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知识点小结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知识点小结一、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1. 定义判定。
-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用符号语言表示:如果AB∥CD,AD∥BC,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这是平行四边形最基本的判定方法,它是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直接得出的。
2. 边的判定。
-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符号语言:若AB = CD,AD = BC,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符号语言:若AB∥CD且AB = CD(或者AD∥BC且AD = BC),则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3. 角的判定。
-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符号语言:若∠A = ∠C,∠B = ∠D,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4. 对角线的判定。
-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符号语言:若OA = OC,OB = OD(其中O为对角线AC、BD的交点),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二、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证明思路。
1. 定义法证明。
- 一般通过已知条件中的平行关系,如角相等推出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等方法来证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 例如:已知∠1 = ∠2,∠3 = ∠4,可推出AD∥BC,AB∥CD,从而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 边的判定证明。
- 对于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判定方法,通常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来证明。
- 例如:连接AC,在△ABC和△CDA中,已知AB = CD,BC = DA,AC = CA(公共边),通过SSS(边 - 边 - 边)全等判定定理证明△ABC≌△CDA,进而得出∠1 = ∠2,∠3 = ∠4,所以AD∥BC,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对于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判定方法,可通过平移线段构造平行四边形或者利用三角形全等和平行线的判定来证明。
- 例如:已知AB∥CD且AB = CD,延长AB到E,使BE = CD,连接CE,可证明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BD∥CE,再结合已知条件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对应例题.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知识点总结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即:AB=CD,AD=BC);(2):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即:AB//CD,AD//BC);(3):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即:∠A=∠C,∠B=∠D);(4):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即:O A=OC,OB=OD);判定方法:1.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判定法);2.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考点1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1.矩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角线_________;矩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___角。
矩形具有________的一切性质。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_____________条,矩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_____________的交点。
矩形被对角线分成了____________个等腰三角形。
(3)矩形的判定有一个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三个角是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_____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温馨提示:矩形的对角线是矩形比较常用的性质,当对角线的夹角中,有一个角为60度时,则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在判定矩形时,要注意利用定义或对角线来判定时,必须先证明此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请一个角为直角或对角线相等。
很多同学容易忽视这个问题。
2.菱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定(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菱形的性质菱形的_______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_______,并且每一条对角线______一组对角;菱形也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菱形即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____条。
