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

2014-08-19 15:36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

科学组

2007 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了《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较为完整与系统的早产诊疗规范,其对指导我国早产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7 年过去了,早产防治的循证研究有了快速进展,产科学组决定在《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基础上,参考欧洲、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相关指南以及Cochrane 图书馆、PubMed 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经验更新指南。

本指南经有关专家反复讨论产生,仅适用于单胎、胎膜完整的自发性早产的诊治。

本指南标出的循证证据等级为:Ⅰ级:证据来自至少 1 个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或说服力强的系统综述,或基于同质性很好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Ⅱ级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Ⅱ级2: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Ⅱ级3:证据来自不同时间或地点,有干预或无干预的研究,或没有对照的研究。Ⅲ级: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或专家委员会报告。

本指南标出的推荐强度分级为:A 级: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良好的、一致的科学证据)。B 级: 较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有限的、不一致的科学证据)。

C 级:临床可以参考(基于专家意见或共识)。

一、早产的定义及分类

早产的定义上限全球统一,即妊娠不满37 周分娩;而下限设置各国不同,与其新生儿治疗水平有关。很多发达国家与地区采用妊娠满20 周,也有一些采用满24 周。本指南仍然采用妊娠满28 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000 g 的标准。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

前者包括早产和胎膜早破后早产;后者是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母儿安全需要提前终止妊娠者。美国的资料表明,约5% 的妊娠在孕20~28 周前自然终止,12% 的早产发生在孕28~31 周,13% 在孕32~33 周,70% 在孕34~36 周。

二、早产高危人群

1. 有晚期流产及(或)早产史者:有早产史孕妇其早产的再发风险是普通孕妇的2 倍,前次早产孕周越小,再次早产风险越高。如果早产后有过足月分娩,再次单胎妊娠者不属于高危人群。对于前次双胎妊娠,在30 周前早产,即使此次是单胎妊娠,也有较高的早产风险(Ⅲ级)。

2. 阴道超声检查:孕中期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长度(cervicallength,CL)<25 mm 的孕妇(Ⅱ级1)。

3. 有子宫颈手术史者:如宫颈锥切术、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治疗后发生早产的风险增加(Ⅱ级2),子宫发育异常者早产风险也会增加。

4. 孕妇年龄过小或过大者:孕妇≤17 岁或>35 岁。

5. 妊娠间隔过短的孕妇:两次妊娠间隔如控制在18~23 个月,早产风险相对较低(Ⅲ级)。

6. 过度消瘦的孕妇:体质指数<19 kg/m2,或孕前体质量<50 kg,营养状况差,易发生早产。

7. 多胎妊娠者:双胎的早产率近50%,三胎的早产率高达90%。

8.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者: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者其早产发生风险较高。

9. 胎儿及羊水量异常者:胎儿结构畸形和(或)染色体异常、羊水过多或过少者,早产风险增加。

10. 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者:如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子痫、产前出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甲状腺疾患、严重心肺疾患、急性传染病等,早产风险增加。

11. 异常嗜好者:有烟酒嗜好或吸毒的孕妇,早产风险增加。

三、早产的预测方法

目前,有两个早产预测指标被推荐用于确定患者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特殊类型的孕酮或者宫颈环扎术。

1. 前次晚期自然流产或早产史:但不包括治疗性晚期流产或早产。

2. 妊娠24 周前阴道超声测量CL<25 mm:强调标准化测量CL 的方法:(1)排空膀胱后经阴道超声检查;

(2)探头置于阴道前穹隆,避免过度用力;

(3)标准矢状面,将图像放大到全屏的75% 以上,测量宫颈内口至外口的直线距离,连续测量 3 次后取其最短值。宫颈漏斗的发现并不能增加预测敏感性(Ⅱ级1)。鉴于我国国情以及尚不清楚对早产低风险人群常规筛查CL 是否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故目前不推荐对早产低风险人群常规筛查CL。

四、早产的预防

1. 一般预防:

(1)孕前宣教:避免低龄(<17 岁)或高龄(>35 岁)妊娠;提倡合理的妊娠间隔(>6 个月);避免多胎妊娠;提倡平衡营养摄入,避免体质量过低妊娠;戒烟、酒;控制好原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红斑狼疮等;停止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对计划妊娠妇女注意其早产的高危因素,对有高危因素者进行针对性处理。

(2)孕期注意事项:早孕期超声检查确定胎龄,排除多胎妊娠,如果是双胎应了解绒毛膜性质,如果有条件应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其可了解胎儿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及部分重要器官畸形的风险。第一次产检时应详细了解早产高危因素,以便尽可能针对性预防;提倡平衡饮食,合理增妊娠期体质量;避免吸烟饮酒。

2. 特殊类型孕酮的应用:目前研究证明,能预防早产的特殊类型孕酮有3 种:微粒化孕酮胶囊、阴道孕酮凝胶、17α羟己酸孕酮酯。

3 种药物各自的适应证略有不同:

(1)对有晚期流产或早产史的无早产症状者,不论宫颈长短,均可推荐使用17α羟己酸孕酮酯。

(2)对有前次早产史,此次孕24 周前宫颈缩短,CL<25 mm,可经阴道给予微粒化孕酮胶囊200 mg/d 或孕酮凝胶90 mg/d,至妊娠34 周;能减少孕33 周前早产及围产儿病死率(Ⅱ级)。

(3)对无早产史,但孕24 周前阴道超声发现宫颈缩短,CL<20 mm,推荐使用微粒化孕酮胶囊200 mg/d 阴道给药,或阴道孕酮凝胶90 mg/d,至妊娠36 周(Ⅰ级)。

3. 宫颈环扎术:主要有3 种手术方式:经阴道完成的改良McDonalds 术式和Shirodkar 术式,以及经腹完成的(开放性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宫颈环扎术。无论哪种手术,均力求环扎部位尽可能高位。研究表明,3 种手术的效果相当,但改良McDonalds 术式侵入性最小,而经腹宫颈环扎术仅应用于经阴道环扎失败者。有循证证据支持,通过宫颈环扎术能减少早产发生率的适应证,仅有如下2 种:

(1)宫颈机能不全,既往有宫颈机能不全妊娠丢失病史,此次妊娠12~14 周行宫颈环扎术对预防早产有效。

(2)对有前次早产或晚期流产史、此次为单胎妊娠,妊娠24 周前CL<25 mm,无早产临产症状、也无绒毛膜羊膜炎、持续阴道流血、胎膜早破、胎儿窘迫、胎儿严重畸形或死胎等宫颈环扎术禁忌证,推荐使用宫颈环扎术。

但对子宫发育异常、宫颈锥切术后,宫颈环扎术无预防早产作用;而对双胎妊娠,宫颈环扎术可能增加早产和胎膜早破风险,上述情况均不推荐使用宫颈环扎术。最近有研究报道,对妊娠18~22 周,CL ≤25 mm 者,使用特殊的子宫颈托(cervicalpessary)能明显减少孕34 周前早产的风险。

