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厦门大学公派留学博士以及联合培养博士
CSC公派留学项目详细说明(附邀请函模板)联合培养博士

I am also pleased to confirm that I am happy with your English level, which is sufficient for you to stay and your research here in (XXXXX country name).
参加“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并达到 合格标准。
曾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培训部参加相关语 种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英语为高级班,其 他语种为中级班)。
外语水平
参加雅思(学术类)、托福、德、法、意、 西、日、韩语水平考试,成绩达到以下标准: 雅思6.5分,托福95分,德、法、意、西语达 到欧洲统一语言参考框架(CECRL)的B2级, 日语达到二级(N2),韩语达到TOPIK4级。
❖重点支持《人才规划纲要》、《科技规划 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重大专 项、前沿技术和基础学科占85%,人文及应 用社会科学占15%
选派渠道
项目政策
❖利用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与国外教育/科研
机构合作项目(目前基金委网站上已有149个合
作项目可供选择) /chuguo/8d1efd168f2a4cb5b 3491ed6be2ba3d6.shtml
(Supervisor’s name) will supervise you during your research in XXXXXX university/school . You will come back to China after your completion of PhD program according to original contract requirements.
通过国外拟留学单位组织的考试、面试等方 式达到其语言要求。(在外方邀请信中注明 或单独出具证明)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公派研究生项目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旨在选拔优秀的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提高其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派研究生项目中的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为有志于申请该项目的学生提供参考。
一、项目背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国家推出了公派研究生项目。
该项目通过选拔优秀的学生赴国外知名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促进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二、项目简介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是公派研究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国内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该项目通过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合作,为我国博士生提供在国际学术前沿开展研究的机会,提高其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1.培养模式: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采用“1+1+2”或“1+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国内高校完成第一年学业后,赴国外高校进行为期1-2年的学习和研究,最后再回到国内高校完成剩余学业。
2.合作高校:项目合作高校包括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国外知名高校,以及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
3.资助政策: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为学生提供学费、生活费、国际往返旅费等资助,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三、申请条件1.学术要求:申请者需为国内高校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2.语言要求:申请者需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通过国外合作高校的语言测试。
3.成绩要求:申请者在国内高校的博士阶段成绩需达到优良水平。
4.年龄要求:申请者年龄不超过35周岁。
四、申请流程1.了解项目:申请者需详细了解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的相关信息,包括合作高校、研究领域、资助政策等。
2.选择合作高校:申请者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合作高校。
3.准备申请材料:申请者需准备包括个人简历、成绩单、研究计划、推荐信等在内的申请材料。
4.提交申请:申请者按照项目要求,将申请材料提交至国内高校研究生院。
厦门大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行前培训会(1)

• 工作许可:通过邀请方的协助取得英国内务部提供的文件-Certificate of Sponsorship
• 访问学生:6个月内,参加英方培训课程
ATAS
• ATAS:Academic Technology Approval Scheme(学术科技同意
计划)
• 对象:非欧洲经济区的留学生,专业为理工生物等敏感 学科 • 程序:申请人在得到大学入学通知书后,通过英国外交 部网站递交申请。申请过程免费,时间为不超过3周。 • 相关网站: 或
厦门大学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 项目工作说明会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09-5-26
派出机构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负责对高校报送名单的审批及录取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留服中心) --负责录取后学生的派出服务机构之一 ( )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 --负责遴选报及公布录取结果 厦门大学国际处() --负责办理离校手续、行前指导、派出后管理联络
总述 • 学生签证/访问学者签证 • 入境签证/居留签证 • 邀请信 • 在读证明 • 签证体检与卫生检疫 • 照会 • 同意派出函
留服中心:
出国签证
学生签证/访问学者签证 • 攻读学位的要办理学生签证 • 其余都属于访问学者类型(联合培养博士生、博 士后) • 联合培养博士生在某些国家也可办理学生签证
录取身份 签证类型
留服中心:
美方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人员
1、攻读博士学位人员 2、联合培养博士生 3、访问学者 4、博士后等其它身份
FI
JI
I-20表
DS-2019表
签证申请--美国
办理程序
1.准备材料2.预约3.办理照会4.面签5.结果/报销 J1
联合培养博士生的申请

1.对方邀请函:这是必需材料。
2007年申请的截至时间为3月20日,所以有意向的朋友,最好现在就要开始着手联系外方导师了。
因为有经济资助,所以联系起来应该会相对容易些。
最好是与博士课题相关的实验室,导师如果有人可以推荐那更好。
2. 2.资助力度:2006年的联合培养博士生大约每个月生活费为1000美金,还有一次性的往返国际旅费。
