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的颜色差异
中日礼俗色彩尚忌的比较

中日礼俗色彩尚忌的比较中华文明和日本文明都有千年的历史,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多达数百年。
由于历史、地理和宗教等方面的不同,两国的礼俗各有千秋,有些方面是相似的,有些方面则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礼仪方面,尤其是在色彩上,两国都有很多的禁忌和忌讳,这也是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之一。
本文将从中日礼俗色彩方面的异同入手,对中日两国文化进行比较。
一、中华文明的色彩禁忌在中华文明中,红色、白色、黄色、黑色、绿色、紫色、蓝色等颜色都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热情和勇气,是中国婚礼、春节、喜庆日子的主色调。
但是在一些场合中,红色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颜色,比如在丧葬和祭祀等场合中,红色都是被视为忌讳的颜色。
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代表着忧伤、哀思、丧事等,在一些婚庆或欢庆的场合中则不适宜使用白色,因为它容易引起不祥的联想。
在一些企业中,白色则用来象征清洁、纯洁,作为企业形象色之一被广泛使用。
黄色是富贵、财富、金钱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色彩之一。
但是在一些场合中,黄色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颜色。
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中,黄袍加身是特殊的礼仪,它象征着权威和尊重。
黑色常被用来表达权威、神秘、悲哀和黯淡的气氛,是一种比较严肃的颜色。
在一些场合中,黑色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颜色。
绿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着保平安、平安无事的含义,所以在一些场合中,例如在生日宴会中、婚庆等欢庆的场合中,绿色是不适宜使用的,因为这个颜色与欢庆气氛不符。
紫色、蓝色则是传统的皇家、贵族颜色,表达着高贵、神秘、浪漫等风格,所以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例如婚礼、庆典等场合中,紫色、蓝色则是比较受欢迎的颜色之一。
二、日本礼俗色彩忌讳日本文化中也存在着许多的色彩忌讳,禁忌的种类与中国的有所不同,以下是日本礼俗色彩忌讳的介绍:1. 白色在日本文化中,白色代表着死亡、灾难、哀悼、忧伤等感情,所以在日本宗教法事或葬礼中,白色则是一定要避免的颜色之一。
当然,在一些场合中,例如新年和结婚等喜庆的场合中,白色也是被使用的颜色。
中日礼俗色彩尚忌的比较

中日礼俗色彩尚忌的比较中日两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其礼俗色彩和忌讳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在礼仪、传统习俗和色彩搭配等方面遵循各自国家的传统,避免触犯忌讳。
本文将就中日两国的礼俗色彩尚忌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两国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
一、礼俗方面的比较1. 中国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着独特的礼仪文化。
在中国,人们非常注重礼貌和尊重他人,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社交场合,人们会遵循一些传统的礼仪规范,比如拜访长辈要行拜,见到客人要热情款待等。
在节日和特殊场合,人们也会遵循一些礼仪习俗,比如过年要拜年、结婚要举行婚礼等。
2. 日本日本也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礼貌和尊重他人。
在日本,人们会遵循一些特殊的礼仪规范,比如低头鞠躬是一种常见的礼仪行为,表示尊敬和感谢。
日本人在商务活动和社交场合中也会遵循一些特殊的礼仪规范,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和重视。
在中国,色彩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比如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黄色代表财富和权力,白色代表纯洁和祭奠,黑色代表哀悼和忧伤等。
在中国人们会根据不同场合和目的选择不同的颜色,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态度。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也有着特殊的色彩忌讳。
比如在清明节和寒食节等祭祀活动中,要避免穿戴鲜艳的颜色,因为这些颜色象征着喜庆和祝福,与祭祀活动的庄严肃穆不符。
日本人也有着一些色彩忌讳,比如在葬礼和丧事的场合中要避免穿戴鲜艳的颜色,因为这与场合的庄重和悲伤不相符合。
在日本的传统节日中,人们也会遵循一些特殊的色彩规范,避免触犯忌讳。
