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和痉挛分级
肌张力的评定

僵硬(rigidity)(强直)
无论做哪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对同 一肌肉,运动的起始和终末的抵抗感不 变,即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
齿轮样强直(lead-pipe rigidity) 铅管样强直(cogwheel rigidity) 常由锥体外系病变所致,如Parkinson’s
肌张力障碍原因
中枢神经系统缺陷 遗传(原发性、特发性肌张力障碍) 退行性疾患(肝豆状核变性) 代谢性疾患(氨基酸或脂质代谢障碍)
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不良的姿势和肢体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 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 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因素,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使
肌张力增高 患者对运动的主观作用 合并问题的存在,如尿路结石,感染、膀胱充
两侧内收肌肌张力评分
BATS(bilateral adductor tone score) BATS评分标准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1 肌张力增加,一个人可容易使髋关节外展到45度 2 肌张力增加,一个人用很小的力即可使髋关节外展到45度 3 一个人用较大的力可使髋关节外展到45度 4 两个人才可使髋关节外展到45度
肌张力的评定
泸州医学院康复科 虞记华
肌张力(muscle tone)的概述
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 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
正常人无论是在睡眠中还是进行各种活 动时,肌肉都会处于不同程度的紧张状 态,肌肉的这种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 的基础
异常肌张力
肌张力增高 肌张力低下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增高(hypertonia)
指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
肌张力增高
痉挛
僵硬
肌力和肌张力等级的分级准则-肌力等级的分级准则

肌力和肌张力等级的分级准则-肌力等级的分级准则引言肌力和肌张力等级的分级是一种客观评估肌肉力量和肌肉张力的方法。
它对于评估个体的身体功能以及制定康复计划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肌力等级的分级准则,以帮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康复治疗师更好地了解该评估标准。
肌力等级的分级准则肌力等级的分级准则依据肌肉力量的表现来进行评估。
下面是肌力等级的分级准则:1. 肌力等级0:无肌肉活动。
- 患者完全无法产生肌肉收缩。
- 没有任何肌肉表现。
2. 肌力等级1:痉挛性反应。
- 肌肉可以产生痉挛性反应,但无法产生主动肌肉收缩。
- 肌肉表现为抽搐或颤动。
3. 肌力等级2:重力消除。
- 肌肉可以产生主动肌肉收缩,但无法战胜重力。
- 肌肉在重力作用下无法维持正常姿势。
4. 肌力等级3:重力抵抗。
- 肌肉可以战胜重力,但无法抵抗外界轻度阻力。
- 肌肉在受轻度阻力时表现较弱。
5. 肌力等级4:进一步重力抵抗。
- 肌肉可以战胜重力,并能够抵抗较大的外界阻力。
- 肌肉在受中度阻力时表现较弱。
6. 肌力等级5:正常肌力。
- 肌肉可以战胜重力,并能够抵抗较大的外界阻力。
- 肌肉表现为正常力量和活动范围。
结论了解肌力等级的分级准则对于评估和监测患者的康复进程非常重要。
通过这些准则,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康复治疗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肌肉力量情况,制定适当的康复计划,以帮助患者恢复并改善其功能。
然而,评估肌力等级时应注意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确保评估结果更具准确性和可靠性。
肌张力及痉挛评估标准

