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数协调

合集下载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原则有哪些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原则有哪些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原则有哪些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原则有哪些?下面本店铺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1、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装配式建筑设计应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设计方法,满足体系化设计的要求,充分考虑构配件的标准化、模数化、多样化,并编制设计、制作和施工安装成套设计文件。

2、在前期规划与方案设计阶段,各专业即应充分配合,结合建筑功能与造型,规划好建筑各部位采用的工业化、标准化预制混凝土构配件,并因地制宜地积极采用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

在总体规划中应考虑构配件的制作和堆放以及起重运输设备服务半径所需空间。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构件(柱、梁、墙、板)的划分,应遵循受力合理、连接简单、施工方便、少规格、多组合,并能组装成形式多样的结构系列的原则。

4、设计中应遵守模数协调的原则,做到建筑与部品模数协调,以及部品之间的模数协调和部品的集成化和工业化生产,实现土建与装修在模数协调原则下的一体化,并做到装修一次性到位。

第 1 页共1 页。

建筑模数协调方案

建筑模数协调方案

建筑模数协调方案建筑模数协调方案是指在建筑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通过统一的模数化原则和规范,实现不同设计单元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在建筑领域,模数指的是一种标准尺寸,是一种规范化的设计方法,通过将不同构件的尺寸、比例、位置等进行统一,使得建筑结构更加合理、美观。

建筑模数协调方案的目标是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模数化设计可以使得建筑结构的组合更加灵活,方便各种构件的调整与替换。

同时,模数化设计还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

在建筑模数协调方案中,首先需要确定模数的范围和标准。

模数的选取应考虑建筑结构的功能、比例、空间需求等因素,同时还要满足建筑行业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一般来说,常用的建筑模数有1m、0.5m、0.25m等。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根据模数对建筑结构进行统一规划。

建筑师可以根据模数将建筑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单元,如墙体、柱子、门窗等,通过模数的统一,来确保各个单元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同时,建筑师还可以根据模数来调整建筑的比例、尺寸和位置,使得建筑结构更加美观、合理。

建筑模数协调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施工过程中。

施工方可以根据模数对施工流程进行优化和协调,使得施工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无缝对接。

施工方可以根据模数制定标准化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期延误和施工质量问题。

此外,建筑模数协调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建筑装饰设计。

室内设计师可以根据模数将室内空间进行划分和规划,统一各个构件的尺寸和位置,使得室内空间更加协调、美观。

同时,室内设计师还可以根据模数选取适合的家具、灯具等装饰材料,提高装饰设计的效果。

总之,建筑模数协调方案是一种有效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方法。

通过统一的模数原则和规范,可以实现建筑结构的协调与统一,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建筑模数协调方案在建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首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需要在设计阶段就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执行。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按照统一的模数标准进行设计,保证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一致。

这样可以在施工阶段减少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调整和改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其次,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也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得到有效执行。

施工单位需要按照统一的模数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一致。

这样可以减少因施工误差而导致的重复施工和修正,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浪费。

此外,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执行也需要得到监督和检查。

相关部门需要对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模数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对于违反模数标准的设计和施工行为,需要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以确保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总的来说,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建筑行业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统一的模数标准,才能确保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协调一致,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误差和浪费。

因此,建筑行业需要高度重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装配式建筑设计

装配式建筑设计

装配式建筑设计2.1 装配式建筑设计理念多年来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构件(部品)生产、施工、装修与运维之间一直存在脱节的问题,随着近二十年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率低、材料浪费大、建筑质量不高。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

装配式建造方式具有工业制造的特征,所以需要建立以建筑为最终产品的系统工程理念,用工业化的设计思维和方法来建造房屋。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是一个产品生产的系统流程,要通过建筑师对建造全过程的控制,进而实现工程建造的标准化、一体化、工业化和高度组织化。

毫无疑问,发展装配式建筑既是一场建造方式的大变革,也是生产方式的革新,更是实现我国建筑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2.1.1 装配式建筑的系统设计理念系统工程理论是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建立整体性设计的方法,采用系统集成的设计理念与工作模式。

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建立一体化、工业化的系统方法在装配式建筑设计开始时,首先要进行总体技术策划,确定整体技术方案,然后进行具体设计,即先进行建筑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进行各子系统和具体分部设计。

2.建立多专业的协同设计装配式建筑设计应实现各专业系统之间在不同阶段的协同、融合、集成、创新,实现建筑、结构、机电、内装、智能化、造价等各专业的一体化集成设计。

3.以整体最优化为设计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各专业的系统,进行分析优化,采用信息化手段来构建系统模型,优化系统结构和功能质量,使之达到整体效率、效益最大化。

4.采用标准化设计方法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需要建立建筑部品和单元的标准化模数模块、统一的技术接口和规则,实现平面标准化、立面标准化、构件标准化和部品标准化。

