状,并且可能需要治疗。

本文将详细描述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路径,包括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以及常见的诊断方法和治疗选择。

2. 临床症状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症状通常取决于瘤体的大小、数量和位置。

以下是常见的症状:•月经异常:包括月经周期的改变、过多的经量、经期延长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贫血和乏力。

•腹部肿块:大型子宫平滑肌瘤可能导致腹部肿块的出现,患者可以自己感觉到或者通过体检发现。

•腹痛和盆腔疼痛:瘤体的增大和压迫可以引起腹痛或盆腔疼痛。

这些疼痛可能是刺痛的、隐痛的或者压迫感的。

•排尿和排便问题:大型子宫平滑肌瘤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便秘等症状。

•不孕:依赖于子宫平滑肌瘤的大小和位置,可能会影响受精卵着床或导致流产。

3. 体征检查下面是常见的子宫平滑肌瘤的体征检查:•妇科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子宫肿大、触及到肿块和触痛。

如果瘤体很大,还可以触及到腹部肿块。

•B超检查:超声成像是子宫平滑肌瘤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

它可以确定瘤体的大小、位置和数量。

此外,它还可以检测到瘤体的特征,如囊变、坏死或出血。

•MRI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包括瘤体的内部结构和血供情况。

这对于评估子宫平滑肌瘤的类型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活检: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活组织检查以确认诊断。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医生怀疑子宫平滑肌瘤为恶性肿瘤时。

4. 治疗选择子宫平滑肌瘤的治疗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瘤体的大小和位置、患者的年龄和生育计划等。

妇产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讲课稿

妇产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讲课稿
一、 子宫平滑肌瘤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子宫平滑肌瘤 ( ICD10: D25)
行 经腹 子宫 全 / 次 全切除 术或 经腹 腔镜 辅助 下阴 式全 子宫 切除 术 ( ICD9CM-3: 68.39/68.49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 月经紊乱 等;
2. 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
/ 或 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子宫肌瘤 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 10 周子宫;
10. 阴道清洁度检查;
11.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 CA125、 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
2004〕 285 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30 分钟;
3. 手术超时 3 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
4. 术后 72 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长期医嘱 :
□完成术前小结 术前医嘱:
□妇科常规护理 □Ⅱ级护理 □普食 □阴道上药 □药物(阴道上药)
□明日在选麻或全麻下行经腹子宫全 /次全切除术或经腹腔镜辅助下阴 式全子宫切除术
□术晨禁食水
□术区备皮
□静脉取血 □交叉备血 □抗菌药物皮试
□尿常规 □便常规
□生理盐水 10ml ,皮试用
□凝血功能 □生化检查
(六)术前准备 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血型;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临床路径是指医生、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控制为目的,所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最佳程序化、标准化医疗检查和处置流程,并把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性质量提高作为监控手段整合到其中,用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临床路径强调把传统的弹性治疗变为标准化规范化的诊疗计划。

【1】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以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为主要症状。

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方法,我们将临床路径运用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不仅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患者预后,而且能及时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10月期间,住院的单纯子宫肌瘤拟行手术的患者50例。

年龄35-52岁,平均40.5岁。

手术方式均采用了子宫切除术,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

排除标准:肌瘤恶变或合并贫血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基础疾病患者。

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子宫肌瘤分类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照常规护理计划进行护理。

实验组患者入院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以手术天数为横坐标轴,以术前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健康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坐标轴,制订标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医护人员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的标准化流程合作完成治疗和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患者入院时的准备工作:在患者入院时,向患者本人及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医疗作息时间、各项规章制度、注意事项等。

并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令患者了解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有效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等。

让患者在各方面做好手术的准备。

术前1d的准备工作:手术前1d,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名称、时间、麻醉方式等,指导患者沐浴,介绍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让患者了解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充足睡眠的重要性。

妇产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

妇产科子宫肌瘤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 ICD10: 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或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ICD9CM-3: 68.39/68.4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月经紊乱等;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 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 10 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可疑恶变。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检查齐全;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 1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 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 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心电图;7.胸部 X光片;8.超声检查;9.宫颈刮片(有条件可选择 TCT或 CCT);10.阴道清洁度检查;11.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 CA125、 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 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 30 分钟;3.手术超时 3 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4.术后 72 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4 天。

