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初中物理实验

15个初中物理实验
15个初中物理实验

15个初中物理实验

力学部分常考实验

实验一:天平测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g

实验二: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N,最小分度值是0.2 N。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N。

实验三: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实验四:测定物质的密度

(1)测定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g。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ml。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3。

?【实验结论】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kg/m3。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测定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1.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总)。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3.测容器质量(m容)与剩余液体质量(m 剩=m总-m容)。4.算出密度:ρ

实验五:物质质量&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量筒、天平、水、体积不等的若干铜块和铁块。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不同铜块和铁块的体积。2.要记录的物理量有质量,体积。3.设计表格:

?【实验结论】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3.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实验六: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张硬纸板、细绳、剪刀等。

?【实验步骤】探究当物体处于静止时,两个力的关系;探究当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两个力的关系

1.如图a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2.如图b、c所

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1.大小相等(等大)2.方向相反(反向)3.同一直线(共线)4.同一物体(同体)

实验七: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

?【实验步骤】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

这现象说明:同种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

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种类)的关系。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注意】在调节金属盒的朝向和深度时,眼睛要注意观察U形管压

强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情况。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实验八: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值。(研究时必须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3.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把钩

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异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同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注意】实验中先确定杠杆受的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实验必须尊重实验数据,不得随意篡改实验数据。

电学部分常考实验

实验九:电流、电压的测量

(1)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在未知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0~3A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流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流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2)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量程。3.闭合电键,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压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

实验十: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实验十一: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R=U/I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

2.移动滑片到三个不同位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根据公式计算三次的电阻,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实验十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P=UI

?【实验步骤】

1.记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2.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电源电压要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3.移动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改变滑片的位置,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大于

或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并计算出相应的电功率,并观察记录小灯的发光情况。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分担一部分电压,从而改变小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的电流。

实验十三: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电键、电压表、电流表、两个不同导体、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将导体甲连入M、N两点,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电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改变电池的节数,再记下两组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

4.用乙导体换甲导体,重复上述实验。

5.本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试验,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1.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同一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3.不同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同。滑动变阻器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作用: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光学部分常考实验

实验十四: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

?【实验步骤】

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

2.在光具座上从左往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使烛焰位于凸透镜的2f以外

(u>2f),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的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

的成像情况,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清晰的像为止。此时像的情况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再把像距、物距

与凸透镜的f、2f相比较(f<v<2f)。

4.使烛焰位于凸透镜f、2f之间(f<u<2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

上出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5.使烛焰位于凸透镜f以内(u<f)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得不到像,撤去光屏,眼睛在光屏侧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验结论】

1.表格.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u﹥v成缩小的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u﹤v成放大的像

实验十五: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两支等大的蜡烛、火柴以及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一支等大、未点燃的蜡烛B。

3.移动玻璃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B看上去好像点燃一样,这个现象表明了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确定虚像的位置。

4.测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

5.观察蜡烛A和蜡烛B 的连线,发现:连线垂直于玻璃板。

6.若要判定所成的像的虚实,应该在像的位置放一块光屏,通过玻璃板观察上面是否成像来进行判断。

?【注意】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方便确定虚像的位置。用两支

等大的蜡烛:为了方便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进行多次试验的目的: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

?【实验结论】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4.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完整)初中物理20个实验题

中考专题总复习:实验专题 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光学实验3个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 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7个: 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二、实验题的特点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 (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一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

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

图19 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 一、力学: 基础性: 1、天平测质量。 【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那端上翘,往那端调),直至指针指在 刻度板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 物=m 砝+m 游)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g 2、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牛,最小分度值 是0.2牛。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牛。 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1)把金属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 液面的示数V2。 (4) 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F1-F2计算出物 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 间的关系。(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浮力)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等于的大小 4、测定物质的密度 (1)测定固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上海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

