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应答病菌胁迫的抗性蛋白研究进展_方献平

合集下载

植物应答逆境胁迫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应答逆境胁迫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应答逆境胁迫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许存宾来源:《种子科技》 2018年第9期摘要: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遭受各种胁迫因子的影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适应逆境的机制研究也从生理水平步入分子水平。

对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转录组、蛋白组和调控分子机制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植物;应答逆境胁迫;分子机制;研究进展植物经常遭受各种逆境胁迫,对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起死亡。

植物的逆境胁迫通常包括非生物胁迫和生物胁迫,前者主要由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条件引发,如高温、干旱、冷害、高盐、重金属、机械损伤等,后者主要由各种生物因子引发,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菟丝子等引起的病虫害[1]。

植物为了适应逆境环境,会在分子、细胞、器官、生理生化等水平上作出及时调节[2~3]。

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过程,其分子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各种逆境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带来的影响也日渐严重,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国学者对植物逆境应答机制的研究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力量[4]。

早期科学家们对植物在不利环境中的形态变化和生理指标变化研究较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植物适应逆境机制的研究从生理水平进入分子水平,使得植物在逆境胁迫条件下的代谢机理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植物受到逆境刺激后,通过系列信号分子对相关抗逆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进行调节,进而改变自身形态和生理生化水平来适应逆境[5]。

此研究不仅能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而且能更好地进行分子育种和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研究。

本文就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分子调控机制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1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s)是一门在RNA水平上研究生物体中基因转录的情况及转录调控规律的学科,即从RNA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情况。

转录组学可定量分析生物体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变化情况。

水稻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水稻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水稻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王斌;姚勤;陈克平【摘要】The paper described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proteomics for the rice response to salt stress, heavy metal stress, temperature stress, drought stress and other abiotic stress, and then forecaste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文中从盐胁迫、重金属胁迫、温度胁迫、干旱胁迫和其他非生物胁迫5个方面对水稻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00)012【总页数】5页(P6989-6992,7000)【关键词】水稻;蛋白质组学;非生物胁迫【作者】王斌;姚勤;陈克平【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水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它为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

同时,由于水稻的基因组较小且与其他的单子叶植物具有较高的共线性,因此,水稻被看做是单子叶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1],其基因组测序的完成[2-3],标志着水稻研究进入功能基因组时代。

由于基因的功能是由蛋白质来执行的,所以对蛋白质的分析是确定其对应基因功能的最有效途径,由于蛋白质组能在基因组和生命活动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所以蛋白质组学成为了功能基因组学时代重要的研究领域。

1 水稻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概况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从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动态变化及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其研究目的是对组织或细胞内的蛋白质进行分离与鉴定,分析组织或细胞内蛋白质的组成、表达时间、表达量变化以及翻译后修饰等,从而揭示蛋白质在生命过程中的功能,阐明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分子机制[4]。

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植物抗病性是指植物在感染病原体时表现出的抵抗力。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科学家们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介绍一些植物抗病性研究的最新进展。

1. 植物抗病性的基因调控研究发现,植物抗病性往往与特定基因的调控有关。

科学家们通过对植物基因组的分析,发现了一些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例如,通过转录因子的调控,可以激活植物的防御基因,从而增强植物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2. 植物免疫系统的研究植物免疫系统是植物对抗病原体的重要防御机制。

科学家们对植物免疫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一些与植物免疫相关的重要蛋白质。

研究表明,激活这些蛋白质可以增强植物对病原体的抗性。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病原体通过分泌毒素来削弱植物免疫系统的机制,这为研发新的抗病方法提供了重要线索。

3. 植物抗病性的遗传改良为了提高植物的抗病性,科学家们利用遗传改良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他们选择具有抗病性的物种或品种进行杂交,通过基因重组和选择,培育出了更具抗病性的新品种。

这种遗传改良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还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环境。

4. 生物技术在植物抗病性研究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植物抗病性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们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具有抗病性基因的外源DNA导入到目标植物中,从而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此外,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还可以对植物基因进行精确编辑,从而改变其抗病性。

这些生物技术方法为培育具有高抗病性的新品种提供了新途径。

5. 抗病性相关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植物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来调控抗病性反应。

科学家们对这些信号传导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信号分子和信号通路。

研究表明,通过调控这些信号传导途径,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

此外,科学家们还利用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进行遗传改良,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总结起来,植物抗病性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通过对植物基因的调控、免疫系统的研究、遗传改良和生物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成功地培育出了更具抗病性的农作物品种。