中国有着丰富的忌讳文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避免触犯忌讳。
比如在言行举止方面,中国人会遵循一些尊敬长辈、尊重他人的规范,避免说一些不吉利的话和做一些不吉利的事情。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和节日中,人们也会有着特殊的忌讳,比如过年期间要避免打破东西,因为这会带来不好的预兆。
中日礼俗色彩尚忌的比较

中日礼俗色彩尚忌的比较中日两国是亚洲的邻国,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日文化中,礼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它反映了两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
在中日礼俗中,色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被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和象征。
在中日文化中,也存在着一些色彩所代表的忌讳和禁忌。
本文将通过比较中日礼俗中色彩的差异,探讨中日两国在这一方面的异同点。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日礼俗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红色被视为吉祥和喜庆的象征,因此在结婚、过年等喜庆场合都会使用红色。
在中华文化中,红色也代表着热情和活力。
黄色则被视为皇家的象征,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在日本,红色同样被视为喜庆的颜色,尤其是在新年和婚礼上,人们会选择红色的装饰品来增添喜庆氛围。
白色在日本则被视为纯洁和清新的象征,因此在婚礼上,新娘通常会选择白色的婚纱。
黑色在日本被用作哀悼和忏悔的象征,所以在葬礼上,人们会选择黑色的服饰来表达悼念之情。
而在中日礼俗中,色彩所代表的忌讳和禁忌也是存在的。
在中国,白色被视为丧葬的颜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尽量避免选择白色的衣物和饰品。
绿色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忌讳,因为绿色在汉字中与“苦”谐音,所以在一些场合中,人们会避免使用绿色。
在日本,忌讳的色彩主要是紫色,因为紫色在日本传统文化中与皇室相关联,所以在一般场合中,人们尽量避免使用紫色。
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虽然中日两国在色彩的象征意义上存在着一些共通之处,但在忌讳和禁忌的方面却存在着一些差异。
在中日两国的礼俗中,色彩的选择是非常讲究的,人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颜色。
这也反映了中日两国在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和多样性。
除了色彩的差异之外,中日两国在礼俗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差异。
在年节和节日的庆祝方式上,中日两国有着不同的习俗。
在中国,春节被视为最重要的节日,人们会进行一系列传统的庆祝活动,比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等。
而在日本,新年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进行“除旧迎新”的清扫、赏花、吃年糕等庆祝活动。
中日颜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

中日颜色词语及其文化象征意义李庆祥颜色只不过是人的一种主观感觉,这种感觉有的称之为色彩感觉,如日本人的原始色彩感觉是赤为明、黑为暗、白为显、青为晕,这与我国古代用颜色代表“五行”“五方”如出一辙。
人给每一种色彩感觉都确定了名称,而记载这些颜色名称的词就是颜色词。
颜色的名称多源于能够提炼染料的自然物质,如与植物有关的红色类颜色词,汉语中有:枣红、石榴红、桃红、玫瑰红、山碴红等;日语中有:极色、杠梅色、桃色、蔷薇色、珊瑚色、撅子色、毒色、茜色等。
与矿产物质有关的黄色类颜色词,汉语中有:金黄、土黄、蜡黄等;日语中有:雄黄、黄土色、象牙色、生壁色等。
与动物有关的颜色词,汉语中有:鹅黄、鸡冠红、猩红、鱼肚白、鹦鹉绿、乌黑等;日语中有:鸭色、娃色、梅鼠、猩猩耕、海老茶、狐色、胳鸵色、雀色、莺色、氛羽色等。
也有的是人通过想象、联想而以自然物确定的。
这一类的颜色词,汉语中有:天蓝、水绿、苔青、月白、雪白、火红、水红等;日语中有:廿夕了工口一(阳光色)、苔色、苗色、水色、空色等。
因为中日两国丝染纺织业历史悠久兴旺发达,大部分颜色词与丝染纺织业有密切关系。
《说文解字》系部有关丝帛的颜色词就有很多,如“红、绿、紫、绛、维、缉、绢(白色)、缥(白青色)、堤(丹黄色)、细(黑色)、素”等;日语中除了与汉语相同的“红、绿、紫、绛、啡、给、缥”等外,还有“棘色、洗朱、瓶视、一斤染”等。
在古代,绢是中国特有的丝织物,唐·颜师古注:“绢,生白增,似嫌而疏者也。
”所以用它来代表白色,反映出中国丝织文化的背景。
而日语把酿酒用的拥霉的颜色叫做“翅魔”,这是一种略带灰的黄绿色,是日本的禁色之一,反映出日本酿造文化的背景。
类似上述许多颜色词,它不仅表示出不同的色彩,而且还从某个侧面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的特征。