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

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共同性质是: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相等。
其中,矩形还有一个特殊性质是有一个角为直角,菱形还有一个特殊性质是四条边相等,正方形则同时满足矩形和菱形的特殊性质。
2.判定方法小结:1)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④对角线互相平分;⑤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判定矩形的方法:①有一个角是直角;②对角线相等;③有三个角是直角;④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3)判定菱形的方法:①有一组邻边相等;②对角线互相垂直;③四边都相等;④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4)判定正方形的方法:①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3.基础达标训练:1)两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矩形;3)两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菱形;4)两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正方形;5)两条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两条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7)两条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8)两条对角线的矩形是正方形;9)两条对角线的菱形是正方形。
1.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最多能作1个。
2.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10cm,则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以是8cm和12cm。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直线通过两对角线交点O,分别与BC和AD相交于点E和F。
已知BC=7,CD=5,OE=2,则四边形ABEF的周长为多少?答案:C。
16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AE=CD=5,BF=BC=7.由于OE=2,因此EF=BC-OE=5.所以ABEF是一个边长分别为5和7的矩形,周长为2(5+7)=16.4.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为多少?答案:B。
6解析:由于CE∥BD,DE∥AC,因此三角形AOD和BOC相似,三角形COE和DOE相似。
平行四边形专题详解

平行四边形专题详解18.1 平行四边形知识框架{基础知识点{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典型题型{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角度平行线间距离的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证明难点题型{平行四边形间距离的应用平行四边形有关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证明一、基础知识点知识点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用“▱”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 表示为“▱ABCD ”,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注:只要满足对边平行的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高:一条边上任取一点作另一边的垂线,该垂线的长度称作平行四边形在该边上的高。
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一条直线上任一点到另一直线的距离。
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
例1.如图,AB ∥EG ,EF ∥BC ,AC ∥FG ,A ,B ,C 分别在EF ,EG 上,则图中有 个平行四边形,可分别记作 。
例2.如图,▱ABCD 中,DE ⊥AB ,BF ⊥CD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BE=DF 。
例3.如图,a∥b,AB∥CD,CE⊥b,FG⊥b,点E,G为垂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CDB.CE=FGC.直线a,b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的长D.直线a,b之间的距离是线段CE的长知识点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主要讨论:边、角、对角线,有时还会涉及对称性。
如下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1)性质1(边):①对边相等;②,即:AB=CD,AD=BC;AB∥CD,AD∥BC2)性质2(角):对角相等,即:∠BAD=∠BCD,∠ABC=∠ADC3)性质3(对角线):对角线相互平分,即:AO=OC,BO=OD注:①平行四边形仅对角线相互平分,对角线不相等,即AC≠BD(矩形的对角线才相等);②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但对角线不平分角,即∠DAO≠∠BAO(菱形对角线才平分角)4)性质4(对称性):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分类练习题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分类练习题一、知识点总结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性质和判定方法对于理解几何学中的其他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点的总结:1、定义: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四边形,其中相对的两边平行且相等。