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植物作为生命体,面对各种胁迫环境时,会采取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反应来适应并保护自身。

这些胁迫可以分为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两类。

生物胁迫主要指的是来自其他生物体的攻击,如病原微生物、害虫等;而非生物胁迫则是指来自环境的压力,如高温、干旱、盐碱等。

本文将探讨植物对这两类胁迫的响应机制。

一、生物胁迫的响应生物胁迫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常遇到的挑战之一。

植物通过一系列的防御机制来抵御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袭。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植物的免疫系统。

植物的免疫系统主要分为两个层次: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和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

PTI是植物对于病原微生物普遍存在的分子模式(PAMPs)的识别和防御反应。

当植物感知到外界存在病原微生物时,会迅速启动PTI反应,包括产生一系列抗菌物质、增强细胞壁的抗性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等。

这些反应的目的是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扩散。

然而,某些病原微生物会通过分泌特定的效应物质(effectors)来干扰植物的PTI反应,从而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侵染。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植物进一步启动ETI反应。

ETI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它依赖于植物与病原微生物效应物质的特异性互作。

当植物感知到病原微生物的效应物质时,会迅速启动ETI反应,包括产生一系列的抗菌物质、激活细胞死亡程序(HR,hypersensitive response)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等。

这些反应的目的是通过限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扩散来保护植物。

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除了生物胁迫外,植物还要面对各种非生物胁迫,如高温、干旱、盐碱等。

这些胁迫会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为了适应这些胁迫环境,植物会采取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反应来保护自身。

在高温胁迫下,植物会启动热休克反应。

热休克反应是植物在高温环境下产生的一系列保护性蛋白质的合成和积累。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逆境胁迫研究中的进展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逆境胁迫研究中的进展
【总页数】7页(P70-75,80)
【作 者】柴薇薇;普晓俊;乔岩;杨芳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甘肃,庆阳,745000;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Q946.1
【相关文献】
1.植物响应逆境胁迫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J], 阮松林;童建新;赵杭苹
2.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J], 范海延;崔娜;邵美妮;许玉凤
3.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J], 林秀琴;袁坤;王真辉;邓军;杨礼富
4.基于质谱的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逆境胁迫研究中的应用 [J], 唐颖;高步红;杨世龙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逆境胁迫研究中的进展
柴薇薇;普晓俊;乔岩;杨芳
【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
【年(卷),期】2013(030)06
【摘 要】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自从蛋白质组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其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其研究技术也有了极大地进步.植物时刻都面临各种非生物胁迫,包括干旱、冷、盐、金属等,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形成独特的机制来响应逆境,然而目前对于植物如何适应逆境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蛋白质组学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研究技术手段,将为研究植物响应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支撑.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技术手段及植物在各种胁迫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植物亚细胞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状况,同时对植物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5.蛋白质组学在番茄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研究进展 [J], 王强;王柏柯;刘会芳;韩宏伟;庄红梅;王娟;杨涛;王浩;秦勇

灰葡萄孢多药抗性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灰葡萄孢多药抗性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灰葡萄孢多药抗性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李志勇;高娜娜;崔志峰
【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57)009
【摘要】灰葡萄孢多药抗性转运蛋白是导致其多药耐药性和抗真菌药物作用效果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文章对灰葡萄孢中的ABC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多药抗性转运蛋白和MFS(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多药抗性转运蛋白的种类、多药抗性及其调节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深入了解灰葡萄孢的多药抗性机制以及探讨克服多向耐药性的策略和提高药效提供参考.【总页数】5页(P1467-1471)
【作者】李志勇;高娜娜;崔志峰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2.44
【相关文献】
1.灰葡萄孢对杀菌剂抗性研究进展 [J], 韩之琪;贲海燕;谢学文;石延霞;李宝聚
2.多组学技术揭示葡萄叶片响应灰葡萄孢菌侵染的抗性机制 [J], 方献平;和雅妮;奚晓军;查倩;张丽勍;蒋爱丽
3.灰葡萄孢多药抗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J], 胡伟群;朱卫刚;张蕊蕊;陈杰
4.灰葡萄孢对腐霉利的抗性分子机制及快速检测技术 [J], 郑远;沈瑶;汪汉成;戴德
江;沈颖;吴鉴艳;张传清
5.五种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与灰葡萄孢琥珀酸脱氢酶的结合模式及抗性机制分析 [J], 陶丽红;李佳俊;夏美荣;李康;范黎明;苏发武;吴文伟;王凯博;叶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抗冻蛋白及其基因工程研究的新进展