3.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中日颜色词都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心态和感情色彩,所以颜色词多数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一般认为,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是通过客观事物的色彩联想而生发出来的,即人们常说的看到某种颜色就会产生某种联想。
中日礼俗色彩尚忌的比较

中日礼俗色彩尚忌的比较中日两国虽然在文化传统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儒家思想、汉字、茶道等等,但是在礼俗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中一个显著的差异就是颜色在礼俗中的运用。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吉祥色,但是在某些场合,却被视为忌讳色,带有不祥之兆的含义。
而日本文化中的色彩忌讳也是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首先,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红色是最具有吉祥寓意的颜色之一,代表着热情、兴旺、幸福。
但是在某些状况下,红色却被视为忌讳色,例如在葬礼、婚礼等场合中,都不应该使用红色。
在葬礼上,白色、黑色、灰色是最为合适的色彩,因为它们寓意着哀悼和沉痛。
而在婚礼上,则应该使用粉色、桃红色等色彩,因为它们寓意着爱情和幸福。
而在日本文化中,忌讳色彩的运用也十分注重。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四禽八獣”中所涉及到的颜色忌讳。
在日本文化中,凤凰、鹤、鸳鸯、孔雀被视为吉祥之兆,但是它们使用的颜色却受到了很多限制。
例如鹤只能使用白色、孔雀使用绿色及蓝色等等。
而日本人还认为把红色和黑色混合在一起会带来厄运,因此黑色和红色不宜在一起使用。
另外,在中国文化中,绿色也被视为一种吉祥的颜色,代表着重生和希望。
但是在某些场合,绿色也被视为不吉利的色彩,例如在戏剧中使用绿色也被视为不吉利的行为。
另外,在某些民间的禁忌中,有些人也认为绿色与鬼神相关,会给人带来不幸和厄运。
总之,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传统里,颜色忌讳的概念都有其明显的存在,它们的表达形式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婚礼不应使用黑色,葬礼不应使用红色等等。
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点,例如日本文化中鹤只应使用白色,而在中国文化中绿色则会被视为吉祥的颜色之一。
这些差异的存在,也反映了两国文化中的差异,同时也为两国文化传统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日本、法国三国传统色彩之比较研究

中国、日本、法国三国传统色彩之比较研究中国、日本和法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它们在传统色彩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本文将对这三个国家的传统色彩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中国的传统色彩以红、黄、黑、白为基调。
红色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颜色之一,代表着喜庆、热情和繁荣。
黄色象征着皇室的尊贵和地位,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黑色则代表着庄重和神秘,常用于葬礼和丧服。
白色则有纯洁、干净的含义,常用于婚礼和宗教仪式中。
其次,日本的传统色彩注重和谐、自然和雅致。
日本传统色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红、蓝、黄和绿。
日本红是一种深红色,代表着力量和活力,常用于婚礼和庆典。
蓝色则象征着清澈和纯洁,常用于夏季和水景画中。
黄色是一种柔和的颜色,代表着收获和丰饶,常用于秋季和农业相关的节日。
绿色则代表着生命和自然,是日本传统中最重要的颜色之一。
最后,法国的传统色彩追求奢华、典雅和浪漫。
法国传统色彩中最著名的是法国蓝、白和红。
法国蓝是一种深蓝色,被视为法国的国色,代表着自由和平静。
白色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常用于法国皇室和教堂的装饰。
红色则代表着热情和激情,是法国国旗上的颜色,也常用于庆祝和表达爱意的场合。
综上所述,中国、日本和法国三国的传统色彩在表达方式和含义上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色彩偏重于喜庆、庄重和纯洁;日本注重和谐、自然和雅致;法国则追求奢华、典雅和浪漫。
这些传统色彩不仅反映了各国文化的特点,也是人们对生活和价值观的不同追求的体现。
通过比较研究这些传统色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的文化魅力。
中日色彩文化含义的比较

1.红
1.1中国的“红”
