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蒸腾作用

合集下载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蒸腾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冀少儿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二节蒸腾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1.实地观察与多媒体展示相结合:通过将学生带到校园内的植物区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蒸腾作用的存在,再结合多媒体展示生动形象的蒸腾作用动画或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蒸腾作用的过程。这种结合实地观察和多媒体展示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深刻理解蒸腾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寻找答案。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共同讨论蒸腾作用的发生原因和意义。这种问题导向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知识讲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讲解了蒸腾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还介绍了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灌溉、防病等。这种知识讲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蒸腾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同时,教师强调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种创新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共同讨论和探究蒸腾作用的问题。例如,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片上水珠的出现情况,并共同讨论蒸腾作用的发生原因。
2.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例如,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共同讨论不同植物蒸腾作用的差异。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蒸腾作用的意义。例如,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会出现水珠?”让学生思考并讨论,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冀教版《蒸腾作用》ppt课件

冀教版《蒸腾作用》ppt课件

99%左右的水则被蒸腾掉了。
四、蒸腾作用的意义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1.对植物体的意义
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增加大气湿度 增加降雨量 2.对自然的意义 减轻干旱 调节气候
3月12日
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蒸腾作用来为 人类服务呢?
大规模的植树造林 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答:因为植物蒸腾水 分,大面积的树林可 以增加空气湿度,使 天空云量增多,从而 增加降水量,起到减 轻干旱,调节气候的 作用。
第二节 蒸腾作用
• 在炎热的夏日,到绿漫天涯的森林中去避暑,会感到凉爽宜人。 为什么呢? •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又是为什么呢?
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
两小时后……
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
在A、B两个塑料袋内壁上,你见到什么?
B袋内壁上出现大量水珠,A涂上凡士林没有水珠。
它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叶片里的气孔散发出来的。
保卫细胞 气孔关闭
根毛 细胞 降低温度 蒸 腾作蒸用的意义: 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减轻干旱调节气温
水分不散失
叶肉
根 、茎、叶的导管 气孔 大气
Hale Waihona Puke 植物的叶片是怎样进行蒸腾作用的?
表皮细胞
叶绿体 气 孔 内壁厚 保卫细胞 外壁薄 细胞核
气孔的结构
三、气孔的调节
吸水
气孔开放 保卫细胞 失水 气孔关闭
水分散失 水分不散失
植物就是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 结论: 蒸腾作用的。
•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需要 消耗200 kg以上的水。这200 kg(200 000 g) 水的用途大致为 • 作为组成成分 1872 g • 维持生理过程 250 g • 蒸腾作用消耗 202106 g • 生长期总需水量 204228 g

第二节蒸腾作用(13张)(济南版)

第二节蒸腾作用(13张)(济南版)
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大树为人们撑起了遮阳的绿伞,为 大自然提供了清新的空气.
• 大树为什么不会被阳光灼伤Hale Waihona Puke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 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1.右图中塑料袋内出现了什么物质?小水珠
2.这说明了什么?植物体能向体外散失水分 3.哪个装置里的这种物质最多?甲
4.哪个装置里的最少?乙
2、气孔 是蒸腾失水的门户,其开闭受到 保卫细胞的控制, 当这种细胞吸水膨胀时,他就 张开 。
3、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分是(C) A 形状不同 B 大小不同 C 是否含有叶绿体 4、制作叶横切临时切片的切片方法是(A) A 迅速切割 B 慢慢切下 C 迅速来回切拉 5、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C) A 气孔是植物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窗口 B 日照强,蒸腾作用就快 C 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就快 D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物蒸腾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
请根据你的视察结果识图辨别叶片的结构:
上表皮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叶肉 叶脉
下表皮 气孔 保卫细胞
气__孔__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 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它主要散布在叶片的 下__表__皮_。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_保__卫__细__胞__控制。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_张__开_;失水缩小时,气 孔就_关__闭__。
1、夏季移栽植物时往往要选择傍晚或阴天进行才能保证 成活率,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2、移栽植物后要去掉部分枝叶,你认为这又什么原因? 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3、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大部分树木叶片脱落,落 叶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 蒸腾作用