签证所需的800元钱可以在得到签证后报销。
但在办理相关手续时,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会收取300元手续费。
3. 3.语言要求:国家公派的考试是PETS-5,也就是以前的WSK考试。
分笔试和口试,每年大概考两次,具体可以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网站()上查询。
对于经过那么多年考试洗礼的博士生来说,通过应该不难。
去年好像是有托福成绩也可以,也有说是没有英语成绩也可以报名,申请成功后可以再考或参加语言培训。
4.4.留学期限:6至12个月。
5.5.留学身份:联合培养博士生,美国签证为J1。
6. 6.出国前手续:需要到北京、上海或广州的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办理“同意派出函”等手续。
去美国者需自己面签签证。
还有,在读博士生需要交纳2万元人民币的押金(回国后退还),并且需要两个有固定收入的人做担保,并到正规的公证处公证。
7.8.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网站(上有明确要求,大家平时可以多多留意。
还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这几年对公派留学的资助力度逐年加大,即使毕业后,也有很多机会。
尤其是西部地区几个省,有很多倾斜政策,如“西部项目”等等,大家可以多多争取。
先说说我申请时的情况:1. 我联系的美方导师是现在博士老板推荐的,当时留学基金委是要求对方能够最好免除Bench Fee或者tuition waiver,尤其是去英国的同学。
我就用E-mail和对方导师说了,对方导师说这部分费用会免去。
当时曾经打电话给留学基金委的老师,他说一般过去做课题的话,对方一般不会要学费之类的。
你看能否把自己的情况和对方老板沟通一下,能否免除这方面的费用;不然离申请还有一段时间,能不能再联系一下其它老板;2.申请时邀请函要求不高,传真件都可以;我当时那个老板比较慎重,专门用联邦快递寄了一份签名的原件给我;3. 费用问题:刚得到奖学金通知时,是一个资助通知(见附件1),上面写的是全额资助,但没有确切数字;等DS2019表拿到要去签证时,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会给一个正式的资助证明(见附件2),上面有资助的确切数字。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困难与建议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困难与建议作者:刘莹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1期摘要:公派研究生项目是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增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并师从一流的导师的留学项目。
对我校自2007年开始实施公派研究生项目以来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公派研究生项目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派研究生项目困难与建议研究生教育公派研究生项目是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增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并师从一流的导师的留学项目。
我校自2007年以来实施该项目至今,进展顺利。
然而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以来的所遇到的问题和阻碍,亟须梳理分析,以便更好地推动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运行和发展。
[1]一、项目实施情况1.我校自2007年以来公派研究生项目共派出42人,其中攻读博士研究生14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8人。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已经获得国外院校授予学位8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已经获得我校授予学位13人。
在派出国别上,美国成为我校公派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占比32.5%,其次规模较大的国家分别是日本(占比18.6%)、澳大利亚(占比13.9%)、英国(占比4.3)等。
从专业分布上看,我校公派留学最多的学科专业为: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轮机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际法学。
这充分体现我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国际化水平。
2.公派留学研究生毕业后的任职去向我校21名已毕业的公派留学研究生留校任教的有9人,占比42.9%,去往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任职的有12人,占比57.1%。
二、项目实施存在的困难我校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及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实施办法并实施。
厦门大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实施办法

厦门大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管理实施办法根据教技[2005]6号《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一五”规划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以下简称“111计划”)是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创新的重大举措,我校将给予高度重视。
为确保该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要求我校的引智基地要根据五年的建设计划,瞄准学科前沿,自主开展与国外学术大师及学术骨干等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选派科研骨干赴国外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合作研究,积极争取承担国内外重大科研任务,提升学科国际竞争力,力争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二、组织学校成立“111计划”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为分管科研、人事、外事、财务、研究生等工作的副校长,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挂靠科技处或国际合作处,成员为科技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人事处、财务处和规划办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各引智基地提出的实施方案,并制订相应政策,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将定期对各引智基地的学科发展、人才引进与培养、合作研究状况等进行评估,督促项目高质量按期完成。
引智基地实行主任负责制,配备相应人员,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执行,负责海外专家的聘请、使用,负责聘请效益总结,以及专项经费的专项管理等。
科技处配专人负责项目的跟踪管理;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协助引智基地办理外国专家聘请手续及日常管理,并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检查外国专家经费的使用情况等。
