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营养

合集下载

运动员膳食营养

运动员膳食营养

• 胃肠功能紊乱是过度训练常见的临床反应。
(1)食欲下降;
(2)腹痛、腹泻; (3)恶心、呕吐;
负荷强度
(4)呕血、便血;
(5)菌群失调。
第5页/共29页
• 运动员过度训练与胃肠功能紊乱的膳食营养调理: • (1)饮食要有严格的规律性 • (2)酌情控制每餐进食 • (3)尽量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 (4)赛前慎用营养补剂
米、面包、含糖运动饮料
4、比赛前1小时及其以后的膳食营养原则和措施 • A 能量棒、果汁(1杯果汁+3杯水)、水果 • B 赛前15~30min饮用1杯低聚糖维生素运动饮

第12页/共29页
5、比赛途中的饮食营养原则和措施 (1)比赛途中的补液 • 比赛中15~30min补液100~300ml
2~3km补液100~200ml ≤800ml/h • 低渗性运动饮料 • 饮料温度:5℃~13 ℃ • 饮料中的钠盐:18~25mmol/l (2)比赛途中补食(半流食物)
好的力量、爆发力、速度乃至耐力等方面运动能力,日消耗能 力相对较少。精神高度集中,神经高度紧张。
第25页/共29页
(二)灵敏、技巧性项群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安排
• 能量摄入低,食物的脂肪供给保持在30%以下为宜。 • 充足蛋白质,平时约占12-15%,控体重期可为18%左右 • VB1的供给量应达到每日4mg,VC每日140mg。 • 乒乓球、击剑等项目运动员应保证充足的维生素A供给。
第16页/共29页
第二节 部分项群运动员的膳食营养
• 耐力性 • 力量性 • 灵敏、技巧性 • 球类 • 营养需要特点 • 膳食营养安排(膳食营养构成、进食数量和进
食时间等)
第17页/共29页

营养学课件-运动员营养

营养学课件-运动员营养
运动员营养
一、运动员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 能量消耗要比常人高。 影响因素多:年龄、性别、体重、训练水
平、精神状态、气候环境、运动项目、强 度、持续时间等。 需要特殊的、准确的和便于应用的指标。 以达到所需最佳体型和混合能量储备。 碳水化物是主要来源。 脂肪在耐力型运动中占重要地位。
(二)蛋白质
在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中为主。
肌糖元-运动中最重要能源物质。影响耐 力。
推荐量:55%~65%
补充方法:1.糖元负荷法。2.赛前6小时 内碳水化物低脂膳食。3.赛前2-4小时。 4.赛前2小时。5.运动中补糖。
(五)水-调节体温、物质代谢。 补足失水量,保持水平衡。少量多次。 给水方法: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 饮料选择:等渗或低渗;低聚糖,果糖、
需要量增加:运动中分解增加;尿和汗液 排出增加;运动后合成代谢增强。
不足—影响损伤修复和运动能力提高。 过多—加重肝肾负担,增加酸性代谢产物,
疲劳提前出现。
推荐量:12%~15%,力量型15%~16%
补充蛋白质注意事项:支链氨基酸、谷氨 酰胺、精氨酸、牛磺酸、肌酸。
影响运动员蛋白质需要量的因素 1.训练状态。 2.训练类型、强度及频率。 3.膳食中总热能和机体糖元储备。 4.是否处于生长发育期青少年。 5.是否处于减体重特殊时期。 6.是否在高温环境下训练。
1.运动员膳食指南:“五个一”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营养平衡。
食量和运动量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和体脂。
多吃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及其制品。 每天喝牛奶或酸奶。 肉类食物要适量,多吃水产品。 注重早餐和必要的加餐。 重视补液和补糖。 在医学指导下合理食用营养素补充品。
2.合理饮食制度:
蔗糖、蜂蜜。

运动员吃什么补充营养

运动员吃什么补充营养

运动员吃什么补充营养
运动员吃什么补充营养
1、足球运动员
属速度型动力,应多吃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C,还应补足蛋白质和磷。

