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201712

合集下载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教育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教育

学号:课程设计题目专业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xxxxx姓名Xx指导教师Xx2015年01月12日专业教育-我所认识的计算机专业1对专业的最初认识1.1高中时对专业的认识在读高中时,我对计算机的认识很浅显,觉得计算机很高深,直到高考结束后在面临选专业的时候我考虑了很久,当时觉得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了,而作为对计算机基本毫无认识的我,我很想对它进行深入的了解,最终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1.2大学时对专业的认识而进入大学后,我对计算机的认识有了全新的认识,从一开始的不懂,到慢慢的有了一些了解后我才对计算机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就意味着要有一种肯吃苦,肯钻研的精神,要不断的充实自己,要学习各种语言和算法等,现在我对计算机专业的认识就是一个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专业。

2学习的方法2.1专业学习与其他课程学习的区别在刚刚进入大学时,对于各门课程的学习没有很好的方法,而且对于大学老师这种授课方式也不太适应,还总是停留在高中的学习方式上,以至于刚开始就有很多问题,后来随着课程的深入,对大学课程的学习找到了一些方法。

大学课程比较多主要分为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

我认为这两种课程的学习是要区别对待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对本专业的知识系统的学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进行深入的学习,思考,总结并不断的探究。

对于本专业中的知识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其他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对专业课程学习起一种辅助作用,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可以说其他课程是一种工具,例如高数、大学物理等都是为我们学好专业知识提供的工具,在算法分析中需要数学知识,在硬件分析中需要电路知识等。

所以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我们只要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即可,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深入的研究。

2.2有效的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对于我自己而言从一开始对学习无从下手到后来慢慢总结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我发现只要有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各门课程的学习都不是很难。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2017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2017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2017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3. 了解软件项目管理、质量保证和测试的基本知识;4. 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及其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软件工程方法进行问题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2. 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技术进行软件项目管理;3. 能够编写规范、清晰、高质量的软件文档;4. 能够团队协作,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2. 增强学生对软件工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意识,激发其学习兴趣;3. 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提高自信心;4.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软件开发、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但对软件工程的整体认识尚浅。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指导。

二、教学内容1. 软件工程概述: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使学生了解软件工程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软件工程概述内容: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危机、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等。

2. 软件开发过程:讲解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目标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软件开发过程内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3. 软件需求分析:介绍需求分析的方法、工具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三章 软件需求分析内容:需求分析的概念、方法(如访谈、问卷调查等)、工具(如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等)。

4. 系统设计与实现:讲解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编程实践。

钢结构课程设计(2017)

钢结构课程设计(2017)
钢结构系列课程
钢结构课程设计
普通钢架设计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School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普通钢屋架设计 Design of Normal Steel Roof
目标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 钢结构的结构型式、结构布置和受 力特点,掌握钢结构的计算简图、 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掌握钢结构 的构造要求。在参考课本及有关资 料后,能综合应用钢结构的材料、 连接和基本构件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进行整体钢结构设计计算, 并绘制钢结构施工图。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School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普通钢屋架设计 Design of Normal Steel Roof
设计指导
02 第二部分 屋架设计
1:1画轴线
施工图绘制要点
设置轴线(点划线) 的线性比例为图纸比 例*0.5左右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School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设计指导
02 第二部分 屋架设计
施工图绘制要点
尺寸标注:尺寸界线应用细实线绘制,一般应与被注长度垂 直,其一端应离开图样轮廓线不应小于2mm,另一端宜超出尺 寸线2mm~3mm。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宜为7mm~10mm, 并应保持一致。 尺寸起止符号一般用中粗斜短线 绘制,其倾斜方向应与尺寸界线 成顺时针45°角,长度宜为2mm ~3mm。
School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致谢 按规定要求折叠的工程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全套】带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全套】带图

