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3.灭火的方法原理:【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就可以灭火】
①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 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
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二、燃料
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并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称为化石燃料。

2.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或化石燃料燃烧不充分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如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可导致酸雨。

3.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潮汐能、
可燃冰和氢气等。

三、最友好、最环保清洁、最高效新能源——
氢气
1.氢气只一种无色、无味、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最小的气体),难于水的气体。

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可用来作燃料和冶炼金属等。

2.制取方法:通常可用锌片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来制取,采用固液混合常温下制气体装置作发生装置。

由于氢气密度小于空气且难溶于水,所以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来收集。

四、防治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
1.开发使用新能源;
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使燃料充分燃烧(如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经处理达标再排放;
4.大力植树造林、种草等。

1。

2021年初中化学单元知识点小结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2021年初中化学单元知识点小结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初中化学单元知识点小结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燃烧1、定义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①要有可燃物。

②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③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燃烧的剧烈程度相关因素①可燃物自身的性质;②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的颗粒大小);③氧气的浓度。

二、灭火1、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以灭火。

2、途径①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②将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可燃物的着火点是不改变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

3、具体方法用大量的水、沙、二氧化碳或氮气(液氮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均可灭火。

4、几种常用灭火器原理和适用范围①、泡沫灭火器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燃烧而引起的失火;②干粉灭火器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③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使用时,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

5、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如右图,P126)Na2CO3+2HCl=2NaCl+H2O+CO2↑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

2、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P129)3、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矿井等处要严禁烟火。

四、燃料1、当今世界三大能源化石燃料(都是混合物)煤(工业粮食)、石油(工业血液)、天然气。

①形成石油和煤是古代生物遗骸经过一系列变化而形成,与石油相同,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

②煤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C元素,此外还有H、N、O、S等元素和无机矿物质。

隔绝空气加热焦炭、煤焦油、煤气(H2、CH4、CO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总结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1.燃烧(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2.灭火(1)灭火的实质:根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如果破坏燃烧条件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3)灭火的方法:①隔离可燃物。

例如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②将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例如用灯帽盖灭燃着的酒精灯、油锅着火盖上锅盖等;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

例如建筑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4)常见的几种灭火器材及适用范围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一般火灾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②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③水基型灭火器:适用于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④高压水枪:适用于一般火灾。

(5)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

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3)易燃物和易爆物①易燃物:指的是易燃气体(氢气、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液体(酒精、汽油等)和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硫、白磷、面粉等)。

②易爆物:指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或受热、受到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1)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在500mL烧杯中加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②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者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有燃烧。

②对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或者空气)后,水中的白磷也燃烧。

【实验分析】①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②对比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或者空气)接触。

③观察步骤二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或者空气)。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氧气(或者空气)。

(2)燃烧的三个条件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者空气);【不是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有助燃物就行】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2、灭火(1)灭火的原理①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者空气);③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爆炸(1)爆炸的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2)爆炸的预防在油库、面粉厂、加油站等地区应该注意通风,严禁烟火。

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2)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如:2、化石燃料(1)煤①煤的组成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和无机矿物质。

②煤的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使煤分解出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有用物质。

其中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2)石油①石油的组成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②石油的综合利用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如沥青、石蜡、润滑油、柴油、煤油、航空煤油、汽油、溶剂油等。

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化学燃料及其利用是九年级化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下面是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点总结,包括什么是燃料、常见的燃料种类、燃烧反应及其特点、燃料的效能、燃料和环境的关系以及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等方面。

一、什么是燃料燃料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产生热能或动力的物质。

燃料主要为化学物质,它们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产生热能。

常见的燃料有化石燃料、木炭、天然气等。

二、常见的燃料种类2.木炭:木炭是由木材等植物有机物经过热分解得到的固体燃料。

木炭燃烧时释放的热量高,但燃烧产物中会有很多固体颗粒物。

3.液体燃料:液体燃料主要指石油和汽油,它们被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但燃烧产生的尾气对环境有污染。

4.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燃料,它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相对较少,因此被认为是较为清洁的燃料。

三、燃烧反应及其特点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焓变为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反应一般包括燃料和氧气的反应,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热能和光能)。

燃烧反应具有自燃性、连续性、放热性和产物不稳定性等特点。

四、燃料的效能燃料的效能指用于产生能量的燃料利用效果的好坏。

常用的衡量燃料效能的指标包括燃烧的热效率和排放的污染物。

炉具和发动机等的效能主要取决于其热损失的多少,减少热损失可以提高燃料的效能。

五、燃料和环境的关系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燃料和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应该选择清洁和高效的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六、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突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节约能源主要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使用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等。