5.充分考虑生产、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设计要充分考虑构件、部品生产和施工的可行性因素,通过整体的技术优化,保证建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等各环节的一体化建造。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使厂房建筑主要构配件的几何尺寸达到标准化和系列化,以利于工业化生产,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一、设计装配式或部分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混合结构厂房;二、编制厂房建筑构配件标准设计图集。

注:①设计钢结构厂房、受条件限制的改(扩)建厂房、现浇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工艺对厂房有特殊要求的厂房或按本标准设计在技术经济上会产生显著不合理的厂房,可不执行本标准的某些规定;②采用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厂房,可不受本标准某些规定的限制。

第1.0.3条在一个建设场地内,确定各厂房设计方案时,宜使构配件的类型统一。

第1.0.4条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厂房的体形应力求简单,避免设置纵横跨和多跨厂房中的高度差。

第1.0.5条在编制厂房建筑构配件标准设计图集时,应使用途相同的构配件具有最大限度的互换性。

第1.0.6条厂房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2.0.1条厂房建筑的平面和竖向协调模数的基数值均应取扩大模数3M。

注:M为基本模数符号,1M等于100mm。

第2.0.2条厂房建筑构件的截面尺寸,宜按1/2M或1M进级。

第2.0.3条厂房建筑构件的纵横向定位,宜采用单轴线。

第2.0.4条厂房建筑构件的竖向定位,可采用相应的设计标高线作为定位线。

第2.0.5条本标准所称构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均为标志尺寸。

限定标志尺寸的面应为该构件的定位平面。

第2.0.6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层厂房,宜采用柱子下部为刚接和柱顶与屋架或屋面梁为铰接的排架结构方案。

第2.0.7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多层厂房,梁与柱的连接处,宜采用横向为刚接和纵向为铰接或刚接的框架结构方案。

第2.0.8条单层厂房的屋盖宜采用以板材铺设的无檩结构方案。

当施工条件或构件选型上有明显优越性时,可采用有檩结构方案。

第2.0.9条多层厂房的屋盖和楼盖宜采用以板材铺设的无次梁结构方案。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述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水平高、便于冬期施工、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优点,它有利于实现提高建筑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本钱、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装配式建筑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欧洲、新加坡,以与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我国,近年来,由于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以与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等因素,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应用开始摆脱低谷,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

与上一代的装配式结构相比,新一代的装配式结构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

在此根底上,本规程制定的容,在技术上也有较大的提升。

本规程综合反映了国外近几年来在装配式结构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要求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可靠度、耐久性与整体性等根本上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所提出的各项要求与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以与装配整体式局部框支剪力墙结构。

1.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根本特征主体结构框架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楼梯、雨篷、阳台等围护结构预制,框架结构连接形式主要采用套筒灌浆形式。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的典型案例是万科春河里项目(图1-9)。

框架梁、框架柱采用预制方式楼板采用叠合方式;墙、复合夹芯保温外墙与楼梯均采用预制方式,结构预制局部达到70%以上。

施工速度快,构件质量控制好,但存在构件造价高等问题。

2.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预制框架现浇剪力墙体系的根本特征:主体结构剪力墙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楼梯、雨篷、阳台等围护结构预制。

根据剪力墙预制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整体预制和叠合预制两种形式。

叠合剪力墙的典型案例为新站平板显示基地公租房项目(图1-7)。

该项目由4株地上18层,地下1层楼房组成。

主体结构采用预制叠合板剪力墙结构体系,楼板采用预制叠合楼板,部品构件真正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叠合剪力墙结构形式采用等同现浇剪力墙结构的理念,抗震性能与传统一致。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体系发展指南(居住建筑)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体系发展指南(居住建筑)

目录1 总则12 建筑集成2 2.1一般规定22.2标准化设计2.2.1模数协调2 22.2.2模块与模块组合22.2.3平面标准化2.2.4立面标准化3 32.2.5部品部件标准化32.2.6标准化接口3 2.3功能空间标准化32.4系统集成63 结构系统8 3.1一般规定8 3.2标准化指导93.2.1墙板类构件93.2.2框架柱103.2.3梁类构件103.2.4楼板类构件103.2.5预制楼梯113.3通用技术要求124 外国护系统14 4.1一般规定14 4.2标准化指导144.2.1整间板144.2.2条板154.2.3外门窗洞口154.2.4外窗用外遮阳部品164.2.5外窗外侧窗台164.2.6屋面围护系统164.3通用技术要求165 内装系统20 5.1一般规定20 5.2标准化指导205.2.1内装的模数协调205.2.2内装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调215.2.3装配式墙面和隔墙215.2.4装配式吊顶225.2.5装配式楼地面225.2.6内门窗225.2.7集成式厨房235.2.8集成式卫生间235.2.9整体收纳245.3通用技术要求246 设备与管线系统25 6.1一般规定25 6.2标准化指导256.2.1标准化原则256.2.2空间使用256.2.3接口标准化266.2.4标准化集成276.3通用技术要求277 一体化建造29 7.1一般规定29 7.2技术策划29 7.3设计管理30 7.4生产管理32 7.5采购管理327.6施工管理328 信息化管理34 8.1实施原则34 8.2基于B I M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搭建34 8.3设计阶段35 8.4生产阶段35 8.5施工阶段36 8.6运维阶段37 8.7政府监管与服务平台37附录参考的主要标准规范391 总则1.0.1为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将标准化理念贯穿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运营维护全过程,引导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促进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造水平,制定本《发展指南》。