第二节 蒸腾作用



乙 甲装置更合理。乙装置中土壤中蒸 发的水分,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混合在一起,干扰了实验结果。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 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 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 关闭受保卫细胞调节控制。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1.光照强度 2.环境温度 3.空气湿度 4.空气流动状况
大气
水蒸气
• ——叶片
气孔 叶肉细胞 根茎叶导管
• ——茎
根表皮内各层细胞 根毛细胞
• ——根
土壤中的水分
• 1.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 • 2.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 的运输 • 3.使植物体有效的散热
植物移栽时,要防止植物因缺水枯 死,你认为如何进行可提高成活率?
1、带土移栽
2、剪去部分枝叶 3、遮阳,尽量在傍晚移栽
下图两个实验装置,都是用来观 察蒸腾作用的。你认为哪个装置 更合理?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节
蒸腾作用
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现象:2小时后,观察发
现,A塑料袋内壁出现大 量水珠,B塑料袋内壁没 有水珠形成。
塑料袋的内壁上有什么现象产生?
有水珠产生。
想一想这些水珠从哪里来的?
是从叶片里来的。
1、定义 • 植物体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 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2、场所 • 主要在叶片下表皮进行,少量在叶柄 及幼嫩的茎进行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说课稿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说课稿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首先,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分享观点。其次,组织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再次,开展“蒸腾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这些互动方式,旨在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参与和深度学习。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植物细胞结构、水分运输等前置知识。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一是对蒸腾作用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将其与植物的吸水作用混淆;二是难以将蒸腾作用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导致知识应用能力不足;三是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掌握不够熟练,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学生多为青少年,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探索未知事物。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生物现象。然而,对于抽象的生理学概念,可能还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比喻来加深理解。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等实践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而对纯理论的学习则可能稍显抵触。此外,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已基本形成预习、听讲、复习的学习模式,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仍有待提高。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我们将探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这是生物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位于植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部分。蒸腾作用不仅是植物水分循环的关键过程,而且对于大气的湿度和降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这部分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与之前学习的植物细胞结构和水分运输知识相联系,也为后续学习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打下基础。

最新高一生物-第二节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经典

最新高一生物-第二节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经典

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梧州高中黎晓明教材分析:蒸腾作用是植物一个重要的生理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片和幼嫩地上部分。

由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不足,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在此基础上再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学习本节内容不仅使学生认识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而且帮助学生对植物利用水分的理解。

教学目的: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2、理解蒸腾作用对作物生活的重要性3、了解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教学难点:蒸腾作用的概念教学用具:1、验证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2、叶片的结构、气孔的结构的投影片3、水分蒸腾的全过程的投影片4、室外进行蒸腾作用实验的录像片段5、蒸腾作用过程的录像片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板书计划:第二节水分和散失──蒸腾作用一、概念二、过程三、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2、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四、与人类的关系1、在生产上的应用2、森林可以调节气候教学过程:炎热的夏天,当我们从街道走进一片树林时,会感到凉爽,植物由于缺水而萎蔫,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植物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降低温度,提高空气的湿度。

现在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证实植物能够散失水分。

一、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把课本P63的演示实验装置放在投影仪上,用投影仪的光照模拟阳光的照射,在实验过程,向学生讲解两个问题。

1、通过录像说明利用生活着的植物某个枝条进行蒸腾作用实验的方法。

2、比较两个实验装置,一个只是用塑料袋套在枝条上,插进带水的瓶子,另一个用塑料袋把枝叶和瓶子套在一起。

(问)这两个装置的塑料袋壁上都附着有水珠,原因一样吗?哪一个更符合实验要求?(答)原因不一样,因为我们是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而不是水的蒸发,所以不应该把枝叶和瓶子套在一起。

前者更符合实验要求。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结果,看到透明塑料袋壁上附着有许多水珠,由此验证了植物体能够散失水分。

二、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第二节蒸腾作用

第二节蒸腾作用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1872 g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 g
蒸腾过程消耗的水
2106 g
生长期总用水量
204228 g
从表中玉米一生的用水量分析,植物吸入体内的水分, 只有( 1 )%左右真正用于各项生理过程或留在植 物体内,其余( 99)%左右的水都蒸腾到大气中。
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四、蒸腾作用的 意义
当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 细胞壁恢复原状,气孔 闭合。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二、蒸腾作用调节
植物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 的开闭 来调节
——叶片 蒸


——茎 用 的
土壤

中的 水分

——根
三、蒸腾作用的过程

壤 中





蒸 气

孔气


算一算
一株玉米从幼苗出土到结出果实的一生中,大约消 耗的水量如下:
第二节蒸腾作用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1、从同一株植物上选两个大小相同 的枝条,其中一个枝条不做任何处 理,而将另一个枝条上所有的两面 都涂上凡士林。
2、分别用A、B两个干燥、透明的 塑料袋套住两个枝条,并用细线扎 紧袋口。
3、光照2h后,观察这两个塑料袋内 壁上是否有水珠形成,判断水珠是 从哪里来的?植物体叶片 4、水珠从叶片的什么结构出来的?气孔 5、以什么状态出来的? 气体状态 6、B塑料袋中为什么没有水珠? 凡士林堵住了气孔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1.光照强度 2.环境温度 3.空气湿度 4.空气流动状况
3、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植树造林 保护环境
植树造林 保护环境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