第1章概述 (3)
1.1带式运输机 (3)
1.2减速器 (3)
1.3设计任务 (3)
第2章电机选择与传动比计算 (4)
2.1工作条件 (4)
2.2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5)
2.3电机功率的计算与型号确定 (5)
第3章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6)
3.1传动比分配 (6)
3.2各轴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6)
第4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 (8)
4.1带传动设计计算 (8)
4.2高速级齿轮设传动计计算 (10)
4.3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5)
第五章轴的结构设计 (19)
5.1高速轴的设计 (19)
5.2中间轴的设计 (23)
5.3低速轴的设计 (26)
第六章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32)
6.1各轴轴承的选择 (32)
第七章键的选取 (33)
第八章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35)
8.1齿轮的润滑 (35)
8.2滚动轴承的润滑 (35)
第九章箱体及其附件设计 (35)
9.1箱体尺寸 (35)
9.2起吊装置 (36)
9.3窥视孔窥视盖 (36)
9.4放油孔和螺塞 (36)
9.5通气螺塞 (37)
9.6油标尺 (37)
第十章参考文献与设计小结 (37)
10.1参考文献 (37)
10.2课程设计小结 (38)
表1 C 截面的M M M
,,值;
5.3.5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课程设计时钟2017

课程设计时钟2017

课程设计时钟2017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时钟的基本知识,包括时钟的历史、结构、工作原理等,能够正确读取和设置时间,了解时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同时,通过学习时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时钟的历史和发展。

2.掌握时钟的基本结构和部件功能。

3.理解时钟的工作原理。

4.学会正确读取和设置时间。

5.了解时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组装和拆解时钟。

2.能够进行基本的时钟维修和调试。

3.能够使用工具进行时钟制作和设计。

4.能够进行团队协作,完成时钟相关的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对动手实践的热爱。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意识。

4.培养学生对时间的尊重和珍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时钟的历史、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时钟的历史和发展。

主要介绍时钟的起源、古代时钟、现代时钟的发展等。

2.第二章:时钟的结构和部件功能。

主要介绍时钟的各个部件名称、功能和工作原理。

3.第三章:时钟的工作原理。

主要讲解时钟的工作机制,包括机械时钟和电子时钟等。

4.第四章:时间的读取和设置。

主要教授如何正确读取时间、设置时间以及时间调整的方法。

5.第五章:时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主要介绍时钟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讲解时钟的基本概念、历史、结构、工作原理等理论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时钟的不同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时钟案例,让学生了解时钟在实际中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动手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组装、拆解时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西华大学产品开发课程设计说明书

西华大学产品开发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产品设计课程代码: 6004029 题目:新型饮水机创新开发设计学院(直属系)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年级/专业/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陈守强廖敏开题时间: 2013 年 12 月 9 日完成时间: 2013 年 12 月 27 日目录摘要 (2)引言 (3)1.新型饮水机可行性论证 (4)1.1饮水机开发的目的、意义 (4)1.2饮水机发展概况 (4)1.3新型饮水机的市场需求分析 (5).1.4新型饮水机的原理方案及关键技术分析 (5)1.5新型饮水机的技术发展及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5)2.产品原理设计 (6)2.1新型饮水机的总功能 (6)2.2新型饮水机的功能分解 (6)2.3新型饮水机的功能求解 (7)2.4功能原理分析 (7)2.5原理方案评价 (7)2.6产品的技术参数 (8)2.7整机控制原理图 (8)3.本次任务产品开发设计 (9)3.1新型饮水机外观设计 (9)3.2吸水装置 (9)3.3吸水装置的驱动机构 (9)设计体会 (11)致谢 (11)【参考文献】 (12)摘要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饮水机,在小家电领域里的热度随着近年来国人生活水平的质量提高而逐年攀升。

饮水机顾名思义就是解决人们饮水问题而诞生的家用产品,因提升人们的饮水质量和生活品位而成为时尚备受国人喜爱。

最初的饮水机是人们饮用桶装水的家用产品,分为立式和台式两大类。

为了满足国人的饮水习惯,饮水机的功能又实现了加热与制冷效果,此阶段的桶装纯净水为饮水机的诞生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现阶段饮水机的卫生性、安全性和方便性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现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让人们的饮水需求越难得到满足。

