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生产概况

合集下载

关于水稻生产的研究

关于水稻生产的研究

第一章前言1.1研究背景及意义水稻是我国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从古至今是处于主导地位。

稻米的消费量在农产品之中处于首位,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是以大米为主食的,民以食为天,所以稻米的消费需求特别大。

我国的粮食作物中水稻的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也最大。

位居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之首。

而且水稻分布范围很广,全国90%以上的省区市都有不同程度水稻种植。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南北方气候差异可以分成南方稻区和北方稻区,南方稻区面积达26 70万公顷左右,北方稻区面积330万公顷左右。

水稻的生产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到近几亿农民的收入。

我国生产的稻米首先是作为口粮消费的,约占总数的85%以上,其次是用于饲料生产与食品加工。

我国约有19个省市区以米饭为主食消费,人口更达8亿以上,占我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所以稻米作为口粮消费的范围广,涉及人口多。

据有关专家测算,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稻米的需求逐渐增加到年稻谷总产量再增加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因此,水稻的生产和丰欠情况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水稻生产并非只为负责中国的粮食安全,并且还有保证食品安全的重大责任,增加稻民的收入是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使命,是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和中心任务之一。

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粮食市场面临很大冲击。

世界贸易组织的绿色食品的高标准生产要求给国内粮食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

吉林省地处东北腹地,高纬度地区,是我国北方一季寒冷粳稻的主要产区,其产量和品质居北方稻区前列。

农民的技术水平高,有良好的水质、气候、土壤,生态环境有利于水稻生长,水稻病虫害相对少。

在水稻生育期内,日照时间达13-16小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水稻出穗后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30度,不易出现高温效应等有着天然生产优质稻谷的条件,是北方寒冷稻作区优质稻谷的主要生产地区。

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策略

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策略
开展现场指导
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现场指 导,解决农民在应用机械化收获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
建立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建立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咨询服务体系,为农民 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04
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发 展的保障措施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应制定针对南方水稻种植和收获 机械化的政策,明确发展目标、重点 任务和保障措施。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增加农民的 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保障粮食安全
机械化种植和收获可以提高水 稻的产量和质量,保障我国的
粮食安全。
02
南方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策略
推广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
引进先进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
01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提高南方水稻种
植机械化水平。
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
加强示范引导
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 ,引导农民了解水稻种植 机械化技术的优势和应用 前景。
推广成功经验
总结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 ,推广适合南方地区的水 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和管理 模式。
03
南方水稻收获机械化发展策略
研发高效水稻收获机械
研发适合南方地区的水稻 收获机械
针对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特点,研发适合的 收获机械,包括割晒机、收割机、烘干机等 。
02
加大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研发力度,推广适合南方地区的水稻
种植机械化技术。
建立技术推广体系
03
建立完善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技术推广和培
训,提高农民对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加强水稻种植机械化培训
开展技术培训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水 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培训,提高农

南方种植水稻有利区位条件

南方种植水稻有利区位条件

南方种植水稻有利区位条件南方种植水稻具有以下几个利区位条件:一、气候条件优越南方地区通常气候湿润,温暖,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或热带气候,日照时间长,夏季雨水充沛,雨量充足。

这种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且温暖的气候使得水稻种子能迅速发芽,生长期长,产量高。

二、地理条件有利南方地区地势低平,多河流和湖泊,水源丰富,特别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有利于水稻田的灌溉和水稻的生长。

南方水稻的田块多位于江河低洼湿地,地下水位高,便于丰水淹田、排水和灌溉。

三、土壤条件适宜南方地区多为丰沃的水稻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高。

酸性土壤多见,这种酸性土壤对水稻生长有利,因为水稻对酸性土壤适应性强。

南方地区洪积土主要成分是矿质质地,减少了巴厘地表土层的出现。

矿物质含量高,酸性pH值低,有利于水稻的种植。

四、水资源丰富南方地区雨量充沛且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适应水稻的生长所需的灌溉水。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如江南水乡,往往以水田,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为主要利用对象,这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五、人工资源优势南方地区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水稻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作物,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南方地区的人口众多,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进行水稻的种植和管理工作。

