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幽默”充满数学课堂论文
幽默出击精彩纷呈———论幽默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幽默出击精彩纷呈———论幽默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摘要】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
富有幽默感的教师,更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
因此:课堂上多用、善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幽默教学课堂氛围效果我曾经在学生中作了一次“你最喜欢怎样的老师?”的调查活动。
结果发现,学生们都选择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的幽默型老师。
诚然,在教学中,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良好的幽默感,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兴趣,启迪心智,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还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为激发课堂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曾在数学课作过多次这样的尝试。
1 幽默引趣,活跃课堂气氛一名优秀的教师,讲课之所以受到学生欢迎,就在于他们不仅以大道理服人,还能绘声绘色地描述事实、人物,恰当地运用对比、比喻、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法,以生动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因而具体感人。
如学生在学习“不等式性质”时,容易忽略“同乘同除一个负数” 的情况,对此,我把“负数”比作“奸细”,提醒学生别上它的当,这样学生的印象就特别深。
又如我发现学生在计算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去括号就是一只拦路虎,我就想到把小括号比作保护伞,有了它就可以先运算,如果你想丢掉这顶伞,就要看看外面的天气符号,遇到“+”表示阳光灿烂可以大摇大摆走出来,若遇到“-”表示阴雨绵绵应摇身变一变里面的符号再走出来,学生听了哄堂大笑,这样教师就用幽默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调节了课堂的教学节奏,从中缩短了师生距离,为师生关系变为朋友关系添了润滑油,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到了和谐统一。
七年级的学生在接触有理数的分类时往往混淆整数和分数。
我在讲解新课时就说:“整数是孤家寡人,分数拖儿带女,后面有尾巴,比如小数点,比如分数线。
”简单的举例,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讲有理数的运算,学生往往不注意先确定符号。
让“幽默”走进数学课堂

寻 找这 个人 , 那个睡 觉的同学被别人推 了
一
下, 在大家的 笑声 中红 着脸 不好意思地
本 身的 乐趣 ,享 受到轻 松愉快 的情绪 体 验。 因此 , 在 组织教学 时 , 教师如果能够营
造 平等 、 和谐 、 轻松, 幽默的课 堂气氛 , 使 用最佳 的教学 艺术 , 采 用灵活 多样的方法 创造 引人入胜 的教 学情景 , 激 发学生的兴 趣, 调 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 性 , 最 大限度 地 激活学生潜在 的学习欲 望 , 使 学生主动快 人, 那我们 的课 堂就成功 了。使学生在笑
而引发学生对 “ 怎样 的三根 小棒才能围成 三角形 ” 这 个问题去积极 、 主 动地 思考 , 从 而在进一步围三角形 , 分析 围成的三角形
关 系 中发 现 三 角 形 三 边 关 系 。
小 学 几 何 知 识 属 于 直 观 实验 几何 , 学
题 就 不 在 话 下 了。
生对 图形 的认识 , 主要依 赖于知觉 。对 小
三、 让 学 生 在 笑 声 中 明辨 是 非
迟到的学生身边 , 弯腰轻声 问他 : “ 你说大 家说得对吗, 7 你赞成 ‘ 小扣 ’ 还是 ‘ 猛扣 ’ ? ”
这位同学脸红 了,同学们也 笑了起 来 , 在 笑声中大家都受到了教育 和感化。 四、 让师生在和谐 中化解矛盾 幽默、 风趣 的语言 是课堂教学的润滑
间几何的问题 , 让学 生 自己操 作学具就能 解决它。 比如判 断题 : “ 一个长方体被切割 成两个小长方体 , 它的表 面积 和体 积都没 有改变。 ” 凭空在头脑 中思考这道题 , 不如 让学 生拿两个长 方体盒 子拼一 拼 ,分 一 分, 学生 自然能从分 、 拼的过 程 中发 现分 割时表 面积 比拼 在一起 时 多了切 口处 的 总之 , 空 间观念是在探 索和体 验空间 与图形的过程 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空间与
幽默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

让幽默走进数学课堂【摘要】幽默是一种艺术,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幽默是一种力量,可以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幽默是一种快乐,可以让沉闷的课堂就得轻松活跃。
让幽默走进数学课堂是时代的,是教学的需要,是学生的渴望,是新课程改革的催化剂。
有了它,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有了它,课堂会变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幽默数学课堂教学气氛数学本身是一门枯躁的学科,呆板的学习方式能使学生产生疲倦,进而产生厌学、怕学、难学,教师如果把幽默风趣的语言带时课堂,融合于教学之中,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可以增强师生之间关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心情舒畅,化难为易,乐于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
一、幽默风趣的语言,是和谐师生关系的良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能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
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教师教得累,学生更学得累,如果在教学时不时地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使学生心情愉悦,消除学习烦恼,淡化矛盾,缩短师生心理距离,从面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如:当我调进青龙四小给学生上第一节数学课时,我这样告诉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我的名字是蔡兵的“蔡”,蔡兵的“兵”,现在知道我叫什么名字了吗?(学生顿时大笑)。
我有一个环毛病,上课时允许你们打磕睡,但不允许你们坐着闭眼睡;允许你们上课时讲话,但不允许你们张口讲与上课无关的话。
(教室里学生笑成一团)二、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活跃数学课堂气氛的催化剂在数学教学中,笔者认为只有轻松和愉的课堂,才是学生想要的课堂,只有让幽默风趣的语言走进课堂,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让学生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
如:一天下午一节数学课,当上到大约20分钟时,由于天气特别闷热,部分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已进入了梦乡。