所以,现今急需一种方便,卫生,安全的新型饮水机出现,从而提高人们的饮水质量。

关键词:新型饮水机质量卫生abstractWater dispenser, was started in 1990 s in the heat of the small home appliance field as in recent years,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 living standard rise and rise year by year. Water dispenser as its name implies is to solve the problemof people drinking water and the birth of household products,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and the life grade become fashion by the people. The original water dispenser is people drink bottled water of household product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vertical and desktop. In orderto meet the drinking habits of the people, the function of water dispenser and implements the heating and cooling effect, this phase of bottled purified water played a key role for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 fountain.At present, 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ater dispenser of health, safety and convenience are the people of the question. Now faster and faster pace of life to the more difficult it is to get to meet people's drinking water demand. So, now need a convenient, health, safetyof new type water dispenser,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ople's drinking water.Key words: new type water dispensers health quality引言产品开发课程设计是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结合机械设计专业的产品开发初步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2017c课程设计

2017c课程设计

2017c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2017版课程中关于某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2. 学生能够描述某一学科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或发明创新,并了解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课程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等途径,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搜索、在线课程等,辅助学科学习,提高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某一学科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2.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学科领域的规律,认识到学科知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互相尊重、关心他人,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某一学科的示范课,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某一年级,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和认知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教学大纲:a. 引入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及知识点,包括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内容;b. 分析学科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发明创新,涵盖教材第四章内容;c. 探讨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周: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及知识点讲解;b. 第二周:学科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发明创新介绍;c. 第三周: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分析与讨论。

3. 教材章节与内容列举:a. 第一章:学科概述,包括定义、研究领域和学科分支;b. 第二章:学科基本原理,阐述学科的核心理论;c. 第三章:学科知识点,讲解学科的关键概念和技术;d. 第四章:学科发展简史,介绍学科领域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发明创新;e. 第五章:学科应用,分析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2017课程设计

2017课程设计

2017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本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如XXX(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填写),并能够准确理解其定义和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运用XXX(具体学科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了解本章节知识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提高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国家的重要性,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信、勤奋、团结等。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XXX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学生特点分析: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但个体差异较大。

针对这一特点,课程设计应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设置合理难度的教学内容,以实现差异化教学。

教学要求分析:1. 教学内容要与课本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 教学评价要全面、客观,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安排如下:1. 教学大纲:a. 知识点梳理:包括XXX(具体学科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b. 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c.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知识点讲解:按照教材章节顺序,分阶段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共计XX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课程设计部分
考虑后续设计内容较繁杂费时,仍采用分组设 计模式。
每个设计小组(3班2~3人),由组长选择或确定 本组3班工艺计算结果,继续后面的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
(a)设计条件与衡算结果
(b)生产装置所有设备的工艺参数设计;
(c)换热器设备结构设计;(d)机器选型;
(e)厂房与设备布置设计;(f)管道设计计算;
(g)自控方案设计;
(h)技术经济评价;
(a) 设计条件与衡算结果汇总
根据之前完成的工艺设计部分(即物料流程图有 关物料和能量结果),完成如下整理工作:
重点给出设计依据和原则、产品规格表、 原料来源表、危险性物料的物性表等
工艺衡算结果汇总,需编制流程简述、 物料和能量衡算一览表、原料与动力 消耗定额及消耗量表
删除
删除
本列
本列
(a) 设计条件与衡算结果汇总
(b)生产装置所有设备的工艺参数设计
包括:3个储罐(体积)、3个换热器(换热面积)、 3个(填料)塔(填料高度、塔径)
(b)生产装置所有设备的工艺参数设计
包括设备型式选择、设备特性尺寸(如容器的设计容积、换热设备的换热面积等),以及 流体流动阻力与操作范围的计算。然后编制设备一览表。
(℃) (℃)
闪点 燃点 (℃) (℃)
在空气中爆炸极限(Vd%)
上限
下限
国家卫 生标准
备注
(a) 设计条件与衡算结果汇总
表 4 物料衡算一览表
序号
物料名称
进 质量流量(单位)

