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方法体系初探

合集下载

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行为与信息流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行为与信息流研究

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行为与信息流研究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简称SNS)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社交网络,用户可以轻易地分享自己的生活、交流感情、了解新闻事件,甚至寻求职业机会。

然而随着用户数量的急速增长,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行为和信息流也变得愈加复杂和多样化,而对其进行研究成为了学界和产业中的热门话题之一。

一、社交网络中的用户行为社交网络用户的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个人资料的完善和管理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个人资料是朋友、客户、潜在雇主等人群了解用户的主要途径。

因此,用户往往会精心地填写自己的个人资料,并时常更新。

同时,社交网络也会推送个人资料的完善和管理相关的内容,以引导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个人品牌。

2.分享个人信息社交网络是一个公开信息传播的平台,用户可以方便地分享自己的生活、兴趣、观点等。

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隐私设置控制信息的发布对象。

但是由于信息的公开性,用户需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

3.社交互动社交互动是社交网络的核心,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与他人进行互动。

这种互动不仅可以增进用户之间的联系,也有助于用户的个人品牌建设和社会认知。

4.网络营销社交网络也是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渠道。

通过在社交网络中发布广告、优惠券、品牌故事等内容,企业可以吸引潜在客户的关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

二、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流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流是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产生的丰富信息流转流,也是用户行为的产物。

信息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社交信息社交信息是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这些信息可以轻易地传播到用户的朋友圈、群组和公共频道中,进而影响其他人的看法和态度。

2.推荐信息社交网络通过个性化算法和用户行为分析,会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推荐符合用户口味的信息,例如音乐、电影、新闻等。

这些推荐信息通常会出现在用户的主页、推送消息中。

用户研究的方法和实践

用户研究的方法和实践

用户研究的方法和实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用户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市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研究旨在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以便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改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用户研究的方法和实践。

一、用户研究的概述用户研究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旨在了解用户在特定情境下如何使用产品或服务。

用户研究可以帮助开发团队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并为他们提供关于如何改进产品和服务的建议。

用户研究包括多个子领域,例如用户行为研究,用户需求研究,用户接口设计和用户体验研究。

每个子领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和工具。

二、用户行为研究用户行为研究旨在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的行为和思维过程。

这种研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可观察性研究:这种研究适用于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的可观察行为,例如用户如何使用电脑,移动设备或产品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用户的行为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

2. 问卷调查:此项研究适用于个人提供一些有关他们的行为和偏好的信息。

这种研究需要合适的调查问题,并确保抽样尽可能广泛。

3. 访谈:这种方法涉及与个人或团体进行面对面或电话访谈。

研究者应该让被访谈者讲述他们的经历和想法,以获得实际的数据。

三、用户需求研究用户需求研究旨在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的需求。

这种研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用户故事:这种方法是采用“采集用户需求”技术。

使用研究员与用户进行会话并记录用户故事。

然后分析故事以了解用户的期望,需求和目标。

2. 问卷调查:这种方法可询问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需求和目标。

3. 访谈:以面对面或电话方式询问用户,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四、用户接口设计用户接口设计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接口易于使用、符合用户需求。

这种研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聚焦小组:研究者与小组的一些人一起开展一些与接口设计有关的任务,以便检查这个接口的实用性和易用性关键点, 研究员可以根据小组的语言和行为获得用户反馈。

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用户行为分析方法研究

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用户行为分析方法研究

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用户行为分析方法研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管理系统可追踪用户的行为,例如浏览网页、搜索关键字、下载文件、上传资料等。

用户行为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和机构改善信息管理系统的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因此,本文将会介绍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用户行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用户行为分析的基本概念用户行为分析是指对用户在信息管理系统上的行为进行统计和分析。

这些行为包括用户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任何互动,例如点击、搜索、购买、评论等。

用户行为分析可以通过采集用户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和趋势,为企业提供数据和洞察,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二、用户行为分析的重要性1.提高用户满意度用户行为分析可以获取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帮助企业或机构更好地定位用户需求和设计服务,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用户行为分析,用户满意度得到提高,从而增加用户的忠诚度和口碑。

2.优化服务流程用户行为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了解用户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和痛点,设计更好的服务流程,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3.提高管理效率用户行为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了解员工在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排除员工之间的误操作、把握员工的使用时间、提高管理效率。

三、用户行为分析方法1.流量分析流量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了解信息管理系统的流量来源、流量趋势、流量分布、流量转换率等内容,并设计相应的销售推广策略和流量优化方案。

