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涉及的酶(精)
高中生物酶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酶知识点总结酶的概念与特性酶是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生物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而自身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永久性改变。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可调控性。
高效性体现在酶能够在生物体内的温和条件下(如常温、常压、中性pH值)催化反应,且反应速率比非催化反应快上百万倍。
专一性指的是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少数几种化学反应,这是由酶的三维结构决定的。
可调控性意味着酶的活性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底物浓度、pH值、温度、酶抑制剂和激活剂等。
酶的分类与命名根据催化反应的类型,酶可以分为六大类: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合成酶和异构酶。
酶的命名通常遵循国际酶学委员会(IUBMB)的规定,以“EC”为前缀,后跟四位数字,数字的前两位表示酶的大类,后两位表示酶在该大类中的次序。
酶的结构与功能酶的结构分为四级:一级结构是酶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氨基酸链折叠形成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二级结构元素的空间排列;四级结构是多个亚基的集合。
酶的活性位点通常位于其三维结构的凹陷区域,底物分子与酶的活性位点相互作用,形成酶-底物复合物,从而进行催化反应。
酶的催化机理酶催化反应的机理包括底物定向、转化状态稳定和能量传递。
酶通过与底物的相互作用,使底物分子的正确取向和定位,从而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在转化状态稳定阶段,底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被稳定,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能量传递则涉及到辅酶或辅基的参与,它们可以暂时存储或转移能量,协助酶完成催化过程。
酶的调控酶的活性调控是细胞精细调节代谢过程的重要方式。
酶的调控方式包括:1. 基因表达调控:通过控制酶蛋白的合成量来调节酶的活性。
2. 翻译后修饰:如磷酸化、泛素化等,改变酶的活性或稳定性。
3. 底物浓度:底物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4. 反馈抑制:代谢途径的最终产物抑制途径开始时的关键酶,防止过量合成。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9篇)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篇1一、酶的作用和本质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少数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它们被称为“核酶”)。
2、控制变量:①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
②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3、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4、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二、酶的特性酶的特性主要四点: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其效率是一般无机催化剂的10的7次幂~~10的13次幂。
2、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与催化剂相似);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5、活性可调节性。
6、有些酶的催化性与辅因子有关。
7、易变性: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篇2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
高中生物中各种酶的考点归纳

高中生物中各种酶的考点归纳1 、高中生物学学科体系中的酶酶是由活细胞合成、在机体内行使催化功能的生物催化剂。
目前已发现的酶约有万余种,在高中生物学学科体系中常见的酶及功能概括如表1所示。
2、酶的化学本质一般认为,自然界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仅有少数为RNA。
蛋白类的酶可分为单纯酶(其分子组成全为蛋白质)和全酶(含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成分,图1)两种。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大多数核酶具有剪切RNA的功能。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历程,科学家已证实自然发生的14种核酶(表2)。
在高中生物学学科体系中涉及的核酶主要有催化真核细胞核mRNA前体剪接的剪接体和催化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核糖体。
3、酶作用的机制酶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生化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目前该机制一般用中间产物学说来解释,其核心是酶在催化过程中首先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后再分解成酶和产物,酶在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均不变。
4、酶的作用特点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的反应相比,酶促反应的速率一般要高1010~1012倍,甚至更高(表3)。
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酶对底物的选择具有严格的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底物,使其发生特定类型的化学反应,并产生特定的产物。
酶的催化活性依赖其空间结构的完整,一旦变性则会失去催化能力。
高温、高压、极端pH和重金属盐等都容易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故酶促反应要求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如常温、常压等。
核酶在发挥作用时与上述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特征,也有专一性,高效性和对温度、pH敏感等。
5、关于酶专一性的假说酶作用的专一性源于酶在催化时存在活性中心与底物结合的过程。
酶的活性中心又称活性部位,是指酶分子中能直接同底物结合并起催化反应的空间部位(图2)。
5.1“锁钥”学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课后习题中展示了酶作用专一性的“锁钥”学说。
其主要观点是底物的结构(形状、大小、电荷的分布等)必须与酶活性中心的构象非常吻合才能结合"。
高中生物高考考点精讲4 酶和ATP(作业)

专题02 物质进出细胞、酶和ATP1.(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甲卷)·29)植物的根细胞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K+。
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外的K+可以跨膜进入植物的根细胞。