三、人员引智基地国内科研骨干不少于10名;科研骨干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且有5年科研工作经验,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外聘的海外人才不少于10名,其中至少含1名学术大师,不少于6名学术骨干。
学术大师为国际著名教授或同领域公认的知名学者,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学术骨干应具有副教授以上或其他同等职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这种形式的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可以从国际间引进更多的优秀研究生资源,促进我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是指公派研究生项目和我国高校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具有双学位或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供研究生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丰富的研究资源,同时也可以加强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要想有效地开展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
高校需要与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联合培养博士生方面的具体合作内容、责任分工和资源共享机制。
双方高校还需要建立起定期交流的机制,及时沟通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和研究进展,保证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学习质量和进度。
高校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需要高水平的导师团队来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引进国际知名的学者和科研团队,建立起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研究水平的导师团队,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高校还应该加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不仅要求研究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还要求研究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跨学科能力。
高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如组织国际学术交流、开设国际化课程、提供国际化交流机会等,全面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博士学位人才。
第二篇示例: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随着我国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成为一种重要的培养模式,逐渐受到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青睐。
厦门大学___学院(研究院)2013国家公派

推 荐 顺 序
姓名
本 / 性 硕 别 / 博
专业
年级
学号
申请留学院校、专业
申请人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备注
1 于亮
男 硕 国际法
2010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 13620101150171 攻博 是 学国际法
是
雅思 是 6.5分
于飞
Prof. Fons Coomans
victoryu 15860781750 liang@12
攻博 是
是
雅思 是 7.0分
Prof.Andre 齐树洁 a K. Bjorklund
taonanyi
15060768079 ng1988@1
经办人:
联系方式:
学院、研究院分管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
注:备注栏请填写需要说明的其他情况。如其他能证明有希望获得正式邀请信或入学通知书的有利条件;如果是本直博生或硕博连读,应说明进入什么阶段学习;是否需要推迟答辩或推迟 毕业等。
厦门大学____法__学院(研究院)2013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推荐名单一览表
国内 外导 师是 是否 否有 是否 是否 获得 合作 申请 有联 达到 正式 关系 类别 合培 外语水 申请 校外导师姓名 邀请 国内导 其 (需 (联 养计 平及成 院校 、职称、简要 信或 师姓名 他 国合 培/攻 划或 绩 外语 学术评价 入学 作协 博) 学习 水平 通知 议或 计划 要求 书 内外 导师 签 字)
18959207177
2 蔡昂
环境与 男 硕 资源保 护法
2010
13620101150180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 攻博 是 环境法
是
雅思 是 Jeffer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意大利罗马一大 2012 美国休斯敦卫理公会派医院研究 级 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012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专业 2011
联培 苏新专
联培 张四清
颜秀利 女 博 吕柯伟 男 博 赵雯璐 女 博 魏翀 男 博
李君益 男 博 伍飞云 男 博 杨峰 男 博
石新国 男 博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 , 联培 高亚辉 水生生物学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 微生物 2010 联培 郑天凌 普斯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 2012 美国特拉华大学,海洋生物专业 联培 苏永全 物技术 海洋化 2012 美国特拉华大学,海洋遥感专业 联培 高树基 学 物理海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 , 2012 联培 胡建宇 洋学 物理海洋学专业 海岸带 综合管 2012 美国罗德岛大学,海洋科学专业 联培 杨圣云 理 海洋物 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海洋生物研 2011 联培 张宇 理 究所 物理海 2012 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海洋学专业 联培 胡建宇 洋学 海洋物 2011 美国特拉华大学,海洋学 联培 童峰 理 环境工 2011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联培 李清彪 程 环境科 2011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联培 林森杰 学 环境工 2012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 程 联培 李清彪
物
5
理 机 电 学
1
联培 吕苗
6 7
2 3
2012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磁共振 联培 陈忠 新技术及应用
2012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天文学 联培 顾为民
8
4