红色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国色”的颜色,现已成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象征。长期以来,红色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据了其他颜色无法取代的地位。
(1)崇拜之“红”
中国人把黄帝和炎帝作为自己的祖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里的“炎”即“火”的意思。在原始农耕社会,火是生命的象征。
除此之外,日本有“白星”和“白寿”的说法。白星,是相扑选手获胜的标志,并由此成为“成功,有实力”的代名词。论文大全,比较。白寿是将“百”上面的“一”拿去,就成了“白”。因此是九十九岁的意思。也指老人九十九岁大寿时的庆贺仪式。在这一点上,中日对于“白色”文化的理解,有着极大的不同。论文大全,比较。
汉族传统的结婚仪式上,场地几乎是清一色的红色,比如挂起红灯笼,贴上红双喜,除此之外,新娘新郎的房间也全部布置成红色。床上放着几床红色的被褥,点上红色的蜡烛,窗户上贴着红色的窗花,以表达人们的喜乐,祝福之意。
另外,中国在过年的时候,有贴红色对联的习俗。大大的红色“福”字以及对联贴在院子两侧和房间的门上,洋溢着新年的喜悦吉祥。
在原始社会初期,原始人还不懂得用火,只能吃生肉,并且忍受着寒冷的侵袭。直到火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切。火,使原始人吃上了熟食,摆脱了寒冷之苦,并由此迎来了文明的曙光。因此,对代表着“火”的颜色的红色,崇拜心理的产生尽在情理之中。
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即是中国人对红色崇拜的直接证据。
(2)权势之“红”
在中国,“青”有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代表着其他的含义。
比如它可以指代“蓝、黑、灰”等一些冷色系列的颜色。例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青”是“蓝色”的意思。另外“青丝”是指“黑色的头发”,而“青云”则是指薄的灰色的云彩。后来“平步青云”“青云直上”则是指代到达了显要的地位。
中日礼俗色彩尚忌的比较

中日礼俗色彩尚忌的比较【摘要】中日两国在礼俗色彩尚忌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在礼俗意义方面,中日对颜色的理解有所不同,如中国认为红色为吉祥、喜庆的颜色,而日本则将白色视为纯洁、神圣。
在颜色象征方面,中日人们对不同颜色的象征意义也有所差异,比如中国认为黑色为丧礼上的颜色,而日本却将其用于正式场合。
色彩搭配上的禁忌也有所区别,中日在选择服饰和礼品时需注意不同的色彩组合。
在节日和仪式中的色彩运用上,中日也有各自的传统习俗和规定。
在象征意义的表达方式上,中日人们通过不同的颜色来表达吉祥、祥和等不同的寓意。
中日两国在礼俗色彩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这也体现了两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关键词】中日礼俗、色彩、比较、意义、象征、差异、搭配、禁忌、节日、仪式、运用、表达方式、结论1. 引言1.1 中日礼俗色彩尚忌的比较中日礼俗色彩在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色彩的使用和忌讳也反映了各自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的礼俗色彩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意义、象征、搭配和运用方面的异同。
在中日文化中,礼俗的意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红色被视为喜庆、吉祥的象征色彩,因此在婚礼、新年等重要场合中常见红色的装饰。
而在日本,白色则是表示纯洁、神圣的颜色,因此在祭祀仪式和葬礼中常见。
颜色的象征意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黑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厄运、死亡,而在日本被视为端庄、正式的颜色。
色彩的搭配也受到一定的忌讳。
在中日文化中,有些颜色的搭配被认为会带来不吉利的影响,如在中国传统婚礼中,白色和黑色的搭配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而在日本,绿色和紫色的搭配也被视为不吉利。
在节日和仪式中,色彩的运用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常常运用红色、金色等吉祥色彩来增添喜庆氛围,而在日本的节日中,会运用白色、粉色等清新色调来营造神圣的氛围。
中日礼俗色彩在意义、象征、搭配和运用方面存在着差异。
通过比较两国的礼俗色彩,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们文化传统的独特之处,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有益的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文化的色彩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颜色的生成具有神秘主义的意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跟古代中国的宇宙观念和五行学说密切相关。
