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PLC电动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电动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编号毕业论文题目基于PLC电动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系部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二O一二年六月摘要摘要在信息化,现代化的今天,所有的生产都进入了电子控制阶段,PLC的控制的掌握不再是高等人才的使用,也就是PLC的使用已经进入了课堂和社会,随着社会对这一类人才的需求的增加,学校也在这方面有了资金和人才的投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对PLC的使用,当然,PLC对于电动机的控制在大学学堂算是一门比较基础的课程,对于课题基于PLC电动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本次设计选取三菱生产的PLC和三相异步电动机,型号为36BF003型反应式步进电机,主要通过PLC的编程控制实现对电动机的转速控制,正反转控制及步数控制,通过这几项控制来达到PLC对电机的智能控制的体现。

关键词:PLC 步进电机控制1目录目录摘要 (1)目录 (2)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1)1.1 PLC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1)1.1.1中央处理单元(CPU) (2)1.1.2 存储器(RAM、ROM) (2)1.1.3 输入输出单元(I/O单元) (2)1.1.4 电源 (2)1.1.5 编程器 (2)1.2 PLC的工作原理 (3)1.2.1 输入处理 (3)1.2.2 程序执行 (3)1.2.3 输出处理 (3)1.3 PLC编程语言 (4)1.3.1 梯形图编程语言 (4)1.3.2 语句表编程语言 (4)1.3.3 控制系统流程图编程图 (4)第二章步进电机的简介 (5)2.1 步进电机 (5)2.2 三相步进电机的控制要求及方案设计 (5)2.3 步进电机的选择 (7)第三章硬件的设计 (8)3.1 确定I/O点数 (8)3.1.1 画系统框图 (8)3.1.2 I/O分配表 (9)3.2绘制I/O端子接线图 (9)3.3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9)第四章软件的设计 (11)4.1 PLC控制步进电机控制方法实现 (11)4.1.1转速控制 (11)4.1.2正反转控制 (11)4.1.3步数控制 (12)4.2设计梯形图 (13)4.2.1转速控制过程 (16)4.2.2正反转控制过程 (16)4.2.3步数控制过程 (16)4.3调试运行程序 (17)第五章结束语 (19)第六章参考文献 (20)第七章致谢 (21)2第一章可编程控制简介第一章可编程控制器简介可编程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出现,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

基于PLC的动力头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动力头控制系统设计

P L C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基于P LC的动力头控制系统设计系部:专业: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6 月 2 日目录1 绪论 (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2 PLC控制系统在动力头机床中的作用与地位 (1)2 控制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2)2.1 动力头的设计要求 (2)2.2 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 (3)2.2.1各种控制系统的特点 (3)2.2.2控制系统的选择 (4)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5)3.1 元器件的选择 (5)3.1.1电动机和电器元件的配置 (5)3.1.2电动机型号的选择 (5)3.1.3电器元件型号的选择 (6)3.2 电路设计 (8)3.2.1主电路设计 (8)3.2.2控制电路设计 (9)3.3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10)3.3.1系统输入输出元件型号的确定 (10)3.3.2PLC机型的选择 (10)3.3.3PLCI/O元件的分配 (11)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调试 (13)4.1 PLC程序的总体结构 (13)4.2 各部分程序的作用及设计过程 (13)5 总结与展望 (22)6 参考文献 (23)1 绪论1.1研究目的与意义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以微处理机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其具有逻辑控制、计时、计数、数据处理、联网与通信等强大功能,用来替代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同时,由于PLC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极大的应用灵活性,在各行各业的控制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与CAD/CAM和机器人技术一起被誉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大量采用传统继电—接触控制系统的设备通过改造更新,成为PLC控制的自动化系统,而且具有改造成本低、周期短和可靠性高等特点。

本文介绍基于PLC的动力头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PLC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 PLC 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摘要:近年来,我国各个行业及领域广泛应用了PLC,对企业实现生产自动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特别是PLC伺服电机运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施,使电机运动质量与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本文结合PLC伺服电机运行控制系统设计标准,以S7-1200为例,利用对程序与硬件的设计,保证了运动控制的精准性。