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显示,对多胎妊娠孕妇预防性应用宫颈托并不能降低早产,但还需进一步积累证据。目前尚无证据说明孕酮联合宫颈环扎术能提高疗效。4. 尚无证据支持的早产预防方法:卧床休息;富含ω3 脂肪酸或富含蛋白质的饮食;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牙周病;子宫收缩的监测;筛查遗传性或获得性易栓症;筛查宫颈阴道 B 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五、早产的诊断

1. 早产临产:凡妊娠满28 周~<37 周,出现规律宫缩(指每20 分钟4 次或每60 分钟内8 次),同时宫颈管进行性缩短(宫颈缩短≥80%),伴有宫口扩张。

2. 先兆早产:凡妊娠满28 周~<37 周,孕妇虽有上述规律宫缩,但宫颈尚未扩张,而经阴道超声测量CL ≤20 mm 则诊断为先兆早产。既往提出的应用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试验来甄别早产高风险者的方法(妊娠25 周~<35 周,宫颈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ffn>50 mg/L)。

因阳性预测值低,且基于此进行的干预研究未能明显改善围产儿结局,故在2012 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发表的两个早产相关指南,均不推荐使用该方法预测早产或作为预防早产用药的依据(Ⅰ级)。

六、早产的治疗

(一)宫缩抑制剂

1. 目的:防止即刻早产,为完成促胎肺成熟治疗、以及转运孕妇到有早产儿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赢得时间。

2. 适应证:宫缩抑制剂只应用于延长孕周对母儿有益者,故死胎、严重胎儿畸形、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绒毛膜羊膜炎等不使用宫缩抑制剂。因90% 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不会在7 d 内分娩,其中75% 的孕妇会足月分娩。

因此,在有监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对有规律宫缩的孕妇可根据宫颈长度确定是否应用宫缩抑制剂:阴道超声测量CL<20 mm,用宫缩抑制剂,否则可根据动态监测CL 变化的结果用药(Ⅰ级)。

3. 宫缩抑制剂种类:

(1)钙通道阻断剂:当前用于抑制宫缩的钙通道阻断剂是硝苯吡啶,其作用机制是抑制钙离子通过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通道重吸收,从而抑制子宫平滑肌兴奋

性收缩。硝苯吡啶能降低7 d 内发生早产的24%、孕34 周前发生早产的17%;减少呼吸窘迫综合征37%、坏死性小肠炎79%、脑室周围出血41%。荟萃分析显示,硝苯吡啶在延长孕周至37 周后分娩的作用,可能优于其他宫缩抑制剂。用法:口服,但对使用剂量尚无一致看法。英国皇家妇产科协会(ROCG)指南推荐硝苯吡啶起始剂量为20 mg 口服,然后每次10~20 mg,每天3~4 次,根据宫缩情况调整,可持续48 h。服药中注意观察血压,防止血压过低。

(2)前列腺素抑制剂:用于抑制宫缩的前列腺素抑制剂是吲哚美辛,其是非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减少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从而抑制子宫收缩。循证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吲哚美辛能明显降低48 h 与7 d 内发生的早产(95%CI 为0.34~1.02),也能降低妊娠37 周内的早产(95%CI 为0.31~0.94)。

用法:主要用于妊娠32 周前的早产,吲哚美辛起始剂量为50~100 mg 经阴道或直肠给药,也可口服,然后每 6 小时给25 mg,可维持48 h。

副作用:在母体方面主要为恶心、胃酸反流、胃炎等;在胎儿方面,妊娠32 周前使用或使用时间不超过48 h,则副作用较小;否则可引起胎儿动脉导管提前关闭,也可因减少胎儿肾血流量而使羊水量减少,因此,妊娠32 周后用药,需要监测羊水量及胎儿动脉导管宽度。当发现胎儿动脉导管狭窄时立即停药。禁忌证:孕妇血小板功能不良、出血性疾病、肝功能不良、胃溃疡、有对阿司匹林过敏的哮喘病史。

(3)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用于抑制宫缩的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主要是利托君,其能与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升高,抑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活化,从而抑制平滑肌收缩。

荟萃分析显示,利托君可降低48 h 内发生早产的37%、7 d 内发生早产的33%,但不一定能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用法:利托君起始剂量50~100μg/min 静脉点滴,每10 分钟可增加剂量50 μg/min,至宫缩停止,最大剂量不超过350 μg/min,共48 h。

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心率和主诉,如心率超过120 次/min,或诉心前区疼痛则停止使用。副作用:在母体方面主要有恶心、头痛、鼻塞、低血钾、心动过速、胸痛、气短、高血糖、肺水肿、偶有心肌缺血等;胎儿及新生儿方面主要有心动过速、低血糖、低血钾、低血压、高胆红素,偶有脑室周围出血等。

用药禁忌证有心脏病、心律不齐、糖尿病控制不满意、甲状腺功能亢进者。2012 年ACOG 早产处理指南推荐以上 3 种药物为抑制早产宫缩的一线用药。(4)缩宫素受体拮抗剂:主要是阿托西班,是一种选择性缩宫素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是竞争性结合子宫平滑肌及蜕膜的缩宫素受体,使缩宫素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削弱。

用法:起始剂量为 6.75 mg 静脉点滴 1 min,继之18mg/h 维持3 h,接着6 mg/h 持续45 h。副作用轻微,无明确禁忌,但价格较昂贵。

4. 宫缩抑制剂给药疗程:宫缩抑制剂持续应用48 h(Ⅰ级A)。因超过48 h 的维持用药不能明显降低早产率,但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故不推荐48 h 后的持续宫缩抑制剂治疗。

5. 宫缩抑制剂联合使用:因2 种或以上宫缩抑制剂联合使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尽量避免联合使用。

(二)硫酸镁的应用

推荐妊娠32 周前早产者常规应用硫酸镁作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保护剂治

疗(Ⅰ级A)。循证研究指出,硫酸镁不但能降低早产儿的脑瘫风险(95%CI 为0.55~0.91),而且能减轻妊娠32 周早产儿的脑瘫严重程度。

但最近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警告,长期应用硫酸镁可引起胎儿骨骼脱钙,造成新生儿骨折,将硫酸镁从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类中的 A 类降为 D 类;但ACOG 及其母胎医学协会最近发表的共识,仍然推荐对产前子痫和子痫患者、<32 孕周的早产应用硫酸镁。

硫酸镁使用时机和使用剂量尚无一致意见,加拿大妇产科协会(SOGC)指南推荐孕32 周前的早产临产,宫口扩张后用药,负荷剂量 4.0 g 静脉点滴,30 min 滴完,然后以1 g/ h 维持至分娩(Ⅱ级B)。ACOG 指南无明确剂量推荐,但建议应用硫酸镁时间不超过48 h。禁忌证:孕妇患肌无力、肾功能衰竭。