可以用符号“▭”表示。
2、性质:1)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其底乘高。
3.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分别具有以下性质:1)矩形: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菱形: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四边相等。
3)正方形:对角线垂直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分类练习题1、选择题:1)下列哪个条件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A.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B.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C.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D.一组对角相等,一组邻角互补答案:(C)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
因为一组对角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可以由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经过平移得到,因此选项C正确。
其他选项都不满足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或判定方法。
2)下列哪个条件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矩形?A.三个内角都是直角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D.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一组邻角互补答案:(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因为矩形的定义是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而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此选项B正确。
其他选项分别是矩形的定义或判定方法的一部分,但不足以单独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矩形。
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及题型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点总结PPT

矩形
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矩形。
性质
判定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对 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一 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相等 且互相平分。
菱形
定义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或有一组邻边 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性质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 分每一组对角。
梯形中常见辅助线作法及解题思路
过梯形上底的一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将梯 形划分为一个矩形和两个三角形,从而利用 矩形和三角形的性质求解问题。
过梯形对角线的交点作上下底的垂线,将梯 形划分为四个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 的性质求解问题。
延长梯形的两腰使之相交于一点,构造出一 个大的等腰三角形,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 性质求解问题。
05
典型例题解析与练习
例题一:平行四边形相关证明题
知识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解析
通过已知条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 理进行证明。
练习
给定一个四边形,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
例题二:矩形、菱形、正方形综合题
01
02
03
知识点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 质与判定
解析
结合已知条件,运用矩形 、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 判定定理进行综合分析和 解答。
梯形的表示方法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通过三个顶点坐标确定一个梯形。一般形式为:梯形ABCD, 其中A(x1,y1),B(x2,y2),C(x3,y3),D(x4,y4)。需要注意的是,梯形的对角线不平行。
应用场景
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可以方便地进行图形变换、求解面积等问题 。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

③应用:在已知两边中点的条件下,证明线段的平行关系及线段的倍分关系。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 1:矩形
1、矩形的定义: (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也就是长方形。 (2)两要素: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两者缺一不可。 (3)矩形的对称性: 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且对复印件轴都是过对边中点的直线。 ②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为对称中心。