论文《小学数学巧“幽默”》

小学数学课堂巧“幽默”前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这样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可见幽默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幽默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使人感到有趣、可笑,意味深长,启迪心智。
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以愉快的方式活跃气氛的艺术;幽默是一把钥匙,一种可以开启了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幽默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减轻压力,缓和师生关系,摆脱逆境的力量。
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一个机敏的眼神,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一句风趣的话语,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一、幽默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学过程本身的乐趣,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
中国有一句古话:“强扭的瓜不甜”。
我想:我们的学生如果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学习,那么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营造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我们的课堂就成功了,而幽默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它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共同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柱体和球的认识》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是很抽象也很难理解的,生活味不浓,趣味感不强,往往容易与平面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相混淆。
为此,我在教学时采用“幽默”的语言在重点难点处加以描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是我在教学时采用的一个片断:(学生每人准备好一个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自己家里在带来的实物:篮球、羽毛球筒、魔方、牙膏等)师:今天,王老师准备带大家到数学王国中去做客。
想邀请爱数学的小朋友参加,你们想去吗?(想!)拿出自己准备的图形,你能从这么多的图形朋友中找出已认识的老朋友吗?(生很快就找出来了。
幽默让数学课堂魅力四射

幽默让数学课堂魅力四射————————————————————————————————作者:————————————————————————————————日期:幽默让数学课堂魅力四射-中学数学论文幽默让数学课堂魅力四射陈聪小学数学内容相对单调枯燥,如果教师总板着面孔上课,课堂就会少了生机与乐趣,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呢?教师的幽默是一剂特效药。
幽默可以使语言表达诙谐有趣而又意味深远,让人听了身心愉悦,很受教育。
那么如何让幽默真正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让课堂异彩纷呈,魅力四射呢?一、善设故事情境,营造幽默氛围教师应根据内容合理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营造轻松幽默的学习氛围,由此,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有大幅度提高。
如我在上“分数基本性质”这课时,用课件展示了这样的故事情境:美洋洋、懒洋洋、沸洋洋各分得一个同样大的西瓜。
美洋洋把西瓜平均切成四块,吃了两块;懒洋洋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吃了四块;沸洋洋把西瓜平均切成十二块,吃了六块;他们都说自己吃得最多,请喜洋洋来评判。
这时,我对同学们说:“假如你是喜洋洋,你该如何评判?为什么?”这样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自然地引入新课,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通过课后作业的批改,验证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显著。
幽默故事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让学生学得开心。
二、巧用诙谐语言,激发学生思考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要具有知识性、科学性,更要诙谐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数学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恰当使用幽默语言,使课堂妙趣横生,他就会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课堂也就更加精彩。
那么课堂上教师应使用哪些语言,才会让自已的语言更有幽默感,课堂更有魅力呢?1.网络文明语言。
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学生们很喜欢网络流行语言,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使用网络文明语言,学生们就会倍感亲切。
让幽默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生机

让幽默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生机幽默是语言艺术,是行为乐趣,幽默的课堂是打破传统封闭环境桎梏的金钥匙,幽默的教师是学生们的指明灯,想要在课堂上带给学生幽默感并不简单,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的拾取知识的珍贝,为课堂带来生机,教师应多视角展开数学的教学分析,促使学生有积极探索数学疑问,深入分析数学内涵的自觉,以幽默构建轻松的学习氛围,促使数学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标签:幽默;小学数学;课堂;生机1.提出幽默问题,引发学生互动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在问题、思考、解答一系列的经过下,消解难点的过程,数学本身就是要提出质疑,逐步的去摸索数学的规律,理解数学的内涵,充分的引起学生的互动,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来,但目前数学的互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不高,且数学的一些问题表现的不够直观,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的意图,当教师采取较为幽默的语言来提问,学生们的反应就截然不同,教师应注意在问题的关键点上,运用层次化的提问形式,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层次提问,也可以按照问题从简到难的层次进行提问,让问题互动下,数学问题能够充分的吸引学生,理解问题、化解问题难点。
如教学“角的度量”时,教师利用拟人的模式来提问:“我是一个角,我要去参加角的比大小,我才是大王,你要问我为什么?那是因为我的边长大(板书一个很大的边长)。
