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下第六单元《古诗二首》
《小池》教学设计

12 古诗二首《小池》教案设计【课程类型】新授加拓展积累【教材分析】《小池》是部编版六年制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主要讲的是有关夏天的课文。
其主题是“快乐夏天”,内容丰富,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的气象知识的。
这些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
《小池》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
在这首诗里,诗人通过对“细流”、“树荫”、“水面”、“小荷”、“蜻蜓”等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的勾画出一幅初夏风景画。
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古诗中初步的感受夏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夏天有了自己的认识,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
有些学生对古诗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只是流于背诵。
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诵读,结合诗句想象画面,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之美、自然之美、心灵之美。
但个别学生缺乏自信,学习主动意识不够,表达能力不强,需加强。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朗读、听音乐、音频、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音频、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同时,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仗工整,适合学生吟诵积累。
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反复吟诵,读出诗的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从而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泉、流、爱、柔、露、角”7个生字,会写“无、树、爱、尖、角”5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二首》PPT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仔细观察第一首诗中的配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莲蓬 荷叶 荷花
蜻蜓 小童 小船
结合古诗和配图,你能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
chí shànɡ
夏季
池上
[唐]白居易
xiǎo wá chēnɡ xiǎo tǐnɡ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偷 采白 莲 回。
偷偷地 采摘 往回走 从“偷”字可以看出什么?
小孩的调皮与可爱
请你结合配图,说一说这两句诗描写了怎样 的画面吧!
一个小男孩( 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小男孩划着船往回走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隐藏
bù jiě cánɡ zōnɡ jì fú pínɡ yí dào kāi
三、认一认,再组词。 泉( 泉水 )( 清泉 )
荷( 荷花 )( 荷叶 ) 流( 流水 )( 水流 )
四、我会背。
2.对照老师的标注,检查是否标注清楚了,再把 标出的生字读一读。
zōng jì fú píng quán
liú
踪 迹 浮 萍 泉水 流水
róu
hé
柔情 荷花
lù
露出
字理演变
趣识汉字
泉
泉,象形字。甲骨文的“泉”字,外面像山洞 (泉眼),中间是涓涓流出的泉水,山洞中流出水来, 就是“泉”。本义是从山洞中流出的水,山泉。
小 娃 撑 小 艇,偷 采 白 莲 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ì fú píng yí dào kāi
不 解 藏 踪 迹,浮 萍 一 道 开。
诗意: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生字组词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生字组词第六单元课文12 古诗二首首(首次)(首先)(元首)(首相)采(文采)(风采)(神采)(采用)无(无人)(无力)(无心)(无双)树(果树)(树木)(树叶)(树干)爱(关爱)(可爱)(心爱)(爱好)尖(尖子)(尖刀)(尖叫)(心尖)角jiǎo(牛角)(羊角)(三角形)jué(角色)(主角)13 荷叶圆圆亮(月亮)(明亮)(亮光)(闪亮)机(飞机)(机关)(机会)(司机)台(台风)(台灯)(阳台)(后台)放(放大)(放学)(放羊)(放手)鱼(小鱼)(鱼头)(木鱼)(打鱼)朵(花朵)(云朵)(一朵花)美(美丽)(美好)(美工)(美术)14 要下雨了直(一直)(直角)(正直)(笔直)呀(哎呀)边(无边)(东边)(花边)(边关)呢ne(花呢)(人呢)呢ní(呢子)(毛呢)吗(在吗)(好吗)(行吗)吧(好吧)(吧台)加(加法)(加上)(加入)(加工)浓浓的乡情手抄报:表达乡情的古诗词浓浓的乡情手抄报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0.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于光中《乡愁》中华经典资源库53 | 古诗词赏析:陆游《示儿》中华经典资源库古诗词陆游用人生的绝笔,将拳拳报国之心、真挚家国情怀,毫无保留地展现给后人。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37页)

12古诗二首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课件出示2)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
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课件出示5)(1 )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
采:(课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娃偷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课件出示7)【设计意图:初读感知,生字的正音,为下面的分析和阅读铺平道路。
】【设计意图:根据图片的意思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设计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连线的方式呈现出来。
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板书内容小娃偷采池上天真无邪顽皮可爱不解一道开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踪(zōnɡ zhōnɡ) 萍( pín pínɡ) 泉(quán qán) 露( loù lù)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A.胆大B.愚笨C.天真D.活泼参考答案:1.踪(zōnɡ) 萍(pínɡ) 泉(quán) 露(lù)2.《池上》写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初读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画出古诗的节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 西湖 六月中,风光 不与 四时同。 接天 莲叶 无穷碧,映日 荷花 别样红。
精读诗文
诗中哪一句诗描写了 西湖的荷叶与荷花呢?