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推得,菱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对角线之积的一半。
知识点 3 正方形
1、正方形的定义: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 菱形。 2、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既有矩形的性质,又有菱形的性质。 3、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1)正方形的判定 正方形的判定可以概括为以下五条: ①平行四边形+一组邻边相等+一个角为直角=正方形; ②矩形+一组邻边相等=正方形; ③矩形+对角线互相垂直=正方形; ④菱形+一个角为直角=正方形; ⑤菱形+对角线相等=正方形。
(1)性质: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邻角互补。 (2)符号语言:∵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BAD=∠BCD,∠ABC=∠ADC;
∠ABC+∠BAD=180 ,∠ADC+∠BAD=180
2、对角线
(1)、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符号语言:∵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A OC 1 AC, OB OD 1 BD 。
矩形
四 两组对边 边 形 分别平形
平行四 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菱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平行四边形是基础几何概念之一,在学习几何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特性以及相关定理进行总结。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能够对平行四边形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定义平行四边形是指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这两组对边分别被称为“对边”,而共享一个顶点的对边称为“相邻边”。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是相对的边是平行的,对边长度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二、性质1. 相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的两组相对边都互相平行,即AB || CD,AD || BC。
2. 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即AB = CD,AD = BC。
3. 内角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即∠A +∠B + ∠C + ∠D = 180度。
4. 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即AC平分BD,BD平分AC。
5. 对角线长度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度满足AC²+BD²=2(AB²+BC²)。
三、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则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长度相等且对边互相平行,则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长度满足AC²+BD²=2(AB²+BC²)。
4.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度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度满足AC=√(AB²+BC²),BD=√(AB²+CD²)。
四、实例分析例题1:已知ABCD为平行四边形,AB=6cm,BC=8cm,BD=10cm,求AC的长度。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度定理,可以得到AC=√(AB²+BC²)=√(6²+8²)=√(36+64)=√100=10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总结附解析一、解答题1.如图,在Rt ABC 中,∠B =90°,AC =60cm ,∠A =60°,点D 从点C 出发沿CA 方向以4cm/s 的速度向点A 匀速运动.同时点E 从点A 出发沿AB 方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B 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 、E 运动的时间是ts (0<t≤15).过点D 作DF ⊥BC 于点F ,连接DE ,EF .(1)求证:AE =DF ;(2)四边形AEFD 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 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3)当t 为何值时,DEF 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2.如图,在Rt ABC ∆中,90ABC ∠=︒,30C ∠=︒,12AC cm =,点E 从点A 出发沿AB 以每秒1cm 的速度向点B 运动,同时点D 从点C 出发沿CA 以每秒2cm 的速度向点A 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06t <<),过点D 作DF BC ⊥于点F .(1)试用含t 的式子表示AE 、AD 、DF 的长;(2)如图①,连接EF ,求证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②,连接DE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EBFD 是矩形?并说明理由.3.在矩形ABCD 中,AE ⊥BD 于点E ,点P 是边AD 上一点,PF ⊥BD 于点F ,PA =PF . (1)试判断四边形AGFP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AB =1,BC =2,求四边形AGFP 的周长.4.