古代中国人的基本宇宙观念就是天圆地方,天地上下又分为东南西北中五方,它们分属木火金水土五德,各具青赤白黑黄五色。
五色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礼记·礼运》中:“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孙子兵法·势篇》认为:“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从而确定了五色为颜色中的正统地位。
日本人受到自然的恩惠,因而对自然和自然的色彩怀有深切的爱和特殊的感情,对自然美和色彩美的感觉敏锐纤细,并且含有丰富的艺术性。
根据佐竹昭广在《古代日本语的色名性格》一文记载,日本远古时代没有直接表达颜色的词汇,只有表示光线的两组词,即明与暗、显与漠。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演化为赤(明)、黑(暗)、白(显)、青(漠)四个直接与颜色相关的词。
所以,赤黑白青是日本人原始色彩感觉的基本色。
一、红色
红色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的追求和向往。
它象征富贵、吉祥、喜庆。
春节贴红对联,节日挂红灯,结婚以红色布置新房等;它又象征顺利、成功和有利可得,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运”,分取合伙经营的利润叫“分红”;它还象征忠诚、仁义,如京剧表演中关羽等人的红色脸谱。
红色还是血液的颜色,中国古人认为血有“去秽驱邪”之功效,巫师、道士在作法时,常泼洒动物的血以镇魔驱鬼。
民间也有系红腰带、穿红袜、挂红布辟邪的民俗。
而19 世纪以来,红色被公认为含有政治内容的色彩,共产党最早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叫“红色区域”,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至今少年儿童仍佩戴“红领巾”作为优秀与进步的标志。
而在远古时代的日本称赤色,即红色为赤不浄,代表血与火是一种大凶之色。
在
日本古代人尤其是猎人、渔民、铁匠以及酿酒业、林业、盐业为生的人眼中,赤色不仅与污秽肮脏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意味着灭顶之灾。
因此,生育后的妇女和例假期间的女人是禁止出现在神佛面前的,她们被关在与家人隔离的房间里,并且不能与家人使用同一个灶台做饭,不准她们随便触摸渔具,更不准上船。
如果无视这些忌讳,男人就会进山断腿,遭遇猛兽;出海翻船;居家起火,损失惨重。
这些习俗表明古代日本人对赤色是厌恶的。
另一方面,日本人对赤色除了厌恶和忌讳,似乎又包含着复杂的情感。
《日本书纪·神武天皇即位前纪》中记述了神武天皇为了制造御神酒瓮率领臣下挖取赤土。
天照大神的弟弟素戋鸣尊打败八俣大蛇,说他乘坐的是一艘涂了丹土即染成赤色的船。
日本人还自称日出之国,以红色的太阳图案作为国旗,可以看出日本人对红色还心存敬畏之感。
二、白色
白色与红色相反,它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中国人的摒弃和厌恶。
它象征死亡、凶兆、悲凉,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穿白色孝服,为之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等;它又象征腐朽、反动、落后,过去称国民党统治区为“白区”,视一切反动派的压迫和屠杀政策为“白色恐怖”;它也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图,把出力不讨好或没有结果叫做“白干”、“白辛苦”,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投降等;它还象征奸邪、阴险,如京剧表演中曹操等人的白色脸谱。
当然,现代的年轻人由于受西方影响,城市中又以白色为新娘礼服之色,代表纯洁吉祥的意义。
而日本人将白色视为“神”的色彩,在日本《古事记》记
载的神话中,天神往往身穿白衣或借助白色动物出现,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认为凡是带色彩的都是不洁净的,只有白色“洁净无垢”,人正是通过白色与神联系沟通的。
因此,日本神社以及神社中使用的器具多为白色。
日本传统的婚礼中,新娘身着圣洁的白色和服,在她离开娘家后,人们扫净她的足迹,并在门口悬挂在色灯笼,希望新娘受到天神的保佑,婚后幸福。
白色也是古代《衣服令》中最尊贵、品级最高的颜色,天皇的袍服即为白色。
川端康成用一句话道出了白色在日本人眼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没有杂色的洁白,是最清高的,也是最富有色彩的。
”
三、黄色
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象征意义,在五行学说中,黄色代表五行中的“土”,无方中的“中”,五帝中的“黄帝”。
传统农耕社会的中国,历来以“土”为贵,古人认为中国位于世界的“中心”,尊“黄帝”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因此,黄色被誉为有“天德之美”。
而唐代以后它一直作为封建时代帝王之色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中国人与黄色渊源颇深,中国人是典型的黄色人种,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称好日子为“黄道吉日”,即使人死后的去处也称为“黄泉”。