绿色能源是指对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

总的来说,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点包括了什么是燃料、常见的燃料种类、燃烧反应及其特点、燃料的效能、燃料和环境的关系以及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等方面。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B.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C.探究分子不断运动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解析:AA、对比试验必须控制变量,变量唯一性,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不能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符合题意;B、该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能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两只烧杯中的试剂没有接触,但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能探究分子不断运动,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选物质必须只消耗氧气,不生成气体,用红磷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都是催化剂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碱溶液成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解析:C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不一定是催化剂,还有可能是杂质,A错误。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是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如风能、潮汐能,B错误。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正确。

D、碱溶液成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使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D错误。

故选:C。

3.“天鹊”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它以甲烷(CH4)和液氧为推进剂。

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具有可燃性B.它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C.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分子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C解析:CA、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说法正确;B、根据甲烷的化学式可知,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说法正确;C、根据甲烷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甲烷分子含有4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说法错误;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说法正确;故选C。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涉及燃料及其利用,以下是该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燃料的定义:燃料是用来产生热能或者做功的物质。

2.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热、光、声等现象的化学变化。

3. 燃烧所需的条件:燃料、氧气和足够的温度。

4. 燃烧的三要素:燃料、氧气和着火温度。

5. 燃料的分类:- 有机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是从化石中提取的,主要成分为碳和氢。

- 无机燃料:如氢气、氧气、臭氧等。

6. 燃料的利用途径:- 燃烧发电:利用燃料的热能产生蒸汽,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 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运行。

- 工业生产:生产钢铁、化肥等。

- 生活用途:取暖、烹饪等。

7. 燃烧产物:燃料燃烧后会产生水蒸汽、二氧化碳、氮气、一氧化碳、硫化物等。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 燃料的利与害:- 利:燃料可以提供能量和动力,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 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气候变暖;同时,燃料的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9. 节约能源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节约能源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保护生态环境。

- 方法:科学使用能源,开展节能宣传,推广节能技术,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等。

10.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外散发的热量,形成类似温室的作用,使地球温度上升。

- 全球变暖:由于温室效应加剧,地球的气候变得越来越热,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等问题。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点总结。

除了了解这些知识点,还需要通过实践经验、实验观察等方式来加深对燃料及其利用的理解。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知识点梳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知识点梳理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知识点梳理煤—“工业的粮食”石油—“工业的血液”检验它的纯度。

可燃冰: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

可燃冰的优点:能量高、热值大,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可燃冰的缺点: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

★知识点3:燃料的燃烧1.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①加大空气的量;②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实例:将块状的煤加工粉碎成煤粉,或者制成蜂窝煤等。

2.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①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放热多、节省能源);②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①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②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3.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有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以及烟尘等。

防治措施:【教材知识点一】教材P137:讨论:【答案】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切割或焊接金属,驱动汽车,加热物质等。

【教材知识点二】教材P141:讨论:【答案】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若按现在的开采速度,石油大约在15年后被耗尽,天然气大约在38年后被耗尽,看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不开能源,现阶投人类所需的能源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所以,我们首先要合理开采化石燃料;其次,要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从而延长化石燃料的使用期限;不仅如此,还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核能、潮夕能等新能源。

【教材知识点三】教材P141:讨论:【答案】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是由于氧气(或空气)不足导致燃气或煤燃烧不充分引起的,调节灶具或炉其的进风口,可以为端气或煤的燃烧提供充足的空气,使其充分燃烧。

【教材知识点四】教材P145:讨论:【答案】氢气还不能作为燃科广泛使用,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不存在大量的氢气,需要人工制取,而氢气的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总结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的条件
(1)探究燃烧的条件
(2)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原理: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方法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 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发生爆炸的含量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2.一些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镁与盐酸反应等;有些反应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1.煤
主要含 C 元素,此外还含有H元素和少量的N、S、O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2.石油
主要含C、H 元素(还含少量S、O、N等元素)的混合物。

3.天然气
(1)组成:主要由C、H元素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
2.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1)形成:化石燃料燃烧时会排放出NO2、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2)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造成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
生长;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④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3)防治:①减少向大气中排放SO2等气体;②开发新能源;③使用脱硫煤或天然气替代煤。

四、能源的利用与开发
1.能源的分类
(1)根据是否可再生分为不可再生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

(2)能源类型——根据直接或间接利用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

2.清洁能源
(1)氢能源
①本身无毒,极易燃烧,燃烧产物为水;氢气作为未来能源的三大优点: 原料来源广泛,可由水分解制得; 发热量高;产物是水, 不污
染环境;
②氢气作为无污染的能源不能被普及的原因:制取成本高、储存、运
输困难。

(2)乙醇
化学式为C2H5OH ,俗称酒精。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3O22CO2+3H2O 。

(3)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