出料
摩尔流量(单位) 质量流量(单位) 摩尔流量(单位)
1
… 合计
表 5 能量衡算表
设备名称
热量 Q (单位) 功量 W (单位) ΣH 进 (单位) ΣH 出 (单位)
考虑课程设计和专业设计的时间安排,故安 排课程设计进行前期的工艺开发与工艺计算 (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专业设计阶段进行后 续内容的设计。
内容提纲
《成套技术》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内容与注意事项 专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学生专业设计时间安排
生车产间能操力作温末度两位[末学位号×学20号1408.20 1N6m]舍3入/h℃
工艺路线调研注意事项
《指南》中已叙述过除甲醇制氢外共7种工 艺路线,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有新的路线调研。
考虑课程设计说明书可能存在的雷同性,因 此硬性规定每个学生最多从7种已知路线选择
3种~路4种线(和C73甲醇C制74 氢 3路5线),,再合加计上约新6调~8研+的种2路~线3 。
当然,鼓励同学全部调研新的制氢路线。
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次任务书已包括上述公式,大家按说明 输入个人学号,然后刷新全文即可。
课程设计的内容
大体流程:
工艺路线调研与确定 (1.5天) 所确定路线的工艺衡算 (1.5天) 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1天)
最后1天是说明书的整理,含编排目录和页码。 有关调研内容和计算内容需要在相应时间段 内直接书写。
请大家采用A4大小纸张,端正书写。 注意分章节,编排页码和目录。
可以正反面书写以节约纸张,但请保持 页面的整洁性。
评分标准:页面整洁、规范+内容完整、正确 提交时间:第20周周一前(2018-1-8)
内容提纲
《成套技术》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内容与注意事项 专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学生专业设计时间安排
课程任务是将本专业的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 课程的知识进行并联、集成,并补充工程实践中 需要的若干其他学科的知识,为学生架构一个与 工程实践相一致的知识体系,培养全方位分析问 题的思维模式。
课程设计与专业设计的内容确定
工艺开发是进行后续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 评价、过程工业生产装置的系统设计、机器设 计选型、单参数自控设计、压力管道设计、绝 热等设计内容的基础,故相关设计均始于工艺。
工艺衡算注意事项(1)
工艺衡算部分(参见化工原理)主要参考《指 南》中相关步骤进行,但为防止学生不动脑 筋照抄,故在设计题目上对操作温度进行了 不同设置车间操作温度 [末两位学号 0.3 20]舍,入 ℃
具体温度值,查询个人的任务书。
工艺衡算注意事项(2)
操作温度主要与吸收塔、解吸塔的衡算有关, 为方便查找相关数据,提供一组与操作温度 有关的拟合公式,无需再查找《指南》的表 1-1和1-2。
《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课程设计 及专业设计说明与安排
孟江 2017.12
内容提纲
《成套技术》课程主要内容 课程设计内容与注意事项 专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组与时间安排
成套技术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内容包括工艺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 过程工业生产装置的系统设计、机器设计选型、 单参数自控设计、压力管道设计、绝热、防腐、 安装、试车等生产装置建设有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 供热(吸热)热流量包括显热、潜热、反应放(吸)热等。
(a) 设计条件与衡算结果汇总
项目
物料名称 温度 (℃) 压力 (单位) 物流焓 (单位) 总焓ΣH (单位) 热负荷 Q (单位)
表 6 进出物流焓值表
××设备
进料
出料
一个
一个
组分时
组分时
删除
删除
本列
本列
××设备
进料
出料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个
一个
组分时
组分时
绘制物料流程图,推荐采用AutoCAD_P&ID软 件或普通AutoCAD软件,其他P&ID软件也可。
(a) 设计条件与衡算结果汇总
序号
名称
表 1 产品规格表 规格(单位) 分析方法
国家标准
备注
序号
名称
表 2 原料来源表
规格(单位)
来源地
国家标准
备注
表 3 危险性物料的物性表
序号
熔点 沸点 名称 分子量
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题目: 制氢工艺路线选择与生产能力 ×××× Nm3/h装置的工艺设计
题目类型 3班
表 1 生产能力与操作温度列表 生产能力
操作温度
生产能力 末两位学号×20 1480 Nm3 /h
车间操作温度 [末两位学号 0.2 16]舍入 ℃
生车产间能操力作温末度两位[末学位号×学20号1408.20 1N6m]舍3入/h℃
工艺衡算注意事项(3)
《指南》中关于PSA(变压吸附)系统直接略去。
要求本次设计需要学生查询PSA有关内容, 将其扩展,最好有相应的设计部分。
最后的设计说明书只提供文字部分,相应的 物料流程图均放置到了后续专业课程设计中。
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
只有文字型说明与计算,故要求说明书 的正文部分用手写方式,封面和任务书 部分直接打印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