关键词:PLC;伺服电机;运行控制前言:伺服电机具有多重优点,如扛过载能力强、运行稳定、高速性能好以及精准度高等,已广泛应用在企业生产中。

但由于伺服电机大多使用的是NC数控系统,不仅运行成本高,且控制系统极为复杂,无法有效对接以PLC为主的控制器生产线,使得经济效益不是十分可观。

故而,在生产自动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下,为了最大程度保障产品精度性,就必须重视基础设计,通过对伺服电机运行控制准确性的提升,全面改善系统的生产效率与性能,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1基于PLC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分析PLC控制系统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生产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装置,其应用了一类可编程存储器,可满足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技术以及算数操作等要求,可以说是工业控制的核心。

就我国工业生产现状来看,大部分依然是采用的步进电机运动系统,其应用的步进电机步距角最小为0.36°(与电机转动一圈需要1000个脉冲相当),精度比较低,并且经常会出现失步问题,难以满足高精度生产工艺。

相比来讲伺服电机无论是在精度、速度、抗过载性能、响应速度、运行稳定性以及运行温度等方面均具有更大优势。

基于PLC进行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在原来的步进电机运动系统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优化,使得系统能够更好的适应高精度生产要求。

其中需要就目前所应用NC数控系统进行优化,解决其与PLC主控制器生产线无法有效对接的难题,满足高效生产的核心要求。

2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分析2.1运行控制模型如图1所示,伺服电机运行控制模型可用于构建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

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系统与实现

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系统与实现

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系统与实现摘要:PLC的电机控制系统在现代自动化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电机是现代自动化生产中最为常用的动力设备之一,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主要介绍了PLC电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及实现,包括程序设计、编程语言、状态检测、动作控制、故障检测和报警处理等方面。

通过对软件设计的合理搭配和运用,可以构建出功能强大、稳定可靠的PLC电机控制系统,以满足不同工业应用场景的需求。

同时,本文还强调了软件设计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是整个系统的灵魂所在。

关键字:PLC电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编程语言0前言现代工业生产中,电机控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通用的工业控制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系统中。

PLC电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机的启动、停止、正转、反转、变速等控制操作,同时能够实时检测电机状态,监测故障,并给出相应的报警提示。

而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本文将介绍PLC电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程序设计、编程语言、状态检测、动作控制、故障检测和报警处理等方面,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PLC电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软件设计流程。

1PLC的电机控制系统重要性PLC的电机控制系统在现代自动化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电机作为现代自动化生产中最为常用的动力设备之一,其控制对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PLC电机控制系统利用PLC的高效性能和可编程性,实现对电机的精准控制,能够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减少生产线的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优化生产成本等,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生产线的竞争力。

因此,PLC的电机控制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现代自动化生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PLC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思路设计PLC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思路包括确定系统要实现的功能、选择适合的PLC型号、编写控制程序、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模块和传感器执行器、进行系统联调和测试、完成系统安装和调试以及完善系统文档和培训。

基于PLC技术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设计

基于PLC技术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设计

l L C 定时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互锁的设计
P L C 定 时 器控 制 电动 机 正 反 转 电 路 的 主 接

图4 : 定 时 器控 制 电 动机 正反 转 互锁 的 主接 线 路
图6 :P L C控制线路 实体框形
用P L C定 时器控制 的三相 异步 电动机 正 § 互锁 的主接线 图如图所示 。当电动 机正转 定 时器 1 计时,开始运行。电动机停止后, t 器 2计 时,开始运行 。当电动机反转 时, t 器3 计时 ,开始运行 。电动机停止反转 , } 器T 4开始计 时。若干分 钟后, 电动机 又 自 正转 。往 复循环进行 。正转 、反转 和停止 t 间可根据控制 的具体要求进行设定 。
自动化控制 ・ A u t o ma t i c C o n t r o
基于 P L C技术的三相 异步 电动机 的控制设计
文/ 薛玉霞