2.页面分析页面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了解用户对页面的访问次数、停留时间、用户通过哪些路径进入页面、从哪些页面离开以及哪些页面更受用户欢迎等。

通过对用户访问页面的数据分析,企业或机构可以进行页面优化设计,提高页面的转换率。

3.路径分析路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分析用户登录信息管理系统的路径,详细了解用户访问哪些页面和模块,以便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优化信息管理系统。

4.用户分析用户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或机构建立用户画像,了解用户的年龄、性别、地区、职业等信息,并结合用户行为分析,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信息科学中的用户行为分析研究综述

信息科学中的用户行为分析研究综述

信息科学中的用户行为分析研究综述信息科学领域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中用户行为分析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理解用户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行为特征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信息科学中的用户行为分析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其研究对象、方法和应用。

在信息科学领域中,用户行为分析是指对用户在网络信息系统中的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揭示用户的需求、偏好和行为模式。

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互联网用户、社交媒体用户、移动应用用户等。

通过对用户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行为动机和需求,并为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用户行为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

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数据统计和数学建模来揭示用户行为的规律和特征,如用户点击率、访问时长、浏览路径等。

定性研究则更注重对用户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通过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获取用户的主观意见和心理状态。

用户行为分析在信息科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信息检索和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用户的检索行为和阅读偏好,可以提高信息检索系统的精确度和效率,为用户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信息服务。

同时,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推荐系统也在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个性化推荐来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此外,用户行为分析还在信息安全、网络舆情监测、电子商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分析用户的点击行为和访问轨迹,可以及时发现网络安全风险和漏洞,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在网络舆情监测中,用户行为分析也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公众对特定事件或产品的态度和反应,为舆情应对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用户行为分析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用户行为分析将会变得更加精细和智能化,为信息科学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综上所述,信息科学中的用户行为分析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用户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特征,为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和体验。

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行为研究

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行为研究

网络环境下用户的信息行为研究1.引言在当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下,网络用户的规模越发扩大,网民的信息选择行为也越发复杂。

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Internet(互联网),它提供了一种获取信息、共享资源的革命性新途径,打破了信息流通与共享的时问限制与地域限制,实现了“时空压缩”,从而使人类真正进入一个双向互动、平衡交换的理想状态。

网络不仅从根本上改变着现有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劳动结构,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并导致人的价值观和伦理观的深刻变革,从而使一种新型的社会一网络虚拟社会应运而生。

在网络用户方面,截至2010年5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

网络用户的数量的不断增多,让互联网成为人们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最重要传播媒介之一。

在应用方面,随着社会对互联网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用户对互联网的应用也逐渐从传统的浏览新闻、查询信息、收发邮件等方面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电子政务、网上银行、在线购物、网络短信、网络游戏、远程教育等各种网络应用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度。

其中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

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外己经在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理论和应用方而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相对多元化,研究对象及内容范围较广,对于网络用户需求的内容、类型、特点、需求群体、影响因素、基于用户模型的网络用户需求挖掘等方而的研究成为研究热点。

用户模型研究是典型的网络用户信息需求应用的研究。

国外比国内更加注重技术应用问题的研究,国内研究的理论探讨较多。

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有必要将数据源、分析内容、分析方法与分析口的有机地统一起来,探讨网络环境下的用户的信息行为。

网络营销中用户行为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

网络营销中用户行为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

网络营销中用户行为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营销已成为企业推广产品和品牌的重要手段之一。

用户行为研究是网络营销的关键环节,它能够揭示用户需求、偏好和行为模式,从而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本文将探讨网络营销中的用户行为研究方法以及实证分析。

一、用户行为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常见的用户行为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收集用户对产品、服务和网站的满意度、需求等信息。

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和封闭性,避免问卷过长和重复。

此外,还应注重问卷的精确度和可信度,提高用户回答的积极性。

2.访谈方法访谈方法可以深入了解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观点和体验。

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访谈,研究人员可以直接和用户进行交流,获得用户的反馈和建议。

在访谈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中立和客观,不要给予主观评价和干预,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3.行为观察行为观察是研究用户行为的直接方法。

通过观察用户在网站上的点击、浏览和购买行为,可以了解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兴趣和偏好。

行为观察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挖掘有用的信息。

4.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用户行为研究中的一种有力工具。

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控制变量,观察用户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

例如,可以设计A/B测试来比较不同版本的网页或广告效果,从而评估用户行为的变化。

实验方法需要严密的设计和执行,尽可能排除干扰因素,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是将用户行为研究的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旨在发现规律和提出改进措施。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实证分析方法:1.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从大规模数据中发现隐藏模式和规律的技术。