上海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

(1)、如图a所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直线,这二力才能平衡。 (2)、如图b、c所示,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它们还必须在同一物体上,这二力才能平衡。 【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①大小相等(等大);②方向相反(反向); ③同一直线(共线);④同一物体(同体) 7、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 【实验步骤】: (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2)、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改变金属盒的方向,观察U 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这现象说明:同种液体,深度相同,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保持金属盒的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观察U形管液 面高度差变化,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 种类)的关系。 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注意】: ①在调节金属盒的朝向和深度时,眼睛要注意观察U形管压强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情况。 ②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金属盒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8、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等。 【实验步骤】: (1)、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 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直接 在杠杆上读出力臂值。(研究时必须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后,才能记录实验数据) (2)、将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位置或个 数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所需记录的数据是动力、动力臂、助力、助力臂。 (4)、把钩码挂在杠杆上,在支点的同侧用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重复实验记录数据,需多次改变杠杆所受作用力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当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异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若动力和阻力在支点的同侧,则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

重点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物理教育】初中物理实验考试题都出自这里 2017-03-15让物理变简单 实验步骤、操作、结论 1力学 基础性 测量前: 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N,最小分度值是0.2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N。

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 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 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3?。 【实验结论】 根据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2400?kg/m?3?。

多次实验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测定液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液体密度 【实验步骤】 1.测出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总)。 2.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V。 【实验结论】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

3.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4.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6.?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目的】 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 7.?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量筒、水、盐水等。 【实验步骤】 1.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一定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初中物理的20个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光学实验3个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 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6个: 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力学实验9个: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三、实验知识考点梳理 类型一、光学实验 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方法与步骤: (1)、如下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r。记录下来

(5)、如上右图所示,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6)、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方法与步骤: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长大纸,纸上竖立着一块 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用直线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平面镜是否垂直,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将结果记录入下表 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实验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方法与步骤: (1)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直线赏;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倒正。 (3)、蜡烛向凸透镜移动,使物距在f和2f之间,即f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15种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15种实验方法 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有许多,经常用到的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等效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科学推理法等。 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如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同时用到了观察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把电阻的大小转换成电流的大小、通过研究电流的大小来得到电阻的大小)、归纳法(将分别得出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的信息归纳在一起)、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阻与长度有关时控制了材料、横截面积)等方法。可见,物理的科学方法题无法细致的分类。只能根据题意看题中强调的是哪一过程,来分析解答。下面我们将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进行一下分析。 一、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中学物理实验难以同时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而是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脑与动手,IUR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到这“两个关系”,最终得出欧姆定律I=U/R。 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不变,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保证压力相同时,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

上海初中物理15个实验答案

答案 第一部分直接测量性实验 实验一用天平测质量 基础题 1 2、平衡螺母;左;游码 3、右;113.2 4、已经;左;右;分度盘中央 5、D 6、A 7、D 提高题 1、27;51 2、43.26克 3、左;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等臂 4、C→D→B→A→E 实验二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基础题 1、用弹簧测力计测力;调零;2.2 2、0~5;0.2;弹簧测力计没有沿所测的力的方向放置。 3、力;面板上的零刻度;相同;0.2;0~5;3.0 提高题 1、(1)风对迎风面积相同的平纸片的作用力大小随风速的变大而变大 (2)相同风速的风对迎风面积相同的纸片作用力的大小随迎风面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凹形纸片受到的力最大,凸形纸片受到的力最小。 2、竖直;0.2;3.4;①、②、④ 实验三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 基础题 1、D 2、如右图

3、断开;串联;正极;0.3;1.2;1.5 4、并联;如右图;总电压;电阻R2两端 5、D 6、V1;2.3;1.7 7、(1)断开 (2)不能;此时电压表的“-”接线柱靠近电源正极。 (3)等于 (4)只做一次实验,得到一组数据,归纳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提高题 1、0~0.6;0~3 2、并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等于总电压。 拓展题 1、(1)此时电压表的“-”接线柱在C点,靠近电源正极,不符合电压表的使用方法。(2)不一定;更换两个阻值不同的导体组成串联电路,分别测定串联导体两端的电压。(3)不正确;应多次实验,总结具有普遍性的规律。 2、(1)见下图(a) (2)L2;干路 (3)见下图(b) 3、(1)照明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都是220伏。 (2)连接并联电路,测量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和总电压。 (3)①随支路1的阻值增大而增大。 ②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1)串联电路中两个导体对电流共同的阻碍效果可以用一个导体等效替代,这个导体的阻值等于串联导体的阻值之和。 (2)用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等效替代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共同的作用效果。 5、(1)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小于任意一个并联电阻 (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大于任意一个串联电阻 第二部分仪器的使用 实验四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基础题 1.长度;总电阻 2.串联;最大阻值 3.断开;右;滑动变阻器连接时将两个下端接线柱接入,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连入两个上端的接线柱,相当于一根导线;灯发生故障或滑动变阻器发生断路故障。