精读诗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静静地欣赏荷叶荷花的美。自由轻声读读,看看美在哪里?
–
凡 事都是 多棱 镜, 不同的 角度 会看到 不同 的结 果。若 能把 一些事 看淡 了, 就会有 个好 心境, 若把 很多 事看开 了, 就会有 个好 心情 。让聚 散离 合犹如 月缺月 圆那样 寻常 ,
凡事 都是 多棱镜 ,不 同的 角度会
人 的一 生 说白 了 ,也 就 是三 万 余天 , 贫穷 与 富贵 , 都是 一 种生 活 境遇 。 懂得 爱 自己 的 人, 对生 活 从来 就 没有 过高 的
或 许 真 正 的 自 由 就 是 坦 白 吧 , 压 抑 了 这 么 多 年 的 怨 恨 纠 缠 和 对 现 实 世 界 的 厌恶 全 部 都 完 完 整 整 、 彻 彻 底 底 、 干 干 净 净 的 结 束 了 , 张自 力 是 这 样 , 吴 志 贞也 是 如 此 , 明 白 了 这 个 就 不 难 理 解 为 什 么 网 友 评 论 张 自 力 最 后 那 段 独 舞 真 的 是 表达 内 心 情 感 的 最 好 诠 释 , 动 作 粗 放 有 力 , 表 情 自 然 放 松, 节 奏 感 超 强 , 巨 舒坦 ; 明 白 了 这 个 就 不 难 理 解 张 自 力 之 前 为 什 么 要 带 着 吴 志 贞 坐 上 了 咯 吱 作 响 的 破旧 的 摩 天 轮 去 眺 望 那 个 曾 经 的 白 日 焰 火 歌 舞 厅 , 劝 她 自首 , 给 她 机 会 , 让 她明 白 他 的 爱 有 多 深 ; 明 白 了 这 个 就 不 难 理 解 张 自 力 为 什 么 要 在 吴 志 贞 被 警 察 拷走 的 时 候 在 漫 天 的 雪 地 里 放焰 火 , 焰 火 象 征 着 什 么 , 仅仅 是 为 了 扣 住 电 影 的 题目 吗 , 还 是 自 由 、 美 丽 , 或 者 说 是 我 的想 象 力 有 限 ? 又 或 者 是 他 给了 自 己 一 个 自 由 , 给 了 爱 人一 个 自 由 , 也 给 了 感 情 一 个交 代 , 到 了 这 里 才 领 悟 到 电影 开 始张 自 力 和 她 , 坐 上 了 雪 国 的 列 车 。 他 明白 了 , 那 我 们 呢 ?
2022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文十二古诗二首

12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字。
2.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1.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2.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会写“首、采”2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浮萍、偷、采”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体会小娃的天真与顽皮。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池上》。
教学过程:一、关注单元主题,揭题导入1.由生活中的夏天引到语文书中的“夏天”,关注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夏天”,并大体描述三篇课文的内容,引发学习期待:本单元我们将围绕夏天这一主题,在《古诗二首》中欣赏古诗中描绘的夏日美景,在《荷叶圆圆》中体会荷叶给小动物们带来的乐趣,在《要下雨了》中了解夏天要下雨时的气象变化,共同感受夏天的美好。
2.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二首》。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教学“首”。
(1)结合字形演变图了解“首”字的本义并组词,知道“首”在这里是表示数量的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一首曲子”。
(2)说一说课题中的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
4.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学习《池上》这首古诗。
板书“池上”,齐读课题,了解作者白居易。
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感受节奏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正音。
3.检查朗读,重点强调后鼻音“撑、艇、藏、踪、萍”。
4.借助图片,学习生字,理解“踪迹”和“浮萍”的意思。
(1)出示四个生字,引出两个词语。
(2)结合《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的插图理解“踪迹”的意思,关注字的偏旁与字义的联系拓展组词,用“是留下的踪迹”练习说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1课《古诗二首》教学课件

流水 水流 踪迹 足迹
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字?试着回想并 扩词吧!