要多吃水果和碱性食物。

食谱:青菜多吃黄瓜、藕;主食多吃包子、花卷、杂粮粥、米饭;鱼、肉类包括炖牛肉、鱼丸、鱼头豆腐、肉松;水果多为香蕉、枣和鸭梨。

2、体操运动员
热能消耗不大,但要求协调较高,神经较紧张,对体重要求控制,需较多的维生素B1、C和磷。

热量不宜过多。

食谱:青菜多吃黄瓜、藕;肉类多吃海鲜;主食为米饭杂粮;水果多吃香蕉哈密瓜;此外还有牛奶、豆浆和运动饮料。

3、举重运动员
要求肌肉有较大的力量和爆发力,同时,热量消耗较大。

为发展肌肉,对蛋白质与维生素B2需要较多,另外,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B1需要量也较大。

食谱:青菜多吃菜花、黄瓜、土豆;肉类多吃大虾炒腰花、酱牛肉;多喝牛奶、豆浆和多吃香蕉。

4、篮球运动员
对热量和各种营养消耗量大,由于其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应多补充含铁食物,此外,由于出汗多,易脱水,还应补充足够的水和电解质。

食谱:青菜多吃豆芽、酸黄瓜、菜花、油麦菜和胡萝卜;主食多吃米面和玉米饼;肉类为鱿鱼、火腿;牛奶和香蕉、哈密瓜。

运动后吃的食物。

运动员的营养与饮食

运动员的营养与饮食

运动员的营养与饮食运动成绩的背后,除了天赋和努力,还有一项至关重要却常被忽视的因素——那便是运动员的营养与饮食。

恰当的营养摄取不仅能够为运动员提供必要的能量,还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赛场表现。

运动员的饮食需按照个体的身体条件、运动种类以及训练强度来定制。

碳水化合物是他们的主要能量来源,尤其在耐力运动中更是如此。

一个合理的建议是,运动员饮食中约55%至65%的热量应来自于碳水化合物。

这不仅包括简单的糖类,更重视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全谷物面包、糙米、燕麦和蔬菜等,它们能提供持久的能量。

蛋白质对于肌肉修复和增长至关重要,它应占运动员总热量摄入的12%至15%。

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鱼类、禽类、豆类和乳制品。

而良好的脂肪来源如坚果、种子、鱼油和橄榄油则不应忽视,它们为身体提供必需脂肪酸及溶解维生素的重要载体。

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同样关键,铁质、钙、维生素D和B群维生素都是运动员特别需要的营养素。

这些通常可以通过均衡饮食获得,必要时也可以考虑补充剂。

保持水分平衡亦不容忽视,因为即使是轻度脱水也会对运动性能和生理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不同运动项目对营养的具体需求有着细微的差别。

力量型运动员可能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以促进肌肉生长;长距离跑步者则需要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以维持血糖水平。

高强度间歇训练的运动员则需要快速吸收的高GI食物,以便迅速恢复体力。

运动员在特殊时期比如赛季前的准备期、竞赛期和恢复期的饮食也应有所调整。

准备期可能注重营养储备和体能提升,而竞赛期则强调能量的即时供应和快速恢复。

恢复期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帮助身体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员的饮食计划需与专业运动营养师密切合作,确保饮食计划科学、合理且符合个人需要。

过量或缺乏某些营养素均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如体重管理问题、能量不足甚至健康风险。

综合以上观点,运动员的营养与饮食是支撑其训练和比赛的基础,科学合理的饮食规划有助于他们达到最佳状态,实现竞技体育的更高境界。

运动员膳食营养分析表

运动员膳食营养分析表

运动员膳食营养分析表以下是针对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分析表,旨在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以满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的营养需求。

1.蛋白质运动员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运动强度和身体状况而定。

建议男性运动员每天摄入1.2-2.0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女性运动员每天摄入1.0-1.8克/公斤体重的蛋白质。

运动员可以通过食物摄入或蛋白质补充剂来满足蛋白质需求。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运动员能量的主要来源,应占日总能量的55-65%。

建议运动员选择低GI(血糖指数)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和豆类,以维持血糖稳定。

运动前后和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的高强度运动时,补充碳水化合物能帮助恢复能量储备。

3.脂肪脂肪是运动员能量的重要来源,应占日总能量的20-35%。

建议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坚果、鱼类和植物油。

避免高脂肪食物的大量摄入,以保持体重和身体健康。

4.维生素和矿物质运动员在膳食中应确保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多种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坚果是获得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选择。