2011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联培 吴正云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院 化
1 2
2010 美国西北大学 2011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2011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2011 日本东北大学 2012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2010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2011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2011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2011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2012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 2011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2009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管
序 号
学 理 院
学
59 60
学 院 排 序 3
学生 姓名
本 / 性 硕 专业 别 / 博
年级 申请留学院校、专业
申请 国内导师 其 类别 他 联培 沈艺峰
王夫乐 男 博 财务学 2011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院
4
郎香香 女 博 财务学 2010 比利时安特维普大学,财务学专业 联培 李常青
联培 戴李宗
1
张飞飞 男 博
核科学 2011 美国密歇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联培 王鲁闽 与工程
1 2
汤锋旺 男 博 世界史 2011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联培 曾玲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 师嘉林 男 博 世界史 2011 联培 王旭 国-拉美关系研究
1
叶秀端 女 博 新闻学 2012
联培 田中群 联培 郑兰荪 联培 赵玉芬 联培 龙腊生 联培 林昌健 联培 杨朝勇 联培 王周成 联培 谢兆雄 联培 谢兆雄 联培 吴玮 联培 陈晓东 联培 吴德印
学
3 4 5
化
6 7
工
8 9 10
学
11 12
院
工
序 号
学 学 院 院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海 洋 与 地 球 学 院 环 境 生 态 学 院 信 息 科 学 与 技 术 学 院 医 学 院 材 料 学 院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联培 杨信彰 专业 联培 周郁蓓 联培 吴建平 联培 陈安
2011 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文学专业 2012 丹麦奥胡斯大学,词典编纂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男 博 国际法 2011 德国科隆大学,国际法
院 公 共 事 务 经 济 学 院 管 理
周一颜 女 博 诉讼法 2011 邓剑伟 男 孙杨杰 女 胡卓娟 女 王佳杰 男 葛骏 冯玮 男 女
58
2
吴传真 女
学 院
美国哈姆莱大学法学院纠纷解决研 联培 齐树洁 究所,纠纷解决专业 行政管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行政管理专 博 2011 联培 陈振明 理 业 行政管 博 2011 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校区 联培 陈振明 理 资产评 博 2011 美国密歇根大学,资产评估 联培 纪益成 估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休伯特·汉佛瑞 博 财政学 2012 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预 联培 童锦治 算专业 金融工 美国罗德岛大学 博 2011 联培 郑振龙 程 管理科 博 学与工 2011 美国弗罗里达大学 联培 计国君 程 技术经 博 济及管 2011 美国波士顿大学 联培 徐迪 理
学 院 排 序 13
学生 姓名
本 / 性 硕 专业 别 / 博 女 博
年级 申请留学院校、专业
申请 国内导师 其 类别 他 联培 董全峰
21
22
1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2 3 4 1 2 3 4 5 6 7 1 2
物理化 学 生物化 学与分 蔡报伟 男 博 子生物 学 细胞生 赵辛萌 女 博 物学 水生生 李静 女 博 物学 张倩 周艳艳 女 博 边力 男 博
35
3
陈慧梅 女 博
36
1
程辉辉 男 博
电路与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 2011 联培 叶陈春 系统 校,光电子学
37
2
通信与 邓伶莉 女 博 信息系 2011 美国华盛顿大学,信号处理 统
联培 陈忠
38
1
兰天舒 女 博 生理学 2011 瑞士日内瓦大学
联培 齐忠权
39 40
1 2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材料科学 联培 孙志梅 与工程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 许伟伟 男 博 材料学 2011 联培 刘兴军 程 潘元春 男 博 材料学 2011
厦门大学各学院2013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培)推荐名 单一览表
序 号
学 院 数
学 院 排 序
学生 姓名
本 / 性 硕 专业 别 / 博
年级 申请留学院校、专业
申请 国内导师 其 类别 他
1
学 科
1
王华桥 男 博
基础数 2011 美国匹兹堡大学,偏微分方程 学
联培 谭忠
2 3 4
学 2 学 3 院 4
序 号
学 材 院
料 学
学 院 排 序
学生 姓名
本 / 性 硕 专业 别 / 博
年级 申请留学院校、专业
申请 国内导师 其 类别 他
41
42
43 44
45
46
院 能 源 研 究 院 人 文 学 新 闻 传 播 峰 女 博 化学与 2011 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化学系 物理
应用数 2011 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 联培 钱建国 学 基础数 美国德克农业大学, 戴端旭 男 博 2011 联培 程立新 学 基础数学 基础数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基础数学几 袁日荣 男 博 2012 联培 邱春晖 学 何分析 邓科财 男 博 测试计 美国哈佛大学,Materials & 瞿祥猛 男 博 量技术 2012 Devices 及仪器 电磁场 张志勇 男 博 与微波 技术 理论物 孙谋远 男 博 理 微电子 学与固 徐强 男 博 体电子 学 物理化 林海昕 男 博 学 无机化 刘畅 男 博 学 有机化 刘柳 男 博 学 无机化 张潜翀 男 博 学 物理化 王梦晔 女 博 学 化学生 柯国梁 男 博 物学 应用化 梁汉锋 男 博 学 物理化 王雪 女 博 学 物理化 张嘉伟 男 博 学 物理化 黄靖 男 博 学 工业催 邓人攀 男 博 化 物理化 庞然 女 博 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闻与出版 联培 阎立峰 专业
1
47
2
48 49
3 4 1 2 1 2 1 2 3 1
英语语 女 博 言文学 专业 英语语 范庆芬 女 博 言文学 专业 英语语 姚秀娟 女 博 言文学 专业 英语语 胡剑亚 女 博 言文学 孙赟 杨帆
2012 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
联培 周郁蓓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