2020年高级装配式工程师考试题库

2020年高级装配式工程师考试题库

高级装配式工程师高级装配式工程师- 判断题练习问题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和管线宜在架空层或吊顶内设置。

()选项:0- 正确1- 错误答案:0问题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和管线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预留预埋应满足结构专业相关要求,不得已的情况下可在安装完成后的预制构件上剔槽开孔等;穿越楼板管线较多且集中的区域可采用现浇楼板。

()选项:0- 正确1- 错误答案:1问题3:外门窗可采用预装法和后装法设计,采用预装法时,外门窗框应在工厂与预制外墙整体成型。

()选项:0- 正确1- 错误答案:0问题4:外门窗应可靠连接,门窗洞口与外门窗框接缝处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保温性能不应低于外门窗的有关性能。

()选项:0- 正确1- 错误答案:0问题5:主体结构中连接幕墙的预埋件、锚固件应能承受幕墙传递的荷载作用,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承载力设计值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承载力限值。

()选项:0- 正确1- 错误答案:0问题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建筑造型,合理选择幕墙形式,宜采用单元式幕墙系统。

()选项:0- 正确1- 错误答案:0问题7:金属骨架组合外墙中,骨架外部、中部和内部可分别设置保护层、隔离层、保温隔气层和内饰层,并根据使用条件设置防水透气材料、空气空间、反射材料、结构蒙皮材料和隔气材料等。

()选项:0- 正确1- 错误答案:0问题8:预制木结构组件应进行翻转、运输、吊运、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施工验算;验算时,应将木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放大系数后作为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运输、吊运时,动力系数放大系数宜取1.5,翻转及安装过程中就位、临时固定时,动力放大系数可取 1.2。

()选项:0- 正确1- 错误答案:0问题9: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楼梯部品宜采用梯段与平台分离的方式。

()选项:0- 正确1- 错误答案:0问题10: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外围护系统应具有连续的气密层,并应加强气密层接缝处连接点和接触面局部密封的构造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数协调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数协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GBJ2—86)、《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及厨房、卫生间等相关专项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

设计应严格按照建筑模数制要求,采用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的设计方法实现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尺寸(度)的协调。

2、模数协调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用模数数列调整装配整体式建筑与构配件(部品)的尺寸关系,优化建筑构配件(部品)的尺寸与种类。

2)构配件(部品)组合时,能明确各构配件(部品)的尺寸与位置,使设计、制造与安装等各个部门配合简单,满足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精细化、高效率和经济性要求。

3、模数数列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基本模数为1M,按100m进级,其幅度由1M至20M。

主要用于建筑的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截面尺寸等处。

2)竖向基本模数为1M,按100m进级,其幅度由1M至36M。

主要用于建筑的层高、门窗洞口和构配件截面尺寸等处。

3)水平扩大模数为3M、6M、12M、15M、30M、60M的数列。

主要用于建筑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件尺寸和门窗洞口等处。

4)竖向扩大模数为3M、6M的数列,分别以300、600进级,其进级与幅度按规范要求。

主要用于建筑的高度、层高和门窗洞口等处。

5)分模数为1/10M、1/5M、1/2M的数列,主要用于建筑的缝隙、构造节点、构配件截面尺寸等处。

分模数不应用于确定模数化网格的距离,但根据需要可用于确定模数化网格的平移距离。

6)水平、竖向扩大模数及分模数的进级与幅度符合《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GBJ2—86)的要求。

4、装配整体式建筑应采用以基准面定位的主体结构,其平面布局宜采用模数网格来表示。

模数网格与主体结构构件尺寸之间可灵活叠加设置。

5、平面模数网格根据优选设计模数确定。

优选设计模数(优先尺寸)宜根据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参数,参考所选通用性强的成品建筑部件或组合件的尺寸确定。

6、结构模数网格根据结构参数确定。

模数网格应为基本模数的倍数。

7、对于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宜采用中心线定位法。

框架结构柱子间设置的分户墙和分室隔墙,一般宜采用中心线定位法。

当隔墙的一侧或两侧要求模数空间时宜采用界面定位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