钙、铁和维生素D等特定营养素对于运动员的骨骼和肌肉健康至关重要。

5.水和电解质运动员应保持良好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建议运动员在训练前2小时摄入300-500毫升水,运动期间每15-20分钟补充150-350毫升水。

高强度运动时,运动员可以通过饮用运动饮料来补充失去的电解质。

6.饮食规划和个性化针对个体差异和特定运动需求,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是必要的。

运动员可以寻求专业膳食师或营养师的建议,以确保膳食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适应性。

请注意,以上为一般性的膳食营养建议,具体的膳食方案应根据运动员的个体情况和特定需求进行调整。

建议运动员在制定饮食计划前咨询专业营养师的意见。

运动员的营养与膳食

运动员的营养与膳食

灵活性和技巧的项目:
击剑、射击、乒乓球、体操、篮球、足球、排球
各营养素充分补充即可。 维生素A
5
耐力性运动:
马拉松、自行车、摩托车、长跑、竞走、长距离游泳、 滑雪 含丰富的蛋白质, 铁和维生素E, C, B6等, 脂肪供能32-35%。
6
四、运动员膳食
平衡膳食 粮食和油脂、食糖、薯类;新鲜蔬果; 乳及乳制品;豆类及豆制品;菌藻类;坚果类。 动物性食品(肉类食物应以瘦肉为主,大体上猪、牛、
8
运动员的营养与膳食
1
一、运动员的生理特点
机体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和负荷极限状态 机体的能量消耗骤然增多 代谢旺盛。
2
二、运动员的营养需要
能量:体育总局为运动员制定的饮食标准中能 量供给量为18.4MJ/d(4400千卡/d)
蛋白质:参考摄入量为每日1.5-2.5g/(kg.bw) 脂肪:脂肪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25%-30%。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55%-60%。
参考摄入量为每日9-10g/(kg.bw) 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含无机盐(钾、钠)的
低糖、低盐水,维生素A、B族,钙,铁等。
3
三、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需要
较大能量消耗和神经系统的协调性的项目:
举重、投掷、短跑、跳高、跳远、武术、柔道、摔跤
蛋白质每公斤体重2g以上, 优质蛋白占50%, 蔬菜水果供能15%-20%。
羊肉等共占40%,禽类占30%、水产品占30%。) 高碳水化合物膳食 高能量密度和高营养素密度膳食 食品的色香味形和硬度 少量多餐制
7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营养平衡 食量和运动量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和体脂 多吃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及其制品 每天喝牛奶或酸奶 肉类食物要适量,多吃水产品 注重早餐和必要的加餐 重视补液和补糖 在医学指导下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品

运动员比赛期的膳食营养

运动员比赛期的膳食营养
间歇性运动性项目如足球、排球等,运 动员的饮食应具有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低 、和水分充足(如牛奶、果汁)等特点。
比期的饮食营养
(一)食物应满足能量和体液平衡的需要。体积和 重量要小,容易消化吸收。饮食应是高碳水化合 物、低脂肪、适量的蛋白质和充足的水分,并含 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 (二)选择食物应当是运动员喜爱的,在比赛期个 人对饮食的嗜好变得更加突出,在饮食的安排和 选择上除符合生理要求外,还应考虑每个运动员 的心理需要。 (三)比赛期饮食中应避免高脂肪、干豆、含纤维 多的粗杂粮、韭菜等容易产气或延缓胃肠排空时 间的食物,并少用或不用辛辣、过甜的糖食以预 防食物对胃肠道刺激。
1、维生素A或B1(短时间内不能发挥作用)
2、葡萄糖和维生素C (40~60min发挥作用)
(五)饮食内容针对比赛项目特殊需要
1、长时间耐力运动(糖负荷) 2、间歇性运动项目 3、亚极限强度比赛项目(增加减储备)
长时间耐力运动应多选择一些含碳水化 合物丰富的食物,并应补充一些含电解质 和糖的饮料,因长时间运动中大量出汗, 补液可通过维持血容量减少循环系统的应 激和机体过热。
运动员比赛期的膳食营 养
1、比赛期的饮食营养 2、比赛前期的饮食营养 3、比赛当日赛前一餐的饮食营养 4、比赛途中的饮食营养 5、比赛后的膳食营养
一、竞技能力与膳食营养
竞技能力
体能能力 技能能力 心理智力 战术能力
体能能力 形态结构 机能能力 运动素质
(二)下消化道:便秘、腹泻、肛门出血、涨气、腹部痉挛、强迫排便、失禁等。 三、比赛前2~3小时的膳食营养原则和措施 长时间耐力运动应多选择一些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并应补充一些含电解质和糖的饮料,因长时间运动中大量出汗,补液可通过 维持血容量减少循环系统的应激和机体过热。