” 这时候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教师接着说:“你的边长大,你就大呀?没看见我的嘴巴大吗?我可是大嘴王!(板书一个开口大的角)” 然后教师对学生们说:“你们来评评理,谁大?” 这样比较幽默的问题提出来后,学生就开始用眼睛观察,用三角尺测量,从角的度量与比较开始了问题联想。
2.进行幽默游戏,吸引学生参与游戏也可以视为幽默行动的一种,游戏中不仅仅有幽默,同时更有无限的乐趣,学生们在游戏中充分的放松下来,结合游戏的形式消除数学的枯燥感,并促使学生更积极的展开数学讨论。
如在数学枯燥的运算中,学生们在题海战术下已经感到疲惫与无聊,这时候教师采取“纸牌”游戏,将纸牌中的1~9抽出来,然后让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另有四名学生做+-/*符号,与对面站着的一排小组进行pk,该小组随机出题,先举出一张牌,而后中间站着一个符号,再然后举出一张牌,如若该小组出题不能解答,则该小组扣分,如该小组出题后,对方答对,对方加分,答错,出题的小组加分,如小组一个人拿出一张牌9,然后拿着+的人站在9的后面,再然后一个拿着6的学生走出来,这时候小组商量,让*出来,增加难度,后面一个8站出来,对面的人就要解答9+6*8的题目,逐渐的,学生们还可以从单数变为双数,从一位数与一位数的加减乘除,变为多位数的计算,谁都不知道小组会出什么题,小组也是临时商量,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出题后该小组,对面的小组都需要临时计算结果进行核对,整个计算过程比较有悬念感,且有其他还没有轮上的小组作为裁判,计算错了他们就立刻指出错误,如上述的9+6*8这道题,对面的小组就算成120,他们先计算了加法,后计算了乘法,出题小组加分后,答题小组还没有反应过来,其他裁判立刻指出:“你们计算成120,是不是先算的加法啊,应该先算6*8啊。
让小学数学课堂妙趣横生论文

让小学数学课堂妙趣横生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家长及学生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师的教学行为。
老师、学生、文本成了三个独立的个体,相互间没有感情交流,课堂成了一片死寂。
教师则独自演绎这独角戏,而学生只是那只被填的鸭子。
数学作为逻辑性思维较强而语言文采相对淡化的学科更容易沦落到枯燥填充的境地,这与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主旨是背道而驰的,对于儿童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
要求我们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构建新型的课堂模式,更新教育方法,让小学数学课堂重新焕发生机就显得由为重要。
而作为学生引导者的教师,应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将课改新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快乐地在数学课堂中遨游。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课者为立足点进行授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难以落实,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也累。
那么怎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的状态,从而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美的享受来完成这个过程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
让学生能够人情、入境、动脑、动口、动手,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一、把灿烂的笑容带进课堂“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先要让学生喜欢上你这个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在进入教室时要情绪饱满,带着轻松自信的笑容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以及感染学生,同时也最直接地给了学生自信,让他们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进而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那么这堂数学课堂便充满了和谐。
二、注重乐趣、调动数学课堂积极情绪由于教材选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使得学生在理解数学时难于与文本作者形成共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首先就得想方设法找好这堂课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必须不能脱离文本的联系。
但又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第一时间能够集中注意力。
初中数学幽默教学法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幽默教学法摘要:数学的抽象性导致了数学学习带有一定的枯燥性,教学幽默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也是教师的教学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示,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
好的教学幽默,凝聚着教师创造性的教学艺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简单的姿势动作,都可以折射出幽默之光来。
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有活力,有魅力,从而得到无穷的乐趣。
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研究幽默艺术,做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教师。
关键词:教学幽默情感认知规律教学情境数学的抽象性导致了数学学习带有一定的枯燥性,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以幽默的故事入题,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兴趣盎然、精神焕发,可使学生渴望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得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同时,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舒缓学习的紧张情绪。
幽默的语言可以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同时将无意注意诱导到有意注意中来,实现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结合。
学生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听讲、思索,学好数学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课堂上运用幽默是一种教学智慧,它能消除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使数学课堂变得幽默,创造性地运用这种教学艺术呢?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情感是知识技能与方法升华的桥梁。