六、地理位置有利于物流南方地区交通发达,地理位置有利于水稻产品的运输和销售。

南方的水稻产区,如江南地区,沿江河岸和交通要道,交通便利,易于将水稻产品运输到全国各地。

根据以上所述,南方种植水稻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水资源丰富等优势。

同时,人力资源充足,地理位置有利于物流等因素,也为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在南方地区,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水稻不仅满足了当地人民的粮食需求,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验室 , 江西 南 昌 3 3 0 0 4 5 )
摘要 : 从水稻耕整地机械 、 种 植机械 和收获机械等方面介绍 了我国南方双季 稻区水稻生产机械化 发展现状 ; 从 地形条件 、 农机农艺结合状况 、 机械动力消耗 和产 品性能等方面分析了南方双季稻区水稻 生产机械化 的限制 因 素,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 并提 出了相关 对策 。 关键词 : 南方双季稻区 ; 水稻生产 ; 机械化 ; 对策
t i o n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ma c h i n e y r a nd a g r o n o mi c t e c h n o l o y , g t he p o we r c o n s u mp t i o n, a n d p r o d u c t p e r f o r ma n c e, e t c

C l i  ̄ n a )
Abs t r a c t : Co mb i n e d wi t h t h e f e a t u r e s o f s o u t h e r n do u b l e c r o p p i n g r i u mma iz r e s t he
同时为增加产量农艺部门研究出套作间作密植稀植等多种多样的种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机械化的难度e7i24农机研发能力水平不够国内产品性能差进口产品价格高在农机研发方面目前我国还不能根据各地区的实际现状来研发技术也就是说不能实现技术本地化和标准化岗
江 西农业 大学 学报
2 0 1 3 , 3 5 ( 4 ) : 6 8 2—6 8 6
0 f I c e Pr o d u c t i o n i n t he Do u b l e Cr o p p i n g Ri c e Ar e a i n S o u t h Ch i n a

我国不同稻区粮食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

我国不同稻区粮食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

POLICY区域治理我国不同稻区粮食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福建省将乐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廖荣周摘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安全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二,为世界水稻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阐述了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分布及不同稻区的水稻生产现状,分析制约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水稻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具体对策,以期为水稻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粮食安全;对策中图分类号:F7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9-0009-0002水稻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物之一,我国水稻根据生态环境条件的差异分为六个种植区,受到地区气候的影响,各地区种植品种、水稻种植方式及生产技术水平具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不同水稻种植区均存在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民科学种植管理水平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水稻生产。

据统计,我国人口2030年将达到15亿人,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对于水稻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因为我国稻米价格居高不下,让进口稻谷存在一定的价格优势,从而促进了水稻的进口,给我国的水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怎样保障我国的水稻生产以及保障粮食安全成了当前比较热点的话题。

一、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分布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分布广,最北到黑河地区,最南到海南岛,西达新疆,东到台湾地区,海拔最高的地区为云贵高原,海拔最低的为东南沿海潮田,以上地区均种植有水稻。

水稻种植区域分布广,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及生产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异,按照自然生态环境及其栽培制度等的差异,我国的水稻共分成6个稻作区。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该稻作区处于南岭以南,涉及海南岛、福建、广东、广西及台湾地区,10℃以上的积温达5800-9300℃,年降水量为1300-1500mm,水稻生产的季节为260-365d,是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种植区,约占20%,主要种植籼稻,部分山区种植有粳稻。

中国粮食主产区

中国粮食主产区

中国粮食主产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大国之一,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中国的粮食产区分布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主要的粮食主产区。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包括南方的水稻主产区、北方的小麦主产区和东北的玉米主产区。

1. 南方水稻主产区中国的南方地区由于独特的气候和水资源条件,适合水稻的种植。

南方水稻主产区主要包括江南地区、福建和广东等省份。

江南地区,如江苏、浙江和安徽,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

这些地区拥有充足的雨水和丰富的水资源,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此外,江南地区的温暖气候和湿润的土壤也有助于水稻的生长。

2. 北方小麦主产区中国的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合小麦的种植。

北方小麦主产区主要包括河北、山东和河南等省份。

这些地区的冬季非常寒冷,但夏季阳光充足,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小麦的生长。

同时,北方地区的土壤也较为肥沃,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由于北方的小麦产量较高,中国被誉为“小麦王国”。

3. 东北玉米主产区中国的东北地区气候温和,适宜玉米的种植。

东北玉米主产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份。

这些地区的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有助于玉米的生长。

此外,东北地区的大面积耕地也为玉米的种植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中国的玉米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东北地区是中国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个主要粮食主产区外,中国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粮食产区。

例如,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区是中国的主要小麦种植区,这些地区的干旱气候非常适宜小麦的生长。

此外,云南和贵州等地区则是中国的主要稻米种植区,这些地区的高海拔和湿润的气候条件非常利于稻米的生长。

总体来说,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分布广泛,每个产区都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这些主产区为中国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中国人民的粮食安全。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和保护,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和食品安全挑战。