植物抗冻蛋白及其基因工程研究的新进展

植物抗冻蛋白及其基因工程研究的新进展
陈曦;卢存福;蒋湘宁;王沙生
【期刊名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2(24)3
【摘要】抗冻蛋白 (Antifreezeproteins,AFPs)自 2 0世纪 6 0年代被发现以来 ,研究对象先后从极区鱼类、昆虫转移到植物材料上 .目前已有 6种植物的AFPs被提纯 ,即为欧白英中的 6 7kD(Sd6 7)的糖蛋白 ;冬黑麦中的 5条具有高抗冻活性的多肽 ,分别为 16 ,2 5 ,32 ,34,36kD ;沙冬青中 4 0kD的afp ;桃树中 5 0kD的PCA6 0 ;胡萝卜中的 36kD抗冻多肽及冬麦草中 11 77kD的热稳定抗冻蛋白 .这些AFPs在分子量、氨基酸组成及同源性上都不尽相同 .由于AFPs可以通过降低冰点、抑制重结晶等方式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所以植物AFPs基因克隆及转化的成功 ,为提高冷敏感经济作物及农作物的抗寒性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
【总页数】5页(P94-98)
【关键词】植物抗冻蛋白;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作者】陈曦;卢存福;蒋湘宁;王沙生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6.1;Q943.2
【相关文献】
1.植物抗冻蛋白研究新进展 [J], 邵强;闫清华;徐存拴
2.植物抗冻蛋白及其基因工程研究 [J], 任敏;毛雪飞
3.抗冻蛋白及其在植物抗冻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J], 尹明安;崔鸿文;樊代明;郭立
4.基因工程创造新的植物雄性不育系研究的新进展 [J], 王俐;章银梅;陈建南
5.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研究最新进展 [J], 王凭青;吴明生;王远亮;朱久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稻响应重金属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水稻响应重金属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水稻响应重金属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丁文;吴胜春;朱成;梁鹏【期刊名称】《环境污染与防治》【年(卷),期】2018(040)001【摘要】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重金属污染问题值得关注.综述了重金属胁迫对水稻造成毒害时所引起的蛋白质组学水平的变化情况.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中可发现,水稻受到镉、铜、砷、铝胁迫时,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蛋白的表达会受到明显响应.当前,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稻响应镉胁迫,对于其他重金属胁迫的响应蛋白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可知,镉和砷的响应蛋白类型较丰富,功能也较相似;水稻在响应铜胁迫时可能通过降低代谢,增强防御机制来响应胁迫伤害;水稻响应汞胁迫时的响应蛋白,主要是与光合作用与抗氧化过程相关蛋白.【总页数】5页(P95-99)【作者】丁文;吴胜春;朱成;梁鹏【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杭州311300;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杭州311300;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311300;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36;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杭州311300;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3113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水稻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J], 王斌;姚勤;陈克平2.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J], 薛亮;刘建锋;史胜青;魏远;常二梅;高暝;江泽平3.重金属胁迫下草类植物响应的研究进展 [J], 高娅妮;李爱军;刘倩;柳旭;王佺珍4.苔藓植物响应重金属胁迫的研究进展 [J], 陈璇;刘祥龙;唐婷5.植物根系分泌物在重金属胁迫下的响应研究进展 [J], 刘长风;段士鑫;张晓宇;王椰;王天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核苷二磷酸激酶( NDPK) 通常人们认为 NDPK 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 NDP
和 NTP 代 谢 平 衡。 随 着 研 究 的 进 一 步 深 入, 发现 NDPK 在大多数原核生物中以四聚体形式存在, 而在
[32 ] 真核生物中一般形成六聚体 。 NDPK 是一类多功 不仅参与信号传导, 而且还与细胞的生长与分 能蛋白,
。PR - 3 和 PR - 4 型蛋白在胡萝卜胚胎形成
PR - 10 蛋白则在绿豆和黄花唐松草中 过程中被发现,
5期
植物应答病菌胁迫的抗性蛋白研究进展
827