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必要时全麻;2.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输血:必要时;4.病理: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2009 版)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 D25)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 68.39/68.4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一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月经紊乱等;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一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可疑恶变。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检查齐全;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W 1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心电图;7.胸部X光片;8.超声检查;9.宫颈刮片(有条件可选择TCT或CCT;10.阴道清洁度检查;11.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25、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必要时全麻;2.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输血:必要时;4.病理: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病史:月经紊乱;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辅助检查:B超检查协助诊断。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10周妊娠子宫2)月经过多3)继发贫血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化验齐全,化验结果正常;4.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所必须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生化C6;4.凝血六项;5.血HIV;6.血HCV;7.血RPR;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为第一、二代头孢 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或青霉素类; 4.术后48小时复查血常规,血细胞中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性计数正常,停用抗生素。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1.麻醉方式:腰、硬外、联合麻醉; 4.输血:必要时;2.手术内置物:无; 5.病理:石蜡切片。

3.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它必需用药;九、术后住院恢复6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2.术后用药;3.预防性抗菌药物:二代头孢。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1.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2.体温正常,伤口拆线愈合良好;3.能独立完成生活起居活动。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化验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2.住院后突发意外情况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3.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拟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患者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年龄:_____门诊号:______住院号:________住院时期:______年___月___日出院时期:______年___月___日标准住院日10天日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首选治疗方案为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手术编码ICD-CM-3::7.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1.骨盆及软道异常; 5.高龄初产妇;2.胎儿巨大; 6.胎儿窘迫;3.羊水过多;7.有影响阴道分娩的各种合并症;4.头盆不称;8.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切除手术临床路径

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6版)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900)行经腹腔镜或经阴道或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9/68.4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月经紊乱等;2.体征:子宫增大;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检查齐全;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900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心电图;7.胸部X光片;8.超声检查;9.宫颈防癌筛查;10.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125、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4天。

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或全身麻醉;2.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3.输血:必要时;4.病理: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用药;3.预防性用药: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临床路径-子宫平滑肌瘤

临床路径-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平滑肌瘤手术临床路径诊断依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病史:月经增多等体征:子宫增大,质硬辅助检查:超声,必要时MRI/CT方案选择依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明确手术指征。

(1)子宫增大,子宫≥妊娠10周子宫/子宫增大,子宫<妊娠12周子宫/肌瘤位于黏膜下,体积小(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可疑恶变2.无手术及麻醉禁忌症。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可疑恶变者,交代二次手术切除子宫的可能性,必要时性冷冻病理检查。

进入路径标准:1.诊断必须符合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简柚治疗准备: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2.预防性用药术前30分钟3.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加用抗生素一次4.术后72小时如体温正常,停止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术后48小时若体温正常,停止使用静脉抗菌药手术日为住院第3日:1.手术安全核对:手术方式、切除范围、麻醉方式、置入物、术中用药、输血及血制品、病理2.术后即刻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观察患者术后变化情况。

术后住院恢复时间:1.必须复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用药:视情况与镇痛、镇吐、缩宫素、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抗菌药物使用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腹部无阳性体征,完成复查项目2.伤口愈合良好简柚3.没有需要住院的并发症及合并症变异及原因分析:1.因化验、检查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2.月经量多且不规律,宜先行诊断性刮宫术,排除内膜病变,等待病理结果导致住院时间延长3.伴有贫血,须提前输血,待改善贫血状态后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4.有影响手术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及治疗5.因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治疗6.因月经周期不宜手术,推迟手术时间7.因切口愈合不良,导致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术前医嘱:头孢美唑钠1.0g 或头孢呋辛钠1.5g (术中带药)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46.6g po )或甘露醇电解质液(250mlpo )硫酸阿托品(0.5mg im )术前巴曲酶(2U im )术前(必要时)手术日医嘱:抗炎、补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或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ICD9CM-3:68.39/68.4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月经紊乱等;
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
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
(1)子宫增大,肌瘤≥妊娠10周子宫;
(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
(3)有压迫症状;
(4)可疑恶变。

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
3.术前检查齐全;
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
2.尿常规;
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
4.凝血功能;
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
6.心电图;
7.胸部X光片;
8.超声检查;
9.宫颈刮片(有条件可选择TCT或CCT);
10.阴道清洁度检查;
11.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125、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
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4天。

1.麻醉方式: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必要时全麻;
2.术中用药:止血药物和其他必需用药;
3.输血:必要时;
4.病理:石蜡切片(必要时行冰冻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
3.预防性用药: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静脉性抗菌药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腹部无阳性体征;
2.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体温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2.其他意外情况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导致术前住院时间延长。

3.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
行经腹子宫全/次全切除术或经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ICD9CM-3:68.39/68.49)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1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