运动员的合理营养

运动员的合理营养

运动营养学
(3)运动后补糖
• 运动后的头二个小时肌糖元的合成速率较快。所以,运动 者在运动后应该尽早摄入50克高或中血糖指数的糖,而且 随后每2小时摄入50 克糖,直到正式用正餐。 • 由于强烈的运动后,食欲通常被压制,适量地补充含糖的 饮料效果较好。运动后 4-24小时,食物中的糖在肌糖元 合成率中起主要的作用。
运动营养学
2.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补液时要掌握以下原则������ • 少量多次。每次100-150ml,总量一定要大于出汗量。 • 选择吸收率高, 胃肠道适应的运动饮料。不能补白水, 也 不能补高浓度的果汁, 而应补运动饮料。 白水会造成血液稀释, 排汗量剧增, 进一步加重脱水。 果汁中过高的糖浓度使胃排空的时间延长, 造成运动中胃 部不适。
运动营养学
• 1.糖类的生理作用
(1)糖类在人体内最主要的生理作用是供给机体能量。糖 是人体内来源最广泛、最经济而且分解最完全的供能物质。 人体摄入的糖大部分首先转化为葡萄糖,再由血液运送到 肝脏。在肌纤维中,葡萄糖分子形成链组成糖元,糖元是 肌纤维收缩的直接能量来源。 (2)构成身体组织。糖类是构成细胞膜、结缔组织、神经 组织的重要成分,也是遗传基因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 的组织成分。
运动营养学
运动员能量需要
• 运动员能量需要是指能够平衡运动员能量消耗以维持身体 形态、身体结构、生理功能以及正常运动训练和比赛的食 物能量水平。
• 根据营养学原理,运动员的能量需要构成主要包括基础代 谢、食物代谢反应、生长发育以及包括训练与比赛在内的 一切体力活动等所消耗的能量。
运动营养学
• 研究表明:运动员人群在基础代谢和食物代谢反应等方面 与一般人群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且运动员人群与一般人 群在完成相同运动项目的身体活动时也具有类似的能量消 耗特点。 • 因此,运动员人群的能量需要实际上主要取决于不同运动 项目的能量消耗率、运动训练或比赛的持续时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运动员所采用的控制体重方法多为饥饿 或半饥饿、限制饮水、高温发汗、加大运 动量引起出汗、甚至服用利尿药等措施, 可引起营养缺乏、脱水或其他一些严重的 医学问题。
三、合理营养促进恢复 体力负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恢复的快慢,关系到训练的效果 和以后的 训练计划。营养措施促进恢复是医 学恢复手段的一个重要方面。 剧烈运动后完全恢复需要几小时、甚至数日, 但通过及时补液和补糖等措施,可获得最大 程度和最快的恢复。 此外,为加速体内能量、水分、电解质、酶 和激素 的恢复,剧烈运动后应供给能量充足, PRO、无机盐和 维生素丰富,含碳水化合物 多和低脂肪的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与科学训练相结合, 将有利于运动竞技能力的提高; 相反,营养不平衡会削弱由于科学 训练带来的效益,不但降低运动竞 技能力,还会影响运动后的恢复和 健康水平。
在全民健身体育活动中,
科学的体育运动锻炼和合理的膳食 营养相结合 对增强人民体质,提高
健康水平和防治慢性病具有重要作
(三)合理营养可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或减轻其程 合理营养措施,包括训练期和比赛前、 中、后的饮食 营养安排和补液等, 可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代谢和功能状态, 延缓疲劳的发生或减轻疲劳的程度。
(四)合理营养有利于解决运动训练中的一些 特殊医学问题 举重、摔跤、柔道、划船等运动员,常常需 要快速减轻体重; 体操、滑冰、跳高和长跑等,因完成高难度 的技术动作,经常需要长期控制体重和体脂 肪水平。
用。
通过保持合理膳食 、适宜体重和适 量的体育活动可以 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发生; 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增强 心肺功能 提高人的耐力、改善心理状态、预 防抑郁症和焦虑症等显著健康效益。
第一节 营养与运动能力
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在体能 和生理负荷等方面要求极高。人体 经常处于生理应激状态,并可达到 生理的极限负荷
第二节 运动与能量代谢
一、运动员能量代谢的特点 运动员的能量代谢 特点是强度大、消耗率高、 伴有不同程度氧债等。 氧债(oxygen debt)又称运动后恢复期 过量氧耗,指机体在运动过程中靠无氧代谢供 应能量所欠下的并需要在运动后恢复期所偿 还的氧。