肌张力及痉挛评估标准表2 改良Ashworth量表(0—4级)痉挛的几种徒手检查表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检查(ROM—T)和徒手肌力检查(MM—T)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号诊断:检查日期:评估者:平衡能力评估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号:诊断: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表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号:诊断:Barthel 指数(BI)Berg平衡量表记录表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注;低于40分表明有摔倒的危险结论Fim评定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类手法肌力检查(MMT)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部位功能检查评分标准上肢坐位1.上肢反射活动(1)肱二头肌肌腱反射(2)肱三头肌肌腱反射2.屈肌共同运动(1)肩关节上提(2)肩关节后缩(3)肩关节外展(至少90度)(4)肩关节外旋(5)肘关节屈曲(6)前臂旋后3.伸肌共同运动(1)肩关节内收和(或)内旋(2)肘关节伸展(3)前臂旋前4.伴有共同运动的活动(1)手触腰椎(2)肩关节屈曲90度(肘关节位0度)(3)肩关节0度时,肘关节90度前臂旋前、旋后5.分离运动(1)肩关节外展90度,肘关节0度位,前臂旋前(2)肩关节屈曲90度~180度,肘于0度位、前臂中立位(3)肩关节屈曲30~90度、肘关节0度位时前臂旋前旋后0分:不能引出反射活动2分:能够引出反射活动0分:完全不能进行1分:部分完成2分:无停顿充分完成0分:进行1分:部分完成2分:无停顿充分完成0分:没有明显活动1分:手仅越过髂前上棘2分:能顺利进行0分:开始时手臂立即外展或肘关节屈曲1分:肩关节外展及肘关节屈曲发生在较晚时间2分:能顺利充分完成0分:肘关节不能保持90度或完全不能完成该动作1分:肩肘关节正确位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完成该活动2分:完全旋前、旋后,活动自如0分:一开始肘关节就屈曲,前臂偏离方向不能旋前1分:可部分完成或者在活动时肘关节屈曲或前臂不能旋前2分:顺利完成0分: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节外展1分:在肩部屈曲时,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2分:顺利完成0分: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能进行或肩肘位不正确腕手6.反射亢进肱二头肌肌腱反射指屈肌反射肱三头肌肌腱反射7.腕稳定性(1)肘关节90度,肩关节0度伸腕(2)肘关节90度,肩关节0度时腕关节屈伸(3)肘关节0度,肩关节30度伸腕(4)肘关节0度,肩关节30度屈伸腕(5)腕环形运动8.手指(1)集团屈曲(2)集团伸展(3)握力1:掌指关节伸展、指间关节屈曲,检查抗阻握力(4)握力2:所有关节0度位时,拇指内收1分:能在要求肢位时部分完成旋前旋后2分:顺利完成(该阶段者要得2分,那么在第V阶段必须得6分)0分:至少2-3个反射明显亢进1分:一个反射明显亢进或至少2个反射活跃2分:反射活跃不超过一个并且无反射亢进0分:患者不能伸腕关节达15度1分:可完成伸腕,但不能抗阻2分:有些轻微阻力仍可保持伸腕0分:不能随意运动1分:患者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2分: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性评分同(1)项评分同(2)项0分:不能进行1分:活动费力或不完全2分:正常完成0分:不能屈曲1分:能屈曲但不充分2分:(与健侧比较)能完全主动屈曲0分:不能伸1分:能够主动伸展手指(能够松开拳)2分:能充分地主动伸展0分:不能保持要求位置1分:握力微弱2分:能够抵抗相当大的阻力抓握0分:不能进行1分:能用拇、食指捏住一张纸,但不能下肢仰卧位坐位站位(5)握力3:患者拇、食指可挟住一支铅笔(6)握力4:患者能握住一个圆筒物体(7)握力5:握球形物体,如网球9.协调性与速度:指鼻试验(快速进行5次)(1)震颤(2)辨距不良(3)速度1.反射活动(1)跟腱反射(2)(髌)膝腱反射2.屈肌共同运动(1)髋关节屈曲(2)膝关节屈曲(3)踝关节屈曲3.伸肌共同运动(1)髋关节伸展(2)髋关节内收(3)膝关节伸展(4)踝关节跖屈4.伴有共同运动的运动(1)膝关节屈曲(2)踝背屈5.分离运动(髋关节0度)(1)膝关节屈曲抵抗拉力2分:可牢牢捏住纸评分方法同握力2评分方法同握力2、3评分方法同握力2、3、40分:明显震颤1分:轻度震颤2分:无震颤0分:明显或不规则辨距不良1分:轻度或规则的辨距不良2分:无辨距障碍0分:较健侧慢6s1分:较健侧慢2~5s2分:两侧差别〈2s0分:无反射活动2分:有反射活动0分:不能进行1分:部分运动2分:充分进行0分:没有运动1分:微弱运动2分:几乎与对侧相同0分:无主动运动1分:膝关节能从微伸位屈曲但不超过90度2分:膝关节屈曲〉90度0分:不能主动背屈1分:不能完全主动背屈2分:正常背屈0分:在髋关节伸展位不能屈膝坐位仰卧位(2)踝背屈6.反射亢进膝部屈肌膝腱反射跟腱反射7.协调性和速度跟膝胫试验(连续重复5次)(1)震颤(2)辨距障碍(3)速度临床意义:简化Fugl-Meyer评定最高分100分。
肌张力