本指南推荐硫酸镁应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应监测呼吸、膝反射、尿量(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4 h 总量不超过30 g。

(三)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

主要药物是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两者效果相当。所有妊娠28~34+6 周的先兆早产应当给予1个疗程的糖皮质激素。倍他米松12 mg 肌内注射,24 h 重复1 次,共2 次;地塞米松 6 mg 肌内注射,12 h 重复 1 次,共4 次。若早产临产,来不及完成完整疗程者,也应给药。荟萃分析显示,早产孕妇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95%CI 为0.58~0.81)、呼吸窘迫综合征(95%CI 为0.59~0.73)、脑室周围出血(95%CI 为0.43~0.69)、坏死性小肠炎(95%CI 为0.29~0.74)的发病率,以及缩短新生儿入住ICU 的时间(95%CI 为0.65~0.99)。

(四)抗生素

对于胎膜完整的早产,使用抗生素不能预防早产,除非分娩在即而下生殖道B 族溶血性链球菌检测阳性,否则不推荐应用抗生素。

(五)产时处理与分娩方式

早产儿尤其是<32 孕周的极早产儿需要良好的新生儿救治条件,故对有条件者可转到有早产儿救治能力的医院分娩;产程中加强胎心监护有助于识别胎儿窘迫,尽早处理;分娩镇痛以硬脊膜外阻滞麻醉镇痛相对安全。

不提倡常规会阴侧切,也不支持没有指征的产钳应用;对臀位特别是足先露者应根据当地早产儿治疗护理条件权衡剖宫产利弊,因地制宜选择分娩方式。早产儿出生后适当延长30~120 s 后断脐带,可减少新生儿输血的需要,大约可减少50% 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

专家组成员:杨慧霞、胡娅莉、段涛、董悦、边旭明、刘兴会、贺晶、张为远、余艳红、苟文丽、范玲、陈叙、王子莲、李笑天、马润玫、刘彩霞、扬孜、王谢桐、李力、张建平、陈敦金、漆洪波、邹丽、牛建民、刘俊涛、林建华、程蔚蔚、戴毅敏。

执笔专家:胡娅莉(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摘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 年49 卷7 期第481-484 页。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了《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较为完整与系统的早产诊疗规范,其对指导我国早产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7 年过去了,早产防治的循证研究有了快速进展,产科学组决定在《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基础上,参考欧洲、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相关指南以及Cochrane 图书馆、PubMed 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经验更新指南。 本指南经有关专家反复讨论产生,仅适用于单胎、胎膜完整的自发性早产的诊治。 本指南标出的循证证据等级为: Ⅰ级:证据来自至少1 个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或说服力强的系统综述,或基于同质性很好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 Ⅱ级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Ⅱ级2: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Ⅱ级3:证据来自不同时间或地点,有干预或无干预的研究,或没有对照的研究。 Ⅲ级: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或专家委员会报告。 本指南标出的推荐强度分级为:A 级: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良好的、一致的科学证据)。B 级: 较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有限的、不一致的科学证据)。C 级:临床可以参考(基于专家意见或共识)。

一、早产的定义及分类 早产的定义上限全球统一,即妊娠不满37 周分娩;而下限设置各国不同,与其新生儿治疗水平有关。很多发达国家与地区采用妊娠满20 周,也有一些采用满24 周。本指南仍然采用妊娠满28 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000 g 的标准。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 前者包括早产和胎膜早破后早产;后者是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母儿安全需要提前终止妊娠者。美国的资料表明,约5% 的妊娠在孕20-28 周前自然终止,12% 的早产发生在孕28-31 周,13%在孕32-33 周,70% 在孕34-36 周。 二、早产高危人群 1. 有晚期流产及(或)早产史者:有早产史孕妇其早产的再发风险是普通孕妇的 2 倍,前次早产孕周越小,再次早产风险越高。如果早产后有过足月分娩,再次单胎妊娠者不属于高危人群。对于前次双胎妊娠,在30 周前早产,即使此次是单胎妊娠,也有较高的早产风险(Ⅲ级)。 2. 阴道超声检查:孕中期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25 mm 的孕妇(Ⅱ级1)。 3. 有子宫颈手术史者:如宫颈锥切术、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治疗后发生早产的风险增加(Ⅱ级2),子宫发育异常者早产风险也会增加。 4. 孕妇年龄过小或过大者:孕妇≤17 岁或>35 岁。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经典作品)

1.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则编制相应的采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供应商按订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采购收货单。公司检验人员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送交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帐和库存帐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 画出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图。 2.在盘点管理流程中,库管员首先编制盘存报表并提交给仓库主管,仓库主管查询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然后根据盘点规定进行审核,如果合格则提交合格盘存报表递交给库管员,由库管员更新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如果不合格则由仓库主观返回不合格盘存报表给库管员重新查询数据进行盘点。 根据以上情况画出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3.“进书”主要指新书的验收、分类编号、填写、审核、入库。主要过程:书商将采购单和

新书送采购员;采购员验收,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合格就送编目员;编目员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分类编号,填写包括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的入库单;库管员验收入库单和新书,如果合格就入库,并更新入库台帐;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售书”的流程:顾客选定书籍后,收银员进行收费和开收费单,并更新销售台帐。顾客凭收费单可以将图书带离书店,书店保安审核合格后,放行,否则将让顾客到收银员处缴费。 画出“进书”和“售书”的数据流程图。 进书业务流程: 进书数据流程: F3.2不合格采购单 售书业务流程:

售书数据流程: 4.背景:若库房里的货品由于自然或其他原因而破损,且不可用的,需进行报损处理,即这些货品清除出库房。具体报损流程如下: 由库房相关人员定期按库存计划编制需要对货物进行报损处理的报损清单,交给主管确认、审核。主管审核后确定清单上的货品必须报损,则进行报损处理,并根据报损清单登记流水帐,同时修改库存台帐;若报损单上的货品不符合报损要求,则将报损单退回库房。 试根据上述背景提供的信息,绘制出“报损”的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报损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指南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2007 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了,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较为完整与系统的早产诊疗规范,其对指导我国早产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7 年过去了,早产防治的循证研究有了快速进展,产科学组决定在基础上,参考欧洲、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相关指南以及Cochrane 图书馆、PubMed 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经验更新指南。本指南经有关专家反复讨论产生,仅适用于单胎、胎膜完整的自发性早产的诊治。本指南标出的循证证据等级为:Ⅰ级:证据来自至少1 个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或说服力强的系统综述,或基于同质性很好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Ⅱ级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Ⅱ级2: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Ⅱ级3:证据来自不同时间或地点,有干预或无干预的研究,或没有对照的研究。Ⅲ级: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或专家委员会报告。本指南标出的推荐强度分级为:A 级: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良好的、一致的科学证据)。B 级:较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有限的、不一致的科学证据)。C 级:临床可以参考(基于专家意见或共识)。 一、早产的定义及分类 早产的定义上限全球统一,即妊娠不满37 周分娩;而下限设置各国不同,与其新生儿治疗水平有关。很多发达国家与地区采用妊娠满20 周,也有一些采用满24 周。本指南仍然采用妊娠满28 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000g 的标准。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前者包括早产和胎膜早破后早产;后者是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母儿安全需要提前终止妊娠者。美国的资料表明,约5%的妊娠在孕20~28 周前自然终止,12%的早产发生在孕28~31周,13%在孕32~33 周,70%在孕34~36 周。 二、早产高危人群1.有晚期流产及(或)早产史者:有早产史孕妇其早产的再发 风险是普通孕妇的2 倍,前次早产孕周越小,再次早产风险越高。如果早产后有 过足月分娩,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和E-R图