细胞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
(2)细胞外的K+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植物的根细胞。
离子通道是由_______复合物构成的,其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
在有呼吸抑制剂的条件下,根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
【答案】(1)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蛋白质顺浓度或选择性(3)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K+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细胞呼吸供能,故使细胞主动运输速率降低【分析】植物根细胞的从外界吸收各种离子为主动运输,一般从低到高主动地吸收或排出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需要耗能、需要载体协助。
【详解】(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一种通道只能先让某种离子通过,而另一些离子则不容易通过,即离子通道具有选择性。
(3)细胞外的K+可以通过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植物的根细胞。
可知是主动运输过程,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细胞中的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因此呼吸抑制剂会影响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对离子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的特点等,要求考生识记基本知识点,理解描述基本生物学事实。
2.(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5)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
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
高中生物涉及的酶

高中生物涉及的酶1.各种水解酶2.谷丙转氨酶:简称GPT,其主要作用是催化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的转氨基作用。
它在肝脏中活力最大。
属于转移酶。
3.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及一些微生物中,主要作用是分解过氧化氢,防止过氧化氢积累而危害细胞。
属于裂解酶。
4.酪氨酸酶:存在于人体的皮肤、毛发等处的细胞中,能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
属于异构酶。
5.PEP羧化酶:能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发生羧化作用形成草酰乙酸,这是C4植物固定CO2过程中的反应。
属于合成酶。
6.谷氨酸脱氢酶: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氢,生成α-酮戊二酸;存在于大多数细胞的线粒体中,主要参与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和氨基转移作用。
属于氧化还原酶。
此外,在“遗传及基因工程”内容中还有。
7.解旋酶:在DNA不连续复制过程中结合于复制叉前面并能催化螺旋的双链解开。
8.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碱基排列顺序的核酸剪切酶,常在DNA两条链上交错切割产生黏性末端。
是基因工程中的“剪刀”。
9.DNA连接酶:在具有游离5'磷酸基团和3'羟基的相邻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以封闭DNA分子中的切口。
是基因工程中的“针线”。
10.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存在于某些RNA病毒和癌细胞中。
在“免疫”内容中还有。
11.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分泌物中,因能溶解细菌细胞壁多糖上的糖苷键而得名。
在医药上,它是—个消炎酶,可使细菌失活,还可激活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在生物固氮部分还有:12.固氮酶:能使大气中的氮还原为氨,由两种含金属的蛋白质组成,一为铁蛋白,一为钼铁蛋白。
根瘤菌、蓝藻和土壤中各种固氮菌中都有此酶。
13.蔗糖酶:作用是催化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主要分布在甘蔗等生物体内。
14.RNA聚合酶:结合DNA双链,延长RNA链,用于转录RNA。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的3′末端的羟基上,形成磷酸二酯键。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一门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而生命现象则是由生物分子组成的。
人体就是由生物分子组成的,因此,生物学是对人类自身的了解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高中生物学知识点的总结: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糖类和胆固醇组成,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线粒体:作为细胞的“动力站”,参与细胞呼吸和能量的合成。
3.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传递遗传信息。
4. 酶:是生物催化剂,参与代谢反应。
5.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可以提供机械支撑。
6. 精子:是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细胞,有一定活动能力,能够游向卵子。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 孟德尔定律:基因的隔离和再组合。
2. 中央法则:DNA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中起到重要作用。
3. 基因突变:基因序列发生变化,常见的有突变、插入、缺失和倒位。
三、生物分类学1. 动物界:有范围的多细胞生物,可以通过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2. 植物界:具有叶绿体的多细胞生物,同样可以通过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3. 真菌界:多种生物构成的类群,包含了蘑菇、酵母等。
四、生物进化论1. 重复的多样性:生物群体中的基因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
2. 适应性:生物群体的基因会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
3. 天赋:一些生物会天生具备一些特定的生存能力。
五、生态学1. 生态系统:成千上万生物在一个特定地点形成的互动系统。
2. 氮循环:微生物通过吸收氮,将其转化成可用的形式。
3. 生物地理分布:生物的分布受到多种环境和生态因素的影响。
六、分子生物学1. DNA:在不同生物体之间存在广泛的差异,可以参与生物的代谢过程。
2. RNA:普遍存在于生物细胞中,有转录作用。
3. DNA再复制:涉及到多个DNA结构和组件,还有复制酶和蛋白质等。
七、细胞分裂与生殖1. 有丝分裂:体细胞分裂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等过程。
2. 无丝分裂: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分为质体分裂和核的分裂。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DNA酶类