通过挖掘用户行为数据,可以揭示用户的购买习惯、兴趣爱好和消费行为,为企业优化产品和服务提供参考。

数据挖掘需要借助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和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用户分群和画像分析用户分群是将用户根据特定的特征或行为进行分类,以便深入研究不同群体的需求和行为模式。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6)信息需求产生的原因 (7)影响信息需求的因素 5)信息查寻行为(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ur) (1)黄黎光 (2)黎以民 (3)波扎(Abdelmajid Bouazza) (4)邹永利、细野公男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5)威尔逊 (6)沃勒克(F.Wolek) 6 ) 信 息 检 索 行 为 ( information retrieval
behaviour) 7)信息查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威尔德木斯(Barbara M.Wildemuth) (2)巴斯利(William J.Paisley) 8)波扎(Abdelmajid Bouazza)综合过去的
研究,归纳出的三项影响因素为 9)阿兰(T.J.Allen)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第一章 导论 1.1相关概念 1)信息用户 2)信息行为(information behaviour) (1)纳赫尔(Diane Nahl) (2)陈建龙 (3)胡昌平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4)威尔逊(T.D.Wilson) 4)信息需求(information need) (1)系统范式下的信息需求定义 (2)认知范式下的信息需求定义 (3)威尔逊 (4)沃特(M.J.Voigt) (5)信息需求的形成
5)用户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程度不同地 传递着信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递因而是 信息的一种主要传播方式;
6)任何用户在吸收某一信息的同时会创造与此 有关的新信息,因此信息只有通过用户吸收才有 新的生命。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1.3用户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我国用户研究的
征资料。这两种方式在用户统计测量中可以通过社会特征 变量的规范加以统一。 3)用户特征的社会变量:用户特征按其属性进行量化的 结果称为反映用户特征的社会变量。社会变量就其实质而 论是在社会概念规范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的产物。

用户研究的方法与技巧

用户研究的方法与技巧

用户研究的方法与技巧用户研究是指通过对用户行为、需求和反馈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来帮助设计团队理解用户,优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升用户满意度、使用体验和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方法。

现在,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用户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只有了解用户,才能让产品更符合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下面,本文将介绍用户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定量研究定量研究是指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大量用户数量和行为方面的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研究的方法。

定量研究具有数据量大、结果可信度高、分析方法严密等特点。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定量研究可以用来分析用户的偏好、习惯、需求、行为等方面的数据,帮助设计团队更好地了解用户。

二、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指通过深入访谈、焦点小组、用户体验测试等方式收集小规模的、深入的用户使用体验、反馈等方面的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定性研究具有数据涵盖面广、结果质量高、更深入了解用户等特点。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定性研究可以用来探究用户需求、体验、满意度、心理等方面的数据,帮助设计团队更清晰地了解用户,并找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三、用户画像用户画像是指通过研究用户的各种特征和行为等方面的数据,来刻画出具体的用户形象和状态的工具。

用户画像将用户分析成不同的人群、角色、行为和需求等不同的特征,帮助设计团队更好地了解用户,并针对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产品、营销、服务等策略。

四、用户体验测试用户体验测试是指通过让用户实际体验产品,从而获得用户反馈和改善的过程。

通过用户体验测试,设计团队可以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流程、难点、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并优化产品的设计和功能。

用户体验测试可以通过线下、线上等多种形式来进行。

五、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来对数据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数据的含义和价值的过程。

在用户研究中,数据分析可以用来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偏好、需求等方面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用户,并优化产品和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 梅1,2,朱学芳1(11南京大学 信息管理系,江苏 南京 210093;21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系,江苏 南京 210097)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方法体系初探3摘 要:本文从研究方法学的角度,初步构建了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方法体系,揭示其基本特征和走向,并详细阐述了各类实用数据采集技术和分析方法。

关键词: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Abstract:The paper constructs a tentative user inf or mati on behavi or research method syste m fr om the pers pec 2tive of research methodol ogy 1Its basic features and trend are discussed 1Vari ous data acquisiti on and analysis meth 2ods are expounded 1Keywords:user;inf or mati on behavi or;research method3本文为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JA870009。

胡昌平、乔欢等在《信息服务与用户》中专门介绍了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方法、统计测量分析、抽样方法、比较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德尔菲法、马尔科夫分析法等,并通过实例分析揭示各类方法在情报学用户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方式[1]。

胡岷撰文介绍了当前在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研究人员在进行用户检索行为研究时惯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出声思维法和记录分析法等7种。