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

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 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 一、力学: 基础性: 1、天平测质量。 【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易于操作的地方,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那端上翘,往那端调),直至指针指 在刻度板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减砝码或移动游 码) (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 游)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g 2、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牛,最小分度值 是0.2牛。 测量时:拉力方向严责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牛。 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图 V F 2 V F 【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1)把金属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 数 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 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F1-F2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浮力)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等于的大小 4、测定物质的密度 (1)测定固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克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毫升。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归纳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归纳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常见的实验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1、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探究究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8、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9、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0、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转换法(用其他的类型的事物间接某种事物的规律) 1、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振动放大;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4、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判断有无电流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 6、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磁场是否存在。 7、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 8、研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时,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或比较,可通过转换为可看见的现象(U型管左右两侧液柱高度差、温度计示数变等的不同)来推导出那个电阻放热多。 9、求瓶子的容积时,用测量瓶子装满水后,水的体积来确定。 10、用加热时间来替代物体吸收的热量。 三、等效替代法(用同种类型事物来替代另一种事物,代替后效果保持不变)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四、图像法 1、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 3、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平衡 F1L1=F2L2 4、压强p=F/S p=ρgh浮力F=ρ液gV排、功、Q吸=cm(t-t0)等公式。 五、实验推理法 1、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2、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用到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2

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1)如下图甲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如下图乙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_cm. (2)天平在称量时,待测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_盘;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下图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3)如下图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桌面上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 与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 (1)钩码所受的重力为 N. (2)当h="4cm"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桌面对钩码的支持力是 N.(3)从开始提升到h=16cm,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是多少 |

三、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使用磨损的砝码 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 四、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 3.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11.关于电流方向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归纳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归纳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初中物理常见的实验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1、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探究究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8、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9、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0、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转换法(用其他的类型的事物间接某种事物的规律) 1、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振动放大;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4、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判断有无电流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 6、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磁场是否存在。 7、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 8、研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时,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或比较,可通过转换为可看见的现象(U型管左右两侧液柱高度差、温度计示数变等的不同)来推导出那个电阻放热多。 9、求瓶子的容积时,用测量瓶子装满水后,水的体积来确定。 10、用加热时间来替代物体吸收的热量。 三、等效替代法(用同种类型事物来替代另一种事物,代替后效果保持不变)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四、图像法 1、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 3、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平衡 F1L1=F2L2 4、压强p=F/S p=ρgh浮力F=ρ液gV排、功、Q吸=cm(t-t0)等公式。 五、实验推理法 1、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2、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用到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初中物理中考重点实验训练题Word版

一、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娈化的特点 1、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6所示,其中错误.. 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7所示, 为 ℃,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18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 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9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请根据分数据记录表绘制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伏安法测电阻) 1、图中是测定额定电压是3.8伏特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 (1)请按电路图的要求把图中所示的电路元件用笔画线作导线正确连接起来。 (2)按实验中合理的顺序将下列实验步骤的序号(1、2、3、4、5、6、7)填入括号内: [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闭合开关[ ]利用开关进行试触[ ]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 ]移动变阻器滑片到它的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 ]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伏特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图16 图17 图18

2、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6伏,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伏。 (1)图(甲)是未接完的实验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闭合开关时,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所以变阻器的滑片P 要置于 端(选填“ A ”或 “B ”)。若闭合开关,灯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6伏,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是2.5伏,应将滑片P 向 端(选填“A ”或“B ”)移动,直至电压表示数为3.8伏,这时电流表示数如下图(乙)所示,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瓦。 3、(7分)小红要测一个小灯泡的电功率,她选用了以下器材:一只标有“2.5V ”字样的小灯泡(灯丝电阻约为8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20Ω 1A )、导线若干及电源(电压为4V )。 (1)请你选择合适的量程,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6中的电路实物图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置于_________端(填“最左”或“最右”)。 (3)小红测量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3.0V 时的功率后,若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V ,须向__________端(填“左”或“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当达到额定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7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W ,灯泡在额定功率下工作10s ,电流通过灯泡所做的功是________J 。 4、(2011湖北黄石,第37题)王明同学准备测量额定电压2.5V 的小灯泡在实际工作时的功率,根据已有器材,他设计好了电路原理图,并完成了实物连接,如图11所示。 (1)根据实物连接图,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与之对应的电路原理图。 (乙)