纯化了限制性核酸 内切酶 Hi l 使 D A分子 的 n I, N dl 切割成为可能。17 年 B yr 92 o e 实验室叉发现了名 叫 EoI cR 的核 酸 内切 酶, 这种 酶每 遇到 G A T 序 A T C 列, 就会将双链 D A分子切开形成 D A片段。以 N N 后, 叉相继发现了大量类似于 E o I eR 这样的限制性核
D A限制性核酸 内切酶是一种在特殊核甘酸序 N 列处水 解双 链 D A 的 内切 酶, N 可简 称 为 限制 酶 。
17 90年 ,mi S t h和 wio l x在 流 感 嗜 血 杆 菌 中分 离 并 c
序 。它在识别顺 序旁边几个核苷酸对的 固定位置上 切割双链 。但这几个核苷酸对则是任意的。因此 , 这 种限制性 内切酶切割后产生 的一定长度 D A片段, N 具有各种 单链末 端。这对 于克 隆基 因或 克隆 D A N 片段没有多大用处。在高 中选修教材 中涉及 的是第 二类中的前一种方式 , 也是高考中主要考查类型。
3 .DNA 解旋 酶
补的, 可形成氢键 , 以称 为黏性末端 。另一种是在 所
物 化 生
D A解旋酶是一种使氢键断裂 的酶 , N 催化 D A N 双链解旋, D A 复制、 在 N 重组 和修 复等过 程 中具有 重要作用 。我国科学家郭 申元首次揭示 了生命体 中
蓁曼 N y。 一 涮 。砌 E 彻 w 。 E u 咖锄
世界上有五个实验室几乎 同时发现 了 D NA连接酶 。 这种酶能够参与 D A缺 口的修复 。17 年 , N 90 美国的 K oa a h rn 实验室发现 了一种 叫 T N 4D A连接酶, 具有 更高的连接活性 。其作用机制是分三步进行 : 1 T ( D 与酶结合产生 E .A P NA ) —A +p i MP p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第2课时酶的特性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教材微点发掘】 1 . 阅 读 教 材 第 84 页 , 说 出 酶 制 剂 适 于 在 低 温 (0 ~ 4 ℃) 下 保 存 的 原 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0 ℃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 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第2课时 酶的特性
学有目标——课标要求必明
记在平时——核心语句必背
1.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的温和性 1.阐明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
2.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 作用条件较温和
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2.通过相关的实验和探究,尝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因空间结构遭到 试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
(2)设计方案ຫໍສະໝຸດ 项目 材料实验组对照组 等量的同一种底物
试剂
与底物相对应的酶 溶液
新知探究(一)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探究·深化】
[问题驱动] 1.验证酶的高效性 在比较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酶)和FeCl3对过氧化氢的 催化效率实验中(如图),试管甲产生的气泡比试管乙多, 说明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
2.验证酶的专一性 (1)实验验证:淀粉和蔗糖不是还原糖,但淀粉水解后会生成麦芽糖,蔗糖水 解后会产生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都是还原糖。下表为比较新鲜 唾液(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催化作用实验,请分析:
操作步骤 可溶性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涉及的酶
酶在生物生命活动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工业、农业、医药及科研方面也日益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因此,酶是我们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
教材陆续讲述了多种酶及其功能,笔者整理如下:
1.各种水解酶
2.谷丙转氨酶:简称GPT,其主要作用是催化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的转氨基作用。
它在肝脏中活力最大。
属于转移酶。
3.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及一些微生物中,主要作用是分解过氧化氢,防止过氧化氢积累而危害细胞。
属于裂解酶。
4.酪氨酸酶:存在于人体的皮肤、毛发等处的细胞中,能将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
属于异构酶。
5.PEP羧化酶:能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发生羧化作用形成草酰乙酸,这是C4植物固定CO2过程中的反应。
属于合成酶。
6.谷氨酸脱氢酶:催化谷氨酸氧化脱氢,生成α-酮戊二酸;存在于大多数细胞的线粒
体中,主要参与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和氨基转移作用。
属于氧化还原酶。
此外,在“遗传及基因工程”内容中还有。
7.解旋酶:在DNA不连续复制过程中结合于复制叉前面并能催化螺旋的双链解开。
8.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碱基排列顺序的核酸剪切酶,常在DNA两条链上交错切割产生黏性末端。
是基因工程中的“剪刀”。
9.DNA连接酶:在具有游离5'磷酸基团和3'羟基的相邻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以封闭DNA分子中的切口。
是基因工程中的“针线”。
10.逆转录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存在于某些RNA病毒和癌细胞中。
在“免疫”内容中还有。
11.溶菌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及其分泌物中,因能溶解细菌细胞壁多糖上的糖苷键而得名。
在医药上,它是—个消炎酶,可使细菌失活,还可激活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在生物固氮部分还有:
12.固氮酶:能使大气中的氮还原为氨,由两种含金属的蛋白质组成,一为铁蛋白,一为钼铁蛋白。
根瘤菌、蓝藻和土壤中各种固氮菌中都有此酶。
13.蔗糖酶:作用是催化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主要分布在甘蔗等生物体内。
14.RNA聚合酶:结合DNA双链,延长RNA链,用于转录RNA。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酸片段的3′末端的羟基上,形成磷酸二酯键。
16.DNA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它在脱氧核糖核酸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酶作用于DNA分子中核糖上3’-碳原子上的羟基与磷酸之间形成的二酯键,其降解产物为5’-脱氧核苷酸。
要得到上述某种酶,我们可以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种活细胞中提取,目前工业上大多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来获得大量的酶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