第二节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梧州高中黎晓明教材分析:蒸腾作用是植物一个重要的生理作用,发生在植物的叶片和幼嫩地上部分。

由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不足,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在此基础上再讲解蒸腾作用的过程,学习本节内容不仅使学生认识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而且帮助学生对植物利用水分的理解。

教学目的:1、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2、理解蒸腾作用对作物生活的重要性3、了解蒸腾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教学难点:蒸腾作用的概念教学用具:1、验证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2、叶片的结构、气孔的结构的投影片3、水分蒸腾的全过程的投影片4、室外进行蒸腾作用实验的录像片段5、蒸腾作用过程的录像片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板书计划:第二节水分和散失──蒸腾作用一、概念二、过程三、意义1、降低植物体的温度2、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四、与人类的关系1、在生产上的应用2、森林可以调节气候教学过程:炎热的夏天,当我们从街道走进一片树林时,会感到凉爽,植物由于缺水而萎蔫,这些现象都是由于植物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降低温度,提高空气的湿度。

现在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证实植物能够散失水分。

一、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把课本P63的演示实验装置放在投影仪上,用投影仪的光照模拟阳光的照射,在实验过程,向学生讲解两个问题。

1、通过录像说明利用生活着的植物某个枝条进行蒸腾作用实验的方法。

2、比较两个实验装置,一个只是用塑料袋套在枝条上,插进带水的瓶子,另一个用塑料袋把枝叶和瓶子套在一起。

(问)这两个装置的塑料袋壁上都附着有水珠,原因一样吗?哪一个更符合实验要求?(答)原因不一样,因为我们是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而不是水的蒸发,所以不应该把枝叶和瓶子套在一起。

前者更符合实验要求。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结果,看到透明塑料袋壁上附着有许多水珠,由此验证了植物体能够散失水分。

二、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探究竟
1.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来自哪里? 3.这些水分从植物体的什么器官
什么部位散失出来的?
叶片的气孔
4.这些水分是以什么形态出现的?


二、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1、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 概念 状态从气孔中散失到体
外的过程。
2、 部位 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
复原状,气孔关闭。
气孔关闭
气孔张开
蒸腾作用的意义
1. 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
2. 促进了植物体内溶解在水中无机盐的运输。
3. 降低了叶片的温度,避免因强烈阳光照射而 灼伤叶片。
提示:
1.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的水却 往高处流呢?”动力是什么?
2.夏天洗澡后,人们会感到凉爽,植物通过蒸 腾作用能降低叶片的温度吗?
3、绿色植物白天进行的是(D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4、蒸腾作用可以降低 温度 ,
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植物体也
不会因 气温太高 而受到伤
害。
5、气孔的 张开 和 闭合 可
以调节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经
常保持 适量水分 。Fra bibliotek 为什么往往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小资料
一株玉米从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 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下表所示:
生长期中总吸水量 204228g
100%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1872g
0.29%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g
0.12%
蒸腾消耗的水 202106g 98.98%

根吸收进来的水,约99%的水都散失掉
疑 了,这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吗?蒸腾作用 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想一想】: 曾有人做过一个统记:一 株玉米一生中要利用400斤的水,其中有 百分之九十九的水要用于蒸腾作用,百分 之一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396斤的水散失到空气.
只有4斤的水被利用.
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散失到体 外的过程。
气孔的调节:
吸水 气孔开放
幼嫩的茎上也能少量进行。
那么气孔是如何来调 节水分的散失的 ?
气孔的结构与调节

气孔是由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组成的,保
卫细胞的内外细胞壁厚度不同,靠近气孔一侧
的壁较厚,靠近表皮细胞一侧的壁较薄。当叶
内水分多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较薄的外壁
比内壁扩张的多,气孔便张开,叶内的水分便
散发出来。当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细胞壁恢
水分散失
本 保卫细胞 章 小 结
失水 气孔关闭
水分不散失
蒸 腾作蒸 用的意义: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促进水分的吸收 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1、蒸腾作用主要在(A )进行 A、叶片 B、茎和叶 C、叶柄和嫩茎 D、气孔
2、移栽植物时,常摘掉几个大叶片,目的是减少 植物的(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