精心整理 1.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则编制相应的采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供应商按订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采购收货单。公司检验人员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送交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帐和库存帐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 画出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图。(共10分) 2.在盘点管理流程中,库管员首先编制盘存报表并提交给仓库主管,仓库主管查询库存清单和 盘点流水账,然后根据盘点规定进行审核,如果合格则提交合格盘存报表递交给库管员,由库管 员更新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如果不合格则由仓库主观返回不合格盘存报表给库管员重新查询 数据进行盘点。 根据以上情况画出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共15分) 3.“进书”主要指新书的验收、分类编号、填写、审核、入库。主要过程:书商将采购单和新书送采购员;采购员验收,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合格就送编目员;编目员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分类编号,填写包括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的入库单;库管员验收入库单和新书,如果合格就入库,并更新入库台帐;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售书”的流程:顾客选定书籍后,收银员进行收费和开收费单,并更新销售台帐。顾客凭收费单可以将图书带离书店,书店保安审核合格后,放行,否则将让顾客到收银员处缴费。 画出“进书”和“售书”的数据流程图。 进书业务流程: 进书数据流程: 售书业务流程: 售书数据流程: 4.背景:若库房里的货品由于自然或其他原因而破损,且不可用的,需进行报损处理,即这些货品清除出库房。具体报损流程如下: 由库房相关人员定期按库存计划编制需要对货物进行报损处理的报损清单,交给主管确认、审核。主管审核后确定清单上的货品必须报损,则进行报损处理,并根据报损清单登记流水帐,同时修改库存台帐;若报损单上的货品不符合报损要求,则将报损单退回库房。 试根据上述背景提供的信息,绘制出“报损”的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报损业务流程图:(10分) 业务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 5.“生产资料出库”主要指生产部门员工到仓库中领取生产原料和各种生产工具等产品,其流程描述如下: 首先由生产部门员工向仓库主任提交原料提货单,然后仓库主任根据当前库存情况和用料计划对提货单进行审核,将不合格的提货单返回给生产部门员工,并将合格原料提货单交给库管员,库管员根据合格原料提货单更新库存台账并记录出库流水账。 (1)根据以上描述,绘出生产资料“出库”的业务流程图。(10分) (2)根据上题的业务流程绘出生产资料“出库”的数据流程图(5分) 6.采购员从库房收到缺货通知单以后,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填写订货单交供货单位。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采购员发出取货通知单。采购员取货后,发出入库单给库房。库房进行验货入库处理,如发现有不合格货品,发出验收不合格通知单给采购员,采购员据此填写退货单给供货单位。 画出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共14分)

(完整word版)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

---------------------------------------------------------------最新资料推荐------------------------------------------------------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 2019-08-19 15:36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作者: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2007 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了《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较为完整与系统的早产诊疗规范,其对指导我国早产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7 年过去了,早产防治的循证研究有了快速进展,产科学组决定在《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基础上,参考欧洲、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相关指南以及 Cochrane 图书馆、 PubMed 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经验更新指南。 本指南经有关专家反复讨论产生,仅适用于单胎、胎膜完整的自发性早产的诊治。 本指南标出的循证证据等级为: Ⅰ 级: 证据来自至少 1 个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或说服力强的系统综述,或基于同质性很好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 Ⅱ 级 1: 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Ⅱ 级 2: 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Ⅱ 级 3: 1 / 14

证据来自不同时间或地点,有干预或无干预的研究,或没有对照的研究。 Ⅲ级: 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或专家委员会报告。 本指南标出的推荐强度分级为: A 级: 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良好的、一致的科学证据)。 B 级: 较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有限的、不一致的科学证据)。 C 级: 临床可以参考(基于专家意见或共识)。 一、早产的定义及分类早产的定义上限全球统一,即妊娠不满 37 周分娩;而下限设置各国不同,与其新生儿治疗水平有关。 很多发达国家与地区采用妊娠满 20 周,也有一些采用满 24 周。 本指南仍然采用妊娠满 28 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000 g 的标准。 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 前者包括早产和胎膜早破后早产;后者是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母儿安全需要提前终止妊娠者。 美国的资料表明,约 5% 的妊娠在孕 20~28 周前自然终止,12% 的早产发生在孕 28~31 周, 13% 在孕 32~33 周, 70% 在孕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年度)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 2019-08-19 15:36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作者: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2007 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了《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较为完整与系统的早产诊疗规范,其对指导我国早产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7 年过去了,早产防治的循证研究有了快速进展,产科学组决定在《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基础上,参考欧洲、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相关指南以及 Cochrane 图书馆、 PubMed 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经验更新指南。 本指南经有关专家反复讨论产生,仅适用于单胎、胎膜完整的自发性早产的诊治。 本指南标出的循证证据等级为: Ⅰ 级: 证据来自至少 1 个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或说服力强的系统综述,或基于同质性很好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 Ⅱ 级 1: 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Ⅱ 级 2: 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Ⅱ 级 3: 证据来自不同时间或地点,有干预或无干预的研究,或没有对

