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新课标[原创]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

素描、静物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连环画、
年画、壁画、宣传画或招贴画、插图或装饰画等。
•
• 按内容和题材:人物画(包括人体画、肖像画、风俗 画、宗教画、军事画、历史画等) 、花鸟画、静物画、 风景画或山水画等。
• 按形式语言:具象绘画、意象绘画、抽象绘画。
14
绘画的分类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
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
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
和态度.
10
美术鉴与赏的区别
•
所谓“鉴”,就是归类、分析、判断,具体
的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
年代、材料、手段、语言形式和内容等直接呈现
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 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高中美术鉴赏》 第一课
1
什么是美术?
• 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 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 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 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 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前后传入中国,开 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 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 两类。
2
现代美术
• 美术、艺术源自于古罗马拉丁文art,指自 然造化的、人工的艺术,包括文学、音乐、 戏剧等。
•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开始以“视觉艺术”替 代 美术,它包括传统美术、传播和设计艺 术、环艺园林、民间艺术等。
• 特征:表现型、技术性、审美行、视觉性、 触觉性、实用性、创新性。
3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从35岁 起就定居巴比松,一 生没有离开过那里。 他在那里生活、劳动、 创作,画出了他一生 最重要的作品。他的 作品反映了巴比松农 民的生活和那里的自 然世界。米勒作品把 人性中质朴、善良、 高贵、永恒的一面呈 现出来,从而感染了 全世界的人。
高一美术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 什么? 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 到之处吗?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 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鉴 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 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理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 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 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
现存的《太白行吟图》描写唐代伟大 诗人李白的豪放性格,全画只用寥寥 几笔,即把那种桀骜不驯、才思横溢 的风度神韵,刻画得活灵活现。这既 得力于画家对李白的性格特征的正确 把握,也和他熟练地掌握了中国画的 笔法密切相关。这是我国绘画史上最 早具有代表性的“减笔画”之一,可 谓之极品。
《太白行吟图》.梁楷.宋
唐 张萱《捣练图》
为什么两幅同是描绘妇女劳动场面的绘画会给人不 同的感受呢?这需要对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画家本人 加以考察,才能理解画家的表现意图并对作品做出价值 判断。
作 品
(欣赏对象)
画 家
创作 题材 观看心理 社会 时代 内容 感受 背景
画家情 况及表 现意图
《捣练图》
《拾穂》
通过比较,向同学们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 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 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
梁楷表现的是: 中国古代文人的放浪情怀, 徐悲鸿表现的是: 他的民族意识, 吴冠中则关注的: 主要是艺术的形式语言。
所谓“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
断,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 创作年代、材料、手段(方法)、语言形式和内容 等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社 会、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高一《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备课资料

第 1 课培育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高天民一、教材剖析(一)教课目的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课的开篇,对后边的教课拥有指导意义。
经过本课的教课,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色,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育学生“审美的眼睛”。
b5E2RGbCAP(二)内容构造本课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育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育审美的眼睛的必需门路。
p1EanqFDPw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觉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奇,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有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
而后再从详细的美术作品下手,以中国唐朝画家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为例,简单介绍了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此导入,进入看法剖析,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其特征以及在美术鉴赏中被动接受与主动参加的关系等。
这里没有波及什么是美术或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而是直接谈什么是美术鉴赏,这是因为美术或艺术的看法自己就十分复杂,它将波及到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来说是困难的,也将影响本课的主题。
更因为今世艺术已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的界线,“什么是艺术”在学术界也是一个正处于争辩之中的问题,对于那些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我们只幸亏教课中临时悬置起来。
DXDiTa9E3d 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是怎样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安分类方法,这里只列出了一个简单的艺术分类,学生认识这些就能够了。
但教师还应理解,在美术的六大分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拍照中,还能够依照其资料、功能、题材、内容等作更仔细的区分。
以以下出的分类其实不完好,仅供参照: RTCrpUDGiT1.绘画按资料和功能:油画、中国画 (此中按技法分为工笔划和写意画;按题材分为人物画、山川画和花鸟画)、版画 (按资料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丝网版画;按技法分为镂版画、腐化版画、水印版画、套色版画 )、素描 (此中也包含速写,按工具分为钢笔素描、铅笔素描、碳笔素描、毛笔素描等;按题材分人物素描、景色素描、静物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连环画、年画、壁画、宣传画或招贴画、插图或装修画等。
人美版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优秀说课稿模板