_ {卜 一

_ ]’

也 ,! 一
[ 违『 _ ]
31 , 0





c 遗『 . ]
一 蔓
T ●
键 词 】P L C三相异步电动机 控制 互锁
S B2
— - : 一 ∞ 0
o 0 0 2
C OM
L U
0 5 0 i ——口一
卜 / I
" Q T3O
S B 3 —- = 一
( 卜
* '
C OM

图2 :I / 0 三相异步 电动机的 P L C 控制接 线
图5 :定时器控制 的三相异步 电动机正反转
图1 :三相 异步电动机正反 转继电器控 制

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革新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电机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应运而生,为电机控制提供了智能化、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以期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革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PLC的基本概念。

PLC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有高度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编程逻辑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

在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中,PLC可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准确性。

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系统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PLC控制系统的基础。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PLC型号、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等,以满足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确保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工作。

2. 系统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PLC控制系统的核心。

在软件设计中,需要编写PLC的梯形图程序,实现对电机的控制逻辑。

梯形图程序应能够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自动调整电机的运行状态,实现电机的精确控制。

3. 系统集成与调试:系统集成是将PLC控制系统与其他设备(如电机、传感器等)相结合的过程。

在系统集成中,需要确保PLC控制系统与其他设施的正常通信和数据交换。

调试则是确保PLC控制系统按照预期工作,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PLC的电机控制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高度可靠性:PLC具有高度可靠性,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稳定工作,确保电机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灵活性:PLC控制系统易于编程和修改,可以根据实际控制需求调整控制策略。

3. 可扩展性:PLC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控制功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控制需求。

4. 易于维护:PLC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故障诊断和维护方便,降低了系统的维护成本。

电动机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

电动机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工作任务1 电动机单向启动、停止的 PLC控制
• ④ ALD、OLD指令可根据块电路情况多次使用。 • 【例1-3】与块指令和或块指令的应用举例如图1-4所示。 • 二、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的使用 • 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是基于Windows的应用软件,它是西门 子公司专门为S7-2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而设计开发的,是PLC用户不可 缺少的开发工具。目前,STEP7-Micro/WIN32编程软件已经升级到了4.0 版本,本书将以该版本的中文版为编程环境进行介绍。 • 1. 硬件连接 • 为了实现PLC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西门子公司为用户提供了两种 硬件连接方式:一种是通过PC/PPI 电缆直接连接,另一种是通过带有 MPI电缆的通信处理器连接。 • 典型的单主机与PLC直接连接如图1-5所示,它不需要其他的硬件设 备,方法是把PC/PPI电缆的PC端连接到计算机的RS-232通信口(一般是 COM1),而把PC/PPI电缆的PPI端连接到PLC的RS-485通信口即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工作任务1 电动机单向启动、停止的 PLC控制
• 一、基本位操作指令 • 1. 构成梯形图的基本元素 • 在PLC的梯形图中,触点和线圈是构成梯形图的最基本元素,触点 是线圈的工作条件,线圈的动作是触点运算的结果。由触点或线圈符号 和直接位地址两部分组成,含有直接位地址的指令又称为位操作指令。 基本位操作指令操作数的寻址范围是:I、Q、M、SM、T、C、V、S、L。 • 2. 梯形图中触点和线圈的状态说明 • ① 触点代表CPU对存储器的读操作,动合触点和存储器的位状态一 致,而动断触点和存储器的位状态相反,且用户程序中同一触点可使用 无数次。 • 例如:存储器I0.0的状态为1,则对应的动合触点I0.0接通,表示 能流可以通过;而对应的动断触点I0.0断开,表示能流不能通过。存储 器I0.0的状态为0,则对应的动合触点I0.0断开,表示能流不能通过; 而对应的动断触点I0.0接通,表示能流可以通过。