照的研究。 Ⅲ级: 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或专家委员会报告。 本指南标出的推荐强度分级为: A 级: 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良好的、一致的科学证据)。 B 级: 较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有限的、不一致的科学证据)。 C 级: 临床可以参考(基于专家意见或共识)。 一、早产的定义及分类早产的定义上限全球统一,即妊娠不满 37 周分娩;而下限设置各国不同,与其新生儿治疗水平有关。 很多发达国家与地区采用妊娠满 20 周,也有一些采用满 24 周。 本指南仍然采用妊娠满 28 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000 g 的标准。 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 前者包括早产和胎膜早破后早产;后者是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母儿安全需要提前终止妊娠者。 美国的资料表明,约 5% 的妊娠在孕 20~28 周前自然终止,12% 的早产发生在孕 28~31 周, 13% 在孕 32~33 周, 70% 在孕34~36 周。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 )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2007 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了,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较为完整与系统的早产诊疗规范,其对指导我国早产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7 年过去了,早产防治的循证研究有了快速进展,产科学组决定在基础上,参考欧洲、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相关指南以及Cochrane 图书馆、PubMed 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经验更新指南。本指南经有关专家反复讨论产生,仅适用于单胎、胎膜完整的自发性早产的诊治。本指南标出的循证证据等级为:I级:证据来自至少1个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或说服力强的系统综述,或基于同质性很好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U级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U级2 :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U级3:证据来自不同时间或地点,有干预或无干预的研究,或没有对照的研究。川级: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或专家委员会报告。本指南标出的推荐强度分级为: A 级:适合推荐临床 应用(基于良好的、一致的科学证据)。B 级:较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有限的、不一致的科学证据)。C 级:临床可以参考(基于专家意见或共识)。 一、早产的定义及分类 早产的定义上限全球统一,即妊娠不满37 周分娩;而下限设置各国不同,与其新生儿治疗水平有关。很多发达国家与地区采用妊娠满20 周,也有一些采用满24周。本指南仍然采用妊娠满28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000g的标准。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前者包括早产和胎膜早破后早产;后者是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母儿安全需要提前终止妊娠者。美国的资料表明,约5%的妊娠在孕20~28 周前自然终止,12%的早产发生在孕 28~31 周,13% 在孕32~33 周,70%在孕34~36 周。 二、早产高危人群1.有晚期流产及(或)早产史者:有早产史孕妇其早产的再发 风险是普通孕妇的2 倍,前次早产孕周越小,再次早产风险越高。如果早产后有过足月分娩, 再次单胎妊娠者不属于高危人群。对于前次双胎妊娠,在30 周前早产,即使此次是单胎妊娠,也有较高的早产风险(川级)。2?阴道超声检查:孕中期阴道 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 ,CL)<25 mm的孕妇(U级1)。3.有子宫颈手术史者:如宫颈锥切术、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治疗后发生早产的风险增加 (U级2),子宫发育异常者早产风险也会增加。 4?孕妇年龄过小或过大者:孕妇w 17岁或>35岁。

最新《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草案)》解读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草案)》解读 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原因,在我国的发生率为5%~15%。随着早产儿的治疗与监护手段不断进步,早产儿生存率明显提高,伤残率下降。我国第一稿《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草案)》发表于2007年,2014年进行了指南的更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林建华教授在上海第二届难治性产后出血诊治、第一届早产预防学术研讨会上为大家讲解了《“早产”中国指南关键点解读》。林教授讲到:2014年指南依然采用:妊娠满28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000g为早产的诊断标准。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早产定义不同,发病率也不同,32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界点。目前不推荐对早产低风险人常规宫颈测量。中国妇产科在线根据讲课内容进行了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林建华教授 背景资料 第一稿《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草案)》发表于2007年;第二稿《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发表在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7):481-484;第二稿指南仅适用于单胎、胎膜完整的自

发性早产的诊治。 早产的定义 欧美国家——孕周不足37周,或孕期小于259天;此新生儿被定义为早产儿。 台湾——怀孕20-36周发生的分娩为早产;出生体重低于2500g,为低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1500g为极低体重儿。 中国——妊娠在满28周以后至满37周以前的分娩,即从末次月经第一天开始算,在孕龄第196-258天内结束的分娩。 曾经有专家讨论,中国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好,早产救治中心的救治能力提高以后,26周出生的早产儿都不该放弃,成活率在提高,能不能把早产的定义时间往前移至25周左右,后来考虑到中国地域宽广,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指南的制定要适合全国的范围,因此还是以以前的标准来定义。 2014年指南依然采用:妊娠满28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000g 为早产的诊断标准。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图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图图1-1: 系统初始化流程说明 1-1: 相关内容见表2-2:

目标实现凭证的生成、审核、过账和修改所有的操作 业务背景用户在实现初始化之后,系统已成功启用。财务人员需要以凭证的方式记录公司发生的实际经济业务。同时,按照实际的工作要求,对凭证进行审核、过账,发现错误进行修改。 适用范围1.1、各种方式产生的凭证,包括手工凭证、系统生成凭证、模式凭证、 自动转账凭证、外部引入凭证、凭证冲销等6种方式产生的凭证。 2.2、凭证的所有处理业务,凭证的生成、审核、过账、修改和删除。 序号责任部门责任人1新增凭证——手工录入、引入或者系统产生的凭证。财务部会计 2凭证查询——查询符合条件的凭证财务部财务人员3凭证审核——会计主管审核系统内的凭证财务部总账会计4凭证反审核——发现已审核的凭证错误,将其反审核, 进入可修改状态 财务部主管会计5凭证过账——将符合条件的凭证登记到账薄财务部主管会计6凭证反过账——发现已过账的凭证错误,将其反过账, 进入可修改状态 财务部主管会计 凭证录入与审核 业务流程图 流程说明 相关内容见表2-3: 规程 目标 确保原始数据以凭证形式变为软件数据,并通过审核得以确认。 业务背景1.已建立会计制度; 2.原始凭据真实、合法、完整;

规程适用范围1.直接由普通原始凭据制作凭证; 2.由软件的业务数据生成凭证或由手工录入此类凭证; 序号处理说明责任部门责任人1根据已审核过的原始凭据,在K/3系统\总账系统\凭 证录入中录入凭证并自检,或检查由系统自动生成凭 证的准确性。 财务部总账会计 2要求当天的业务凭据,当天生成或录入总账凭证。财务部总账会计3原始凭据真实、合法、有效。财务部总账会计4会计记账凭证的编制期不能早于实际业务的发生期。财务部总账会计5审核录入凭证是否信息完整准确。财务部主管会计6如凭证录入有问题,则通知制单人依据原始凭据检查 和修改凭证,此工作要求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 财务部主管会计 7如凭证录入无问题,则在K/3系统\凭证查询功能中对 已录入凭证进行审核,此工作要求在凭证检查无误后 1个工作日内完成。 财务部主管会计 表 2-3 凭证反审核业务 凭证反审核业务流程图 流程说明 相关内容见表2-4: 规程 目标 对发现问题的已审核凭证进行反审核,使之返回至未审核状态以便于改正。 业务已审核的凭证在账簿生成或报表生成等后续处理过程中发现有误;