学写字
wú
组词:无边 无花果
书写:(1)两横上短下长,第二
横位于横中线。 (2)竖撇从第一横中间位置起笔。 (3)竖弯钩从第二横下方竖中线起 笔,弯钩伸展比第二横略长。
shù
组词:树木 树叶
书写:左中右结构。
(1)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部件之 间要穿插避让,中间低,两边高。 (2)“又”的横撇要写到木字旁的点下方, 长点位于“寸”字的点下方。 (3)“木”和“又”的捺要变成点。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 采 白莲 回 。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 道 开 。
小池
泉眼 无 声 惜细流, 树阴照水 爱 晴 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
②
①
2.
②
3.
②
①(他)不知道怎么隐藏踪迹。
②(他)不知道要隐藏踪迹。
4. ①春
②夏
② ③秋
④冬
5.
②
①不会被发现,因为小娃藏在荷叶中。
学写字
shǒu
组词:首次 一首
书写:(1)点、撇短而小。
(2)下边是长横。 (3)下方“自”的中间两条短 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cǎi
组词:采花 采下
书写:上下结构。
(1)上小下大,爪字头。 (2)“木”的横位于横中线, 撇捺左右舒展。
结构梳理
池上
小娃撑小艇 偷采归来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暴露踪迹 浮萍一道开
②会被发现,因为小娃撑船航行,把水面的
浮萍荡开,留下了一道痕迹。
字词游戏
开始
鼠标单击空白即可停止转动 (可转5次)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部编版

《池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首、浮、萍、踪、迹”5个生字,正确书写“采”。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浮萍、踪迹、采”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4、图文结合,想象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中蕴藏的童趣。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抓住“偷采”、“不解”等词语,感悟诗中的童趣和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古诗二首》,识记“首”字,注意翘舌音,扩展说话:还能说“一首()”?2、让我们首先走进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诗文,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识记生字。
(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识字情况)(1)出示“采”,学生认读,认识“爪字头”,学生说出笔画名称。
(出示课件:甲骨文“”)师述:采是会意字,它像一只手正从树上采摘果实。
因此它的本义就是用手指或者指尖轻轻摘取。
出示田字格里的“采”字,学生观察,怎么才能写好呢?(结构上注意上小下大,关键笔画中“木”的横写在横中线,撇捺左右舒展)师范写,学生书空。
学生书写,师巡视,注意纠正书写姿势。
学生同位互评与师评相结合,注意表扬鼓励。
(2)出示:踪迹,学生读,提示:“踪”是平舌音。
出示图片:雪地里小画家的脚印。
上学期,我们学的《雪地里的小画家》,它们在雪地里留下了自己的踪迹,是什么?(脚印)月牙是小马的踪迹,竹叶是小鸡的踪迹,其他小动物的谁会说?出示图片:车轮印,这是谁的踪迹?学生自由交流。
把“踪迹”再读两遍。
(3)出示浮萍的图片:你认识这是什么吗?出示“浮萍”一词,学生读。
解释浮萍:它是一种水生植物,表面绿色,平铺在水面。
所以,“浮”是三点水旁,因为浮萍是生活在水中的,“萍”是草字头,上下结构,因为浮萍是一种植物。
齐读生字、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ué
豆角
主角 角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尖叫 尖角 造句:画图时要把铅笔削尖。
书写指导:“小”的第一笔 变为竖;“大”的横在横中 线下侧,撇、捺舒展。
jiǎo
尖角 角
结构: 上下 音序:J 部首:角 组词:尖角 豆角 口角 三角 造句:小荷花长出了粉嫩的尖角。
书写指导:短撇从竖中线起笔。 “用”内两横不能碰到左右两 边,竖在竖中线上。
jiǎo
小娃娃去 干什么了?