2017年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7年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2年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光学实验3个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 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7个: 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二、实验题的特点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 (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一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 4、实验的设计性 这种方法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过程,然后应用物理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5、实验的开放性 这种方法是多向思维、全面考虑、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把各种可能的方法都考虑到。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初中物理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初中物理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光学实验3个实验: ①探究光的反射定律;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③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 ④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7个: ⑤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⑥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⑦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⑧探究欧姆定律;⑨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⑾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 力学实验9个: 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⒁探究牛顿第一定律;⒂探究二力平衡条件;⒃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⒅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⒇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一、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 作?将纸板F 向前后转动,观察在纸板F 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二、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2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关系. (4)在蜡烛B 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凸透镜成像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即焰心、光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图1 图2

初中物理重点实验

初中物理重点实验 一、力和运动: 1、温度计测温度。 【实验目的】:用温度计测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寒暑计,实验温度计,体温计),烧杯等 【实验步骤】:(1) 选取适当的温度计(量程、分度值) (2) 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3) 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靠边,不靠底) (4)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液柱稳定后) (5) 取出温度计(体温计) (6) 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读数(视线与液柱面相平) 【实验记录】:温度+单位 2、天平测质量。 【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被测物。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直至指针指在 刻度板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g 3、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牛, 最小分度值是0.2牛。 测量时:拉力方向与弹簧伸长方向一致。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牛。 4、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直尺、秒表 【实验步骤】: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小车运行的时间长,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总结及科学研究方法小结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总结 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 入射角(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 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将人射光线纸板沿中轴 ON向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3. 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 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 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二、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 1. 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笔 2. 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发现玻璃 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 如何确定像的虚实?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4. 实验表格 5. 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 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 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像,是由于玻璃板太厚导致的。两个像之间的距离由玻璃板的厚度决 定。 7. 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为什么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后方蜡烛,使像的背景变亮,使像变淡,不便 于观察像。 8. 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与像之间的大小关系。 9. 实验中不用平面镜?因为用平面镜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0. 玻璃板为什么需要竖直放置?蜡烛能够与像重合,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15个初中物理必考实验全面汇总教学提纲

15个初中物理必考实验全面汇总

15个初中物理必考实验全面汇总 力学 01 天平测质量 【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g

02 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 测量前: 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N,最小分度值是0.1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5N。 03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 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04 测定物质的密度 (1)测定固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0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ml。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归纳

初中物理常见的实验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1、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探究究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8、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9、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0、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二、转换法(用其他的类型的事物间接某种事物的规律) 1、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振动放大;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4、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判断有无电流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 6、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磁场是否存在。 7、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 8、研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时,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或比较,可通过转换为可看见的现象(U型管左右两侧液柱高度差、温度计示数变等的不同)来推导出那个电阻放热多。 9、求瓶子的容积时,用测量瓶子装满水后,水的体积来确定。 10、用加热时间来替代物体吸收的热量。 三、等效替代法(用同种类型事物来替代另一种事物,代替后效果保持不变)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四、图像法 1、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 3、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平衡 F1L1=F2L2 4、压强p=F/S p=ρgh浮力F=ρ液gV排、功、Q吸=cm(t-t0)等公式。 五、实验推理法 1、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2、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用到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3、“在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这一重要结论也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来的。 六、类比归纳法的应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2014)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

2014年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专题 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 光学实验3个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 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 电学实验7个: 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 二、实验题的特点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 (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一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 4、实验的设计性 这种方法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过程,然后应用物理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5、实验的开放性 这种方法是多向思维、全面考虑、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把各种可能的方法都考虑到。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