南方水稻一年几熟,南方水稻品种有哪些

南方水稻一年几熟,南方水稻品种有哪些

南方水稻一年几熟,南方水稻品种有哪些南方水稻通常为1年1熟,或1年2熟,部分地方可达到1年3熟。

湖南地区,水稻的熟制通常为1年1熟,江苏南部,水稻的熟制通常为1年2熟(而苏中及淮北地区则为1年1熟),海南地区,水稻的熟制通常为1年3熟。

南方地区的水稻播种时间,早稻一般为3-4月份,中稻一般为4-5月份,晚稻一般为6月份中下旬。

一、南方水稻一年几熟1、南方水稻的熟制(1)南方水稻一般为1年1熟,或1年2熟,少部分地区可达到1年3熟。

(2)湖南地区,水稻一般为1年1熟;江苏南部,水稻一般为1年2熟(苏中及淮北地区则为1年1熟);海南地区,水稻一般为1年3熟。

2、南方水稻的播种时间和收获时间(1)播种时间①早稻:一般为3-4月份播种,大多在清明前后进行。

②中稻:一般为4-5月份播种,1年通常只种植1季。

③晚稻:一般在6月份中下旬播种,早稻收割后就要插秧。

(2)收获时间①若在4月份中旬育苗,一般在8月份初即可收获,第2季水稻可一边收获一边插秧。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若种植的早稻是在4月份中旬播种、5月份初插秧,则到了7月份下旬即可收获,收获后可立即种植晚稻,种植工作需在立秋前结束,到了10月份下旬至11月份即可收获。

二、南方水稻品种有哪些南方水稻品种有野香优系列、美香占2号、嘉丰优2号、隆晶系列等。

1、野香优系列(1)主要有野香优莉丝、野香优航1573、野香优2号等优质杂交香稻品种,近年来这些品种的种植面积的增长速度较快,可按照优质抗倒栽培技术进行种植。

(2)野香优系列的缺点为抗倒性较差,多雨、多台风的年份容易发生倒伏的情况,不过2019年江西审定的“野香优航1573”在抗倒性、出米率这方面有较大提升。

2、美香占2号(1)该品种属于广东丝苗米认定品种,曾2次获评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在常规种植的情况下,亩产一般为800-1000斤左右/亩。

(2)该品种的米质较好,是用来生产高端大米的适宜选择,适合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开展绿色、有机水稻订单种植。

水稻品种现状分析报告

水稻品种现状分析报告

水稻品种现状分析报告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种类繁多,每个品种具备不同的特性和适应环境。

下面是水稻品种现状的分析报告。

首先,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我们可以将水稻品种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类。

早熟品种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中熟品种适应性较强,生产稳定,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晚熟品种生长周期长,适应性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其次,在水稻的品种特性方面,我们可以将水稻品种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三类。

籼稻适应性强,结实率高,米质软糯,适合制作米饭、粥等食品,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粳稻耐寒性好,适应性强,产量高,米粒短而圆,适合制作米饭、寿司等食品,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糯稻米粒粘性强,主要用于制作糯米饭、糯米糕等食品,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再次,根据水稻的抗病性和抗虫性,我们可以将水稻品种分为抗病虫害品种和易感病虫害品种。