腱反射、屈 肌回撤反射
0-4级评分:0:无反射, 1:反射减退,2:正常, 3:活跃,4:阵挛
5、被动运动
(1)上肢被动运动
肩关节外展
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屈伸
(2)下肢被动运动
髋关节屈伸、展收
踝关节屈伸
5、摆动运动
(1)上肢摆动
手的摆动、前臂、上臂 摆动
(2)下肢摆动
小腿的摆动
6、肌肉僵硬的检查
物理治疗
包括: (1)冷疗法如冰敷,冰水浸泡将屈曲痉挛的手放在冰水中漫 泡5~10秒后取出,反复多次后手指即可比较容易的被动松 开。 (2)电刺激疗法痉挛肌及其对抗肌的交替电刺激疗法 (Huschmdt电疗法)利用交互抑制收缩和高尔基腱器兴奋引 起抑制以对抗痉挛。另外还有脊髓通电疗法,痉挛肌电刺 激疗法,直肠电极植入电刺激法; (3)温热疗法:各种传导热(砂、泥、盐)辐射热(红外线)内生 热(微波、超短波); (4)温水浴:患者在具有一定水温的游泳池或槽中治疗,利用 温度的作用和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也能缓解痉挛。
在较重慢性的痉挛患者 F波持续的时间和幅度 加大
(三)电生理评定方法
2、H反射:
是运动阈下的强度刺激混 合神经干,产生的冲动经 传入神经至后根,进入脊 髓前角,引起前角细胞的 兴奋,又将冲动经运动神 经元向下传至靶肌肉而引 起的动作电位
痉挛时反射的幅度加大 H反射消失是格林-巴利 综合症的早期特征
2、肌张力低下的评定量表
级别 轻度 中度到 重度 评定标准 肌张力降低,肌力低下,肢体放在下垂的位置上只有短暂的 抗重力能力,能完成一定的功能性动作 肌张力明显下降或消失,MMT检查为0级或1级,将肢体放在 抗重力的位置上,肢体迅速下落,不能完成功能性运动
(三)电生理评定方法
肌张力的评定

髋、膝关节屈伸
体位:仰卧,下肢伸展 方法:检查者一手把持踝关节,另一手放
在小腿后上部,做髋、膝关节屈伸
髋关节内收、外展
体位:仰卧,下肢伸展 方法:检查者一手把持踝关节屈
体位:仰卧,髋膝关节屈曲 方法:检查者一手置于踝关节近端附近,
另一手置于脚掌部,做踝关节背 屈、跖屈
双肘靠近背后脊柱
体位: 坐位 方法: 肘屈曲,左右肘靠近背后脊柱
上肢绕颈
体位: 坐位 方法: 上肢内收,前臂绕颈部
踝关节背、跖屈
体位: 仰卧位 ,下肢伸展 方法: 踝关节强力背、跖屈
膝关节屈曲
体位: 俯卧位 方法: 用力屈曲膝关节,同时足跖屈
髋、膝关节同时屈曲
体位:仰卧位 方法:髋、膝关节屈曲,足跟接近臀部
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 骨骼肌的牵张反射:腱反射、肌紧张
肌紧张的意义: ① 缓慢牵拉肌肉所产生的牵张反射 ② 维持身体的姿势而不表现明显的动作 ③ 重力作用常作用于关节,肌紧张持续发生,
不易疲劳
肌梭和腱梭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易化区:延髓网状结构腹外侧部分、 脑桥、中脑、下丘脑
抑制区: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部分
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 肌肉处于不活动状态下所具 有的紧张度
姿势性肌张力 人体在维持一种姿势时 肌肉所产生的张力
运动性肌张力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
神经系统对运动控制的调节
脊髓对人体运动的调节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小脑对肌紧张的调节 大脑皮质对身体运动控制的调节
脊髓对运动的调节
颈屈伸、侧屈、旋转
体位:仰卧,取出枕头,使颈部探出床边
方法:检查者双手把持头部,做颈屈伸、 侧屈、旋转
摆动检查
肌张力评定

导致疼痛。 10.可增加骨折、异位骨化的危险性。
三、痉挛的评定量表
(一)改良Ashworth分级法 (二)Brunnstrom评定法 (三)Fugl-Meyer评定法 (四)股内收肌张力量表 (五)临床痉挛指数 (六)Oswestry 等级量表 (七)改良Tardieu 量表 (八)Rivermead运动指数 (九)Tufts运动功能评定 (十)九柱孔检查 (十一)改良Barthel指数 (十二)功能独立性评定
力矩计记录力矩
用表面电极记录肱二头肌、肱桡肌、肱三 头肌外侧的肌电活动。
特点 1.优点 (1)重测信度较高。 (2)与Ashworth分级法相关性好。 (3)可在普通的装置上进行。 (4)可区分偏瘫痉挛和帕金森强直。 2.缺点 必须进行多次检查,并计算其平均值。
三、便携式测力计方法
(一)评定方法 采用Penny和Giles便携式测力计。 记录达到被动运动终点时便携式测力计的读
痉挛患者的紧张性振动反射减弱。
五、屈肌反射
屈肌反射可以在刺激屈肌反射或足底后 ,通过估价胫前肌肌电活动而记录,其 反映中间神经元活动的整体情况。
典型地可产生双折叠反应 第一反应出现在50~60ms,表达的是
足的回撤; 后一反应出现在110~400ms之间,表
达的是下肢对有害刺激时较慢回撤的保 持。
视诊时被确定为有问题的部位。 3.评定者应保持固定形式和持续的徒手接触,并以
恒定的速度移动患者肢体。 4.若欲与挛缩鉴别,可加用拮抗肌的肌电图检查。 5.在评定过程中,评定者应熟悉正常反应的范围,
以便建立估价异常反应的恰当参考。 6.在局部或单侧功能障碍(如偏瘫)时,注意不宜
肌张力评定