已知正方形ABCD .(1)点P 为正方形ABCD 外一点,且点P 在AB 的左侧,45APB ∠=︒.①如图(1),若点P 在DA 的延长线上时,求证:四边形APBC 为平行四边形.②如图(2),若点P 在直线AD 和BC 之间,以AP ,AD 为邻边作APQD □,连结AQ .求∠PAQ 的度数.(2)如图(3),点F 在正方形ABCD 内且满足BC=CF ,连接BF 并延长交AD 边于点E ,过点E 作EH ⊥AD 交CF 于点H ,若EH=3,FH=1,当13AE CF =时.请直接写出HC 的长________.5.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连接,CP 将线段CP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Q 连接,BP DQ . ()1如图甲,求证:CBP CDQ ∠=∠;()2如图乙,延长BP 交直线DQ 于点E .求证:BE DQ ⊥;()3如图丙,若BCP 为等边三角形,探索线段,PD P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6.猜想与证明:如图①摆放矩形纸片ABCD 与矩形纸片ECGF ,使B ,C ,G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 在边CD 上.连结AF ,若M 为AF 的中点,连结DM ,ME ,试猜想DM 与M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拓展与延伸:(1)若将“猜想与证明”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其他条件不变,则DM 和ME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②摆放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使点F 在边CD 上,点M 仍为AF 的中点,试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提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① ②7.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20AB AC cm ==,BD AC ⊥于D ,且16BD cm =.点M 从点A 出发,沿AC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4/cm s ;同时点P 由B 点出发,沿B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 s ,过点P 的动直线//PQ AC ,交BC 于点Q ,连结PM ,设运动时间为()t s ()05t <<,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AD =_________cm ;(2)求证:PB PQ =;(3)当t 为何值时,以P Q D M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边所在直线上一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B 作BF ⊥DE ,交射线DE 于点F ,连接CF .(1)如图,当点E 在线段BC 上时,∠BDF=α.①按要求补全图形;②∠EBF =________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③判断线段 BF ,C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当点E 在直线BC 上时,直接写出线段BF ,C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9.已知:如下图,ABC 和BCD 中,90BAC BDC ∠=∠=,E 为BC 的中点,连接DE AE 、.若DC AE ,在DC 上取一点F ,使得DF DE =,连接EF 交AD 于O . (1)求证:EF DA ⊥. (2)若4,23BC AD ==,求EF 的长.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a ,BC b =,点F 在DC 的延长线上,点E 在AD 上,且有12CBE ABF ∠=∠.(1)如图1,当a b =时,若60CBE ∠=︒,求证:BE BF =;(2)如图2,当32b a =时, ①请直接写出ABE ∠与BFC ∠的数量关系:_________;②当点E 是AD 中点时,求证:2CF BF a +=;③在②的条件下,请直接写出:BCF ABCD S S ∆矩形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1)证明见解析;(2)能,10;(3)152,理由见解析; 【分析】(1)利用题中所给的关系式,列出CD ,DF ,AE 的式子,即可证明.(2)由题意知,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令AD=DF ,求解即可得出t 值.(3)由题意可知,当DE ∥BC 时,△DEF 为直角三角形,利用AD+CD=AC 的等量关系,代入式子求值即可.【详解】(1)由题意知:三角形CFD 是直角三角形∵∠B =90°,∠A =60°∴∠C=30°,CD=2DF ,又∵由题意知CD=4t ,AE=2t ,∴CD=2AE∴AE=DF .(2)能,理由如下;由(1)知AE=DF又∵DF ⊥BC ,∠B =90°∴AE ∥DF∴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当AD=DF 时,平行四边形AEFD 是菱形∵AC =60cm ,DF=12CD ,CD=4t , ∴AD=60-4t ,DF=2t ,∴60-4t=2t∴t=10.(3)当t 为152时,△DEF 为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题意知: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DF ⊥BC ,AE ∥DF ,∴当DE ∥BC 时,DF ⊥DE∴∠FDE=∠DEA=90°在△AED 中,∵∠DEA=90°,∠A =60°,AE=2t∴AD=4t ,又∵AC =60cm ,CD=4t ,∴AD+CD=AC ,8t=60,∴t=152. 即t=152时,∠FDE=∠DEA=90°,△DEF 为直角三角形.