幽默教学法要努力打开学生闭锁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谈论活动中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在表演活动中学习。
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只与数字打交道比较枯燥,久而久之变得讨厌数学。
而数学老师要做的首先是让学生愿意与你交流,主动想’说’什么,必须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曾经我接手一个数学非常差的班,学生几乎没几个学数学的,第一节课我没讲课,而是问了一个问题“数学老师会什么”教室一改往日沉闷的气氛,学生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等同学们稍微静下来,我说“我会做你们的妈妈”教室顿时没了声音,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我接着说:“我会缝衣服,钉扣子,会你病了时给你煎荷包蛋,会给你讲题,这个代管妈妈要不要?”“要”教室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幽默”充满数学课堂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能融入“幽默”的艺术,借“幽默”来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就会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笑与乐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实现有效教学,直至高效教学。
【关键词】幽默数学课堂学习兴趣注意力有效高效
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以愉快的方式调整人际关系的艺术;幽默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减轻压力,缓和师生关系,摆脱逆境的力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也能融入“幽默”的艺术,那么就可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幽默”在课始。
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证明:“课始的笑声会制造出积极的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
良好的教学幽默艺术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恰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
”所以课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一次课前,我发现班上学生不知什么原因,个个没精打采,课堂气氛沉闷,这时我并没有急于上课,而是处理这样一道题:“有头100个,脚240个,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学生看到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始终算不出结果,学生思路纷乱,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
其实,这就是个鸡兔同笼的题目,于是,我小声提醒:这主要是每只鸡的两只脚和每只兔的4只脚在“捣乱”,如果兔和鸡的脚数一样,那就好办了。
“那就让兔子立正(像人一样两脚着
地)提起前面的两只脚。
”班里一个平时特爱动脑的孩子嚷道。
大家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
我说:“是的,这样,兔和鸡的脚数相同了。
上面有100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脚?”学生齐答,脚的只数是头个数得倍,是100×2=200(只)。
我又问:“和原来的脚只数比,少了多少呢?”学生马上计算得出是240-200=40(只)。
”这40只脚到哪里去了呢?”学生会答:“被兔子提起来了。
”我又问:“现在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鸡?”学生们欢呼道:“有20只兔子,80只鸡。
”通过上面这一番幽默的教学,调节了学生的心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令学生们发出了愉快的笑声。
同时也融洽了师生关系,便轻轻松松的上起了课。
“幽默”在课中。
一节课四十分钟,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持久。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如同捶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
”而教学幽默艺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直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开启学生的心智。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等到学生基本掌握了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后,我用小黑板出示这样一题: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并有意分小组竞赛形式进行,几乎每个同学的计算都是:8×6=48(平方分米),学生个个喜形于色,等待老师宣布正确答案和获得冠军的小组。
然而,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幽默地说了一句:“你们都掉进我设好的陷阱里了!”引起全班一片震惊,沉默了一会后,我让全班共同讨论,为什么这样算是错的,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找到了病因——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用底乘
对应底边上的高。
这一幽默的语言,强烈的吸引着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听不厌,欲罢不能。
效果显著。
“幽默”在课尾。
一堂课临近“尾声”时,学生的注意力较分散,心神不够宁静,此时,教师的课堂练习要有趣味性,要来点幽默,这幽默犹如“兴奋剂”,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惫感,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
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内容趣味化,便于学生记忆和巩固。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曾反复强调,遇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在那一位上商“0”,但学生仍是记不住,在练习中为了减少学生的这种错误,便用幽默的方式说处理严肃的道理。
他说:“你们是新中国的主人,如果‘主’字少些一点,就成了‘王人’;(笑)如果把这一点点到不恰当的地方,就成了‘玉人’。
你们说,这行吗?”话音刚落,教师里沸腾起一片笑声。
可见,用富于启发性的幽默作为这节课的结尾,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节课又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幽默,就是语言的艺术。
借“幽默”来激发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这样的课,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教学不仅有效,而且更高效。
参考文献
[1] 《杜威教育论著选》
[2] 《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