胡岷认为,用户调查是用户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2]。

笔者认为,这些研究方法的归纳缺乏一定的科学体系,有必要从研究方法学角度,对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的体系进行整体架构。

1 研究方法体系及其特征111 研究方法体系从研究方法学角度而言,研究方法包括研究策略、数据采集、分析方法三大部分[3]。

研究策略是一种对内容研究而言的整体性方法,典型的研究策略有调查策略、定性策略、案例或行动研究策略以及实验策略等;典型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结构化问卷调查、访谈、采访、小组讨论、出声思维等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在分析方法上,有统计分析、归纳性内容分析、数学分析等典型方法。

见表1。

就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而言,本文在相关文献分析表1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体系研究策略数据采集分析方法调查策略结构化问卷半结构化访谈定性策略主题采访观察法小组讨论时间线访谈出声思维法用户小组日志实验策略标准实验准实验设计网络策略系统日志文件网络工具采集日志社会标签统计测量分析: 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归纳性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关键事件分析数学方法:马尔科夫分析法基础上,尝试给出了一个研究方法体系。

其中,在教育学和社会学中经常采用的“案例与行动研究”在信息行为研究中应用较少,未纳入该体系;而“网络策略”则因其特色应用而纳入进来,一些以计算机系统日志、网络日志采集工具、网络链接、社会标签等为代表的新数据采集技术正逐步应用到信息行为研究中来。

112 “走向定性”的特征总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信息查寻理论和元理论方面的发展(如意义建构法)使研究策略和数据采集方法的重点发生了必要的转变[3],呈现“走向定性”的特征。

1960—1985年实验性信息查寻研究明显的特点是使用了基于结构化问卷和访谈进行数据采集的定量调查,有关调查方面的研究性文章占80%以上[3]。

结构化的数据收集方法支持定量的数据分析,但需要对现象的研究进行预先假设,如果在数据采集、研究现象的关键维度方面有所忽略,结果也许是致命的。

整个信息检索行为并非简单的线性行为活动,它涵盖有复杂的认知和情感因素在其中,研究的目的在于尝试解释人们所面对真实信息情景的复杂性,并就影响用户检索行为的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予以深入的分析。

W ils on认为定性方法特别适合于引发信息查寻行为的需求研究[3]。

半结构化或无限制的采访被推荐用于数据采集,例如,用户的独白、对话或访谈记录经文字的转译后可捕捉用户反应情景,这些话语资料经研究者逐一编码、归类便可实现对所观察现象的整合。

因此,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深入访谈、小组讨论、出声思维、观测、用户小组以及日志等定性方法,定性方法比调查表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更能详尽分析信息需求。

但是,“走向定性”不是不作分析的借口,相反,综合应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是必要的选择。

113 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在信息行为研究中,描述性研究多,而解释性的研究少。

定量调查的研究结果往往是描述性的,能够确定观察到的现象的特征或者现象之间的相关性,但是一般找不出因果关系。

Vakkari提出,信息查寻的定性方法通常不以解释为目的,而是以理解行动者及其行动特征为目的。

他还指出,需要仔细考察信息查寻现象的构件(或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所支持的行动[3]。

因此,在信息行为的研究中,对情境、情景、任务过程、行动者、信息、查寻过程、来源、系统以及信息利用关系的了解既需要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方法和定量调查,也需要解释性的研究方法,比如:现场和受控的实验设计。

2 数据采集技术211 结构化调查问卷从已有用户研究来看,作为数据收集的手段和行为分析的基础,用户调查已成为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用户的普及得益于它们的易用性和廉价,并且支持定量分析。

在用户信息行为的调查策略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有:结构化调查问卷、访谈、小组讨论等;调查内容则围绕对用户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专业、认知类型等)、信息需求、信息查寻动机、查寻方式、查寻策略、查寻困难、结果评价等方面展开。

一般地,问卷发放有传统的邮寄、当面递送等人工方式,现在也可以利用网络这一方便快捷的交流工具,将问卷放到网上或经由网络交流工具如QQ 等让网络用户自由填写。

不过一些研究者认为,仅依靠电子方式的调查会导致错误的结论[2],最好将人工发放和电子发放结合起来。

有时候调查问卷与实验法同时进行。

一般研究者常会把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放在查寻前,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对用户个人特征及查寻意图等背景资料,用户只有填完这部分问卷才可以进行信息查寻;一部分放于行为后,用以调查用户行为过程的体验和对查寻结果的满意度及评价,等等。