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菱形的性质,正确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AE t =;122AD t =-;DF t =;(2)证明见解析;(3)3t =;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用含t 的式子表示AE 、CD ,结合图形表示出AD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表示出DF ;(2)根据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明;(3)根据矩形的定义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AE t =,2CD t =,则122AD AC CD t =-=-,∵DF BC ⊥,30C ∠=︒,∴12DF CD t == (2)∵90ABC ∠=︒,DF BC ⊥,∴AB DF , ∵AE t =,DF t =,∴AE DF =,∴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3)当3t =时,四边形EBFD 是矩形,理由如下:∵90ABC ∠=︒,30C ∠=︒, ∴162BC AC cm ==, ∵BE DF ∥, ∴BE DF =时,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即6t t -=,解得,3t =,∵90ABC ∠=︒,∴四边形EBFD 是矩形,∴3t =时,四边形EBFD 是矩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1)四边形AGFP 是菱形,理由见解析;(2)四边形AGFP 的周长为:2(1)根据矩形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解答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1)四边形AGFP 是菱形,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 是矩形,∴∠BAP =90°,∵PF ⊥BD ,PA =PF ,∴∠PBA =∠PBF ,∵AE ⊥BD ,∴∠PBF+∠BGE =90°,∵∠BAP =90°,∴∠PBA+∠APB =90°,∴∠APB =∠BGE ,∵∠AGP =∠BGE ,∴∠APB =∠AGP ,∴AP =AG ,∵PA =PF ,∴AG =PF ,∵AE ⊥BD ,PF ⊥BD ,∴AE ∥PF ,∴四边形AGFP 是平行四边形,∵PA =PF ,∴平行四边形AGFP 是菱形;(2)在Rt △ABP 和Rt △FBP 中,∵PB =PB ,PA =PF ,∴Rt △ABP ≌Rt △FBP (HL ),∴AB =FB =1,∵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2,∴BD =设PA =x ,则PF =x ,PD =2﹣x ,PF 1,在Rt △DPF 中,DF 2+PF 2=PD 2,∴2221)(2)x x +=-解得:x =12,∴四边形AGFP 的周长为:4x =42=.此题考查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和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定理进行解题.4.(1)①证明见详解;②45PAQ ∠=︒,见解析;(2)5.【分析】(1)①只要证明//PB AC 即可解决问题;②如图2中,连接QC ,作DT DQ ⊥交QC 的延长线于T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如图3中,延长EH 交BC 于点G ,设AE=x ,由题意易得AB=BC=CF=EG=3x ,然后可得CG=2x ,HG=3x-3,CH=3x-1,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1)①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 DP C ,45DAC ∠=︒,∴135PAC ∠=︒45APB ∠=︒,∴+180APB PAC ∠∠=︒,∴//PB AC∴四边形APBC 是平行四边形; ②四边形PADQ 是平行四边形,∴DQ//,//,AP AD PQ AD PQ BC ==,AD//B C ,∴,//PQ BC PQ BC =,∴四边形PQCB 是平行四边形,∴QC//BP ,∴45APQ DQC ∠=∠=︒,90ADC QDT ∠=∠=︒,∴DQ=DT ,45,T DQT ADQ CDT ∠=∠=︒∠=∠,AD=DC ,∴ADQ CDT ≌,∴45AQD T ∠=∠=︒,AP//DQ ,∴45PAQ DQA ∠=∠=︒;(3)CH=5,理由如下:如图3所示:延长EH 交BC 于点G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BC ,90D ∠=︒, 又EH=3,FH=1,EH ⊥AD ,∴EH//CD ,∴90HGC ∠=︒设AE=x ,1,3AE CF BC CF ==,∴AB=BC=CF=EG=3x , ∴CG=2x ,HG=3x-3,CH=3x-1 在Rt HGC △中,()()22222243331CG HG CH x x x +=+-=-即,解得121,2x x ==当x=1时,AB=3(不符合题意,舍去);当x=2时,AB=6,∴CH=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综合问题、三角形全等及勾股定理,关键是利用已知条件及四边形的性质得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线段的长即可.5.(1)证明见试题解析;(2)证明见试题解析;(3)△DE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试题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BC =DC ,根据旋转图形的性质得出CP =CQ 以及∠PCB =∠QCD ,从而得出三角形全等来得出结论;(2)由(1)知∠PBC =∠QBC ,BE 和CD 交点为F ,根据对顶角得出∠DFE =∠BFC ,从而说明BE ⊥QD ;(3)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PB =PC =BC ,∠PBC =∠BPC =∠PCB =60°,则∠PCD =30°,根据BC =DC ,CP =CQ 得出△PCD 为等腰三角形,然后根据△DCQ 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出∠DEP =90°,从而得出答案.