小娃 撑小艇, 偷采 白莲回。
白莲
“浮萍” 是什么?
不解 藏踪迹, 浮萍 一道开。
浮萍
读了这首诗,我知道了:
一个( 小娃娃 )撑着一只(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藏好踪迹, 身后的( 浮萍 )都分开了。 这个小娃娃真可爱呀!
我会背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这首诗写的是( 夏 )季。 早有蜻蜓立上头。
读一读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这首诗写的是( 夏 )季。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书写指导:上小下大。 “木” 的横位于横中线上, 撇、捺舒展。
wú
无声 无
结构: 独体 音序:W 部首:无 组词:无法 有无 无力 无边 造句:考试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书写指导:两横上短下长, 第二横起笔于横中线上。
shù
树荫 树
结构: 左右 音序:S 部首:木 组词:树荫 树木 树叶 树林 造句:我们在树荫下休息。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 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 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有《诚斋集》传世。
选一选
你从哪里看 出来的呢?
这首诗描写的是( 晴天)的小池风光。
晴天 雨天 阴天
树阴照水爱晴柔。
我会认
quán líu
泉流
jiǎo róu
角柔
你用什么好 办法记住这些生 字的呢?
ài hé
爱荷
lù
露
我会读
泉水 清泉 荷花 荷叶 流水 水流 踪迹 足迹
流
角
泉 柔
爱 荷
露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 无声 惜细流, 树阴 照水 爱晴柔。 小荷 才露 尖尖角, 早有 蜻蜓 立上头。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这两句诗里 写了什么景物
呢?
我会认
chēnɡ
撑
fú
浮
把后鼻韵母读准哦!
pínɡ
tǐnɡ zōnɡ
萍 艇踪
jiě
cǎi
jì
解 采迹
我会读
小艇 快艇 解开 解手 采花 采莲
踪迹 足迹 撑开 撑船 采茶 采果子
迹
首 踪
萍 浮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池上
[唐]白居易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书写指导:要写得紧凑,中间 低,两边高。“木”和“又” 的捺要变成点。
ài
爱晴柔 爱
结构: 上中下
音序:A 部首:爫
组词:心爱 可爱 爱心 爱情 爱好 喜爱 关爱
造句:妈妈送我一件我特别喜爱的 礼物。
书写指导:爪字头较小,中 间秃宝盖扁而宽。“友”的 横在横中线上。
jiān
尖角 尖
结构: 上下 音序:J 部首:小 组词:尖刀 指尖 心尖
12 古诗二首
夏天到了, 景色多美啊!
看到这样的 景色,我想起来 学过的一首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读一读,比一比。
shǒu
首 (一首歌)(两首古诗) (首先)
zì
自 (自己)(自立)
听课文朗读,想一想:
这两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光真美!
我会背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
,
树阴
。
小荷
,
早有
。
shǒu
二首 首
结构: 上下
音序:S 部首:首
组词:一首 几首 首尾 回首 首次 自首
造句:我新学了几首古诗。
书写指导:点、撇短而小, 第三笔是长横。“ 自”里 两横间距均匀。
cǎi
偷采 采
结构: 上下 音序:C 部首:爫 组词:采摘 采花 采用 开采 采药 造句:学校组织学生到果园里 采摘水果。
新长出的荷叶在水面上才露出尖尖的小角 ; 早就有蜻蜓立在上面,不愿飞走。
选一选,填一填。
喜爱 树阴 蜻蜓 泉眼 尖尖的小角
(泉眼)好像很爱惜它的泉水,细流缓缓流 出,没有一点声音;绿色的(树阴)映照在水 里,似乎是(喜爱)这晴天柔和的风光。新长 出的荷叶在水面上才露出( 尖尖的小角)早 就有( 蜻蜓 )立在上面,不愿飞走。小池的风
➢ “泉眼”和“树阴”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呢?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泉眼好像很爱惜它的泉水,细流缓缓流出,没 有一点声音; 绿色的树阴映照在水里,似乎是喜爱这晴天柔 和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两句诗 里写了什么景
物呢?
➢ “小荷”是什么样的?“蜻蜓”在干什么呢?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