ERP系统业务操作流程

ERP系统业务操作流程 一、目的 通过ERP系统实施,规范日常业务操作流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保障ERP系统正常运行。 二、基础档案设置和录入 1、项目档案:《销售立项审批表》批准后,市场部在项目档案中添加“销售项目号”,计划部在确定生产令号后,修改项目号中的生产令号与实际的生产令号一致。 2、客户名称档案:销售合同成立,销售部按合同签订单位名称(合同章名称)在往来单位项下的客户档案下添加客户名称。 3、产成品编码:工艺技术在图纸定型后,录入产品结构前给产成品命名、并按《物料编码规则》在存货档案中加入产成品编码档案。 4、材料清单:工艺技术部在图纸定型后,下达《设计通知单》时,将《材料清单》录入产品结构 5、材料编码:增加新的原材料品种和规格时,采购部根据《物料编码规则》加入材料编码档案。 6、半成品编码:产品定型后,工艺技术部对主机产品通用部件命名、并按《物料编码规则》加入半成品编码档案。 7、供应商名称档案:增加新的供应商时,由采购部增加录入供应商档案。 三、采购业务系统操作流程 根据公司的经营生产模式,生产用与办公用物资(食堂生活物资除外)一律需先有计划、申请,经总经理或主管副总批准后方可采购。主要流程如下: 1、采购计划或申请:分工艺技术部主机材料清单、工程技术部发货清单与临时申请(请购单)两类。由需用部门根据采购要求提前书面提出计划或申请,批准后交采购部。 2、采购订单:采购部根据计划或申请寻找确定供应商,签订购货合同,录入“采购订单”,通知财务部审核,并及时将采购任务交给采购员采购。 3、到货:供应商必须提供两联送货单,到货后,仓库保管员验收数量和外观质量后根据“订单”生成“采购到货单”,并打印交质量部作为“物资检验单”(为保证工作的流畅性,当日的业务应当日完成,各仓管员在收货物时,请提醒供应商随货带来送货单,如只有一联的请复印,可给我们以后的工作带来方便)。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 2014-08-19 15:36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 科学组 2007 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定了《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较为完整与系统的早产诊疗规范,其对指导我国早产临床诊疗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7 年过去了,早产防治的循证研究有了快速进展,产科学组决定在《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基础上,参考欧洲、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相关指南以及Cochrane 图书馆、PubMed 数据库收录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经验更新指南。 本指南经有关专家反复讨论产生,仅适用于单胎、胎膜完整的自发性早产的诊治。 本指南标出的循证证据等级为:Ⅰ级:证据来自至少 1 个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或说服力强的系统综述,或基于同质性很好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Ⅱ级1: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Ⅱ级2: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Ⅱ级3:证据来自不同时间或地点,有干预或无干预的研究,或没有对照的研究。Ⅲ级:基于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或专家委员会报告。 本指南标出的推荐强度分级为:A 级: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良好的、一致的科学证据)。B 级: 较适合推荐临床应用(基于有限的、不一致的科学证据)。 C 级:临床可以参考(基于专家意见或共识)。 一、早产的定义及分类 早产的定义上限全球统一,即妊娠不满37 周分娩;而下限设置各国不同,与其新生儿治疗水平有关。很多发达国家与地区采用妊娠满20 周,也有一些采用满24 周。本指南仍然采用妊娠满28 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 000 g 的标准。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 前者包括早产和胎膜早破后早产;后者是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为母儿安全需要提前终止妊娠者。美国的资料表明,约5% 的妊娠在孕20~28 周前自然终止,12% 的早产发生在孕28~31 周,13% 在孕32~33 周,70% 在孕34~36 周。 二、早产高危人群 1. 有晚期流产及(或)早产史者:有早产史孕妇其早产的再发风险是普通孕妇的2 倍,前次早产孕周越小,再次早产风险越高。如果早产后有过足月分娩,再次单胎妊娠者不属于高危人群。对于前次双胎妊娠,在30 周前早产,即使此次是单胎妊娠,也有较高的早产风险(Ⅲ级)。 2. 阴道超声检查:孕中期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长度(cervicallength,CL)<25 mm 的孕妇(Ⅱ级1)。 3. 有子宫颈手术史者:如宫颈锥切术、环形电极切除术(LEEP)治疗后发生早产的风险增加(Ⅱ级2),子宫发育异常者早产风险也会增加。 4. 孕妇年龄过小或过大者:孕妇≤17 岁或>35 岁。 5. 妊娠间隔过短的孕妇:两次妊娠间隔如控制在18~23 个月,早产风险相对较低(Ⅲ级)。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图

1-1: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图图1-1: 系统初始化流程说明 目标进行系统初始化,使系统进入可处理正常业务状态。 业务背景系统安装后,系统的参数、基础资料等都没有,系统还不能处理具体的业务。用户必须根据实际的业务管理需要,设置系统控制参数、科目、核算项目等后,才能处理正常业务。 适用 范围 在系统启用之前,适用所有的行业。 序号责任部门责任人1启用账套——启用账套,设置账套期间财务/IT部系统管理 员 2系统参数设置——设置系统参数财务/IT部系统管理 员 3用户设置——将系统用户和每个用户的权限在系统中 设定 财务部主管会计4币别设置——在系统中设置币别财务部总账会计5核算项目、科目设置——在系统中设置科目和核算项 目 财务部主管会计6期初数据录入——将期初余额录入系统财务部主管会计7数据检查——系统检查期初余额是否平衡,数据是否 正确还需人工做进一步的检查。 财务部主管会计

相关内容见表 2-2: 凭证处理业务流程说明 凭证录入与审核 业务流程图 目 标 实现凭证的生成、审核、过账和修改所有的操作 业务 背 景 用户在实现初始化之后,系统已成功启用。财务人员需要以凭证的方式记录公司 发生的实际经济业务。同时,按照实际的工作要求,对凭证进行审核、过账,发 现错误进行修改。 适用 范 围 1. 1、各种方式产生的凭证,包括手工凭证、系统生成凭证、模式凭证、自动 转账凭证、外部引入凭证、凭证冲销等 6 种方式产生的凭证。 2. 2、凭证的所有处理业务,凭证的生成、审核、过账、修改和删除。 序 号 责任部门 责任人 1 新增凭证——手工录入、引入或者系统产生的凭证。 财务部 会计 2 凭证查询——查询符合条件的凭证 财务部 财务人员 3 凭证审核——会计主管审核系统内的凭证 财务部 总账会计 4 凭证反审核——发现已审核的凭证错误,将其反审核, 进入可修改状态 财务部 主管会计 5 凭证过账——将符合条件的凭证登记到账薄 财务部 主管会计 6 凭证反过账——发现已过账的凭证错误,将其反过账, 进入可修改状态 财务部 主管会计

早产临床教学查房记录(模板)