相关研究案例很多,如Ellis和Haugan使用半结构采访考察一家国际石油天然气公司内研究人员的信息查寻行为[4];胡昌平等采用结构化问卷,对科研人员信息查询行为调查分析,揭示网络环境下高校科研人员一些信息行为特征[5]。

212 访谈访谈法也是用户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有结构化访谈和主题访谈两种方式。

该方法更注重研究目的的需要而不是样本的代表性,其调查对象常常是那些具备研究所要求的经历,特别是高层的难以征集的有某种经验或特性、并愿意接受采访的人。

问卷调查主要收集行为表面以及行为者人口统计特征方面的数据,而深入的访谈则可让研究者获得现象背后的定性数据,比如人们对检索结果的预期值和实际评价,以避免量化数据不足解释影响行为发生和变化的深层因素。

林丽娟认为:针对特定用户进行的深入访谈,可以详细记录用户的人口特征、认知形态、学习使用过程中思路的变化与概念形成及知识建构的方式[2]。

访谈也可分信息查寻前和查寻后。

查寻前的访谈(开放式和非结构化的)用来了解用户的需求、过去的查寻经验和检索行为以及自我评价等,而查寻后的访谈主要问及用户对本次查寻的感觉和他们是否找到需要的信息,等等。

后继访谈也可用来确定用户是否按意愿行事。

对访问者来说提问可以帮助他们判断隐藏在某一行为背后的意图。

213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小组内成员间的互动,通过集体访谈来了解参与者的想法及其原因,从而使得研究者可以接触到参与者的观念、态度和意见,等等[2]。

小组讨论法一般先由研究人员征集志愿者,在确定对象符合自己的研究条件后,比如是否近期内有过图像查寻行为,将其分组。

讨论开始时由研究人员指定讨论的话题,之后便由参加者自由讨论。

同访谈法一样,这种方法一般都配以录音供研究人员分析用。

小组讨论法有助于探索和发现那些人们很少了解的论题,它可以发现问题的新视点,调查参与者行为发生的背景。

例如, Es posit o等人利用小组讨论法去获取大学生使用某些网站的理由以及他们希望系统做出哪些改进等信息[6]。

214 时间线访谈戴文(Dervin)创造了一种时间线(Ti m e L ine)访问调查法[2],此方法注重与应答者相关的、过去发生的关键事件,也称关键事件研究法。

采访应答者提出问题或忧虑的状况,该状况再沿时间回溯上去,形成一种情形的再创造,可以发现阻碍进程的信息缺口以及所寻求的帮助和行动措施。

时间线访问法一般使用开放式问题,分三部分:①过去一个月中遇到的问题或忧虑关心之事;②处理某一特别问题的详细过程;③被访人将如何处理4个假设的状况。

这种方法的长处在于过去真实而具体的情节有助于了解真实的信息问题和查寻过程,缺点在于是一种回溯性的,可能会影响应答者对过去事件的报告。

He wins对关键事件研究法在医学信息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7]。

215 观察法观察法用在信息行为的研究中,指研究人员在信息查寻、检索现场或直接或利用特定的辅助工具对用户的行为过程进行观察并记录测量的过程,可基于真实场景的观察,也可在基于模拟场景的观察,后者在信息行为研究中较多采用,一般采用行为录像的方式录制被试搜索行为全过程的视频,然后对视频回放、编码分析。

观测法一般配合实验法使用。

例如,Goodru m等设计用户搜索实验,观察用户网络图像查寻过程中的状态转移,发现行为模式和查寻策略[8];朱明泉等采用实验室观测法记录被试完成不同类型的信息搜索任务,进行数据分析探讨用户与网络交互的行为模型[9]。

观测法既可使研究人员把观察的事实同研究对象所处的情境联系起来,又能对查寻过程进行直接、真实、具体的了解。

然而观测法有一个挑战,就是研究人员要想仔细观察用户的动作步骤而不为人所知是很困难的。

216 出声思维法出声思维法是指用户在检索过程中,大声将其进行的行动和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所有的独白被录音,之后研究者再根据录音做进一步的定性分析。

整个过程中研究者只能以观察者伫立一旁,除提示用户出声外不可与他们交谈。

出声思维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精确详细地了解用户伴随行为变化的思维过程。

例如,Yang的研究中的出声思考协议包括要求调查对象描述他们在解决给定问题时的想法。

通过对口头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找出受试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目标导向和信息查寻模式[10];王佩玲等借助屏幕抓取软件和对用户出声思考的录音,创建一种过程跟踪方法,采用统计测量和话语分析方法,研究用户—网络交互的查寻行为模型[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