人美版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优秀说课稿模板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阅读教材中关于“巡回展览画派”的论述。
从它的诞生、发展、当时社会环境、艺术品风格、代表画家等方面简要描述.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师活动:
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 基的《即兴之31》
提出问题:1、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 2、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 3、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
学生活动:
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4、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
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 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
三、学法:观察、讨论、思考、记录、理解、记忆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 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 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 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什么是美术鉴赏?
3、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教师活动:
让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美术作品有哪些种类,生活中接触过哪些; 对美术作品分类知识进行讲解,并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联系刚刚所 学到的知识,回答这些美术作品是属于什么种类。 学生活动: 以自己所知道了解到的知识,踊跃回答,谈谈自己知道的美术种类; 通过对分类知识的学习,尝试对教师展示的图片进行分类。 教师点评: 总结学生所提到的美术种类,给于肯定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我们所 提到的这些种类又是怎样来分类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美术作品它是怎样分 门别类的。 刚刚我们对美术作品的分类作了初步了解。这些分类并不是绝对的, 有的美术作品可以同时包含在两个或者几个种类之中,我们所提到的分类只 是我们理解美术的归纳和参照。
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第1课美术作品的创作课件(25张PPT)

文化 理解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 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 典型、更理想,因此就带有普遍性”。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
图像 识读
愚公移山(纸本设色) 徐悲鸿
图像 识读
愚公移山(局部)徐悲鸿图像源自识读图像 识读《梅杜萨之筏》是 如何再现海难事件 的?构图、色彩、 光线分别有什么特 点? 探究与发现:比较 籍里柯的画稿和最 终作品,谈一谈籍 里柯为什么选择最 终的构图方案。
2022年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
图像 识读
观察
感受?
图像 识读
愚公移山(纸本设色) 徐悲鸿
图像 识读
梅杜萨之筏(油画 布面 1791——1824)(法国)籍里柯
文化 理解
基本 问题
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美术作品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 系是怎么样的?
图像 识读
愚公移山(纸本设色) 徐悲鸿
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的社会背景 是什么?他是如何搜集素材的?
文化 理解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 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
图像 识读
愚公移山(画稿) 1940年 徐悲鸿
图像 识读
田横五百士(布面油 画)徐悲鸿
文化 理解
探究与 发现
《田横五百士》取材于《史记》,查阅 相关资料,谈一谈徐悲鸿的画作表现了 哪段情节,尝试解释徐悲鸿为什么要创 作这幅作品。
梅杜萨之筏(油画 布面 1791——1824)(法国)籍里柯
图像 识读
梅杜萨之筏(构图示意图)
图像 识读
梅杜萨之筏(局部)(布面油画) 籍里柯(法国)
创意 实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_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设计方案培养审美的眼睛北京96中学常燕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的范围: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2、本单元教学内容在鉴赏模块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的开篇,对以后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本单元围绕着什么是鉴赏、如何进行鉴赏及鉴赏的意义三个问题展开教学,有助于明确模块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意图,增强学生的学习情趣和以便今后教学的开展。
3、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总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美术门类,学会运用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情感目标:明确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产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4、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 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难点: 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或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兴趣5、其它相关问题:教师要自制多媒体课件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多搜集相关素材提供给学生使用。
二、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概述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设计系列文体串引导启发学生对每一件作品进行感受、质疑、研究、分析、讨论、评价、总结。
有目的的选择典型或学生喜欢熟悉的作品,借助参考资料加深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作出评价。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鉴赏的基本方法。
三、本单元所需教学资源概述1.教学课件2.教师查找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
3.学生鉴赏学习表。
四、本单元学时建议建议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2、能力目标:能正确区分美术门类,学会运用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3、情感目标:明确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产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课件)(5)

• 2、美术按形式语言的不同特征可以划分为 “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 术”。
7
8
国画
9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版画
20
21
三、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1
2
一、什么是美术鉴赏?
• 所谓“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判断,具 体的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美术作品的作者、创 作年代、材料、方法手段、语言形式和内容等直 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 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知识。
• 所谓“赏”,即欣赏,就是接受者把他通过鉴别 获得的感受、体验、联想等与个人经验相结合, 进行综合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
• “鉴”是手段、是基础, “赏”才是目的, “鉴” 是为“赏”服务的。
3
•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 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 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 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 作品和美术现象;它是一个综合的审 美活动。
4
5
6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 美术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担负着社会功能 的角色,美术的这种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 三个方面:
• 1、认识功能 • 2、教育功能 • 3、审美功能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什么是美术
作品,今后我们就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发现 美术作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学会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只有在生活中不没 有美的存在!
希望同学们课后去收集一些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