3 - 葡聚糖酶基因在植物抗病基因工程重 展。β - 1 , 3 - 葡聚糖是真菌细胞壁 要的热点基因之一。 β - 1 , 的重要结构成分。许多真菌的菌丝尖端往往直接受到 3 - 葡聚糖酶的攻击。 β - 1 , 3 - 葡聚糖酶能催 β - 1, 3 - 葡聚糖多聚体水 化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β - 1 , 水解的寡糖产物是植物防御反应的重要激发子 。 解, 激发子作为植物—病原菌相互识别的重要信号分子, 能诱导植物产生重要防卫反应, 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 3 - 葡聚糖酶可被多种生物因子和非 与增殖。β - 1 , 生物因子诱导产生。水稻在纹枯菌侵染 24 小时后, 受 3 - 葡聚糖酶活性较正常植株蛋白 感染植株的 β - 1 , [19 ] 活性增强了 3. 9 倍 , 而小麦在被禾谷类镰刀菌感染 3 - 葡聚糖 则 完 全 诱 导 产 生 了 β - 1, 后 72 小 时, [20 ] 酶 。 3 - 葡聚糖酶在植物体内表达 正常情况下, β - 1, 3 - 葡聚糖酶及 很少。植物在病原真菌入侵后, β - 1, 几丁酶防卫蛋白在细胞内积累增加, 而这些蛋白往往 或表达期太晚, 或由于病原真菌分泌蛋白 表达量不够, 3 - 葡聚糖酶的抑制等, 对内源 β - 1 , 以致不能使植物 3 - 葡聚糖 体免受病害。所以现在常常将外源 β - 1 , 酶基因导入植物, 可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 转基 3 - 葡聚糖酶增强了植株 因植物体内超常表达 β - 1 , 抵御真菌病害的能力。 PR 蛋白能抵抗昆虫取食和病原物的侵染 , 使植物 渡过恶劣的生长环境。 这些发现表明 PRP 在植物的 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同时, 通过它们的酶促 反应, 可能产生信号分子, 这些信号分子可以进一步在 [21 ] 诱导植物其他各种防御反应中起作用 。PR 基因的 表达往往受病原菌侵染、 光照和激素等多因素的调节。 目前对引起 PR 基因表达的信号传导及 PR 基因的表 达调控机理的研究并不非常明晰。 PR 基因表达的基 本机制是转录活化, 不同基因家族可受同一种信号刺 不同家族基因的激活 激而激活表达; 对同一刺激信号, [3 ] 也可以是相互抑制的 。 表达可以是同步的,
82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8 卷
表1 Table 1
家族成员 Family members PR - 1 存在作物 Crops 小麦 Wheat 水稻 Rice 烟草 Tobacco 烟草 Tobacco 水稻 / 李 Rice / Plum 番茄 Tomato 番茄 Tomato 黄瓜 Cucumber 烟草 Tobacco 小麦 / 辣椒 Cotton / Pepper 烟草 Tobacco 烟草 Tobacco 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大麦 Barley 大麦 Barley 油菜 / 辣椒 Rape / Pepper 烟草 Tobacco
化有关, 参与氧化胁迫响应、 信号传递以及光敏色素 A 响应等, 在作物响应生物逆境胁迫的过程中发挥非常 有效的作用
[33 - 34 ]
。 活性氧是生物体对病原菌应答的
最早期反应之一, 它是植物体内激发对病菌产生过敏 。 反应的重要手段 NDPK 的过量表达使活性氧含量降 低, 诱导产生高水平的自动磷酸化和磷酸激酶活性 , 同 [33 ] 酸等多种逆境胁迫的耐受性 。 相 时加强了对病害、 关科学家在过表达核苷二磷酸激酶转基因植株中发 NDPK 诱导了包括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保护的众 现, 多基因的表达; 并且在被诱导的抗氧化基因中, 过氧化 物还原酶、 硫氧还蛋白、 过氧化氢酶 ( CAT ) 、 过氧化物 说明 酶( POD) 和 硫 氧 还 蛋 白 还 原 酶 基 因 显 著 增 强, NDPK 转基因植株很可能通过抗氧化过程来引导植物
常见病程相关蛋白 PRP 家族
Common 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s of the PRP family
蛋白类型 Protein types 抗真菌活性 Antifungal activity 3 - 葡聚糖酶活性 β - 1, Beta - 1 , 3 - glucanase activity 几丁质酶类型 - I,II,IV,V,VI,VII Chitinase types - I,II,IV,V,VI,VII 几丁质酶类型 - I,II Chitinase types - I,II 甜味蛋白 Sweet protein 蛋白酶抑制剂 Protease inhibitor 蛋白酶 Protease 几丁质酶类型 - II Chitinase types - II 过氧化物酶活性 Peroxidase activity 核糖核酸酶活性 Ribonuclease activity 几丁质酶类型 - I Chitinase types - I 防卫素 Defensins 与胞膜作用 Function related cell membrane 脂转移蛋白 Lipid transfer protein 草酸氧化酶活性 Oxalate oxidase activity 草酸氧化酶活性 Oxalate oxidase activity 未知 Unknown 文献来源 References [ 1] [ 2] [ 3] [ 3] [ 4 - 5] [ 6] [ 6] [ 7] [ 6] [ 8 - 10] [ 6] [ 6] [ 3] [ 3] [ 3] [ 11 - 12] [ 13]
0624 收稿日期: 2013-
0215 接受日期: 2014-
基金项目: 科技部 - 浙江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 2010DS700124 - KF1105 ) mail: fxpbio@ 163. com 作者简介: 方献平,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Email: hzhsma@ 163. com 通讯作者: 马华升, 研究员, 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 。E-
28 ( 5 ) : 0825 ~ 0832 核 农 学 报 2014 , Journal of Nuclear Agricultural Sciences
825
8551 ( 2014 ) 05082508 文章编号: 1000-
植物应答病菌胁迫的抗性蛋白研究进展
方献平