【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C =DC ,又∵将线段CP 绕点C 顺时针旋90°得到线段CQ ,∴CP =CQ ,∠PCQ =90°,∴∠PCD +∠QCD =90°,又∵∠PCB +∠PCD =90°,∴∠PCB =∠QCD在△BCP 和△DCQ 中,BC =DC ,CP =CQ ,∠PCB =∠QCD ,∴△BCP ≌△DCQ ,∴∠CBP =∠CDQ ;(2)证明:∵△BCP ≌△DCQ ,∴∠PBC =∠QDC ,∴∠DFE =∠BFC ,∠FED =∠FCB =90°,∴BE ⊥QD ;(3)△DE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BPC为等边三角形,∴PB=PC=BC,∠PBC=∠BPC=∠PCB=60°,∴∠PCD=90°-60°=30°,∴∠DCQ=90°-30°=60°,又∵BC=DC,CP=CQ,∴PC=DC,DC=CQ,∴△PCD是等腰三角形,△DCQ是等边三角形,∴∠CPD=∠CDP=75°,∠CDQ=60°,∴∠EPD=180°-75°-60°=45°,∠EDP=180°-75°-60°=45°,∴∠EPD=∠EDP,PE=DE,∴∠DEP=180°-45°-45°=90°,∴△DEP是等腰直角三形.【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掌握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旋转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6.猜想与证明:猜想DM与ME的数量关系是:DM=ME,证明见解析;拓展与延伸:(1)DM=ME,DM⊥ME;(2)证明见解析【分析】猜想:延长EM交AD于点H,利用△FME≌△AMH,得出HM=EM,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1)延长EM交AD于点H,利用△FME≌△AMH,得出HM=EM,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2)连接AC,AC和EC在同一条直线上,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详解】解:猜想与证明:猜想DM与ME的数量关系是:DM=ME.证明:如图①,延长EM交AD于点H.①∵四边形ABCD、四边形ECGF都是矩形,∴AD∥BG,EF∥BG,∠HDE=90°.∴AD∥EF.∴∠AHM=∠FEM.又∵AM=FM,∠AMH=∠FME,∴△AMH ≌△FME.∴HM =EM.又∵∠HDE =90°,∴DM =12EH =ME ; (1)∵四边形ABCD 和CEFG 是正方形,∴AD ∥EF ,∴∠EFM=∠HAM ,又∵∠FME=∠AMH ,FM=AM ,在△FME 和△AMH 中,EFM HAM FM AMFME AMH ∠=∠⎧⎪=⎨⎪∠=∠⎩, ∴△FME ≌△AMH (ASA )∴HM=EM ,在RT △HDE 中,HM=EM ,∴DM=HM=ME ,∴DM=ME .∵四边形ABCD 和CEFG 是正方形,∴AD=CD ,CE=EF ,∵△FME ≌△AMH ,∴EF=AH ,∴DH=DE ,∴△DE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MH=ME ,故答案为:DM =ME ,DM ⊥ME ;(2)证明:如图②,连结AC.②∵四边形ABCD 、四边形ECGF 都是正方形,∴∠DCA =∠DCE =∠CFE =45°,∴点E 在AC 上.∴∠AEF =∠FEC =90°.又∵点M 是AF 的中点,∴ME =12AF.∵∠ADC=90°,点M是AF的中点,∴DM=12 AF.∴DM=ME.∵ME=12AF=FM,DM=12AF=FM,∴∠DFM=12(180°-∠DMF),∠MFE=12(180°-∠FME),∴∠DFM+∠MFE=12(180°-∠DMF)+12(180°-∠FME)=180°-12(∠DMF+∠FME)=180°-12∠DME.∵∠DFM+∠MFE=180°-∠CFE=180°-45°=135°,∴180°-12∠DME=135°.∴∠DME=90°.∴DM⊥M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中线与斜边的关系找出相等的线段.7.(1)12;(2)证明见详解;(3)125t s=或t=4s.【分析】(1)由勾股定理求出AD即可;(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出∠PBQ=∠PQB,再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M在点D的上方时,根据题意得:PQ=BP=t,AM=4t,AD=12,得出MD=AD-AM=12-4t,由PQ∥MD,当PQ=MD时,四边形PQDM是平行四边形,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②当点M在点D的下方时,根据题意得:PQ=BP=t,AM=4t,AD=12,得出MD=AM-AD=4t-12,由PQ∥MD,当PQ=MD时,四边形PQDM是平行四边形,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1)解:∵BD⊥AC,∴∠ADB=90°,∴12AD===(cm),(2)如图所示:∵AB=AC,∴∠ABC=∠C,即∠PBQ=∠C,∵PQ∥AC,∴∠PQB=∠C,∴∠PBQ=∠PQB,∴PB=PQ;(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M在点D的上方时,如图2所示:根据题意得:PQ=BP=t,AM=4t,AD=12,∴MD=AD-AM=12-4t,∵PQ∥AC,∴PQ∥MD,∴当PQ=MD时,四边形PQDM是平行四边形,即:当t=12-4t,时,四边形PQDM是平行四边形,解得:125t (s);②当点M在点D的下方时,如图3所示:根据题意得:PQ=BP=t,AM=4t,AD=12,∴MD=AM-AD=4t-12,∵PQ∥AC,∴PQ∥MD,∴当PQ=MD时,四边形PQDM是平行四边形,即:当t=4t-12时,四边形PQDM是平行四边形,解得:t=4(s);综上所述,当125t s=或t=4s时,以P、Q、D、M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分类讨论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进行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3)的关键.8.(1)①详见解析;②45°-α;③DF BF=+,详见解析;(2)DF BF=,或BF DF=,或BF DF+=【分析】(1)①由题意补全图形即可;②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1452DBE ABC∠=∠=,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45BEF DBE BDFα∠=∠+∠=+,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9045EBF BEFα∠=-∠=-即可;③在DF上截取DM=BF,连接CM,证明△CDM≌△CBF,得出CM=CF,∠DCM=∠BCF,得出即可得出结论;(2)分三种情况:①当点E在线段BC上时,,理由同(1)③;②当点E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在BF_上截取BM=DF,连接CM.