式化(扭曲); 张力以不可预料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 其中张力障碍性姿态(dystonia posturing)为一持续扭曲畸形,可持续 数分钟或更久。
4、肌张力弛缓(flaccidity)
当肌张力表现为降低和缺乏、被动运动
时的阻力消失、牵张反射衰减、肢体处 于关节频繁的过度伸展而易于移位(松 软)等现象时,则称为肌张力弛缓。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3级
4级
四、痉挛评定量表应用 注意事项
(一)评定的影响因素
1.痉挛的神经性因素;2.痉挛的速度依 赖
3.患者的努力程度;4.精神因素的影响 5.环境变化的影响;6.评定时患者的体 位
(二)评定纪录
需要记录:测试的体位、是否存在异 常反射、是否存在影响评定的外在因素、 痉挛分布的部位、对患者ADL等功能活动 的影响及所应用的药物、治疗技术是否 有效等
进一步引发协同运动功能障碍; 临床上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 进、阵挛、异常的脊髓反射、被动运动 的阻力增加和运动协调性降低;
痉挛特殊的表现
巴彬斯基(babinski)反射 折刀样反射(clasp-knife 阵挛(clonus) 去脑强直(decerebrate
reflex)
rigidity) 去皮层强直(decorticate rigidity)
2、僵硬(rigidity)
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使得
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 现象。 常为锥体外系的损害所致,帕金森病。
齿轮样僵硬(cogwheel rigidity) 铅管样僵硬(leadpipe rigidity)
2.异常肌张力分类 肌张力减低(迟缓):肌张力低于正常
简述改良ashworth分级标准。

改良ashworth分级标准在临床评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种用来评估肌肉痉挛和肌肉张力的方法,对于神经肌肉疾病、中风和脊髓损伤等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从简述ashworth分级标准的概念和原理开始,然后深入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改良,最后进行总结回顾,共享我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Ashworth分级标准概述Ashworth分级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肌肉痉挛和肌肉张力的量表。
它以0-4级来描述肌肉张力的程度,0级表示没有肌肉张力,4级表示严重的肌肉痉挛,并且在被动关节移动时无法进行。
这个评级系统最初用于评估肌肉痉挛,但后来也被应用到了评估肌肉张力。
Ashworth分级标准简单易行,被广泛的用于临床实践中,成为一种评估肌肉张力的常用工具。
2. Ashworth分级标准的改良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Ashworth 分级标准的局限性。
由于Ashworth分级标准仅仅是定性描述肌肉张力程度,无法提供更为细致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者和医生逐渐对Ashworth分级标准进行了改良。
他们引入了定量测量的方法,比如使用肌张力仪来精确测量肌肉张力的大小,以取代传统的主观评分。
通过这种方式,改良后的Ashworth分级标准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肌肉张力的变化,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估数据,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康复训练的实施。
3. 改良后的Ashworth分级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改良后的Ashworth分级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精准的肌肉张力评估工具。
在治疗神经肌肉疾病、中风和脊髓损伤患者时,医生们可以根据改良后的Ashworth分级标准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更好地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
在科学研究领域,改良后的Ashworth分级标准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为准确的评估工具,帮助他们深入探究肌肉痉挛和肌肉张力的变化规律,为新的治疗方法和康复训练方案的设计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华大学附属湘潭医院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评定表
肌张力和痉挛分级
肌张力临床分级
0级:软瘫,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
1级:低张力,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
2级:正常,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
3级:轻中度增高,ຫໍສະໝຸດ 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4级:重度增高,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
。痉挛分级
0级:无肌张力增强。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患肢被动活动稍受阻
2级: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阻力较大,但尚易屈
3级:肌张力重度增加,患肢被动活动困难。
4级:极度增加肢体屈伸受限,呈屈曲或伸直强直状态。
Asworth肌张力功能评价表
日期
分级
痉挛评价表
日期
分级