古人还认为黄色是喜色,“不言偃仰中园乐, 还爱眉间喜色黄”, (梅尧臣:《和原甫午寝晚归》)“城上赤云呈胜气, 眉间黄色见归期”, (韩愈:《偃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及冯李二员外》) 都提到眉间黄色为喜事之色。
而到了现代,黄色开始与色情、庸俗淫秽联系在一起,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文化中并没有以黄色象征色情,现在通行的“黄色”观念,实际是从美国文化中引入的。
黄色在日本人的传统审美意识中是并不受青睐的,在圣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阶”,以紫、青、赤、黄、白、黑六色作为官冠的颜色,表示官位高低。
黄冠代表中级官位。
而《衣服令》中规定黄色属于低等级的色。
日常生活中,日本人常用黄色衣物包裹初生婴儿,因此黄色成了不成熟、不可靠的代名词,比如日语中
「黄色い嘴」、「黄色い声」等。
四、黑色
黑色在中国的象征意义比较复杂。
据《史记·始皇本纪》记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
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衣服旄旌节旗皆上(尚)黑。
”黑色即成为秦朝的国色。
《礼记·玉藻》记载:“天子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诸侯玄端以祭”。
《诗经·毛传》:“黑色,卿士听朝之正服也”可以看出,黑色曾作为吉色,用于贵族的礼服,象征了严肃。
另一方面由于黑色本身的黑暗无光,又给人以腐朽、险恶与恐怖的感觉,
如“黑帮”、“黑心肠”、“黑手”等,都不是正大光明和令人愉快的事物。
在日本,圣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阶”中黑色也是被排在最后,《衣服令》中将黑色定为级别最低的官员使用的颜色。
另外,还将奴婢的衣服颜色规定为“橡墨”。
而穷困的贱民也只能穿黑色的衣服,因此黑色乃是地位低下的标志。
而进入日本中世以后,人们对黑色产生了好感。
平安时代的日本女人,主要是未婚的年轻女
子将门牙染为黑色,称为「御歯黒」。
意在向人昭示“守阁待嫁,侯君求婚”。
并且在当时的日本只有皇亲国戚家的金枝玉叶才拥有此“芳容”,决非平民百姓家的女儿可以随意窃染的。
平安末期,不单女子,连豪门贵族的男子,魁梧骠悍
的武士也都口缁如墨。
到了江户时代,依然流行「御歯黒」,只是只有已婚妇女
才可染黑齿。
直到明治维新后,1874 年日本皇室才宣布放弃「御歯黒」的旧习。
在现代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黑色已成为象征庄重、严肃的颜色,不论是婚礼或是葬礼均可以着黑色衣服以示敬意。
五、青色
青色的象征意义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青衣本是古帝王、后妃的一种礼服,《礼记·月令》:“(天子)衣青衣,服苍玉。
”《晋书·礼志上》:“蚕将生,择吉日,皇后⋯⋯衣青衣。
”汉朝以后,青衣成了卑贱者的标志服饰,蔡邕有《青衣赋》。
唐初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书》:“绿帻青裳,家僮数百。
”可知绿青为唐时奴仆服色。
白居易《懒放》诗:“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
”青衣指的是家婢。
据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奇政》载,古人多以绿头巾为贱者之服。
唐朝的李封做延陵令时,遇有犯罪的官吏,视其情节轻者,常不施杖罚而责令其裹绿头巾以示辱。
元明以后,凡娼妓及乐人家男子都着青碧头巾,以示地位低下,后转化为因妻子有外遇而使丈夫脸面无光,低人一等。
现在也称妻子有外遇而给丈夫“戴了绿帽子”。
但日本的“青”却是一种跨度广泛的色彩,它包括了绿、蓝、青、灰,甚至近乎白色的多种色调。
日语中就有“青空”(蓝天)、“青い海”(蓝色的海洋)、“青い山”(翠绿的山)、“青信号”(绿色信号灯)、“青い颜”(苍白的脸)等多种描述,可见青色的复杂性。
日本人认为青色是天空、海洋、江河湖泊、植物的颜色,具有温润、柔雅的暖色性格,代表了独特的日本美。
日本是个岛国,在海上渔猎是日本先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日本人将大海无尽的宝藏看作是上天的恩赐。
另一方面,日本台风、海啸频繁,面对大自然的狂暴威力,敬畏、恐惧、崇拜心理便油然而生。
可以说,海洋崇拜是日本人喜好青色的原因之一。
日本近四分之三的陆地是山地和丘陵,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6%,遍布国土的青山绿水将日本渲染成了一个青翠色的国度。
日本的神道教认为“万物有灵”,山川草木皆有神灵居住依附,特别是常青植物,如松、柏、杉、桧等更被视为“长生”的象征加以崇拜。
青色作为有神灵依附的草木之色,象白色一样神圣不可亵渎。
正如叶渭渠先生在《日本文化史》写到的:“对日本来说,青色与白色有着同样的魅力”。
川端康成也在《展现日本美》中提到:“与西方和南方各国那种青翠艳丽的色彩相比,日本的绿色显得深沉和湿润。
平心静气地继续仔细观察,竟会感到世界上再没有像日本的绿色这样千娇百媚、丰富多彩、纤细微妙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