陈文岳
马华升


王淑珍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24 )
目前研究较多的 PRP 家族是植物受逆境胁迫后 产生的一类水溶性蛋白,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降解细胞 壁分子和攻击病菌微生物, 从而达到抑制病害侵染的 目的。PRP 家族大部分是在植物对包括病菌病毒在内 的生物胁迫抗性反应中产生的, 也有一些病程相关蛋 白是由化学试剂诱导产生的, 如水杨酸和聚丙稀酸; 还 有一些 PRP 蛋白被植物激素诱导产生, 如细胞分裂素 和生长素。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是 PRP 中的代表性 它们参与了植物的诱导抗病性, 但其作用机制尚 蛋白, 待进一步研究。病程相关蛋白与动物体内的免疫蛋白 作用方式是否类似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PRP 在 结构上比较保守, 不同植物的同类 PRP 在理化性质和 结构上都比较相似, 总的来说一般主要表现以下几种 3 - 葡 聚 糖 酶; ( 3 ) 活性: ( 1 ) 几 丁 质 酶; ( 2 ) β - 1 ,
1 病程相关蛋白 ( 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PRP) 家族
病原相关蛋白 ( PRP ) 大小通常在 10 ~ 40kD 左 右, 且有较强的稳定性, 其最初在烟草诱导抗病性的研 究中被发现, 后来持续在其它物种中发现不同 的 种 类
[1 - 13 ]
, 现在已经在 20 多种植物中发现了此类蛋白。
而 植物 响 应 病 菌 胁迫 是一个多 要: 病菌侵染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主要 环 境 胁迫 因 子 之 一,
因素协同作用的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基因表 达 调 控网 络。 因 此, 植物 - 病 原 菌 的 互 作 应 答 机 制 问题 一 直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该文主要从蛋白应答角度入手,对最近几年植物 - 病 菌互 作 抗 性 蛋 白的研 究进展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分析了病菌胁迫下植物常见抗性蛋白的应答情况, 并讨论了对病菌 可能的抗性机制, 为抗病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及后续相关基因功能 深入 研究和 抗 病植物新 品 种的 培 育 提 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病菌; 蛋白; 胁迫; 机制 DOI: 10. 11869 / j. issn. 1008551. 2014. 05. 0825 高等植物易遭受各种各样的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 迫, 诸如病菌侵染、 重金属、 盐、 冷、 热和辐射等。 很多 植物往往由于不能有效抵御外界胁迫, 而导致周边组 织黄化、 损伤甚至坏死。 植物在逆境适应过程中体内 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生理生 更重要体现在分子和细胞、 基因和蛋白表达水 化水平, 平上。不同的生长条件会诱导植物产生不同的蛋白表 达水平, 对诱导产生变化的蛋白质进行鉴定 , 获得蛋白 质与抗性之间的关系, 探讨植物逆境胁迫条件下蛋白 和基因的微观调控机制, 是研究植物抗逆性的重要手 已在各种植物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抗 段之一, 病相关蛋白往往是由植物特异抗病相关基因编码 , 在 病原菌侵染诱导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 。植物病原微生 物都可以诱导这类病程相关蛋白生成 。这类蛋白在当 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 则迅速产生或表达发生重大变 化, 在总蛋白电泳图谱上表现新的、 强烈增加的蛋白带 或强烈减弱的蛋白条带。本文将重点概述近年植物应 答病菌胁迫的蛋白质最新研究进展, 以期为相应基因 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和抗病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 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