抗病虫害品种具有较强的免疫力,能够减轻农民的用药压力,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

易感病虫害品种则需要农民加强病虫害防治,增加投入,增加生产成本。

最后,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实践的推广,我国的水稻品种正在不断更新换代。

目前,自交系和杂交种互相结合的两系法和三系法逐渐成为主流,自交系提供了优质、抗病虫的基因,杂交种凭借其优异的生长特性和产量成为重要的水稻种类。

综上所述,水稻品种现状包括生长周期、种类特性、抗病虫性等方面的差异。

针对不同的地区和需求,农民可以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虫性好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以确保水稻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4年
1997年
2000年
2003年
2006年
2009年
年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2年
1、历年播种面积 南方稻区各省 市区播种面积整体 呈下降趋势,广东、 浙江省下降幅度最 大。2003年后,播 种面积维持在2000 万公顷以上的有湖 南、江西、江苏、 安徽、广西和湖北 省。
6,000 湖南 湖北 5,000 云南 广东 江苏 贵州 江西 安徽 重庆 四川 浙江 海南 广西 福建 上海
1、南方稻区占全国播种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全国80%以上分布在南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面积(千公顷)
面积(千公顷)
10000
12000
2000
4000
6000
8000
0
10,000.00
12,000.00
14,000.00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0.00
194 9年 195 1年
年份
198 1年 198 3年 198 5年 198 7年 198 9年 199 1年 199 3年 199 5年 199 7年 199 9年 200 1年
全国 南方
全国
200 3年 200 5年 200 7年 200 9年 201 1年
南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3、南方稻区占全国中稻和一季稻播种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全国65%以上分布在 南方
4,000
播种面积(千公顷)
2003年 3,000
2,000
1,000
0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1949年-2012年南方各省市区水稻历年产量
2、历年产量 南方稻区各省 市区水稻产量整体 呈上升趋势。2003 年后,产量维持在 1500万吨以上的有 湖南、江西、江苏、 湖北和四川省。
3,000
2,500
湖南 四川 江苏
广东 广西 安徽 云南 海南
江西 湖北 浙江 贵州 上海 2003年
2,000
福建 重庆
产量(万吨)
1,500
1,000
500
0
1949年
1952年
1955年
1958年
1961年
1964年
1967年
1970年
1973年
1976年
1979年
1982年
1985年
1988年
1991年
全国与南方稻谷单产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三、南方各省市区生产概况
1949年-2012年南方各省市区水稻历年播种面积
1949年
1952年
1955年
1958年
1961年
1964年
1967年
1970年
1973年
1976年
1979年
1982年
1985年
1988年
1991年
年份
(三)南方水稻平均单 产略低于全国水平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198 1年 198 3年 198 5年 198 7年 198 9年 199 1年 199 3年 199 5年 199 7年 199 9年 200 1年 200 3年 200 5年 200 7年 200 9年 201 1年
南方 全国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Ⅲ1.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 Ⅲ2.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 Ⅲ3.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二、南方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全国稻谷播种面积大部分集中在南方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 南海诸岛全部。包括194个县(市)(暂不包括台湾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7.6 %。
Ⅰ1.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 Ⅰ2.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 Ⅰ3.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2、华中双季稻稻作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 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 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7%。
Ⅱ1.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 Ⅱ2.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 Ⅱ3.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2、全国早、晚稻全部播种面积分布在南方
全国与南方早稻播种面积对比
全国与南方双季晚稻播种面积对比
年份
198 1年 198 3年 198 5年 198 7年 198 9年 199 1年 199 3年 199 5年 199 7年 199 9年 200 1年 200 3年 200 5年 200 7年 200 9年 201 1年
9,000 8,000 7,000
湖南 广西 浙江 重庆
广东 湖北 福建 海南
江西 江苏 云南 上海
四川 安徽 贵州
单产(公斤/公顷)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49年
1952年
1955年
1958年
1961年
1964年
1967年
1970年
1973年
1976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二)全国稻谷产量大部分出自南方
1、全国稻谷大部分产自南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产量(万吨)
1000
0
产量(万吨)
6000 7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2000
3000
4 9年
194 9年 195 1年 195 3年 195 5年 195 7年 195 9年 196 1年 196 3年 196 5年 196 7年 196 9年 197 1年 197 3年 197 5年 197 7年 197 9年
全国 南方
198 1年 198 3年 198 5年 198 7年 198 9年 199 1年 199 3年 199 5年 199 7年 199 9年 200 1年 200 3年 200 5年 200 7年 200 9年 201 1年
全国
全国与南方早稻产量对比
全国与南方双季晚稻产量对比
南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3、全国中稻和一季稻大部分产自南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单产(公斤/公顷)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0.00
194 9年 195 1年 195 3年 195 5年 195 7年 195 9年 196 1年 196 3年 196 5年 196 7年 196 9年 197 1年 197 3年 197 5年 197 7年 197 9年
年份
195 1年 195 3年 195 5年 195 7年 195 9年 196 1年 196 3年 196 5年 196 7年 196 9年 197 1年 197 3年 197 5年 197 7年 197 9年
年份
2、全国所有早晚稻产自南方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198 1年 198 3年 198 5年 198 7年 198 9年 199 1年 199 3年 199 5年 199 7年 199 9年 200 1年 200 3年 200 5年 200 7年 200 9年 201 1年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南方水稻生产概况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目录
南方水稻 生产概况
一、南方稻作区划分
二、南方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南方各省市区生产概况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一、南方稻作区划分
根据水稻专家丁颖先生的研究,按自然条件、品种类型分布和耕作制度的不同特点, 把全国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1979年
1982年
1985年
1988年
1991年
1994年
1997年
2000年
2003年
2006年
2009年
年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2年
1994年
1997年
2000年
2003年
2006年
2009年
年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2年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1949年-2012年南方各省市区水稻历年单产
10,000
3、历年单量 南方稻区各省 市区水稻单产整体 呈上升趋势。目前 平均单产排名前三 的省市区为上海、 江苏和湖北省。
194 9年 195 1年 195 3年 195 5年 195 7年 195 9年 196 1年 196 3年 196 5年 196 7年 196 9年 197 1年 197 3年 197 5年 197 7年 197 9年
195 3年 195 5年 195 7年 195 9年 196 1年 196 3年 196 5年 196 7年 196 9年 197 1年 197 3年 197 5年 197 7年 197 9年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 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