同(1)③得△CBM≌△CDF得出CM=CF,∠BCM=∠DCF,证明△CM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即可得出结论;③当点E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在DF上截取DM=BF,连接CM,同(1) ③得:ACDM≌△CBF得出CM=CF,∠DCM=∠BCF,证明△CM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①如图,②∵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C=90°,1452DBE ABC ∠=∠=, ∴45BEF DBE BDF α∠=∠+∠=+,∵BF ⊥DE,∴∠BFE=90°,∴9045EBF BEF α∠=-∠=-,故答案为:45°-α;③线段BF ,C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DF BF CF =+.证明如下:在DF 上截取DM =BF ,连接CM .如图2所示,∵ 正方形ABCD ,∴ BC =CD ,∠BDC =∠DBC =45°,∠BCD =90°∴∠CDM =∠CBF =45°-α,∴△CDM ≌△CBF (SAS ).∴ DM =BF , CM =CF ,∠DCM =∠BCF .∴ ∠MCF =∠BCF+∠MCE=∠DCM+∠MCE=∠BCD =90°,∴ MF 2CF . ∴2.DF DM MF BF CF =+=+(2)分三种情况:①当点E 在线段BC 上时,2CF ,理由同(1)③; ②当点E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2CF ,理由如下:在BF 上截取BM=DF ,连接CM ,如图3所示,同(1) ③,得:△CBM ≌△CDF (SAS),∴CM=CF , ∠BCM=∠DCF .∴∠MCF=∠DCF+∠MCD=∠BCM+∠MCD= ∠ BCD=90°,∴△CM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CF ,∴2CF ;③当点E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时,2CF ;理由如下:在DF 上截取DM=BF ,连接CM ,如图4所示,同(1)③得:△CDM ≌△CBF ,∴CM=CF ,∠DCM=∠BCF ,∴∠MCF=∠DCF+ ∠MCD= ∠DCF+∠BCF=∠BCD=90°,∴△CMF 是等腰直角三 角形,∴MF=2CF , 即DM+DF=2CF ,∴BF+DF=2CF ;综上所述,当点E 在直线BC 上时,线段BF ,CF ,DF 之间的数导关系为:2DF BF CF =+,或2BF DF CF =+,或2BF DF CF +=.【点睛】此题是四边形的一道综合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注意解题中分情况讨论避免漏解.9.(1)见解析;(2)2【分析】(1)由ABC 和BCD 中,90BAC BDC ∠=∠=︒,E 为BC 的中点,得到12DE AE BC ==,从而EDA EAD ∠=∠,根据//DC AE 得到ADC EDA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F DA ⊥;(2)由4BC =求出DE=AE=2,根据EF DA ⊥,得到12DO AD ==理求出EO ,由此得到22EF EO ==.【详解】(1)∵ABC 和BCD 中,90BAC BDC ∠=∠=︒,E 为BC 的中点 ∴12DE AE BC == ∴EDA EAD ∠=∠∵//DC AE∴ADC EAD ∠=∠∴ADC EDA ∠=∠∵DF DE =∴EF DA ⊥.(2)∵4BC =, ∴122DE BC ==∵DE AE =, ,EF DA AD ⊥=∴12DO AD ==Rt DEO 中,1EO =∵DF DE =∴22EF EO ==【点睛】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1)中点的运用很关键,确定边相等,利用等边对等角求得角的相等关系;(2)在证明中利用(1)的结论求得12DO AD ==是解题的关键. 10.(1)见解析;(2)①2ABE BFC ∠=∠;②见解析;③732 【分析】(1)证明()BAE BCF ASA ∆≅∆可得结论.(2)①结论:2ABE BFC ∠=∠.如图2中,设EBC x ∠=,BFC y ∠=,则2ABF x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解决问题.②将ABE ∆绕BE 翻折得到BEH ∆,延长BH 交CD 于T ,连接ET .设2AB CD k ==,则3AD BC k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③求出CF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证明:如图1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ABC BCD BCF ∴∠=∠=∠=︒,60EBC =︒∠,12CBE ABF ∠=∠, 120ABF ∴∠=︒,906030ABE ︒∴-︒∠==︒,1209030CBF ∠=︒-︒=︒,ABE CBF ∴∠=∠,AB BC =,()BAE BCF ASA ∴∆≅∆,BE BF ∴=.(2)①结论:290EBC BFC ∠+∠=︒.理由:如图2中,设EBC x ∠=,BFC y ∠=,则2ABF x ∠=,90BCF ∠=︒,90FBC y ∴∠=︒-,=2ABE FBC ABF EBC x x x ∠+∠=∠-∠-=,(90)ABE x y ∴∠=-︒-,90ABE EBC ∠+∠=︒,(90)90x y x ∴-︒-+=︒,2180x y ∴+=︒,2180EBC BFC ∴∠+∠=︒,()290180ABE BFC ∴︒-∠+∠=︒,2ABE BFC ∴∠=∠.②证明:将ABE ∆绕BE 翻折得到BEH ∆,延长BH 交CD 于T ,连接ET .设2AB CD k==,则3AD BC k==,ABE EBH ∠=∠,1 2EBC ABF∠=∠,FBC CBT∴∠=∠,90FBC F CBT BTC∠+∠=∠+∠=︒,F BTC∴∠=∠,BF BT∴=,CT CF=,DE AE EH==,ET ET=,90D EHT∠=∠=︒,Rt ETD Rt ETH(HL)∴∆≅∆,DT TH∴=,在Rt BCT∆中,则有222(2)(3)(2)k x k k x+=+-,解得98x k=,2BF CF BT CT BH TH CT BH TD TC BH CD AB∴+=+=++=++=+=.③由②可知,3BC k=,97288CF CR k k k==-=,∴2173728632BCFABCDk kSS k∆⋅⋅==矩形.【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