临床教学查房 承担科室(病区):产科时间:2016-03-09 地点:产科病区记录人: 教学对象:规培医生史丽萍段长胜孙新荣陈虎王金磊 主管住院医师:史丽萍 主查医师(姓名及职称):李英副主任医师 其他人员(姓名、职称、职务、科室) 姓名:刘媛媛职称:主治医师职务:无科室:产科 姓名:朱桂萍职称:主治医师职务:无科室:产科 姓名:郑玉洁职称:住院医师职务:无科室:产科 姓名:周佳芳职称:护士职务:无科室:产科 教学查房题目:早产 preterm birth premature birth 病例情况(主管医师汇报资料):史丽萍汇报病史 姓名年龄27岁;性别:女职业:无 主诉:停经28+6周, 病例特点(主要症状、体征和有关辅助检查): 已婚育龄女性,孕1产0。现孕史LMP2014-06-19,EDC2015-03-26,平素月经规则,停经37天查尿HCG阳性,孕1+月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持续2+月后自行消失,孕期不定期产前检查5次,孕14+4周在光明新区人民医院产检并建册。彩超提示前臵胎盘状态,无阴道流血。未行优生五项、四维彩超、甲功三项、OGTT等检查。行G6PD、地贫初筛、唐氏筛查等检查正常。孕27周曾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在本院门诊予以“保胎灵胶囊”口服保胎治疗.孕晚期无头晕、眼花,视物模糊,无双下肢水肿等不适。于昨日07:00无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流血,咖啡色,无下腹胀痛、腰酸,无阴道流水等不适,无同房史和外伤史,今日来院,在门诊产检,彩超检查示:完全性前臵胎盘,脐带绕颈一周,晚孕,单活胎,超声孕周约30W30D。门诊拟“1.完全性前臵胎盘、先兆早产”收入院。近期无发热感冒等病史,孕期精神好,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孕期体重增加约10kg. 入院情况诊断及治疗方案: 查体:T36.7℃ P99次/分 R20次/分 Bp117/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正常,腹隆起如孕7+月大小,双下肢无水肿。产科检查:宫高25cm,腹围92cm,胎方位ROA,胎心音140次/分,胎儿估重1500g,偶有宫缩,未妇检,扩阴器下见宫颈光滑,无出血点,阴道见少量咖啡色血迹,无血块。入院诊断: 1)孕1产0妊娠30+1周ROA先兆早产 2)完全性前臵胎盘 3)脐带绕颈 住院后病情变化(诊疗效果及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B超1月17日:晚孕,单活胎,ROA。BPD74mm,FL59mm,AFV37mm,AFI90mm,胎盘Ⅰ级,附着在子宫后壁,胎盘下缘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并跨过宫内口约42mm,脐带绕颈一周,胎盘完全性前臵。入院后告知孕妇及家属病情:孕妇完全性前臵胎盘,待产、保胎、手术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大出血,引起产后出血、甚至休克,必要时切除子宫,胎儿可能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考虑孕妇目前妊娠30+1周,孕周偏小,胎儿胎肺发育未成熟,建议期待治疗。孕妇及家属知情后表示理解,签字要求在我院保胎治疗。予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阴道流血及胎心音变化,必要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同时予硫酸镁静滴抑制宫缩及保护胎儿脑细胞治疗,地塞米松静推促

早产的临床诊治与预防分析

早产的临床诊治与预防分析 【摘要】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之我国医护人员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早产儿的死亡率及患病率均有所下降,特别是低体重儿,都能够长期的存活下来, 这与妇产科医生对病情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和诊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对早产时的临床 诊治以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早产;临床诊治;预防;分析 前言: 早产是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期间的分娩者。这个阶段分娩出的新生儿我们称之为早产儿,其体重不会超过2500克,器官发育仍未成熟,导致摄入的营养不够均衡,因此很容易引发 病症和死亡,有的也可能会造成先天缺陷或智力发育不完全等。因此,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 早产,已成为我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早产的概念及高危因素 早产是自最后一次月经日起,妊娠满28周到37周前终止者。在这个过程中,胎儿身长、体 重不是决定因素,只需要根据孕期进行计算即可。据调查,我国早产的发生率在5%-10%左右。在早产阶段,往往会存在诸多的危险因素,对婴儿的健康构成威胁,下面我们对造成早 产的因素进行阐述和分析。 1.孕龄在低于18岁或高于35岁者,或未婚先孕者,都会使发生早产的概率增加。 2.孕妇精神状态及生活条件欠佳,容易发生早产现象。 3.孕妇子宫过度膨胀,例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都会导致孕妇早产。 4.若发生胎膜提前裂开,绒毛膜羊膜发炎,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都会造成孕 妇早产。 5.若在孕期过程中遭遇急性感染,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甚至无症状菌尿,都会引 起早产。 6.造成创伤,孕妇吸烟、饮酒多量,易造成早产。 7.结合病症,如糖尿病、甲亢、胆汁抑郁等,都会终止妊娠,引起医源性早产。 8.孕妇在孕期间过度劳累,受到创伤或惊吓,早产概率提高。 对于孕妇产生早产行为的真正原因,目前的医学研究无法给出合理性的答案。据国外的相关 研究表明,在临产时由于母体血浆皮质醇浓度骤然增加,导致孕酮形成,活动减少。因此可 以断定早产与母儿的内分泌系统具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前列腺素E2与前列腺素F2a都可以使子宫发生收缩行为,因此内分泌激素与孕妇分娩存在一定的联系。而胎膜的形成也与前列腺 素的分泌有关,因此在孕妇分娩期对内分泌系统的有效调节可以抑制孕妇早产。另外,孕妇 在营养物质及维生素方面的缺失同样会引发早产。上述有关早产现象发生的原因,值得我国 医学科研人员继续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早产的诊断标准 对于我国医护人员,诊断先兆临产和临产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对于早产的诊断也 算是难上加难。我国对于早产的诊断标准如下: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

2.在盘点管理流程中,库管员首先编制盘存报表并提交给仓库主管,仓库主管查询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然后根据盘点规定进行审核,如果合格则提交合格盘存报表递交给库管员,由库管员更新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如果不合格则由仓库主观返回不合格盘存报表给库管员重新查询数据进行盘点。 根据以上情况画出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4.背景:若库房里的货品由于自然或其他原因而破损,且不可用的,需进行报损处理,即这些货品清除出库房。具体报损流程如下: 由库房相关人员定期按库存计划编制需要对货物进行报损处理的报损清单,交给主管确认、审核。主管审核后确定清单上的货品必须报损,则进行报损处理,并根据报损清单登记流水帐,同时修改库存台帐;若报损单上的货品不符合报损要求,则将报损单退回库房。 试根据上述背景提供的信息,绘制出“报损”的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 报损业务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 库房 库存计划 报损清单 主管 流水账 库存台帐 不合格报损 清单 合格报损清 单

数据流程图: P1编制报损清单 P2审核报损清单 P3 报损处理 库存计划 库存台帐 流水账 报损清单 合格的报损清 单 库房 不合格的报损清单 5.“生产资料出库”主要指生产部门员工到仓库中领取生产原料和各种生产工具等产品,其流程描述如下: 首先由生产部门员工向仓库主任提交原料提货单,然后仓库主任根据当前库存情况和用料计划对提货单进行审核,将不合格的提货单返回给生产部门员工,并将合格原料提货单交给库管员,库管员根据合格原料提货单更新库存台账并记录出库流水账。 (1)根据以上描述,绘出生产资料“出库”的业务流程图。 (2)根据上题的业务流程绘出生产资料“出库”的数据流程图 生产部门 原料提货单 仓库主任 库存情况 不合格的提 货单 合格的提货 单 用料计划 库存台帐 出库流水帐 库管员 生产部门 D1 P1审核提货单 P2 出库处理 库存情况 D3 库存台帐F1提货单F2不合格的提货单 F3合格的提货单 D4 出库流水帐 D2 用料计划 6. 采购员从库房收到缺货通知单以后,查阅订货合同单,若已订货,向供货单位发出催货请求,否则,填写订货单交供货单位。供货单位发出货物后,立即向采购员发出取货通知单。采购员取货后,发出入库单给库房。库房进行验货入库处理,如发现有不合格货品,发出验收不合格通知单给采购员,采购员据此填写退货单给供货单位。 画出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业务流程图:

早产的临床诊治与预防

早产的临床诊治与预防 发表时间:2013-09-25T11:51:03.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蒲兴莲1 宋昌宇2(通讯作者)[导读] 分娩期处理临产后慎用吗啡、哌替定等抑制胎儿呼吸中柜的药物。阴道分娩时行会阴切开防止早产儿颅内出血。 蒲兴莲1 宋昌宇2(通讯作者) (1平塘县通州镇中心卫生院贵州平塘 558304;2平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平塘 558304)【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95-01 早产是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196~258天)之间终止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其出生体重不足2500g,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因而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早产约占分娩总数的10%左右。早产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早产儿即使存活,亦多有神经及智力发育缺陷。因此,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措施之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整理我院收治的分娩发生早产3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40岁,孕28~32周10例,孕33~36周25例,初产妇30例,经产妇5例。 1.2 诊断标准 1.2.1 先兆早产妊娠28~37周,胎儿体重不足2500g,有规律宫缩,宫缩间隔<10 min,宫颈管消退<75%,宫颈扩张≤2cm者。 1.2.2 早期临产妊娠28~37周,胎儿体重不足2500g,有规律宫缩,至少20min4次或4次以上,宫缩持续时间30s以上,宫颈管消退≥75%,宫颈扩张>2cm。 1.3 早产的预测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早期诊断和预测早产,宫颈长度预测早产首选经阴道超声检查了解宫颈管的长度和宫颈内口形状可以预早产的发生,在可疑前置胎盘早破及生殖道感染时,应用经会阴测量或经腹测量。 1.4 处理治疗原则:胎儿存活,无胎儿窘迫,胎膜未破,应抑制宫缩,尽可能使妊娠继续;胎膜已破,早产不可避免,应设法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1.4.1 先兆早产的治疗先兆早产患者,尤其是fFN(胎儿纤维连结蛋白)阴性,不需要药物治疗,卧床休息即可。左测卧位可以减少自发性宫缩,增加子宫血流量,改善胎盘功能。若fFN阳性,则需抑制宫缩。 1.4.2 早产的治疗抑制宫缩的目的在于争取时间,以促进胎肺成熟。如果只是抑制宫缩,而不促进胎肺成熟,则达不到治疗目的。常用的宫缩抑制剂包括β受体激动剂、硫酸镁、地塞米松、缩宫素拮抗剂等;若胎膜早破,早产难以避免,也应设法延长胎儿在宫内的存活时间。对早产胎膜早破的孕妇建议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氨苄霉素。胎心监护、羊水量和脐动脉血流量监测及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 2、结果 发生早产的相关因素有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子宫畸形、宫颈内口松弛、精神紧张、劳累、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宫缩抑制剂能使孕期延长2~7天,但不降低早产率,所有宫缩抑制剂不能长期使用;对35周以前发生的早产,为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使用地塞米松,可促进胎儿肺成熟,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讨论 3.1 早产的预防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治疗合并症,降低早产的发生。及时诊断与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对宫颈内口检弛者在妊娠14~16周时宫颈内口环扎术;预防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造成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患者的宣教是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3.2 早产的治疗早产的治疗主要以保胎为主,可通过抑制宫缩,延长胎龄,达到接近足月分娩,提高胎儿成活力的目的。先兆早产无胎膜早破者建议卧床休息,对于有早产风险的孕妇,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PVL(周脑室白质软化症)的风险,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并不增加感染率。 3.3 胎儿与孕妇的监测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监测,尤其是体温和脉搏监测,常可早期发现感染迹象。定期复查血、尿常规,必要时复查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对于胎儿要以胎心监护、羊水量和脐动脉血流监测及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 3.4 分娩期处理临产后慎用吗啡、哌替定等抑制胎儿呼吸中柜的药物。阴道分娩时行会阴切开防止早产儿颅内出血。对于孕周比较小且胎位异常的患者,由于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建议剖宫产终止妊娠,但需充分估价早产儿存活的可能性,权衡利弊并与孕妇及家属商量后决定。 参考文献 [1] 孔北华.妇产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2-104.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草案)》解读

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草案)》解读 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原因,在我国的发生率为5%?15%。随着早产儿的治疗与监护手段不断进步,早产儿生存率明显提高,伤残率下降。我国第一稿《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草案)》发表于2007 年,2014 年进行了指南的更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林建华教授在上海第二届难治性产后出血诊治、第一届早产预防学术研讨会上为大家讲解了《“早产”中国指南关键点解读》。林教授讲到:2014 年指南依然采用:妊娠满28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000g为早产的诊断标准。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早产定义不同,发病率也不同,32 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界点。目前不推荐对早产低风险人常规宫颈测量。中国妇产科在线根据讲课内容进行了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林建华教授 背景资料 第一稿《早产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推荐(草案)》发表于2007 年;第二稿《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发表在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 (7):481-484 ; 第二稿指南仅适用于单胎、胎膜完整的自 发性早产的诊治。 早产的定义

欧美国家——孕周不足37 周,或孕期小于259 天;此新生儿被定义为早产儿。 台湾——怀孕20-36 周发生的分娩为早产;出生体重低于2500g ,为低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1500g 为极低体重儿。 中国——妊娠在满28 周以后至满37 周以前的分娩,即从末次月经第一天开始算,在孕龄第196-258 天内结束的分娩。 曾经有专家讨论,中国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好,早产救治中心的救治能力提高以后,26 周出生的早产儿都不该放弃,成活率在提高,能不能把早产的定义时间往前移至25 周左右,后来考虑到中国地域宽广,医疗水平参差不齐,指南的制定要适合全国的范围,因此还是以以前的标准来定义。 2014年指南依然采用:妊娠满28周或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000g 为早产的诊断标准。根据原因不同,早产分为自发性早产和治疗性早产。 WHO 定义早产:妊娠大于20 周至37 周分娩。 ——20-28 周,超早早产(very extreme preterm labor ) ——28-32 周,早早产(extreme preterm labor ) ——32-34 周,轻微早产(mild preterm labor ) ——34-36+6 周,近足月产(晚期早产) 早产定义不同,发病率也不同。70% 的早产儿存在近、远期并发症。 近期并发症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IVH )、支气管肺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