基于S7-1200 PLC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7-1200 PLC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4结语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网络规模飞速扩展,使安全事件的监控和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构建安全防护日志管理系统,增强了安全监控的实时性,提升了网络安全感知能力。

未来还将收集应用系统、服务器日志等信息,通过更多维度的关联分析,结合科学算法,进一步完善分析手段和风险预警能力,为保障运营商网络信息安全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1]饶琛琳.ELK Stack 权威指南[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段娟.基于Web 应用的安全日志审计系统研究与设计[J].信息网络安全,2014(10):70-76.[3]冯立.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安全日志分析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2,28(11):164-166,182.[4]李晨光.UNIX/Linux 网络日志分析与流量监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5]杨秋翔.基于时间序列的多源日志安全数据挖掘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9,36(2):297-301.收稿日期:2019-09-29作者简介:张延盛(1986—),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基于S7-1200PLC 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李虹静(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训中心,湖北武汉430074)摘要:S7-1200作为西门子公司一款紧凑型PLC ,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强的特点,同时还具备强大的运动控制功能。

现首先介绍了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然后针对台达B2系列伺服器工作特性,从台达B2系列伺服驱动器与西门子S7-1200PLC 的硬件设计入手,阐述了B2系列伺服驱动器参数调节的原理和步骤,最后通过在TIA 博途V15软件中对运动轴进行组态和编程,并利用S7-1200PLC 的PTO 功能实现了精准的运动控制。

关键词:S7-1200PLC ;伺服电机;运动控制;PTO1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概述1.1运动控制模型本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采用如图1所示的运动控制模型搭建,其中伺服电机由台达B2系列伺服器驱动,通过调节伺服驱动器参数以及编写PLC 程序,可实现包括距离控制、旋转角度控制、定位控制、路径控制以及闭环控制在内的多种运动控制实验[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期(总第173期)
2012年8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UTOMATIONNo.4
Aug
.文章编号:1672-6413(2012)04-0140-0
2基于PLC的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袁连余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盐城 224051
)摘要:介绍了PLC的工作原理,电动机控制系统采用ARM芯片作为系统主控芯片,搭配具有强大控制能力的PLC,实现了同时对多个电动机的控制,提供多种模式的选择,并且可以实时显示电动机状态。

经实践证明,本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PLC;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M301∶TP27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2-02-27;修回日期:2012-03-1
8作者简介:袁连余(1974-)
,男,江苏盐城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自动化及电工技术。

0 引言
目前,车间大型生产设备多数是由电动机作为作动器进行工作的,其通过对电动机的启动、停止、转速、角度等的控制达到对生产设备状态进行控制的目的,进而实现对整个工作流程和生产效率的控制。

作为动力之源的电动机负担了整个系统的动力输出和控制,而对电动机的状态控制一般采用继电器来进行操作。

与传统的机械式控制相比,PLC具有可靠性高、易于安装和升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以及故障调试方便等优点,对当前需要自动化控制的大型工业非常适合,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PLC的工作原理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在继电顺序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

PLC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
主要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接口(I/O)电路、通信接口及电源组成。

PLC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PLC按控制等效电路可分为输入、输出及控制3个部分。

1.1 输入部分
输入部分主要负责采集外部指令及设备状态,以使CPU作出判断。

PLC接收由各主控电器发出的操作指令及由各种反映设备状态信息的输入元件传来的各种状态信息,PLC的一个输入点独立对应于一个内部继电器,当输入点与输入用的公用脚COM接通时,该输入继电器得电,即存储了采集到的信息。

1.2 输出部分
输出部分是将CPU的运算结果向外部输出,根据控制程序的执行结果直接驱动相应负载。

在PLC内部设有输出继电器(可能是继电器形式,也可能是晶体管形式),每个继电器对应一个硬触点,当程序执行结果使输出继电器线圈通电时,该输出继电器的输出触点闭合,实现外部负载的控制运行。