参加集训的优秀运动员1h训练课消耗能量100 -600 kCal。 与国内不同强度体力劳动比较 轻体力劳动:120 kCal; 中等体力劳动:170 kCal ; 重体力劳动:270 kCal ; 极重体力劳动:370 kCal , 但运动与重体力劳动的大能量消耗不同,其 能量消耗常常是集中在短短的几分钟(如举 重、体操)或几个小时内。
(二)影响运动能量代谢的因素 1.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运动强度大、时间短的运动以无氧代谢供能 为主; 强度小、时间长的运动则以有氧代谢供能为 主, 多数运动的能量供应是多系统混合的。
运动时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 如能量的大量消耗、体内储备的糖原被耗 竭、体液大量丢失、神经和精神活动紧张、 氧化还原过程加强、除胰岛素以外的肾上 腺皮质和髓质等激素分泌增加、酶和辅酶 活力加强、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等,可使体 内的营养素代谢和需要发生变化。
一、营养不当损害运动能力
(一)能源物质的耗损 运动中最直接、最迅速的能 源物质是ATP 体内ATP储存量极少,仅能维持数秒 人体内脂肪的储存量虽然很多,但不易动用, 因此需要有充足的糖原储备 当体内糖原储备不足, ATP合成的速度延缓, 运动能力下降.并容易发生外伤
(五)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酸性食物摄人过多,碱性食物摄人不足,常常 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使体液偏酸,PH下 降, 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使肌质网结合更多的钙离子,影响肌力; 肌纤维中乳酸堆积会抑制肌肉的收缩,使肌 肉输出的功率下降; 降低神经传导和骨骼肌对乙酰胆碱的反应
二、合理营养提高运动能力
(一)合理营养为运动员提供适宜的能量 适宜的能量,使运动员具备适宜的体重和体 脂,并保证运动中能源物质的良好利用。 运动员应注意摄取含碳水化物丰富的食物, 以保证体内有充足的肌糖原和肝糖原储备,保 证高强度运动中ATP再合成速率的需要。
(二)合理营养有利于预防外伤发生 肌纤维中能源物质(糖原)的水平与运 动外伤的发生有直接的联系。 研究报道,当快收缩肌纤维中糖原耗尽 时,人体会发生疲劳,控制和纠正运动 动作的能力受损害,运动外伤的发生也 随之增加; 体内糖原储备充足,有利于预防外伤。
运动员营养
运动员(athlete)的运动能力不仅 取决于科学的训练、优秀的身体素 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取决于良好的 健康状态和合理的营养。
合理营养(reasonable nutrition)
是运动训练的物质基础 有利于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和 器官功能 的调节 对运动员功能状态、体力适应、运动后 的恢复和伤病防治都具有良好作用。 有助于运动员充分发挥训练效果和竞技 能力。

(二)脱水 运动中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 会引起体液量、尤其是血浆容量减少 引起体温调节障碍 使体温升高。 (三)电解质丢失 电解质丢失会影响 体内离子平衡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
(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足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调节代谢的功能, 缺乏或不足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和微量元 素锌、铁等适量营养 有助于维持体内环境稳定,清除体内自 由基,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二、运动能量的来源及影响因素 (一)运动能量的来源 维持人体生命和活动的能源物质来源有碳水 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三种。运动中的能源 物质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混合性的。根据运动 强度、类型及缺氧程度的不同,以一种能源 物质供应为主。
ATP的不断补充是由糖的无氧酵解和脂 肪、糖的有氧氧化代谢途径实现的。运 动中的主要能源是糖和脂肪酸,两者供 能的比例取决于运动强度,并为不同的 生理系统所控制。 体内脂肪酸的氧化利用必须在有氧条件 下进行。运动强度加大、缺氧严重时则 利用很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