图1 PLC的内部结构图
1.3 控制部分
由用户自行编写的PLC控制程序存放在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系统运行时,PLC依次读取用户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内容,并对其进行解释并执行,执行结果送输出端子,以使相应的外部负载得到控制。

PLC的用户程序采用梯形图的编程方式,它由继电器控制电路演变而来,所不同的是,它内部的继电器并非实际的继电器,而是“软”继电器,由软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线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理连接,而只是逻辑关系上的连接(软接线)。

2 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电气控制系统是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的大脑及神经系统,其机构则是机械设备的躯体及
四肢。

因此,机械设备功能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由电气控制系统来决定。

2.1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电动机控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系统的主控芯片采用三星公司生产S3C2440ARM芯片,此款处理器中的CMOS宏单元和存储单元采用了0.18μm电子工艺,其内部总线采用Advanced 
MicrocontrollerBus Architecture(AMBA)新型总线结构,具备出色的全静态设计,利用了多项低功耗技术,系统架构精简,特别为价格和功耗敏感的应用而精心打造。

PLC选用了三菱公司的FX1N系列的48MR,具有扩展输入输出,
模拟量控制和通讯、链接功能等扩展性,广泛应用于一般的顺序控制。

其中LCD面板和输入键盘直接与ARM芯片相连接,
与用户进行交互操作;多片PLC与ARM进行连接,每一片PLC下挂接一个电动机,这样每片PLC既对所属的电动机进行控制,又负责向ARM芯片周期性报告电动机状态,
并由ARM芯片依据当前电动机状态向对应的PLC发送相关的校正命令。

图2 电动机控制系统结构图
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控制多个电动机,并且由于主控芯片采用了ARM处理器,系统的界面交互能力非常强,可以实时地采集电动机状态并通过友好的显示方式呈现出来,既节约了控制资源又能够提供足够多的操作功能。

2.2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分为两个部分:ARM控制端软件和PLC控制端软件,
其程序流程如图3、图4所示。

当系统加电启动时,ARM芯片会加载其运行的嵌入式Linux系统,当系统启动完毕,首先会向PLC发出服务命令,使PLC控制的电动机复位到固定的位置;之后,嵌入式系统将初始化LCD显示面板,
向用户显示系统状态信息,包括控制电动机的个数、各电动机所处的状态(停止、复位、转动)以及转动时电动机的转速和角度;
初始化输入设备完成后,用户便可以通过输入设备(键盘等)进行命令输入,从而控制各电动机的转动。

图3 ARM控制端软件流程 图4 PLC控制端软件流程
当PLC接收到ARM发送的命令时,PLC需要根据命令的码字进行模式的判断,
共有3个模式可以选择:停止、复位及执行预置的操作。

其中预置的操作包括正转、反转、混合转、减速、加速、旋转角度,至于执行哪种操作应根据具体的命令码字决定。

如果执行预置的操作,则需要输出结果给ARM,反馈到用户操作界面。

3 结论
本文设计的电动机控制系统,通过ARM对多片
PLC的控制,
进而实现了对多个电动机的实时自动控制,利用PLC强大丰富的运动控制功能,确保了整个控制的精确性。

经过实践检验,
本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增添新的PLC控制电动机非常简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曹爱华,
张峰,丁冉.基于DSP和CPLD的电机智能保护装置的设计[J].电工技术,2009(1):77-
78.[2] 周兰.
基于DSP和CPLD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J].自动化信息,2010(6):46-
47.[3] 李文辉,
李国强.基于PLC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J].仪表技术,2008(9):20-
23.[4] 求是科技.
PLC应用开发技术与工程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Design of Motor Control Sy
stem Based on PLCYUAN Lian-y
u(Yancheng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igher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Yancheng 
224051,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PLC-based motor control system using an ARM chip as main control chip,which can controlmultiple motors at the same time,with multiple control modes to be selected,and display the motor state real-timely.The factproves that the system has high p
ractical value.Key 
words:PLC;motor;cantrol system;design·
141· 2
012年第4期 袁连余:基于PLC的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